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探奇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213070266
作者:[美]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
页数:580页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权威解答“什么是智能”这一深刻问题,破解机器人难题。
详细剖析心智的四大能力,权威解读“心智如何工作”。
一扇窥视人类心智活动神奇与奥秘的窗户。
一场探索心智本质的奇幻之旅。
【编辑推荐】
当代最伟大思想家、TED演讲人、世界顶尖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经典力作;
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颠覆性著作,凝聚认知神经学、人工智能和进化心理学等多项研究成果;
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
湛庐文化出品。
【各方评价】
20年前,当麻省理工学院平克教授来我当时所在的伦敦大学实验室访问时,我就被他爆炸式的发型和不凡的谈吐所吸引。其时,平克教授已因《语言本能》一书而成为世界知识界的传奇人物。虽然平克教授在这20年间也出版了其他几本脍炙人口的畅销书,但《心智探奇》尤其值得期待,因为正如作者所说,感知、推理、情感、社会关系,外加语言,就构成了人类心智的主要功能,而前者正是本书论述的主体。本书体现了平克教授著作的一贯风格,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为他的论点所折服。虽然“心智即计算”的观点不一定被每个学者接受,但本书所谈及的内容却能成为思想的源泉。《心智探奇》应成为任何对心智、对人类自身感兴趣的人必读之书。
周晓林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
“道可道非常道”!虽然“我们并不了解心智如何工作”,但《心智探奇》还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得以一览人类心智活动的神奇与奥秘。《心智探奇》精彩纷呈,开卷有益。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认知心理学研究员
平克是一颗明星,有他实乃科学界的运气。
理查德•道金斯
著名生物学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作者
《心智探奇》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生动有趣的文字,蕴含着非凡的智慧。这样的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更值得我们深入去研究和讨论。看似轻松自在的笔触,实际传达的是极有深度的思想。
迈克尔•加扎尼加
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畅销书《谁说了算》《双脑记》作者
能写出如此伟大作品的恐怕只有史蒂芬•平克了!他的论述既游刃有余,又不失权威。他的幽默写作风格,几乎让人们忘记了他原本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认知科学家!他在《心智探奇》一书中得出的众多结论,恰似黑暗中的一盏明灯。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
“心流”之父、畅销书《创造力》作者
读《心智探奇》这本书,我折服于史蒂芬•平克的博学与睿智。他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在心理学、生物学、语言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之间纵横捭阖、来去自如。其观点独到精辟,立论严谨周密,论证新颖犀利,例证丰富新鲜,行文汪洋恣肆。浅学陋识的我不得不放慢脚步,常常需要回过头再读一遍,细细地咀嚼,慢慢地消化。平克善用比喻,能以我们所了解和熟悉的内容,阐释我们所不了解的陌生理论,使之清晰明了。此外,很多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理论,到了他的手里,三两下间就被拆解得原形毕露。
一位中国读者的心声

书籍目录

前言 心智计算与自然选择,解开心智之谜的两把钥匙 /I
第一部分 心智理论的前世今生
01心智是什么? /003
心智是一个由若干计算器官所组成的系统,它是我们祖先在解决生存问题的进程中“自然选择”出来的。心智不是大脑,而是大脑所做的事情。人是心智进化的产物,而不是剃光了毛的“裸猿”。心智进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复制最大数量的基因,而正是基因创造了心智。
◆ 机器人难题:不简单的“看”和“走”
◆ 阿西莫夫机器人3法则
◆ 心智的反向工程
◆ 进化心理学VS标准社会科学模型
02心智计算理论 /061
心智计算理论认为,设计完美的计算机,如果运行一个特定的程序,也能完成与心智一样的工作。我们之所以要接受心智计算理论,一个重要依据就是人工智能的存在。神经网络模型是建立在人脑如何工作的基础上的,并具有5个典型特征。神经网络上的符号处理过程是智能产生的关键。
◆ 智能就是“计算”
◆ 为什么要接受“心智计算理论”
◆ 神经网络模型的5大特征
◆ 人的智能=神经网络+符号处理过程
03自然选择理论 /151
自然选择根本没有“努力”地发展智能,因为更大的脑需要的能量也更多,深思熟虑让大脑的反应时间更慢。在所有生命体中,只有人进化出了智能,这要归功于4大有利因素。如果人类仍在进化,那也一定也非常缓慢,并且朝着我们无法预知方向进行。
◆“变聪明”不是进化的必然
◆ 遗传算法的威力
◆ 人类获得智能的4大有利因素
◆ 我们还在进化吗
第二部分 心智的4大能力
04 心智能力1:视觉感知 /215
视觉感知是心智的重要能力之一。视觉就是用心语对外界景象进行描述的过程。自然选择的工程设计智慧,让我们的双眼在大脑中形成立体视觉。尽管三维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呈现为二维图像,但借助于运动、形状和阴影等线索,我们可以构建对现实世界的三维立体表征。
◆ 立体视觉
◆ 光、影、形:景物转图像3法则
◆ 从2维到3维
◆ 心理意象,空间想象的引擎
05 心智能力2:推理 /303
心智是为了人类进化的需要而过度设计的吗?还是超级智能明确地引导了人类的发展?实际上,自然选择并没有将我们每个人都塑造为科学家,而是让我们更好地应对所处环境。人们之所以要对事物进行分类,是因为心智需要根据类别进行推理。逻辑、算术和概率是3个最好的推理工具。
◆ 分类就是推理
◆ 信念和欲望,解读事物的最好方式
◆ 3个好工具:逻辑、算术和概率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06 心智能力3:情感 /367
不论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还是美国人或欧洲人,他们的欢喜、悲伤、恐惧、惊讶等情感都是相通的。我们都喜欢优美的环境,渴望浪漫的爱情。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公开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而已。情感是适应而来的,是整个心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不同的文化,相同的情感
◆ 情感源于进化
◆ 买房3原则:位置、位置、位置
◆ 爱
07心智能力4:社会关系 /433
在竞争环境下,人们彼此之间发生冲突的动机天然存在。但是,心智有很多组成部分,适应而来的不仅有动机,还有爱、友谊、合作、公正感和预测我们行为后果的能力。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配偶、朋友和敌人,都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 父母与孩子
◆ 兄弟姐妹
◆ 丈夫与妻子
◆ 朋友圈
结语 活出生命的意义 /531
我们的生活里不仅有面包,还有琴棋书画和歌舞,而后者却并非适应的产物。艺术、文学、幽默、宗教和哲学都是心智的杰作,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意义非凡。我们也许应该超越自己的心智,将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看作自然选择的宏伟设计。
◆ 艺术让人快乐
◆ “笑”有何用?
◆ 超越心智:我们的思想与情感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译者后记 /579

内容概要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1976年取得麦吉尔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979年取得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学位。
1982年—200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任教,并专心研究儿童的语言学习模式,并最终成为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学中心的掌门人。1994年,他的《语言本能》一经出版,就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并入选《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评出的20世纪100本最佳科学书籍。
2003年,被聘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08年—2013年,被授予哈佛学院荣誉教授头衔。
2004年,当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2010年—2011年,两度被《外交政策》杂志评为全球顶尖思想家。在2013年《前景》杂志“最伟大思想家”的评选中,平克名列第3。


 心智探奇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在今年1月湛庐文化举办的12+思想节上,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预言家约翰·马尔科夫发表了主题演讲,演讲中他给观众播放了这样一段视频,内容是在机器人大赛中,各个机器人的表现。那个视频中的机器人看起来非常的蠢萌,观众看到它们的反应,就像是在网上看到外国人傻缺作死的搞笑视频,或者是看自己家的狗傻傻地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一样。看起来人工智能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然而最近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Go)和围棋世界高手李世乭的四次对战,前三次三连胜,似乎又使人工智能的前景画风大变。有时候,Siri也让我们产生了一种人工智能要占领地球的错觉。很久之前,霍金、比尔·盖茨和马斯克等人就明确表示过对于人工智能的担忧,担心人工智能的文明突然爆发,产生意识,进而消灭人类。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确实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代替人类做越来越多的工作,根据一项报告,到2025年,约有25%的工作将由人工智能或是机器人所取代。2013年,由牛津大学一位研究者发布的论文显示,未来有700多种职业都有被机器替代的可能性。职业中可自动化、计算机化的任务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给机器完成,其中以行政、销售、服务业最为危险。也就是说,司机、技工、建筑工人、裁缝、快递员、抄表员、收银员、保安和洗碗工属于比较危险的、有可能被机器替代的职业。听起来很可怕吧?那么在艺术领域,比如说音乐,会受到人工智能的侵占吗?举一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周杰伦这样的流行偶像、词曲创作人,会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呢?小编在读认知心理学大师史蒂芬·平克的《心智探奇》(这本书试图解释什么是人类的心智,它来自何方,是怎样使人类思考、感觉以及追求人基本的生存之外更高层次的东西。)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人们会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什么原因使孩子们变得淘气顽皮?为什么坠入爱河的人看起来都像傻瓜?什么让我们发笑?为什么人们会相信鬼神?这些问题看起来无须思考,因为“我们人类”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这到底有多难呢?在上大学时,小编上过一门课,课程的内容是组装一个小型的机器人,然后写出程序,让它完成简单的动作。每个小组6-8个人不等,忙了一个下午,最终也就能让那一堆积木一样的东西按照程序,前进几厘米,后退几厘米。如果一个机器人要完成一个简单的开门动作,它要完成哪些事呢?这扇门是从左边开还是右边?是推开还是拉开?如果是推开,要从哪里着力?如果是拉开,它如何把“手”扣在门把手上?门有没有上锁?如果需要钥匙开门,它如何“拿着”钥匙?正如《心智探奇》中所说:我们之所以到现在还见不到真正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并不是因为以机械方式重造人类心智是一个错误的想法,而是因为我们人类日常处理的工程问题,要比登陆月球或测序人类基因组困难得多,在解决这些工程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视物、行走、计划以及完成日常事务。从生物学角度看,有些活动,越无聊越空虚,人们就越赞美它们。艺术、文学、音乐、幽默、宗教和哲学被认为不仅能令人心神愉悦,而且还优雅高贵。它们是心智的最佳作品,使得人们不枉此生。美国一位教授兼作曲家David Cope曾经开发了一款软件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 (音乐智能实验,EMI)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人工智能音乐作曲系统。这个软件谱写的巴赫风格作品曾经让听众无法区分哪个是它的产物哪个是巴赫真正的作品。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但其实EMI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从一名作曲家的作品中识别出不同类型的重现结构,然后以新的排列来复用这些结构,依此产生一份“同样风格下的”新作品。可以这样理解:买过来一批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的汽车,拆开以后把零件重新组装乘一辆“新车”。所以它只是一台会模仿,不会创作的机器罢了。虽然能“创作”出不错的曲子,但是没有灵魂和创新。人类从单细胞生物进化到现在,不仅拥有了语言和情感,还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不仅能填饱肚子,还在追求着艺术、文学和幽默这些东西。它们都是人类心智的杰作,我们的生命因它们而意义非凡。人工智能也许能够写出还不错的音乐,但是离真正的艺术还很远。我们可以先松一口气了,毕竟无法想象几十年后,小孩子中的流行偶像会是一个傻缺机器人。*文中关于人工智能谱曲的原理来自知乎用户“汉堡包”的回答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大脑失踪了。 爱因斯坦于1955年去世后不久,为他进行尸检的普林斯顿医院医生托马斯•哈维偷走了他的大脑,后来这位医生的后代在2010年把这个大脑捐给了美国国家健康医学博物馆。对爱因斯坦大脑的研究表明,他的大脑角回和两个半球的下顶叶区都比常人稍大,这些区域涉及到抽象思维、书写和数学符号的操作以及视觉空间处理,但仍然属于正常范围。很难弄清,爱因斯坦的天才是来自他的大脑的组织结构,还是来自他所受的后天教育、他的思维方式,以及时代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 人的心智是怎样形成的?这个问题的确让人非常有兴趣。美国知名科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经过长期研究,用一部厚厚的大作品——《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试图解开“心智之谜”。平克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可以浓缩成下面这句话:心智是一套由计算器官组成的系统,它经自然选择的设计来解决我们祖先在茹毛饮血的生活中所面对的那些问题”。平克还说,心智不是大脑,而是大脑所做的事情。“具体而言,就是大脑加工信息,而思考也是一种计算”。心智的组成部分是模块或心理器官,模块的基本逻辑是由我们的基因图谱所规定的。我们祖先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其实是他们基因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的一些子任务。这个大问题就是以最大化的数量将基因复制到下一代。 平克是“进化心理学”最著名的阐释者之一。很明显,本书的基本任务,就是运用基因进化来解释人类心智的发展。上半部分详细探讨两大理论:心智计算理论和自然选择理论,下半部分则具体描述心智的4大能力:视觉感知、推理、情感和社会关系。平克的心理学研究跨越了解剖学、神经学、人工智能、物理学、伦理学等多个领域。就像他那本《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让人觉得过于乐观,《心智探奇》的论点同样需要商榷,笔者认为平克的强大主要在于他搜寻论据、架构体系的能力,各个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呈现出引人入胜的勃勃生机,而平克娴熟地在这些理论中间挪转腾移、化为己用,真算得上是一代“武学宗师”。 平克认为,“人的智能=神经网络+符号处理过程”。换句话说,心灵相当于一台神经计算机,由自然选择赋予了对动植物、物体、人进行因果和概率推理的组合运算能力。这一计算机受目标状态的驱动,例如食物、性、安全、亲子关系、友情、地位、知识,这些目标状态服务于祖辈环境中生物体健康的需要。生物进化的选择不是发生在个体或者物种的水平上,而是发生在更为基本的基因水平上。基因是被复制的单元,有机体是其基因的“生存机器”。通过基因复制排除错误并竞争,这些机器的设计将会得到提高。经历数百万年的进化,基因渐渐发展出了一套复杂的“技术和技巧”来确保它们在生存竞争中得以延续。因此,一个有机体,比如人,只是一个媒介,其主要工作是复制基因,确保它们进入下一代。 如果读过理查德•道金斯作品,我们会很清楚地发现,这两位大师的理论核心非常接近。确实如此,《心智探奇》多处出现了道金斯的身影,或直接引用或间接论述,从某种程度上说,《心智探奇》是对道金斯经典作品《自私的基因》在心理学、文化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围绕《自私的基因》的争议数十年来从未停歇。基因被拟人化,赋予了智慧和自由选择的意志,并且被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几乎所有方面。这不仅在伦理上难以让人接受,在科学的严密性上也遭人非议,带着强烈的古德所称的“假想故事”的成分。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道金斯在该书的后半部分引入了文化单元“meme”的概念。心灵或者头脑被视为meme的接收器、传递者、复制者。正如基因经由精子或卵子从一个身体跳到另一个身体,通过这种途径在基因液中繁殖自身,meme通过从脑跳到脑,经由一个广义上可以被称为“模仿”的过程,在meme液中繁殖自身。平克虽然没有使用道金斯这样明确的meme概念,但他的“自然选择理论”显而易见承袭并发展了道金斯。 平克将基因思想扩展到心理学中,这使得几乎所有行为的前提都被归结为我们通过基因遗传所得的“硬件”。平克试图通过“逆向工程”来避免受到“假想故事”这一批评。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许多实验方案。但这些方案真的能解决理论上先天性的不足吗?例如,人类心灵在遭遇由祖辈环境和现代环境共同设置的挑战时,究竟该如何迅速判断要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最好的?笔者认为,平克依然和道金斯一样,难以识别和细化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他们都低估了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其他物种变化、与之共同进化的能力。 进化构成了人类心智的“硬件”,但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软件”。皮亚杰说,“对新生儿来说,世界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吮吸的东西”,但随着进一步成长,婴儿开始“适应”现实,适应外部环境,慢慢地区分、观察、记忆,智力就通过和外部世界的磨合、通过实践而成长起来。人类的自我认同感在儿童的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成为人类心理结构的一个主要部分。根据美国遗传学专家乔丹•斯莫勒的说法,我们的大脑受两方面的影响:全人类共享的进化禀赋,以及每个人通过遗传获得的基因差异。同时,我们还要面对周围环境因素的集合,以及一串串偶然事件构成的独特生活印迹。好莱坞电影《雨人》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些“特才”,对爱因斯坦大脑的分析并非个例,科学家历年来已经做过很多类似的追踪研究,天才或白痴的大脑在某些区域有时会显示异常,但尽管如此,异乎寻常之处微乎其微。而且,观念的复制,比如大众对可口可乐的热爱,很明显属于社会、经济关系及过程这一范畴。文化人类学家和其他一些学者积极地思考问题,并越来越好地理解了它们。德国文化记忆学者阿莱达•阿斯曼就强调了文字因其长期稳定性而与人类的历史经验相联系,这些经验让现在的人们对过去的时代进行重新发现、阐释,文化得以代代沿袭。 现代基因工程已经发展出适当的技术,就像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中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的基因揭秘,平克也把研究的一个重点放在了“视觉感知”方面,三维的物体在视网膜上呈现为二维图像,但借助于运动、形状和阴影等线索,我们可以构建对现实世界的三维立体表征。这样的安排可能是进化的一个副产品,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大脑中泛滥的多余信息给淹没。平克称之为“心理意象,空间想象的引擎”。到目前为止,我们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还有关于如何提升人的心智的颇有野心的企图。事实上,有迹象说明人类大规模的进化已经大致停止,但基因和分子层面上的变化仍在延续。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心灵的未来》中,就充满乐观地设想,不适合的基因会在进化过程中被消除,未来几十年我们甚至可以用基因疗法、药物以及电磁设备来提升自己的智力。只不过,如果人人都拥有了爱因斯坦的大脑,却未必有爱因斯坦的人格,这个“最强大脑”林立的世界,会成为美丽新世界吗?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很长时间都没能理解心智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但现在,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人们认识到了遗传基因的概念,并掌握了人类所有基因的序列信息,也能很好地分析基因突变与神经或行为特征之间的联系。应用物理学、高性能计算机、脑部影像学、分子神经科学等,技术手段丰富且强有力,并且与演化心理学紧密结合起来,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大脑、开发大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苏格拉底说:“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开始。”跟随平克进行这一趟“心智探奇”吧,虽然前路漫漫,至少已在途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看
  •     暂时对平克接受无能,虽然译文的每句话都很有道理的样子,但组合起来恕我理解不了
  •     阳志平老师推荐的,确实好!关于买书、荐书,阳志平老师有“五不买原则”,足见阳老师对书的挑剔。他说:“认知科学一直不存在很好的历史著作,如果非要挑出好看的认知科学历史著作,我推荐《心智探奇》”。这本书结构清晰,把感知、推理、情感和社会关系4个方面能力讲得很细,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     后半段的老套心理学分析能把道金斯气死过去……
  •     自然进化出的心智计算理论,名头很响,题目吸引人,但真是读不下去,无法理解,果断放弃。
  •     心智是什么?
  •     1997年这本书也许5星的 现在看起来 要么是错的要么是陈词滥调
  •     2016第116本,基因不能解释所有心智活动,最深刻的一些心智活动是非适应性的副产品;立体视觉、情绪、语言并非自然选择的意外之果,它们协助基因高效复制,因而成为必然趋势;另一方面,音乐、绘画、建筑等艺术等方面并无法直接帮助基因复制,因而更可能是非适应性的副产品。
  •      感觉看了十年,笔记一堆
  •     一本综合性很强的书,以进化论为基础解释了很多行为,阅读到后面越豁然开朗,前面的理论基础有点绕
  •     进化心理
  •     学术性强
  •     心智是什么? 意义是什么? 善是什么? 恶是什么?
  •     对情绪、社会关系的观察尤为出色 对喜怒哀乐的机理,做了充分的智识性反思!
  •     有点晦涩,体系够大
  •     好书。如果篇幅减少一半会更好
  •     平克的书信息量还是一如既往地大,虽然我们已经可以飞到外太空,对于心智的认识之路还很远
  •     电子版已购
  •     90+
  •     中间没看。看了最后一章 感觉好想轮爆作者菊花呢 呵呵 (不是因为写得烂啦
  •     以基因进化解释心智发展
  •     好书!平克的《语言本能》《思想本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心智探奇》都入手了,慢慢读。
  •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断断续续把这部近60万字鸿篇巨制读了一遍。书中涉及人类学、生物学、语言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哲学等多个领域,作者之博学与智慧令人叹服。书中许多地方一遍没有看明白,还需反复阅读。
  •     烂尾了,越往后越鸡汤,真对不住此前勾勒出的颠覆性视角——世界根本不是我们所以为的样子,我们自身也根本不是我们所以为的样子。
  •     前三章是作者对待心智的基本主张(心智是什么),将心智理解为自然选择的产物,后四章根据这一基本主张解释自然选择为什么会发展出心智的四种能力:视觉、推理、情感、社会关系。读的时候大概先见太强,总是容易先预设自己的想法,尤其谈到基因如何为了大量复制自身而产生情感和社会关系的两章。其实在谈到自私的基因云云,只是表达根据实验所得的事实,解释情感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并非表达规范性的看法。所以除了开拓视野,了解心智如何运作,也是训练自己搁置前进,先进入高手说话的语境。(另,这本书翻译实在别扭。)
  •     这本书读起来挺开阔思维的,但是不适合做为专业学习的参考书用。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事例,更利于理解了,但是一些概念也因此变得不精确。
  •     经典 就是篇幅太大啦
  •     2016.11 有相当难度的科普书籍,能理解但无法做到精读,信息量太大,涉猎太广泛。好书读懂不易啊!
  •     是真的信息量大,还是作者思维混乱?本书堪称科普中的意识流小说:以观点大杂烩方式阐述,层层话语如洪水呼啸而至,缺乏中心议题,读者仿佛漂泊汪洋大海而出路难寻,适合“开拓思维”(或作胡思乱想),翻译不妙更变成猛兽。以为是心理学定论专著,结果是以进化论为支点的心智哲学探讨,而且经常绕不开语言学,也没什么新见解。论述如果精炼些、页码缩减2/3以上,也许是本不错的小册子。
  •     心智是一套由计算器官组成的系统,它经自然选择的设计来解决我们祖先在茹毛饮血的生活中所面对的那类问题。从认知科学(心智计算理论)的角度看,人脑非电脑;从心灵哲学的角度看,心智模块并非相互割裂;从行为遗传学的角度看,遗传非宿命;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自然选择不等于所有的心智功能都是生物适应;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人脑非猿脑;从基因学的角度看,基因自私不等于人类自私,两者的目标不是同一层次的。
  •     可以和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与生活一起读
  •     第一部分最棒。 完全就是进化心理学的说法。
  •     翻译毁书系列…阅读体验极差,无疑是我去年买的信价比最低的书…就不能直接引进台湾版吗?
  •     首先,这个丛书又贵又在书上打广告还有二维码很恶心。平克大叔是理性的代表,书里总是有许多听过的知识,但更深更广更系统。艾柯大叔是聪慧的代表。
  •     大路
  •     以进化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心智。
  •     人工智能入门书
  •     请回避译者…
  •     五大算法合体
  •     看了第一部分,太难,不适合初学者。以后有机会再来一遍。
  •     看了整整一个月...让你的生活理性指数蹭蹭上涨n倍。
  •     很有意思
  •     这种书就是觉得基本的都懂,虽然不能全部完整的叙述,也没必要仔细的阅读,即便你仔细阅读了,也不能发现新的东西,除非自己有全然新的视角。
  •     2016-11-22
  •     平克的书,一定要读。对进化心理学感兴趣的可以买来看看,最好配合《自私的基因》一起。已经凑齐了《语言本能》《 思想本质》《 心智探奇》三件套
  •     彻底震撼,深深折服!和读小说的体验式阅读完全不同,平克的书需要思考式的沉浸阅读(很多时候感到吃力,但也有豁然开朗般的喜悦)。心智是一种自然选择设计的完善的软硬件系统,最复杂,也最让人着迷。笔记整理需要等到读第二遍的时候了。
  •     对这种科普无爱
  •     内容旁征博引,但正如作者在前言里说到的,作者试图融合的学科还处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所以文章有些地方感觉论证并不是很好(当然,我只是一个门外汉)。总体而言还是有一些新的观点和启发,但正如上面说的那样会感觉意犹未尽。
  •     好书,作者旁征博引,穿插各个学科的知识解读,想不到里面还看到我很喜欢的一本书的内容《强奸》,讲解男性的统治地位。很厚一本,粗略读了一遍,值得细看。
  •     历时20天,跟着老师终于把这本烧脑的大部头读完,只能说粗略领会了作者的主要思想,而对于书中跨学科的丰富的内涵需要一读再读。我们经常像无法抵御棉花糖的诱惑的孩子,好奇可又浅尝即止,忙着打探下个秘密不肯深入研究,这是不是也是心智演化适应的结果? 当然意志对于我们还是个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