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108046156
作者:许宏
页数:150页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3页 - 陶寺革命了

距今4000年的人民革命竟然和文革差不多…一切牛鬼蛇神被打倒,祖先宫殿坟墓被掘毁,当时最强大的陶寺文明从此一蹶不振,此后文明重心从晋南转移到郑洛地区
这些事件都没有在文献中出现过,全靠考古。
中国考古界和历史界长期互不甚鸟,我们的上古史一片稀里糊涂,靠汉朝那些2000年后的传说来描绘。这是一本考古学者在最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再现上古华夏史的小书。
华夏文明似乎自古就经常爆发残暴混乱的人民革命,这也许是中国文明从开始就具备人文主义特色的原因之一。
中国人不好管是一句历史总结啊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66页 - 第二章 嵩山的动向 “贵族社区”平粮台

(平粮台城墙)南门中间的路土下铺设有陶排水管道。这应该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公共排水设施。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105页

关于二里头骤然兴起前,洛阳盆地并未出现大的聚落的原因。是否可以有如下考虑。
按照文献记载,在夏启之前,华夏之地并无世袭王朝,而是实行“禅让”的联盟民主制度,多少类似现在的欧盟,在这种体制下各个“邦国”之间,在大小和实力上,应该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在洛阳盆地的考古现象上,在二里头之前就不存在这样的所谓权力中心,因为权力并未聚在中心,而是一种联邦或者邦联的体制。只到夏启结束了这一制度。
进而推演的话,民主制度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战争,而通过妥协的方式寻求政权交接的和平进行,这个道理古今并无差别。那么从大中原一带的考古发现结合文献来推断,也许只有洛阳盆地的众“邦国”发现并执行了这一制度,而避免了互相之间战争的过度频繁和内部的阶级对抗加剧。
而西北的陶寺文化明显有着剧烈的阶级分化,最终导致居民暴动。东南淮河流域的聚落之间则存在激烈的战争,也导致文明最终的毁灭。
在这种背景下,洛阳盆地最终海纳百川,哺育出强大的二里头文明,和崇尚文明礼教的华夏文化,是不是可以讲,这是“民主制度”的胜利呢?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9页

族团
该是“族群”吧?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84页

身穿朴素衣服的考古工作者面带微笑的对着一片破残铜片。这肯定是摆拍,但哪微笑穿过纸面的力量确是真实无欺的。荒郊野外,耗时费力的辛苦工作后,哪怕是一点点收获也会很开心吧,何况是一件算作重要的成果呢!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在辛苦工作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中度过,有时候,结果怎么样也许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心里的微笑 :)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34页 - 地理王国出中原

传说有夏500诸侯看来是真的,一个城寨就是一方诸侯啊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85页

为何公元前3000年的马家窑出土更高级的铜刀,而一千年后的中原却只有更低级的铜器残片,是文明的退化,还是文明的隔阂?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30页

扎实的田野工作收获,似乎一定要落脚在无从验证的族属和朝代推断上,才能彰显研究的深度。
这大概是所有研究领域都会有的一种“意义病”。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96页 - 第三章

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教授应邀在北京做学术演讲。在交流互动中,他也被问及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问题的看法。他的回答很有意思:在做中南美考古的学者眼里,龙山时代的那些共同体应当就是国家了,因为他们发掘出的“国家”就那么大甚至还没那么大;但你如果问从事埃及或美索不达米亚考古的学者,他会觉得只有殷墟那样的社会才是国家,至少应是二里头那样的规格吧。每个人的看法,取决于他的经验、学术背景和立场。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54页

現代學者則多視之為神話傳説。
是“神話”還是“傳説”?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102页

从图中和文字里可以看到洛阳盆地几乎每个村子的遗址都被发掘研究过,这对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有着重大意义,考古工作者辛苦了。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96页

国家确实是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时空背景就会有不同的认识,研究南美的学者认为龙山文化已经是邦国时代,而研究埃及的学者则要求有更大的集权力量出现才算,这都是当地学者根据当地情况所作的判断。但对于中国什么才算国家出现的标准呢?也许更多的是文化的符号来界定中国国家的内涵,但在没有系统文字发现的现在很难做到。那么只好退一步讲,需要一个综合东亚主要文明成果的文化出现,才能体现中国这个特殊概念的内涵。于是海纳百川的二里头便当之无愧了。虽然实际上古代人也是一天天的过了几百上千年才等到这一天,但对我们来说,二里头的出现似乎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东亚所有先进文明的因素一下子汇总到了一起,于是中国诞生了。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42页

21世纪以来,豫西嵩山周围进行了大规模系统性遗址梳理
现在可以确定公元前2500年时代,中原已经形成很多势力范围和现在当地的县差不多大小的众多互相竞争互相渗透的不同群体
遗址分布的疏密程度可以推断边界的存在,各个县城都存在大量人牲现象,说明当时互相之间的战争很经常
但这个地区并不是当时东亚最高级的文明。晋西南,山东,内蒙,浙江都有更高级更发达的文明。
但其他文明明显呈现金字塔型社会结构,极少数的人生活糜烂奢侈,文明高度发达,但影响地域很小,也未见有对外扩张的特征,最后似乎都突然毁灭衰亡了
而中原地区的一群小邦国在争斗了一千年后,出现了二里头这个超级实体,几乎融合了当时东亚所有文明的特征,似乎印证了夏代的开始
一句话总结,垄断国企必死,自由竞争无敌。
也有另一种可能,各种文化从不同渠道进入中原后,互相形成竞争关系,考古发现4000年前中原互相竞争的城邦并不全是同一背景的人群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7页

在墓葬回填、葬仪临近尾声时,一名青年男子作为牺牲被腰斩,尸体埋于墓室的填土中。

《何以中国》的笔记-全文 - 全文

许宏.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北京: 三联书店, 2014.
解题1. 按古典文献的说法,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破坏了原始民主制的世袭“家天下”的开端。
2. 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无法在缺乏当时文字材料的情况下,确证尧、舜、禹乃至夏王朝的真是存在,确认哪类考古学遗存属于哲学国族或王朝。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一二百年时间里,也即在所谓的夏王朝前期,考古学上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一 陶寺的兴衰陶寺“革命了”?
3. 如何判断公元前2000年前后(陶寺文化中晚期之交)陶寺地区发生了“革命”?
a. 原来的宫殿区,已被从事石器和骨器加工的普通手工业者所占据
b. 散乱的死于头部砍切的人骨
c. 壕沟中堆积着大量建筑垃圾,并不乏彩绘精美的墙皮,暗示此处发生过大规模人为毁坏建筑的活动
d. 包括“王墓”在内的贵族大中型墓,往往都有这个时期的“扰坑”直捣墓坑中央的棺室,扰坑内还有随意抛弃的随葬品
4. 迹象表明,这似乎是一种明火执仗的报复行为。而从日用品的风格分析,绵延数百年的“陶寺文化”大体是连续发展的。也就是说,报复者与生前显赫的被报复者,应当属于同一群团。这场“革命”摧毁了陶寺本来的贵族秩序与精英文化。
都城与阴宅的排场
5. 陶寺城址约1400米见方。夯筑城墙所必需的大规模用工量显示了社会的动员能力,以及城区中生活的人口数目。
6. 从毁墓者总是可以准确地直捣墓室看,这些贵族墓在填平墓穴后,地面上一定设有某种标志。
7. 已发掘的陶寺墓葬,呈现出“金字塔”的结构,人们相信这是陶寺社会结构的反映:王者、各级贵族、平民、赤贫乃至非自由人,分化已相当严重。
龙盘、鼉鼓和特磬
8. 礼制的核心是等级制度。
9. 下述文物表明,在陶寺都邑确已存在某种约定俗成的、严格按照等级次序使用礼器的规制:
a. 陶盘本为盛食器或水器,但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盘火候很低,导致烧成后的彩绘极易剥落,因此应是用于祭祀的礼仪用器而非实用器。
b. 在陶寺早期墓地中,龙盘只见于几座大型墓,且每座墓仅有一件。这表明龙盘的规格很高,蟠龙图像也似乎有特殊的含义。
c. 鼍鼓、特磬也只见于陶寺早期的几座大型墓。鼉鼓的鼓腔内散落着鳄鱼骨板,可知当时是用鳄鱼皮来蒙鼓的。
“革命”导致失忆?
10. 陶寺贵族墓葬显现出的礼仪制度,既有被三代所继承下来的,也有大量就此失传的。
11. 陶寺都邑已经在使用铜器,但还没有用青铜来制作礼器。
12. 陶寺的礼器组合种类齐全,存在以量取胜的倾向,但没有像二里头乃至殷墟中以酒器为主的风格。
13. 尽管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但各等级的墓同处一处墓地,不见像殷墟那样独立的王陵区。这使我们对陶寺社会的进化程度无法作过高的估计。
“拿来主义”的硕果
14. 陶寺的高层次遗存,特别是彩绘陶、漆器及其上的花纹,以及大部分玉石礼器,并不是仰韶文化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固有传统,却能在中原的东方、西方与南方找到源头。
15. 陶寺都邑的贵族把远方的输入品作为等级身份的标志物。
大邑小国
16. 没有当时的文字材料或后世的可靠文献,考古学只能根据盛行于中心局或或都邑的一群面貌相近的“物品”向外散布的范围,来揣测这个群团或政体的空间扩展。
17. 陶寺的统治者似乎并不热衷于开疆拓土,它的文明高度发达却不称霸,因而没有形成“广域王权国家”。
18. 陶寺与周邻文化的关系,重吸纳而少放射,尚未形成像二里头那样的具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
19. “起于河东山西,成于河山之外”。
小铜器的大问题
20. 1983年出土的陶寺铜铃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复合范铜器,也是中国历史上所知的第一件金属乐器。
21. 陶寺晚期墓葬中也出现过铜齿轮形器。
是字吗?什么字?
22. 1984年,在陶寺遗址居住区出土了一件残碎的陶扁壶,其上有朱红色的毛笔笔画痕迹。正面鼓腹一侧, 有一“文”字。背面的图形似属二字。
寻“夏墟”找到陶寺
23. 最早循文献记载来晋南寻找“夏墟”的是李济。
禹都乎?尧都乎?
24. 扎实的田野工作收获,似乎一定要落脚在无从验证的族属和朝代推论上,才能彰显研究的深度。这是数十年来怀揣古史重建理想的中国考古人的追求。
衰亡的谜团与意义
25. “革命”虽然削去了陶寺社会金字塔的塔尖,但这个社会仍延续了百年左右才消失。其中的具体细节,仍待进一步廓清。
26. 随着陶寺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其所在的大中原内的晋南地区数千年来自主发展的历程也宣告终结。从随后的二里头时代起,它开始接受来自大河之南中原腹地的一轮轮文明输出的冲击波,最终被纳入王朝体系。
27. 二里头—二里冈时代,中原周边地区还存在有夏家店下层文化、岳石文化、湖熟文化、马桥文化、肖家屋脊文化等考古学文化。这些后续文化与此前高度发展的当地文化之间缺少密切的承继关系,甚至显现出文化和社会发展上的停滞、低落乃至倒退。
二 嵩山的动向“地理王国”出中原
28. 由中原腹地南下至南阳盆地,即可到达汉水的支流白河进入长江水系。
两大集团
29. 在公元前2400年以后的龙山时代晚期,一般以嵩山为界,将山南(汝颍区)山北(郑洛区)的文化分为煤山类型与王湾类型。一般认为这两个群落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做饭的炊器:山北以深腹罐为主,同时有鬲;山南以鼎为主。
林立的聚落群
30. 大致等距分布的中心聚落和防御性设施的存在,显示这些政治实体具有分散性和竞争性。
扑朔迷离话城址
31. 在林林总总的的中原聚落中,有十几处围以夯土城墙的遗址,其军事防御色彩无可置疑,充分显现了地区局势的紧张。至于矛盾主要源于群团内部还是外部,目前尚不得知。
城邑分布有玄机
危险来自邻人?
32. 如果把城址集中出现的中原东部地区看做一个大集团的“前线”,那么其后方的中原腹地中心区域迄今并没有发现一个足以统御全境并必须拼死保卫的中心。
近看大邑王城岗
33. 规格较高的王城岗遗址属于一定区域内的中心聚落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它究竟是多大地域内的中心。
“王城”是怎样造出的
34. 即便像王城岗这样面积达30余万平方米的大邑,其筑城工程也只需十几个聚落组成的小集团即可完成。
大洪水,传说还是史实
35. 地球科学和环境考古研究表明,距今约4200至4000年,北半球普遍发生了一次气候突变事件,而距今4000年前后世界许多地区的古文明的发展进程也发生了巨变。
大禹在哪儿治水?
36. 徐旭生指出:“如果详细考察我过得地形,各代河患的沿革,以及我中华民族发展的阶段,就可以明白洪水发生及大禹施工的地域,主要的是兖州。豫州的东部及徐州的一部分也可能有些小施工。而北方的冀州,西方的雍、梁,中央豫州及南方荆州的西部,山岳绵亘,高原错互,全不会有洪水。”
37. 沈长云:“禹所率领的夏后氏及其他夏族所居住的地域,必当在易于受到洪水侵袭的范围之内。他们之治水,不过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而已。因而那些远在洪水发生地域之外的地方,自不应是我们考虑的‘禹都’或禹所居处的范畴。”
“王城”下游有大邑
大邑瓦店的气派
38. 骨卜的习俗源于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西北地区,龙山时代分布于长城地带和华北地区,在其后的商代达于极盛。
39. 王立新:“各聚落群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抗衡性,以及各种迹象所体现出的暴力冲突现象的存在,似乎表明当时的嵩山南北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秩序,以规范和协调各部族之间的行为。”因此我们认为,王朝诞生传说地并无王朝气象。
方正城池的由来
40. 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夯土版筑城垣为主;长江流域与以宽壕为主,垣壕并重;黄河河套地区为石砌城垣,一般依山而建。
41. 真正规矩方正、秉承夯土版筑技术的城址还是出自中原。中原地区最早的城址,是始建于公元前3300至3200年的河南郑州西山遗址,时值仰韶文化晚期阶段。
42. 方正的城圈,首先与平展的地势和直线版筑的工艺有关。但方向最大限度地接近正南北,追求中规中矩的布局,显然超出了防御的实用范畴,而似乎具有了表达宇宙观和显现政治秩序的意味。
“贵族社区”平粮台
43. 在所有已发现的方形城址中,淮阳平粮台最为规整。城址呈正方形,长宽各185米,方向接近正南北,城外有护城河。墙宽十余米,残高还有3米多。
44. 南门中间的路土下铺设有陶排水管道。这应该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公共排水设施。
不可小瞧古城寨
45. 新密古城寨除西城墙被河流冲毁外,其余城墙皆得保存,最高处距现在的地表还有16米多高。南北两墙的中部偏西有相对的两个缺口,至今仍是居住于城内的村民出入的唯一通道。
46. 目前业内人士仅知其早于新砦和二里头,故推定为与王城岗、瓦店、新砦一道,属于“进入夏纪年的夏代早期重要城址之一”。
暴力:现象与动因
47. 上述城址的忽兴忽废,一般被解读为当时各聚落群背后的集团之间存在军事冲突。城址的存在时间都很短,与山东、长江中下游史前城址多长期沿用的状况有很大不同。
48. 各地龙山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箭镞的比例也高于此前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暴力冲突的加剧。
三 新砦的发初新砦的分量
49. 新砦大邑走向兴盛时,其它龙山城邑已经衰落甚至废弃。而至它全盛时,其它龙山城邑中心聚落已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众说纷纭话新砦
50. 新砦的时间跨度并不长,充其量约一百年,也许还要短。至于相对年代,就连它绝对早于二里头还是在偏晚阶段与初兴的二里头共存过一段时间,学者们也还有不同看法。
51. 新砦的文化特征虽有一定的个性,但更让人感觉是龙山因素、二里头因素以及形形色色或多或少的外来因素的“杂拌”。
困惑与收获
52. 在社会复杂化阶段的共同体中,变化最剧烈、最与时俱进的是上层文化,下层文化则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滞后性。
53. 关于新砦遗址,学界的共识是:嵩山南北两大集团整合,文化进一步杂交,“最早的中国”呼之欲出。
从围垣到环壕
54. 大凡存在有国势较强的广域王权国家或帝国、社会相对稳定的年代,设防都城的比例也相对减少。
55. 迄今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新砦遗址有高出地面的城墙存在,而应是一处大型环壕聚落。
铜礼器的讯息
56. 依据当前的年代学认识,东亚地区最早的几件复合范铜铸件的年代如下:
a. 陶寺中期砷铜容器残片 公元前2100至前2000年
b. 陶寺晚期红铜铃 公元前2000至前1900年
c. 王城岗龙山后期锡铅青铜容器(鬶?) 公元前2050至前1994年
d. 新砦“新砦期”红铜容器(鬶、盉?) 公元前1850至前1750年
古书中“挖”出铜鬶
57. 铜鬶作为最具海岱地区大汶口–龙山文化(东夷集团或其前身)特色的典型器,曾向四外传播,在东亚大陆东起海滨,西至关中,北自辽东,南达岭南的书百出遗址上都有发现。
龙形象,权贵的秘符?
58. 从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上看,龙形象几乎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基本上与普罗大众无缘。
墨玉璋的来龙去脉
59. 在嵩山周围、洛阳盆地一带的中原腹地,整个龙山时代并无使用大型玉器的传统。其后的二里头都邑则出现了成组的大型玉礼器,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那年月,有国家吗?
逐鹿何以在中原
60. 社会限制理论认为,在一个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处于中心区域的村庄,四周被其它村庄包围,银耳难以迁走以逃避攻击,只得加强力量来保卫自己。结果是,中心区域的村庄发展得比边缘其余的村庄规模要大。
61. 中原文化强盛起来的原因,也就是那些曾盛极一时的地方文明衰退消亡的原因。
四 大邑二里头山北的政治图景
62. 洛阳盆地发现的龙山时代聚落数量众多,也不乏面积较大的遗址,已如前述,却至今没有发现城邑和令人瞩目的高等级遗物。而此后超大型聚落二里头却又恰恰是在这里闪亮登场的。
二里头人从何而来
63. 总体上看,二里头文化中的所谓外来因素,多可从王湾三期文化中找到源头。可以认为,它们大多数“垂直”继承自中原当地龙山文化,二里头人也不大可能是在二里头文化崛起时才从外部“挺进中原”的,它只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接续和整合了龙山时代逐鹿中原的“群雄”的文化遗产。
此洛河非彼洛河
64. 现在的洛河、伊河交汇处,位于偃师商城东南,以下河段称为伊洛河。但古伊河、洛河则合流于汉魏洛阳城南一带,在二里头遗址的上游。
一水冲三都
“半岛”上的新居民
65. 濒临伊洛河故道的二里头遗址,占据了“亳坂”南坡一处向南伸出一公里余的半岛状高地。
66. 这块宝地在二里头人到来前却并未被充分开发利用。从仰韶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阶段,这里仅分布着数个小型聚落。王湾三期文化时期,可能受当时水势影响,这几个小聚落也不见了。
都邑大建设
67. 二里头宫室建筑群的中轴线方向,较统一地为北偏西4至6度。
68. 新砦的浅穴式大型建筑的朝向为东偏北4度,与二里头宫室建筑的方向大体一致。而之后二里冈、殷墟期的城址建筑基本为南偏西。因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二者分属夏、商王朝的依据。
走向全盛
69. 二里头的一、二期(早期)与三、四期(晚期)之间,确有显著地变化。例如,宫殿区的周围增筑了宫城城墙,内部也新增了不少大型建筑基址。而宫城内的日常生活遗迹,如水井、窖穴等在数量上显著减少。这一现象似乎找事了宫殿区的特殊功能:它成为一处为统治阶层所独占的场所。
持续辉煌与都邑终结
70. 制造最足奢侈品——青铜礼器和绿松石器的作坊遗址延续使用至二里头文化四期。而墓葬中所见青铜容器和玉器等礼器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第三期。
71. 种种迹象表明,在一般认为已实现了王朝更替的二里头文化第四期(包括其晚段),这里的宫殿区仍在使用中,仍在兴建新的大型建筑,仍集中着大量的人口,存在着贵族群体和服务于贵族的手工业。
72. 遗址中罕见相当于二里冈下层文化晚段的遗存,表明二里头此时全面衰败,人烟稀少。
不堪重负的陶器
难哉,一刀断夏商
五 中原与中国文化大扩张
73. 就中国考古学的传统而言,对考古学文化的界定尽管在理论上包含对各类遗存的分析,但在实际操作中主要要是以日用陶器尤其是炊器作为最重要的指标。
二里头国家的“疆域”
“畿外”的殖民据点?
长江边的“飞地”
74. 早期国家的扩张方式,最大可能是先沿水路、陆路呈线状推进,有些可能就是点状的“飞地”。
75. 洛阳盆地是一个相对封闭且肥沃的冲击盆地,能够养活密集的人口,也有利于军事防卫。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自然资源。修建宫庙需要大量的木材,制造石器需要石料,铸造青铜器需要铜、锡、铅以及用作燃料的木炭,维持本地区人民生存必须有食盐等等。所有这些资源都难以在二里头周围的冲积平原发现,却可以在半径为20至200公里的范围内获得。
铜与盐,扩张的动因?
76.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主要的锡矿都在长江以南,华北地区是穷锡区。据文献记载,黄河流域存在小型锡矿,且早期曾被王朝开采,只是大部分这样的锡矿历史上就被采尽了。
国家群与“国上之国”
软实力催生“中国”世界
77. 在东亚大陆,秦汉帝国问世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式直刃青铜剑的分布基本上可代表文化意义上“中国”的扩展范围,其边界大致为长城、岭南、成都平原。这一范围,与二里头文化陶、玉礼器的分布范围大体相合。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68页

好神奇,村民迄今依旧住在4000年前的城墙里,方面南北两个城门依旧是出去村子的路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37页

中国远古文化以鼎鬲文化著称,大体上看,用鼎(三实足炊器)的人群居东南,用鬲(三足空炊器)的人群居西北,交汇处恰在中原。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8页 - 第一章 陶寺的兴衰 第三节 龙盘、鼉(tuo)鼓和特磬

礼制的核心是等级制度。与体现平等观念的原始习俗迥异的是,礼乐制度体现的是特权和社会成员间的不平等。礼制即等级名分制度,用以确定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隶属服从关系。举行祭祀、朝聘、宴享等政治、宗教性活动的建筑物及使用的礼器,既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又是用以“明贵贱,辨等列”(《左传·成公二年》),区别贵族内部等级的标志物。
所以有学者提醒我们,很多人在自豪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时候都忘了,尊卑贵贱恰恰是中国古代“礼”的核心思想。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95页

……我们的研究对象虽然是”形而下“的,但却避不开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你不甘做一个发掘匠,就得去思考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成不了思想家也得是个思想者吧。……但凡头脑清醒些的学者,都知道”对号入座“贴标签的危险性。说有些研究结论就是在猜谜,属于无从验证的假说,毫不为过。意识到自身研究结论的相对型,本属常识却并非易事……
这两段说的又岂止是考古学呢。
以我个人的经历,虽然我们不必真的去思考”形而上“的问题,但却免不了要为了提高自己研究的意义而苦心孤诣,就像之前说的,一种不知是好是坏的”意义病“。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31页 - 陶寺的兴衰

随着陶寺文明退出历史舞台,其所在的大中原区域内的晋南地区数千年来自主发展的历程也宣告终结。从随后的二里头时代起,它开始接受来自大河之南中原腹地的一轮轮文明输出的冲击波,最终被纳入王朝体系。这样的命运,也是东亚大陆众多区域文明化或“被文明化”的一个缩影。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46页

看到“華夏集團的東部一帶一定區域內”
我第一反應竟然是“一帶一路”怎麼變成了“定”?腦洞大開的模式已經開啟,不能停了。

《何以中国》的笔记-第150页 - 余论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原腹地的考古学景观,导致源自后世文献的统一强势的早期“夏王朝”可能被解构。


 何以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