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01
ISBN:9787501326167
作者:莲池
页数:1206页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第20页 - 示法锦禅人

一切众生生死苦具,皆以有我而成;无上菩提,福慧庄严,皆以无我而至。以我与物敌,故是非生,是非生则爱憎立,爱憎立则喜怒滋,自性浊而心地昏,心地昏则诸恶长,诸恶长则众苦集,众苦集而生死长矣,是皆从我而至。
......
众生恃其我见坚牢难破,所以一言之逆不能受,一事之违不能安,一饥一寒之不能耐,一念之欲不能净,斯皆不知忍之之方,徒增我见之执耳。
.......
凡有所作,皆当忍之。是则举心动念处以忍试之,举足动步处以忍先之,折旋动容处以忍持之,喜怒哀乐处以忍验之。如斯则心有不敢妄动,身有不敢妄作,事有不敢妄为,情有不敢妄发。故老氏曰: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即“忍”之异名。由不敢为天下先,故忍为成佛第一行。如此则忍大而我小,故忍能衣被于我,亦能衣被于物。自利利他德无出此者,故曰:柔和忍辱衣,谓是故也。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竹窗随笔 - 竹窗随笔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憨山大师《观世音菩萨赞》 - 憨山大师《观世音菩萨赞》

水月观音菩萨赞

大士本无身,身随众生现;
如月映众水,不分垢净故。
昏明在清浊,非月有拣择;
是故现大士,应以净心观。
观者心既净,众苦悉皆空;
若知救苦心,应即是观者。

水月之姿,空花之表;
谷响之声,摩尼之宝。
到处相逢即现形,往来六道无昏晓;
一片身心只为人,若个阿师何处讨?

身心洞彻,犹如琉璃;
表里得净,如月临池。
不感而应,不求而至;
是故我师,名不思议。

无虑而应,不思而遍;
春到花开,水清月现。
手捉足奔,眼闻耳见;
远而愈亲,淡而不厌。
丈夫若下苦心肠,相逢即遂平生愿。

莲叶观音菩萨赞

苦海无涯,谁为彼岸?
一叶红莲,随流泛泛。
以此舟航,无处不遍,
万类有求,随感应念,
是故称名,普门示现。

禅定观音菩萨赞

大士无心,何有寂乱?
众生无情,了无干绊。
应缘而度,原非有心;
诸苦无住,如空谷音。
是故大士,其悲最广;
如空合空,似响答响。
本无去来,亦无起灭;
大士神通,故不可说。

白衣观音菩萨赞

湛湛寒空,澄澄秋水;
大士法身,实同于此。
月不离空,空不离水;
似有两般,实无彼此。
心本无染,衣非爱白;
以不白者,瞻之即洁。
大士无心,众生有想;
相从想生,如月在掌。
是故有求,随念即应;
原无去来,自心现证。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 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然是三者之要在一心。务心之要在参禅,参禅之要在忘世,忘世之要在适时,适时之要在达变,达变之要在见理,见理之要在定志,定志之要在安分,安分之要在寡欲,寡欲之要在自知,自知之要在重生,重生之要在务内,务内之要在专一,一得而天下之理得矣。
称理而涉世,则无不忘也,无不有也;不忘不有,则物无不忘,物无不有;物无不忘,物无不有,则无入而不自得矣。
故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会万物而为己者,其惟圣人乎?噫,至矣尽矣!妙极于一心,而无遗事矣!是故学者,固不可以不知要。
参禅悟道的六原则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难遣。此中病痛,略举一二。
第一、不得贪求玄妙
以事本来,平平贴贴,实实落落,一味平常,更无玄妙。所以古人道:“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不是旧时行覆第更无玄妙。工夫若到,自然平实。盖由吾人知解习气未净,内熏般若,般若为习气所熏,起诸幻化,多生巧见,绵着其心,私谓玄妙,深入不舍。此正识神影明,分别妄见之根,亦名见刺。比前?浮妄想不同,斯乃微细流注生灭,亦名智障,正是碍正知见者,若人认以为真,则起种种狂见,最在所忌。
第二、不得将心待悟
以吾人妙圆真心,本来绝待,向因妄想凝结,心境根尘,对待角立,抢起惑造业。今修行人,但只一念放下身心世界,单单提此一念向前,切莫管他悟与不悟,只管念念步步做将去,若工夫到处,自然得见本来面目,何须早计?若将心待悟、即此待心、便是生亡根株。待至劫,亦不能悟,以不了绝待真心,将谓别有故耳。
若待心不除,易生疲厌,多成退堕。譬如寻物不见,便起休歇想耳。
第三、不得希求妙果
盖众生生死妄心,元是如来果体。今在迷中,将诸佛神通妙用,变作妄想情虑,分别知见;将真净法身,变作生死业质;将清净妙土,变作六尘境界。如成做工夫,若一念顿悟自心,则如大治红垆,陶镕万象。即此身心世界,元是如来果体;即此妄想情虑,元是神通妙用。换名不换体也。永嘉云:“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若能悟此法门,则取舍情忘,欣厌心歇,步步华藏净土,心心弥勤下生。若安心先求妙果,即希求之心,便是生死根本,碍正知。转求转远,求之力疲,则生厌倦矣。
第四、不可自生疑虑
凡做工夫,一向放下身心,屏绝见闻知觉。脱去故步,望前眇冥,无安身立命处。进无新证,退失故居。若前后筹虑,则生疑心,起无量思算,计较得失,或别生臆见,动发邪思,碍正知见。此须勘破,则决定直入,无复顾虑。大概工夫做到做不得,正是得力处,更加精釆,则不退屈。不然则堕忧愁魔矣。
第五、不得生恐怖心
谓工夫念力急切,逼拶妄想,一念顿歇,忽然身心脱空,便见大地无寸土,深至无极,则生大恐怖。于此若不勘破,则不敢向前。或以此豁达空,当作胜妙,若认此空,则起大邪见,拨无因果,此中最险。
第六、决定信自心是佛
然佛无别佛,唯心即是。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若达妄元虚,则本有法身自现,光明寂照,圆满周?,无欠无余。更莫将心向外驰求,若舍此心别求,则心中变起种种无量梦想境界,此正识神变现,切不可作奇特想也。然吾清净心中,本无一物,更无一念,凡起心动念,即乖法体。
今之做工夫人,总不知自心妄想,元是虚妄,将此妄想,误为真实,专只与作对头。如小戏灯相似,转戏转没交涉,弄久则自生怕怖。
又有一等怕妄想的。恨不得一把捉了,拋向一边。此如捕风捉影,终曰与之打交涉,费尽力气,再无一念休歇时。缠绵曰久,信心曰疲,只说参禅无灵验,便生毁谤之心,或生怕怖之心,或生退堕之。此乃初心之通病也。此无他,盖由不达常住真心,不生灭性,只将妄想认作法耳。者里切须透过,若要透得此关,自有向上一路。只须离心意识参,离妄想境界求。但有一念起处,不管是善是恶,当下撇田切莫与之作对。
谛信自心中本无此事,但将本参话头,着力提起,如金刚宝剑,魔佛皆挥。此处最要大勇猛力、大精进力、大忍力,决不得思前算后,决不得怯弱。但得直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之鹰。二六时中,于一切境缘,自然不干绊,自然得大轻安,得大自在。此乃初心第一步工夫得力处也。
以上数则,大似画蛇添足,乃一期方便语耳。本非究竟,亦非实法。盖在路途边,出门一步,恐落差别岐径,枉费心力,虚丧光阴。必须要真正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所谓“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其所行覆,可以曰劫相倍矣。
要之,佛祖向上一路,不涉程途,其在初心方便,也须从者里透过始得。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憨山大师费闲歌 -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
世事尘劳常挂碍 ,深山静坐也徒然 。
出家容易守戒难 ,信愿全无总是闲 。
净戒不持空费力 ,纵然落发也徒然 。
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 。
自作聪明空费力 ,盲修瞎炼也徒然 。
染尘容易出尘难 ,不断尘劳总是闲 。
情性攀缘空费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
听闻容易实心难 ,侮慢师尊总是闲 。
自大贡高空费力 ,聪明盖世也徒然 。
学道容易悟道难 ,不下功夫总是闲 。
能信不行空费力 ,空空论说也徒然 。
闭关容易守关难 ,不肯修行总是闲 。
身在关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
念佛容易信心难 ,心口不一总是闲 。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嗑破也徒然 。
诵经容易解经难 ,口诵不解总是闲 。
能解不依空费力 ,日诵万卷也徒然 。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竹窗随笔 - 竹窗随笔

凡人初出家。心必猛利。当趁此时。一气做工夫。使有成立。若悠悠扬扬。蹉过此时。日后或住院。或受徒。或信施繁广。多为所累。沦没初志。修行人不可不知。
岂止是出家这回事儿。
世间哪件事不是这样。“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开始都是轰轰烈烈,目标宏伟远大计划周密详实。
然而,时间一久,就慢慢荒废了。各种诱惑纷至沓来,渐渐地,就忘记初心了。
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最初的发心啊。
别忘了你是为了什么才走到今天。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竹窗随笔 - 竹窗随笔

  近观山色。苍然其青焉。如蓝也。远观山色。郁然其翠焉。如蓝之成靛也。山之色果变乎。山色如故。而目力有长短也。自近而渐远焉。青易为翠。自远而渐近焉。翠易为青。是则青以缘会而青。翠以缘会而翠。非唯翠之为幻。而青亦幻也。盖万法皆如是矣。
世间万物皆如此。
我们以为是对方变了,其实对方没有变,变的是自己。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第27页 - 示赞侍者

尔自思维,除却穿衣吃饭,迎宾待客,折旋俯仰,咳唾掉臂,杂谈戏论处,如何是自己本来面目?这里参透,许汝觑见老人一茎眉;其或未然,对面千里。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憨山大师《观心铭》 -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虚灵寂照,圆同太虚,具含众妙。
不出不入,无状无貌,百千方便,总归一窍。
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
谛观此心,空洞无物,瞥尔情生,便觉恍惚。
急处回光,着力一照,云散晴空,白日朗耀。
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
念起即觉,觉即照破,境来便扫,扫即放过。
善恶之境,随心转变,凡圣之形,应念而现。
持咒观心,如磨镜药,尘垢若除,此亦不着。
广大神通,自心全具,净土天宫,消遥任意。
不用求真,心本是佛,熟处若生,生处自熟。
二六时中,头头尽妙,触处不迷,是名心要。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断生死术 - 断生死术

正心铭
心本光明。欲蔽故暗。天然之体。随情耗散。今欲正之。祛欲制情。一真既复。诸妄不生。
诚意铭
意乃妄根。乘虚日凿。密察其原。潜乎不觉。觉则不妄。妄息即真。至诚无息。其善乃敦。
修身铭
只体之欲。纵情之本。酒色之迷。陷身之阱。迷欲不返。身心不固。徒有此生。诚为虚度。
齐家铭
齐家之要。惟俭与勤。义礼若丰。澹薄自醇。勤俭传家。澹薄宁志。是乃圣贤。处世之秘。
学人向道。第一要怕生死。次要知生死根。生死根者。即日用现前种种憎。爱。取。舍。我慢。贪。嗔。痴业是。既此是生死苦根。发心要断。更无他术。只是起时。就照见定不容他起。当不起处。则当处消灭。消灭时更不相续。如此用心。念念不放过。心心不昧。其知自灵。知若灵。则触境境不牵心。观心心不附境。心境不到。则生死无容寄矣。如此用心。不必别求玄妙。
一切众生。皆以我执而为生死根本。以有我则有物。物与我对。则形敌生。以我招敌。则众忤皆归。忤则为其所惑矣。故眼为色惑。耳为声惑。鼻为香惑。舌为味惑。身为触惑。意为法惑。惑则扰。扰则乱。乱则失其正。既失其正。则被所伤者多矣。
世之人皆为其惑而不自知。为其所伤而不知痛。愚之甚矣。且将以为资我也。而又爱而执之取之。又愚之愚者也。惟有智者知其不我益也。故远而避之。苟避之不若忘我。诚能忘我。则于众敌。犹夫众箭攒空。则无可寄矣。有志道者。试从此始。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是故佛说金刚戒。心地法门。乃断欲之利具。出苦之舟筏也。汝今幸闻此法。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如圆觉经云。当观此身。四大合成。我今观此坚硬归地。润湿归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谛观四大。各有所归。今此妄身当在何处。如是观察。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久之纯熟。当见此身忽然脱空。四大若空。诸苦顿脱。即此工夫。便是出生死之第一妙诀也。
从上诸祖。未有一人不从参究中来。得了悟心性者。未有不修而能得利益者。汝当更念。此身虽苦。幸存一息。尚可求能出之方。若一失此。身枉著袈裟。则将来三途之苦。动经长劫。虽欲求出。不可得也。故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勉之毋怠。
从上古人出家。本为生死大事。即佛祖出世。亦特为开示此事而已。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所谓迷之则生死始。悟之则轮回息。是知古人参求。只在生死路头讨端的求究竟。非离此外。别于纸墨文字三乘十二教中。当作奇特事也。
所以达磨西来不立文字。只在了悟自心。以此心为一切圣凡十界依正之根本也。全悟此心则为至圣大乘。少悟即为二乘。不悟即为凡夫。若悟而不存。证而无得。即为超圣凡出生死之向上一路矣。
近代学人去圣逾远。不见古人真实行履。向日用现前境界。生死岸头一一透过。即此日用。不离一法。不住一法。处处不轻放过。便是真切工夫。即此目前一切声色逆顺。爱憎境界。一一透得过处。便是真实悟门。即此悟处头头法法。便是真实佛法。非是听座主撞钟击鼓。登华座。开大口。学野干鸣。侧耳低头。闭目披衣时。方为佛法也。
所以善财童子。南历百城。参礼佛刹微尘数诸善知识。故得开悟。尘尘刹刹诸解脱法门。然法门固无论。即善知识。安得有刹尘之多多耶。殊不知刹刹尘尘者。乃吾人日用妄想念虑情尘也。苟能于日用起心动念处。情根固结处。爱憎交错难解处。贪嗔痴慢种种习气难消磨处。就于根本痛处札锥。一一勘破。一一透过。如此便是真实知识。当下即登无碍自在大解脱无上法门。舍此外更有何知识可参。更有甚奇特法门可入耶。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憨山大师《澄心铭》 - 憨山大师《澄心铭》


真性湛渊,如澄止水;
僧爱击之,烦恼浪起。
起之不休,自性浑浊;
烦恼无明,愈增不觉。
以我取彼,如泥入水;
以彼动我,如膏益火。
彼乱我真,乱实我生;
我苦不生,劫烧成冰。
是故至人,先空我相;
我相若空,彼从何障。
忘我之功,在乎坚忍;
习气才发,忽然猛省。
省处即觉,一念回光;
扫踪绝迹,当下清凉。
清凉寂静,挺然独立;
恬澹怡神,物无与敌。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的笔记-竹窗随笔 - 竹窗随笔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奉欤。不可信奉欤。曰。亦可亦不可。何谓也。曰。夫子不云乎敬鬼神而远之。盖一言尽其曲折矣。敬之云者。有也。远之云者。信而不奉也。祀之以时。交之以礼。如是而已耳。过信而谄奉焉。冀其报吉凶。降福佑。获灵通。则骎骎然入于邪矣。噫。有可敬而不可远者。诸佛诸菩萨是也。胡弗思也。


 明清四大高僧文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