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外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2
ISBN:9787532539208
作者:[美] 卢汉超
页数:346页

书籍目录

第一部 寻求都市梦
第一章 到上海去
第二章 人力车世界

第二部 立锥之地
第三章 逃离棚户区
第四章 小市民之家

第三部 上海屋檐下
第五章 石库门后
第六章 石库门外结论
附录1 一项对于上海居民背景的调
查附录2 被采访者情况列表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内容概要

卢汉超,上海人,美国佐治亚洲理工大学历史系教授,从事近代中国城市的都市化与工业化研究。主要译著:锻炼,上海科院历史研究研究人员。


 霓虹灯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中国文化中对家的坚持,即便是刚来上海的贫苦农民,再穷也要搭个滚地龙,真正在大街上乞讨的西方意义上的无家可归的人,相比5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3000人。上海租界的核心地区,具有高度商业价值的南京路,福州路一带,到1930年代就再也没有建造新的石库门房子和新式里弄。从19世纪末开始,上海的平民都倾向于租房子来住。上海租界的72家房客,以及二房东,三房东,从本质上来讲是群租。上海租界最赚钱的房东是二房东,是当时上海人既讨厌又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人,在南京路地段,二房东向大房东所缴纳一次性顶费(类似足球转会的签字费),其实就可以买下整座房屋。上海人住上自己的房子,在160年发展历史上,只有两个阶段,一个是1850-60年太平天国从苏杭迁来的地主,一个是1996年之后房改到现在。这些事实给人以一种趋势的感觉,上海的房地产还会涨。一,移民还在涌入。二,市中心已经饱和。三,上海人还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四,群租现象还不普遍。五,上海人住自己的房子,从过去的历史来看,只是一个特例。就好像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间比统一的时间长。一个判断有待验证租金会大幅度提高。也许房产税会是上涨的契机,其实,收房产税带来的租金上涨,对普通移民的日常生活来讲,打击比房价上涨还要大,让上海的门槛变得更高。在闹市区有空余房子出租的上海人,在未来根本不需要工作。参考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以及《七十二家房客》。
  •     导论说明中国城市史研究脉络与本书的思想之关係,并交代主要问题视角。本书不关注上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而转向了黄包车伕、码头工人与街头乞丐等小市民和城市贫民,不谈外滩而看胡同里弄,并且从这些平民日常生活中考掘商业行为和商业文化。这也暴露了当时期城市的「矛盾性」:荣耀与耻辱,嚮往与恐惧在一个人心态中的溷杂。在理论脉络上,本书回应了三个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热点:城乡关係从古代中国到近现代中国的变化过程;商业文明与城市认同问题;西方理论与「中国中心论」。本书的研究方法採用了抽样访问、问卷调查与档桉分析。第一部「寻求都市梦」第一章「到上海去」概览式梳理上海的社会阶层形态及其历史演绎逻辑。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旧城再到现代都市的转变,而移民包括国外移民与周边移民)构成了绝大多数市民,商业精神与活力则是当时中国相当新奇的发展意向。一方面,外国租界内华人与洋人的关係:经历了清廷隔离洋人避免其在中国过度发展的孤立政策,到后来因为小刀会事件,而华洋杂居的格局。但并非所有洋人都居于上层社会,亦有做苦工者。另方面,来自国内尤其是江浙与闽粤的移民怀抱着双重身份的想像,既以自己是上海人为荣,但也时刻不忘自己的籍贯身份。故「故乡情结」既成为外地人在上海团结与落脚的重要工具,如同乡会、会馆与乡帮等,另一方面也成为政府驱赶外地人回乡的有力武器(「动员返乡」)。如果从垂直社会关係考察,社会精英(地主、商人、知识份子文化精英)、小市民(如工人与职员)以及贫民(无业者、流浪者、临时工等)是上海社会阶层基本结构。其中,「小市民」概念得到了详细论述:即他们应是街坊与市井之辈,以居住社区为自己社会基础的中下阶层。本部第二章「人力车世界」承接上一章论述。人力车(黄包车)是19世纪末上海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又分为公共人力车和包车两种,分公共租界的工部局牌、「小照会」以及华界牌照三种。其中,外国公司佔据了人力车的大半市场,而中国公司多以同乡和帮派等方式垄断小部份市场。人力车伕则成为了贫民的同义词,他们多来自农村(尤其苏北地区)。这些人力车伕单身居多,有家事者,妻子多是纺织女工。这是当时上海贫穷阶层家庭的典型形式。在业馀时间,人力车伕仍会回乡务农或谋求它业以维持生活。但这种艰辛生活仍比他们的农村生活好了不少,一些成功的人力车伕最终还卖下了人力车,实现了独立生活(从「野鸡车」到车行)。而且,他们也有意识使自己子女接受教育,以摆脱艰难生存境况(如上海人力车伕互助会)。在工作中,轮班制和跑短途是主要形式,这也是使年长者依然能具从业体力的重要原因。在日常生活中,赌博、吸鸦片、打扑克牌和麻将牌以及听评弹是主要的娱乐休閒方式。但人力车伕也有漫天要价与敲诈勒索等现象,并构成了上海负面文化中的主体。最终,作者认为人力车伕在从农民转向小市民与小商人的过程中,必须融于都市生活与商业文化,这也使他们成为上海文化的具体承载者和展现者。第二部「立锥之地」第三章「逃离棚户区」叙述入城农民与居住空间的问题。在上海,平房与棚户是最低等的住处,逊于里弄住宅和西式洋房。里弄住宅是上海人最主要的居住形式,而棚户区则居住了约五分之一的上海人。在空间分佈上,平房与棚户遍佈上海近郊,佔据了上海城市之边缘。药水弄是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住户最多时有四千户一万六千人。蕃瓜弄与肇嘉浜则是二战时期的棚户区。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棚户被逐步改造,但药水弄迟至20世纪70年代仍旧那样。就住户身份而言,棚户区往往住的是刚刚入城的农民,以及失业者、人力车伕、乞丐、童工、纺织工人和码头工等底层群体。他们的理想多是进入工厂当职工,因为这样便可摆脱棚户区而住入平房等状况稍好的住处。第四章「小市民之家」转入讨论小市民们的里弄住宅──研究者熟视无睹的重要生活空间。这从空间格局与环境及其变迁过程的描述、居住者与利益相关者以及里弄的非居住用途。首先,里弄是现代房地产在中国出现的重要标志,既适应了上海老百姓的需求,也改变了老百姓日常生活方式。例如,里弄的命名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某种居住空间下的身份认同感,即居住社区概念得以形成。里弄随着时代也在格局上不断变化:从多开间到单开间,从宽裕到愈发拥挤紧凑,从设施简陋到不断现代化。这些变化本身也是社会变革的表徵。其次,与里弄具有利益相关的是房东,他们(包含二房东与掮客等)在里弄租赁过程中,发展出转租业这个庞大的行业体系。最后,里弄住宅犹如大杂烩一样容纳了各色人等,职业、身份、地位与故乡的悬殊差别早就了里弄的特色文化。例如,不少文学青年的灵感便是在里弄生活中习得的。另一方面,里弄除了住宅功能外,也兼具工厂、学堂、商店与银行等商业属性(即「里弄XX」),其中既有小商小铺也有大店商号。更有趣的是,里弄由于其複杂性格,也成为革命党人、妓女、鸦片吸食者、算命佬等特殊人群活动的重要空间,甚至具有宗教信仰中心与政府机构等机构。第三部「上海屋簷下」第五章「石库门后」叙述了石库门内及其社区内,上海小市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故事从清晨的「倒马桶」讲起,这是家家户户每日必做的事情,也使收粪工这一行业延续到了现代化的大上海。此后,便是人们置办早餐,开始了与商贩经年累月持续不断地交道,如购买食品(小吃、宵夜等)、上门服务(理髮、缝穷婆、租书、修理修补、鸦片交易等)。最后回到邻里关係的考察,保甲制度、临时市民组织与邻里关係的自然反应是三个主要问题,其中最后一个是居民们真正的日常生活政治。简单说,政治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但实际上石库门的小市民们并不容易感受到政治的存在。作者主要描述了傍晚閒聊、里弄的恋爱与暧昧、因琐事而起的吵架和口角三个例子。第六章「石库门外」叙述的是弄堂之外的街道,这并不是南京路与外滩,而是属于小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与消费空间。首先,里弄住宅中面向街沿的住宅往往会将客厅辟为大小有别的商铺,以赫德路为例,包括了米店、老虎灶、大饼店、煤球店、烟纸店、大众餐厅和裁缝店等。小菜场(即露天市场)是又一重要的石库门以外的日常生活空间。这些菜场多是自然生长与聚集而成,并非是刻意建设出来的。至民国时期,菜市场较大程度上取代了以前的商贩,成为人们主要的买菜形式。再者,事实上小市民在自己的街区便可完成日常生活的购物需求,而没有必要前往南京路等地。因而逛马路也成为小市民喜欢的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诸如静安寺、徐家彙、提篮桥、北站、老西门和曹家渡等地都具备类似功能。而下午和夜晚是小市民喜欢的出行时间。最后,街区的商业活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来自同行公会、政府和地方恶势力的干预。在同行公会上,不同层次的商贩在情绪上差别很大。例如,对小商贩而言,它们觉得同行公会只会保护大商店,对自己而言意义不大。对政府而言,它们的权力极难真正渗入到上海最底层商业。但政府有意收编同行公会以实现对底层商业的控制。换言之,同行公会也成为政府不直接出面便能解决行业纠纷的重要缓冲媒介。或许,地方恶势力的骚扰与敲诈才是小商贩们最头疼的问题。换句话说,这也间接表明了政府在涉入底层商业中的乏力。结语指出,近代上海是城市化、西化与现代化三者盘根错节下的複杂产物。第一,但对小市民的日常生活而言,西化的影响似乎极其有限,而传统仍然强有力地生存着。更何况,上海的小市民们具有老练的适应能力,不断将中西与传统或现代调合以为己用,这便是实用主义当道的基本思路,很难说包含了多少政治性的构想。首先,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是并存的。例如,新曆的推广并不意味着阴曆或节庆的消亡。新曆节庆与阴曆节庆都可以展现于里弄或各种公共空间。再如,轿子与独轮车一直存在于上海市民生活之间,直到黄包车的出现,才使轿子从日常生活的交通工具转为婚嫁仪式的用车。更有趣的是,独轮车因为容易穿街走巷,即便在私家车出现后,它仍旧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简言之,上海的弄堂彷如城市里的乡村,而弄堂里的居民则似城市裡的村民一样(本书,282)。第二,上海人对西化或西洋人的态度,不是如崇洋媚外或反帝运动那样简单,上海人对西洋人的态度实际上冷静得多,他们必须努力协调华洋之间的矛盾,平衡这两难结构,才能使各方彼此通融与和谐相处。我们之所以产生了对上海人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的印象,也许与我们过去太少讨论小市民及其商业文化有关。第三,对共产主义者而言,上海与西化始终是同义且必须得到彻底革命的。但他们都严重低估了上海小市民的複杂性,其所为「解放」也远未在小市民中缠身彻底影响。例如,虽然居委会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对新政权的反感,但小商小贩仍保持着一定生命力继续营业。即使是三大改造使商店「改头换面」,但对居民来说,这似乎是换汤不换药的事情,旧有的铺位、营业时间、顾客甚至僱主都如旧,难言有多大差别。真正对顾客造成影响的是1955年以后粮油定量供应制度。之所以小商店能经久不衰,很大原因在于它们的特指,如商住合一的结构使商店可以长时间经营,而政府也无需为之提供任何国家福利。即使是在1968年政府以「不再发新证照」的方式,希望商店随着时间逝去而自生自灭的理想,最终也不能如愿。但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后,这些小商店又重新活络。这些根植于日常生活中的传统重新复振,就像是永远都无法打断的连续体一样。
  •     在《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中,作者认为老百姓在面对近代中国巨变时,其实很理智、多元并且实际,人们守旧并不是为了保存传统,更少考虑爱国主义,仅仅只是因为旧的生活方式更舒适,或在经济上有利可图。如果有实际需要,人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旧方式,采用新方式,更常见的是他们超越了新与旧的二分法,创造出了多样性的生活。譬如用筷子吃西餐,这样的日常生活琐事往往能揭示深奥的理论无法揭示的简明真理。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一直在启蒙民众的中国知识分子,才是真正需要被启蒙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得津津有味
  •     在想:即便笔下仅有生活的血肉,如果写得好,似也有了传布的价值。
  •     当我真的发现中国研究做的最好的人都在美国时,生发出一种深深的耻辱和无力感。就好像昨晚看吴叡人的演讲里说:中国大陆的民主程度较低如何如何……不过这并不妨碍我读完这本书,然后深深赞叹作者对社会真实的观察和理性的提炼。
  •     二房东,是一个符号,对应中国现代性先天不足的侧面之一,即对私有产权的漠视和广泛的全民寻租
  •     这就是部房地产史 看到群租 历史真是会惊人的相似
  •     还行,不过瘾。
  •     细节很多,理论很弱
  •     如译者所说,这是部“清明上河图”式的著作,对上海市井生活材料做了出色的整理,成为上海社会生活领域很难回避的著作。本书可能是我读过最生动形象的历史学著作,常常会在阅读过程中去翻阅尾注,非常好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与描述来自何方。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从上海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样态进行整理 ,全方位展现了上海中下层居民的日常生活。作者尝试强调传统在现代化力量(西化和共产主义)面前的顽强性,突出上海城市生活的连续性而非断裂。对于上海,作者强调上海人的“柔弱”(包容性)和“精明”(商业主义),这两点构成了上海人独特的城市身份。对于近代城市研究,轻重感的把握很重要,这一方面出自政府游离于基层社会之上的无力,一方面由于政策的短暂性和形式性。如作者所说,在用理论构造历史本性之前,需要更细致刻画普通人的生活。17
  •     “上海的粪便尤其受欢迎,品质优良而且特别肥沃,这还要感谢上海人丰盛的饮食。”
  •     冬天的时候无意间翻到的书,当时还是钱瑛瑛推荐的,看完才发现居然是上海社科院编写的,算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对于每一个热爱上海这座城市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好书
  •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从平民阶层视角看上海城市史
  •     有点琐碎啊啊啊!
  •     视角深入,材料丰富,组织得当,语言也很好,简直看不出来是译作。读来津津有味,仿佛重新看到了上个世纪初的上海。非常推荐。
  •     忍不住的关怀~
  •     对霓虹灯外的上海日常生活做了勾勒。
  •     一本有趣的书。
  •     读过小半,可能找不到了。去图书馆找一下,最好再找回来读完。很干货
  •     “传统是顽强的...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读的过程中多次回忆童年,竟然触发一些尘封久已的片段,真奇妙
  •     好好看
  •     霓虹灯外的老上海,是人力车夫、小贩、小市民的世界,棚户与弄堂的世界。日常生活的种种细节比空洞的理论更有说服力。“对于老百姓来说,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占支配地位的是实用主义。”
  •     “在二十世纪,古老的价值体系的变化是最富有戏剧性的,尽管对城市的种种疑虑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挥之不去,但人们已开始认为现代化、工业化、高度商业化的城市比乡村城镇要好。这一全面的重新评价主要来源于城市中经济机遇的显现。”“让传统得以持续的动力不是物质的而是文化的。”
  •     很丰富的有关上海的论著,因为写的是日常生活,读起来也很有趣味。对于我这样对海上生活知之甚少的人而言,看此书长了不少见识。
  •     细致入微 日常生活反映传统文化
  •     unit 3, 4
  •     让人情不自禁去看脚注,很客观!
  •     日常生活的角度探讨城市
  •     霓虹灯外 镜头献给小人物
  •     作者选取光鲜之外的棚户区与弄堂作为研究对象,前者的出现证实了城市的巨大吸引力,这也是近代农村破产的结果,总之体现了近代城乡的断层分化。后者意在说明近代上海强大的商业文化根源所在此商居混合的弄堂里。传统因深植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更显韧性。在近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里,并不能用二分法的学术惯例研究百姓的日常生活,因为奉行实用主义的他们其实更具理智,更具实质性。
  •     少见的、较先关注上海市井生活的历史学者,史料丰富,写作风格吸引人,结论部分谈到西方列强入侵和共产主义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两大关键,上海的历史正好可以来个观察,嗯受启发!(冯客认为卢汉超过分强调传统、怀旧,这种倾向是危险的……
  •     来上海三年,总认为大城市都差不多,跟深圳没什么两样,故而一直对这座城市没有特别的感情。于此同时我却很喜欢扭腰巴黎伦敦,他们都是有故事的城市。然而,这本书让我扩展了对上海的认识,尤其是发现经常出没的肇嘉浜路过去竟然是棚户区,而棚户区竟然真的是棚搭的!!从此上海在我眼中也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想象淮海路叫霞飞路,想象南京西路叫静安寺路,类似在泛黄的历史中行走的错觉油然浮现。
  •     好多好吃的~
  •     本书除了有学术意义外也非常有趣!
  •     读得饿死了我去。。。
  •     从上海的里弄、贫民入手,突破了所谓“公民社会”的定见,论述细密,资料丰富,翻译得也很好。
  •     细节好有趣!
  •     小市民日常生活是上海商业化的起源。石窟门内花样多~
  •     真真是有趣的
  •     展现真实的民国时期的上海。昨儿晚上看了一点,觉得可逗了。黄包车夫多遛弯欺诈外地人,上海人瞧不起苏北人,欧美人车费付的比较多是因为欧美人普遍较胖等等这些小细节,感觉和今天也没有特别大差别。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但依旧有意识。
  •     老上海市井生活.琐碎集
  •     我突然想,如果卢汉超是在中国学术界发表他的作品,那么弄不好会变得石沉大海,音讯全无
  •     很好的书~
  •     有意思
  •     “传统” 延续 人 居住环境 生活样态 包容 精明
  •     清明上河图即视感
  •     越来越喜欢上海研究
  •     了解上海小市民的好书,很好读也很温暖
  •     记者问:“你们为什么不在家乡种田而来这里受罪?”老者回答:“种田?现在种田养不活人!”记者又问:“你们没有从乡下老家带来其他东西?”居民苦笑着:“我们带来的是一张要吃饭的嘴!”
  •     D691.9/2234 徐汇
  •     三星半但不标注了。书中几可触及的画面让我回忆起去冬看《舌尖上的中国》的日子。可是通篇没有鲜明的观点,看西洋镜似的浏览态度也很奇怪。犹记得一句“当时政府的功能(如果不是权力的话)是……”,笑想先生固然还是刻薄了。
  •     全书都是段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