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群疑

出版社:法鼓文化
ISBN:9789575982058
作者:聖嚴法師

作者简介

在多元化的現代社會及各種風俗習慣的衝擊下,佛教正面臨著更多層面的挑戰和考驗。聖嚴法師精選七十七則一般人都可能有的疑惑,以經論為基礎,加以反覆的辨證剖析,為疑者解惑,為信者銘證。
本書為《正信的佛教》之後,聖嚴法師另一本以問答的方式,解答佛教問題的經典著作。
書中七十七個題目,主題廣泛,題題都觸及學佛人的疑點,個個都可能是誤導誤信的迷思。既是知識學問,更富生活性和實用性。其中包括:佛教對神通、異能的看法?對靈媒的看法?嬰靈作祟之中有根據嗎?佛教對風水、命相的看法?如何課誦?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嗎?……等,以及佛教對科學、生命觀、世界觀、未來觀的認知。
內容文字淺顯流暢,解答精闢詳細,是學佛人解惑入門的必備經典。


 學佛群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是里解答的许多问题都是平时我们或多或少讨论过,但是还是没找到标准答案的佛学基础问题。圣严法师在理论层面上帮我们解答了这些疑惑,有理有据。如下为两点书摘:1.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2.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越是基础的东西越要牢靠才好,很适合多读几遍。
  •       前阵子很爱看些大能们写的关于佛学入门、常识类的书,有些类似当年杨振宁在大学里给大一新生讲物理学原理一样,深入浅出,也并不娇柔做作,像赵朴初那本佛教常识答问就很好。看完之后我又买了本圣严法师的学佛群疑,因为他一直很出名所以期望很高,不过看到一半的时候,发现里面充斥着愿力、加持、好多神神鬼鬼的东西,当时就倒了胃口。
      
       怎么说呢,佛经这东西吧,释迦摩尼涅槃的时候什么也没留下,所有佛经都是弟子们背出来的,从第一次集结到现在一共有六次了,两千多年了肯定也存在着润色、加工、神话的过程,所以我一直认为大能们答疑解惑和传法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
      
       这些佛经呢,我认为应该主要传递的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方法论,应该是一种工具,使得这个世界上肯修行的人,可以更加接近两千五百年前那个叫乔达摩的男人, 在这个物质泛滥的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愿意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去修行,愿意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钱去放生,这是一个奇迹。不管他做得好不好,重要的是他在做,无论如何,这是一群愿意趋向于真理的人。虽然他们距离完美尚有距离,重要的是他们有变得完美的意向。在我们的时代,这样的人已经快像恐龙一样灭绝了,而修行,就像两个人拉一根紧绷的绳子,如果你稍微松懈了,就会被对方拉过去,所以我期待的态度,是能够扎扎实实的帮助这些肯修行的人,去掉无明,去掉贪嗔痴,努力的去接近那个男人,那样他离开皇宫才是值得的不是么。
      
  •     非常好的解答许多佛学上跟生活上的问题
  •       该书虽归为入门类,里面还是有不少问题涉及较深。好在圣严法师深具文字般若,能够把各种问题回答得恰到好处,十分圆融,让人对佛法产生更进一步的兴趣起到了积极作用。
  •     有声书
  •       这本是里解答的许多问题都是平时我们或多或少讨论过,但是还是没找到标准答案的佛学基础问题。圣严法师在理论层面上帮我们解答了这些疑惑,有理有据。如下为两点书摘:
      1.佛法重视因果,今生的福报是由于过去世的布施而来。享受福报,犹如向银行提用存款,提用愈多,存款愈少,终有提空之时;今生享受愈多,福报所剩愈少,终有用毕之日。应该一方面继续修福,同时也要惜福,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否则,纵然有福,也有所不足。 
      2.现在有好运,一定在过去曾有好的业因,现在有恶运,一定是由于过去所造成的恶业;未来的好运,一定是从过去的善业加上现在的努力,未来的恶运,一定是过去的恶业加上现在的懈怠和造恶。命运掌握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基于个人现在的善恶与勤惰,恶运可以改变,好运也会消失。
  •     初级的初级,有点繁琐。 若干理论不太认同,或者说尚自将信将疑。 鲁迅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与君共勉
  •     師兄給我的第一本書.感謝.
  •     和前作《正信的佛教》相比,這本書主要解決的是「技術」層面和台灣時下佛教徒的一些困惑。
  •     按照哲学看,特别有意思。了解背景资料,终于知道了,大乘佛学和小乘的区别。还有法华经和地藏经,是分属两个流派的。严华经和金刚经这些是大乘的内容。南北各异。原来缘起这两个字在佛学中这么通用,这么有一样,最近正在捐一个菠萝蜜树,哈哈哈。彼岸花开。~~~~
  •        也许很多人对于佛教的认识,来源于电视上,来源于父母祖辈的民间信仰,来源于道听途说。只是总体而言,大部分人的反应都是值得令人寻思的。
       老一辈的,虽非佛教徒,对于佛教却仍是敬重有余的,认为佛也是神明,拜佛可以祈得佛之庇佑,但是一谈深入,则以为吾等非出家众,不可过于深入,万一看破红尘(事实上,红尘并非佛家用语,书中有阐明),出家了,也不好。年轻人呢,受科学之熏陶,受现代之教育,大部分人以一言否定之,认为佛教多少有些迷信的色彩,当然自是兴趣不大。
       现代人大抵都没有了读书的兴致,就算有,有读书兴趣的人呢,又未必会对佛法有兴趣。若非是经历了苦难,郁郁不得志而思索自救之方而萌发了些宗教经验者,盖难有因缘阅读是类丛书。因而,对于佛教的常识,也就没有多少人能够作充分的了解。俱以为抱持着耳濡目染而来的那些常识便已足够了解佛教的概况——亦无非,剃度、出家、诵经、礼佛,为俗家丧葬做些法事,除此以外,还有什么样的认识呢?
       俗世之人对于正信的佛教没有正确的了解,有其原因,这里试述几点。
       其一,民谚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生活如意,没有什么渴求的,也就不需要登三宝殿拜佛了。一般而言,世人拜佛,无非求财、求子、求功名、求仕途顺利。这样的情况之下,才会与佛教有些联系,也就是去寺院烧烧高香。至于听闻佛法,这并非便利之举,也就鲜有人有兴趣了。如此,对于佛教的认识,也仅止步于作为香客对于佛教的认识了。
       其二,对于有文化之人而言,或言之知识分子,若无谦卑之心,倘又染上文人自负的习气,则容易一言否定之。认为宗教无非迷信,实不足以研究。心中水杯已倒满,自是难以容得下他家言论。
       其三,圣严师于书中讲了一个话题,相关“忍辱”。忍辱为佛家“六度”中的第三度。于凌波居士在《向智识分子介绍佛教》中说过,佛教徒向来忍辱为行,故而对于世人的误解亦不加以回应。也许这是俗世之人对于佛教有误解的其中一个原因。古人亦云:“流言止于智者。”所以,也就只有愿意去了解的人才知道什么是正信的佛教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四,佛陀说法并无著书,佛经乃后世大修行者组织结集,初为梵文所写,后由译经师译为中土文字。虽为如今中国的佛经以方块字形式出现,然而古时书面用语与今天差异甚巨,今人读经,若无文言基础,多少有些难度。古时,大众受教育普及程度不高,不识文字者,无法读懂佛经。虽有六祖目不识丁而开悟的传说,但于一般根器的人而言,目不识丁而晓佛理之义,是有难度的。而文人雅士虽有幸读经,然好清玄之谈,亦令佛学蒙上一层神秘主义色彩。
       圣严师此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其文字使吾等一般根器者亦感觉亲切。是书将佛教的精神真正地还原出来了。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真正的佛法是能够开启智慧的,能够帮助一般人解决生活的烦恼的。
       台湾近年来在圣严师的倡导下兴起“人间佛教”、“心灵环保”,都不离这个宗旨。更何况,佛教徒占大部分的还是在家人,出家人毕竟还是少数,这点书中便有介绍。在家人则大部分有家宅、妻室、工作,时时与这个社会环境接触。生存在这个社会上自然无法过与出家人一样清苦但宁静的生活,必然离不开与人、事、物打交道。此心的烦恼皆由这些人、事、物引发。如若烦恼无法排遣,那么便苦闷、痛苦,活着就不开心。因而佛法的作用是向世人讲述宇宙人生的道理,以启发智慧,有智慧自然就有办法排遣烦恼抑郁。没有烦恼,也就清净欢喜了。现代人不也提倡心理健康么,道理类似。
       圣严师并不主张将佛法神秘化。他在书中并不否认神秘现象的存在,也不承认诸佛菩萨之愿力。这些现象在科学上尚难以研究,然而却有许多的人事经验可考。不能以人类有限的智慧及知识而否认尚未能研究清楚的现象,这其实也是一种理性。至于民间信仰的,扶乩、求签、鸾坛等与鬼神通灵的神秘活动,与佛教的原则相悖,故而圣严师在书中也仅承认鬼神之力的存在,而不予以认同。
       若对佛教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则不至于对于神力有所贪恋。所谓“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业报个人消”,命运的改变全凭自己的努力精进。高中时写作文常常会看到一个佛教的故事,写一人求菩萨保佑时,见旁边亦有一人在求,只是那人长得与菩萨一模一样,是谓“求人不如求己”,故而有言“自度度人”。其实这便是一种很积极的态度。
       佛教强调“三世因果”,莫不以为然。凡夫见不着前世,亦无法预测未来,而科学亦无法证明其有其无。在佛教中,我们唯其靠“三圣量”作判断。然而,抛开这个角度不言,仅从逻辑上分析,三世因果的说法比仅看一世之视野要宽广得多。“欲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问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唯物主义论者,通常否认这样的理论,因而,彻底的唯物论者通常无所畏惧,为所欲为亦可,因一世人生,最终也是死,死便一了百了。而三世因果,则有警示的作用,死亦非一了百了,而要带业往生。故而在佛教徒眼中,今生苦难不断,想到定是过去生的业报之现,今生则应努力修善,转而改命,而希望下一世有福报,则今生不能作善,亦要努力修善。从逻辑上讲,都是以修善弃恶为目的。
       也许唯物论者会反驳这样的观点,然而,以这样的视野去思考。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人,何尝不是好事?妄下结论言佛教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世,今生忍辱痛苦,具有消极意味。实则是一种误读。今生修善,事事谨慎,不为恶事,气质也就得以改变了。和气待人,善意待人,或有偶为人所骗,但亦不至成为一个令人厌弃之人。且心地善良之人,本就受人欢迎,待人亲近。今之社会所言人脉,若不以真心付出待人,又何换得别人真心相助?这已是各大成功人士时常分享之心得了。因而,学佛,其基本点是从做一个好人出发。力图去己之糟粕锐气,而留和乐安详之姿态。
       佛法不离世间,在生活中,其实也可以很容易地修持佛法。吾人都有家人、朋友,佛法不是让我们彻底地断绝一切的感情联系,要我们人人都弃情绝圣也并不符合佛法的精神。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这也是实践佛法的精神,而且能够从生活中做起。先从改变自己而起,待人安详和乐,若非大奸大恶之人亦不可能时时都以恶言相向吧。改变自己,继而影响周遭的朋友、亲人,则人人安详和乐。扎西拉姆●多多说:“我们都是一池浑水,我若清澈一点,你也便清澈一点。”正因如此,她才过得如此洒脱。
       吾人亦常抱怨生活之艰难,困境之难度,故而碌碌一世,亦难免平庸。许多成功人士重视失败,重视困境,视艰难困苦为成长之机。梁启朝就曾言:“艰难困苦是磨砺人格之第一学校。”佛法告诉我们,顺境是增上缘,所以一切顺顺利利的;而逆境是增逆上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用令人觉得较为困难的方式帮助你成长。总而言之,无论顺境逆境,自有其因缘,如果正确视之,则自己永远得以成长,而非自扰于艰难困苦之中。这样的说法不是很贴近我们的生活吗?不正是我们乐观地生活所需要的心态吗?
       最基本的,佛法就是帮助你做一个合格的人,如果硬要执着于成佛成仙那就不是正途了。圣严师说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情。因而精进修持,不急于求成才是正路,不过这都是后话啦,对于佛法没有深刻的体悟,还是修习佛法中的世间法,从好好地做一个人开始吧。如此,有烦恼能够自己化解,身心安乐,生活幸福,此生亦无憾矣。这本书对于常人容易误解之处都作了详尽的解答,希有缘之人能仔细研读是书,以亲近佛法之教益。佛法亦是生活之法。
       大多数人的哲学素养来源于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无神论的,故而很今人都容易认为佛教就是迷信。其实佛教是无神论,但此无神论非彼无神论,佛教承认自然法则的存在,不认为世界为一神所造,亦强调各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所谓佛教徒命我自立。实质上是心物合一的。教科书上对于这样的观念有另一个说法,谓之为二元论,而却只称二元论如同一人骑两马,十分危险,而不给出实际的例子加以辅证。如此,我们才应该对佛教作一番正确的了解。
       圣严师写的这本书,无疑是比较客观的一本。对于其他的宗教,他亦有所涉略,当然前提是在佛法已有修证,而信心坚固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对于邪教有批判,对于基督教,有对比不同。站在佛教徒的角度而言,他对于其他正统宗教是以理解和尊重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书中亦对不同宗教不同的文化现象进行了一些解释。因而这本书我比较推崇,写得比较客观。只是于作者而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当然是更加倾向于佛教的教义。于其他正统的宗教他亦不加以批判。这才是真正的宗教师所应有的胸怀。对于科学,他亦不作不合适的评论,只是对于科学尚难以涉足研究出成果的宗教学,他提出不应以单独的科学视野进行研究。这是一个真正的宗教师所拥有的睿智。
  •     非此版本,乃禪修華巖寺之結緣物。
  •     《正信的佛教》之后的佛教常识问答,比《正信》更深入佛教徒生活起居的细节,从日常细节处现佛教义理~~
  •     这本一般。可能主要是针对修行者的。
  •     入门必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