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与“学衡派”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01
ISBN:9787563335084
作者:高恒文
页数:255页

作者简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学衡派”(按,其实是“学衡社”)或者是对它的某一成员的研究,学术界突然投入了异乎寻常的热忱,论文和专著陆续问世,甚至也影响到了出版界和大众读者,一批水准不一的普及性读物也随之纷纷问世。
本书名所表明,本书的中心内容,就是叙述一个大学与文学流派的关系。因此,评论“学衡派”理所当然的不是本书的主题,作者所致力完成的主要是对历史的叙述,而不是评论。当然,作者的基本观点,都体现在叙述的内容与方式上了。
本书叙述力求简洁、明了、流畅,但许多历史细节需要必不可少的考证与辨证,而又不可能完全处理到注释中去,因而不同程度上使得有些章节行文唠叨,对材料的引证也许有些不厌其烦,甚至有时难免繁复,这是十分遗憾而又难以避免的。历史著作的叙述,在中外都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内容概要

高恒文,1962年生,安徽繁昌人。199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中国现代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材。著作有《京派文人》等。


 东南大学与“学衡派”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此书非全面述评学衡派之作,而主要围绕学衡派与东南大学之关系始末展开。其中首尾两章侧重于校史,趣味不大。第二章主要讲学衡派的形成,从人际关系方面下手做了一些索隐钩沉,比如指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点名批评了胡先骕的诗,作为旧文学失去活力的反例,导致胡先骕激烈反对胡适的新文学运动,等等,颇有意思。学衡派在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中处于劣势,一方面乃时代大势,另一方面也因为其立论缺乏理论力量和深度,仅依白璧德之人文主义为助,思想资源较贫乏;而吴宓本人学无所专,又有理智与性情不能平衡之性格缺陷,也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作者指出,吴宓之友学术专深、思想深刻的汤用彤和陈寅恪对《学衡》参与有限;而学衡派未能联合东南大学中科学研究社的学术资源和吴梅门下的旧文学创作实绩,也造成了他们在批评说服力上的大打折扣(第三章)。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第四章,讲学衡派的诗学理论和实践,集中评论吴宓与胡先骕二人。盖吴宓崇黄遵宪之“诗界革命”,而才气微弱,仅靠情感真挚取胜,佳作实在不多;胡先骕宗江西诗派,敬佩沈曾植、陈散原,尤其是后者,后转益多师,援唐入宋,创“行气与琢句并重”之宗旨,创作实绩颇高。此章论述相当清晰有说服力,所引诗作皆能支持其论点;而胡先骕部分对于理解宋诗特色相当有帮助,而胡公“行气与琢句并重”的确精湛,深餍我心。总的来说,本书中着墨最多就是吴宓与胡先骕二人。作者对吴宓似贬多于褒,如学殖不深、性格缺陷、诗格不高等;其对吴宓在《学衡》之活动的述评略嫌支离,没有剖析其保守立场背后连贯而笃守之思想与情感,解释力不强;至于说吴宓弃北京高师英文系主任而赴东南大学教授的动机,纯是因为想做《学衡》主编的位子,目的是开启其新闻事业云云,则有点厚诬古人了。胡先骕身为植物学家,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开辟有相当的功绩,而毕生以未追随沈曾植而深造国学为憾,后随散原老人学诗,在文学上造诣颇深,其诗学理论与实践皆相当出色。作者明显对胡公相当心仪,其贬褒之轻重,恰与其对吴宓的微词相映而成趣矣。又,作者为现代文学博士,然而似乎在旧诗上颇曾用力,这是分明可见的。——心路历程啊....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高恒文君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材料的裁剪考辨梳理很见功力,另外老钱的序文也很有意思。
  •     今日东大早已没有了学衡时期的一派风流!
  •     趁@拽茛 来访期间读了本图书馆里的闲书。
  •     行文流畅,资料仍嫌不足,时有臆断处。第四章精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