重估价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100095747
作者:[美] 托尼·朱特
页数:522页

作者简介

这是“遗忘的时代”:我们简直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刚刚过去的昨日总是迅速被搁置到了一边;我们已经有三代人不接触国际政策争端、社会思想、具有公共精神的社会积极活动了;我们不再懂得如何讨论这些概念,忘记了知识分子曾经为塑造他们时代的思想而成为争辩者、传递者、捍卫者。
托尼·朱特以其标志性的锐利和活力,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主题之间建立起发人深省的联系——从法国马克思主义者到美国外交政策,从全球化的经济到对大屠杀的记忆。他向我们揭示了在“制造神话”战胜“理解”、“否认”战胜“记忆”的过程中,真正的历史在多大程度上被遗弃了,而那些被遗忘的问题是多么重要——对于我们的今天,对于我们的未来。
一位顶尖的欧洲历史学家、卓越的写作者和敏锐的思想家。
——《洛杉矶时报》
思考20世纪政治、外交、社会与文化之历史的最伟大著作。
——《福布斯》

书籍目录

鸣谢
引论 我们失去的世界
第一部分:黑暗的心
第1章 阿瑟·凯斯特勒,典型的知识分子
第2章 普利莫·莱维的基本事实
第3章 马内·斯帕勃的犹太人欧洲
第4章 汉娜·阿伦特与“恶”
第二部分:知识分子约言的政治
第5章 阿尔伯特·加缪:“法国最好的人”
第6章 精心表述:路易·阿尔都塞的“马克思主义”
第7章 埃立克·霍布斯鲍姆与共产主义浪漫史
第8章 告别那一切?莱泽克·科瓦考夫斯基与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第9章 一个“思想的教皇”?——评约翰·保罗二世与现代世界
第10章 爱德华·赛义德:无根的世界性
第三部分:迷失在转型中:各个地方与各种记忆
第11章 惨败:1940年法国陷落
第12章 追忆似水年华:法国和它的过去
第13章 花园的守护神:托尼·布莱尔与英国的“传承”
第14章 最不像国家的国家:比利时为何重要
第15章 历史与欧洲之间的罗马尼亚
第16章 黑暗的胜利:以色列的“六日战争”
第17章 长不大的国家
第四部分:美国的(半个)世纪
第18章 美国的悲剧?——维特克·钱伯斯案件
第19章 危机:肯尼迪、赫鲁晓夫与古巴
第20章 幻想家:亨利·基辛格与美国外交政策
第21章 这是谁的故事?回顾冷战
第22章 羔羊的沉默:论自由美国的奇特死亡
第23章 良好社会:欧洲与美国的对比
跋 重现的社会问题
索引

内容概要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 当代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执教于剑桥、牛津、伯克利和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研究欧洲问题。经常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共和》等撰稿。著有《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沉疴遍地》、《记忆小屋》、《思虑二十世纪》等作品。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认为是无法被超越的史学著作。2007年获汉娜·阿伦特奖,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奥威尔终身成就奖。2010年8月因病去世。
译者介绍:
林骧华 复旦大学出版社编审,现任质量总监、外语学科总监、审读中心主任。译著有《西方四大批评家》、《辩证理性批判》、《极权主义的起源》、《战后欧洲史》等。


 重估价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托尼·朱特先生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将20世纪那个即陌生又熟悉的时代讲给新世界听。这个所谓的新世界据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会与风险,生于其中的我们坚持寻求忘却而非记忆,我们否定历史的连续性,我们自以为是地站在地球之外的“阿基米德点”宣布西方的胜利与历史的终结,我们毫不犹豫地迈向全球化与自由市场。在朱特看来,眼前的这个世界无论如何都是失败的,它绝非阳光普照下的自由民主之高地,它不能避免任何新生的力量推动人们走向革命,它无法真正将无论左右的宏大叙事束之高阁,最为可悲的是,它以片段式的记忆将20世纪的历史悬置于博物馆、圣殿、碑文之中,堂而皇之地把那个时代留给后世的各种争端、理想、理论甚至是恐惧从记忆中抹去。恰是这最后一点,导致了新世界的危机丛生。因此,在《重估价值》中,朱特借由12年来(1994-2006)所积累的故事,带着我们重新回到由不同声音讲述的,各色事件构成的20世纪:从马克思主义到美国外交政策,从经济全球化到对战争的记忆。正如朱特在引论中提到的,有两方面的内容不断在种种事件背后牵引着他:“其一是思想观念的作用和知识分子的责任;其二是在理解中体验那个刚刚结束的动荡的世纪以及获得经验教训的困难。”他希望我们能够面对真实的20世纪而非“一座道德记忆的宫殿”,历史的眼光给现实以深度,只有当我们共享了对过去的记忆,新世界中的人们才不会彼此隔离。通过反思20世纪,朱特认为,新世界的重重危机最显而易见地表现在对战争的失忆、国家的衰败、政治之思的无力以及知识分子的消失。20世纪是知识分子的世纪。彼时的知识分子通过“介入”公共生活来承担自己的义务,通过塑造公共话语获得公共地位,那是一个“文人共和国”,那是知识分子最闪耀的时代。对知识分子的讨论,占去了本书近半的篇幅,针对回忆录或传记所做的评论结篇成章。有意思的是,篇章理路间朱特绕过萨特、波伏娃、阿隆等在当时炙手可热在现今仍记忆犹新的左岸名流与精神领袖,将早已在我们的时代被遗忘的声音重新拉回到读者的耳畔:阿瑟·凯斯特勒、普里莫·莱维、马内·斯帕勃、菜泽克·科瓦考夫斯基,他们身上没有被神化的光环,却有着异于常人的慎思,他们大多深陷矛盾与怀疑之中, “在自我仇恨中寻求逃避”,在“介入”与责任之间陷入两难,“他们离萨特太远了。”,但就是在他们的睿智观察与述说中,朱特带领我们找到了关于20世纪的另一种历史,一种“真正的历史”。同样地,那些20世纪充满争议遭受批判的思想者也被安置在朱特价值重估的序列之中,在其笔下,阿伦特的思想虽然逻辑混乱,但就20世纪的重大问题来说,她的判断无疑是正确且有启发性的,因此她值得被后世学人记忆与倾听;加缪尽管因50年代后期投向了他并不能完全驾驭的哲学领域而名声大落,但始终依靠心理直觉为自己寻找方向,坚守那条不可逾越的道德边界,即便在彼时甚至此时的法国“道德化”绝不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认识模式,即便萨特曾不遗余力地抹黑这个道德卫士,但加缪仍是“一个不光彩时代的最高贵见证人。”;阿尔都塞所创造的虚假左翼神话则最终葬送于掐死妻子的双手中,作者对阿尔都塞的批判多少有些苛刻,他“对历史的全然无知”导致“毫无结果的沉思”,远不如任何微小的理论思考来的有意义;萨义德冒生命之险以只身之力开启了美国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对话,他的思想同样充满争议:对巴勒斯坦人而言他是位令人不悦的预言者,对以色列人来说他是位带来威胁的妖魔,在批评者眼中他是无根的“最令人讨厌的人”。但在作者看来,萨义德是一名人文主义战士,他立场坚定,他甘于冒险,“他是一个无人可以取代的人”。如此这般辉煌的知识分子时代怎么会在我们的世纪行将就木呢?在朱特看来“抛弃20世纪这群介入式的知识分子也并不困难”,他们很容易沉溺于自我吹捧,心满意足地坐在由志趣相投的听众构成的梳妆镜前搔首弄姿,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和利益来调整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就像萨义德所说的那样,人们自身善于阿谀奉承的灵活性使知识分子的历史大大减色。即便这种“抛弃”并不困难,知识分子的“介入”连同这“抛弃”竟然都在我们的世纪戛然而止了,我们的世纪似乎将任何关乎伦理,关乎政治的源自智识界的声音全部抛弃到九霄云外了,理念至多被保存在学术金字塔中成为学者文人满足自我的谈资,它对现实与其说置若罔闻不如说无所适从。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年代数字掌控了一切。如果说以上关于知识分子的故事,朱特多多少少体现了保守主义者习惯性地沉浸在对逝去时代的情感怀恋而过分放大了新世界的不尽如人意,那么在本书剩余200多页里,朱特作为一位具备专业素养的历史学家,依托详实的历史材料和不偏不倚的分析把脉旁征博引,为读者铸造了20世纪险象环生的历史景观:1940年法国的陷落、比利时异于常理的政治形态、英国的私有化过程、罗马尼亚的尴尬、以色列的成功与失败以及美国的半个世纪。面对这样一座令人望而却步的历史景观,你会怀疑自己眼前这本皇皇巨著所讲述的关于过去的故事过于惊悚、惨烈、曲折以至不够真实。但朱特会说,现实世界从来没有起承转合,不需任何矫饰,它就是那样发生的,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回顾20世纪的历史,反思当下,即便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能否认以色列消除反犹主义的螫刺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巴勒斯坦还给巴勒斯坦人,即便罗马尼亚在欧盟的存在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处境,即便比利时囿于语言与地区矛盾的撕扯而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即便英国人仅仅以政治冷漠宽慰自己的衰退命运 ,新世界并没有比刚刚过去的那个动荡年代不惊悚、不惨烈、不曲折以至于我们能够看清什么是真实。在新世纪的头几年里,“华盛顿共识”评判着整个世界的是是非非,无论身至何处,经济学家宣扬的放松管制、缩减政府、降低税率总是被奉为箴言。从“爱尔兰奇迹”的受惠者,到前共产主义欧洲的教条化超资本主义者,华盛顿学说受到无论左右的拍手欢迎。通过“里斯本议程”,法德两国热火朝天地开启了私有化的进程,没有人愿意从政治的角度重新思考国家。无怪乎朱特在《沉疴遍地》为活在当下的人们敲响警钟:“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中存在某种根本性谬误”,“我们进入了不安全的时代,经济不安全,人身不安全,政治不安全,而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对此一无所知。”或许在那些秉持历史进步观的理论家眼中,朱特对新世界的判断过于悲观而言过其实了, 但在我看来,贯穿于《战后欧洲》、《责任的重负》与《重估价值》的绝非“阿卡迪亚”式的对过去的愿景,而是针对当下挑战所做的历史反思,在我们异想天开地为新时代的种种危机简单开出并不怎么奏效的处方之前,“历史真正能帮我们懂得,问题的复杂性永远存在。”
  •     严杰夫/文2009年,重病中的托尼·朱特在纽约大学做了一场艰难的演讲。国内引进的首部朱特作品——《责任的重负》的译者章乐天提到这场演讲时说,演讲的主题没有离开过“失败”:“社会民主的失败,民族和解的失败,欧洲和北美互相理解的失败,最终是人类翻过现代史这一页的努力的失败”。陷在对新世纪满满失望之情中的朱特,最后留下一个惊人的判断:“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往的年代。”而这句判断成为朱特晚年作品《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的最好注脚。《重估价值》里包含了朱特于1994年到2006年写就的20多篇评论文章,这些评论文章涉及的议题包含了公共知识分子、战后欧洲社会的变化、以色列以及中东问题、美国的外交政策,甚至于经济全球化。从内容上来看,《重估价值》里探讨的问题似乎不过是《战后欧洲史》的余韵,但细读之下,我们会发觉朱特在前者中做出的思想贡献,显然不亚于后者。相对于《战后欧洲史》立足于历史的叙事而言,《重估价值》尽管也是对过去作出的反思,但它的立足点分明是当下。在这20多篇文章里,无论是在纪念战后欧洲所存在的那个“知识分子国度”,还是在反思法国、英国、比利时、罗马尼亚和以色列这些欧洲国家的转型失败,甚或于评判美国近半个世纪内作出的各种昏谬的外交决策,朱特都是在回答开头提到的那个问题:尽管身处和平年代,为什么当下我们的世界却没有能够变得更好,而是在反复地沦于失败。朱特认为,这种失败的根源正在于,走出了20世纪的人们,过于急着将20世纪丢弃,急着将“它的各种争端、各种理论教条、各种理想、各种恐惧在记忆里悄悄地抹去”。人们相信,“我们从过去所学到的一切就是不要再重复它,更加不会信奉冷战时代共产主义的过时制度及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外表。”看着这一切的朱特,终于不得不提醒我们重估20世纪,去反思那些被遗忘掉的人和思想,去拾回在泥沙俱下的时代里被错误扔掉的那些观念和责任,去正视那些已经犯下的错误、走错的路。在朱特看来,在20世纪最后的30年中,起码有两个现象是值得思考和重视的:一个是知识分子群体的消失,一个是国家的作用逐渐受到质疑。在《重估价值》里,朱特花了两章的篇幅来评价20世纪的10位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中,马内·斯帕勃和阿瑟·凯斯特勒已经只被很少一部分人记得;而普莱里·莱维尽管还拥有广大的读者,“却不是以他希望的方式”;即使是还算大名鼎鼎的阿伦特和加缪,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不断地提起这些知识分子,朱特并不是想要沉湎于对20世纪“文人共和国”的怀念之中,而是想带领我们去重新认识和评判这些知识分子的精神遗产。更重要的是,托尼·朱特的个人经历与这些知识分子大多相似,甚至可以说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早年都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服膺于社会主义理论给他们构建的愿景。但随着理想的幻灭,他们又纷纷退出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运动,转向社会民主派的立场。因此,只有朱特最清楚他们曾经为何被马克思主义感动,此后又为何在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向。然而,冷战的结束,共产主义运动的衰落,这些左翼知识分子及他们的思想被一同抛弃到历史的角落中。所以,朱特明白,人们由此错过的将不仅是这些天才知识分子的思想遗产,更是错过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真正反思的机会。人们普遍低估了其中的魅力,这种魅力恰恰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的理论和思想最缺乏的。同样,随着冷战的结束,国家的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受到质疑。诚然,在上个世纪,国家带给人们的记忆并不太愉快,30年代的法西斯、东欧的红色专政,都让人们觉得“国家对于人来说是太过分了”。这种质疑,不仅开始让人们对国家怀有一种警惕,而且连同20世纪“福利国家”的理念和实践也遭到了广泛的质疑。作为一个坚定的“左翼知识分子”,朱特当然坚持国家在公众生活中必须要担当必要的责任,为此,在《乡土式微》一书中,朱特就曾呼吁左翼为此发声,尤其是要肯定国家在社会福利和公共建设方面的作用。在这些领域里,朱特认为,国家并不是做得太多而是根本不够。所以,在20世纪的福利国家与社会民主主义一样,被当作是“社会主义的旧东西”一样被抛弃的时候,朱特提醒我们,福利国家事实上产生于20世纪跨党派的共识,是被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朱特承认,福利国家在对增长和效率方面会产生障碍,却也指出,它也满足了人们对安全与稳定的普遍渴望。所以,当下的我们不应将它们抛弃,而是应该重新思考,“是什么导致福利国家的产生,我们自己又为何沿袭了这种制度。”如今抛弃福利国家的恶果,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慢慢显现。《重估价值》里,朱特在谈到托尼·布莱尔的英国政策,以及罗马尼亚的转型时,都指出了它们在完全抛弃思考国家后,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陷入的迷惘和混乱。在《重估价值》中其他主题的文章里,我们同样能够从朱特敏锐的观察和犀利的批评中获益良多。这些文章包括对以色列、美国政策制定者的批判,也包括对经济全球化的反思。尤其是在以色列问题上,身为犹太人的朱特毫不掩饰对以色列执政者的批评,在他看来,建国已经超过50年的以色列却仍然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这样的态度自然与朱特早已厌倦犹太复国运动有关,也同他长期以来保持着独立观察的态度有关。朱特认为,已经在特定领域拥有公信力的知识分子,在参与公共话题时,应从更广泛人群的利益出发,不然,政客和专栏作家都可以宣称是知识分子了。正是这种独立的态度,让朱特一直以来都在冷眼旁观我们这个时代。在《乡土式微》的前言“我们的生活怎么了?”中,朱特提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不安全的时代:经济不安全、人身不安全、政治不安全。”看上去一直保持着孤独状态的朱特,却比任何人都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所罹患的疾病。所以,他振聋发聩地告诉我们,把视线稍稍转回到我们身后,重新看待20世纪的那些人、那些事。只有这样,我们当今面临的那些困境和问题:经济失衡、贫富差距、社群分裂、恐怖主义……恐怕才有希望找到答案。
  •     20世纪像一列轰轰烈烈的火车,渐渐在驶离我们的视野。但总有人在提醒我们:它依旧是一本未曾合上的书,和我们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托尼·朱特是做这样的提醒的思想家之一,尽管他的提醒被更多中国人关注到时,他已经不在人世。很多中国读者如我一样,是从他生前最后一本书《沉疴遍地》(2012年3月出版)开始,感知他思想的可贵。近而读到今年出版的《记忆小屋》与《重估价值:被遗忘的20世纪》。阅读托尼·朱特,不仅会引发思想的共振,而且其不可思议之处在于,你明明知道,托尼·朱特致力于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这几本书也全都是他这方面思想与记忆的结晶,但是它们惊人的让你心生亲切,甚至觉得它与当下的中国,也有关系。这或许因为他的言说不仅具有整个20世纪的广阔视野,涵尽了整个20世纪各种思想资源,也因为他天性中的“理解的同情”,使他能够在对过去一个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做勾勒点评时,不见粗暴的厉言指斥,相反,只有细致准确的梳理与解读。读《1940:法国的溃败》,我们俨然又沿着法德战争的进程走了一遭。读《阿尔贝·加缪:“法国最好的人”》,我们似乎才真正理解加缪,其并不只是作为哲学家、小说家,而是作为世纪良心而存在的深意,也就更能理解他的《第一个人》所蕴含的意义。埃立克·霍布斯鲍姆、汉娜·阿伦特、爱德华·萨义德、米沃什……这一个个几乎是20世纪最复杂精微的“头脑”,也就是他这样与之匹敌的的智慧大脑,才能对他们做精确的探测,让我们领略其精华,并窥到它们与特定历史联系在一起的轨迹。或许,心生亲切还在于,在他的文字中,你始终能感到一双眼睛的温度——在饱含忧思地注视了过去世纪的浮沉起落之后,他不是想责备历史中的人类做错了什么,而是想提醒新世纪人,该怎样转历史的教训为财富,因应未来的挑战。21世纪的人,在他看来,无疑显得过分盲目,也过分自信,因为他们相信新纪元的挑战都是新问题带来,因而需要新的方法来解决,由此决然地否定、怀疑,并切断与过去思想资源的联系。所以他一再说,那个逝去的世界,同时也是我们失去的。他一再说,我们需要不断地回溯到历史,因为问题的复杂性永远存在。我们需要不断重启关于政治、政府和公共生活的对话,因为所有的“默认值语言”都可能潜藏着新的危险。托尼·朱特不仅有史家的才华,同时还有文学家的天赋,他丰饶的思想总是通过丰饶的笔触传达出来,其行文不仅曲折有致,而且能够顺利地和读者之间搭建沟通信任关系。对于有些著述者来说,要达到这一点,必须靠他们的思想与读者的高度共鸣,但是在托尼·朱特这里,或许只要展现他对事实的陈述方式就足够。我们时时能感受到他言辞的恳切,因此我们愿意进入他思想的腹地与幽谷,即使很可能,我们就是被他批评的一方,也似乎照样心悦诚服。这究竟是怎样的魅力?也许他的随笔性文字《记忆小屋》可以做出解答。这是他最后的回忆文字,却不经意成为他其他几本书的互读文本。它等于用另一种文字告诉我们,一个人如何从他的生命经验出发——而不单纯是从理性与概念出发——催生出那些值得信赖的思想。而那些思想与其生命之间的关系,又远不是我们所设想的一对一关系那么简单。论证这一点,我们需要把有关托尼朱特的一些事实放在最后。这不是为了故造悬念,而是怕某些事实会干扰我们的判断,或者让谈论他的重心偏移。事实上,这也是托尼·朱特喜欢用的手法。在他的《记忆小屋》中,他有一篇就是这么做的——如果你顺序地读《托尼》此文,你会感觉它是一次对犹太民族处境的一次深刻反思。而且是从犹太人被纳粹屠杀的各种纪念谈起。“现代犹太人之所以为犹太人,依靠的是存有的往昔记忆。做一个犹太人很大程度上是去铭记这身份意味着什么。犹太教拉比的训诫中,真正最持久也最独特的一句是ZAKHOR——记住。然而多数犹太人虽然听话,却不知这句话具体对他们作何要求。我们便只是一个记住了……某种东西的民族。”……“从这点上来说,美国犹太人本能地揪住犹太人大屠杀不放,倒是做对了:这样便给犹太人提供了身份的参照,朝拜的地点,祭典的事例以及道德的引导——且帮助他们贴近历史。然而反过来说,他们也犯下了大错:将祭典的手段和目的混同了起来。难道我们之所以是犹太人,只因为希特勒曾煞费苦心铲除我们的祖辈?如果我们不能超越这个认识,我们的子孙后代又有什么理由与我们同根?”在托尼·朱特看来,20世纪的很多纪念,都是这样根据时机、逐步地有选择的认可和回忆苦难,而这些“都不能强化我们对过去的评价和意识”,“由此导致的一种拼镶画面无法使我们拥有一种共同的历史”,反而将历史与我们隔离。托尼·朱特称这样的纪念是在强化“辛酸的自我认知”。但回过头来说,别忘了,这篇文章的标题可是叫做《托尼》。直到文章最后,他才说,他在开头引出犹太人话题的托尼·阿比盖尔,他父亲的堂兄妹,“于1942年被转移至奥斯维辛,因其犹太人身份,死在了毒气室。我的名字是按照她取的。”正是这最后短短的陈述,让我把这篇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并且对拥有这样的身世而做出这样思考的人心生敬重。而托尼·朱特的很多文章,都有这样的回旋效应。而我最后想说的有关托尼·朱特的事实是,这个有着犹太血统而又最后生活在纽约的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2008年被查出患有肌肉性萎缩性脊椎侧索硬化症(即目前医学无法治愈的渐冻人症)。《记忆小屋》与《沉疴遍地》是他患病之时的著述。疾病看来并没有影响到他大脑的思考质量,同样,他也没有在《记忆小屋》中,大书特书他的病疾。孙小宁写于2013年岁末来源:http://bjwb.bjd.com.cn/html/2013-12/14/content_134165.htm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美国作者对历史的反思。被遗忘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和未来是多么重要!
  •     必须要承认自己没文化,只看得懂其中一些章节,慢慢看吧死之前看完也行啊哈哈
  •     翻译是屎
  •     还是前两个部分对思想家的评价好看,锋利深刻。这本书唤起了我对中欧犹太知识分子的好奇和敬意,接着要好好了解一下。
  •     还是部挺好的文集的
  •     大部分是书评,有些散乱难懂
  •     阅读未按照目录顺序,先读了阿伦特,加缪。。。罗马尼亚和法国篇觉得异常深刻。。
  •     翻译啊翻译!
  •     成功地用故作高深的翻译糟蹋了一本好书
  •     序文以及书名把这本书的调子定得实在太高,而实际上它只是一本评论集。前两部分的书评中的那些二十世纪的知识分子出除了名气大那几位,其他连名字都没听过。而后两部分一些的一些二十世纪的某些片段的描写,揭了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黑,算是挺合我口味的。当然最大的兴趣点还在于每篇文章后面写作背景的介绍,让我对《纽约时报书评》、《伦敦书评》的向往之情又增加了不少。
  •     未来左派的使命:正视过去,承认错误,规正道路。说来讽刺,本应是国家的颠覆者、叛逆者的左派,未来却要肩负着保卫“国家”的使命。
  •     一个反思的作品,但内容不怎么扎实。
  •     虽是书评,却是切入历史的线索,继而重温20世纪那些人与事,对我来说是一堂堂忽略的历史课
  •     he is great, but...
  •     真难读。
  •     老朱特的文字 当下的欧美 其实堕落得很快
  •     空白的部分
  •     看得真心累
  •     深刻的见地,以点状的笔触勾勒了二十世纪西方的社会走线
  •     基本属于我看不懂的书。。。
  •     在这个比较特别的日子里读完了,看得第二本托尼的书。写以色列的内容批判力度十足。国际形势永远在变,而那些知识分子逝去的思想还将继续存在。
  •     书评集而不是专著,那些被评论的书估计没一本在国内出过。。。啃了一个国庆假期,能好歹看个大概懂的文章一篇都没有,作者探讨的问题和问题的背景都太陌生了,哪怕是偶尔打个小比方增添点文章乐趣我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     对上个世纪的某些问题从另一个侧面提供视角。
  •     这种把跨越多年的社评弄在一起实在是很糟糕的阅读体验,翻译也很一般,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居然译成了“伦敦经济学派”
  •     2016年2月。力量。
  •     93页,以下是此书的译文:“这不是翻译者的错。阿伦特也许是、也许不是思维混乱,但她的思维肯定是混乱的,而若假装说她不是,那对她毫无帮助。”
  •     四星半。翻译尚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托尼·朱特黑得一手好左派
  •     我喜欢对一切我看不大懂但似乎又有点懂的书打五星。大概是翻译问题吧,很多人说,但是我感觉译者很用力啊。
  •     最近在读他的基本作品
  •     虽然只是各种专栏随笔的合集,但也算是浑然一体吧。记人记事精简传神,朱特自己的态度也是分外鲜明。必须说,他那种理智的、克制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的立场,我很喜欢。翻译不坏,但读着也不是很爽就是了……
  •     作者之前在《纽约书评》上文章的结集,每篇文章都有当时的时代背景,涉及到当时的人与事,有时效性。
  •     序言写的通透。正文部分就算提高下姿势水平了
  •     了解一些20世纪我不太了解的人和事,虽然我一直都是对未来乐观的人
  •     四星是给书本身。扣去的一星是翻译实在太烂了。。。简直了,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差的翻译版本
  •     20160928读,纽约书评发文结集。
  •     这才是真正的书评。
  •     独到的见解建立在大量积累之上
  •     至少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之前并未关注的事情去我想这对我个人来讲就够了。
  •     有种跑完马拉松的感觉。作者的纵横捭阖旁征博引让我觉得自己是文盲,但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     如果一面倒的只有一种主流声音,那么我们就更要听听不同的声音。
  •     刚跨进21世纪,仿佛就想急速忘却上个世纪那个糟糕的时代,贫富差距、经济失衡、社群分裂、恐怖主义。。。也许作者只是拿着这份质疑给我们分享并重新认识和评判上个世纪知识分子留下的精神遗产,比利时、罗马尼亚、英国失败的经济转型,美国半个世纪糟糕的外交政策都是作者的批判对象,为什么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是否真的是遗忘太快了?
  •     在这本书里,托尼·朱特一改他在其他著作里的冷静、中立和沉郁,而变得尖锐、咄咄逼人,甚至有些刻薄,这或许是书中文章多为媒体所需的书评之故。读完本书,最佩服的就是这本书的策划者,硬是把朱特这二十多篇各自独立、不太相干的书评和政治评论分门别类,再冠以“反思20世纪”的大主题结集出版;然而这样宏大的概念和主题却掩盖不了各篇文章之间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本书的诞生可以作为学术畅销书概念策划的典型事例。
  •     还是写知识分子的那些文章最精彩,评价霍布斯鲍姆真的是一针见血:“每当霍布斯鲍姆进入—个政治上敏感的地带,他就退回到党说得冠冕堂皇、思想僵化的话。”评论美国欧洲政治形势的文章则总觉得有些“隔”。
  •     2014年1月借的书
  •     失去的一星不是因为Tony Judt,而是本书的翻译...你真的不能说他翻得不好,但我也确实不认为这是好翻译...
  •     改变了我的许多偏见
  •     一本由书评组成的书,却几乎涵盖了二战后各种思想和政治问题, 批评起来毫不手软但又带着幽默和客观,没有自大的爱国情节,关于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很有启发性,不足的是在对比国家之间显得有点幼稚,具体体现在美国跟欧盟,英国和法国,感觉作者陷入了有意夸大差距诱导读者的意图。
  •     四星。商务的翻译饱受诟病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几篇评论文章,前面大多是思想史,后面大多是某些议题,根据后面注释一出来就充斥着争议(确实有几处嘲讽好评)。 应该说基本上是文评整理,内容挺散,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国家问题上有一定启发性。 说到底1945和2000都不是零年。
  •     朱特写这些书评的时间跟写《战后欧洲史》的时间重合,所以不少内容成段的重复。三星打给翻译和编辑,比如“辉格史学”翻译成“辉格党的历史”,像拉康写成拉岗这种低级错误屡次出现,这年头商务也不值得信任了么?
  •     糟糕的大地,加快虐待牺牲者,财富在积聚,人却在衰败。托尼朱特对现今的欧美社会和知识分子是有多么的绝望啊,以至于不得不被遗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