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圓》书评

出版社:皇冠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2-26
ISBN:9789882161320
作者:張愛玲
页数:328页

幻灭的小团圆

家里有一套张爱玲全集,简装本,微黄的纸张,看久了有些卷边,总觉得她的文字像鸦片,氤氲又潋滟,使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当然《同学少年都不贱》让人失望,简直是草稿。而《小团圆》,张爱玲自称是想表达“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种幻灭感太强烈,不仅是对爱情,也是对张爱玲。九莉22岁第一次恋爱,爱的太过郑重,反而不肯轻易说出调笑的话,这在邵之雍看来,恐怕也有些薄情寡意、冷心冷肺的。九莉清楚这是拿她整个生命去爱的缘故,可也不去解释。书里多见的词是“震动”、“她也只是笑着”又或者“心里想”、“她当时从来想不出话说”。《小团圆》已经摒弃了一切技巧,常常是“有一次”、“又有一次”就转了场,显得乱。张爱玲没心思布局谋篇,串起全书的只是回忆。也谈钱。这点和杜拉斯一样。杜拉斯在《情人》里恐怕也有点“妓女”心理,和那个中国北方的情人在一起的时候,是拿了钱的,要养家,想过更好的生活,母亲和哥哥们都知道,如果不拿了钱回来,恐怕更尴尬。九莉也是如此,也拿了邵之雍的钱,拿了钱给三姑看,才觉得“有了籍口,不用感到窘了,也可以留他吃饭了”。当然两人断绝关系的时候,九莉把钱还给了邵之雍,邵也没说什么。坠入爱河时,总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也说过“只有他懂她”这类话,其实呢,太阳底下无新事。可笑九莉,她老练到第一次见秀男,就察觉到邵之雍这个侄女是爱她叔叔的;却又天真地认为邵之雍和小康、巧玉没有发生过关系,觉得“如果他真的和小康小姐发生了关系,不会把她这样理想化”。小康是十六七岁的少女,天真烂漫,正是邵之雍最喜欢的类型,连郁先生都说在邵逃亡的时候“听他说话,倒是想小康的时候多。” 九莉清楚她是高估了自己,可是“知道就意味着接受”,所以也不问。杜拉斯在《情人》里写,在她年老的时候接到那个抚顺男人的电话,告诉她,他依然爱她。而胡兰成对张爱玲如何,恐怕是张爱玲心中的一桩悬案,就当是爱情好了,要不实在太窘。也许,不是邵之雍理想化了小康,而是张爱玲理想化了胡兰成。胡兰成是从底层挣扎着爬上来的文人,被朋友称为“手无寸金”的人,一路走来想必不容易,所以“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所有能抓住的机会都要抓住,去当汉奸也就不奇怪了。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爱是占有,也是炫耀。张爱玲是名门之后,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又惊艳文坛,才华横溢。胡在南京的时候,还特意去看过张家的老宅。《小团圆》里,邵之雍无论做什么总是喜欢问九莉“好不好”,看似询问,实则是命令,只是那一刻邵之雍的声音一定温暖性感,使九莉不能拒绝;那“好不好”几个字也是温柔旖旎,让九莉念念不能忘。就算是梦魇,也永远不要醒来的好。九莉对之雍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肉身感”,从这点看,李安是真懂张爱玲,也因如此,九莉才会觉得和燕山的关系是补上了一堂初恋。在《小团圆》里有一处对男人的抱怨,是针对汝狄的。写九莉打胎那天,晚饭汝狄买了一只烤鸡,“她肚子正疼的翻江搅海,还让她吃,自己吃的津津有味,不免有点反感”。而张爱玲对胡兰成至死不出恶声。只是那句“汉奸妻,人人可戏”着实触目又心痛。张爱玲和宋淇通信时写,“我的信是我全拿了回来,不然早出土了。”胡兰成的人品可见一般,宋淇也说,如果当初《小团圆》出版了,胡兰成是不会管张爱玲死活的。可我还是不愿看这本书出版,写的太逼切,幻灭感和末日感那么强烈。张爱玲告诉读者——我打过胎,四个月大了,是个男胎,米汤味道的内裤我也洗过。《小团圆》之于张爱玲,犹如《忏悔录》之于卢梭,但比卢梭更少粉饰,“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还是自己揭发的好”。路走到最后,总是只有自己而已。你知道脚下是万丈深渊,旁人看着还当是一马平川。就像是走钢索的艺人,不仅要走下去,还要面带微笑,以此证明镇定自若。荣耀只能自己享,苦难只能自己抗。人们常说一时的得失代表不了什么,可是除却这一时,还有什么是能够抓在手心里的?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已经发生了。

纵使举案齐眉,终究意难平

第一次看张爱玲,是因为初中的语文老师。刚毕业的大女生,说起张爱玲来一脸的崇拜。因为喜欢她,才去买来了看。现在想起来,六年级的小女孩子其实并不适合看那些东西的。之后慢慢地也就淡忘了,只剩下那几本全集放在书架子上。倒是因为她的一句话,考进现在的专业里来。总想着要告诉她,总是没有机会。高中的时候,买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很是郑重其事地在随笔里写了书评,语文老师批语,很好。但是那时候固执地不要听任何有关于她的不好的话,虽然真的有人当面提起也从来不辩白,只是在心里自动过滤掉。后来慢慢地知道,有些事情在中国人看来是永远不能被原谅的。虽然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一向是对政治很淡漠的人。喜欢她也是因为她的笔下政治不过是点缀,是这个世界的陪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高考结束的那一年暑假,出版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在炎热的夏天,缩在自己窄小的单人床上,借着昏暗的顶灯,很快地翻过一遍。只隐约记得,那故事已经很有一些回忆的气息,不再是从前的故事那样刻意的精雕细琢,连一件衣服的滚边、一只茶杯的花纹都要描写得面面俱到。所以,看小团圆的时候,总觉得这根本是一本回忆录。只所以用了别的名字,不过是为了好教自己跳出来看,不至于美化了自己的记忆。只奈谈何容易。就连看的人都不禁要去对号入座。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她一直踯躅,要把这原稿销毁。她仿佛是一个对人情极为淡薄的人,把一切都看得那样透。在最后的回忆里,她这样说,“知道自己不对,但是事实是毫无感觉,就像简直没有分别,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是不是因为人多了,多一个也没有什么分别?照理不能这样讲,别的都是她爱的人。是他们不作长久之计,叫她忠于谁去?”是不是在生命的尽头,终于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母亲、父亲、姑姑、看护过的保姆,都有这样那样不完满的一面。还是因为他们都已经不在,也就已经没有维护的必要了。对炎樱这个人,也不是真正的就那么心无芥蒂,始终是有计较的喜欢和亲近。在那张最著名的照片上,她仰着头、叉着腰,一副不可侵犯的凛冽模样。年轻的时候,不过是想远走高飞。等到年纪大了几岁,却已经走不动那条远兜远转的路了。谁又不是这样呢?长大的过程,无非就是渐渐认识到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种种“不能”。因为不能,就对这世界产生了疏离感,就希望这一切不过都是梦。即使这种日子已经过了很久,但是在梦中的日子仿佛也很长。她的一整个成年时期,都在战争的年代里度过。但在她的回忆里,却鲜少有正面地提到过。即使是因为胡兰成的关系而到了人人指其项背的日子,也提的很少。也许她是在乎的,知道自己违反了世界的潮流。无奈一切都是不能重来的,像她这样骄傲的人是不屑于否认自己的过去的。于是就只好远走高飞。她一向是说惯了别人的故事。这一回,终于轮到了自己。散乱的、回环的回忆,像浪潮一样,一波一波地涌上来,这一轮还没有退回去下一轮又返上来,多少有点措手不及。过去的事情那样鲜活且历历在目,她这样写,“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 不会是真的完全不在意了,所以在多年以后还要想着把故事写下来。多少有点不甘,想要让他看见,又害怕让他看见。因为有一些委屈,时间的消化是那样缓慢。缘何情深,沦为一场笑骂。作家与怨妇的唯一区别,大概就在于文笔的好坏及读者的多少。她把这回忆珍而重之地对待,但他不是那样。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她来。虽然后来她也爱上了别的人,并且庆幸“幸好在那时候有他”。始终却是不一样的。在她的故事里,少有团圆的结局。她只听信痛苦的语言,那是她的乡音。年少的时候看十八春,世均在开头的地方说,他和曼桢从认识到分手,不过几年的工夫,这几年里面却经过这么许多事情,仿佛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乐都经历到了。对她来说,大概也就是那样。由此在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三年五载都可以拖延到一生一世那么绵长。时间只是在过去,至于去了哪里,并没有人真的关心。最喜欢的始终是倾城之恋。并不是为了那里面的好结局。一个城市的陷落成全了她,还是为了成全她,这个城市才陷落了。在这本书里,比较靠前的地方,也隐约地有提到这样的故事。这种带点苍凉意味的宿命感,总是容易叫读者着迷。到最后的地方,回忆仿佛也有点乱了。她独自到了纽约,嫁了一个比她大许多的人,连孩子都和她差不多年纪。她自语一向是对色彩有执拗向往的人,看过了最炽烈的一抹之后,看什么颜色都是一样,大概就是这样的缘故。他们至少生活过。她喜欢人生。她喜欢的,也不过是这个世界。终于,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一气呵成看完

这是上班一天的工作成果。汗颜……  新鲜热辣的读后感。想法很多很杂乱,来不及整理,只能说到哪儿是哪儿。其一,张爱玲老年的作品读之不易。这是我和秘秘的共同感受。此小说远远不如她早年的创作读起来顺畅。场景转换得尤其密集,语言也曲折隐晦得厉害。直接令我想起来《色,戒》。读了前言得知,《色,戒》创作于张大幅修改《小团圆》之际。二者在风格上倒是十分相近。或者也许是作者本人涉及此素材时想说而又不能直说的话实在太多,非做如此压缩不能使之容于小说的体裁中。留给愚钝如吾辈的读者的观感则是,常常有某段某句需要回头再多看两眼,唯恐自己读得轻浮,成了生吞活剥。其二,此书与《今生今世》对照看,更有趣味。《小团圆》与《今生今世》的写作时序问题,本人不曾考证。大概因为读后者在先,总觉得《小团圆》似乎是在给《今》中众多细节作注解式的描述。这简直像是读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一般有趣。后来人通过对照男女主角的文字来推想浪漫爱情事件的真相,总比偏听偏信或是一厢情愿地虚构要靠谱得多。况且,正所谓文如其人,由俩人叙述中的出入,也颇可以推想当事人的人品如何。豆瓣上有一篇评论,举出一些两相对照的细节,读来颇得我心,在此谨向原作者致意。以下罗列的是我自己觉得颇有感触的片段。之雍化名写了封信与一个著名的学者讨论佛学,由九莉转寄,收到回信她也代转了去,觉得这人的态度十分谦和,不过说他的信长, “亦不能尽解。”之雍下一封信竟说他“自取其辱,”愧对她。九莉想道:“怎麼这麼脆弱?名人给读者回信,能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人家知道你是谁?知道了还许不理你。他太不耐寂寞:心智在崩溃。”《今生今世》胡兰成自述逃亡中曾与著名学者梁某通信,谈得颇为投契。当时读了让我心里竟然生出些佩服来。在那等仓皇境地还能通信讨论学术问题,态度不卑不亢之外,学问做得也相当可以。其他不论,至少这一点十分了得。看到“不过说他的信长,‘亦不能尽解’”这句,不免觉得有几分好笑。当然,这小说中的细节未必是生活中的细节。可是,我仍然不厚道地想起《围城》中那位自诩与罗素讨论过哲学问题的“哲学家”。他显然以為她能欣赏这故事的情调,就是接受了。她是写东西的,就该这样,像当了矿工就该得“黑肺”癥?听了关于之雍兴味十足讲说关于自己和辛巧玉的趣事,九莉心里发出的反问。而在胡兰成的笔下,张爱玲分明是兴致勃勃听他讲和秀美的事,无怨无妒。看了不免让人感慨,男人和女人真是相互误会得可怕。不过,俗气的男女也未必如此——胡兰成真是个分外特别的男人,不可考证他心里是不是真的“静好”到能完全感知不到女人的嫉妒、挣扎和痛苦,反正他的文字里,照例是祥和平静得一塌糊涂,一切都“亦是好的”。好吧,其实我是想说,用文字粉饰太平到令人作呕的程度,是否可以算得是一种虚伪? 他显然很感到意外,略顿了顿便微笑道:“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为什么“要选择就是不好”?她听了半天听不懂,觉得不是诡辩,是疯人的逻辑。九莉终于不能忍受,当面向之雍提出要他在自己和别的女人中选择。看《今生今世》的时候,觉得自己被作者一种奇怪的逻辑牵引着,对我个人道德底线很挑战的事情被堂而皇之的书写出来。并且,作者竟然不辩驳,完全不,没有任何解释,因为他本人根本就不觉得这些事情是错,所以根本无需解释!这种意识很强大,在阅读过程中一直牵引着我,以至于令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属于心智和原则尤其脆弱的那一类人。到底还是张爱玲一语道破:疯人的逻辑。之雍能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麼。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又一团祥和之气起来。她没往下说,之雍便道:“你这样痛苦也是好的。”是说她能有这样强烈的感情是好的。又是他那一套,“好的”与“不好”,使她憎笑得要叫起来。读到这些我笑了。看来并不是只有我欣赏水平低,不能审美胡兰成的散文,觉得它有种古怪气息。次日一大早之雍来推醒了她。她一睁开眼睛,忽然双臂围住他的颈项,轻声道:“之雍。”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这个细节《今生今世》中也有写到。胡文中被粉饰得那般深情款款依依眷恋的一刻,在张的笔下竟是这种面目。他回到卧室里,她把早餐搁在托盘上送了去,见她书桌抽屉全都翻得乱七八糟,又惊又气。你看好了,看你查得出什么。她战后陆续写的一个长篇小说的片段,都堆在桌面上。关于这个细节,我强烈不认为这是张爱玲的艺术加工,不认为这是作为小说的虚构的部分。小说行文至此,可以感觉到作者几乎无法遏制自己的情绪。整部书里,张爱玲剖白起自己来毫不手软,但也不曾对邵之雍有恶言。唯独到这里,强烈的情绪透过文字迎面袭来。这只能是作者回忆往事,当时那一幕涌上心来的真实反应,不会是虚构。更多文字无必要一一转贴,大家读后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我猜想,张爱玲的文字多半会激起众多胡兰成崇拜者的不爽。当然,偏听偏信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张爱玲也可能是“得不到就要毁灭”这种变态失意女人的变态心理发作,所以对胡进行诬蔑啊……但不管怎么样,后来人对他人品的猜测都只是猜测。而真正和他相好过、相处过、接触过的人,对此才多少有那么一点发言权。张爱玲和友人在通信中称呼胡“无赖人”,总不至于是众人集体对他进行攻击。某些极端“胡粉”们,就不能平心静气地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心智健全的思考?其三,张爱玲对自己的剖白,太狠了。关于对父亲、母亲、姑姑,关于爱情,都没有避讳和粉饰。胡兰成说张爱玲不同情别人,这一点说的真没错。她连带的更加不同情自己。小说写的是爱情,读毕我也差一点能理解九莉对之雍的爱情。“归途明月当头,她不禁一阵空虚。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给人知道不好。”看到这句话,就知道接下来那个男人就要出场,往下看,果然如此。早就有人告诫九莉关于之雍其人,她自己不是不知道。但仍然要爱。她怎么能不去爱?她是那么需要人来爱她这个人,而不是盘算她能有多大前途。她又那么自卑而胆怯,不敢好奇不敢主动,多么需要人来引诱她甚至强迫她。当这个男人把有限的那点聪明都用来赞美她,用来倾诉爱慕的时候,多么动人,哪里还来得及细想?在后来的逃亡中,胡兰成自称张佩纶后人,似乎张爱玲的家世在这种情况下也仍然对其有利。但我想说,胡兰成从张爱玲身上实在获益匪浅。活着的时候借助她的家世出身、名气声望就不说了,直到现在,还有那许多人因为胡文章写得好而拜倒其足下。前面已经说过,我始终觉得胡兰成的散文有股子怪声气,常常做作得让人生厌。当然也有好的地方,出彩之处多来自于对个人微妙感受的精彩描述和譬喻,而这一点,显然是从张爱玲那里学习来的。关于这一点,胡自己也供认不讳。这篇所谓评论又写得凌乱不堪。拉拉杂杂地又扯到了胡兰成,这多半和之前看过的一些“捧胡”文字有关。本文纯属个人意见,它存在的价值,只在于练笔而已。

梦幻泡影,破时悟团圆

爱写小说者,不可能不爱写自己。窥见人生奥秘者,无非是解决自己问题。感时伤生,疼的都是自己的呼吸。张爱玲也无他,只是聪明赤诚,于孤寂间维持了高傲,手持人生,不休不竭问到底人活也一世,走不出一本斑斓小说,情伤也无极,似有无穷地洞层层坠去,言语如莲花光华灿烂,也挡不住分毫,只觉得冷愈冷,疼愈疼,而每一个小小绽放都越见虚幻,无处承托揽镜自照,惜人惜此生,看透世情,心冷意难忘,弃我去者,当然不可留,乱我心者,刹那皆烦忧。真幻原来如此可颠倒又如此不可说,让人可笑之余只觉得一切皆可忘,幻么,不求真就无所谓幻了两处茫茫,一片干净,人生已落幕,只剩几年书写的气力,抓取手中念念不忘,细说从头纷扰的月光月光?它还在那里,静静的,如往生,如现在,如未来人去矣,永团圆。哪能没有考据癖好?来来来,我最关心的是大家的英文名问题:九莉——Julie之雍——John比比——Bebe蕊秋——Rachel楚娣——Judy剑妮——Jenny赛梨——Sally爱玛——Emma婀墜——Audrey茹璧——Ruby柔丝——Rose……她真是爱他,连名字也要取的同一个大写字母,她不刻薄,原是个至诚心性的小孩不过,九林,难道叫Jolin……

如是这般奈若何

她说他应该也是有伤心事的人,在她们喝酒的时候,哭泣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问。不要问,真正的伤痛是说不过来的。若非《今生今世》,张爱玲不会把这私自的资料抖露出来,揭发自己。销毁也不是没有道理。所有伤痛都说不出来,而那都是两个人的事,和旁人有什么相关呢?曾经很喜欢张爱玲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裏,但她心裏是欢喜的,从尘埃裏开出花来。也觉得是好的(只这话,好的或是不好的,则是为张爱玲所憎笑的了),因为开出一枝花来,总比什么都没有来得好。就算这深紫的花是被一片片撕碎的,也算是有始有终,是个美好的回忆。这始于邵之雍捻沙发的毛呢绒头的侧影,始于盛九莉觉得在这金色梦的河上划船,没有目的,没有前途,随时有把握停止,可以上岸。是呵,邵之雍逃亡的前夜,九莉想到了斩肉的板刀,想到了切西瓜的长刀,但又觉得难道要为不爱你的人而死啊?坐牢丢人出丑的不犯着。可是在没有答复的别了后,张爱玲还是写着:“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正是出于找寻这些语句,我坚持看完了《小团圆》,为这蛰人的比喻而触动而低落。“在饭桌上她想起之雍寄人篱下,坐在主人家的大圆桌面上,青菜吃到嘴里像湿抹布,脆的东西又像纸,咽不下去。”好在过了之后,也是好气好笑,为邵之雍如同错寄的情书。而胡兰成也不过是利用人的资本,怎会估计张爱玲的死活。然而这些都会成为过去。如同蕊秋和九莉,虽然关系没有断绝,可也算是断绝了,如同楚娣和蕊秋,生死之交,可也最终礼让起来,如同蕊秋留给九林的耳环,不想卖的,可也卖了好价钱。那深紫的花如此般花开花谢,也终究过去。

细碎

冬夜一个老人,喃喃自语细细碎碎着一生。平淡。突然冒出一句却叫人胆颤心惊良久。原看的是TXT,忍不住买了实体书。贵啊,22美刀,刀刀刻骨。

关于match

当然我还没看这本书不太适合作评论但想说点什么毕竟这是一本我们能见证的书可以说是全球首发因此不能错过还有它很match目前我的心情因此不愿错过自认为是个能够排斥商业宣传的人可是最不能抵挡就是的match而这也是做推广宣传专业人士的必修它match我的格调它match我的感觉它match我的身份它match我的购买能力它match我的品位……呵呵当所有东西对号入座时我就被打败了完完全全被它控制被它左右发誓要得到它我觉得这不是欲望这还是来源于内心某一个私密的地方尽管出版这本书已然有许多非议我想都不是我关心的而女人的感受是我想分享的让我来看看《小团圆》

浮云过眼的瞬息欢乐

看完《小团圆》这么久,一直不想写它。想说的话太多觉得杂乱,人的一生如此漫长,一帧帧记录,好似浮世绘,总想起三岛由纪夫那一句,“……好像暗地飞金的西阵织,那一刻苦恼与喜悦已是表里如一”。张爱玲是一个矛盾的人,这么错杂的一篇小说还是自传,大家都忙不迭在字里行间寻找胡兰成,母亲,姑姑,炎樱,苏青,还有一段埋没的情事,与桑弧。她写这些旧事好像晴雯病补雀金裘,密密麻麻的针脚,有着无限耐心与宽容,如果说,还有那么一些爱意与任性。从小时候起,一件件隐秘的心事,总是多心,总是手足无措,没有安全感,看事情太过清醒透彻,以至于不能有太彻底的欢喜。《小团圆》的前半最琐碎,一点点错杂的童年生活,可以看出来张爱玲对她母亲几乎有对爱人那样的多心,总想得着欢心又总得不着,心下格外在意,《小团圆》里面,母亲的分量其实最重。到了成年,有那么一段情事,虽然她不说,也可以想见是动人魂胆。我一向觉得胡兰成是旧文人,总以红袖添香为乐,如果红颜恰好是知书达理大家闺秀,就更加有面子,就好比元稹多年后可以写出《莺莺传》,明明是负心的,却不以为耻,还要津津乐道当年一个美人曾经怎样爱过他,即使始乱终弃,她也没有怨恨他。胡兰成便是这样的旧文人,收集女人如同品鉴名花——他欣赏她们,但是没有承诺与约束,只有旧小说里的上京中了状元,三美四美的大团圆。即便如此,他是懂得她的——在所有写她的文字里,以他写的最好看。我常常觉得她碰见他也是适逢其会。最后,她也并不怨恨他,张爱玲对于她自己如同对她小说里的人物一样不留情面,此生如此,并无怨恨并无遗憾亦无怜惜,就是如此也只能如此。这一点亮烈好像唐传奇里步非烟,说生得相亲,死亦无憾,对方退缩了负心了也无妨,她自己的一份感情里有完满在。她写东西如同浮世绘人物,即使是尽情欢爱或者是受到极大打击之际,脸上挂住一个狂喜或者惊讶的表情,也只是一个凝止的表情而已,好似对自己的悲欢也是不动声色。她对人世有多热爱,就有多么疏离,她对自己笔下的人,包括她自己,有多亲热就有多残酷。世间加诸她的,她只是全盘接受,她并没记住她曾经的美名或者骂名,也没有记住谁切切亏负了她,不记得那一场影响了无数人的战争,但是她记得那些个考试前尽是等待的夜,她终于没成为母亲喜欢的少女,记起来失去一个孩子的那一天,记得那些夜她想要以为他不来是因为连绵不断的雨,以及片段的好日子都如同赤金莲花浮在苦海里,像他的脸 ——她对苦与乐的接受,都是不计前嫌的。我总觉得她回望之时,看见自己一生如画卷铺开,她不欢喜也不忧愁,就跟她早年写那一篇《爱》那样,看见了,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刚巧赶上了,也没有别的话好说,只能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啊。摘抄些喜欢的句子,文档有问题,下次继续摘抄,这次主要是之雍的部分,下次抄蕊秋和燕山的部分:其实我最喜欢是这一句,开头与结尾都是一样“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小团圆》里很直白地写了性爱与堕胎,这一段似乎也是“他微红的微笑的脸俯向她,是苦海里长著的一朵赤金莲花。”“从这时候起,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大半年的工夫,她内心有一种混乱,上面一层白蜡封住了它,是表面上的平静安全感。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总当作是上一年或是下一年的,除非从别方面证明不可能是上一年还是下一年。这一年内一件事也不记得,可以称为失落的一年。一片空白中,有之雍在看报,下午的阳光照进来,她在画张速写,画他在看波资坦会议的报导。“二次大战要完了,”他抬起头来安静的说。“噯哟,”她笑著低声呻吟了一下。“希望它永远打下去。”之雍沉下脸来道:“死这麼许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他面色才缓和了下来。她不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她整个的成年生活都在二次大战内,大战像是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也仍旧构成了她的地平线。人都怕有巨变,怎麼会不想它继续存在?她的愿望又有什麼相干?那时候那样著急,怕他们打起来,不也还是打起来了?如果她是他们的选民,又还彷彿是“匹夫有责”,应当有点责任慼。”“他的报纸寄来的最后两天还有篇东西提起“我思念的人,像个无根无叶的莲花,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两星期后,一大早在睡梦中听见电话铃声,作U字形,两头轻,正中奇响,在朦朧中更放大了, 钢啷啷刺耳。碧绿的枝叶扎的幸运的马蹄铁形花圈,一隻隻,成串,在新凉的空气中流过。”写他们结婚“她不喜欢这些秘密举行结婚仪式的事,觉得是自骗自。但是比比带她到四马路綉货店去买绒花,看见橱窗里有大红龙凤婚书,非常喜欢那条街的气氛,便独自出去了.乘电车到四马路,拣装裱与金色图案最古色古香的买了一张,这张最大。之雍见了道:“怎麼只有一张?”九莉怔了怔道:“我不知道婚书有两张。”她根本没想到婚书需要“各执一份”。那店员也没说。她不敢想他该作何戚想——当然认为是非正式结合,写给女方作凭据的。旧式生意人厚道,也不去点穿她。剩下来那张不知道怎麼办。路远,也不能再去买,她已经累极了。之雍一笑,只得磨墨提笔写道:“邵之雍盛九莉签定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因道:“我因为你不喜欢琴,所以不能用『琴瑟静好。』”又笑道:“这里只好我的名字在你前面。”两人签了字。只有一张,只好由她收了起来,太大,没处可搁,捲起来又没有丝带可繫, 只能压箱底,也从来没给人看过。”“她那张单人榻床搁在L形房间的拐角里,白天罩著古铜色绸套子,堆著各色靠垫。从前两个人睡并不挤,只觉得每人多一隻手臂,恨不得砍掉它。但是现在非常挤,碍手碍脚,简直像两棵树砍倒了堆在一起,枝枝哑哑磕磕碰碰,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扦格抵触。那年夏天那麼热,靠在一起热得受不了,但是让开了没一会,又自会靠上来。热得都像烟呛了喉咙,但是分开一会又会回来.是尽责的蚂蚁在绵延的火焰山上爬山,掉下去又爬上来。突然淡紫色的闪电照亮了房间,一亮一暗三四次。半晌,方才一阵震耳的雷声滚了过去,歪歪斜斜轻重不匀,像要从天上跌下来。下大雨了,下得那麼持久,一片沙沙声,简直是从地面上往上长,黑暗中遍地丛生著琉璃树,微白的蓬蒿,雨的森林。 ”“她有种茫茫无依的戚觉,像在黄昏时分出海,路不熟,又远。”“十分惋惜没看到私订终身,考中一併迎娶,二美三美团圆。”“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只有穿著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袍的九莉, 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在这密点构成的虚线画面上,只有她这翠蓝的一大块,全是体积,狼抗的在一排排座位中间挤出去。”“在小城里就像住在时鐘里,滴搭声特别响,觉得时间在过去,而不知道是什麼时候。她临走那天,他没等她说出来,便微笑道:“不要问我了好不好?”她也就微笑著没再问他。她竟会不知道他已经答覆了她。直到回去了两三星期后才回过味来。等有一天他能出头露面了,等他回来三美团圆?有句英文谚语:“灵魂过了铁”,她这才知道是说什麼。一直因为没嚐过那滋味,甚至於不确定作何解释,也许应当译作“铁进入了灵魂”,是说灵魂坚强起来了。还有“灵魂的黑夜”,这些套语忽然都震心起来。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著,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隻手錶,走了一夜。在马路上偶然听见店家播送的京戏,唱鬚生的中州音非常像之雍,她立刻眼睛里汪著眼泪。在饭桌上她想起之雍寄人篱下,坐在主人家的大圆桌面上。青菜吃到嘴里像湿抹布,脆的东西又像纸,咽不下去。”“她是最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力很强。事实是只有她母亲与之雍给她受过罪。那时候想死给她母亲看:“你这才知道了吧?”对於之雍,自杀的念头也在那里,不过没让它露面,因为自己也知道太笨了。之雍能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麼。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又一团祥和之气起来。”“她只听信痛苦的语言,她的乡音。”“那时候她已经好多了,几乎用不著他来,只需要一丝恋梦拂在脸上,就彷彿还是身在人间。”“时间一分一秒在过去.从前的事凝成了化石,把她们冻结在里面。九莉可以觉得那灰白色大石头的筋脉,闻得见它粉笔灰的气息。这里写与燕山在一起时接到之雍的电话“她顿时耳边轰隆轰隆,像两簇星球擦身而过的洪大的嘈音。她的两个世界要相撞了。”“她没往下说,之雍便道:“你这样痛苦也是好的。”是说她能有这样强烈的感情是好的。又是他那一套,“好的”与“不好”,使她憎笑得要叫起来。”“次日一大早之雍来推醒了她。她一睁开眼睛,忽然双臂围住他的颈项,轻声道:“之雍。”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她看见他奇窘的笑容,正像那次在那画家家里碰见他太太的时候。“他不爱我了,所以觉得窘,”她想,连忙放下手臂,直坐起来,把棉袍往头上一套。这次他也不看她。 ”“这次他又回到那小城去,到了之后大概回过味来了,连来了几封信:“相见休言有泪珠„„你不和我吻,我很惆悵。两个人要好,没有想到要盟誓,但是我现在跟你说,我永远爱你。”“他以为我怕他遗弃我,”她想。“其实他从来不放弃任何人,连同性的朋友在内。人是他活动的资本。我告诉他说他不能放弃小康.我可以走开的话,他根本不相信。” ”继续摘抄《小团圆》“我现在不想结婚。过几年我会去找你。”她不便说等战后,他逃亡到边远的小城的时候,她会干山万水的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你这名字脂粉气很重,也不像笔名,我想著不知道是不是男人化名。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係都要发生。”(这句话让我觉得他是真正欣赏她的)临走的时候他把她拦在门边,一隻手臂撑在门上,孜孜的微笑著久久望著她。他正面比较横宽,有点女人气,而且是个市井的泼辣的女人。她不去看他,水远山遥的微笑望到几千里外,也许还是那边城灯下。他终於只说了声“你眉毛很高。”她也只微笑。对海的探海灯搜索到她,蓝色的光把她塑在临时的神龛里。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暸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麼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这一段写得真好,最开始恋爱时,样样件件都是好的,也没有时间空间,一切都像走在云里)“我总是高兴得像狂喜一样,你倒像有点悲哀,”她说。他笑道:“我是像个孩子哭了半天要苹菓,苹菓拿到手里还在抽噎。”她知道他是说他一直想遇见像她这样的人。“你像六朝的佛像。”她说。他吻她,她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著往后一飘,倒折过去。但是那热风也是烛燄,热烘烘的贴上来。“是真的吗?”她说。“是真的,两个人都是真的。”打雷,女佣们说:“雷公老爷在拖麻将桌子了。”雨过天青,她们说:“不会再下了,天上的蓝够做一条袴子了。”(最喜欢她这些细致的市井描写)一个家整个拆了,满足了儿童的破坏欲。头上的灯光特别遥远黯淡,她在枕上与九林相视而笑。看著他椭圆的大眼睛,她恨不得隔著被窝搂紧了他压碎他,他脆薄得像梳打饼干。有时候她想,会不会这都是个梦,会怱然醒过来,发现自己是另一个人,也许是公园里池边放小帆船的外国小孩。当然这日子已经过了很久了,但是有时候梦中的时间也好像很长。多年后她在华盛顿一条僻静的街上看见一个淡棕色童化头髮的小女孩一个人攀著小铁门爬上爬下,两手扳著一根横栏,不过跨那麼一步,一上一下,永远不厌烦似的。她突然憬然,觉得就是她自己。老是以为她是外国人——在中国的外国人——因为隔离。她像棵树,往之雍窗前长著,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著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她狂热的喜欢他这一向產量惊人的散文。他在她这里写东西,坐在她书桌前面,是案头一座丝丝缕缕质地的暗银彫像。“你像我书桌上的一个小银神。”(她多次写了他的容貌,每次的比喻都不一样,根据当时情绪的不同,有细微的差异)这种局面是南京谚语所谓“糟哚哚,一锅粥”,九莉从来不联想到她自己身上。她跟之雍的事跟谁都不一样,谁也不懂得。只要看她一眼就是误解她。近午夜了,她没跟楚娣说要出去一趟,两人悄悄的走了出来。秋天晚上冷得舒服,昏暗的街灯下,没有行人也没有车辆,手牵著手有时候走到街心。广阔的沥青马路像是倒了过来,人在蒙著星尘的青黑色天空上走.蕊秋似乎收了泪。沉默持续到一个地步,可以认为谈话结束了。九莉悄悄的站起来走了出去。 到了自己房里,已经黄昏了,忽然觉得光线灰暗异常,连忙开灯。时间是站在她这边的。胜之不武。“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她对自己说。默然片刻,燕山又道:“你大概是喜欢老的人。”他们至少生活过。她喜欢人生。他把头枕在她腿上,她抚摸著他的脸,不知道怎么悲从中来,觉得“掬水月在手”,已经在指缝间流掉了。他的眼睛有无限的深邃。但是她又想,也许爱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他神秘有深度。她一向怀疑漂亮的男人。漂亮的女人还比较经得起惯,因为美丽似乎是女孩子的本份,不美才有问题。漂亮的男人更经不起惯,往往有许多弯弯扭扭拐拐角角心理不正常的地方。再演了戏.更是天下的女人都成了想吃唐僧肉的妖怪。不过她对他是初恋的心情,从前错过了的,等到了手已经境况全非,更觉得凄迷留恋,恨不得水远逗留在这阶段。这倒投了他的缘,至少先是这样。(总觉得她在写燕山之时矛盾万分,有时候似乎是喜欢的,但是没有那么深,但是有时候又似乎喜欢得很用力,她像是回了气,带了人间烟火,有点患得患失了。不像在与之雍的时候,人家怎么看都无妨,只有她自己懂得。)有时候晚上出去,燕山送她回来,不愿意再进去,给她三姑看著,三更半夜还来。就坐在楼梯上,她穿著瓜楞袖子细腰大衣,那苍绿起霜毛的裙幅摊在花点子仿石级上。他们像是十几岁的人,无处可去。她有点无可奈何的嗤笑道:“我们应当叫‘两小’。”燕山笑道:“噯,‘两小无猜。’我们可以刻个图章‘两小’。”她微笑著没说什麼。她对这一类的雅事兴趣不大,而且这图章可以用在什麼上?除非是两人具名的贺年片?他喃喃的笑道:“你这人简直全是缺点,除了也许还省俭。”她微笑,心里大言不惭的说:“我像鏤空纱,全是缺点组成的。”九莉一笑,想不出话来说,终於笑道:“我怕我对他太认真了。”楚娣略摇了摇头。“没像你对邵之雍那样。”几乎是不屑的口气。连下了许多天的雨。她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寧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她靠在籐躺椅上,泪珠不停的往下流。“九莉,你这样流眼泪,我实在难受。”燕山俯身向前坐著,肘弯支在膝盖上,两手互握著,微笑望著她。“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喜欢你的。”她说。“我知道。”但是她又说:“我不过是因为你的脸,”一面仍旧在流泪。但是燕山的事她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候幸亏有他。她从来不想起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威尔斯有篇科学小说《摩若医生的岛》,写一个外科医生能把牛马野兽改造成人,但是隔些时又会长回来,露出原形,要再浸在硫酸里,牲畜们称为“痛苦之浴”,她总想起这四个字来。有时候也正是在洗澡,也许是泡在热水里的联想,浴缸里又没有书看,脑子里又不在想什麼,所以乘虚而入。这时候也都不想起之雍的名字,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伤了一样,潮水一样的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道:“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她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是他从乡下来的长信中开始觉察的一种怪腔,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读到小康小姐嫁了人是“不好”,一面笑,不禁皱眉,也像有时候看见国人思想还潮,使她骇笑道:“唉!怎麼还这样?”(最喜欢这一段,也是结尾,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但是有一次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身入其中,还是她小时候看的,大概是名著改编,亨利方达与薛尔薇雪耐主演,内容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没什麼好,就是一隻主题歌《寂寞的松林径》出名,调子倒还记得,非常动人。当时的彩色片还很坏,俗艷得像著色的风景明信片,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著,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考试的梦倒是常做,总是噩梦。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17:59 | 添加评论 | 固定链接 | 写入日志 | 夜无荒[reading]

不必纠缠到老

断断续续半个月,终于看完。张的书要推荐不会推荐这本。作家写别人或者以写别人的故事加点自己的感受都可以控制,唯独全部写自己的故事,特别是感情事,就难以控制了,这本书,文学性上来讲,难以和之前的诸多匹敌。就像张爱玲自己说的一样,大家对这本书的兴趣绝对不会来自书本身,这也是她写这本书的桎梏,因为她有话想说,又怕跌了点身段,原本感情这种事情,让“无赖人”(胡兰成)拿来当炫耀的资本,已是让她为难,套用亦舒师太的话“不争,就是无能,一争,便成泼妇”,不能做泼妇,有有点忌讳世人把无赖人对自己初涉情场碰到的这无赖人无赖事的说法当成了正史,所以还是选择了说。但说得太隐晦,太扭捏。要从第四章看起,但头三章已经占去了三分之一的厚度,写的全是自己和姑姑,妈妈,闺蜜比比的一二三,人人之间皆是情事,同性异性之欲比比皆是。直到第四章邵之雍出场之后仍有大段的三姑六婆事,和主题无关,和作家本人有关。把它当作张爱玲的心灵史来看的话,可以接受这么繁杂混乱的人物设置和写法。22岁没谈过恋爱的九莉遇到38岁有过三个老婆的邵之雍,那是逃不过的魔爪。那不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对决,而是骨灰级玩家和小菜鸟的游戏,这场游戏的惨败让孤傲乖张的张爱玲要在几十年之后来细细回忆,真是受虐。她受虐,我们也随着受虐。过去深深喜欢她对细节的捕捉,每一个思维的跳动脉搏都被及时抓住,用最贴切的类比来形容。而今真是难以接受。一切都在最暗处,撕开来,也没有光,只是更黑。九莉和邵之雍爱上后不久,给他写信,兴奋写出他的过去一片苍白,知道遇到了她,就有了太阳。小诗后边加上了评论,这个评论一定是张爱玲千山万水走过才有的体悟,却写在了当时的感受中,怎么可能,如果当时她有这个体悟,又怎么会一路沉溺到死老——“他显然不喜欢,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她来。”为了个无赖人,几十年后,尽管写作时张爱玲和朋友的通信中极力撇清,觉得一切都已过去,写的不是自己现在的感受了。但没有这样切肤的感受,又怎会把每一个感受力透纸背?所谓无赖人,过去了,就真应该忘怀,至少做到不要去细想,做不到,就成张爱玲,至死,都还在为之纠缠,有些恨恨。书中与无赖人成鲜明对比的,是燕山(考证说即导演桑弧),如果张爱玲不写出来,永远没人知道他和她之间曾有私情,尽管有些猜测,但桑弧这样的男人却一辈子都没有说过,他曾经拥有过张爱玲。这样的男人也许就是不会如胡兰成般讨女人喜欢,但作为一个男人的义,却比无赖人之流高太多了。只可惜,爱情面前,仿佛人人都是受虐狂,张爱玲透过九莉的嘴说,她看到燕山的结婚照,想到的是燕山和他太太亲密的场景,但是对邵之雍,拥有那么多女人的邵之雍,她却从来没有想过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的情景。不能想,因为不能接受,只能记住他对她是唯一。很自然的,想到了亦舒,过去最不爱看的文字,短句,没有细节描写,人物个个平面。而今再看,却原来字字珠玑,教你看清世道,教你如何做人。最难过的时候,也是“想起很多,一夜无眠”简单一句带过。人越成长伤疤越多,一辈子,都是在想办法让自己开心的活。就应该这样,不要纠结,切莫纠缠一辈子,到最后,寂寞死在公寓里多少天都没人知道。还是那句话,看张爱玲,让人沉沦,越沉越深,亦舒教你的是,看清环境,及早上岸。只可惜,文学性这个东西,评价的要旨却在于挖掘人性,这一点,张爱玲永远是赢家,长在黑暗中,活在黑暗中,她永远比我们看得清。

还我二十八块钱

我又上当了!这本书真的太难看了。我读它的难度不亚于读一本艰深的哲学著作。本来一直不怎么喜欢张爱玲,曾经看过许多她的书也没找到感觉。直到上个月重读了《半生缘》,忽然觉得人家就是写得好。于是去买了所谓她的最后遗作。我的妈呀!不看不值得,一看吓一跳啊!简直是销毁掉比较好。真有点影响爱玲的形象啊。

一个人的团圆

“……因为完全是等待。”(书的结尾)“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本上写到:‘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生命于她,仿佛是穷尽一生的等待:四岁的那个小女孩,羞涩、内向,对母亲有很多的敬畏,缺少自然的亲近。在新派洋化的母亲打点行装准备出洋前,怯怯地低垂着双手,站在母亲的梳妆台前,等待母亲转头的一刹那关注。忙于梳妆的母亲终于看到她了,那一瞥,不过像是陌生人的初见,却少了哪怕是西洋人虚伪的友善……几年后母亲回国,在重逢的时刻,长大一点的女孩想必是渴望母亲的关注与肯定的,也许还奢望一点点的亲密接触,比如母亲低头弯腰的一个拥抱?母亲的眼光终于停留在只有下人照料的女儿身上,随之而来的,是对女儿穿着打扮的指责。至于衣服鞋袜包裹着的女儿,匆忙中也许没顾上看?和母亲有限的团圆时光里,女儿是极其自卑的:长相没有得到母亲遗传的好,也不如弟弟有拿得上台面的五官,很是有愧于母亲。因着手脚笨拙,大概伤了母亲的心,以至于母亲放弃了培养淑女的信心,放任这个女孩自流了。新派离异的母亲另居公寓,女儿与颓废吸毒的父亲继母生活。来自父亲的问候非打即骂,有了继母的添油加醋,这个女儿终归是眼中钉,关到黑屋子自生自灭眼不见心不烦才好。下人看不过放女儿逃到母亲那里,便又成了母亲的累赘。打骂绝不至于,那种刻意的距离、冷淡与失望,远远超过十多岁女孩的心理承受。对母亲的歉疚掩盖了女孩对母爱的渴求,也使女儿越来越成为生活的观察者,一种临水照花的冷眼相看,远远地,连一眨眼的动静也不敢传拂,而一旦涉水,纵是指尖最轻微的一掬,花亦是支离破碎了。那个喜欢她的文字,捎带有点喜欢她的人的人自是让她惊喜,却仍是不动声色的,怕像梦一样不真实,想必亦是怕走得太近惹人厌恶,如同从小到大的经历?那个她爱的人后来说她是“陌上游春赏花,亦不落情缘的一个人”,她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才抬头,已经完了,更使人低徊不已”。每一段记忆里,都是被疏离的片段最是刺痛,让后来的她不敢轻易接近。从儿时仰头看着大家庭里人来人往、财来财去,到后来“她像棵树,往之雍窗前长着,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着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因为害怕失去,不敢再去争取。被动的人生里少有自己的故事,一旦有,便是惊世骇俗,烈焰焚身。“难得糊涂”最是适合她这样的女子,虽是未曾经历许多,却早已胜过三生三世,将人世间男欢女爱、人情冷暖齐齐参透。她的目光从遥远的地方飘来,像X射线般映出的都是本质,即便两小,也不再无猜;花前月下时头顶高悬的,又如何能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月老,充其量不过是只说实话的照妖镜罢了。又怎么忍心怨她尖刻?世间的凉薄从她出生起就包裹在她周围,像年轮一般,越久越厚,最终注定是茕茕孒立、形影相吊的一个人的团圆。

乱世小团圆

出版前言说那些纯属多余。《小团圆》早就应该出版,全是八卦的顾虑。    《小团圆》里的爱情是平常灰暗的爱情。 九莉出生在“一半晚清,一半西洋”的失爱家庭中,父母离异,各自顾不暇。 九莉是九型人格中的第四型人格典型。天生的爱情受害者,用比比的话说她:“一点女性本能的手腕都没有。”对爱没有条件,不理性;同时又敏感、独立,还有点刻薄。又有点象张爱玲自己曾经说苏青:“高等调情的理想对象,什么都说的开,看的开,但是却太认真”。 独立和敏感对男人有诱惑力,但是难于相处。生活中这样的女人注定是被男人抛弃的。 幻想气质的女人在感情上都有洁癖,一定程度上,顾之雍是少有的能完全懂她和包容她的男人。九莉也是清楚的,所以遇上之后,就象漫长的溪流终于找到了出路,奔泻成了瀑布。“即使知道这个人是汉奸;还有好几个女人;同时会被亲友和社会所不齿,”还是飞蛾扑火的投入着爱他。 而顾之雍这个男人,是个文盗,本质上是个感情骗子,滥情好色无原则。在豆瓣九点一博客上有评论说他是“有慧根无修行”。通俗点说就是人品有问题。放到现在也算不上什么大罪。 但是顾之雍确实也是个了不起的骗子。手段高明,手法细腻。更重要是投入。本来也不过偶遇佳音,灯火阑珊共舞一曲罢,无须多做滞留,但棋逢对手,难免恋战,一不小心,也就纠缠了一生(当然书里没写)。对于一个骗子,这也是一种悲情。    看过一部墨西哥电影叫《深深的腥红》。一个肥胖的护士,整天在福尔马林的气味中度日,后来帅气的西班牙骗子来了,先是情意绵绵的书信,然后是拜访。护士坠入爱河,即使后来发现对方是个对付寂寞女性的骗子,还是爱他,为了继续能和他在一起,护士成了同谋,骗子负责写情书,当然也包括接吻,做爱;女的负责掩护,扮成姐姐或者母亲,偶尔也带着嫉妒充当凶手,结局是双双亡命。里面的爱情很浪漫,因为女的很丑,男的很帅;也很悲凉,也因为女的很丑,男的很帅。再刻薄的爱情故事也不过如此。    但是《小团圆》不止是一部爱情小说,甚至不止是爱情梦的幻灭。它是一个人血淋淋的内心风暴的总和,带着隐隐风雷声的悲凉。 被张爱玲以无比精确玄妙的语言书写出来,其百转千回的爱愈显残忍。    张爱玲一直是个明星作家,写的都是才子佳人乱世情缘,再加上她身上先天后天的八卦材料。大众对明星宽容,没有口诛笔伐她通汉奸,而自觉的把她作为受害者。但是明显张爱玲不需要这种宽容,《小团圆》作为精神自传,自觉的把自己写成了完全的知情者、同谋,而且她从没有过罪恶感。因为“身边的事比世界大事要紧,因为图画远近大小的比例,窗台上的瓶花比窗外的群众场面大”。她先天有种超脱,不在乎身败名裂的危险,无视社会舆论,也无视历史舆论。 写日军轰炸香港那段,语气平静: “几架飞机飞的很低,太黑,太大,鹅蛋壳似的天空有点托不住。突然沉重的訇訇二声。 “又演习了,”一个高年纪的侨生说。 九莉看见地平线上一辆疾驰的汽车爆炸了,也不知道是水塔还是蓄油桶爆炸,波及路面的汽车。只一瞥就不见了,心里已经充满犯罪的感觉。 ....... 只有九莉不作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冰冷的象块石头,喜悦的浪潮一阵阵高涨上来,冲洗着岩石,也是不敢动,怕流露出欣喜的神情。 在九莉心目中,太平洋战争也抵不过她内心的波澜。    作为通俗作家,张爱玲的文字是不够舒服的,因为有讽刺和刻薄气。这种讽刺和刻薄是现实主义的。在那个年代,她是个另类,既没有遁世者的唯美,也没有批判改革者的激愤,只是随波逐流无可奈何的诚恳,老实的做历史的一个人质。 正是这种诚恳,才让她写下了那个时代最为苍凉的声音。 作为一个个体,她比不上鲁迅伟大,她的作品却不比其逊色,也许更了不起一些,因为更少批判。批判总归是俯视,而她只是感同身受的书写起坐言行的切肤之痛。 尊重现实的态度,在《小团圆》里基本是尊重事实,前言引用了部分张爱玲和宋淇夫妇的通信,因为胡兰成还在台湾等等因素,宋出于对张名誉的担心,建议了一个改写方案: 把顾之雍的身份改写成地下工作者,为了钱成了双面间谍,到处留情是为了掩饰身份,九莉完全不懂世情而爱上他,最后为了看看爱的人的出身地,去了乡下,遇上相同目的而来的小康,同时发现顾在乡下还有二个老婆。彻底幻灭。最后顾之雍也遭遇横死。 这完全是个馊主意。 张最后还是忠于自己,抵上了自己全部的爱与痛。    自《色戒》之后,《小团圆》的性描写上也成了大家的关注焦点。 昆德拉有篇讲卡夫卡作品翻译的文章提到过他的性描写的特点,大概是说卡夫卡使用其他指向的比喻,比如“象蛇探索洞穴”之类,把人的存在状态写进去,而不象D。H劳伦斯写的让人幻想享乐的性行为。 《小团圆》中的性描写是这样的:“兽在幽暗的崖洞里的一线黄泉就饮,泊泊的用舌头卷起来。她是洞口倒挂着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遗民,被侵犯了,被发现了,无助,无告的,有只动物在小口小口的缀着她的核心。”写的是性的感情状态。    如果活的再晚几十年,张爱玲一定是个大牌的导演。 通感是文字的电影语言。她写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画面感,还有声效。 要考试了,“车轮谷碌碌平滑的向手术室推去,就要开刀了。” 听到安内斯被炸死的时候。“她感到现在一阵凉风,是一扇沉重的石门缓缓关上了” 顾之雍听到她跟燕山打电话时候。“她顿时耳边轰隆轰隆,象两簇星球擦身而过的洪大嘈音。她的二个世界要相撞了。” 我记起《纯真年代》中一个场景:一个人的话让另一个人震动,他弹落烟灰,同时壁炉里燃烧的木头轰然倒塌。    她别致的比喻充满情绪力度: “他吻她,她象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往后一飘,倒折过去,但是那热风也是烛焰,热烘烘的贴过来。” “他讲几句话又心不在焉的别过头来吻她一下,象只小兽在溪边顾盼着,时而低下头去缀几口水。”    大量的跳接画面,转场轻巧。没有刻意的时间交代,梦的结构,回忆总是这样,象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乡愁》,任由回忆自己组织画面,倒叙插叙,一个声音一个颜色一个联想就跳进了另一个时空。 中间插进在纽约打胎那段有如神来。幻灭的跳接。 说起文姬和顾之雍那段,“你有性病没有?”他笑了。“你呢?你有没有?” 这段类似现在一夜情的经典对白是突然的飞白叙述。    更不用说对颜色,场景,服饰细节描写的精确传神,她是曹雪芹传人中最深得其味者。    《小团圆》写给我们看:乱世就是整个精神的颠沛流离。人只是历史的人质。她在另一处写过: 骤然看到远处的一个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的升起来了,我想道:“这就是乱世。”

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 《小团圆》

http://blog.yeefe.com/wangxiaofei/?p=903胡兰成的“胡四招” 以为鉴http://blog.yeefe.com/wangxiaofei/?p=901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 《小团圆》

无爱的纠缠

想想那个男人还真是无耻,本来以为即便不爱也不会如此尴尬,谁知非要给自己加个名女的男人这样的名分。这样的人多少是无耻的,应该会悔恨自己怎么会遇到一个这样的男人吧!胡兰成就是这样的男人,分开了还不得安稳,非要拿一些陈年旧事给自己找点热闹!

聪明才苦

看了前半部分时觉得她太聪明太刻薄,难怪不讨人喜欢,后半部分写了童年的一些事情,才有所理解,对于之雍的爱,也不能体会为何如此。重看一遍,才觉得,女人,总是容易一往情深。即使再看得透,碰见爱情,都手足无措。反而越聪明越痛苦,因为太聪明反而更不理解自己为何如此傻。

烜赫旧家声

仿佛在啃一块石头,硬的难以下咽。也许往昔于她,无一点的温软宁馨,哪怕是曾有过的刻骨,也随流光飞舞凝结成痛。当爱已成往事,回首处,不见得都荡气回肠,至少盛九莉和邵之雍如是。一个骄傲的女子,一个风流的男子,电光石火间的碰撞也许激情四射璀璨夺目,却不会长久。她太骄傲,以至于不能同半个人类去分享他的爱情;他太风流,以至于不能放弃追逐资本的乐趣。他之前他之后,她不是没有过暧昧及情缘,只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梦境深处的人始终是他。多年以后,她仍会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燕山错会了意。她之前她之后,他也不是没有过婚姻及子女,只是姹紫嫣红开遍,独独她不同于满园春色。熟识范畴以外的世界,无人不好奇,当机会唾手可得之时,也无人会放弃推开那一扇诱惑之门。所以,他坦然地走进了她的世界。瑶凤、绯雯皆成过客。岁月匆匆而过,一别经年,又有哪个女子不是他生命中的过客?其实,他爱的不过是自己,一段又一段绚烂纷呈的情话,点缀着生活。人,是他活动的资本。她早就看透了,却放不下。感情已如地平线上绵延起伏的长城,告别冷兵器时代后愈发没用了,剩下的是铭心之痛,许是付出太多,或者期许太多。雨声中,大概连他的模样都模糊了,但那痛,在午夜时分异常鲜明尖锐。冷雨敲窗,震耳欲聋。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呢?最爱的那个人,终究是自己。性格决定命运。她情路坎坷,一世孤独,不能不说是她性格所致。写到这里,已分不清他和她是邵之雍与盛九莉,还是胡兰成与张爱玲。我很希望自己能将《小团圆》当作一部纯粹的小说,就像苏青的那本《歧途佳人》,可是不行。联想的思绪不由我控制,那些曾看过的细枝末节,悄没声息的映进眼底。比方前两章的内容,仿佛是《烬余录》的翻版。但《小团圆》毕竟是小说,自传性质的小说也是小说,中间难免有为了配合情节或人物而杜撰的细节。也许这《小团圆》是例外,真的没有那一部分杜撰,若如此,那我竟会真觉悲哀。因为《小团圆》里面有关邵之雍的一部分,处处像是在同《今生今世》对话,骄傲如她,应该是不屑于此的!申诉、辩解……更多的时候,像一种欲盖弥彰。或许,是我太苛刻,张爱玲是人不是神,她想要大众了解从她这一方出发的事情的真相,根本就没有错。那是她的权力。在宋以朗所作的前言中,不难看出张爱玲本人对《小团圆》的珍视,晚年不断修订,又怎会忍心销毁?!这当然不同于卡夫卡的遗嘱。所以《小团圆》面世了,如同一本八卦杂志上绘声绘色的名人隐私,成了茶余饭后的消化谈资。因为常人,多数关心的是那次堕胎,是那笔性事,还有她的情史。而我最关心的,则是在爱尽情了后她对胡兰成的态度,自然这跟《今生今世》的先入为主有关。真真文采斐然,不愧才子文章第一人,他的文字着实让我惊艳,如同宇宙洪荒中的一线光明,亮丽的夺走一切。回忆中的女人,是相看两不厌,可回忆中的男人,近乎等价于亦舒的那一篇散文。不能不说这样的差异,大的叫我难以接受。此外,《小团圆》中真是能挖出不少意想不到的名人隐密,关乎之雍与文姬的最悚然。所幸,此书出版之时,文姬已不在,就连灵魂都远去多年。可能也是我多心了,因为以苏青的大方爽朗,怕是不会介怀有人评断她与胡兰成的是是非非。除了这些能够满足好奇心的八卦,我对《小团圆》是很难有什么兴趣的,不然也不会拖了这样久才来阅读。读罢,亦无惊喜。尽管在小说的结构上《小团圆》有着时间空间的大幅度转换,相较于张爱玲从前的作品复杂许多,但小说不是技术性论文,单靠技巧撑不出优秀。甚至于可观性,我更偏向她同一时期写出的《色•戒》。似乎只有旧上海的旧故事,才属于张爱玲。她说:她遗下的上海是一片废墟。那离开了上海的她,又何尝不是迷茫如一叶扁舟?游弋不知归途,家在哪里?《相见欢》《浮花浪蕊》《同学少年都不贱》……也许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写法,或者只因她是张爱玲。张氏出品即质量保证,效用有如现代名牌,何须再问其他?但我,仍旧只喜欢她较早的作品:《沉香屑》《倾城之恋》《金锁记》……包括受到胡适盛赞的《秧歌》,我也只觉写的刻意,为了描述出饥饿而求得的饥饿,人物比较脸谱化。可能是她没亲身经历过,一切素材不过凭借报纸新闻,那感受也似隔靴搔痒,太片面。当然,《小团圆》不同于这些作品,中间有着晚年的张爱玲的自我剖析,翱翔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想象空间,算得上一生的兴衰荣辱吧。无疑,在这如海浩瀚不定的生命中,胡兰成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也许他不能决定什么,却注定他将改变什么。仅限于一本《小团圆》的记录,很难诉清。况且不了解张爱玲和胡兰成历史的人,亦会觉得这故事零散。因此,《小团圆》是需要与《今生今世》比照着读的。还不算笔墨对峙?相爱是个过程,只要在那个过程里是真心的就足够了。这世上没有金色的永生,她也只能在他的窗外窥视,默默耗尽余生。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热情故事,九莉的冷酷淡漠一如张爱玲,她会不计较地爱上邵之雍,不是她骨子里的性情,而是她自小的生活里就太缺乏爱了。没有邵之雍,也会有别人。只是他适时适地的出现了,又有才气又有才情,岂会不合她的心意?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了石癌,原来海枯石烂,也可以如此简单迅速。他和她的故事,也终成了过去,就像她那烜赫一时的背景,早在上一代手中完结了。讲出来的,不过是一个旧字。

神魂颠倒

关于出版
照前言所说,张爱玲早在七零年代已完成书稿,后来又说要毁掉这本书的稿子,这源于最先读到书稿的宋氏夫妇的规劝,有两点考量:一是认为女主角是个不值得同情的女人,怕读者对号入座,将张爱玲和女主角等同,因而产生恶感,容易毁掉张爱玲的偶像形象,这一点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台湾地域,以及文化氛围有密切关系;二是认为胡兰成当时活得很滥,怕他又得了意,利用这本书博人眼球,又大肆宣扬他和张爱玲的关系,不管张爱玲的死活,将她拖下水。宋氏夫妇的儿子,也就是出版者认为,这两个问题放到现在都已不存在,况且张爱玲在去世前的几年里面都有出版的意思,只是犹豫不决,所以不出版是一大憾事。至于我,事先倒从没思考过这些问题,我只是觉得,张爱玲这样一个低调人,她怎么会愿意这样清晰的将自己许多年的经历尤其是她的感情世界摊开来给众人看呢?是如同《对照记》一样,想要留下真实的自己,不让后人妄加猜测置评?或者她很想要将这多年郁结在心里的东西全都掏出来,换一个干净清爽的心境过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再也许,她并非我所想是个低调的人?总之,虽然我最后抛掉我之前胡乱的想法,毫不歉疚的看起来,但我始终也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暴露这些外界特别想要知道的私生活。
关于自传
宋氏夫妇在给张爱玲的信中说:只要对你的作品交熟悉或生平略有所闻的人都会看出来……看出来什么呢?看出来那就是自传。宋氏夫妇百般强调说,我们知道这只是小说,读者却会对号入座。其实,他们根本避免不了,他们频频用真实的人名代替小说里的人,况且他们还有对于胡兰成的隐忧。我从开头开始看的时候,并没有把女主角和张爱玲划等号,我绝对是非常自觉地像读其他小说一样忠诚地在我的脑海里描绘这个女学生的样貌身量,尤其开始的两章里说了很多和母亲的相处细节,这样的母亲在她的小说里很常见的,可是她在散文里却很少有讲到她和母亲的相处,所以还不至于立刻对号入座。可是看着看着,女主角九莉便立刻幻化成了张爱玲了,因为她根本没有要读者隔离的意愿,也完全不闪避,身边的人物这样实在,这样的父亲,姑姑,继母,言樱,胡兰成……简直就是作实了的写,人物身份明朗,不多一人不少一人,甚至连衣服打扮都是她喜欢熟悉的,读者连猜测哪里是真哪里是假的心都没有,直接看成张爱玲的自传,她说的一字一句也当是真的说过一般。至少我就是这样看下去的。
关于爱情
我在看那很长很长的一段关于女主角九莉和男主角邵之雍之间的感情的时候,我一直有冲动要去重新看一遍胡兰成《今生今世》中关于张爱玲的片段以对照张爱玲所写的感情细节。我记得,亦舒看了胡兰成写的这本书之后,大骂胡兰成的无耻,将他们之间的情事拿出来如此这般的吹嘘得意。看亦舒是动了真气地大骂他,我还真有点惊恐,因为虽然我也觉得虽然有些地方写的令人讨厌,可也没有到如此憎恶的地步。有一段我记得大意说,爱玲知道我有妻子,在哪里还有谁谁(另一个他的女人),她也并不吃醋。这一段写的洋洋得意的,非常令人反感,但其他部分让人感觉,两个人的婚姻不同于别人,是相当低调和淡然的,相处相交举案齐眉乐趣无穷,相爱的时候异常契合,分开了以后虽然遗憾但是都将彼此的感情留存心中完全没有矛盾,真是神仙眷侣。但看张爱玲写的,却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她对于他别的女人绝对是有吃醋和嫉妒的心情的,可以夸张到在心里不停的砍人,总是默默地想,他和这个女人有没有发生过关系,和那个女人有没有发生过关系,还要不停的安慰自己,编造借口,对于那个非正式的结婚仪式,她其实也是不满意的,但是也没有说什么,和他相处常常诚惶诚恐,对他百般的好百般的柔顺,几乎什么也不计较,之后,他的离开使她遍体鳞伤,最后终于死了心,她终于知道,这个男人,无论如何都是不会管她死活的。我觉得张爱玲一定很爱他,她的爱就和一般女人的爱一样,细腻,温存,from physical to mental,而且也是独占的,并不如胡兰成写的那么飘然和另类,最后这种爱也没有一点点地留存,女人死了心绝了情,你就不再存在于我的世界里,她在写给宋氏夫妇的信中甚至可以称他为“无赖人”,可见她有多讨厌胡兰成,一点都不想要和他沾上关系,非常不留情面的。照此看来,还是亦舒高明,她骂的很对,甚至可以说很对张爱玲的胃口,由此,我也一点都不想要再去翻看《今生今世》里面那些虚情假意洋洋得意的丑陋句子,小说里,邵之雍自己说:人坏,文章也会变得坏。我想这一点套用在他头上一点也不错。
关于细节
似乎外界对于这本遗作的关注很热烈,而其中我发现,许多人都在强调张爱玲书里鲜有出现性描写。当然,不讳言,书中的确是有些此类描写,她以前的作品里是不是也有出现,我只能说我反正没有注意到过,但是这又怎样呢?在我看来,她写起来这些东西还是非常正常的,就和她写楼梯上的一只烧水壶,一个女人的脸型,一块织锦缎料子的颜色一样的自然,我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好关注的,她对于感觉也好事物也好人也好,写法一向是这样细致的,就好像工笔画,描摹得相当清晰,不肯落下一笔。这就是她一直以来的风格所在,这也使我看书途中也变得相当的自责,好似我对生活的细节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观察过,即便是每天重复的生活,其实也有值得关注和精彩的地方,最后直接导致我总是下意识在自己的脑海里将所有的生活细节都变得絮絮叨叨起来,未必是坏事。
关于矛盾
我发觉读此书让我更加了解张爱玲。我相信她是一个相当矛盾的女人,书里她说的话很少很少,可是她想的内容很多很多,大都是言不由衷,和她的想法相悖的,她总是要做淡然或是无所谓地说一些没什么意义的话,但是心里却已经转了很多清楚和有目的性的念头了。她为人总是怕尴尬,怕人家为难,自己又总是不好意思,好像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想法,可是别人大肆谈论她和汉奸的关系,将她狠狠地看低,这些她好像完全不在意,甚至还可以毫无顾忌的去参加亲戚的婚礼。她曾经一再说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可是对于胡兰成,她完全没有自私的心。她对于家人的态度她和自己的亲人的关系也相当的矛盾,且不论她的父母亲,她和姑姑这样的好,住在一起,从过去的那些散文里也可以看出来她也敬重自己的姑姑,可是这里面写起来,有时候两个人很亲和,有时候却也语带讥讽,总觉得再怎么关系好,总有一种防备心或是隔阂的存在,对她的弟弟也是同样的态度,甚至把她姑姑的那些乱伦被强暴以及其他的感情烂账全都写进去,把她母亲离婚前后的生活更是写的如同一个高级交际花,而她弟弟更是没有可以称道的地方,完全是一个无用的人,这都让我十分的诧异。只有言樱,还少许留情,虽然有隐隐讲到一些什么,但总是没有明明白白的划清界限。我看完以后,不禁想到,张爱玲这样也很好,完全没有对亲情的留存,没有真心爱过自己的那些家人(当然也没有被认真的爱),即便是在身边的亲人,她也是淡淡的,甚至是不管不顾的,离开对于她而言毫无疑义,一滴眼泪都可以不流,因为毫不伤感,无论她去哪里都没有顾及,所有的离别于她都是那样的潇洒,最后她自己飘然离去,也都是默默的无所谓的。当然,这样的想法也只是转瞬即逝,我想是很危险的,立刻就让我收起来了。
关于全部
张爱玲说,写这本书不是为了泄恨,只是觉得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所以说,她将最终的一本留给了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其实这是一本没有任何惊喜的作品,对于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熟悉,即便不是熟悉,也是似曾相识,几乎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她从前的故事,比如表大妈俨然是小艾里面的五奶奶,而女主角小时候那些事情完全就是她散文里曾经写过的重复,一模一样的重复。她这一本完全不顾及时间的空间的顺序,一下在在30岁,一下子又到英国在读书的时候,一下子又回到上海,一下子又在美国打胎,一下子又写到小时候8、9岁的时候,甚至连婴儿时期那些点滴都写下了,相当的随心所欲,里面每一个新人的出现都是跳跃式的,不讲究铺垫和介绍,我想她知道,这些人,读者已经很了解了,无需要多做介绍,将她所有的故事原型都请出来登上这个大舞台,无论谁先登场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同样的重要。她很仔细总结了她那一段青春,或者是爬着虱子的锦绣年华,她是带着一种诀别的心情的,我想。没有了,再也没有了,所有的心情,所有的爱,所有的才华,所有的故事,全都在这百转千回的人生里面了,读者厌烦这些婆婆妈妈的对话,没完没了的细节也好,总之是最后一次。这就是全部的张爱玲。

一場大考小團圓

九莉如果人生是上學,戀愛便是大考。如果戀愛是大考,戀人便是主考官。考試不免犯錯,即便拿到滿分,也不過是在制定範圍內完成規定動作。考官於學生,有評判之權威 而無商榷之餘地。有提攜之恩情,卻無廝守之義務。由是觀之,戀愛拍拖談朋友皆索然無味。吃飯睏覺,一顰一笑,不過是精巧設計的舞台表演。飲食男女,取媚於人,取悅自己。情到濃時的金色永生,是西西福斯甘之如飴的苦役,還是尼采不肯和解的永恆輪迴呢?早茶糕餅甜點,晚年一口爛牙。蛋糕上奶油擁擠,餅店中肱骨齟齬。斗室里一番暢談,口腔中一柄酒瓶塞。四臂間溫存纏綿,下身一支絨布警棍。昨夜赤地野合,今晚馬桶中一隻雙目圓睜的男嬰。鴿子蛋裝飾了你的食指,米色的蛾翅撲滅你的幻夢。三角眼裝飾了你的耳畔,其餘的隨了不識相的西風。大團圓荒謬,小團圓亦是奢求。由不足而觀人生,則無異於爬滿虱子的華麗長袍。由空虛而觀不足,則一勺之冰足以清心。是美中不足,還是不足中一點脆弱的美?是白璧微瑕,還是井口一圈星光?讓我們懷著悲觀的態度,過樂觀的人生。之雍

人生寂寥,徒生烦忧

或许不应该读张的文字。我曾厌恶过的,这种诉说旧事旧人的文,像把剩饭炒了再炒,即使再怎么有趣,硬生生竟觉得写书的人成了神经,要把所有的细节和盘托了出去,生怕世人不知。而看书的人呢,沦落成了苍蝇似的,叮住八卦不放,生怕错过了哪些细枝末节,少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生在那样一个乱世,一个新旧交替,却又无法逃脱的时代,张和她身边的人都好像自出生起便带着死气,带着无望。而她笔下的那些人都好像灵魂半个出窍,想要作些改变,却又只能眼睁睁堕落。这实在是太绝望的事。或许那么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着,便没有这痛苦,不会终其一生,逃不出自我折磨的魔咒,不会越陷越深,凄然死去。很多的事,看清了,逃不了,才会生出痛苦,生出绝望,生出不幸,才觉出这人世的悲凉,莫可奈何。我是不喜欢张的,因为她带给我的是绝望,是无助,是冷酷。我喜欢明亮的世界,有希望,亲情和美,爱情忠贞。张呀张,也许你也渴望着美好,所以才一次又一次地在作品中碎碎念,想告诉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只是虚构的人,虚构的事,所有的悲伤都只在纸上,写完了,便消失了。第一次接触张的文字是什么时候呢?我已经记不得了。最深刻的记忆在于张的爱情。张曾那么热烈地爱了胡兰成,却背了一生的伤痛,造成了一生中抹不去的污点。爱情本身没有对错,可是爱错了人,怎能不抱憾终身?尤其是他让你万劫不复?那时候的我,根本不懂情为何物(或者我现在也不懂),但深深震慑于她的这一段情。她的身世生平已足够让人心生怜惜,却又遇上这样无望的爱情,而且还爱得这么彻骨。她原以为自立了便也从冰窟里逃出来了,哪知道又陷入另一个更寒更冷酷绝情的冰窖。当我看到她弟弟的相关讯息,我又开始讨厌她为什么亦对亲情绝情至此,未尽作为姐姐之责。现在分析,可能真是她受了太重的伤,以致于要断绝了一切的过往,重新活过---作为一个自由的、新生的人。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精神洁癖吧。因为她的这一段情如此的真实可考,我便以之警示自身,无论如何也不能够错爱了人,不能够走错了路。即使再怎么爱一个人,明知道不合适,便切不可作那飞蛾扑火的傻事,只当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片断记忆而已。在我这儿,也许这就是唯一一个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知情人的真实爱情故事了,或者应该客观一点说,是印象最深影响最大的故事。《小团圆》第78页里有一句话:“自己生活贫乏的人才喜欢刺探别人的私事。”听起来血淋淋的,却又真实得很。不觉意我又因之落寞起来:面对相识的人,再也开不了口。人生寂寥,徒生烦忧。

碎屑

关于作者张爱玲出生年月:1920年9月30日按照现在的星座测算,她是天秤座,星相解说里讲:天秤座的人温柔、娴雅,需要欢欢乐乐地生活,需要忠贞不渝的友谊和爱情。渴望生活在充满艺术和美好幻想的意境中,而回避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困难和烦恼。天秤座的人不能长时间的处于孤独之中,需要和大家保持着经常性的友谊,怀着一颗美好的心灵,任凭生活的抚爱和洗礼。同时也会把生活变得充满欢乐,并把精心创造的舒适安逸的生活带给所热爱的人。令人讽刺的是这些她都没有。张爱玲书里生活是黯然的青灰色:大学时同学间彼此戒备,母亲是个有时髦病的美妇人,需要男人众星拱月,吸大烟的父亲和后母讨厌她的漠然与生涩,唯一觉得是至亲的弟弟又被发现背后诋毁她,男人要么薄幸,要么谨慎至懦弱。生活有许多面,看当事人用哪副眼镜去看,张爱玲偏偏拣了最灰暗的一副,因此生活被她滤去了温情,剩下只有父母生疏,男子薄幸,虽然她冷笑着说原谅了周围的人,她却没有谅解自己。其实她自己是个别扭的孩子,小时候她父亲让她选择银元和金饼子,她绞尽脑汁的多虑大概是很难让人喜爱的,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安排,她的聪明是让生活在周围的人不舒服的聪明。可以想见,父母不会喜欢有一个洞若观火的沉静孩子,男子也不喜欢看得太透又不乖巧的女人。注定她的文章得到了太多的人的喜爱,她就得不到普通人的亲情,爱情,世间自有平衡的法则在起作用。性描写文字版《色戒》,我想这是句广告词。[泥罈子机械性的一下一下撞上来,没完。绑在刑具上把她往两边拉,两边有人很耐心的死命拖拉着,想硬把一个人活活扯成两半……她差点呕吐出来。][她是洞口倒挂着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遗民,被侵犯了,被发现了,无助,无告的,有只动物在小口小口的啜着她的核心。]没落贵族出来的小姐,性知识不仅贫乏并且极端不健康。所有她的母亲和姑姑谈到的男女关系,在书中会用污秽,秽亵这样的词,并且如上面的描写,欲望里揉和的是痛苦和忍耐,直到后来讲到妇科病的时候,语气也是觉得自己不洁的。在性上面,她可能还没有《色戒》里的王小姐得到的多。最爱[连下了许多天的雨。她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觉得这是张爱玲在这部小说里最厉害的一句文艺腔,凭着这句话就知道她对那个眼睛漂亮的男演员爱得不算厉害。真爱一个人,是心头酸痛,说不出什么花哨的辞藻。胡兰成在全书里的好处简直看不出来,自私,到处沾腥 ,处处显示自己的男性本能,看不出为什么她会喜欢他,这可能也是作者自己的困惑。“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这句话在旧式中国女人那里应该倒是讲得通。旧中国女子将贞洁看得重,一个男人进入并留下烙印,这种占领搅扰灵魂,因此她会铭心刻骨。虽然男人到处留情,投靠日本人,并且有种小人得志的沾沾自喜,她知道承认喜欢这样一个男人,是多么令人沮丧,可是爱情发生的时候还无法考虑到民族大义之类的事,况且张爱玲从小就对亲情失去信心,无家无国,所以想不到那些什么爱国的虚义上面去。[九莉自己到了三十几岁,看了棒球员吉美•皮尔索的传记片,也哭得呼哧呼哧的,几乎嚎啕起来。安东尼柏金斯演吉美,从小他父亲培养他打棒球,压力太大,无论怎样卖力也讨不了父亲的欢心…………]她爱她的母亲,但小时候张开手臂被母亲拒绝后,她也报复性放弃母亲传递过来的好意,当然也包括她母亲在临终前要求见她一面的恳求,她所受的伤害有多大,她就还回去,尖锐敏感的女人绝不会同意以德报怨的教训。

张迷必读

说实话看得很艰难...完全靠着早些年作为张迷的底子撑住看完...因为竖版,因为繁体,因为一百多个人物,最主要因为...这完全是一本伤痕累累的书阿,非常压抑。前半生伤了还不够,还纠结了下半生...我最大感想是以前高估了伊了,觉得伊酷,看得破想得开,抛得下繁华,耐得下寂寞。谁知道伊就像拿一把手术刀给自己动完了手术,那伤口却一辈子也没有愈合,一辈子鲜血淋漓。当然伊还是很骄傲的,生前咬牙不出版这本书。伤口再疼一个人忍着,也不屑展示给大众看博取眼球,这一点高贵大概现在的人很少会有了。。。没病还要呻吟两声呢。。。昔日对张才华的膜拜已成记忆,看完了小团圆,对张有一种近乎与同情和怜悯的感觉。早知道张爱玲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但是没想到她是那么不快乐。她写她的苦,写得太好了。可是,看破了,放不下,其实比看不破还要惨阿。

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述说他和张爱玲情缘时引用了曹植《善哉行》中的两句,“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这般沾沾自喜地情感表达,在胡兰成尴尬的身份和滥情的事实下,一直遭受着张迷们的口诛笔伐。可到底张爱玲对这段感情的态度如何,也“皆当喜欢”么?尤其是她的第二段婚姻也曲折坎坷,很好奇,年老后再回想,她还记得谁?先放下《小团圆》的出版之争,我只是期待一个谜底,所以也俗不可耐把小说当作传记(个中情节与《今生今世》和他人转述基本一致,很难看成小说,也分不出那些是虚构的),与胡的《今生今世》互文阅读。很有趣,一个是第三人称的小说体裁,一个是第一人称的散文笔调,而且写作在同一时期(《今生今世》1976年正式出版,《小团圆》初稿完成在1976年初)双方都在“厉害”的“夹杂”中讲述了同一个“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可能所有人都期待《小团圆》将讲述爱情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在我看来情感的罗生门并没如期而至。胡在《今生今世》里没有妄语,甚至在看了《小团圆》之后,愈发觉得胡真的是张的知己,他也自信的表示“我于女人,与其说是爱,毋宁说是知。”而张写作《小团圆》也是为了“那日相乐,亦作欢喜”吧,爱情百折千回后应该留有温情的。《小团圆》的开篇九莉在三十岁的日记中写下,“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人物是30岁的年纪,可此时写作的张爱玲已是55岁,完全有理由相信,经历了两段婚姻的她,此刻忆起初恋情人,内心有抑制不住地暗潮涌动。胡兰成眼中的张爱玲是观音菩萨用荷叶与藕做的莲花身,柔艳刚强,他们都应该生活在天上,像对金童玉女;张爱玲笔下的胡兰成是“文笔学鲁迅学的非常像”,而且半侧面的脸尤为引人。胡说张有超越人间道德的宽容心,所以张爱玲只是稍稍抱怨了胡的花心,“他对女人太博爱,又较富于幻想,以来就把人理想化了,所以到处留情。”胡也深知女人的心底,说女子一爱了人,是会有这种委屈的;张也因太深知胡而不断为其开脱,“这种露水姻缘她不介意,甚至于有点觉得他替她扩展了地平线”。其实最让张耿耿在心的是“他的过去里没有我”,她只像棵树,“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着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她介怀的是自己永远都进入不了这个男人的生命,他们错过了太多的人生。可着又何妨于爱呢?“她崇拜他,为什么不能让他知道?”九莉偷偷的拣起爱人留下的烟蒂,在献出初吻后就坚定地认为“这个人是真的爱我的”,甚至自私地希望战争永远打下去,只为和爱人永远在一起。 可这个声明 “永结无情契”的浪荡才子,情有迁异,缘有尽时之后,即便下辈子改名张招,张牵又奈何呢?张爱玲确实像胡兰成说的那样,不善于嫉妒,或者就是胡说的张“亦糊涂得不知道妒忌”,《小团圆》里也反复写道,九莉了根本想象不到邵之雍会和除了她以外的女人有亲密关系,即便最后真的有了,也因认定是“露水姻缘”从而原谅了他。张爱玲像她笔下的流苏,最善于低头,苦水都往心里咽。有人说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满篇都是旧式文人的大男子主义,什么“最好的东西是不能选择的”,什么“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什么“一夫一妇原是人伦之恋,但亦每有好花开出墙外,我不曾想到要避嫌”,胡兰成的自大其实在于他真的以为张爱玲是个不喜不怒的观音娘娘,哪里知道同一年写作的《小团圆》里,张爱玲回忆仍是 “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也更没有想到逃亡的前夜,张还对自己起了杀心。好在张爱玲一直清醒的知道“只有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 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 70年代二人再次通信,胡还借故撩拨,此后就成了张爱玲和朋友口中的“无赖人”,可张爱玲在修修改改后还是放下了“憎笑”,心底里曾有的暖流救赎了彼此。爱情故事终归是要结束的,张爱玲选择用另一个男人(与桑弧导演的绯闻终于落到了实处)来替换、覆盖,要不也不会分手地如此利落。可喜欢燕山什么呢?只是一张年轻漂亮的脸,而对于年长的胡和之后的赖雅,吸引张的是“他们至少生活过,她喜欢人生”。这里有知己的味道。所谓“今日相乐”,张爱玲“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么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汤汤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所谓“皆当喜欢”在九莉30岁的梦里,在青山小屋前,她和邵之雍的几个孩子在嬉闹,而她与之雍牵起手,手臂拉成一条直线……这样的梦让她“快乐了很久很久。”不厌其烦的大写特写床笫之欢,不断地夹杂母亲和姑姑的情事,《小团圆》只为表达这样一个主题,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晚年的张爱玲便是靠着曾有的情感温存来抵御人世的孤独。张爱玲和胡兰成都卒于75岁。

厌情洋溢的小团圆

多年前看亦舒的杂文集,有一篇文章叫做《胡兰成的下作》。这里说:“央人拿来《今生今世》看毕。我十分孤陋寡闻,根本没听过胡兰成这名字,香港长大的人哪里知道这许多事,恐怕都觉得陌生,所以看过之后觉得这胡某人不上路,张 爱玲出了名,马上就是他的老婆,书中满满的爱玲,肉麻下作不堪,这种感觉是读者的感觉,张爱玲或是潇洒的女性,与众不同,不介意有人拿她当宣传”。那时我读书不多,看了这个,便无端的对胡兰成这个人心生鄙视。所以,后来看《禅是一枝花》、《山河岁月》、《今生今世》都是带着情绪在看。边看边想:真是不可思 议,这个薄情郎居然辜负了张爱玲,更别说还是个汉奸。因为这样,纵使我喜欢胡兰成文字中的轻盈美丽,却也一直没有认真的看过。主观的觉得,这些文字是不好的。我也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带着情绪去看胡兰成这个人,无论是他的汉奸身份还是他对张爱玲的始乱终弃。看懂亦舒的小说不费力气,看张爱玲却是需要一点功底。亦舒的冷酷是百般修炼之后呈现出的豁达,对人与事不报期待,但是总有美好的希望等在前面。张爱玲的凉薄则像下雨的冬天待在阴冷潮湿的屋子里,穿得再多也不暖,由骨头缝里向外发散出的丝丝寒气。这本《小团圆》对我是个折磨,每次看了两眼就放弃了,足足一个月才忍心看下去,原想只单纯的看完这本书不去计较别人说了什么。但是,还是忍不住重新翻了《今生今世》出来。因为这一段公案有如罗生门,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和不同性别,便是两个答案了。两本书都分别看了两遍,有人问我,什么感觉。我说:千言万语。。。。。。。。不知道胡兰成的生辰八字,特意去查了一下:胡兰成(1906.2.6(农历)-1981.7.25)原名胡蕊生,字兰成. 1906年出生在浙江嵊县胡村。转成新历是同年的二月二十八号,果然是以缺德服人的双鱼男。《今生今世》一书,写了与胡兰成有关系的8个女人,除了后来染病的全慧文及被张爱玲取而代之的应英娣,其他的6位,书中所占篇幅大致相同,胡兰成还是应了他不 做选择的话。张爱玲要他在她和小周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他说:“我待你,天上地上,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以前有人和我说,胡兰成是真正懂得张爱玲的。我当时怀疑,觉得只是个误会。到现在看完小团圆,不得不说他确实懂。不管他品行如何,那是张爱玲最爱的人,也恨 过,也想过为他要生要死,只是自己也晓得笨。这个笨,不是说这件事情笨,而是知道在胡兰成,有个女人为他自杀,除了惋惜,他是再无愧疚的。知道了,也不过 是一句:亦是好的。胡兰成自己总结与张爱玲的感情时说:我与爱玲的事,本来是可以这样的没有禁忌,不用郑重认真到要来保存神圣的记忆,亦不用害怕提起会碰 痛伤口。胡兰是真的懂得张爱玲,但是这件事情的悲哀在于,除了张爱玲,他也懂世间其他女子。他生下来是为了爱人和被爱的。作为爱玲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张爱玲背了这 个情感包袱,行走了一世。她爱他,她的世界里便只有他了。他是汉奸也好,什么也好,外界的世界全不与她相干。只是她只有一个他,他那里还有小周,有秀美。张爱玲一生只有一个《小团圆》围绕着胡兰成,无论是爱恨或者喜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却是个爱情长篇,张爱玲是八个章节里的一章。我看完《今生今世》,心里是明白胡兰成对张爱玲吃醋这件事的不理解的。在他心里,张爱玲是天神般的人物,只要是她做的,什么都是好的。所以无法不理解她这样 的早已超脱了小儿女爱欲纠缠的人,居然为两个山野女子吃醋,和他要求一个现世安稳,他想不通他的女神何以会有此种表现。他们在肉体和灵魂都是契合的。因为张爱玲说过:通往一个女人的心通过阴道。他是那个张爱玲用身体记住了的男人。所以,因为身体上记住了一个人,情感上就开始依恋他。胡兰成听张爱玲这样哀怨心里也是难过的,但是又不对,因为他与爱玲一起,从来是在仙境,不可以有悲哀。胡兰成是个异数,张爱玲走后,他与秀美在一起生活,却也仍然在小周生日的时候去庙里烧香。秀美亦不说什么。包括后来他与佘爱珍,说起从前的伴侣,也是一派事 无不可对人言的做派。胡兰成这方面不晓得是天生迟钝,还是因为他对女性太有把握,他的伴侣从来在他面前没什么优越感。反而处处要表现的大度周到,免得他心 里生厌。别说张爱玲,又有哪一个女人,在他面前,不是低到尘埃里呢。这倒让我想起《天龙八部》里的段正淳,临死前和他夫人说:夫人,我对你不起。在我心中,这些女子和你一样,个个是我心肝宝贝,我爱她们是真,爱你也是一样的真诚!对于自己的花心和始乱终弃,胡兰成到没有替自己开脱过,敢写出来也不怕人看了骂他。传统的道德观,本来对文艺青年们没什么约束,更别说是战时。抛开道德范畴的东西,胡兰成与这些女子,追求的不过是在朝不保夕的乱世中的一点现世安稳吧。胡兰成不信来生,所有的不过是今生今世。这两个人,换一个时代也不会是神仙眷侣,但是也许没这么糟糕。胡兰成的花心,除了他性格本身的缘故,与当时的时局也 不无关系。女人是求将来和安稳的,希望这一段战争过后,可以找个稳妥的人过完下半生。胡兰成漂亮、有才华、又肯为女人花心思,女人会喜欢他一点也不奇 怪。张爱玲在人情世故上是精明的,但是却没爱过。所以遇到胡兰成之后,飞蛾扑火般的飞奔了去,胡却不习惯了,觉得有失张爱玲的身份。张爱玲对胡兰成也不是不清 楚,只是因为喜欢,便觉得什么都好。张爱玲会选中胡兰成,除了文字上的互相欣赏。也许更多是因为: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书里说:她是最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力很强。事实是只有她母亲与之雍给她受过罪。那时候想死给她母亲看:“你这才知道了吧?”对於之雍,自杀的念头也在那里,不过没让它露 面,因为自己也知道太笨了。之雍能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麼。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又一团祥和之气起来。没人爱过她,所以她也不大懂得怎么爱人。高兴的时候一股脑的付出去了,也不懂得遮掩。有一天不喜欢了,抽身便走。虽说干脆利落,终究是伤了心。之雍说:“你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知道。”胡兰成对张爱玲很自信,所以收到那一封分手的信:拆开才看得第一句,即刻好像青天白日里一声响亮,却奇怪我竟是心思 很静。爱玲写道: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 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她说她已萎谢了,实际上,她仍然对他有幻想。只是他再次提起小周,她终于发现自己的可笑。和张爱玲决绝,胡兰成当然难过,但是很快想开:爱玲是我的不是我的,也都一样,有她在世上就好。 胡兰成的难过与其说是不见了爱人,不如说,他被他敬畏天神一样的恩师逐出师门了。胡先生不懂的是:女人一旦看清楚一个男人,以前所有迷惑过的情节都开始觉得荒谬可笑。包括曾经感动过的情话,欢喜过的情事,享受过的床第之欢。信里她还附了三十万元,是她新近写的电影剧本,一部《不了情》,一部《太太万岁》的稿费。纵使分手,她也还是顾着他的感受了。他当这个钱是旧情难去。却不知道,女人送贵重的礼物给男人,除了相爱,另有一个原因是要偿还旧账,从此恩断义绝,两不相欠。宋以朗看了小团圆和张爱玲说:读者不会同情你。只是,她自己都不同情自己,又怎么会需要读者的同情。尽管如此,不得不说,两个人分别在两本书里诚实的对待了自己。无论读者如何判断,这一段情事,毕竟是过去了。于是,小团圆是这样开始的: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九莉把墨水瓶等等搁在一张桌子上,拣了个面海的座位坐下。王菲在歌里唱:然后睁不开两眼,看命运光临。而故事的结尾这样写着:店铺都拉上了铁门。黑影里坐著个印度门警,忽道:“早安,女孩子。”她三十岁了.虽然没回头,听了觉得感激。。。。。。。。。。。我是朴素的分割线。。。。。。。。。。。。朱天文、朱天心和萧丽红,都是师出胡兰成,字里行间,万般维护这名再生父母。说起来倒是萧丽红继承了胡兰成行文的清丽婉转,只是她不够师傅那般凉薄,字里行间温情脉脉。看朱氏姐妹的文字,纸张打开一股冷冽杀气扑面而来,一派张氏肃杀遗风。。。。。。。。。。。我是精神分裂线 。。。。。。。。读完两本书,我还是在关心,大考,到底考得如何了。曾经在博客的签名上写着:三心二意,一个人。老黄说不好,于是便改成:直至海枯石烂。看完《小团圆》,看到那一句:“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心又跌下来了。

上上上月就想买来看。。。

上上上月就想买来看。。。华丽袍子上的虱子。。《小团圆》是张爱玲最隐蔽的内心。。

她自己的故事

借来一年,用去一周时间,才看完这300多页的《小团圆》,这个速度实在有点让人汗颜。不过的确不是很喜欢,有点絮絮叨叨,就像一个老人对往事的追溯(当然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几次差点看不下去,直到最后一页:九莉梦见在树林中自己小孩在玩耍,梦见自己仍然跟邵之雍在一起,并且在梦醒后,她快乐很久。但是“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考试的梦倒是常做,总是噩梦。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得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摘自《小团圆》最后两段)这段话,将我之前的不耐烦全部转化为无奈和叹息,熟悉张爱玲的人都知道,这本《小团圆》基本就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邵之雍的原型就是胡兰成。我曾经以为,对于张来说,胡兰成不过是她爱情生活的一段普通经历,过了就过了。但是没有想到,时隔30多年后,她却说到等待,即使这个人当初是那样的伤害了她;我还以为因为她的独特个性,以及父母对她的影响,造成她终生都不要小孩,却没想到,她也有过这样的梦。这样的一个女子,独特又平凡,特别的生世和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个性,但是毕竟是个女子,也有过普通女子的期盼和愿望,只是最终这些都成浮云。读完全书,亦如读她其他的书一样,感到一种压抑,但是那些书中有着她毫不留情甚至刻薄的描写,偶尔还能透露出一丝的畅快,让人得以呼吸;而这书中,压抑并着深深的悲凉,重头到尾都是,因为这是她自己的故事。

哇呀呀!我想要看~

虽然不知道小团圆说什么,但是最近炒得很热的样子。真的是很想看啊,内地好像没有得买……希望可以看到。没有看过,还是力荐!

“她只听信痛苦的语言,她的乡音”

听说了《小团圆》,便觉可以一读,应该是谜底样的一本书,急忙求得一本,书到了手,又不忙着看了,直到前两天才看完。小说末尾居然写到油菜花,这个以为乡下是赤地千里而对色彩有着无餍的欲望的她意外得了满足,能把菜花联想到香港的恐怕也只有她了。之后就是一段煞风景的对话,邵之雍说:“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为什么“要选择就是不好”?她听了半天听不懂,觉得不是诡辩,是疯人的逻辑。这句话我碰巧有点懂,还是上中学的时候,那时候同学间交朋友,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也希望他以我为最要好,因此我把好几个要好的朋友都疏远了,后来有一些反省,渐渐没有了这种计较,而后便有一个想法,比如说我有两个最亲的人,他们在我面前,让我二者必去其一,如果他们之中只有一个这样要求我,另一个并不,那么也不用我想,给我出难题的人自己先把自己择去了,如果两个人都这样要求,也一样,两个人都自把自己择去,我无需两难,我原无难题面对。事实上这样的局面至今不曾遭遇,我不希望这种难题因我而生,我也事先为它准备好了,我不选择,而只放弃那个逼迫我选择的,也许会很痛苦,好在已有至少十年以上的思想准备了。“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那颗要他选择的牙齿隐隐作痛,已经不是一颗好的牙齿了。邵之雍的话看来已是客气的,他是不选择也不放弃。《小团圆》也是一部必须读第二遍才算开始阅读的书,昨天一目十行地重翻,便发现好些有趣的地方,比如64页上“希望战事快点结束”,241页则成了“希望它永远打下去”,因为“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虽然又解释“大战象是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也仍旧构成她的地平线。”,也不过是个掩饰,与她说她父亲守旧起来不过是为了自己的便利有什么两样。比如313页有“掬水月在手”,186页便有“明明如月,何时可撷”,那一时的燕山难道不是个替代品。比如180页邵之雍说:“我们这真是睁着眼睛走进去的,从来没有疯狂。”到了306页已是“我们这真是灯尽油干,不是横死,不会有鬼魂”,这却是一句大话了,事实上《小团圆》即其鬼魂,倒是她三姑会做感情的后事,161页上说,“她是因为他们的事后来变丑恶了,她要它有始有终,还是个美好的东西,不然在回忆里受不了。”盛九莉后来应该也将感情的后事做成一个美好的东西了,因为十年之后她做了一个梦,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梦里“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有什么意味,同样的话出现在256页,那是邵之雍逃亡前夜在拉她上床,或者邵之雍离开小康的前夜也是这样吧。这样一个梦能引以为快几乎很说明问题了,那么盛九莉也可以对她的十年前说一声“亦是好的”,这样最好不过了,旁人有什么理由帮她不好。说到这儿我也来给书名“小团圆”贡献一解:那是梦里面的团圆,记忆中的完满。我还是愿意把《小团圆》作为纯粹的小说,作者的骨灰已入了太平洋,她是一个下笔拒绝作伪的人,这是秉性,是我读她的原因,时代已成过去,所见不必皆真,记忆归为泡影,而她于此中有省,她以她这个人铸了一部信史,世间不容有信史不知几朝几代了,那就以小说为之吧,说它是自传是小看了它,更将人物一一对号,则是小看又小看了。“不喜欢现代史,现代史打上门来了”,有多少战争被这样写过,并不见什么大场面,只是这样一场战事实实在在由打心里经过,“我差点炸死了”“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读到这一句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过年后不久的一天我看见路边一棵树给车撞得裂为两半,那树在一人高的地方分作两枝,而裂缝就从分叉处一裂到底,裂为两半的树还立在那儿,我无法想象风吹过那样长的伤口会怎样疼痛,即便是春风,越是无法想象越是要把这伤口移到人身上来作想,觉得它若折断一枝反而好些,但它的质地与纹理注定它宁可身裂而不折,无法可想,好在我有人可以告诉,随时可以告诉,也就可以不急于告诉,为什么尽告诉些痛苦的事呢。到今天,那树长出绿叶子,我甚至想,若把它分开来栽,都可以作成两棵树,而且两棵都是好的,不会象分成两半的子爵那样。如此说来,是我妄想了树的痛苦。引《小团圆》的一句来结束吧:她只听信痛苦的语言,她的乡音(P277)。而她还写道:她一直什么都不相信,就相信他(P307)。四月十六日/十七日改定

女人的不可思议

-------是联想与戏说,不是评论。翻看胡茵梦的自传,这本书初版时名为《死亡与童女之舞》,再版时换了名字,叫《生命的不可思议》。两个书名完全不搭边,不过的确是同一本书。内容上也许有删减添加,但总体上没有很大变动,至少厚度一致。一个人在回首过去的时候,所有的事件都经过记忆的选择与剪切,下笔的时候大概就近乎于小说了,所以,对于自传的真实性我倒不苛求。不过胡茵梦在这方面却给了我一个惊喜,她的确是很有勇气,颇为大胆的女性。至少她坦诚地承认自己的性经历比很多中国女性都多。一般的女人,在有了几次失败的情感经历后难免显得多疑,刻薄,冰冷,绝望。聪明如张爱玲,在爱过了一个胡兰成后,她的人生,就成了废墟。现在出了本《小团圆》,书卖得很火,也无法弥补她身前的苍凉,她描述的每段感情都千疮百孔,每个人生都支离破碎,一切都无可依恋,无可信赖。一本《小团圆》就是把人生里,人性里所有的不堪抖落出来给别人看,张爱玲至死都没有从那种人生的荒芜感里走出来,她有一种凄厉与寒冷在,这是她文字的动人处,却也正是她人生的缺憾处。王小波评价后期的张爱玲,说“她是把病态当做才能了!”,但是同一个王小波,对杜拉斯倒是赞不绝口。以我的猜测,大概是因为杜拉斯的绝望是挣扎的绝望,是求生;而张爱玲的绝望是旁观者的绝望,淡漠的,好像她自己就是绝望本身,谁会喜欢一个绝望的人,一个溺水者?胡茵梦的文学才华显然比不上张爱玲或者杜拉斯,她的人生与她们相比却有相对圆满的地方。在三十五岁后她就决定为自己而活,寻求内心的宁静,而且自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真理。看到她在自传后面大段大段地写她对人生的洞见,写她的觉悟与快乐,写她寻觅自己的前身,再到后来写她给别人发功,发功呀!我充满了疑惑。她的真理是:“空无包含了整个宇宙,里面不在有我的渺小琐碎的恐惧、痛苦和焦虑。空意味着整个宇宙的慈悲,而慈悲则是空无,因此空无就是无上的智慧。”一个女人寻求智慧与理性的结果是转到空、无上去了,作为旁人,实在不知道,她到底是误入歧途,还是真得到了大解脱,拥有了大智慧?想来想去,觉得女人实在是不可思议的生物,每个女人都是一个谜题,答案千奇百怪。佛教认为女人在智慧上是比较低等的生物,对女人殊无好评,说她们有五种过失“瞋、恨、作恶、无恩、刻毒”;有五想欲“不净行、瞋恚、妄语、嫉妒、心不正”;有三放逸“自持身色、自持丈夫、骄慢”...... 《圣经》里的夏娃,是上帝怕亚当寂寞,抽出亚当的一块肋骨做出来的,原本只是消遣寂寞的玩意儿,谁知道她听了蛇的诱劝,勾引亚当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惹恼了上帝,被逐出了伊甸园,流放人间,真是罪该万死。莎士比亚说:“软弱,你的名字是女人!”,而歌德又说:“永恒的女性,引我们上升!”。我有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由波伏娃出面,(选择她是因为法国女人比较善于应酬,而且关于女人,波伏娃就写了一本《第二性》,她当然最有资格来组织这个沙龙。)联络佛祖,上帝,莎士比亚,歌德......等等等等,大家辩论一下,然后整理一本谈话录,书名我都想好了,叫《我们在谈论女人时说了一些什么》。

不好看!

可能是我老修炼得越来越刚强越来越浮躁了,这种叽叽歪歪的女知识分子文章已经实在没耐心看了。一堆人名上来乱作一团就已经昏,后面的流水帐和掐头去尾的回忆片断就像家庭相册一样,对当事者一点一滴都是亲爱的缱绻的意味深长的,外人真是只能礼貌地陪着看。王小波说小说首先一定要有趣。小团圆真是不有趣不好看。还是只能看Haunted那种每一页都是刺激,每一页都是挑战你的想象力和容忍力的极限。回头再看这种无甚转折的清水文章太没劲了。p.s.这算不算小鸡文学啊?我逃。。。

写自己,多难呵

写自己,有那么难吗?我们当然没有像小说那样尝试过。但是,应该是很难吧,因为张爱玲都写不好。藏着掖着的,不应该只是细节,而是丝丝缕缕的内心触感,而且,还隐隐作着痛。是不是得怀疑一下自己的信念:循环往复,慢慢升华?

人生的生趣全在不相干的事上了

岁末年尾,整理自己一年来所读的书,最推崇备至的当属这部了。随着时间的迁移,逝去的总会呈现出来,并以一种血淋淋的方式。我读《小团圆》,心里会不停的想:这里的九莉是我以前读过的张爱玲吗?那个19岁就写下了“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瘙子”的张爱玲。后来Jackson去世,读到关于他的种种报道,才终究明白对于张爱玲,什么才是她一生的符咒,以至于无论躲到哪里,还是没能摆脱这种阴影,并且晚年时反反复复出现在她回忆的画面中,不得安宁;也终究才明白那种横贯张爱玲作品中的苍凉感来自何方,无论多么炙手可热的爱情故事,到头来都会以一种普通但凄凉的结局煞尾,而所谓的亲情,亦是那样的不可信和犹疑不决;想象一个大半生都在世界各地背着家传的古董文物飘零、一个将所有生命都用来周旋不同男人的女人,同时又是忽略了自己子女的母亲,临终前在异国他乡的英伦写信给女儿要求再见她最后一面的场景,结果张爱玲却这样轻描淡写的讲述自己当时的反映:“她当然没有去,只是在自己也年老时一遍又一遍搜寻着从前的故事,只记得母女在一起的时候几乎永远是在理行李。”再看张爱玲弟弟的回忆录:姐姐决绝的离开上海,头也不回的走了时,他并不知道一点消息。他到姑姑家找姐姐,“姑姑开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姐姐已经走了’然后关上门。” 。”“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街上来来往往都是穿人民装的人,我记得有一次她说这衣服太呆板,她是绝不穿的。或许因为这样,她走了。走到一个她追寻的远方,再也没有回来。”怎样的遭遇让她对亲情如此冷淡,以致让人读来,字字句句都感到心痛。也或许这就是她对人生的第一次恋爱如此疯狂的原因吧。然而,即便如她所讲:“当她看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又能怎样呢?只身远赴美国,晚境凄凉的张爱玲究竟追寻到了什么?其实她比谁都明白,这朵花早在自己28岁时就彻底凋零了。又或许她还心有不甘。那首《寂寞的松林径》的音乐确实好听,“红棕色的小木屋、碧蓝色的天空、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有好几个她自己的小孩在松林中出没。他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她忽然羞涩起来”的梦也确实很美很甜蜜,如烟花绚丽的人生破灭后也只残留等待了,犹如军队作战前的黎明般恐怖。读《小团圆》,会更加的深刻理解那句张氏名言:“人生,所谓的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上了。”由是,想起一生沉溺在爱情诗词上的叶嘉莹,丈夫逝世后,她亦写下如此心境:“一握临歧恩怨泯,海天明月净尘埃。”有时,走失了一小步,真会铸成大错。

有点乱

如果像书中的《序》所言,这是张爱玲不想将它面世的遗作,还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但也可能这点缺憾美,凑成了真正的「小团圆」。但仍是那份封建社会下的激情,确是张爱玲小说引人入胜的地方。

这尾续的真是......

在一片八卦声中匆忙读完了这篇连标题都说不上喜欢的“小说”,突然觉得好笑起来,前言中宋淇努力劝阻张出版的原因当真只是字面这么简单?换了我是她朋友,肯定也得劝。七五年那时出倒也罢了,甚至可以制造一场轰动,无论如何,张的职业生涯也算是赢了个“小团圆”抑或“大团圆”。可这样一部作品放在今天出版,实在是有点不伦不类了;不过还好,以书中极力想要表现的东西而言,估计那时的心已经不介意“娱乐大众”了,有些许可惜的是,如果早30年出版,估计效果会好得多。对张一无所知的人读这部作品,应该是有福的,因为这样的小说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甚至独一无二,尤其是对母亲的那种情感描写,不见得每个人都有那么敏感的神经抑或那么大的勇气去表现这样一种母女关系的。只可惜,这些新读者中我想90%以上大概动机不纯吧?更可惜的是,她连这点使人满足的功能都没达到,“就这点描写?”八成会这样愤愤然一下吧,哈哈。的确,三十多年前的尺度放到今天,那算个啥啊!若不是作者效应,这样的小说出版商多半没兴趣吧。有人会说《色.戒》,呵呵,真的很好看吗?有趣的是,把其中关于胡兰成的段落挑出来比照着“岁月静好”来读,实在让人忍不住想说pathetic。真正一个是“天上”,一个是“人间”。更可气的是,恶人扮神仙扮到让人爱上他,这女人私生活大暴露只徒然削弱了曾经的嚣张气焰,不公平啊不公平。就才情而言,之前读过张作品的人应该都心照不宣了,读得越多越不想表态吧?这样一本书来收尾,顶多顶多就是个“小团圆”了。倒是很想听听王德威先生如何评价这部书,如果可以跟胡的来个“比较文学”就更好玩了,可惜这大概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罢也罢。

多年後才悟出他是叫她Toots

【明報專訊】讀《小團圓》,一步一驚心地顯現一個少女對她父親的愛,是怎樣「埋沒」在其他女人的介入之中。「退出」之名造成他和她關係中的裂痕、精神上的隔閡——當然只有「精神」上,不是肉體上,才會使她對他那些有意沒意的觸撫念念不忘。在她五十多歲之後,想起父親,她寫﹕「他繞室兜圈子的時候走過,偶而伸手揉亂她頭髮,叫她『禿子。』她很不服,因為她頭髮非常多,還不像她有個表姐夏天生瘡癤,剃過光頭。多年後才悟出他是叫她Toots。」讀到那裏,被張愛玲恍如隔世的感觸染紅眼眶,眼睛明明被那句子勾住不放,手卻殘忍地把書闔上。「多年後才悟出他是叫她Toots。」——甜心、蜜糖、可人兒,多少爹]會以這些對女兒的稱呼當作口頭甜點,是洋派的親暱,也是某種遺憾的補償——她是他沒有得到善終的初戀的魂魄。但在張愛玲的故事裏,他更像是後來讓她不斷奉獻的「愛人」的原型。父親在女兒身上與舊戀人重逢,女兒在父親身上依稀看見未來愛侶的面貌和身影,後者自然是更凄徨的——前者的孤寂只是對於「得而復失」的無可奈何,但在虛無縹緲的「未來」面前,「愛」的徒勞總是使人感傷。這種感傷我很清楚。有點像在別人的泛黃照片前,憶起自己也拍過近乎一模一樣的一張。小時候做過一個夢,清清楚楚被穿格子襯衣的大男孩拖我的手從一條扶手電梯上去,再換一條電梯下來,醒來後欲哭無淚—— 5歲還不到,為何已知道之後的人生,便是要在茫茫人海中,把那份安穩的感覺找回來?回想起來,那是預言,然而要明白它到底預言什麼,便是要「悟」。「多年後才悟出他是叫她Toots」,是不是有「多年後才發現他愛她或她愛他而不自知」的意思?以她自卑的性格,當然不會像傳統小公主般張揚地向父親求索他內心裏那男孩的愛慕。她不是不知道一直「暗戀」他,只是她利用了對後母的憎恨來殲滅對他的愛﹕激怒、挑釁、逃走,以為終於不用再被「不倫」的陰影籠罩,沒想到「父親」就是她的愛情宿命,走了多少個,還是離不開如影隨形的第一個。如此說來,那「悟」字不過是下台階——不忿被誤認作「禿子」純屬藉口,她是不願意相信他會從心底愛上她。直至她垂垂老矣,「初戀」是照亮暮年的一朵小火燄,在微弱的光線下,我們看見她是曾經多麼的可愛,因為他是曾經多麼的年少輕狂。在《小團圓》中與「戀父」有同樣動人的描寫,是「恨母」。文林奕華http://digital.sina.com.hk/cgi-bin/nw.cgi?action=view_news&id=229753&type=28&newsdate=2009-04-19

怎能怪我内心冷漠,谁又给过我光和热

看不惯这么多人说张爱玲不好,说她刻薄说她性格扭曲说她眼光差摊上那样一个男人。也不想听你们同情她怜悯她。都是亵渎。她又没要死要活。她也没杀人放火。她只是愿拿她的事写出来给我们看,我就觉得是种诚。我就感激涕零了。早就忘了高中时代看的张选们。只记得个题目,只依稀记得几部经典的。大约故事皆悲悲郁郁。可是看得醒目看得刺激。止庵老师在解读讨论会上说的是。有人写书,是写美好的幻。有些人写就写的真写的刺。我也更喜欢看后者。张爱玲她就有能把话说到透点的痛的本事。说她刻薄说她傲慢说她冷漠。可是谁又摊上过她的遭遇,一大家子的瓜葛缔结,有父有母却得不到父母的温情。亲密过的友人和亲眷匆匆过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是么。自己得把自己照顾好,别给别人添麻烦才是通情达理。究竟是环境造就了性格,还是性格影响了氛围。在我看来都是不能受控的因素。爱上的男人是这样的,你又能和谁抱怨。知他风流成性,可他是那个欣赏你的人,是那个懂你的人,是那个在讲台上闪闪熠熠发着光的人,是那么妙笔生出了花绕到了你肚肠的人。我再年轻些的时候,真的不懂,这样让你伤心的人,过了就过了,忘了就忘了。有什么好纠缠。现在我明白了。不是过了就还会有新的的。有时候过了就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末了,不纠缠就真的空白,白得一片讽刺。哭了闹心了也没人回个音也没人来个哄。那么哭闹又有什么意义。于是我们无情拭面。心就破破烂烂的一个城,没人盼你的去和留。于是一个心思那么细那么细的张爱玲就成就了。她的悲和怆悄然无声,只在纸面笔尖。我们享受尖叫般细腻至痛的文字,来安抚我们同样扭曲的心灵让它外表更华丽能掩饰脆弱,内里更冷冷清清平平稳稳好承载淡漠。考试的恶梦,我也常常做。我的版本是惊恐分数发报出来到底有没有及格。一晚上可以反反复复及格不及格得做个好几出。我也尝试不要那么小鸡肚肠不要那么敏感神经。可是我做不到。就这体质。所以我爱爱玲。因为我知道她就那体质。爱她接受她的全部。即使彻头彻尾的一场悲剧。我的人生亦是。爱是因为拒绝不得。马生描绘得那场景很美很美。快来拍电影吧。晚年的张爱玲,在彼岸漂泊的公交车上落魄得被黑人抢了要去缴税的钱。无奈凄凉。公车下车,顿时画面扭曲旋转时空,胶片颗粒般厚重的旧上海、留声机咦咦啊啊的留声曲悠悠然,旧旧黄黄的浓郁空气。之雍在车站朝她挥手。每个小团圆能凝住了,就美极了。痛极了得美。

凄凉人生——我读《小团圆》

我这把年纪居然又熬了夜。不为别人,正是为了张爱玲。我可是个自律的人。看到午夜一点,强迫自己熄灯睡觉。可是这夜晚的黑仿佛有千钧重,和张爱玲笔下的九莉一起,重重地压在我的身上。满书满纸弥漫着的孤独、绝望、冷漠、算计,夹杂着貌似平淡述说却惊心动魄血色淋淋的战火,我知道,如果不爬起来接着把这本书看完,如果不让张爱玲的故事就在当晚有个了断,这个夜晚,我会心惊肉跳毫无睡意辗转反侧地等待黎明阳光的到来。张爱玲的书,每一本大陆出版的都看过,从来都是事不关己,风花雪月,茶余饭后,闲话闲说。可是,手上的这本《小团圆》分量不重,一路读来如此残忍、冷酷、寒气逼人、不留余地。虽然她叙述口气平直淡定近乎白描,虽然她想到哪写到哪随心所欲,虽然牵扯人物七大姑八大姨关系繁复,虽然间中跨越时间空间两岸三地。由着她下笔任性随意、听任她思路跳去跳来,我紧紧跟着九莉起起落落直到最后一页。一个花季少女,整个的青春成长期被战争横跨,“大战。。。。。。构成了她的地平线”。 前一秒钟花正开得血红,海天是一色的鸭蛋青,瞬间战争追到。没有什么比一个正待绽放的女子不得不把炮弹、流血、死亡、生离死别、物质匮乏、背井离乡视为日常生活家常便饭更令人心酸。父亲母亲统统正牌豪门出身,亲亲眷眷一大家子,却父亲不象父亲,母亲不象母亲,夫妻不象夫妻,姐弟不象姐弟,亲戚不象亲戚,甚至,佣人也可以变成看守,变成演员。因为有钱,他们天天糟蹋钱。也还是因为钱,他们总在践踏亲情。无法想象,富家女九莉始终为钱所困,始终被钱羞辱。 好容易遇上一个心仪男人,那个男人也懂得欣赏她,却偏偏是个滥情的货色。男人到处发情,却还要强迫爱着他的女人心平气和地接受、认可、分享他动物一般的欲望和无耻的道德沦丧。有两个场景,在我脑中久久不能抹去。一是九莉堕胎。描写抽水马桶中的男胎。 张爱玲就这么把镜头狠狠地推到我们面前,不许躲开,只好在一边又悲又惊地看,一起参与这场杀戮,眼睁睁地让这个直立的大睁着环眼的不甘心的男胎从这个世界消失!实在太狠。这世道,和,张爱玲的这支笔。还有一段。 之雍睡去,九莉比较着切肉的板刀和切西瓜的长刀,张爱玲也并不忘记描写之雍脊背的“狭窄”与“金色”。提刀杀人,此念虽不过用寥寥两行文字,可我耳边居然响起莫扎特《魔笛》的夜后复仇咏叹调,那个尖利的三连音正唱着九莉和张爱玲内心的激越和挣扎。我知道,这些无辜的女子,她们是走投无路了,她们的心已经血肉横飞!看这本书,寒意是从脊背上开始的,渐渐爬满四肢,充斥大脑。只觉残酷,只觉心惊。只觉得冷。就算看到九莉之雍著名的婚书落字“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也还是刺目嘲讽,凄凉无奈。好了,我们终于看到,九莉、张爱玲,她们的生活,这个由一块块颜色刺目碎片拼成的生活真的满是虱子。想想张爱玲这一辈子,她曾经靠过谁,她有谁可以靠,她有的,不过是她自己而已。这样一段凄凉的人生,这样一本凄凉的书。我问我自己,还有无勇气再从头看一遍《小团圆》?

母女关系--重要的一条主线

《小团圆》文体上是她作品中最不像小说的,类似回忆录,散文。以下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1农村,2理论,3盲目自信,4到处留情,5没有原则的评价。如是!虽如此,如毛尖说的,“好在,并没见到九莉对之雍发出真的恶声”。“他理想化中国农村,她觉得不过是怀旧,也都不去注意听他”“她觉得理论往往会有愿望性质的思想,一厢情愿把事实归纳到一个框框里”“之雍迷信他自己影响人的能力,不相信谁会背叛他。……也许她也是不愿正视他在这一点上有点疯狂”“不过他对女人太博爱,又较富幻想,一来就把人理想化了,所以到处留情。”“之雍能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么,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又一团祥和之气起来。”黄碧云说:“55歲寫的作品和二十二三歲一樣”。虽然多了些些料,但“花了半本書寫的事情,我們在《對照記》《流言》裏面讀過了”。虽如此,黄的《 讀完很生氣》还是有点过激。还是七七好:“她不调情,直白地近于粗鄙地写幽会,这些混合在爱情里的她的尊严与笨拙,与内心里热烈的浪漫,汹涌的软弱,成为一个“参差的”对照。如果一个喜欢她的读者,是要心疼她的。”“母亲为她花了钱又抱怨”这里自然有离婚和家庭背景。母亲不爱她。她也不爱母亲。这两个“不爱”之间还没法比较。这也是宿缘。这是除了邵之雍外的重要的一条主线!小小风也注意到的一个细节---她身上一个脓疱清创时,旁人倒已经发现母亲的手在抖,可是张爱玲却写道:“可以觉得她母亲微凉的手指,但是定着心,不动心。”她清楚母亲在凉薄的面孔后还存着爱,但这爱太少了不管饱,以往的凉薄伤害太重了这点爱也不够补偿。所以定着心,不动心。 在香港,她想,被炸死的话,想到韩妈,楚蒂的淡淡,也没有想到母亲。在一个少爱,没落,变态,挣扎,恐惧的家庭中,遇到一个胡兰成,也真的没法啦。

烈性*梦游症患者

本来有畏难情绪的,那么厚一本。尤其看前几章写香港生活有点不耐烦——肚皮官司太多,跟其他小心眼的女人别无二致。但接着读下去倒不可收拾一气呵成了。非常好。同时明白了一件事,晚期的张爱玲不象Jane Austen(从前一直认为她们有可比之处),晚期的她成了感觉派。或者话可以这么说,她骨子里就是个感觉派,只不过她的聪明和理性将她的神经敏感症掩盖了。对这点后期的一些小说(比如浮花浪蕊)有所透露,但在小团圆里她来了个大揭底。有人拿她和普鲁斯特比,我则想到了希区柯克和伍尔芙。所以小风说她不客观我完全同意。她当然不客观,她根本要的不是客观,虽然她貌似理性强大,骨子里她是个个人主义者,最忠实于自己的感觉,到头来她甚至用感觉来修订现实!这简直和胡兰成用自己的逻辑来修订现实有一拼。虽然关于感觉她写得真是好。在书里读到她这首诗,曾经很喜欢的:他的过去里没有我曲折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里晒着太阳已经成为古代的太阳了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原来真是情诗。基本也是她对待感情的态度。被动的,虽然有强烈的渴望,自己将自己封在一层“白蜡”里。寂寞但是停留在寂寞的感觉里。她对胡兰成为什么会发展到恨?一切她都不肯摊开来看摊开来说。永远习惯于肚皮官司——还是和小说前几章里的她一模一样,小风引用过的“因为完全是等待”。非但是等待,而且是等待大战,任何深切的人际关系都是场恐怖大战。这是她事先的预想还是事后总结?要的多,得到的少,幽怨、刺心,且总是一副严阵以待的防范心理,这哪里是恋爱,这是防贼,防贼把她自己偷走、击破了。她的昏天昏地的恋爱,是完全不着边际不落实处的那种。写胡的好处全然是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写不堪(虽然对方的确不堪)则像一场梦魇,还是感觉。然后推理到书中其他男人,也个个委琐不堪。如果连写胡兰成都不尽是写实而重在感觉——从对母亲对亲戚到对爱人,她永远用肚皮官司揣测判断他们,永远不放过他们一处令她刺心的地方——写别人可信吗?还有对父亲。当然书里是说她不爱父亲,所以无爱无恨,不象对母亲或其他人那样计较。其实有感情,不是那种隔着距离的欣赏或鄙视。被后母掌掴然后被父亲关起来那段,她生病做噩梦:父亲带她外出兜风,马上联想起那个为了首饰被男人带出去谋财害命的女人。“跟乃德(父名)在一起,这一类的事情更觉得接近 ”。当一件事有恶化趋势,她的反应是往更坏更夸张和恐怖的后果里去联想。一个噩梦连着一个噩梦,少女时她已经很疲惫心境很惨淡:没有一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令她放松。加上环境影响,下意识里一直觉得性是污秽不堪的。成年后,对凡是和她或欲和她接近的男人,她多少都抱有恐惧或厌恶心理,个个都被描黑,包括她后来的恋人和丈夫。以前总认为是“封建家庭”害了她,现在看她对自己这么不留情面,才明白她自己也够狠够孤绝。作为一个感觉派,她有强化自己痛苦记忆的倾向,她一遍遍回味和加深痛苦的感觉,不停歇地提醒自己她在受虐。这种强化和加深自己是受害者的“本事”三毛也有(难怪她喜欢三毛了),不过三毛没有她那么强大的意志力。末尾两个梦,说前一个是快乐美梦,后一个象“遥望罗马大军摆阵,因为完全是等待”,重复开篇那个梦,十分“惨淡”。其实那美梦同样是场梦魇,同样有不谐和音和恐怖气息,其中那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此前也出现过,是讲两人不愉快到恐怖程度的性事。张奶奶就象被下蛊被符咒了一样,每有痛苦事情来袭便沉溺于梦魇无法挣脱,以至多年之后还“五中如沸”。以前只知道她孤僻,现在才明白她是梦游症患者。这一生,她简直象活在个梦里。过去完完全是场梦魇。人生来不自由,被打翻在地到这等程度,索爱的渴望有多强烈,梦境就有多可怖。补充:小风说张奶奶从对母亲开始,她的感情原则就是想搞等价交换,你给多少我还多少。这个问题我想来想去都觉得不可思议,纯从理性角度没法解释清。因为她行动太决绝,对母亲那完全是两败俱伤的做法。这可以叫幼稚、偏执,几乎是不可理喻的。她和母亲在心里决裂,书里提到和母亲把老师私下给她的奖学金挪用有关,但何至于此。书中和邵之庸的那段爱也是如此,无理可讲(不管对方对她如何),幼稚、盲目,义无返顾,爱到灯尽油枯,一把火烧光。“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这说的还不是邵之庸,但心路历程差不多。感情没了痛还在,火烧火燎的。至于为什么如此计较得失还会把胡兰成对她的感情当作爱,全副身家投入进去,我说不大好。她计较归计较,但不是算计。九莉在还没见邵之庸之前已经开始“崇拜”他(书里对这点轻描淡写地滑过去了,所以我不知道是我没读懂还是她其实没全写出来)。貌似张对爱的定义和你我不一样,主观和想象性的成分极大。她自觉是非常态个体,曾在文章里写自己是日常生活中蠢笨的天才儿童,那么她就顺着这条道路特立独行下去。而胡兰成是懂女人的,他显然去迎合了她那套。这种非常态往深里说就是不自然、戏剧化,张聪明绝顶,曾经说生活中戏剧化是要不得的,无奈她就是好这口。所谓正常健康的生活离她实在太远了,她根本不企望甚至不稀罕得到,至少成年后的她是如此。她对这段爱的想象,是将来汉奸爱人避难时,她千山万水跋涉了去看他。胡兰成也戏剧化,这方面他和她同声同气,非常投其所好并成为他的“专长”。张在不爱他之后只觉得他那是一副“怪”腔调。但张的戏剧化和胡又不同,胡的夸张自恋带有盲目性,他似乎宁死也不愿接触真实生活里痛苦的一面。张当然不是这样,也许正因为敏感的她时刻感知得到实生活处处都是痛苦,才以此来抵消、抗衡亦或逃避它们。无奈狂喜之后,无穷无尽的更深刻的痛苦等着她。人是不可理喻的动物,理性明知道该做的,本能不愿那么做,但一味听凭本能就成了疯子。天才作家们也许不少都有点疯。一段根本不求正常发展的爱往下走会是什么结果?她写这段爱,中间插写她在纽约打胎的经历,总结说女人总是要把命拼上去的。她这是说打胎的可怖经历,但意在前边这段初恋:她是用尽全力拼命燃烧了一次,不是JA式的激情燃烧,而是烈焰焚城,焚毁的是她整个的身心,何等痛苦,何等惨烈。在一切小心眼背后,藏着一个执拗到极致的烈性女子。既不愚也不迂,明知道这样走下去是死路一条,“灯尽油枯”,却还是执拗着,整个人折碎成一片片,往狭而深的巷道里坚持了去。

只是片段

火车旅行的时间极长,不过都好似给生活与别处提供一点缓冲,慢慢的在这二十四个小时内逐渐意识到挥别的与将要迎接的。飞行的坏处便是空间转换的太快,心境却仍停留在旧地,像是游乐场内坐在自由下落的坐椅上,身体与支撑分离,害得肩膀生疼。于这晃荡的厉害的列车内,安静是不能企求的,翻开这本《小团圆》读下去,还好张氏风格水准不变。读到第一句,已经似是故人来。不知道是否写作时她摆布文字的功力已臻化境,接连几句给我的感受竟都是如她所写,“心被扎了一样”。看她写“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都足够在心中搅起阵阵微澜。好像她三十年间看得太多月色,一抹黄晕都觉得陈重,读过这些张爱玲,又怎能不变得稍稍善感呢?她写,不是她自己作的决定,不过知道完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当一件事完了,也就是完了,来时的路是长是短,又能怎么样呢?一马平川或者到处都是山,最后也是个冽趄,手差点扑地。称水母叫果冻鱼,名字美了,遇上了却也是针刺过一样的疼——像是她的男人,管他是不是double agent,伤起人的心来都是一样的精准。她写,身边的事比世界大事要紧,因为画图远近大小的比例。窗台上的瓶花比窗外的群众场面大。 许是报了这样的信念,所以《色戒》里的王佳之会爱上易先生,九莉会爱上邵之雍么?尽管我也都赞同身边的事至紧要的,还是免不了要暗自笑笑她要拉上画图的自然法则为自己撑腰,好像这样便理直气壮了似的。看她写水门汀,乳白色栏杆,也想不起香港哪里还有这样的东西,又或者处处都是所以反而忘记了,至得看到她写,“遇到轰炸,就在跑马地墓园对过。冬天草坪仍旧碧绿,一片斜坡上去,碧绿的山上嵌满了一粒粒白牙似的墓碑,一直伸展到晴空里。柴扉式的园门口挂着一副绿泥黄木对联,此日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亦相同,是华侨口吻,滑稽中也有一种阴森之气,在这面对死亡的时候”。方一阵没来由的天旋地转:两天前曾经踏足几乎一定是一模一样的那一尺地,念过一字不差那两句牌匾,管它那时候跑得是黄包车,现在跑得是奔驰宝马呢。这样一条无数人走过的路仿佛也是时光走廊上冥冥中我们相遇的地点,只不过,物是人非。同样的地点,我只能写出以下的句子:“本来我们已经疲倦的不想挪动一步,但是想想久负盛名的跑马地,多少故事就在此间上演,不去是不行的。抱着把脚走掉的决心开始前行,突然发现驶来一辆叮叮车,上书“跑马地”三字,于是毅然决然的上了车。这是次愉快的盲目大胆。跑马地的对面,是一片美丽的安息之地,和园外的车水马龙实在是强烈的对比。不知道这里休息的灵魂们,是不是都特别中意喧哗所代表的兴隆和财源滚滚。本来以为这样就可以走过了,看到园门两侧写着:今日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的时候,隔着条马路,我还是脚下生了根一般的站定了。我并不知道那时我究竟想到些什么,只是武断的认定,如果在电影找一个相似的镜头,必然是俯拍的我,站在面貌模糊的车流中,茫茫然看着某处,若有所思。”等到写,“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她若有所失”。难免不想到那首假如让我说下去,临别也有通电话,看似简单也得电波两头的心有灵犀,不然又是一个想抓住的另一个想逃而已。战争中总有人性暴露,张写到半山的一处房子是九莉英文老师的家,已是人去楼空却遭人洗劫。什么人呢?“底下山坡上白雾中偶然冒出一顶笠帽,帽沿下挂着一圈三寸长的百花摺蓝布面幕,是捡柴草的女人——就是她们”。 此时还说什么弱者不作恶并不是因为善良而是因为条件不允许都觉得多余了吧。 今年我已经二十二岁更多了,看到她写“不知道为什么,十八岁异常渺茫,像隔着座大山,过不去,看不见”,又彷徨了一下,这座山我已经不知不觉的翻过了,然而前面又好象有更多的山等着我去越过,一生竟都是在翻山越岭了。火车的窗外艳阳天,一片一片的绿色铺开来,遇到干燥的黄土才停下来,瘦弱的树苗上面有一两个巢,也是单薄的样子。间中无端停车一小时四十分,身边只剩下一个茫果一个苹果,尽管看起来境况并没有多差,也还是想起母亲所言,出门在外总要备些吃的才好,免得遇到意外慌手慌脚了。待到买回一盒榴莲薄饼回来,对着那两个水果,又觉得自己简直像是羊脂球一样富足了。张无疑是个早熟的灵魂,懂得眉梢眼角的秋意,也借着九莉的嘴说出过去一直以为只有韩妈喜欢她,就光因为她活着而且往上长,不是一天到晚掂斤拨两看她将来有没有出息。假使少时并不曾这样估量身边人,以上这条仍然可以做为衡量真心的标准了,只要我活着便欢喜了,而不企图我做他的钟无艳,或者夏迎春。临要到北京了,一觉醒来,发觉阔别三个月的老朋友意外拜访,无论之前我的心头紧张的是什么,今次该算是放下了吧。====以下是我的注释的分割线,拜托看过的交流下吧=======本来是看得凄凄然落下泪来,待读到“明明美嚜,怎么说不美?”难免想起老爷,又破涕为笑了。173“这样好的人,可以让我这样亲近。”恋爱中的人们,大抵都会这样感叹吧。有的人,是真的这样好,余下的大多数,也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却也都还是想在永生中多沉浮几遭呢。174他们分手的时候,居然都忘记他说的公式一般的话,只念着天花板上怎么会有如此多的蜘蛛网。从前拥在这床上,也并没有留心的,自己怕这爬行的虫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了。177老爷读这本书,该暗自叹气几多回呢?“明明如月,何时可撷?”热吻时的他,想必也是像蜡烛上的火苗,一阵风吹着便往后一飘了。假设不曾问爱人,也肯定问过非常多次自己,“是真的吗?” 186“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怎知原来人家过得有声有色,还当自己是个英雄——要拯救什么人从一个空虚的过去里面出来一样。只不过刚好靠近,他恰巧需要,何来如此多等待。 190“什么都没改变。”可就是我们一直要追求的了,甚至不惜用手去遮住自己的眼耳鼻口,对改变视而不见,就还能自顾自的想,什么也都没改变,依旧是那个夏夜的小洋台。吓!全球变暖了呀! 222关系在变的时候,总要回想当初初相识,也不知道这一个套路是谁教的,还是天生就学会了呢?“只有我能给的隐忧”,这是什么稀罕物难不成?正像一个人的过去,没了我,也几精彩的。 228“下一个生日才回来”,竟也是过了一年了么?不说365日,反而捡了生日做计时工具,似乎这样时间过的快些,还是慢些?盼着盼着的,也不是要在心里乱刀砍出来地听他讲和另一个女人的故事嘛。 234自然是气的,而且定是气到不行。听自己的爱人说什么别的女人洗衣服更干净,简直是荒唐的臆测了,连细菌的样子都未必清楚呢,居然也能开口说出来这样的话。真是,信口开河了。 236读到此处还未发觉这个热烈的爱情故事能剩下什么,但是,百转千回,这倒是一定的了。爱人的脸,苦海里面的一朵金莲花,还要怎样的爱才能这样去美化一个人呢?全部都是金色,可有灼伤皮肤的痛? 239甚是隐晦,初读时还在纳闷是什么疼与不疼了,又至到后两段,方才醒悟过来。清冷的早晨里啪吵醒三姑,是开心之极而不知该投射到何处去么? 240因着战争才能与你在一起,和平年代是不是就演变成,“你我潦倒,烦闷都倾诉”了。若是张爱玲对于战争与爱情的看法是诡异的互补,老爷对于此种精神的把握也是出神入化了。谁说只有越王才是唯一只可共苦不可同甘之人? 242“我要跟你去。”一个想逃,一个偏追。离得这样近在怀抱之内,却“生生感觉到他的恐惧”,还用怎么明白,嘴里没说,也不用说了的。之前讲什么“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能让他随时中止的永远方才是好的吧。 248焚琴煮鹤和似是而非都用得不是很“教科书”的,意味却深长的悠悠然了。本来万头攒动该是个盛况,因着自己爱上个违反世界潮流的人,于是世界的光明也成了黑暗了。几排字,写尽了人潮中踉踉跄跄的跌跌撞撞,想起《色戒》里面的王佳芝,无家可归——流动的车夫都有个歇脚之处呢。情也是如此的:我与百万人中看见你,你却没有,怎么可思议? 251“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乱世中偏偏写下这八个字,为了结终身么,抑或只是泡沫样的奢望。婚书也只得一张,难不成还各撕一半来像虎符一样执着么。“因着你不爱琴声,那边不要琴瑟了。”违了潮流之人,居然也有这样细腻的心思,也难怪会爱上了吧。这倒真是吻下去便要豁出去的爱情了,怪只怪,太想与你现世安稳,于是幻想岁月自然静好——那是自童年之后便不曾感受的安详。 253心烦意乱了起来,竟要杀他么?“你要为不爱你的人死么?”看到这里,要有多少人流泪的,大概,有他吧。 257这样短的<九>,是点题了么?原来“小”团圆便是一男一女的相聚。也是了,古代戏曲都要二美三美,乃至四美八美的,才是个欢天喜地的大团圆了。才子佳人,从前都以为一样只得一个,却原来才子要花团锦簇的才好。 265要选择当然不好,因为要放弃一些,才有可能得到另外一些。永远等你,我是不怕的,只是,你想要么?我要你知道,永远有一个人是在这样等着你的,至多也只是提供一份沉甸甸的,凄凉的满足罢了。 273住在时钟里,秒针动起来都惊天动地的,知道日子是这样一秒一秒的走过去了,但是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呢,又不知道了。更何况熬了尽头,难道还要三美大团圆?欢欢喜喜的做给谁看呢?还是吃如同湿抹布的青菜好了吧。 275只气得说不出话来了,连说一句“水性杨花”都是便宜了他,居然还要让张去“妒忌”他另外的女人,这可真是——疯子了。 278时间也不是站在你这边的,只不过是年轻罢了。“反正你自己将来也没有好下场,”自是会想起小明星那首《你没有好结果》,也还真是敢作敢当的。只是老爷,竟真是个张爱玲一样等人么?多情总被无情恼,也还好,被滥情恼,才衰的。 289“他们永远知道的。”所以瞒不住的,不过是自己逃了现实,大家又都像在演戏一样的自顾自的走自己的台,表情倒也生动,只是观众看了,未免一阵忧伤,还要硬压着这份感觉,直坐到散场,人去,楼空,才满意了。 298

今生今世小团圆

在豆瓣下到了《小团圆》和《今生今世》,后者是包括《渔樵闲话》的全本。哎,不是我不想支持正版,实在是因为去国离乡,邮费太贵。先看看电子版过过瘾。没看完呢,先着急八两句。这个《小团圆》的版本不好,简体字,幼圆,段落之间无空行,而且每段开头还有页码p字标记。《今生今世》是smth的交流版,做得挺好看。 《小团圆》和《今生今世》一起看,觉得还是《今生今世》的文笔更好一点,也更清亮。胡兰成造词诡谲,却又妥帖入微,有电影的质感,先不管他的汉奸生涯,文字确实是一流的。现在的许多写手,甚至所谓“著名作家”,文字受他影响的也不少。而张爱玲的文字更加跳跃,直接叙述而不加分析,正所谓古画中的白描,结构较逻辑松散,让人不注意就忽略过惊涛骇浪。要不是看窦文涛先“嘚嘚”过,还真没注意九莉对于母亲的爱与恨。同时,张爱玲还是坚持不懈地造出古怪的比喻和连接,比如,蟹壳脸,三角脸上的秀丽眉眼,画眉鸟一样的眼睛,把文字运用到这个程度,透着一股凶狠霸道的气息。 哈哈,看完再来修改这篇不算书评的书评。

人生何处是团圆——在《小团圆》中浅思

暴雨突骤,惊醒了梦里疲惫的小鹿,趁着这般的狂风暴雨,在黑暗中寻觅心中的那股清泉。雨越下越大,乡村郊外的雷雨夜总是那般肆意狂放,雨水顺着瓦檐垂直落入自然形成的沟槽里,潺潺的形成一道美丽的小溪,像是要流向远方。“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最近看《小团圆》,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这本书不易看懂,断断续续看完后,心里常有痛楚,偶尔看到一件事,不愿再继续看下去。想来张爱玲在回忆往事,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心里是何等滋味。诚如她自己在书中所说“回忆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那是一种悲哀,虽然淡,她怕那滋味”。虽说是小说,里面关于张胡之恋的故事真假已难以考证。朋友说:“许多作家写作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小说画一个圈,让自己在圈外,但事实上许多的作家都把自己写在了圈内。”由此看来,写成小说并不是张的主要目的,而是要通过小说的内容透露一些什么。团圆,即是欢聚在一起。看来如此喜庆的书名,结局却让人心头郁结。书中凌乱的段落很难衔接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奄奄一息的老妪在临终前匆匆写下自己的一生,像过电影一般,只是一个个场景拼接在一起。这个杂乱无章的人生故事亦如张的人生,琐碎,平淡,读着却让人心碎。生活就是一本小说,纵使当时有千回万转,竭斯底里的痛苦,实境变迁之后回忆起来都是心如止水,在诉说的时候则让旁人感叹去吧。九莉活得明白真实,有人痛责她无情冷酷,殊不知她内心的波澜从没有人理解过,纵然有个邵之雍,最后也是敌不过他身边的芬芬燕燕。一对佳人,成不了一段佳话,实为惋惜。人生就是在这无数个惋惜中过来的,没有所谓真实的美满团圆,只有内心对爱的追求。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一旦没有了爱又哪来团圆?父母的离异,母亲的势利苛刻,比比的背叛,爱人的花心无度,外人的调笑戏虐,怎能不令九莉心寒?但她没有一句怨言,她也想要一个正常女人的生活,有了爱就会不顾一切去付出,要不一代女文豪怎会在见了胡兰成之后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了尘埃里去了”,又怎会在决定离开胡的时候说“我只是要萎谢了”!“她像棵树,往之雍窗前长着,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着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九莉心里的爱就像是这棵树,长得再茂盛也不能伸进爱人的窗户。人情世故让她看清了这个世界,她只能以孤高冷傲的姿态来保护内心脆弱的自己,不让人窥视出来罢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团圆之事少之又少,平淡的相守也变得不可企及。从四十年代文坛上风声鹤唳的女作家,到孤独终老异死他乡的老妇,有多少人知道张爱玲背后的辛酸,没有了当年的风华正茂,《小团圆》也没有了当年文章的华彩,但终归是属于她的东西,毫不做作,卸下所有的美誉,人生匆匆过来,再坎坷也不过如此,洒脱得自然,留得光秃秃的故事让后人评价去,内心没有丝毫的掩饰,爱恨情仇历历在目,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读来却触目惊心,在最平凡的生活里走的更远更深。“这是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或许就是《小团圆》现世的最终目的了。人生何处是团圆?只要有爱,处处都有小团圆。

《小团圆》:张爱与张爱

终于,咬咬牙买了港版的《小团圆》。对于张爱玲,一直是喜爱,但有时也带着一点点讨厌,怪她把世事说得那般尖锐而直白,害得人有时半点生存下去的欲望也没有,偏是要再看着些好吃的好玩的,或是牵挂着的人和事,才能再次鼓起勇气,走向生命的更深处。所以,想了想,此次《小团圆》哪怕没有这些关于情关于色的噱头,也还是要买了竖版繁体的来看,去更贴近作者的写作环境,一笔一划,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灵魂笔下流淌出来的世态炎凉与细密排布的分秒生活。据说张写此书是为着给自己、给所经历之流年遗下尽可能的真实,免得是黑是白都由别人写了去,待芳魂归天,无人替自己佐证,是与非或许并不重要,但只要愿意,当事人有写出一切的权利。彼时,胡兰成仍在世,不红不紫不如意,但也一样能牵动舆论与神经。而对于张来说,不论是好还是坏,将此前数年之种种如观影般再在自己脑中回放,也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张依旧将此书速速写就,并有立即出版之意,只是被好友宋淇夫妇相劝,便就此搁置,直至今日,方重现天下。期间,张有悔意,并在出版与不出版之间反反复复,虽在与友往来的信中提及不想再出版此书,但终是没留下确切的嘱托。这也许是读者之幸,否则,33年后,我们哪有福气看《小团圆》呢,能看的只能是各种各样的品评,或是曾与张有交集之人从侧面的叙说种种。依张的性子,如何容得别人对她的一路走过信口开河?所以,尽管《小团圆》如今关于是否该出版之事的口头官司不断,几方面人物各执其辞,各执其据,如:“《小团圆》小说要销毁。” ——1992年张爱玲写给宋淇夫妇的信“《小团圆》一定要尽早写完,不会再对读者食言。”——1993年张爱玲写给皇冠出版社编辑的信但我想,出了这本书才真是对了张的心思与路数,就如同一口恶气,吐出来才算舒畅。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爱过就是爱过,痛过就是痛过,爱情的投入与转身的绝决张均有经历,在爱情也更加品味到她的浓烈与凛冽。所以,我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张到老年可以成为一个慈祥的、对过去种种都肯付之以风清云淡的人。否则,也就没有了一个在异国他乡离群索居的老太太。 就如同《南方周末》讲到《小团圆》时,选择的张爱玲约拍摄于1994年的照片,姿态依旧张扬如昔,比之盛年穿旗袍半扬头之照片,神情气势没半分改变。这就是张爱玲,许是上苍的一颗遗珠,不然怎活得如此肆无忌惮,在男人的世界里横生枝节,在女人的世界里横扫千军?一来一去,74年,也算结结实实地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巨变,各中滋味,在书中已写尽,而自己的事,正如张所说:“自己来揭发的好。”那么,清明时节,三天小假,除了必须处理的世俗杂务,其余时间就执卷细读好了,不为考证,不为猎奇,不过凑趣,忘记关乎自己的世间纷扰,全心全意投入另一个虽已过去,但风云变幻的时代,看看张爱玲,看看“祖师奶奶”如何将毕生心血浓缩至区区六百多页手稿。看看盛九莉,看看邵之雍。也许,我们真的能够看透的张爱与胡兰成的深髓与魂魄,乃至各自的缘法与魂飞魄散。

小团圆

小团圆不是她最好的,但也许是她写的最艰难地。小说是有逻辑有布局合理的,但生活化不是,而且是写自己有多难。所以说她永远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之前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想看她离开大陆后的文章,心里好像很担心似的,但看完小团圆,我如释重负,她还是她。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她晚年的作品和玛格丽特杜拉斯越来越像了。

《小团圆》之琐碎读后感(转洁尘)

看了不少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还是洁尘的最合心意,最妥贴,她是真的喜欢张爱的。洁尘      对一个人关注太久,就会产生光晕效应。虽然不见得什么都喜欢,但既然持续关注,那就是基本喜欢的。这个基本喜欢就成了一个光,然后周围散出晕,也就看不清轮廓了。这样的人,有一种私藏的意思藏在自己心里的某一层皱摺下面。只要一碰,这个意思就会起反应:哦,他(她)呀。  张爱玲于我就有这个意思。通过阅读这个渠道,对我起过启蒙以及后来的修正、补充、调整作用的女人有三个,分别是三毛、杜拉斯和张爱玲。张爱玲是最后一个。在她之后,我就定型了。也是在她之后,女作家就只是女作家了,跟人生跟我自己,都没什么瓜葛了。她们和我就是单纯的作者和读者的关系了。张爱玲于我的意义,不是说我是照她的样子定型,而是她在我定型的最后一个阶段拧了我一把。这三个女人,我不能说她们是朋友,朋友那是需要很喜爱的情感充溢其中。这三个女人像我的亲戚,一度走得很近,虽然现在看她们各有各的烦,但还是觉得亲切。  我不在摇旗呐喊高喊永远支持的亲友团的队伍里,但的确是一个张迷。《小团圆》出来了,等不及得要看。托熟人从香港带回来一本。如果等着看内地简体本,肯定要被删节不说,还觉得怠慢了。急急到手,我却看得很慢,一天几页,感觉很熟悉,像是在读旧书,那是之前看了她那么多东西早就熟悉了的调调儿。  看得慢的原因是因为拉杂。就一部长篇小说来说,琐碎得很。人物很多,从老戏台的左边掀帘出来,没说两句话,就从右边掀帘下场了。你以为这个人还会出来,但也就没戏了。偶尔几个,过很久又出来晃一下,什么绪哥哥二哥哥素姐姐的,前面本来就是寥寥数语,后面出来露一脸,观众也记不得那是谁了。张爱玲是短篇圣手,这一点,以前的长篇《十八春》就有对照,这次《小团圆》,更是一个说明。她那字字珠玑的特点,还是在短篇里光彩照人。  但我还是喜欢看,就是那种琐碎也喜欢。我历来喜欢看细节饱满闲笔丰沛的东西。《小团圆》就是这种东西,就像她边想边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一个人坐在那里乱想,想当年:夏天的月亮、那个人的一个侧影、一只耳坠、一块布料……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得记下来……突然那时的一个念头又冒出来了,得记下来……一个挺妙的比喻,如“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得记下来。……本来已经写到去探望避难的那个人了,按理说,这是小说的“当口”,或者说是一出戏的“戏核”,但当年在乡下看的那出戏太有意思了,也就忍不住荡开来细细记了一整章……当年的那些爱慕沉溺和后来的轻蔑看穿,交叉涌上来,也就交叉着记下来,管它小说不小说的。  我也真没把《小团圆》当小说来读。对于一个有八卦爱好的张迷来说,我读的就是回忆录,自然地成了索隐派,把里面的一个个人拎出来瞧,跟之前读她的时候已经很熟悉的那些人叠在一起,就跟报纸付印前,把胶片和纸样重在一起看似的,看多了什么少了什么。看到几处“新料”,大为惊喜,哈哈,原来是这样,我猜就是这样……  她从没年轻过,提笔就老;看这本晚年写就的《小团圆》,觉得她也没老下去,就停在那里了。她自己也愿意停在那里吧,走出大陆后的故事就不写了,她觉得后半生没什么可说的呢还是没来得及写?我觉得是前者。  还很年轻的时候觉得她句句都是真理,把人生给琢磨透了;但现在看她拿自己和别人都无可奈何,只是觉得怅惘和怜惜。一本《小团圆》看完,拣了散落一地的珍珠,就搁在那里,串不起来。她自己都串不起来,谁能帮着串?关上书,想想,下一个模糊的断语:好!好在哪里?好在她是文字天才,还好在她是亲戚啊!

讽刺至冰冰冷的一本书

张爱玲的文字,总是一眼可辨认的,独一无二的。那种冰冷的讽刺,隐藏在清清淡淡的文字底下,慢慢的浮出水面——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总是太凄清。一开始不知所云,直到翻了一半才懂:所谓盛九莉和邵之雍正,即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剪影。胡那样的人。。。哎,即便是个才子,又怎么样呢?不明白张为何选了他,也许是迷乱——这是围绕了整本书的氛围,也是我一直读不懂得地方。

终究在写自己的故事时,力不从心

之前媒体一直吵的很热,所以就买了本读读。算是一直喜欢张氏的文风,那种冷静的近乎变态的对待爱情的计较一直令人觉得格外的特别。一直有种感觉,她似乎总是能很容易的看清爱情的虚假与脆弱。所以说她的文章是言情倒不如说是她是否定爱情存在论者,她到处散布着爱情的不可信论。于是开始好奇,她的人生该是怎样的?其实之前就知道过她与胡兰成之间的故事,与她那段千里寻情郎的故事。但每每都不相信,如此不相信爱情的她,为何会那样做?看过这本书,唯一的感想居然是,难道她真的爱过他?说是最无情的爱情叙述者,到最终的结尾,居然是有情,不可谓是一个笑话啊若说此文的内容么,其实一直觉得写的倒不如想象的好,或者说,张氏文风实在是不太多见。里面多是絮絮叨叨,大段与主要情节无关的描写。说是小说,倒不如说是日记来的真切。看完全文,忽然又种,能医不自医的感觉。一个会写故事的人,分析起别人的爱情头头是道,但写着自己的时候,什么都是在意的,什么都是辛酸的。所以力不从心啊~

大团圆

月初,《小团圆》的简体版出版了。我迟疑了两个星期,终于还是买回来看了。曹雪芹就是贾宝玉,张爱玲就是盛九莉。忍不住地要对号入座,甚至“人肉搜索”。把小说人物和真实人物等同,是很不入流的做法。可是不这样做,似乎妄为“张迷”了。这本书有着太强的intertextuality,以至于豆瓣上有人说:不是“张迷”,不要看《小团圆》。言外之意,看了也难以会心。对照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山河岁月》,张子静和季季的《我的姊姊张爱玲》,私生活部分(大多数人最感兴趣的)基本就明了了。而细读起来,几乎处处都有其他小说和散文的影子,比如父亲和继母调情那一段——“烫死你!烫死你!”——其实就是《连环套》里雅赫雅和霓喜的一段。所有熟悉的字句,相似的面孔,一个个跳出来。《金锁记》、《倾城之恋》、《私语》、《余烬录》……这些作品在《小团圆》里“大团圆”了。对于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实在不想多说。一来我拽不出那些专业术语,二来,多年来对张爱玲的喜爱,使我无法客观地评价她的作品。《小团圆》这本书,使我想重新读一遍张爱玲的所有作品。《赤地之恋》和《郁金香》没有买,得赶快买了来。她曾经说,可能的话,要找高手翻译自己的作品。现在已经出版的译文不多,《金锁记》是自译的,《倾城之恋》是与人合译的,另外还有几个短篇,本来就是英文撰写的。没有谁,能给我这样强大的动力,让我好好学习翻译技巧,认真研究翻译学。看完了小说,感情是低回不已的。只有一段有意思,让我笑了很久。小说里九莉的父亲绕室读书,偶而伸手揉揉妻子(也就是九莉继母)的头发,叫她“秃子”。继母很不服,因为她头发非常多,还不像她有个表姐夏天生疥癣,剃过光头。多年后,才悟出他是叫她Toots。听见了吧,toots!

我不想读它

其实本来就不是一本希望被出版的书.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愿望,有一个供我们源源不断吐露心事的树洞,可是被人都不会知道.于是我写下来.写我的生活,我的快乐和难过,我的心情你看不清楚那是因为我不想要你知道.但是这些话都是我的小秘密.或许有些羞耻的经历和念头我没有告诉你但是写出来.我只是想要倾诉.但是并不需要听众.倾诉是一种本能,我们的不同只是在于我们是否需要听众.那么为何不能尊重她的想法呢.对于那一段连她自己都无法定义的爱情.我不想要读.

无意的。一些故事。

路过一家书,想想自己从来没有看过张爱玲的文字,便无意的拿起,买了一本她的书,却没有想过是现在备受争议的遗作。断断续续,看完前序,是关于一些张爱玲的日记和友人的关注。再然后,翻到最后,才知道她要描写的是战争时代的爱情故事。原谅我,一直都没怎么留意这个伟大的作家。她描写的如此细腻,本来烦躁的我把它压在最底层的书本。昨晚收拾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遗漏这个作者。深夜,外带一些疲惫,阅读文字,阅读她的爱情故事,凌晨,拨通某人的电话。过于压抑,沉默良久,才顿悟,爱情原来只是过眼云烟。她笔下的爱情,高深莫测却又过于峰回路转。不懂。我们都不懂。

止庵:对自身情感不留情面的总清算

特约记者 黄今【评价】 我觉得是张爱玲的顶峰之作。您如何评价这部小说,有港台论者说不如《倾城之恋》这些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都是张爱玲二十多岁的作品。她的风格后来有变化。读者或者评论家看惯了某一阶段的小说,对这变化不能接受。这不是人家写得不好。我从来就不认为《金锁记》、《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巅峰之作,她一直在发展,经过好几个阶段。《倾城之恋》、《金锁记》是她最早写的东西,写法还比较简单。《小团圆》就不那么简单了。不简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前的写的是某一时空中出现的事情,《小团圆》写的是多个时空交错的事情。所以有的人看不惯。《小团圆》至少有三条基本的时间线,第一条是九莉在香港,港大要考试,然后打仗,回到上海,跟邵之雍恋爱,又跟邵之雍分手,再跟燕山恋爱,又跟燕山分手,这是一条时间线;还有一条时间线是这之前,一直到九莉很小的时候;还有一条是第一条时间线后面的九莉,最晚写到她三十九岁。三条线上的不同片断交错拼接在一起。她早期的小说没有这种写法,只有一条时间线。《金锁记》写曹七巧的一生,按着时间顺序呈现出一个个情景。《倾城之恋》也是这样。《小团圆》不是这么写的,所以好多人看不惯,但这种手法在现代小说里是很常用的。如果把《倾城之恋》、《金锁记》视为终极的话,那你就没法接受这部小说了。您认为这个小说在张爱玲的写作谱系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是的,是她集大成之作。张爱玲的创作有所变化,有所发展。我们刚才谈到的《金锁记》、《倾城之恋》是她1943年的作品,从1944年写《年青的时候》起她就开始变化了。到1945年她写《留情》的时候,就跟最早的作品差别很大。1947年之后她开始写比较通俗的作品,如《多少恨》、《郁金香》、《十八春》、《小艾》。50年代中期她到香港,写《秧歌》、《赤地之恋》,风格又一变,追求“平淡而近自然”。到70年代,她重新主要以中文写小说之后,风格又一变。《小团圆》的写法和她另外三篇作品《相见欢》、《浮花浪蕊》和《同学少年都不贱》很像,这些都是同时期的作品。同一时期还有《色,戒》,但《色,戒》的写法没那么复杂。如果只盯着人家早年的一两篇小说,沉迷其中,而拒绝接受作者自己的变化和发展,这样的读者未必高明。【对号】 能对人未必能对事,能对事未必能对细节读过《小团圆》能很明显地发现,很多人物都和张爱玲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能对上号。《小团圆》里不少人物,都能跟现实中的人对上号,但事情是不是对得上号就不知道了。大概有十几、二十来个人物都能跟张爱玲现实生活中的对上号。譬如蕊秋对应母亲,楚娣对应姑姑,九林对应弟弟,比比对应炎樱,邵之雍对应胡兰成,燕山对应桑弧,荀桦对应柯灵,虞克潜对应沈启无,还有个向璟对应邵洵美。但是能对人未必能对事,能对事未必能对细节。怎么说它还是小说,否则为什么人物不叫本名,还要另外起个名字。那这本书能不能当作文坛八卦或者掌故来看?对作家来说,在写作中以现实人物为原型,这个我觉得不足为奇。上个世纪初有部小说叫《孽海花》,里面好多人物现实中都有原型。包括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还有她的奶奶,就是李鸿章的女儿,那书里都有。所以说这种手法也不是独创,以在生活中的谁为原型,这非常多见。但是要说《小团圆》里的角色与现实人物严格能对上号,倒也未必。我举个例子,燕山的原型是桑弧,但燕山是演员,而桑弧是导演。这个就有出入。当八卦来理解就太低了。您之前给胡兰成的《今生今世》作过序。很多人在读《小团圆》的时候都会特别关注张、胡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读《小团圆》的一个误区。九莉是这本书的女主人公,但是邵之雍不算是男主人公。邵之雍第四章才出场,第三章就占了全书的将近四分之一,所以邵之雍出场的时候小说已经到了一半了。后面还有好多篇幅没提他。不是说九莉和邵之雍这部分不重要,但是这本书绝不是只写他们俩的事。实际上书中最重要的还是九莉和她母亲的关系,这才是真正贯穿始终的关系。小说结尾她说九莉绝对不要小孩,她不想她和她母亲的关系重演,“小团圆”的寓意有很大一部分是落在这里。书中还有多重关系:九莉和姑姑的关系,和弟弟的关系,和比比的关系,和燕山的关系,早期和那个安竹斯老师的关系,还有和她整个家族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人说不重要,但并非如此。比如其中有个日本人叫荒木,就是《今世今世》里池田,他与他的恋人的关系,其实正与邵之雍对待他的女人(包括九莉)构成对比。荒木就认准了一个人,而邵之雍不断地找一个又一个人。你可以说荒木不在这个故事里,但是这个角色未必多余,这本书并不是一部传统的写故事的小说。【对张爱玲有了新的认识】 《小团圆》肯定有针对《今生今世》的意思,但把它人间化了,实在化了,有血有肉。《小团圆》是否刷新了您对张爱玲的认识?从前我在一篇文章里说:早期的张爱玲仿佛《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晚期则有点儿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了。《小团圆》就好比是曹七巧所写,这本书就是要把自己那段时间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情感都理清楚,不留情面、无所顾忌地来个总的清算。这是一部情感小说,一部心理小说。比如九莉跟邵之雍的关系,一开始她爱这个人,后来她恨这个人,再后来她觉得没意思了。这个层次变化写得非常清楚。邵之雍离开上海,她到浙江去看他,这时候就显得比较冷漠了。邵之雍后来回到上海,她已经没有感觉了。虽然她总是不能忘怀,时而还想挽留这个关系,其间的情感非常复杂。当初我给《今生今世》写序的时候,就说不能光听胡兰成的一面之辞,需要旁证。我今天还是这么说。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把他和张爱玲的关系写得虚无缥缈,一个金童,一个玉女,过的是天上的生活。在张爱玲笔下把这个神话解构了。《小团圆》肯定有针对《今生今世》的意思,但把它人间化了,实在化了,有血有肉。您对胡兰成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我从来就不大喜欢胡兰成。我当初在序里说,我并不怎么喜欢这本书,就像不喜欢他这个人一样。现在也是如此。《小团圆》里有句话:“我不能和半个人类作对。”我不喜欢的是胡兰成对待女人的态度,而且特别自我,自以为是。倒是书中别的人物给我一些新的印象。比如九莉跟燕山的关系。这个过去偶有传闻,但不能坐实。原来还真是有这么回事。据说苏青和胡兰成的关系在书中也坐实了?这个苏青在《续结婚十年》里写过。但荀桦这个人物就跟想象差别太大了。就是柯灵吧?这是小说中的人物,原型跟人物本身可能还是有差别的,但是这里能看出作者对荀桦的原型的基本态度,那么回过头去看那篇《遥寄张爱玲》,就觉得很有意思了。不过再强调一遍,《小团圆》毕竟只是一本小说,不是一本传记。楚娣倒是跟《姑姑语录》里的姑姑很像。比比也与《炎樱语录》、《双声》里的炎樱相去不远。《小团圆》写得最好还是九莉跟她母亲的关系。邵之雍只是书中众多人物中的一个。拿电影来打比方,那他也就是男配角,而九莉是女主角。这书是没有男主角的。就连九林也比邵之雍的戏份多。【色,戒】有香港评论家说,当初看李安的《色,戒》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床戏。读过《小团圆》里面的床第之事后,这个问题明白了。《色,戒》里的易先生跟胡兰成没有任何关系,王佳芝也不是张爱玲。现在《小团圆》面世了,你可以看到王佳芝跟九莉的性格差异多么大。王佳芝是整个儿投入进去,我的事业,我的同志,我的性命,什么都不要了。而你看九莉什么时候是这样的?有人说,有些细节也很相似,比如说《小团圆》描写了邵之雍的侧脸,《色,戒》里也描写了易先生的侧脸,文字也是一致的。其实,不光是写邵之雍的侧脸,九莉和燕山去看电影,“看到他聚精会神的侧影,内行的眼光射在银幕上,她也肃然起敬起来”,这不也是写侧脸?张爱玲观察人就是爱看侧脸。从前她在《年青的时候》里写汝良画沁西亚,画的老是侧影。还有一句话,《小团圆》和《色,戒》是一样的:“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王佳芝觉得易先生是真爱她的,九莉也觉得邵之雍是真爱她的。但是接着往下看就不一样了。王佳芝说“快走”;九莉呢,“但是一只方的舌尖立刻伸到她嘴唇里,一个干燥的软木塞”,当下她很反感。这能说是一样吗?《色,戒》的事情虽然别有原型,但主要出自作者的想象、创造,而《小团圆》是自传体小说。易先生是一个心狠手辣,可以把整个局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邵之雍哪有易先生这手段?邵之雍只对女性有点手段。易先生刚脱身就把谋刺他的人都逮住了,当晚包括王佳芝在内通通给枪毙了。哪像邵之雍,找了小康姑娘也离不开,找了九莉也离不开? 您说这本书里最重要的是九莉和她母亲的关系。但张爱玲自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爱情中的百转千回。”我觉得这个小说是一部感情小说,爱情肯定在感情里占有很大的成分,但此外还有亲情、友情。从篇幅上来考虑,爱情并不是最主要的,但是爱情肯定是很重要的,比如小说最主要的一条时间线截止于九莉三十岁,为什么截止于这儿呢?就是因为她和燕山的感情结束了,人生的一个阶段结束了。大概她一生的爱情也就结束了,写到以后找的汝狄,就是赖雅的原型,只写了打胎这一件事。从最开始,九莉跟安竹斯之间若有若无的那么一点情感联系,到后面跟邵之雍的纠缠,再到燕山,后来燕山也不要她了,跟别人结婚了,作者说的“爱情”不单指九莉跟邵之雍之间的爱情,邵之雍只是九莉爱情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相对于港台一些作家把《小团圆》当作张版的《今生今世》,您的读法似乎与之不同? 最主要的,我们不能立足于两点来看这小说。第一是不能觉得只有《金锁记》和《倾城之恋》是好小说,跟它们不同的都不好。第二是不能光立足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的关系上来看这小说,跟这个无关的都是白写了,都应该不要。那样现在的十八万字可能也就剩下两万字了。不少读者真的就是把《小团圆》当作张版的《今生今世》,那么这本书没用的地方真是太多了。但我不是这么看。这本书如果只是写九莉和邵之雍的关系,那么她到浙江乡下,就没有必要写那个第九章,而这是作者从前写的散文《华丽缘》的节录。这本书就是这样,大家觉得不重要的地方其实是很重要的。张爱玲最早从“点上一炉沉香屑”、“沏一杯茉莉香片”,听自己讲个故事开篇,后来她就告别这种近似鸳鸯蝴蝶派的写法了。《金锁记》、《倾城之恋》等也跟中国的传统小说很像。她那时候才二十多岁。后来她一直在发展,评论家不能只停留在那个阶段。张爱玲看过那么多外国小说,到了七十年代她的写法不一样了。这牵涉到《小团圆》的读法,这也许是最重要的。我说的读法不光是针对《小团圆》的,而是对所有作品都有一个读法的问题。我读书不是要作者来适应我,而是体会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是我去找他,而不是招呼他来找我。比如说把《水浒传》当爱情小说看,那它里面没什么爱情;把《红楼梦》当武侠小说看,那它里面也没什么武侠,这样的读法正所谓“满拧”,不得其门而入。有的读者是先在心里树立一种自己理想的文学,然后看这本书符合不符合我的理想,而这个理想又往往定得很简单。比如说在《小团圆》里就想看八卦,这本书里当然也有,但是你也就漏掉了更重要的东西。奇怪的是,不少评论家也是如此。【是否应当出版】 当年没有出版,影响了张爱玲的创作生涯《小团圆》的出版也颇为传奇,而且富有争议,对此您怎么看?我觉得这本书当年没有出版实在是太可惜了。那时她只发表了《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三个短篇小说,篇幅大得多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小团圆》却都没出版,她的又一个创作高潮就这么消歇了,她的整个创作生涯也就过早地结束了。但是她的遗嘱是说要销毁这个手稿。她是一九九二年说这话的。但是后来皇冠出版社出《张爱玲全集》,书目里又列了《小团圆》。而这本书她自己也并没有销毁。她的态度似乎有些矛盾,您觉得这个矛盾是为什么?这就是我刚才说的,这本书有两个读法。这里有个真假的问题,是拿它当小说来看,还是当传记来看。它在多大的程度上是真的。我想大陆版出了之后可能有更多人纠缠于这个问题,这也是宋淇当年担心的。很多人可能不拿它当小说看。这本书出版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可能都还会纠缠于这个事是真,是假,到底有没有这回事,这些问题里面。但我想等这些对号的意愿都结束了之后,这本书才会真的显现出它艺术上的价值。当然现在比七十年代可能又好些,因为这书里写到的人都已死了。当时不少人都活着,包括胡兰成、姑姑、弟弟,等等。那就更麻烦了。我们现在只是热心观众,不是当事人,这就好多了。当这个热衷也褪去了,我们就能把它当成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看了。《红楼梦》面世后不也是这样,大家都猜这个写的是谁,那个写的是谁,到现在也只有那些闲极无聊的红学家还在唠叨这些事儿了。《小团圆》也会经历这么一个过程。说到作者的遗愿,我一向认为创造物的价值大于创造者的价值。作家创造出作品,如果他自己动手销毁,那没话说;假手于其他人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就像卡夫卡,这就叫“被背叛的遗嘱”。但是能不背叛吗?这是人类的财富。作家自己不销毁,别人谁有这个权利,敢做这么大的决定。但我还是要强调一点,看《小团圆》很容易对号入座,但是要说谁就是谁,只怕还有不少对不上号的地方。比如要说邵之雍就是胡兰成,但是胡兰成去武汉是1944年11月,《小团圆》写“之雍夏天到华中去,第二年十月那次回来”,则是提前了一年,这里时间就对不上。

你不过是个女人

写完这个会被很多玲迷骂吧。努力想一想除了原来当作催眠书的 倾城之恋 我再没卒读过张大姐书了,虽然年轻时候身边不少人都追捧她,令庸俗的我尝试着读一下以便跟气质忧郁的文学女青年儿容易拉近距离——小时候受上一代情圣们的毒害比较多,都说一旦被文艺女青年儿当成心灵的知己她们就非常非常容易被推倒了:但是最终没那个耐性,放弃之后发现不读书的更容易推倒——but that's another story,扯远了。o(╯□╰)o所以我想说的是我知道张姐不多,也没兴趣知道多。江湖上关于她的传说多年来描画的狂神秘,仿佛此女成精,洞悉人心看透万物无欲无求怀抱七窍玲珑心一副有道高僧的超脱形象,乐得以出世心态将世间男女种种娓娓讲来,四平八稳,古井不波,事不关己又幽幽转转。仿佛她就合该我行我素不堕入凡间情事,即使浑上一次相中某人,那不是盖世英雄也应该不入凡流,胡兰成正是好注脚;有任何切身遭遇,更是不屑于外人道的,因为她孤高睿智,敏感又骄傲。胡兰成也看过两本,今生今世,还有一个什么,但是忘得更彻底,算了。他们都说胡张之恋是一个风流才子和一个不屑世俗的才女的浪漫故事(也可能我听得不清),看完 今生今世 我是彻底不信了(宋琪后来也说那根本是一对狗男女的故事——宋琪是男是女??:P)。文人的无耻之处就在于总tian着脸皮把难看的事美化成合理的,实在褶不过去了就虚化过去——胡兰成就是我们这种杂碎的表率呀。看着他我捶胸自问,凭什么这孙子总能勾到马子,为什么我当初不扮得更文青一点,多推倒几个才女什么的,说不定今天哪一个也成名了我就可以像胡兰成这样靠女人出书,出名,然后推倒更多的女。唉教主啊我知道你太晚了。又TM扯远了。分裂之后说话总是跑题。小团圆 未出版之前好多玲迷都不知道有此一出,我这完全不迷的却总感觉会有着。世俗如我都看得出胡兰成是条发情一辈子的贱狗,张姐没理由不知道哇,迷恋只能冲昏一时之头脑。当药劲过去之后,骄傲的张小姐低头看见自己身上这许多狗屎的时候哪能拍拍手躲到美国就当没事了,特别是一个女人,一个手中有笔的女人,一个手中有笔,被粉丝拱到才女这不得不骄傲起来的身份的女人。你也得宣泄是不是?你也想晒晒自己经历是不是?你也想若无其事的说出自己,表面上客观其实心里憋着劲盼人赞赏你扁死你的对头再幽幽叹一句——何必呢~——是不是?累不累?其实你可以有情绪呀,既然大家都知道你写自己,既然你都决定写自己了,何必装豁达呢。真豁达就不会写了对不,看看反反复复跟宋琪两口子拧拧巴巴的书信往来,那样的你多真实多可爱呀。关心则乱~^^几十年过去了,终于可以从神坛上下来了你一定轻松不少,上边也挺冷吧哈。这个拥有骄傲的才女之名的女人啊,这个懂得使笔的女人。此书一出,张姐你又还是还原成一个本原的 七情六欲的 会恨人的小女人哩。胡兰成是个王八蛋小白脸,张姐 这句话我老早想替你说的。哎困的我胡言乱语 睡觉!--------------------------------------------------------订.另一本读过的好像是 山河岁月。--------------------------------------------------------订.宋琪说的狗男女故事原是白流苏和范柳原。一样! 09.8.16

《小團圓》四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e1b980100elah.html

是聪明女子,也是悲哀女子

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啮咬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阅读《小团圆》,正是这样一种心情。这书名,本身就是一种伤感。《小团圆》的出版甚是曲折,张一直在反复地修改这一个作品,临死前却嘱咐《小团圆》小说要销毁。一个作者应该在读者面前隐藏多少自己?每个人,又应该暴露多少真正的灵魂在这个世界的尘埃之中?因为写自己的事,难免有一些絮絮,可以影影绰绰地看见其他小说里的人物原型。喜欢这个真实不完美的九莉,也喜欢她的母亲蕊秋,直觉‘蕊秋’应是英文单词的音译,关系重大,却不知道是哪个。张与三毛一样,是善于将生活艺术化的女子,却又怀着浪漫的悲剧情感,极度地热爱生活,又极度地厌薄人生。世俗,却又精致。是聪明女子,也是悲哀女子。读到邵之雍的部分,恍惚记起《今生今世》里胡兰成笔下的这一段,两相对照,后者清,浅,并无挂碍;前者刻意,于人于己都有淡而深的嘲讽。情感的真正沉淀,“最快也要许多年”,不必急忙,不必慌乱。适合挫折落寞内心沉静的时候阅读,想有好心情的却不要读。---------------------------------一些心动的文字:向来不去回想过去的事情。回忆不管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都有一种悲哀,虽然淡,她怕那滋味。但是光就那么想了想,就像站在个古建筑门口往里张了张,在月光与黑影中断瓦残垣千门万户,一瞥间已经知道都在那里。我不觉得穷是正常的。家里穷,可以连吃只水果都成了道德问题。深粉红色。海绿。蕊秋难得开口,只是给孩子们夹菜的时候偶尔讲几句营养学。在沉默中,她垂着眼睑,脸上有一种内向的专注的神气,脉脉地情深一往,像在浅水湾饭店项八小姐替毕先生整理领带的时候,她在橱窗中反映的影子。知道就是接受。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么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如果是男人,也要去找他,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她要它有始有终,还是个美好的东西,不然在回忆里受不了。hit and run。他望着她有点神往。灯光凌乱,人来人往。有大半年的工夫,她内心里有一种混乱,上面一层白蜡封住了它,是表面上的平静安全感。邵之雍盛九莉签定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太不耐寂寞,心智在崩溃。九莉早年比她三姑困苦,看事不那么容易。他喃喃地笑道:你这人简直全是缺点,除了也许还省俭。她微笑,心里大言不惭地说:我像镂空纱,全是缺点组成的。她从来不想起之雍,不过有时候无缘无故的那痛苦又来了。威尔斯有篇科学小说《摩若医生的岛》,写一个外科医生能把牛马野兽改造成人,但是隔些时又会长回来,露出原形,要再浸在硫酸里,牲畜们称之为‘痛苦之浴’,她总想起这四个字来。有时也正是在洗澡,也许是泡在热水里的联想,浴缸里又没有书看,脑子里又不在想什么,所以乘虚而入。这时也都想不起之雍的名字,只认识那感觉,五中如沸,混身火烧火辣烫烧了一样,潮水一样地淹上来,总要淹个两三次才退。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道: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九莉笑道:预备什么时候结婚?燕山笑了起来:已经结了婚了。立刻像是有条河隔在他们之间汤汤流着。他脸色也有点变了。他也听见了那河水声。

温暖的小团圆,凉薄的人生

宋序援引往来书信频频提“无赖人”,教人看了担心,我向来怕看到悲惨丑陋的东西,生怕看到最后,自己咬起牙来。看完了,木木的,张爱并没有说半句恨话,倍觉温暖,毕竟是她,做到了“完全幻灭了之后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但也不是温暖到了对她产生幻灭,她还是她,所有一切我喜欢的东西,也都还在。梵高一些著名的画作,是疯了之后的作的,后人贴了“主义”、“画风”的标签,他完全已经不介意,无论是肉身还是灵魂,他只是表达他看到的世界,因为疯,世界扭曲了,于是画作也惊世骇俗。张爱眼睛里的人、城、性都是她眼睛里的,她也只是表达,她的很多感官描写,不是一般人想不到,而是根本不会这么去感知,天才与凡人的角度往往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偏差。不会处处都身同感受,但总有几句是写到人心里去的,看完了反而觉得她不如那么自卫的好,因为这一次她终于把所有的自卫、防线都卸了,女人终归过不了这一关。她的生长环境也好,她对世事的通透也好,她的精明自私也好,统统都留给了外面的世界,把所有的美好留给了爱情,结果是这样的结果,要知道她不是要结果的人,但是结果会逼过来。她说她不是个彻底的人,很多痛苦来源于不彻底,可知她在这段彻底、彻骨的爱情里该有多快乐,爱情往往令女人能感受到一种自虐的快感,男人可能也会,但是女人感觉比较强烈,并且自以为这样爱着伟大喜悦,甚至于去听他说和其他女人的帏中秘事,看客大都要跳脚,必然觉得如果这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定是掌掴这个男人,但真的发生了,大概的情景是你躺在他的怀里,享受着刚刚过去的高潮,听他这么说,你不觉得丑陋,只觉得这男人向你敞开心扉,感动到觉得自己是唯一的那一个。女人要爱,就会傻,要聪明,爱得就不得劲儿,这得看自己要什么。要说怎么那么多女人爱“无赖人”,大概因为他是唐·璜式的人物,不仅老想着怎么在经济上给女人安全感,显得很有骑士风度,床上也是很有一套,三四十年代再开放,妇女毕竟在性方面没有太多经验,比较容易被征服,《色·戒》里面那句话,说得也不偏颇,所以有的女人天真,觉得要征服男人,能靠上床,这是自苦,就像男人要征服女人,不能只靠钱。至于他那么下作的登徒子作风,骂也没意义,人性都是堕落的,他不过是释放得比较彻底,也不要去惋惜张爱,爱上的时候很难控制各项参数,她说得很好,爱一个人不要去砍掉枝枝丫丫,砍完了,也就不爱了,不要变成怨妇就好了,怨妇是没人爱的。至于这么凉薄的人生当中,如果能够真正的爱过,就是莫大幸福。

因为完全是等待(因重大情节误导道歉)

我在此读后感中引用的一个重要细节出错。感谢豆友gardenia指正。我把G同学指出的错误放在此文最后,引以为诫。需要说明的是,我对这个细节理解的错误影响了全文立论,导致此读后感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但我对张爱在此书里流露心理活动的基本判断并无改变。谢谢gardenia的指导,非常感谢。-------------------------------    特立独行的张爱玲在最后的遗作里根本懒得做小说打扮,堂皇皇写了本自传,花30余年修改而不获终稿,可见心血滴沥。  <小团圆>充满孤寒气。孤寒来自粤语,指人吝啬。我格外喜欢这两个字的组合,假如没有俗语成见,倒可以理解它为孤寂,清寒,没有温度。也难怪此书的第一读者宋淇夫妻不愿意张爱玲即刻发表<小团圆>:女主角九莉真不是讨读者喜欢的女主人公,她是那么孤寒的一个人,如果当成自传体小说去读的话,读者还会喜欢张爱玲吗?张爱玲大约并不在意形象问题。聪明孤傲如她,早就敲定了自己的镂空纱身分,上头满是缺点打的洞,形象工程这种事可以不考虑。  孤寒人未见得是消停人。如果消停就该无声老死在异国他乡,没必要写这么本字字八卦到肉的书来,只要是中国读者能搞得清楚的人,她都清算一下。为什么要清算?因为他们辜负了她。在皇冠版第195页上张爱玲明白无误写着自己的意思,德国范斯坦医生一直用心照顾伤寒病中的她,她当时不知被他喜欢,事后三姑点穿张爱玲才明白过来,除了小表惊讶外,还顺便轻飘飘提到那些爱她的或者可能爱着她的人们:“是他们不作长久之计,叫她忠于谁去?”  “他们”包括父母、兄弟,三姑、同学和男人们。  张爱玲对爱的要求比谁都高(貌似敏感的人都有这臭毛病),得到的似乎比谁都少。当然这个“少”是张奶奶自己做的判断,实际情况如何又当别论。既然她的标准很高,就不能全怪别人不肯作长久之计,渔网眼一大捞到的鱼就少,这是硬道理。  敏感之人的另一个臭毛病是特别容易饿,这个事情就麻烦。张爱玲在大陆的最后一段重要感情的对象是桑弧,据说现实生活中此男在与张爱玲分手后另婚,成了模范丈夫,与妻子相守到老,大体算个忠厚老实型男人。但在<小团圆>中迫于社会压力,他从张爱玲身边逃掉,薄情到不堪的地步。情节间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不是迫于压力逃爱这么简单,大约可以看出张爱玲对爱的要求比谁都高,属于吃不着糖块又特别容易犯低血糖的那种。  要的多,得的少,对张爱玲来说是一辈子的遗憾。她倒是想搞点对等交换的,谁给了她她想要的东西,她就时刻准备着还回去那么多,可惜那个人一直没出现过,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枯等一生的人,充满孤寒气。  虽然张爱玲对自己并不顾惜,写来字字如刀,但要承认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她不见得真有能量那么做。简单说,她肯写自己的凉薄,肯承认错爱,但不肯承认自己被对爱的贪念给弄残了,困境之下,只能写写“他们”的种种不堪,不耐烦,计较与抽离。因此她对自己的不客气,也只是某种程度上的而不是触及实质的。怨不得她,我们谁不是这样。  写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母亲时,她反复提及母亲如何在金钱上伤到她,她又如何试图通过归还养育费来确认与她疏离。这种写法不断在她畸形的家庭关系上刷黑漆,一层层上去,厚厚一堵墙,让人觉得张爱玲痛苦的来源是因为家庭关系的扭曲。但环境之错不会是全部之错。她身上一个脓疱清创时,旁人倒已经发现母亲的手在抖,可是张爱玲却写道:“可以觉得她母亲微凉的手指,但是定着心,不动心。”她清楚母亲在凉薄的面孔后还存着爱,但这爱太少了不管饱,以往的凉薄伤害太重了这点爱也不够补偿。所以定着心,不动心。  除非母亲肯悔。只要她肯,没有什么不可以,这是张爱玲的软肋,可惜当母亲的没抓住。那胡兰成本是无赖人,只因他从头就承认摆烂,不曾搞过海枯石烂一心侍她的承诺,倒让她的对等交换原则失去了依托的地方,使她心甘情愿做了一段时间地下情人。但母亲不同,如果母亲一辈子的逻辑都是骄傲高高在上的爱,那么老母亲凭什么朝闻道夕可死?所以自始至终母亲不肯服软。死前来信只说要见她,别话不提。张爱玲不去见,让她一个人死在欧洲。算是对等交换了,母亲当时如何遗弃她,今日如何独死他乡。  凡此种种,在每个人物关系上都可以套用:他们对她不作长久之计,她没谁可以尽忠,只能枯等下去。初恋本是打开心门的好机会,不料所托非人。胡兰成懂才情,懂感情,却不懂爱。发着初恋糊涂病的张爱玲兴兴头闹了几天,以为找到了可以等价交换的人。以往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这回没见着确切的兔子先撒了鹰,落得一生酸痛。一辈子糊涂了一次,只这一次也够了。爱是富贵病,穷人生不起,胡兰成穷到了只剩才情,其实可怜,张爱玲是到见他最后一次见面才明白这个道理,作孽。至于后边接着的桑弧,她不爱他,谈不上吃亏,虽然她认为自己吃亏了。  想来想去就是一个等字,人来人往,她要的东西他们不肯给或给得不得法,作为等价交换的结果,她也无处去给只有等待,哪怕隐约知道等待是种宿命。这样的等待对张爱玲这样的人,是怎样的冰冷,又是怎样的蚀骨。难怪书头书尾张爱玲都会强调等待考试前女主角九莉的心情:“象‘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我没写清楚的地方宁波同学继续发掘下去了:http://www.douban.com/review/1930632/------------------------------2009-04-07 02:19:26 gardenia94  可笑楼主看书都没看清楚,就来长篇大论。评论都是主观的,但自以为是到指鹿为马就令人发笑了。别的一概不论,将小团圆翻到九莉与她姑姑楚娣谈那德国医生范斯坦那段重新好好读一遍,看看那是在说九莉自己还是在说她母亲蕊秋!  明明是九莉与楚娣在说蕊秋的风流情史,一个个,一桩桩的数过来,从英国时与楚娣共同的情人简伟,到家族中亲戚,到来喝下午茶的法国人...最后楚娣来了句“那范斯坦医生倒是为了你”,言外之意,何其清楚:蕊秋跟那医生做情人完全是为了让他来免费看九莉的病!后文紧接着写九莉才震动的知道:原来她那次生伤寒症,那德国医生是为她白看的!也许连住院费都是他出的。然后再回想起母亲与那医生相对的一段图影。这么多年过去了,才知道母亲为自己有过这样的牺牲,才明白母亲抱怨“ 你活着就是害人”背后的意思,可是九莉心里并无感觉,对母亲是“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 并又不无苍凉的猜想当时母亲也许是情人太多,多一个也没什么分别?也不对,别的都是她自己爱的,那些接下来才有那句“是他们不做长久计,叫她终于谁去?”  这么清楚明白的交待,脉络清晰,前后对应,自始至终都是在说她的母亲蕊秋,却怎么被楼主断章取义成了“德国范斯坦医生一直用心照顾伤寒病中的她,她当时不知被他喜欢,事后三姑点穿张爱玲才明白过来,除了小表惊讶外,还顺便轻飘飘提到那些爱她的或者可能爱着她的人们:“是他们不作长久之计,叫她忠于谁去?” ,立足在这么一句完全弄错了对象的话上大发感慨,来评价张爱玲,实在是让我看了好笑,回复了这么长来说个究竟,怕楼主自己误读不算,还误导更多人。  再多说几句,张爱玲后期的小说都是含蓄不尽,点到即止,意在言外,不仔细读上几遍是看不太出意思的,如《浮花浪蕊》、《五四遗事》、还有大名鼎鼎的《色戒》都是这种类型,《小团圆》更是如此,还是用心多读几遍再写评论为好.-----------------------------

轉載 張愛玲遺作《小團圓》爭議出場

(原載香港文匯報副刊)秀 妍  擁有不圓滿的家庭、從上海到香港讀大學、遇上太平洋戰爭、愛上一個不專一的男人,資深張迷對此情節不會感陌生,說的正是多年備受關注的張愛玲遺作《小團圓》。2月26日,皇冠出版社在香港大學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了張愛玲的遺產執行人宋以朗,交代多年來小說出版的種種源起。出席發布會的包括皇冠出版社(香港)董事總經理麥成輝、香港大學副校長周肇平、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助理主任馬家輝等。  自張愛玲的遺產執行人宋淇(林以亮)及鄺文美先後去世,兒子宋以朗一直整理宋家與張氏之間40萬字的書信。宋以朗指,自從胡蘭成有意書寫一部自傳作品(即《今生今世》),張愛玲便有意書寫一本帶有自傳色彩的《小團圓》,完稿後拜託宋淇在港台兩地連載,可是宋淇有感七十年代政治局勢,與胡蘭成的敏感身份,建議張愛玲不要出版此書。經多番轉折,張愛玲曾在1992年的遺囑附信中提及燒燬《小團圓》,卻矛盾地在1993年寄給皇冠出版社的信中寫「《小團圓》一定要盡早寫完,不會再對讀者食言」。是以張愛玲死後,宋氏夫婦一直未決此書下場。  是以宋以朗出版此書,被比喻為卡夫卡友人保留其遺稿的決定;在場的馬家輝博士指出,這好比最近蘇珊.桑塔格兒子把其日記整理出版。宋以朗則指,現在張愛玲在文壇已受到肯定,今天已是2009年而不是1976年了,因此決定將此文學遺產與廣大讀者分享。另外為免世人對張愛玲過分猜度,宋以朗亦自撰7000字序言,並附以宋張書簡,說明出版原由。在發布會上,宋以朗亦向香港大學捐贈1,000,000港幣,成立「張愛玲紀念獎學金」,幫助來自中國大陸及台灣到港大修讀人文學科的女性,宋以朗認為,這是他認為對張愛玲「遺產」最合適、也是最能代表張愛玲的故事的做法。

张爱玲的嘲讽与自嘲

总觉得小团圆像是在写张爱玲自己的故事充满了回首人生的嘲讽与自嘲有千帆过境的豁然,也有执着一念的纠结看这本书的时候,像是和张爱玲对话别人写的张爱玲是怎样的不重要透过这本书,可以慢慢了解一个自己心中大爱的张爱玲

我直直奔往的团圆,有小小的缺角。张爱玲从不允许女人做美梦

为了《小团圆》来写这篇评论。我觉得我会写很长。三五万字或者十来万字不为过。也可能写很短。他的过去里没有我,寂寂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里晒着太阳,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之庸不喜欢九莉为他写的这首诗。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她来。于是她总是高兴得想狂喜一样,他倒像有点悲哀。算作评论之起。我还得继续我的《小团圆》。事件一:有邵之雍的梦,是美梦也是噩梦看《小团圆》之前,我看了很多有关评论。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九莉会爱之雍。为什么那么多女人非之雍不可。我也在想,如果我生命中出现这样一个之雍,注定爱我然后毁灭我,给予我然后负我,我会不会像九莉一样,全然的去接受他?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命题,我当然在青春一路高歌豪情万丈的时候想过会有这样一个之雍,但是我全然篡改结局,在昔日我做的梦里,我的之雍永不会负我,即使负我,浪子回头之后会更加爱我。 从前我痛恨张爱玲。但是我又中了她的毒。我在这种至今自己仍无法解释的感觉中,一边恨的咬牙切齿的读她的书,一边为她故事中的各种女人把心划出凛然的缺口。我总是在放下书的档口,转身对身边在的随便哪一个人说:张爱玲从不允许女人做美梦。抱歉我如此定义。我只能这么定义。邵之雍的出现,像是一道光。那是九莉生活的黑夜,刚好他把光明带给她。他是一头耐心的野兽。不断的安抚她,等待她自己放弃抵抗。他在最初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看起来像是倾其所有。他编的谎话情话,他的痕迹明显的“倾他所有”的奉献,他对她的纵容娇宠还有赞扬。。。精致的无懈可击,日后回忆起来又漏洞百出。剧情陈腐,但总有女人为之动容。我一直告诫自己,在你的生命处于低谷的时候,切忌不要随便接受爱情。女人,也不该去爱那些需要你仰慕的人。仰慕比暗恋还苦。这仰慕,其实是毒。之雍是九莉的毒。九莉仰慕之雍。九莉为自己的仰慕骄傲。九莉骄傲的仰慕之雍。他们看起来都在矜持,都在刻意保持一个不被伤害的安全距离,但是之雍还是说:哪怕是男人,也要把一切能发生的关系发生。他从来的时候就是带着无比膨胀的占有情绪的。他想揉碎她。多可怕。一个男人来到你的身边,目的明确,路程辗转,手段翻新,但是他最终还是要“拿下”你。因为这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就是拿下你。。。我以为一个男人带着“拿下”的欲望来到一个女人的身边,是这个女人的不幸。谁都没有天生抵抗的计较,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渴望逢迎。我痛恨这种可以避免发生的不幸,又在渴望一种奋不顾身的逢迎。有一天夜晚,当我在床上辗转无法安心睡眠的时候,我突然明白,即使张爱玲写的人不是我。但我分明是张爱玲笔下的角色。但凡女人,在这种矛盾中纠缠反复夜不能寐的时候,就都是张爱玲笔下的人。尘世纷扰,一笔画一个圆。非团圆。但如何看,都有相似。所以我们恐怕都无法避免,一生之中遇见这样一个之雍。注定爱你负你,千回百转,日后的万千日子里你告诫自己不要把他想起,身体里某个地方,却一直要留有他的印记。无法抹去。她们都说一生中关于爱情的梦只能做一次。很多女人的梦,做的断断续续。连起来看,才是爱情的全部。张爱玲的梦做的纷纷扰扰,人物很多,剧情冗长。别的女人的梦你要主动连起来,张爱玲的梦,你要认真切割。切割开来,你才会发现,那是她的梦,她的每个梦都叫做小团圆,但是每个梦似乎都在破碎。是因为,我们都遇见邵之雍,都无法逃避注定有缺口的盛世爱情。那个时候,可能连欺骗,在我们看来,都是爱情。所以,可能我也要算做那些女人中的一个,在一场噩梦中不断穿插美丽的情节。只因为,我们无法放弃爱情。

恐怖小说

我第一次去书店买还有好几本,第二天再去,卖光了。只有去了一家更大的书店才买到,拿回来送朋友。这小说,真恐怖。这是我第一次看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啊,之前只看过《色戒》。这小说真狠。我读到一半就读不下去了,隔了几天才又拿起读完,md。

废墟之上的花朵

有人和我说,张爱玲的文章,就像一件衣服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珠片,极为耀眼,却也俗艳至极。人如其文,这种鸳蝴气在她童年就扎下了根。她在散文《我的天才梦》中毫不避讳地写道: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光彩壮丽、显赫、杰出),“melancholy”(忧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    《小团圆》却少了几分鸳蝴气。宋淇说这是一本thinly veiled, 乃至patent的自传体小说。或许是张爱玲天生心高气傲,写自己的时候,不想过多刻意渲染,引人怜悯,所以故意轻描淡写,让读者自去评判。    邵之雍这个人物,张显然是带着克制去描绘的。九莉眼里的之雍,待人轻薄、自卑又自傲,虽然写得一手清丽文章,却没有任何坚定的世界观。对待女人亦是口味甚广,从绝世才女到温婉小护士,从成熟少妇到黑帮老大的压寨夫人,滥情之程度真应了胡兰成本人说的“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必须发生。”    张曾经在信中表明自己写《小团圆》的动机:“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可见张并不是为了发泄对胡的愤恨,或对母亲的怨怼,而是为了记录一段真实的人生。    小说时空交错的结构一度让人费解。开头是在港大的生涯,战后回到上海遇见胡兰成,期间穿插许多家庭生活片段,最后和胡决裂,遇见李培林,靠写剧本还清了胡对她的资助。首尾呼应的环状结构并不新颖,却又绝妙——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开头的“等待”无非是等待战争结束,结尾处却是在等待邵之雍。人走茶凉,身后的上海变成了“一座废墟”。她一直在等他,哪怕时过境迁,不变的是“等”的心情。固然没有大团圆,却也落得个“小团圆”,自嘲之感,挥之不去。    终究是因为在乎。冷傲如九莉,尚能放下自尊去等待浪子回头,这或许是爱情的本质?爱一个人,试图去改变对方,然后等待那个为了自己改变了的人,这似乎是每段感情必经的老路。然而,她最终还是不得不缴械。思维西化的九莉,是无法容忍之雍对待女人的态度的。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描绘的张爱玲是极度自我、自私的一个人,这样的评价不无道理,却有失公正。在情字面前,谁能保证不自私?谁能放荡不羁?胡认为好的东西,就必须都保有。“一颗好的牙齿,为何要拔去呢?”胡的滥情,或许只是贪欲作祟。一个将死之人,只能苟且享一晌贪欢。张亦是给予理解。    只是张爱玲终究是个传奇孤傲的女子。她与俗世总是保持一定距离。每每读她的文字,总能想象一个奇装异服的女子独倚凭栏,在家中阳台俯视众生的情景。对人性中的猥琐保有的鄙薄之情,对张来说再正常不过。不幸的是这次她既是旁观者,又是当局者。当她经历一段俗世情的同时,亦在观望着、嘲讽着自己。    结尾处九莉的梦尤为感人。只有在另一个时空里,她才能和她的之雍真正团圆。梦中的羞涩和醒来后的快乐,是意识深处的眷恋。废墟之上的花朵。令人痛心。    这种克制的文笔,最能描绘惨淡的心情。生活就像一幅散淡的风景画,除却浓墨重彩的几笔,剩下的不过是一地鸡毛而已。不加掩饰地将一段生活赤裸裸地剖开,需要极大的勇气,在这本书里,我才窥见了最真实的张爱玲: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

小团圆

身前事,梦后文。临水照花的人儿顾影自怜,舍了团圆,又念着团圆。张胡恋是没有新意的老调子,可写的人不同,看的人不同,也就透出那么点味道。犹如身受的描写,怎么看怎么像是自传一样的文字。但以文字为食的人,幻化出的故事又怎能当得了真。张纠结在指间的感情中,书写着欲望与美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个人是真爱我的”。“我不爱你了,而你是早已不爱我的了”。看似强大的人也有太多无奈。恋上文字的人之所以沉迷与文字之间,也许正是因为那种掌控命运的感觉吧。既然现实中无法自拔与失控的爱情,那么就在文字中实现吧。一直认为,伊最后会写一个大团圆,无料,最终还只是小团圆。

看了,总是要交作业的

等了这么久,看了这么久,好不容易趁着难得的休息日看完了《小团圆》,不写阅后感总是说不过去的。最想说的第一句,居然是:“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或许也是因为杭城今天大雨,一本书看到临末了看到了这一段,铺天盖地心灰下来。隔了三十年后回头看这过去的人与事,应该会有着薄薄的隔膜吧,痛也遥远得不那么尖锐了。可当时的苦痛,像她说的_心里像是有列火车,一天到晚不停地轰隆轰隆在开着。爱极了这个人,恨的时候恨不得拿把菜刀从背后顺着脊梁骨直劈下去——菜刀不伏手,西瓜刀倒是更轻便。可最终,笔下的调调也还是淡漠的,冷静的,自己的故事,诉说地像个听来的故事,类似于:a little bird told me that……管他邵之雍还是燕山,可能都受骗于她的若无其事的淡淡微笑,觉得这个女人没有了他们也照样可以活得云淡风轻,所以当小康艳秋之流出现的时候,男人们统统会奔赴护弱,弃她不顾。其实,很不愿意用这个字眼:弃。她应该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被男人抛弃,宁可我弃你,也不委屈接受这段三人游四人行的感情。怎有如此龌龊的男人,躺在这个女人的床上念念不忘另外一个女人的好,他真的以为她伟大至此可以容忍你对别的女人如此不吝赞美之辞?或是一边说爱她一边与她大谈他与另外一个女人的未来。是什么让这个男人如此自我感觉良好?超强的滥交与性能力么?我也想拿菜刀劈了他。有传闻说,《小团圆》并不是张爱玲写的,幕后有操刀手。我很情愿这么去相信。几乎看遍她的所有文字,这一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繁体和竖排版印刷的缘故,总觉得有隔膜,看得很慢看得很揪心看得眼前一片血淋淋.——————————————— ———————— ————————— ————— ———————————— 外一篇的小感悟是:女人不要太逞强,适当的时候示示弱所得到的关心或便宜原比你一个人扛要来得轻松。一个人的时候或许需要坚强,但面对男人的时候,撒娇远比吵闹要管用。掩饰得太久强硬了太久以后就真的柔软不下来了,这样的女人娶回家来总会嫌硌得慌诶。

阅读笔记一:盗版及其他

首先關於張小虹的“盜版”詰問,《小團圓》當初受了夏志清“寫祖父母事”的鼓勵,又被朱西寧“五餅二魚”和“他傳計劃”刺激,決定接下夏志清的“定做”,書中九莉早就要回寫給邵之雍的信,說想寫兩人的事,張愛玲也慶幸早已要回自己的信,“不然早就出土了”,《小團圓》第九章九莉探望之雍看的地方戲,完全是《華麗緣》,宋以郎手中待發的也有一篇她探望胡蘭成的沿途記,種種表示張愛玲那時已有寫作的用心,九莉只有第一本小說賣,張愛玲也是《傳奇》之後自己覺得筆荒得厲害,邵之雍走後“失落的一年”什麽也沒做,好在有桑弧提供寫劇本的機會,也很有可能像燕山一樣給予她彌縫式的慰藉,張小時候看《孽海花》,深得尋找影射現實之趣,今天所見的《小團圓》影射更具體而微。據說是未改的原版,更改記錄不明,我想這更近于毛坯,她70年代和宋淇商量如何修改,并不僅因為國族主義和胡蘭成,《小團圓》和《對照記》一樣,母親、姑姑、兩邊家史也占據焦點,她更需要斟酌的是寫法,同時期寫的三個中短篇更更改改直到80年代末才發表,《色,戒》也才是今天這個樣子。但張後來沉湎于“傳統發明”,詳《紅樓》注譯《海上花》,《小團圓》也沒有剪脫臍帶,并未算真正出世,始終在材料的環抱中。90年代盜取《小團圓》的章節植入《對照記》,作為尾聲發表,如果有心發表《小團圓》,不會同樣的句子“到我死的時候再死一次”原封不動用在《對照記》里,雖然她早說過“有些讀者可能覺得炒冷飯”,也不會這樣有意重複自己。不過張小虹說不評已評,說不看也不可能,除非她從此再不談及張愛,不然總欠缺重要材料。《小團圓》,徵引《今生今世》不遺餘力,事件人物完全對照,效果是胡蘭成承擔了搜集材料的秘書工作,張愛玲至死按而不發,其實她何嘗不清楚任何舊作都有出土的一日,熬過了胡蘭成死,熬過了《今生今世》被所有傳記家當成信史,如今釜底抽薪,材料回爐重造,連同胡蘭成所有的著述,都“不是狡辯,是瘋人的邏輯”。胡蘭成的邏輯我一向follow不上,要朱天文反芻改造得面目全非才可以有些明白,郭松棻看出“悔”,也不知道怎么看出的,但是像蔣蕓那樣“為張愛玲叫屈”,無事忙地發泄一通,比林幸謙還更一葉障目,但那次張愛玲國際研討會大概濟濟一堂得太水波不興,王安憶唯獨記得蔣蕓的發言,但是她自己絕對不會這樣淺薄獻言就是了,張愛玲愛張恨水而堅持要給“多一點”,有時候王安憶這種“口是心非”的地方像張。終於等到了張自己反撥,帶有情緒化的,比黃錦樹來反駁立竿見影,理論化的反駁總包含著對話,等於認同了一半。性描寫最好的是口 交那裡,連綴到心房被突破的恐懼,“她是洞口倒掛著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遺民,被侵犯了,被發現了,無助,無告的,有隻動物在小口小口的啜著她的核心。暴露的恐怖柔和在難忍的願望里:要他回來,馬上回來”電影《色,戒》里湯唯向組織頭目(庹宗華?)控訴過,“他還要鉆進我的心里”。一直覺得張愛玲會認同李安。

我和她隔着N个世界

恐怕这是我第一次读张爱玲的文字,所以得出这个结论很顺理成章。此前对她有限的了解应该是来自《色·戒》。作为文艺女青年顶礼膜拜的对象之一,于我的距离很是遥远,托书商炒作营造出的神秘氛围,我还是从头到尾读完了这本书。不像惯常的文学作品,总能从第一页开始把主人公的形象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逐渐清晰的画面。看这本书,每每会耽搁下来翻开扉页看看作者的小照片,力图把主人公与她建立某种连接。这也是所谓炒作的坏处吧,很私人的阅读体验从一开始就被人预设了。留下的印象是阴郁,无奈,纠结而又有一丝自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纠结的人生也不需要吧。但是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会给出自己的解释,以不辜负了自己与作者对话的时光。

《半罈子「女兒紅」》

《半罈子「女兒紅」》丙午馬脫韁,憶其時日,端的好一個亂字。同學的姑媽一家子從花園舊宅裡被遷出,扶老攜幼搬過來擠住他家的後樓西廂,息學無讀的那一段日子裡,與他們兄妹,我們幾個時常聚在一起讀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聽貝多芬的《Moonlight》、《Pathétique》、《Appassionata》……無猜方過未久,困頓之中,依舊無猜明天。經常與我們相處在一起的,是同學的姑媽,替我們攏窗簾,掩門戶,煮好了咖啡,靜靜地坐在一邊打毛線。漸漸地習慣了跟著同學也呌她姑媽了,憑地多了一份親情,一日,姑媽囑我囬去時帯兩瓶酒送給我父親。桌子上頭,一個斑駁的酒罈子已經去了泥封,一股子濃郁郁的酒香撲鼻而來,聞著讓人醺醺地陶然,儘管那時候我并不喝酒。那一個酒罈子是她們搬家的時候從花壇裡起出來的,之所以在那一個時日裡還會想到將這一罈子陳釀起出帯走,是因為埋下酒罈子的那一刻是其愛女的誕生之日,歷時十五年,這一罈子陳釀自然就是所謂的「女兒紅」了。碎了泥封開啟的酒罈子,黑乎乎地望將進去,卻是祗有半罈子陳酒了,色如琥珀,液似瓊瑤,筷尖兒輕輕地劃將過去,隱隱一道,痕跡良久,說淺說厚,那裡頭寫的卻都是歲月的造化。家父說,此酒必須勾兌方才喝得,囑我上街頭買了紹酒,對半勻了溫在壺裡,晚飯時間,家父飲著,話語還是不多,我雖然沒有喝酒,卻是見到了些微好久不曾有過了的開心,因為,母親也笑著。昔有南喬,文才驚世,酒盅邊上動了筆墨,尺素瞬間就滿篇幅了,世傳其好飲「茅臺」,其實不然,南喬最好家常紹酒,而且,不是「加飯」、「善釀」、「花雕」之類,他說,喜的是此等薄酒出窖未久,新鮮微酸爽口,淡淡之中別有囬味。有過幾囬,家父每讓我北上時分攜上幾瓶家常紹酒捎去,餐桌邊上見他飲著溫酒,說及我見過的「女兒紅」,他問道:“有否勾兌”,我答:“當然有”,他又問道:“是否此時盃中之物”,我答:“非也,買了稍好的「加飯」”,南喬聽了嘆了口氣說道:“忒可惜了”,他還說了一句:“「女兒紅」非得家常紹酒勾兌,方得韻味儘現。”“「女兒紅」非得家常紹酒勾兌,方得韻味儘現。”憶及此語,看著案頭尚未讀完的這一部《小團圓》,頓然有所悟及,張愛玲藏匿篋底二十多年的這一部《小團圓》,一如那半罈子的陳年「女兒紅」,本是一罈最最普通的紹酒,歲月久了,必須勾兌著她的家常方才讀得。簪纓門第之中落,親情家道之淡薄,離鄉背井之孤獨,都是襯墊。記得那一夜,家父曾言道:“「女兒紅」,不經勾兌喝了,宿醉難消,勾兌了新酒再喝,多少亦費思量。”讀張愛玲的這一部《小團圓》,真是頗費時日,的確,最當思量的正是在於小說文本與歷史過往的勾兌。《小團圓》,這一罈子歷經歲月的「女兒紅」終於去掉了泥封,讓我們讀見的卻是半罈子的陳年舊釀,如何閱讀,讀者須得自己斟酌,如何勾兌,讀者須得自己思量。張愛玲在一九七六年一月三日致宋淇與酈文美的信函中,自己對於人們將會如何去閱讀《小團圓》是這麼說的,與她的其他文字,與她的周遭,要是對照著去閱讀,一定是會有很多議論的:“……儘管是《羅生門》那樣的角度不同。 ”張愛玲不想再改動這一部《小團圓》了,那時候,她對於自己的人生已經感到很疲乏了。其實,從她對於《小團圓》發表與否的遲疑來說,她自己也一早意料到了小說面世以後的種種。《小團圓》書到案頭的那一天,我翻了一翻,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糾集筆下一總感情糾結之人再行情感糾纏,是乃為小團圓也。”如今卻是感覺,《小團圓》書裡頭的糾結與糾纏,都糾集到書外頭來了。-ZY.S. 2009-December-07

小团圆

大凡中国人是讲究十全十美的,逢节遇事言行上往往都有些刻意,仿佛媚求那近乎圆周般人生才能得个幸福的断言。但世事往往是未能尽如人意的,十全能有七八已幸事。或许我是想说,有些幸福,哪怕只是一瞬间却看到燃烧一生的能量,以浅浅的心接纳着,便是装在心房里穷尽一身感受余温,抑或是任其后来被抛却在记忆的一角逐渐地变冷或消失,前或后都是种勇气。面对或是抛弃,大部分的事都可以论对错,唯独感情却是没有。于是我要说了,恐怕,对于情爱的细腻感受,没有人能抵得上这位终其一身著笔挥就风花雪月的女子。饶是其筑梦寻梦百转已千回,却终是把最后的笔留给了那场纠其一生的现实。基本上属于断断续续地踏足在她的故事里。从无法适应填鸭般汹涌而出的人物,到有些抗拒莫名穿插的情节看大概,香港大陆,幼时及残春,隔着逗号甚至句号合上书页的节奏。拖踏着叙数着,仿如初逢可以在千百次的偶然下映入眼帘,有几次看到了泪边的浅笑,慢慢开始明白,这不过是一场与记忆的较量,饶是当作生硬的创作,却抵不过喷涌的泪腺下破土重生的展翅遨头。一辈子,懂与被懂,眼神交替的传递,更无需旁人的呼应或含首。中页又留下书签,一时停顿的读白,余下的故事需慢慢。

《小团圆》:一场“销毁”阴谋

对于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似乎每个读者都带着放大镜在窥探,自出版以来,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几乎与文学性无关,大多集中在“销毁”“稳私”“自传”这些点上,没想到一代文学巨匠,在去世十四年后,还会遭遇这样的“稳私门”事件。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尘封33年的《小团圆》今年2月在台湾、香港出版,4月8日大陆版上市,而这部写于1976年的著作,是张爱玲指名“要销毁”的小说,因为这本书极具自传色彩,当年未能出版,也是由于太过影射现实,而受到朋友的极力阻拦。为什么现在又被出版了呢,因为张爱玲的遗产继承人找出了数条理由来证明:《小团圆》的未能出版,并非张爱玲的本意,只是因为当时政治环境复杂,胡兰成尚在人间,书中人物很难不让人联想起二人的感情纠葛,而如今,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小团圆》能够“无负影响”的问世了。自传 才是《小团圆》最大的意义《小团圆》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女主人公九莉的家史和情史,家史混乱无绪,而情史又牵扯到一名汉奸文人。正因为这个原因,此书面世以来,出版方便一直声称,这不是一本自传,请读者不要对号入座。可是这个声明,显得太没有底气了,连张爱玲自己在谈到这本书时都说:“我在《小团圆》中讲到自己的时候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而张的遗产继承人,也是当初极力阻止她出版该书的宋淇,也在给张爱玲的信中说道:“太多的人物像是‘点名簿’”。如果不是影射了现实中的人物,如果不是写出了真实情况,用得着如此遮遮掩掩,你拦我阻,还拖上个33年再出版吗?而且书中与现实生活里,能对得上号的,还不只胡兰成一个,前前后后,大概有二十多个,这不就是一场彻底的披露么?我们来看看有哪些人物影射了现实:蕊秋对应母亲,楚娣对应姑姑,九林对应弟弟,比比对应炎樱,邵之雍对应胡兰成,燕山对应桑弧,荀桦对应柯灵,虞克潜对应沈启无,还有个向璟对应邵洵美。难道这还不是张爱玲人际关系的重现?如果对应一说有可信之处,那么张爱玲在此书中又披露了什么呢?这才是真正让人震惊的地方——父母不和最后离婚、母亲数不清的风流韵事、母亲与姑姑共事一情人、家族堂表之间常态的乱伦、张爱玲在纽约堕过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恋情中夹杂着无数其它女人、张爱玲与导演桑弧拍过拖(而且有性关系);胡兰成和她的好友苏青上过床……《小团圆》创作于1976年,那时的张爱玲已是55岁,她从不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自己的感情,但已过天命之年的她,对自己的家庭和爱情,或许有了冷静的思考和反醒,再加上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对两人关系描述得“夹缠不清”,当时胡兰成的好友朱西宁,打算根据胡兰成的话,来写一部《张爱玲传》,她不甘心自己的故事被另一个人垄断,所以动手写起了《小团圆》。我不知道出版方否认《小团圆》是自传,是否便保存了张爱玲的名声,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为自己作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无非是搭上了复杂的家庭,无非是陷入了被贬低的感情,便让出版商如临大敌般的要撇清关系。如果是真正的张迷,他们耐心探究的,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张爱玲,so,否认《小团圆》是自传没有任何意义,承认这是一部自传,才是它最大的意义。“销毁” 是否作者蓄意而为?由于此书顶着本应“销毁”的帽子,引发了一部分张迷的不满,有些人甚至以不买该书来抗议,但更多人选择了接受它,并且在阅读此书时,将所有的出版信息和内幕,一网打尽,生怕错过哪一丝挖掘张爱玲隐私的线索。而本书最先引起关注的是,便是张爱玲在写给遗产继承人宋淇的信中说道:“《小团圆》要销毁”,不过又加了后缀,“这些我没细想,过天再说了。”过天?过几天,还是过几年?张爱玲写这封信的时候是1992年,而张爱玲是在1995年去世的,这中间间隔三年,难道在这三年里,她都还没“细想”出个结果来?从她创作这本书开始,便能看出,她对这本书极为重视,几十年间几易其稿。张爱玲过世之后,张爱玲的遗物寄到了宋淇家中,遗物中,尚未完稿的《小团圆》有好几个版本。可见自从1976年着手创作这本书起,张爱玲便从未放弃过出版此书。评他人易,道自己难,如同一个人照镜子,怎么看都觉得不是最佳状态,也许张爱玲在修改《小团圆》的过程中,也遭遇了这样尴尬境地。因为这是最坦诚的一次疯狂,因为这是关乎身后名的文字,因为这是对自己彻底的一次清算,所以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最后,她终于明白,她是无法写好《小团圆》了,如同她无法定义自己的人生,无法评判自己的对与错,所以,她放弃了自我评说,把选择与言说的权利留与后人,至于那句“销毁”的话,也懒得去改,因为那正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她曾经的犹豫。

傲慢是一种孤独

盛九莉是一个集文才与孤独为一身的女人,她的孤单一半缘于生活环境,一半缘于爱情观,一半就是生活态度。

小团圆

小团圆张爱玲也许这世上每一个女子,都有一段“让她低到尘埃里”的爱恋,而张爱玲的这一段爱恋,千回百转,凄婉如殇。因为爱,所以爱了一个人,与其它任何无关;爱到尽头,终于知道错,然后离开;之后不再爱,但是会痛,会经历“痛苦之浴”,会隔了几乎一世,写下这个故事;本意想将其销毁,与己一起化为尘土,但是身后终于被发表,见了天日。所以人太有才,太有名,都不是好事情,都会引了世人与不相干的人无穷无尽的好奇心;想想张如果在天有知,虽然会不悦,但以她的性情,想必也不会太怒,或许只会淡淡的说一句,“也好”。这本书讲了两件事,成长和爱恋,表面上遥远,骨子里却息息相关。成长,决定了人,决定了人的爱恋。很多句子,读着读着,会在心里面泣不成声。浮生若梦,这个奇女子,终于写下了自己生命中最重的那一段故事,因而也终于有了了结和交待,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讲,和自己的心,应该是小有团圆了。-------------------------------九莉快三十岁的时候在笔记簿上写道:“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回忆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的,都有一种悲哀,虽然淡,她怕那滋味。她从来不自找伤感,实生活里有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光就这么想了想,就像站在个古建筑物门口往里张了张,在月光与黑影中断瓦颓垣千门万户,一瞥间已经知道都在那里。她爱他们。他们不干涉她,只静静的躺在她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九莉虽然不平,也明白她是因为他们的事后来变丑恶了,她要它有始有终,还是个美好的东西,不然在回忆里受不了。她读中学的时候兴纪念册,人人有一本,到处找人写,不愿写的就写个“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训人家一句。她叫绪哥哥在她那本上画张画。他跟五爸爸学过国画,但是她说:“随便画什麼,除了国画。”她小时候家里请的老师有一个会画国画,教她“只用赭色与花青两个顏色。”她心里想“那不是半瞎了吗?”学了两天就没学下去。她对色彩永远感到飢渴。她永远看见他的半侧面,背著亮坐在斜对面的沙发椅上,瘦削的面颊,眼窝里略有些憔悴的阴影,弓形的嘴唇,边上有稜。沉默了下来的时候,用手去捻沙发椅扶手上的一根毛呢线头,带著一丝微笑,目光下视,像捧著一满杯的水,小心不泼出来。她崇拜他,为什麼不能让他知道?等於走过的时候送一束花,像中世纪欧洲流行的恋爱一样绝望,往往是骑士与主公的夫人之间的,形式化得连主公都不干涉。她一直觉得只有无目的的爱才是真的。当然她没对他说什麼中世纪的话,但是他后来信上也说“寻求圣杯”。他走后一烟灰盘的烟蒂,她都拣了起来,收在一隻旧信封里。“你太太呢?”他有没有略顿一顿?“我可以离婚。”那该要多少钱?“我现在不想结婚。过几年我会去找你。”她不便说等战后,他逃亡到边远的小城的时候,她会干山万水的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临走的时候他把她拦在门边,一隻手臂撑在门上,孜孜的微笑著久久望著她。他正面比较横宽,有点女人气,而且是个市井的泼辣的女人。她不去看他,水远山遥的微笑望到几千里外,也许还是那边城灯下。他终於只说了声“你眉毛很高。”他走后,她带笑告诉楚娣:“邵之雍说‘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说他可以离婚。”那麼许多鐘点单独相对,实在需要有个交代。她不喜欢告诉人,除非有必要,对比比就什麼也没说。从前跟比比几乎无话不谈,在香港也还给楚娣写过长信。但是自从写东西,觉得无论说什麼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种信心,总会有人懂。曾经沧海难为水,更嫌自己说话言不达意,什麼都不愿告诉人了.每次破例,也从来得不到满足与安慰,过后总是懊悔。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暸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麼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她不过陪他多走一段路。在金色梦的河上划船,随时可以上岸。他们在沙发上拥抱著,门框上站著一隻木彫的鸟。对掩著的黄褐色双扉与墙平齐,上面又没有门楣之类,怎麼有空地可以站一隻尺来高的鸟?但是她背对著门也知道它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画在墙上的。彫刻得非常原始,也没加油漆,是远祖祀奉的偶像?它在看著她。她随时可以站起来走开。有句英文谚语:“灵魂过了铁”,她这才知道是说什麼。一直因为没嚐过那滋味,甚至於不确定作何解释,也许应当译作“铁进入了灵魂”,是说灵魂坚强起来了。还有“灵魂的黑夜”,这些套语忽然都震心起来。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著,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隻手錶,走了一夜。“我并不是为了你那些女人,而是因为跟你在一起永远不会有幸福。”本来中间还要再加上两句:“没有她们也会有别人,我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

金融海嘯下香港書業一瞥《小團圓》成為「書王」

 眾人的財富因為金融海嘯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紛紛縮水,香港的圖書行業在平時也不算利潤豐厚,在這個艱難時期情形如何?上月底到本月初18天,商務印書館又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春讀」減價,可以作為經濟衰退時期書業的一個斷面。  3月1日,周日,「春讀」活動的最後一天,晚上八點多,記者和朋友去了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商務分店。人潮相當擁擠,從門口的推薦書目櫃檯到內地版新書櫃檯,到更靠裡面的英文書區和最裡面的教材參考書區,打書釘的人都很多。稍早前記者已經收到資訊,得知除了全線85折優惠外,年度暢銷書巴菲特傳記《Snow Ball》的中英文版都有更大優惠,比定價便宜數十港幣,於是專門到這本書的陳列櫃檯前觀察,發現人數不多,和其它區域並沒有顯著差別。朋友喜歡經濟類讀物,但聽了記者的介紹後,只是拿起來翻一翻就放下了,反而挑選了一本生活勵志類的書籍。  挑選好書以後,要拿去付賬,但收銀檯前排了人龍,記者本來選好了書又因為不想等候太久而放下,繼續去店裡其它區域看看。最後接近九點,看到排隊人數減少後,買了一本內地的《財經》雜誌。  從沙田分店的情形看,書店的顧客並沒有因為金融海嘯減少,人數應該超過了記者在深圳兩座書城看到的情況。  本周二,記者估計書店方面應該已經盤點和分析了「春讀」活動的情況,便致電書店詢問各項資料,其中最關心的,當然是市道普遍低迷情況下,書業是一起下沉,還是獨脫大難。  商務印書館的零售總監尹惠玲小姐回應說,總體情況不悲觀,銷售額比之前有增長,這是在預期之外。她還提到,除了旗下書店門市,通過商務的網路書店CP1879.COM網路購書的業績同期都有增長。  「我們對一些書做了特別的折扣,有些還是100元4本,但可以看到讀者比較理智,好多時買的並不是特別平(便宜)的,只要是比較好的書種都會買。可能讀者知道有優惠,來看一看,但買的是其它的書。」尹小姐說。  那麼,哪幾本書賣得特別好?  「《暮光之城》,是兒童類書裡最暢銷的。J.K.羅琳的《吟遊詩人皮陀故事集》也是兒童類讀物裡的頭五名。另外,台版的金融商務類書籍也最暢銷。」  至於今年的「書王」,尹小姐說:「《小團圓》囉。兩天就賣了千多本,斷了貨,如果出版社供應夠,應該賣得更多。」記者稍早前在其它媒體上看到報道,說在商務看到五十幾本《小團圓》剛一堆出來,馬上就被搶購一空。尹小姐說,《小團圓》是在「春讀」活動的第一個禮拜推出的,作為話題書,也鼓勵了很多讀者來書店。「這也算天時地利人和吧。」  記者提及付賬時的人龍現象可能會對一些顧客的購書意願造成影響。尹小姐說,他們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每間書店都有疏導,「例如你去的沙田店,我們就做了現金快線。」她還說到,整個「春讀」期間,人流整體上升,據統計,銅鑼灣店和尖沙咀店人數都上升了20%左右。  香港另一家大型書店大眾書局去年聖誕節辦了大眾書節,當時金融海嘯正殺埋身,大眾書局的老闆周曾鍔曾對記者說,他覺得金融海嘯對書業一定有影響,但不是最大,「買一兩本的花費,並不會影響一個讀者買不買書的意願。」  記者也喜歡逛書店,雖然更喜歡人比較少的環境,但看到人潮擁擠的情形,就算自己沒耐心去排隊,心裡面還是更踏實一些。

为痴情女子撰写的一块石碑。

用了五天时间。终于读完《小团圆》。我还是无法习惯竖排文字。从右到左。325页。繁体字。我想。眼睛生疼。有很多的原因。我庆幸着自己作为一个高龄的文学青年。终于可以拿出那么一点点的淡定。不再像青春期那般的冲动。。。今年二月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在台湾香港首发。过后便有了众媒体铺天盖地褒贬不一的报道。众读者声势浩大对号入座的评论。记得那时还有媒体朋友在MSN里发来了关于大家对《小团圆》拒买拒读拒评的新闻给我。。。好吧。我承认自己很是愤青的拒绝阅读所有在内地发行的删减版书籍。我承认自己很是牛逼抗拒了所有电子版诱惑。这一等就是五个月。于是到了七月。盛夏的香港。张爱玲的《小团圆》终于捧在了我的手上。难道不应该感谢宋以朗先生吗。就像马克斯•布罗德没有遵从卡夫卡的遗嘱将其手稿付诸一炬一样。宋以朗先生也没有遵从张爱玲的遗嘱将她的小说遗作手稿销毁。这样我们才可以读到张爱玲心中的小团圆。知道那份由爱生恨的小团圆其实是张爱玲心中对真正团圆的一个梦想与愿望。。。即使故事的男女主角变成了盛九莉和邵之雍。即使这个故事永远不可能有大团圆的完美结局。张爱玲依然用着毫不怜悯的方式嘲讽着一切。冷眼的态度如同一个不相关的旁观者。。。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不愿对号入座。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婚书上写。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邵之雍与盛九莉一起写婚书。邵之雍盛九莉签定终身。结为夫妇。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真的不愿对号入座。或许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读懂或者看明白。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哀与苍凉为天下所有的痴情女子撰写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幻灭了爱情。摧毁了梦想。最后沉重的横落在她枯萎的身体上。。。张爱玲反复的说着一句话。我的心象被针扎了一下。而在读完《小团圆》后。我的心亦象被针扎了一下似的。我想至少我是懂的她的。因为我在《小团圆》看到了那么多的残忍。一段段又一段。一幕又一幕。都是张爱玲以前作品里没有过的残忍。

灵魂过了铁

虽然看上去乱的很,但是描述的毕竟是女人的一生。喜欢大一点的人,嗳,是啊,因为我喜欢人生。张爱玲的那份幻灭感,在全书中冷冷地流露。和母亲,和父亲,和姑姑,和弟弟,绪哥哥。。。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是那么稀薄,也全都是真的,后知后觉的很,回过头来的时候,那碗羹已经凉了大半。看了叫人心里寒颤。也难怪得不到爱情。想的太好了,从小就没几个人喜欢。像罩上磕子的人。总以为遇到之雍就遇到了全部。把磕子全卸了,付出的太多了,对男人狠狠惯着疼着,好的时候光景自然好。一个男人不爱一个女人,死掉了也会说好的。对康小姐就很不一样,爱与被爱不能成正比的悲哀。也是喜欢一个男人的侧面,那些细致的性爱描写,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做爱,刻画的漂亮,之雍倒是高大伟安,性爱方面也却是让女人折服,不知后来怎么折短了子宫里的一个管道。想拿刀砍死他,也不值得。漂亮女人怕老,有才华的女人也怕老。什么爱啊爱的,都是假的。谁能做到像杜拉丝一样。王绮瑶那么嗲一个上海小姑娘,也就沉没在晚年的哀景里。恋爱的时候22了,花骨朵一样的年华。直到有一天老了,就发现自己什么都没了,连那个戏子也结婚了,反正自己也没什么好下场,也是心里早就清楚的。蕊秋也还一样。黛玉为什么要葬花,伤春的不外乎是自己的年华。也不明白男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掠夺者,总之太钻进情啊爱啊里头,就忘记日子是什么了。红颜薄命,死的早,留下的样子也美,作给别人看的,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一个有弗洛尹德情节的女子。和弟弟在木盆一块洗澡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的很。后来牵手做爱的时候,手臂连着之雍的,连成一条直直的线,像串成一个人似的,倒是在红彤彤的烛火中剪出一个又一个女人来,那是一连串的山脉,脊背,不能依靠,也是一连串钻心的痛。窑子里的艾老三,给她穿漂亮衣 。还有二婶,明明是亲娘,却一直这么叫着,来个继母倒要喊娘。那种环境里,终究没什么好结果。后来把孩子也扔了,怕是不知怎么待她好,替母亲报仇。抽水马桶里,像一只鸟的形状。一直绵延到那天和之雍的缠绵,那个木门的鸟。那是业,是因,是果。爱浪漫,爱情是全世界最绮丽的幻想。想那时候,有个男人,伏在你的案头写书,你就在他旁边,看他的剪影子,那班滋味,是属有滋味里最甜美的一种了。好一部乱糟糟的自传。其实二战也不是想碰到的,出国也不是愿意的,汉奸也不是想做的。都是人走的路,走啊走的,就有炸弹投在防空洞外了。灵魂过了铁,这句英文谚语说的好,书里的人大抵都这么经历过来了,也不知道书外的如何。

坚决保8

当作OK杂志来看的。从头到尾没有粉丝的心。果然开头是无聊的,但是八卦猛料是足的。人心是叵测的。再次证明,所有小报上当年登过的绯闻,无论当事人如何撇清都是真实的。同时翻出张子静的《我的姊姊张爱玲》。可怜的弟弟,一心把姐姐当作黑暗生活里的唯一光明。而在姐姐的记忆里,弟弟代表了黑暗生活之一面。 - 第一件要8的就是桑弧。张因为一张脸而爱过的男人,我居然满世界的就找不出他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满世界的都是一张他老而饱满的脸。大家都老了,张还是老的好看一些。张说,“从来没有后悔过有他,幸亏那时候有他“- 第二件要8的是柯灵。哎,想起以前某人的名言说,千万不要得罪女人,因为她有可能会成为你的老婆,或者成为你的后妈,或者成为你老板的老婆。 自然这个名言是得罪过老板的老婆的某人的名言。 我顺着这句话,想柯灵一辈子冰清玉洁状,死了还被死了的张爱玲寒碜的也真够呛。- 张在纽约流产的事情,倒是不用8。只是把自己流产也描述的那么冷酷和细致入微真是让人觉得浑身冰冷。不过在书的结尾她梦见了“她和小孩“,我理解也算是一种对马桶里孩子的纪念。-最不要8的是胡兰成,我对这个文艺老年流氓没有过好印象,文章是漂亮,不过看一个人对自己的脚踩的西瓜皮充满神圣的美化,就觉得还是成语词典里的好词好语更值得看。倒是超级同意张对《今生今世》的评语:一种怪腔,看到“亦是好的“就要笑。还是觉得张子静可怜。一九五二年,“我好不容易回了一次市区,急急忙忙到卡尔登公寓找她。姑姑开了门,一见是我就说“你姊姊已经走了。”然后把门关上。我走下楼忍不住哭了起来。”而张子静也没有看到小团圆。张子静说,他手边有几本姊姊的书,是最近几年大陆盗版的。他常常读姊姊的书,从中追寻往事。

可是这种觉醒需要多大的代价,她也再不会梦了。

一直愿意把《小团圆》看作是张爱玲的自传。要说自传,难免会有些润色。但是《小团圆》却真实得出奇,包括她与母亲的经历,包括那段惊世骇俗的恋情。说起这段恋情,广为人知的原因应该是以此为原型的电影《滚滚红尘》,还有张爱玲另一篇短篇《色戒》、胡兰成自传《今生今世》中也有提及。当然《小团圆》是对这段恋情最好的解读。最脱离实际的是《滚滚红尘》,那是三毛一厢情愿的想象。其实也不难理解。三毛尽管一生流浪,毕竟她还找到了她生命中的荷西。而张爱玲一直是个完全没有爱的女人,从小开始就生活在后母的虐待中,母亲远游在外,生父也受后母的影响对她不管不问。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胡兰成的出现能让她低到尘埃里面去。在情窦初开的年纪,能够受到另一个才子的赏识,甚至直白的宣称“一切可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多么琼瑶的剧情。可惜胡兰成并不是典型的琼瑶男主角。他确实有才,不然一本《今生今世》不会写得饶有风趣。可惜他太自恋。他自恋在从不会只爱一个女人,因为他的才华需要多个舞台的施展;他自恋在和张爱玲的信中分享对另一个女人的爱,他甚至认为张爱玲不会嫉妒;他自恋在还要把这一切堂而皇之的写成自传,只觉所有人都能了解他的风流一生。他也虚伪,不然不会甘于沦落为汉奸;他也自私,“他完全不管我的死活,就知道保存他所有的”。说到底,胡兰成只是世间最普通的男人,有着一般男人的缺点,但是他懂女人。人世间能遇见知音不容易,在最好的年纪能遇见那么眉清目秀的一个,他居然还愿意懂她!她觉得自己简直要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张爱玲确实不比一般女子。在知道了他的虚伪和自私以后,她还愿意爱他,甚至在他落难之时她去看他,发现他和寄居的日本女人的暧昧也一声不吭,知道那是他一点生趣因此根本不必提。她爱得卑微,“他走后一烟灰盘烟蒂,她都拣了起来,收在一只旧信封里”,但也断的干脆,不爱了以后“对他的文章不欣赏了,……,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憎笑起来。”一切真真切切,说起来亦不卑不亢。当初是爱得不顾一切没有底线,甚至想到了为他去死,但是自己也知道太蠢,这样的男人总会找到什么理由说服自己。后来也恨过,恨到想拿刀子在他金色的背脊上划上一刀,反正他是亡命之徒,但是也知道他不值得这样的牺牲。这样强烈的爱他不会明白,因为他的爱不作停留,正如他的为人,风度翩翩,但轻如鸿毛。经历了这么一场,她毕竟是枯萎了,她自己也有所预料:“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也不是不愿意付出,是他们不作长久计,叫她忠于谁去?一颗心只能坚强起来。所以她写人情特别凉薄,“一切不过是钱的问题”,即使对着自己的母亲。到后来她写下了《小团圆》,愿意承认自己卑微的错爱,把爱的幻灭写得历历在目,这不是不需要勇气的。女人最大的心愿永远是有人爱她,并且只爱她一个,三毛得到了,张爱玲没得到,这就是她们一切区别最大的根源。所以《滚滚红尘》里章能才再不堪,他在晚年还会回忆起韶华,甚至还爱着她;而《小团圆》里的结局是邵之雍不再爱九莉,对他们的恋情并非怀念而是炫耀,张爱玲清楚这一点,因此对邵之雍也不再抱有幻想,或者说根本不在乎了。张爱玲醒的彻底,可是这种觉醒需要多大的代价,她也再不会梦了。所以这个结局不是团圆,只是小团圆。

爱他,却要离开他

自认为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也看了很多书,可奇怪的是,我居然没看过张爱玲的书。看书也是要缘分的,以前错过了,也或许是我自己故意错过,因为总觉得她的书看了让人太郁闷。可巧出现了她的遗作,书的宣传标语是“读中国近代文学,不能不知道张爱玲;读张爱玲,不能错过《小团圆》。”我不确定后半句对不对,可是觉得前半句是很对的,作为一个自诩为喜欢文学的人,怎么能没看多张爱玲的书呢?太说不过去了。看了前言,以及附上的张爱玲和宋淇的书信节录,就知道这本书应该很像作者的自传。看完后,发现果然是这样的。九莉俨然就是张爱玲,而邵之雍就是胡兰成。连九莉的经历包括童年的家庭,如父母离异,都跟张爱玲一样。不知道作者是否在意被说成她是九莉的原型。不过她自己也说过:“最好的材料就是你深知的材料。”前两张看得有点吃力,因为人物实在太多,那么多的家庭,感觉很杂乱。我甚至想和以前看《红楼梦》一样,把书中出现的人名、家谱都列一列。但看到后面,觉得也没什么必要,毕竟这些人大多只是过场,只是还原一下当时的上海大家庭。另外。九莉虽然看似有很多亲人,其实又是多么孤单,连父母都要称作“二叔,二婶”,难怪性格有点冷漠,麻木。那个她既爱又恨的男人---邵之雍,实在令人琢磨不透。他是汉奸,是花心,可又是那样的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作为一个有着浪漫情怀的女人,热别是女文人,是很难不爱他的。他很有才,也很懂女人,几乎能看到每个女人的优点或特点,他的骄傲不但不会让女人厌恶,反而更加崇拜。他是很花心,可是他不隐瞒,一点都没觉得愧疚。总之这个男人真是一个谜。我不知道张爱玲离开胡兰成后对他的情感是怎么样的。但假如她真的把邵之雍当作了胡兰成,可见她还是爱他的。从书中最后九莉做的梦:“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红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树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看了真的令人挺难受的,在张爱玲的内心深处,还是像小女生一样憧憬着这样浪漫的田园生活:简单的房子,一群可爱的孩子,和爱人手拉着手。看完《小团圆》,我有点想看胡兰成的书《今生今世》了,想看看他到底怎样的有才,会成为一代才女一生的等待,而不顾现在批评家们口中的“做人的原则”?他又是怎样看待张爱玲的,怎么忍心不要一个这样用生命爱他,这样一个卓文君在世的奇女子?是九莉自己主动离开之雍的,可主动与他结束并不能说明她不爱他了。像之雍写给比比的信“她是以她的全生命来爱我的,但是她现在叫我永远不要再写信给她了”,可见他伤得她实在太深,她真的太痛苦了。看完后迫不及待的和朋友讲书的内容。朋友问我,书的名字为什么是“小团圆”呢,我竟忘了去想这个问题。既然九莉并没有和之雍在一起,结局时她的身边也并没有其他人,燕山也结婚了;而邵之雍虽然之前有一大堆女人,到最后要不和他离婚了,要不另外结婚了,似乎也是一个人。那么“团圆”又是从何说起呢?到是那些次要的人,如她的那些众多的亲戚们,到是在蕊秋的介绍下很多结婚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小团圆”?小说中的两外两个女人,二婶(九莉的生母)和三姑,她们的命运也是多么的悲哀。

小团圆里的错爱

这两天看了张爱玲的《小团圆》,没地方买实体书去,网上下载看的,因为版本的问题,总有错别字,看着稍微有点费劲,但也费劲中看完了。  小圆圆是张爱玲在美完成的一部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一直到离世都没下定决心出版。顾虑大概有当时还在世的胡兰成以及小说中涉及的政治因素,另外其朋友也担心小说中塑造的九莉(原型张爱玲)不讨读者喜欢。  最后一点顾虑更多应该是关心她的朋友的顾虑,现在看来必要不是很大,其实真正喜欢她的照旧会喜欢她,相信也不是那种全情投入盲目的喜欢,不喜欢的怎么写也都不会喜欢吧。  其实看小团圆我所抱的更多的心态,是想看她怎么亲口讲述她和胡兰成这段感情,8卦的心态。虽说是小说,也一定有演绎的成分,但还是相信,基本的感情都算接近真实。小说接近一半内容都涉及到胡兰成,前半段主要写了她童年少年的家庭生活,成长环境,成长经历,一直到遇见胡兰成。  看完小说,只说对于张爱玲的爱情方面,最强的一个感受是,她错爱了人。这错当然和政治无关,是说他的性情。虽然错爱了,却也毕竟爱上过,她和胡兰成的这段感情估计是影响她最多的一段感情。第一次投入的一段爱情总会是对自己影响挺大的一段情,尤其是爱错了人,倘若这段感情之后再没遇到能让自己投入的感情,估计这段感情的阴影会影响自己后半辈子,难释怀,当然,只是阴影,不是留恋。  关于“九莉”对亲情的淡漠,对钱财的渴望,跟她成长的环境有太大关系,倒没让我有太多感慨。  挺能理解张爱玲在《小团圆》里“丑化”自己的心态,写了那么多的故事,却没有一个真的属于自己,谁都有倾诉自己欲望,如果是出于一种倾诉自己的欲望,也就犯不上“美化”自己。再有,小团圆也算不上“丑化”了张自己,只是尽量靠谱的记录自己的经历吧。别人说也是说,不如自己说的更明白吧。

张爱玲的小团圆

前几日,因了《小团圆》大陆版本的首发式,在北大百年讲堂静静心心坐了两个多小时,好久没这么认真地去听一次讲座了,这一次,是为了张爱玲。   第一次遇到她的文字是在大一时候,学校的跳蚤市场上买的一本二手书——《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厚厚的上下两大本,翻得太多,好些页都散了出来。一页页的翻过去,好多以前不知道的人,不知道的好文字,已经是惊惊诧诧、美不胜收了,读到一篇《金锁记》,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似乎任何评价都挠不到痒处。那时候还是刚刚从十二年的语文教育中过来,鲁迅、巴金、冰心自然是好的,这个从未听说过的张爱玲和她锋芒毕露的文字,竟让人懦懦地不敢说好;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在1944年5月,傅雷先生就以迅雨为笔名在上海《万象》杂志发表《论张爱玲的小说》,盛赞《金锁记》的写作技巧,“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那时候也自然是不知道,1961年夏志清先生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已经以惊人的篇幅把张爱玲写进文学史,把张爱玲放在鲁迅地位之上,荐她为“今日中国最优秀兼最重要的作家”……因为这些不知道,所以那时候也只是不太有底气地把她的文章荐给同室的舍友,舍友看了,也是闷头一棍似的。有意思的是,好多年后,这个舍友也入了出版这一行,第一本策划出版的书竟然是《张爱玲传》,是否是当年这一闷棍落的病根儿,已经是后话。    小团圆三个字,原来在张爱玲、或者研究张爱玲的文字里看到过,一溜眼就过去了,从未敢想过会真的出版出来,因为张爱玲确确实实是提过要销毁的。可是毕竟是出土了,距张逝世也将近十五年。似乎是原本跟着一块儿死了的东西又突然复活了,欣喜之情竟是大过去想该不该。出了也好,这份稿子在宋家压了这么多年,一定让宋家人颇费踌躇,得失之间,竟是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九九五年九月,张爱玲去世,而她所有财产都留给我父母。我父亲宋淇当时身体欠佳,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亦去世了。我母亲宋邝文美则迟迟没决定《小团圆》的去向,患得患失,只把手稿搁在一旁。到了二○○七年十一月,我母亲逝世,而《小团圆》的事就要由我决定了。”幸而宋以朗先生做了决定,据说宋家的第三代已经都是美裔华人,只会讲英语,不知道张爱玲是谁,这份文学遗产再继续流转下去也许就真的跟着这一代一代的人死去了,所以手里捧着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点劫后余生的小庆幸。似乎是失而复得的宝贝,更要珍惜。   看的时候,一直觉得有一个情绪在那边,可是一直找不到准确的词去形容它,后来偶然看到邝文美读完《小团圆》的初稿后给张爱玲的信,说“看了为你心疼”,一时间,所有的情绪才有了依靠,是的,心疼。也因由这一句话,重新认识了邝文美。她是宋淇的妻子,过去一直是随着宋淇夫妇的名衔一晃而过的,随着《小团圆》出版始末的挖掘,很多宋淇夫妇与张爱玲的往来信件浮上水面,蛛丝马迹一点点地剥离出来,才发现他们之间更懂得张爱玲的还不是宋淇,而是他背后的邝文美。宋淇是把《小团圆》认认真真当故事来读的,他认认真真地记笔记,认认真真地把需要推敲的措词记录下来,他甚至会想到在书稿里加入九莉与小康等会面,对穿邵之雍言行这样戏剧化的的情节,而邝文美就感性得多,她更懂得这本书之于张爱玲的意义。“你早已预料有一些地方会使我们觉得震动——不过没关系,连我都不像以前那么保守和闭塞。我相信没有别一个读者会像我那样彻底了解你为什么写这本书。Stephen(宋淇)没听见过你在纽约打胎的事,你那次告诉我,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邝文美语)这让我们为张爱玲觉得温暖。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一直是阅读《小团圆》的过程中困扰所有人的问题。自然而然的,一直就是把九莉当做她。九莉的所有不好也因为是张爱玲,皆都成为可以原谅的。即使这样,看到堕胎的情节时,还是不免心惊,觉得太严酷了,也许只是文学的需要,不是真的。“我相信没有别一个读者会像我那样彻底了解你为什么写这本书”,幸而终究还有一个真正懂得张爱玲的人,我们这些人对她的爱追究起来还是靠不住,如果真的生在同一个时代,有幸遇见她,又能怎样?爱玲自语:“我从来没脱出那‘尴尬的年龄’(the awkward age),不会待人接物,不会说话。话虽不多,‘夫人不言,言必有失’。”果如其然,我们未必能有现在的宽容心态去懂得她,一如她自己所预言的:“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给了我们优美的姿态,隔岸观火,终究容易。“你那次告诉我,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也许这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邝文美懂得。“她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但是有一次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读到这段文字的那一刻,我似乎也能够懂得。   她亦是人世间的女子,亦想要人世的团圆美满。可是人世间没有她的位置,“这些人都是数学上的一个点,只有地位,没有长度阔度。只有穿着臃肿的蓝布面大棉袍的九莉,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在这密点构成的虚线画面上,只有她这翠蓝的一大块,全是体积,狼地在一排排座位中间挤出去。”她也有过错觉,以为这一次可以抓住一点人世的团圆,可是他会打太极,他引她去看绍兴戏,看旧戏里的落难公子中状元,三美相聚大团圆。可是,他的团圆戏里人太多,“她竟会不知道他已经答复了她,……等有一天他能出头露面了,等他回来三美团圆?”可是,三个人的婚姻,太拥挤了,何况更多?张爱玲的难堪之处在于这个人世的大团圆她委屈不来,她做不到,她只是企望世人幸福安稳的婚恋,只属于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这是她的小团圆,一如那个关于寂寞的松林径的梦境。可是,谁都知道,她要的小团圆,邵之雍给不了盛九莉,胡兰成也终究负了张爱玲。再大的事情,她也只是木木的,那个悠长得如同永生的童年,那个一直在试图改造她、改变她的母亲。禁锢得久了,也就淡了,忘了说痛。“然后时间加速,越来越快,越来越快,繁弦急管转入急管哀弦,急景凋年倒已经遥遥在望。”“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到:‘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   看着看着,有些熟悉的文字会自己跳出来,似乎是一些漂亮的玻璃珠子,原本就散落在张爱玲作品的各个角落的,读张爱玲的人熟悉它们,喜欢它们,大家循着前因后果和一点主观的臆想把它们串联起来,各有各的取舍,各有各的串法,比若《她从海上来》,比若《上海往事》……可是这一次,是张爱玲本人来串珠子了,过往所有的臆想、推测都要靠一边。她也不是为了“发泄出气”,因为她一直认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她也不怕颠覆佳话,因为佳话是早就颠覆过的,一如她祖父母的旧照片上褪了色的才子佳人;她对自己也不客气,因为“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她像棵树,往之雍窗前长着,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着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言归正传”了,可是却又有新的遗憾。原来的那些珠子,游来荡去,还有假想的空间,还是文学;一下子串好了交了卷,已然是平实人生。   过去看评论张爱玲的文字,流连处最耐读的还是那些引用她原文的地方,自己拉拉杂杂地写了这些,回过头来看,还是觉得如此,最好的还是她的。就是比不过她,不由得让人气馁。“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张爱玲的《小团圆》里,已然有了这样的风云之色。“也许她将不仅仅属于现代文学史。遥想几十年、几百年后,她会像她欣赏的李清照一样,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也说不定,而我们知道,那时候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现代作家肯定都将被忽略不计了。还可以肯定的是,那时候的人们如被张吸引,重要的将不是她的传奇经历,而是她的作品散发的独特的芬芳。”(余斌语)   张爱玲说过,文学的功用之一就是“让我们能接近否则无法接近的人”,我们没赶上看见她,所以跟她的关系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亲热,长久,却是她未必需要的。又或者,她一直都在,她的灵魂静静地沉息在文字里,等我们阅读的时候,再活一次。

尚在读

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因为书还没看完序超长,似乎比故事本身来得精彩读了三个晚上,未看出所以然来不过倒是有一天,在徐家汇的某黄鱼车上,看到一本简体的盗版别字百出,估计直接从繁体翻过来的,看不得

小團圓的小感悟

连日看《小团圆》,昏头昏脑一肚子话不知给谁说,连给同学发信息都用“咕哝”这种字眼儿,像胡兰成说的“吃了爱玲的唾涎”,是爱玲的就不嫌恶心。小感悟不是小学写读后感观后感似的八股,所感是最漫无边际,顶好与文章不相干,如果简单的重复,倒是不如看简介。然而不独文章,有的人是八股,曾和一个很讨厌的人谈话,我对某人某事说了一些很刻薄的评论,她马上翻白眼:“这只是你个人的意思,你怎么能代表大家呢?你这么认为,你太偏激了。”说得理直气壮,我也唬住了,唯唯而已。后来想,和我谈话不就是要知道我怎么想么?我管不着“大家”,也没代表“大家”的志向,我不是党员。以后就不再理这种浑人,交流麻烦——又得说自己,又得演“大家”。《小团圆》一开始就写九莉在香港的教会学校读书。修女嬷嬷都讲广东话,张爱玲应该不会,连上海话都是从香港回来才学会的(书中九莉是这样),后来在香港写电影剧本是宋淇润色粤语对白。《色戒》(电影)王佳芝会讲,我听汤唯讲广东话就知道练了不止一日。可爱玲的小说人物讲广东话我实在想象不出来什么样子。这两日数字电视放香港的老电影,估计弄错了声道,直接放了粤语,当年的片子没有同期声,粤语也是后来配上去的,乍听很别扭,好像穿着湿衣裳,坐不是站不是。听国语配音就没这个感觉,但又爱听粤语的同期声(现场收音)。后来想明白了——粤语是生活化的语言,配音是对天然的扭曲,不适合这么假;而国语经过人为的标准修正,本身就适合戏剧表现,配音反倒很好听,平时说话讲国语就显得假模假式。整部书看下来印象最深用的最多的字是“窘”和“笑”。“窘”是因为无奈,无奈是因为还顾及心情。我有时都替他们(书里人物)窘,那种情况下的言行怎么样都不合适,好像演员扮好妆走错了影棚,敷衍不来。对二婶(实是九莉生母,九莉自小过继给大房,随大房叫法)和三姑也会窘,不是亲情薄如纸,是幼时的疏离难以挽回,只好继续这种疏离,大家都不会受伤。九莉生活在夹缝里,尴尴尬尬活下来,本身就很窘,是上帝的疏忽——本来不该让她生存的。窘多用在喜剧,大家见着很窘的场面就会笑,看见主人公抓瞎就很发泄,原始的快感。书里的窘没有这些,全是人情世事的辛苦,辛苦的是聪明人,看得太重。“笑”在旧小说里很平常,人物说话都是“笑道”或“冷笑道”,初中时同学看《红楼梦》对我说书中人物都“冷笑”,看得他都“发冷”,我只好“热笑”一下。从前的中国人过集体生活惯了,遇着谁都会笑,不是开心,也不全是礼貌,是惯性的表情——条件反射时来不及收尾。见人沉着脸会让人胡猜想——要么遇见什么倒霉事儿了,要么脾气臭。《红楼梦》里的“冷笑”只是对某事不以为然的态度,犯不着理解成动作——从鼻孔里“哼”出来嘲讽。平儿也会对凤姐冷笑,如果是渣滓洞的烈士不屑国民党的说降的那种,早有耳光尝了。书里九莉笑的多,讷言的人,笑是语言。她和邵之雍(胡兰成原型)在一起,邵喋喋不休,九莉则只是笑,这笑比千言万语都好。九莉的笑是看透世事的嘲讽,貌似憨厚的最尖酸,“一笑”是最有杀伤力的抗议,四两拨千斤,你所有的长篇大论只这么悄悄的弹拨回去,没办法发火。书里的爆料或多或少都在以前的集子里见过影儿,所以看得会心,知道原来“他是他啊”。剖析自己的小说最难得——不是求客观——再怎么设身处地都无法替代人家自己的“私语”。我看她写二婶,写三姑,都是出奇的冷静泼辣,不留情面,也不是扒光衣裳展览的意思,而是大胆的无所顾忌,看开了,以后不会有对质的机会,好像绝笔。爱玲惯会把人情写透——归结到各种物质的精神的利益。前日演沙僧的闫怀礼去世了,想到《西游记》,这闫怀礼演的是导演和编剧的沙师弟,不是书里的沙和尚,书里的沙和尚也会说风凉话、胆小世故见风使舵,而电视剧把他塑造出了样板戏的英雄,倒是符合央视的价值观。我喜欢的还是《西游记》原著里师徒四人的关系——各怀心腹事,彼此又相互牵制,孙悟空有时大骂唐僧这个“老和尚”“忒脓包”、“不济不济”,这才真实,电视剧的孙行者整个儿一个受政府(可以理解为以如来佛为核心的西天)教育感化的失足青年。我爱看她写与母亲(二婶)的关系,很矛盾,就是无法释然,卫道士可能从天理人情看到齿冷,我则很迷恋这种直白与细腻,出奇的理解,尽管没有这个经历。奇怪的是我就是无端理解这一切,发生在身边也不稀奇。熟悉有时候是猝不及防。昨天晚上从哥哥家回来,路过祖父母粉莲街的旧居,心中偶动,去门口看看,透过院子和阳台看见屋里亮着白炽灯,窗帘没拉严实,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孩子在墙边站着,转到后门大铁门处,进去,来至楼门口,后窗的窗帘严实的盖着。呆了一会儿走人,熟悉的街道,远住的亲戚来家里时笑叹找这儿要七拐八拐,我拐的很熟练,小时候常去居委会门口的小卖部买馒头,都是这么七拐八拐的。马上回这旧居住也不会陌生,把小时候的记忆分在那儿了,抹不掉,那时候可记忆的事情很少,记下了,一世都不会忘。我读爱玲的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及至下笔时已然分不清是她写过的还是我想到的。《小团圆》里的“盛九莉”“邵之雍”,怎么看怎么和“张爱玲”“胡兰成”的名字对应,或许是先有提醒事后诸葛,可是我看这文字就觉得像,又说不清楚怎么像,“盛”字本来就有个遗老味道,“九莉”和“爱玲”一样女性化的俗气。大概如是。

不会表达...

读完了小团圆,像爱玲拉着你絮叨着深恐被遗忘得一些小细节,一些让她如此不同的腹诽和一闪而过的念头,这里面有一种骄傲,但也有一种恐惧。像一生都在为这次回忆准备素材,像还在进行便在想回忆,想着回忆里的结束该是什么模样,像留给世人的一次辨白:这是我,这些敏感的浸透在生活里的心思就是我。这些不为人所知,这些骄傲的资本,抖一抖,一个华丽的亮相加谢场。所有的部分都被联系在了一起....

亦是好的

在看张爱玲之前先看的胡兰成,看他那些指天划地云山雾罩的文字“亦是好的”,看完之后却什么印象也没有。终于在张爱玲这里有一个澄清。张爱玲的记忆力真好,好像两岁的时候就有记忆了。前面讲童年的回忆,他们这个家族人也真多,看到后来也不太清楚哪家跟哪家。后面讲爱情的经过,情况之前从其他资料上好像已经看过了,但看这个毕竟觉得真切一点。

永远只是小团圆

真的不愿推荐给那些对爱情充满了纯洁幻想的甜美姑娘们。在澳门的闹市一间不起眼的书屋里,买下了这本繁体竖排的港版小团圆,论版式设计,纸张质地确实比起内地略胜一筹。这样的炎热夏季,给了我寒气逼人的一天。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只是轻轻的仰起头,眼前空空的望着。那么一双犀利的眼睛,一眼望进心底,还能剩下什么呢?只能默然的望着,望着所有的一切一步步的走向默然。其实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人的故事。人总是要独自承受下这所有的一切的。冷暖自知啊。

还剩下些什么

2008年的最后一天,我很不靠谱地用琼瑶腔对一个更不靠谱的文青讲,你知道吗,听说人死之前会喊他(她)的初恋的名字耶~那文青不知是惊是怕是窘,表情怪异了好一会,随即听过算数。大半年后,该文青在短信里说,你还真信张(爱玲)那一套。这次,是因为我提起了《小团圆》。【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向来好奇心重,放到看书上,就是会忍不住先翻到末页去看看结局如何。结果发现小说的开头跟结尾是完全相同的一段话。不禁想到了《百年孤独》的开头,看到这样的安排总会有很强的宿命感袭上来,让人不觉有些怔怔的。“完全是等待”的恐怖应该每个人都体会过,比如,排队等着打疫苗,坐在门外等面试官叫名字,又或是演讲比赛抽签抽到了最后一个,坐在一边,一会看看别人的表现,一会低头准备自己的材料,搅动的双手,手心总是冰凉潮湿的,因为完全是等待。这段话放在开头,带出的是九莉在香港的大学生活。各色同学一一出场,有些记不清名字特征,不过还不至于像《三国演义》那般令人头疼到无法坚持读下去。随着九莉母亲的出场,家里人物关系也渐渐清晰起来。我对张爱玲的身世不甚了解,但读着读着总会觉得这就是在写她自己的事体。于是索性就把个张爱玲直接代入进去,省得再要想像出个有血有肉的九莉来。【二十二岁了,写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恋爱过,给人知道不好。】看到这里,直觉告诉我男主角要登场了。果然,邵之雍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关于他的第一条消息还是“关进监牢了”。虽然小说在宣传时总是引用张的原话“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但其实描写两人见面相处的段落着实不多。读了前面部分,对那位邵先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个“……好不好?”句式。嗅得到情场老手狡猾的暧昧气息。但九莉好似患了重感冒鼻塞了,因为她想的是“这个人是真爱我的。”中间穿插了十几年后九莉在纽约打胎的一小段。关于抽水马桶里死婴的描写十分凄惨骇人。我心想,这才是张爱玲,一个老了几十岁的九莉。九莉梦见了之雍,她给他写信,还有小诗,好像是要跑进之雍(过去的)生活里去的意象。只是,“他没说,但是显然不喜欢。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他来。”可惜,九莉不知道。【她像棵树,往之雍窗前长着,在楼窗的灯光里也影影绰绰开着小花,但是只能在窗外窥视。】她和他的见面经常由他的“消失”“出现”来决定。“要走了”“回来了”,仿佛成为他们见面的引子。只要是他回来,她就高兴,才不管他是“跟太太过了节才来”,她只知道“明天是她的生日”。他跟她讲小康小姐,言语间倒也不隐瞒什么,于是她感觉到他们间的关系在变,“她直觉的回到他们刚认识的时候对他单纯的崇拜,作为补偿”,她觉得“至少这一点是只有她能给他的”。但事实上谁又能保证其他姑娘不同样地被他的“才”所征服呢?他好像很热衷于提他的小康小姐,听得多了,九莉只得拼命忍着,因为她觉得“你如果还想保留他,就必须听他讲,无论听了多痛苦”。但也还是会“一面微笑听着,心里乱刀砍出来,砍得人影子都没有了。”好个“乱刀砍出来”,“砍”得我笑出声来,砍得大快人心。也许女人生来就是妒忌心极为强烈的,只是掩饰得好与不好的问题,掩饰得好的,如九莉这般从心里砍出乱刀来,满足下YY的快感,掩饰得不好的,只怕就要真刀真枪地扯头发抓脸,来个血肉模糊了。【“我的毛病是永远沾沾自喜,有点什么就要告诉你,但是我觉得他其实也非常好,你也要妒忌妒忌她才好。”……她有情书错投之感,又好气又好笑。】好么,这才去了个小康小姐,又来了个辛巧玉。邵之雍先生还真是有“遇萝莉变大叔,遇御姐变正太”的本事。更绝的是他“沾沾自喜”的脾性,似乎总是对周旋于女人之间的事情很有把握。但他也怕九莉“真要是妒忌起来”又吃不消了,也不知这是实话还是装可怜。总之,可气之余,的确也是颇具“喜感”的。最后一次见面,她“双臂围住他的颈项”,轻声唤他的名字,这样的动作,竟可以让他露出“奇窘的笑容”。她意识到“他不爱我了”,异常清醒地(不禁让人想到张爱玲对胡兰成那段“我们离婚吧”的经典台词)。之后面对他“好像回过味来了”的接连几封信,她出奇地冷静,只是回复了不相干的短信。莫非她也熟谙“不想被人拒绝就先拒绝别人”之道?我想她只是看穿了他,她太了解他,她知道他“从来不放弃任何人”,因为“人是他活动的资本”。 【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结尾的梦境竟看得我异常伤感,几乎哭出来。她明明“从来不想要孩子”,明明“从来不想起之雍”,梦境里却是“好几个小孩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而背景又是童年看过的电影里的影象,艳俗且强烈。童年,青年,和本该有小孩的后半生,只是在梦里糊里糊涂地拼凑了、象征性地“团圆”了,她便快乐了好久。可惜,这样的梦只做过一次。倒是关于考试的噩梦老老出现,仿佛要做一辈子,这应该和九莉尤记得婴儿时期铜汤匙难闻的铁腥气是一个道理,有点类似于所谓的“童年阴影”?其实,一直觉得,所谓的万转千回的爱情故事并不是《小团圆》的完全中心,至少,关于家人的亲情在小说里可以说是与之并驾齐驱的构成(不管是九莉与二叔二婶三姑还是那些大爷们与众多纠结不清的成群妻妾们)。当然这之中还要属九莉跟蕊秋的母女情为主干。九莉一直记着要“还债”(偿还二婶抚养她的花费),有一段关于还债方式的描写很是奇异,大概是讲九莉想象中的方式是要准备一打深红的玫瑰花下的钞票装在长盒子里送给她的母亲。但最后落到现实中,也只不过是二只小黄鱼般的二两黄金罢了。从小到大,母亲似乎总是在外的日子多,“母女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永远是在理行李”,而“母亲传授给她的唯一一项本领也就是理箱子”,并且还举了个九莉整的箱子也相当经得起考验的例子。本来只是小事情,却从侧面反映了母女关系虽然疏远却仍割不断的最本源的亲密联系。两个人见面总是淡淡的,骨子里却是浓得化不开的牵挂和依赖,还有那份从九莉呱呱坠地前就已养成的难言默契。关于童年阴影。只能说,小时候那个倔强地别过头,并把铜汤匙扔出老远的九莉就是那个能够不顾一切地想要跟他在一起、能够决绝地以“跟你在一起不会幸福”为由结束感情的九莉。不管是看前言还是小说正文,关于(大)团圆的解释都可以理解为言情小说中的男主角和貌美和顺的三妻四妾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于是小团圆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对邵之雍感情生活的凄惨下场的描述了。个人觉得,题目的小团圆总还有点其他的什么意味在,每每多念几遍这三个字,总会联想到《红楼梦》里香菱的那句“何缘不使永团圆”,这个有命无运的姑娘想问的怕不单是夫妻蕙并蒂莲吧?“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这个已经末路的万转千回,这个已经冷却的热情故事,究竟还剩下些什么?

爱的百转千回

爱的百转千回——读《小团圆》1/我特意很慢很慢地读《小团圆》。——十多年前,我还刚读大学时,读那套安徽版的张爱玲文集,读得多么飞快啊。那时候颜纯钧老师上小说导读课,选了《封锁》。我坐在上铺的暗蓝绿床帘里写评论,那几乎是我头一回写评论。也写仿张爱玲的比喻的小说,写得幼稚极了。兴高采烈登在系里的刊物上。是的。我得承认我是无数让祖师奶奶“开了聪明”的文艺女青年里的一个,也和这些女孩子中的绝大部分一样,没什么出息。也许还没学好,倒学了坏。——大学毕业后,这套张爱玲不知去向。我一向不会收拾东西,读过的书丢了不心疼,想着有别人读。断断续续读“出土”的一些小作品,书信。零散单薄得更增怅惘。好容易拿到一本这样厚的《小团圆》,有悲喜交集之感。这样的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如何解释呢?她于我有恩,我于她有爱。——肉麻得可怕吧?自从有了孩子后,很少有心力能看书到深夜。前天看到很迟,看到九莉爱上之雍,不是替她,替张爱玲,简直就是自己着急,难受,作茧自缚,困兽犹斗。想哭而哭不出来,做了一夜恶梦。2/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书信里说,这本书要写的是“一个热情故事”,写“爱情的百转千回,到一切都幻灭了之后还有点什么在。”这种热情是飞蛾扑火式的热情。她冷得太久,见到一点光一点热,能照亮自己煨暖自己,就全身心地投奔。她有一篇早期的散文,题名就叫《爱》:“于无涯际的时间的荒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就这样遇到了。”这是天真浪漫的少女想像,因为总在情节细节上显得世故老练,让人忘了她其实最天真最实诚。这段爱情故事,写得远远超出了一个通俗小说的水准,甚至于超出了《倾城之恋》——因为是在一个没有爱情立足的地方写出一个爱情的肯定式。时间,地点,形势,人,关系,没有一项对头,没有一项是“好的”,而“她觉得过了童年就没有这样平安过。时间变得悠长,无穷无尽,是个金色的沙漠,浩浩荡荡一无所有,只有嘹亮的音乐,过去未来重门洞开,永生大概只能是这样。这一段时间与生命里无论什么别的事都不一样,因此与任何别的事都不相干。”一边是她对历史,对世界有这样一种冷眼旁观里来的绝对虚无,一边又这样把爱情这样地放大与隔绝。这自然是一个悲剧。但她对她的爱情不反省。她只是去做一个称职的艺术家:老老实实写每一阶段的感受,一个个字都像是经过良心称过。在文字上,她有严格的道德感。她不用一个之前之后的标准来评判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些感受是她未受污染的“记忆”,是她的天赋,也是她的痛苦。她对胡兰成的爱,不是超越性的爱,也不是无是非的爱,只是幼稚的爱——幼稚的爱比方孩子对母亲的爱,是没有大千世界的重重关系的,只要温暖,理解和安全感。而片刻的温暖,理解与安全感,又“成全”了她,被她放大为全时全空的爱。写幼稚的爱写得不通俗,不在于张爱玲的文字好,比喻好。而在于她尽心尽力地“真”,或者说,她不肯或不会“做作”。一个“红了脸低下头”去,马上跟来一句反省:“是真的还是在演戏?”白流苏是擅长“低头”的,而张爱玲不擅长调情。她不调情,直白地近于粗鄙地写幽会,这些混合在爱情里的她的尊严与笨拙,与内心里热烈的浪漫,汹涌的软弱,成为一个“参差的”对照。如果一个喜欢她的读者,是要心疼她的。也因此,当这个爱被否定掉的时候,带来的不只是从一个幼稚阶段的成长。而是一下子就枯萎了,老去了。对于她,爱不是一个技艺,可以磨练成熟,而是一颗真心,捧出来,一历劫,就成灰。她把这个爱的幻灭写得历历在目。每一个细节和情节都惨痛。她识破了他的爱,也目睹了自己的爱的破败。也照样都是感受,没有反省和分析。永恒的金色一下子就只是镀的薄金,斑驳剥落。她似乎也说不出来他到底坏在哪里,只有“憎笑”。胡兰成说:“你能这样痛苦也是好的。”对于他来说,生存是绝对的,其它一应虚无,都可以是“好的”,而对她来说,感受是绝对的,她凭着自己的一缕不绝的感受在人世间摸索,痛到骨子里了,就写出来。而就像她写肯定式,有她自己的高度一样。她的否定式也有她的高度——因为她还是硬气地不借外在的标准,孤凭一心,只求心证。她是一个这样绝对的个人主义者。3/一个个人主义者也是可以立足的,如果自私,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胡兰成。张爱玲的个人主义帐目分明,她最怕欠别人的,把欠别人的牢记在心,要还给母亲的钱,要还给胡兰成的钱,仿佛不如此割肉剔骨地把欠的都还清,她没法干干净净地做回她“一个人”。《小团圆》的前半本头绪纷纭,是《烬余录》加《私语》的扩大版。她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半本书就写一种爬满虱子的恐怖感。在一个曾经辉煌的家族里,经历着物质与情感双重匮乏的折磨成长。只有精神是不匮乏的,一直还有书看,有书读。《小团圆》里常提到某个小说或某个电影,作为参照,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一向自如,包括生活中最不自如的地方也能自如地表达。但在生活中,也是她的性格才有这个故事。在《小团圆》里,有一种弥漫着的荒谬与茫然。这种荒谬与茫然的结果是她更麻木,更直白地去描写。她从来没有见过她身边的人,她的长辈,更自然,更充裕,更温暖地处理这些事情,她在一个变态世界里成长,就像《金锁记》,而她没有被枷角劈死,只是努力逃脱,并一直处在逃不脱的阴影之中。如果……如果不是香港打战她得回到上海呢?照她那样拼了命读书,她多半考上了奖学金去牛津,又或者抗战后她不那样自暴自弃地消沉,很快回香港去继续学业,事情是不是还会不一样?但她生性不是这样振奋的人,她属于一个沉落下去的家族,时代。《小团圆》的开头和结尾呼应得很生硬,定的是一个“惨淡”的等待的调子。她在等待一次大考,而等来的是战争,爱情,幻灭。这一切都始料未及,而“惨淡”是一个先兆,一个预言。

再读《小团圆》

手边的书看完了,新书一时又接济不上的时候,我会翻出旧书来看。今天凑巧拿的是旧书里最新的一本,去年煊赫一时的《小团圆》。再读的心情和去年完全两样了。去年是终于看到祖师奶奶“新作”的狂喜,和窥探名人阴私的八卦。如今一切神秘感都已消化,可以静下心来研究她的枪法。于是发现祖师奶奶宝刀已老,枪法大乱。小说象在算账;成长的账,恋爱的账,性生活的账;所有人际关系的,人欠欠人的总账。父母的账当然是大头,八竿子打不着的而又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账也一一记录在案。替别人辩白,唯恐始终误会了人家,也替自己辩白,虽然一向清高,并不需要原宥与了解。千头万绪,而又说不尽地委婉琐细,正是一位碎嘴的老太太向后辈痛说家史。亲近的人因为太接近了,知道她一切乖僻的缺点,不会去崇拜她。倒是些不相干的“未亡人”,“男朋友”较着劲地顶礼膜拜。张家这些亲亲眷眷恐怕都在暗地里偷笑。理解的人永远不在眼前,不肯近前,不但是天才的悲哀,我们凡人也一体承受。扳开手指细数,上溯三代,方圆八百里,还真难数出几对称心美满的。不过也难说,“坏事传千里,好事不出门”,或者总有一两对知音而伉俪的在那里,默默做着我们的憧憬吧?

团圆梦魇

团圆梦魇曹疏影这一次,皇冠出版社用了一个很笨的修辞:“最后的遗作”。是得这么笨,因为前些年出《同学少年都不贱》、《重访边城》,已经把“最后”、“遗作”、“唯一”都用遍了。这还不算,笨修辞下陡然一朵大粉花,庸俗不堪,这封面就不是给文艺读者作的,因为出版社当然知道,无论封面怎样,张迷们还是会照买,而他们要赚最多的钱,完全不顾这调调与内文天差地别。读者那一边呢,谈论《小团圆》是写得差的自传体小说还是写得好的小说体自传的人,不免多此一举,因为大家心急要看的,是名人八卦,才女性事,是张爱玲竟然也堕过胎,是他和她、她和她……竟然都“有过”?这不是《红楼梦魇》,而是张国荣演贾宝玉的那出《红楼春上春》。其实再过些时候,索隐派要说的可能就也差不多了,我先说些易见却意味深长的,因为看过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小》时发现一些时刻似是有意对照来写,不是刻意申诉,而是这些时刻对二人来说都是记忆中的纠结点。比如胡兰成跑路时张爱玲去乡下看他,张给彼时胡的新爱画像一节。《今》中如此写道:“爱玲尽管看秀美,叹道:‘范先生真是生得美的……’当下她就给秀美画像……她却忽然停笔不画了。秀美去后,爱玲道:‘我画着画着,只觉她的眉眼神情,她的嘴,越来越像你,心里好一惊动,一阵难受,就再也画不下去了,你还只管问我为何不画下去!’言下不胜委屈,她看着我,只觉眼前这个人一刻亦是可惜的。”在《小》中:“他带巧玉到旅馆里来了一趟。九莉对她像对任何人一样,矫枉过正的极力敷衍。实在想不出话来说,因笑道:‘她真好看,我来画她。’……画了半天,只画了一只微笑的眼睛……之雍接过来看,因为只有一只眼睛,有点摸不着头脑,只肃然轻声赞好。九莉自己看着,忽道:‘不知道怎么,这眼睛倒有点像你。’……之雍把脸一沉,搁下不看了。九莉也没画下去。”在胡笔下,张爱玲可以爱屋及乌,即使表露委屈,也随即被对胡的怜爱冲荡开来;但在张笔下,画像却是又伤恸又自尊时的“敷衍”。胡兰成太自恋,所以误解了张爱玲的骄傲,《今》在在称赞的奇伟大度,并非张“糊涂得不知道妒忌”,而是因为她的骄傲,九莉的骄傲令她给之雍的信里一定要删去那句:“没有她们也会有别人,我不能与半个人类为敌。”另一时刻是在上海的永别:《今》:“是晚爱玲与我别寝。我心里觉得,但仍不以为意。翌朝天还未亮,我起来到爱玲睡的隔壁房里,在床前俯下身去亲她,她从被窝里伸手抱住我,忽然泪流满面,只叫得一声‘兰成!’这是人生的掷地亦作金石声。我心里震动,但仍不去想别的。我只得又回到自己的床上睡了一回。天亮起来,草草弄到晌午,就到外滩上船往温州去了。”《小》:“次日一大早之雍来推醒了她。她一睁开眼睛,忽然双臂围住他的颈项,轻声道:‘之雍。’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她看见他奇窘的笑容,正像那次在那画家家里碰见他太太的时候。‘他不爱我了,所以觉得窘,’她想,连忙放下手臂,直坐起来,把棉袍往头上一套。这次他也不看她。”按胡文,二人“别寝”是因张不喜胡与小周秀美之事;而在《小》中(此引段落之前文)除了这些,还有之雍言谈、思想上屡屡显露的庸俗(要九莉脱衣验身的那个之雍更简直猥琐不堪)。晨早唤名那一刻,胡文只见到爱玲的满腔爱恋不舍,张文中的九莉却只有乍醒一时情迷旧日,但霎时清醒,但已经决定要忍痛抽身。至于胡文中“草草弄到晌午”之事,在《小》则交待为之雍搜检九莉抽屉,九莉还金断爱;此后之雍也写过信来盟誓,但九莉没有理他。略举两例,可见《小》出版的必要。此前关于胡张关系的正面文字,竟只能依从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多少传记作者为此扼腕。所以我想,关于出版的道德讨论大可不去理会,宋以朗举卡夫卡的例子举得很有道理,出版社要借此捞一笔也是昭然之心,我们只看这一次确是张爱玲自家发声这一个理由,就应该感谢《小》的出版了。此处辨析罗生门,不是非要一校真伪,指责谁负了谁,胡兰成的美辞我相信至少有七分是自我打扮,但剩下两三分则是他自己真正糊涂,昏昧。对昏人的谴责若超过了他昏昧的比例,就不值了。所以评判胡兰成个人事小——况且那更多是张爱玲自己的事,但有一样不吐不快,就是胡身上反射出的封建意识,被他的语言打扮得天花乱坠,但他是封建就是封建,也就是说,在当时追求新思想的环境下,胡兰成——千千万万个胡兰成的只鳞片影在他们身上探头探脑的男女——是老土就是老土。《今》中反复描摹的那个天神张爱玲,可并非《小》中的九莉。好事者最喜欢跟胡兰成一起忽悠张爱玲“顶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种震动”,可看下去就发现,即使在《今》里,胡心中臆想的那个完美张也与现实张之间也大有差距,胡还为此扼腕惋惜,长叹他的爱玲怎么竟有妒忌云云,其实胡不过希望张爱玲远远地在上海守着他们二人的感情:既不来他身边烦他;也不去和别人谈情说爱。前者可见张爱玲去乡下探胡,胡十分不快,《今》中自述他几乎当面就“粗声粗气骂她:‘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他的理由是这样千里迢迢为男人拖累岂是他心中的张爱玲应当做的,但《小》里则讲述了彼时藏匿小城的之雍对九莉可能引人注目的害怕。后者则可见于前文所述之雍返回上海与九莉告别的那个上午,之雍曾把她的抽屉和字稿翻个“乱七八糟”,前一晚又要检验她的身体以确定她是否又“有了别的恋人”……所以说胡对张的想象除了文学层面,和老农地主直无二致,五四运动在这样的人事上失败得可以。这不是评论胡兰成个人,因为这种态度放在今天的华人社会中显然也面熟得不得了。由此,《小》给了我们一次考校语言的机会。之前读《今》,已经觉得胡兰成的美辞下其实是言辞闪烁、文过饰非,但此书仍然获得谀评如潮。《今》对张大举评论,反而模糊了她的本来面貌,越读越像自恋意淫;《小》对胡未发恶声,只是从语言神态着手,描摹出一个复杂的对方,他的侧面令她爱,他的正面则胆小昏庸,令她怀疑,也描摹出一个复杂的自己,拙笨自卑聪明高傲伤害机遇杂陈并道。与《今》刻求空灵的言辞不同,《小》的语言面貌相当踏实,全无此前典型张爱玲式的炫耀、小聪明、大惊小怪和那种有一非要说成三的架势。很多为张迷乐道的比喻,眩目奇巧,时嫌刻意做作,《小》也有这类修辞,但相对清健得多,好像是对一个肯听她讲的熟人说话,不需用力和漂亮。减少的还有情调化的语气尾巴,这种语气太多,常令她的好作品打了折扣。胡兰成自述受张的语言影响,其实他发挥张爱玲语言中的那部分情调态度恰恰发挥到糟糕一面去了:胡的美辞多只用于拔高事实,美化事实,将自己情调化,无赖了还有一大堆道理,并为此沾沾自喜。张的美辞则用于点破事实,直掘人心,二者根本是背道而驰的。《小》里也直接说出了张对此套路的反感:“之雍便道:‘你这样痛苦也是好的’。是说她能有这样强烈的情感是好的。又是他那一套,‘好的’与‘不好’,使她憎笑得要叫起来。”将结尾处尤其痛快,九莉看之雍的信:“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亦是好的”,多少胡迷受过这个腔调的影响恣意低迴。《小》的结构也出彩。它同张的大部分作品不同,叙事散乱,意随笔到,部分写童年的闲散段落实在让人想到《呼兰河传》,不过实际上,这也都是现代小说的惯常写法。但学者型张迷们还是会举出部分段落认为完全无关宏旨,突然出现的人名要到几页后才知来龙去脉,由此可见它的行文粗糙云云,可事实上这些都在意识流小说常见。《小》开头用了整整两章描写香港的读书生涯,一直写到日战,也被认为不吸引,无作用,人名纷出如“点名簿子”,但实际上正是为全篇打好了精细与惶惑并陈的底子,越是不厌其烦地堆灰,后面才越能激荡粉尘。根据张爱玲的信件,这是一部“酝酿得实在太久”的小说,多番修改而未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文本,但正是这个深思熟虑过的非定稿,反叫读者更能体会她的心思笔意,那多处转折在事实交代方面或许突兀,实则处处皆有相通相成的心理依托。张爱玲没能完成修改的原因是什么呢?据宋以朗的序言,宋淇初阅小说后力劝张爱玲大改,举出很多原因,比如“无赖人”胡兰成尚且在世,比如文学同行的嫉妒等等,修改意见是进一步褪去自传色彩,将以胡兰成为原型的“邵之雍”改为地下工作者,贪利成为双料间谍后又被雇主之一干掉,这样,汉奸胡兰成总不会跳出来说自己就是那个地下工作者了吧。此外,宋淇还建议《小团圆》的结局应当是邵死后,她的女人们聚首对质,一对就对出他原来“是这样一个言行不一致,对付每个女人都用同一套”的男人,让女主人公“彻底幻灭”。宋淇的策略周全,是好莱坞、媒体人、文化人……的路子,却不是作家的路子。作家的路子不周全,可是耿介。张爱玲反对宋淇建议的“幻灭”,她在信中坚持,她想写的恰恰是“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宋以朗在序里说张爱玲“根本舍不得‘销毁’《小团圆》”,我则认为张爱玲根本舍不得修改《小团圆》,至少是舍不得按照那种齐备得有如四喜丸子的方法修改。“到底是中国”,张爱玲曾在《中国的日夜》里惊叹,但这却是不可能容她的中国,《小》结尾写及在海外看中国杂技团演出,“花样百出”,又道:“到底我们中国人聪明,比海狮强”,这“花样百出”的何尝不是胡兰成、何尝不是他自诩代表的中国“文化”?文学毕竟不是文化,长大后的张爱玲更知道“聪明”从来只是二等文学的标准,所以张爱玲到底并不聪明,《小》到底并不聪明,甚至不显得漂亮。从小说的形式来说,一头一尾那段完全重复,也算是团圆了,可写的终究也是梦魇:大考的早晨——“斯巴达克斯”奴隶叛军遥望罗马大军摆阵,这大军可是压倒性的屠杀机器——“完全是等待”——等待什么呢?当然是等待死亡。张爱玲就是把一个万人期待的团圆写成了梦魇,那些想看华丽文字的、想看高级艳照门、真实版《色,戒》的,最终看到的还是梦魇,文字的粗砺,为的叫人直面这梦魇如许荒凉。九莉在离开之雍十年后,唯一的一次梦见他,是一个“好”的梦,青山树影中,好几个小孩,“都是她的”,接着“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九莉醒来后快乐了很久很久——快乐的是九莉,这个梦要是在张爱玲生平中成真,那她就只有恐惧的份了,对于受尽伤害的她来说,如果还要如此好莱坞地自欺,这才是真的梦魇。再过二十年后,开笔写《小团圆》的张爱玲,已经深昧人间梦魇之味,在众人脍炙的最“儿童不宜”的一段,人人都看见“兽在幽暗的岩洞里的一线黄泉就饮”之兽饮轻狂,可是殊不知张爱玲此刻的觉悟,尽在“黄泉”二字,冥冥结合。

《小團圓》,海上公寓的私密光芒

"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張愛玲曾這樣聆聽過自己內心的聲音。然而,居高臨下的公寓陽臺,又是一個都市生活的絕佳觀察點。在這個觀察點上,張愛玲聆聽了美麗的市聲,眺望到都市影像:有時候,電車全進了廠了,單剩下一輛,神秘地,像被遺棄了似的,停在街心。從上面望下去,只見它在半夜的月光中袒露著白肚皮。--張愛玲《公寓生活記趣》這陽臺,更有些特別:愛丁頓公寓的陽臺是意大利風格的,它利用轉角豐富了建筑立面造型的明暗光線變化。但對張愛玲而言,因自己性情孤僻,不喜歡應酬,公寓的陽臺是她對塵世最清雅的審視。她在這看顯赫的哈同花園的熱鬧派對,看傭人提了籃子買菜只單孤影,看封鎖,看電車進場出場。張愛玲對公寓陽臺的情有獨鐘,素來一致。她在上海最后居留的卡爾登公寓,附近是著名的商業中心南京路和跑馬總會。步行五分鐘左右,便是福州路,舊稱四馬路。這里曾有很多好的館子、書店、戲院,還有妓院。在公寓的陽臺上,張愛玲也曾長久地野眼佇望俯瞰,這些活色生香的市井圖影,成為了她感官盛宴,筆下幻夢,而她自己卻隱藏于高樓之上的私密空間。除了陽臺的開放外,與傳統四合院的家族聚落不同,公寓住宅屬于現代都市建筑空間,對人居的私密性特別講究。這樣私密空間為現代都市男女的情感演繹肌膚相親提供種種可能性,逃離了三從四德傳統桎梏,也沒有石庫門弄堂的流言殺人。所謂逃世,便是都市女性的前衛,便是我的身體我做主,便是一門關凈的私密空間,還在樓上那人兒的放肆:殊不知在鄉下多買半斤臘肉便要引起許多閑言閑語,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層你就是站在窗前換衣服也不妨事!--張愛玲《公寓生活記趣》于是在這不妨事的上海常德路一九五號的愛丁頓公寓里,張愛玲寫作了《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金鎖記》、《封鎖》、《花凋》等文字。居住造就人格。于是在這不妨事的公寓里--六樓六五室,張愛玲與胡蘭成舉行悄然無聲的結婚與離婚的《小團圓》--實際上為男女同居與分手,在那個年代應為大逆不道的迷亂,卻因公寓的私密性,而免去了旁邊人的風言風語。而張愛玲的姑姑就住在同一公寓內另一單元,卻對此事幾乎渾然不覺。公寓的私密性,顛覆了鄉村傳統的男歡女愛的倫理道德。不過,已為白領麗人張愛玲究竟還受舊式女人的影響,內心深處對于喜歡的男人仍舊有女人的自卑,而綻成一朵低于塵土的花。上世紀上海都市的人居,大約分為三類,一類平民聚集的石庫門里弄,一類富豪居住的花園別墅,居于兩者之間的便是小資白領的樓房公寓。公寓的設施,通常有門衛、電梯、水、暖、電氣、浴衛、客廳、餐廳、浴室、臥室、書房。并且,公寓住也是現代城市人居方式,其中的旅館式公寓,連同房間、家私,窗飾,電話,甚至于收音機和留聲機,租賃者只需帶上少量的私人用品,便可以隨意漂泊棲止在都市的中心或者邊緣。然而,在民國的大上海,這樣的公寓外觀雅尚,色彩多為淡黃、天藍或紫色涂料。如此歐風西雨的新式居尚,只有名作家、名記者、教授、執業醫師、銀行職員等高薪收入社會群體才能夠居住的。1937年《字林西報》公寓廣告:"培恩公寓每組月租七十五元--三百五十元;愛棠公寓每組月租一百七十五元--二百五十元;蓋司康公寓每組月租八十五--一百三十元……"。據公共租界工部年報,1934年里弄房屋平均月租每幢為37•5元,而同年上海各業工人平均月工資收入為僅為14•08元。"上海居猶不易。作為一個搬來搬去的現代都市女人,張愛玲居住的公寓,先后有陜西南路二一三號的白爾登公寓、武定西路一三七五號的開納公寓、常德路一九五號的愛丁頓公寓和黃河路六十五號的卡爾登公寓。其中,在愛丁頓公寓里,張愛玲演繹了她的人生華彩段落,而卡爾登公寓則為她在上海最后的華麗轉身。象公寓這樣的私密空間,倘若沒有主人領引,誰也無法窺視而猜透玄妙。對于上海常德路一九五號的愛丁頓公寓六樓六五室張宅,曾有兩個男人單獨探視過的。胡蘭成描述道:她的房間竟是華貴到使我不安,那陳設與家具簡單,亦不見得很值錢,但竟是無價的,一種現代的新鮮明亮幾乎是帶有刺激性。--胡蘭成《今生今世》舒適而不腐朽,精致而不糜爛。愛丁頓公寓六樓六五室張宅,肯定為上海小資女性的現代閨房,那樣的芬芳,那樣的質感,那樣的色彩、那樣的格調肯定將雖為情場慣手的老男人胡蘭成震暈了!精美與潔凈,是張宅的特質,另外張愛玲顯赫的家庭背景與個人的氣質所形成私密空間的獨特氣場,也會男人們有點窒息的,鴛鴦蝴蝶派作家周瘦鵑曾造訪過說:我便如約帶了樣本獨自去那公寓,乘了電梯直上六層樓,由張女士招待到一間潔而精小客廳,見了她的姑母,又指向兩張照片中一位豐容盛髻的太太給我介紹,說這是她母親,一向住在新加坡,前年十二月十八日以后,杳無消息,最近有人傳言,說已到了印度去了。這一個茶會中,并無別客,只有她們姑侄倆和我一人,茶是牛酪紅茶,點是甜咸具備的西點,十分精美,連茶杯和點碟也都是十分精美的。周瘦鵑上樓的路徑,充滿了期待的儀式感,先是乘電梯,那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老式電梯,速度一定不快,空間一定逼窄與幽暗。而一旦進入張宅便有豁然明媚的感覺。英國風味的牛酪紅茶與甜咸具備的西點,相約于沙發與茶幾,作用于男人的胃口。高髻卷發,風情萬鐘,裙裾逶迄,旗袍胴體;杯盞輕扣,鐺鈴作響,奶茶氣息,沁人肺腑,小資的儀式與格調,既使放在今天也頗具星巴克的味道。關于那一天,張愛玲特別請上姑姑,和介紹墻上母親的照片,顯然是精心準備了的。瞧,在精美與潔凈后面,幽幽地綻放出女性主義冶艷的海上光芒。2009-5-1于成都萬福橋畔天開居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开始讲《纲鑑》。“‘周召共和’就是像现在韩妈余妈管家,”九莉想。讲到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她看见他们兄弟俩在苍黄的野草里采野菜吃,不吃周朝的粮食,人家山下的人照样过日子,她忽然哭了起来。老师没想到他讲得这么动人,倒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但是越哭越伤心,他不免疑心是借此罢课,正了正脸色,不理她,继续讲下去,一面圈点。九林低着头,抿着小薄嘴唇。她知道他在想:“又在卖弄!”师徒二人坐得近了些,被她吵得听不见。她这才渐渐住了声。仅从《小团圆》中这一个片段,就大致可以看出张爱玲小说家的本领从小就有了,也可以看出她对世事的态度一贯是一半看透,一半嘲讽。书中讲“周召共和”,那是多么辉煌的事业,她却联想到家中大人无用,落得个仆人管事;讲到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她却看到了“山下的人照样过日子”,“兄弟俩”实在不值;进而或许联想到自己和九林姐弟俩,因而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揣摩老师的心理,深知老师的虚荣心,不忘观察到老师面有得色。接着又怕老师猜到自己是借题发挥。本来也是为弟弟哭,却又知道弟弟根本没有那么细腻的感情,肯定会在心里骂她,骂她是“故意卖弄”。他们家的人从小就学会了掩饰感情,这么当众宣泄,自己也渐渐觉得不好意思,何况看见“师徒二人坐得近了些”,对自己未必有好处,罢课显然不成功,于是“住了声”。出生于大家庭,社会关系千丝万缕,造就了她这位独一无二的小说家。遗憾的是那个家庭基本没有好人,张爱玲笔下自然也没有好人。说什么八旗子弟游手好闲,到了这种转型年代,汉人官宦人家同样吃喝嫖赌,找个不是畜生的都难。例如,北洋政府好歹也算是辛亥革命之后,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当时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华民国”合法政府。张(盛)家的某亲戚是北洋政府的总长,家里养着不少姨太太,别人却又送他个17岁的女孩做妾。其他姨太太不再用了,老太太“废物利用”,成天支使着做些家务。张爱玲看见的全是大家庭一幅幅不堪的画面,不把它们编成故事,岂不是浪费资源。母亲和姑姑早早冲破家庭束缚,出国留洋,本来应该算是新女性,然而母亲并没有什么出息,不屑工作自立,靠离婚赡养费和继承的财产度日,只是用不断的恋爱来“填满心中永远的虚空”,却又总是所遇非人。过去我常想知道张爱玲最好的小说之一《沉香屑》中姑姑的原型取自何人,现在竟然惊讶地发现她身上有太多张爱玲母亲的影子在里面。就连九莉15岁那年大病一场,找个西洋医生看病,母亲竟也是巧妙地利用了九莉自己做了看病不花钱的诱饵。这同“姑姑”利用薇龙来笼络男人不是如出一辙?母亲住在香港清水湾酒店,九莉天天去看她,一路的景色心情则为以后的《沉香屑》做了铺垫。其实张爱玲的家人里面,只有姑姑算得上是自食其力的新女性,难怪她笔下从来没有职业妇女,大约因为喜欢姑姑,不便胡乱臧否吧。九莉是张爱玲本人的真实写照。夏志清回忆因为张在美国生活十分困窘,曾经推荐她去陈世襄主持的加州伯克利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工作,陈目中无人,仅仅派她研究“文革词汇”,后来又抱怨她不知应对事务性工作,提前辞退了她。哪怕没有饭吃,也还是不肯曲意奉承,张爱玲这种独特的性格也是早就形成。香港遭日本人空袭,九莉报名当了防空员,因为母亲认识防空站站长,只派她呆在屋内,每日只需记录日本飞机空袭时间,她却只拿一本小说看,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应付不来。按理说,她这么一个心思细密的人,惯于琢磨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却为何自己待人行事如此特立独行呢?或许本来就是消极抵抗吧?陈世襄在一群连中文都说不来的美国“汉学家”中混,号称“大家”,张爱玲未必从心里看得起他;他却不识张这样的盖世奇才,只派她打杂,她哪里肯服气,因而随便对付交给她的工作。九莉去做防空员,本来是因为“听说有口粮”,平日里慷慨激昂爱国的同学早就开溜,嫁人为妾,她自己饿着肚皮做了几天防空员,“口粮”一直不发,只能眼睁睁看着站长餐餐“几样精致小菜,外加蛋炒饭”,岂能没有气?在她看来,吃饭活命最要紧,命都没有了,遑论其他?因为张爱玲同胡兰成的恋爱,我常常为她感到不值,看了《小团圆》,却又有些理解。其实年轻人的爱情不过是在某个合适场合,找个合适对象自己想象而已,胡兰成恰好走进某个场合,做了这个合适的人。正如有人曾经说过,在女人不能自食其力的年代,嫁人不过是批发,不嫁人最多也就是零售,碰上这种到处留情的男人,做他的老婆或者情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在那种男人都不是东西的年代,张爱玲虽然早已世事洞穿,在22岁时幻想并实践爱情,也对得起自己。原来邵某也曾提着一大箱子钱送给九莉,如此,张爱玲分手时送胡兰成一大笔钱,也只是有借有还。虽然能够理解张爱玲,我对胡兰成的坏印象依然不变。邵替日本人办报,美其名曰“和平运动”,不外乎中饱私囊,一箱箱钱提回家,居然还要说是“相信对国家人民有好处”;出去的晚,看门人只是嘀咕了两句,就被他打得鼻青脸肿。一个文人,竟然出手打人,一副狗仗人势的嘴脸。照理说,张对他如此倾心,起因于他能欣赏自己的才华,从而视为知己,但他连不识字的女人也同样欣赏,还要到处宣讲这种欣赏,可见只是个没有进化好的雄性而已。然而,他们谁又进化好了?就是“左派革命文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三个老婆两大批孩子,拖泥带水的”,还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不过胡更喜欢到处炫耀打鸣,所以格外惹人讨厌。张爱玲对这场恋爱也并非完全痴迷,结果还是写了《五四遗事》,聊以自嘲。大约是读到《今生今世》吧,九莉“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赏了。是他从乡下来的长信中开始觉察到的一种怪腔,她一看见‘亦是好的’就要笑。……也像有时候看见国人思想还潮,使她骇笑道:‘咳!怎么还这样?’”我也讨厌《今生今世》的陈腐酸腔,或许张爱玲喜欢他时,并不这样?再看到还有燕山这一段,不禁愕然。怎么一而再,再二三,如此隐忍,为什么没有一顿嘴巴子赶将出去?却为她庆幸又是一个没有结局,否则,也只有步沈从文等人的后尘,恐怕连《小团圆》也写不出来。因为自传性质,又写于见识了意识流等风格之后,《小团圆》不再像张的其它小说那么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而是随意打破时间连贯性,由小事回忆大事,再回到零星琐碎。然而,她最擅长的“浓浓密密的意象”仍然随处可见,小说依然充满了鲜艳的色彩。熟读张爱玲的人们,在《小团圆》中不时发现她小说中的蛛丝马迹,有探宝的心情,也依旧佩服她将日常所见所闻随手牵来,重新织成华美篇章的本领。此书完成于七十年代,本来当时就要拿去出版,却遭朋友劝阻,说是暴露自己太多,控遭人伤害也恐伤害他人,说是“胡兰成尚在台湾”(或许还说过“旬桦尚在大陆”等话)。张其实不该听这帮文人胡扯,写了那么多小说,题材均取自身边,该伤害的早就伤害了,本来生活困顿,写一本让大家打破脑袋猜谜的书,可以换不少饭钱,为什么不?当初在上海,柯灵等人也曾劝她不要急着发表,她置之不理,说“出名要早”,后来为什么要听别人劝呢?至于我这样的读者,读完这本书,只觉得非常痛快,而且依然对张爱玲佩服得五体投地,她写了《小团圆》,哪里谈得上什么“自毁长城”这样的话,只会给她已有的成就再加上更重的砝码。

爱情的百种姿态

1年前,还是我们那帮子人,去东极岛的船上,4个小时颠簸的船程,为了不在船上吐掉,我把注意力转到这个故事上!虽然,我这样的年纪,继续张爱玲,有些说不过去!我相信里面的故事,即便是换了时间和空间,仍然是存在的,然后我也相信,九莉的母亲,真的爱过那些男人们,虽然最后他们离开她,只是因为他们把握不住她!她有自己的思维,她的脚步,是跟着她的思维在行走,那些男人都是她的过往!那天晚上,我站在面对大海的窗前,月光洒下来,很美,在和N电话的时候,说“谢谢你”我相信在我白天在阳光下看见海豚跃起的姿势的时候,我终于放下,而不再纠结了!爱情是个我们相信,但是无法掌控的东西!而它的百种姿态,都是美的吧!

有关《小团圆》的简报

三口气读完《小团圆》,正如之前预期的,人类窥私的本能得到了满足。尽管是以小说的形态出现,但张爱玲没有编造出新的故事,海外孤寂的生活,55岁的寡妇,只有在不断回忆,靠着生命中曾有的那么点温暖存活。张爱玲也知道只有自己最深知的材料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小团圆》也不例外,自己家族的故事,姑姑、母亲的,包括自己的情爱事件都不吝惜,全部道来,很有“献身”的意味。 也许是海外生活的诸多不易,也许是心中压了太多陈年旧事,也许是事过境迁后的回忆更加清晰,因此我们在《小团圆》中看到了大不一样的张爱玲。说大不一样,是在语言描述的尺度上,张爱玲这一次露出鲜有的勇气,爆料似的把家族的秘闻,母亲姑姑一桩桩情事外扬开来,这些旧闻让人震撼——姑姑与母亲曾经分享一个男人,母亲漂泊海外不断有艳遇,堕胎很多次,姑姑和表侄儿之间“乱伦”的情感……揭发的相当不留情面。同时对与自己隐秘的纽约打胎时间也没有隐晦,坦然写出,还有与桑弧导演的一段情也不掩饰。当然最引人兴趣的是张爱玲第一次开口“谈”与胡兰成的那段往事,相较于胡兰成《今生今世》对性事的决口不提,张爱玲所写的床第之欢之次数、大胆程度,都是以往我们未曾在其小说中见到的。明表与暗喻间,露骨程度让人大跌眼镜。 其实张爱玲还是那个张爱玲,那个永远站在苍凉风中,永远孤寂不安的张爱玲。18万字的絮絮叨叨,是她估计苍老后,回望人生的态度,依旧苍凉……努力地想完成一个“热情故事”,“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还是那个看着敦凤和米先生走在回家路上还相爱着的张爱玲,还是那个看着流苏与范柳原和谐生活个七八年的张爱玲,始终还有点爱情的幻想在。 《小团圆》是张爱玲为自己争取的一次发言机会,虽然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没有一句妄语,但胡兰成把张爱玲和其他女人一起理想化了,他的笔下,张爱玲不食人间烟火,张爱玲不妒忌,张爱玲没有怨言,因为他们是生在天上的眷侣。张爱玲在自己的“发言”中,还原了真实的张爱玲,哪怕是以盛九莉的名号发言。我们才知晓了,当时的张爱玲就是一个二十出头,会妒忌,会计较,会难过,更容易陷入痛苦之中的普通女子。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张爱玲与胡兰成:今生今世只得小团圆

张爱玲自己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初始张爱玲是某次去图书馆借书,行至半途见到收书车,不知怎的恰好看到一本暗红的《倾城之恋》。久闻大名,便借了来看。然而却并不喜欢。故事倒是别致,人物也是玲珑,然而却稍嫌思虑太多了些。我本是个简单的人,并不喜欢复杂化、恶魔化世间人事。因此暗评张爱玲“想太多”,从此不愿再看。前几日不知哪里看来一句“《今生今世》与《小团圆》对看,方知胡张二人之半生缘”。大约是女生的八卦心理发作(。),便去下了两本书来看。后来与许多小伙伴交流,大家都表示爱张爱玲讨厌胡兰成。然而大约我是先看《今生今世》的缘故,对胡兰成并不带什么成见。看完却只觉胡兰成是个真诚多情的人,对世间女子情发于内心而并不加以自制,感觉上就像是喜欢物件,不论是这花瓶的精雕细琢,还是那玉石的浑然天成,他总能发掘对方的可爱之处,然后为之惊讶为之狂喜,想要常伴左右。我想这感情也并不是假的。每逢对方有难,他便会倾尽全力助之。像是给过张爱玲许多钱,《今生今世》中却未提,只提到张爱玲给他钱。看到《小团圆》方知。看到这个细节便对胡兰成莫名生出好感,觉得他写书并不是想颂扬自己,只是真诚记录自己的感情罢了。当然我并不是觉得胡兰成劈腿N次有理,只是觉得他感情是真,人也并不做作可怖。并不是可以理解就可以接受,诸如心理学与法学如何分野以及社会学中对于一夫一妻制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说法云云,此处也不赘言。倒是并不喜欢张爱玲的。总觉张爱玲是看了《今生今世》,不服气似的也要写一本自传。《小团圆》一书在我看来琐碎无聊至极,这也罢了;然张爱玲太刻薄,总是把周围人往恶处想。很多时候无意间或是也许并无恶意的举动,在她看来便是大大对她不起。尤其是三姑二姨,在我看来是大大的不屑。反观自己,不禁暗笑一声。自己不也如此么。曾沉溺于过去无法自拔,自怨自怜,现在想来真是可笑的紧啊。如此一看,张爱玲于我倒是有功德一件。曾经说过“就算伤痛已过去,影响还在,性格还在”的话。现在想来这话倒也并不夸张。然而并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人世间毕竟还是可爱的。却也不是没有动人的句子。例如“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华丽动人至极。大约女子在爱情中百转千回的心情,也只有她一支笔写的如此贴切,怪不得这么多人爱她。还有她对人对世,虽然在我看来是刻薄了些,却也因此出彩。诸如形容胡兰成,原话记不清,大意是胡兰成有种不论什么都能说服自己的能力,就算我死了,他大约也会自圆其说,告诉自己这也是“极好的”。刚读完《今生今世》的我不禁心内大乐——可不就是如此!胡兰成最是个情绪至上的人,这一点她当是最最了解的。张爱玲初见胡兰成,形容他一双眼睛亮的出奇。百度了一下胡兰成的长相,平平淡淡,且是三角眼,正如他自己所说。但因我也曾见过师父般眼睛亮亮的男孩子(师父也是个“可爱的男孩子呢”【。 ← 此处有梗。。),因此大概能想见其别致之处。相爱之后,相处时“她如此兀自欢喜得诧异起来,会只管问:‘你的人是真的么?你和我这样在一起是真的么?’还必定要我回答(《今生今世》)”,可以想见是很爱胡兰成的吧。至于胡兰成,曾抚着张爱玲的脸说:“你的脸好大,像平原缅邈,山河浩荡。”又水浒里有写宋江见玄女,是“天然妙目,正大仙容”八个字。虽然当代人看来不禁要笑,但想来当时胡兰成也是深深爱着张爱玲的吧。所谓“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还有那句著名的“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原来是语出自胡兰成。并不知道当年张爱玲爱上了胡兰成哪一点,据说是知己。然而这样的深情最后却反目成仇,在我看来却并不可惜,因为毕竟曾经那么美好那么相爱过。今日相乐,皆当喜欢。

一时五两,一时无两~

在狭小而蹩脚的厕所里闻见的气味,肮脏而恶心,却是人人事后每每念叨的地方,像蛛丝摸去了却总留下不痛不痒的痕迹,你总是轻声说它讨厌,可是下一秒你又会怀念那不痛不痒的感觉~~`"22岁了,写别人的爱情故事,但是从来没有恋爱过,这让人知道了不好的”“这样好的人,可以让我这样亲近”“她一直觉得没有目的的爱才是真的,当然她没有对他说过中世纪的话,但是他后来信上也说过寻求圣杯”他给起了她的虚无和满足,他的光划过她的黑夜,刚好是那最初不痛不痒的温度,他是一头耐心的猛兽慢慢的侵吞她的世界,等到她放弃了抵抗,最初的时候他愿意为她做任何事情,看起来像是愿意倾其所有,他编的谎话情话,他对他的娇宠赞扬,精致的无懈可击,于是心就这样沉下去了。剧情陈腐,年年世世轮回,总有女人为之沉沦·“他的过去里没有我寂寂的流年深深的庭院空房里晒着太阳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我要一直跑进去大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之庸不喜欢她写的这首诗,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她来于是她总是高兴的想狂喜一样,他倒是有点悲哀“你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知道”“希望它一直打下去”“我不过是想跟你在一起”`hit and run 女人,也不该去仰慕那些需要你仰慕的人,仰慕比暗恋还苦,这仰慕,其实是毒~~于是心也成干涸的了,只是在这干涸的溪流里永远潺潺留着雨天泻出来的水,不大,却时时刻刻在耳边响起,她的恨也变成了隐忍,那刀子砍掉他的枝干?乱刀挥舞着,影子都不见了多年后,在狭小清冷的公寓,路走到最后,就剩下自己,还有什么是能剩下的,所有能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以为看清了事实,于是带着木屋里的小梦,终于坦诚了自身,可这世上有真正的事实么,有的不过是种种有意无意的画地为牢,每个人忠于自己的坚定误读~~“兽在幽暗的黄泉里一线就饮”之兽饮轻狂,可是不知张爱玲此刻的觉悟,尽在“黄泉”二字,冥冥结合~~寂寂的流年深深的庭院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你太瘦了,铬到我了”你别过脸去,只是笑有没有那么恍惚的一瞬间世界崩塌 会不会明白情和欲永远都象双生水蟒一样将人缠绕就算只那一刻窒息的灼热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呀~!

如果不是张迷,不推荐看

前半部分看得很吃力因为人物太多了而且那些复杂的亲戚关系完全考倒我这种记忆力不够好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张爱玲小说中一向的那种无比别扭后半部分胡兰成出现了情节比较集中所以看的速度就快了很多传说中的性描写大概就两处二十年前的惊世骇俗到了今天还能怎样?至于其他八卦如果不是张迷又如何去津津乐道?

夢魘餘燼

張愛玲的《小團圓》,早在幾年前就出版了。當時媒體上宣傳得沸沸揚揚。畢竟,張愛玲在華語文學界,也是大明星了。時隔多年,竟有未刊遺作,著實也不是小事。隱約記得,當年各大書店都將其作為暢銷書來定位,擺放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上。──然而,評價卻是清一色的不盡人意。那些最好的作品都看過了,既然《小團圓》不怎麼樣,那就不看也罷了吧。也許就像大多數的作家一樣,過了創作的最佳年華後,就再也寫不出曾經的水準了。多年以後,在深夜讀罷《小團圓》,卻是一夜的夢,夢見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故事,模模糊糊,記不清夢的內容。平常若是12點睡,怎麼也能睡到第二天早上10點以後。這一夢卻是清晨6點多,便再也睡不著,而這夜裡,統共也就睡了5個小時不到。這不是張應有水準的作品,甚至不是一部合格的小說,充其量算是一本替換了人名的回憶錄。這回憶錄略顯得雜亂,時間跳躍,行文之間又沒有提示,一會兒是三十多歲,一會兒又回到十幾歲,再一會兒又二十多,然後是懵懂無知的童年,非得看了許久,才大概知道正在讀的這一篇章屬於哪個時間段。人物多,人名多,從小說的佈局謀篇來講,許多人物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有那麼一瞬間,深感這人物之多與《紅樓夢》真像。然而,讀罷方覺這裡面的人和事,一個都不能少。張愛玲對胡蘭成,怎麼會有那麼卑微與不可理解的愛情,《小團圓》解釋得很清楚了。清末大家族,以為是古板森嚴的家教,可是時代巨變,最是兵荒馬亂的時期,人心早已亂了,遑論人倫綱常,家中各種混亂的關係層出不窮,人一多,更是複雜。民國,文人輩出的時代。民國與之前歷次的改朝換代不一樣,之前不過是換一個皇帝,換一家子坐龍椅,民國那是整個社會制度的改變,社會思潮之多樣,觀念之龐雜,比曾經的春秋戰國更甚。往大了了說,是東西方價值觀碰撞出絢爛的火花,往小了說,是日常生活方式受到重大的衝擊與改變。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代,本來就難以清明的大家族更為混亂,交織的利益、複雜的關係、敗壞的倫常,鴉片、同性戀、流水的妾、惡毒後母、家族之間混亂的感情與通姦……知曉了她是在一種怎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方能理解張愛玲怎會對感情有著如此通透的見地,方明白了為何她能塑造出一個個豐滿扭曲而真實的人物。所有的透徹,都因耳濡目染,早已見怪不怪了。《小團圓》,是張愛玲對自己寫作的去魅,儘管她本意,是要銷毀此書稿的。知曉了她身邊林林種種關係,方能理解她為何能對胡蘭成恬不知恥的行徑,一再容忍,甚至在當胡蘭成愛上小護士之後,還想通過自己的大度挽回他,當胡蘭成在搭上小護士的同時還處了一個村婦,卻再次寄居她家時,清晨醒來,懵懂間仿佛忘記了他所有的負心與無恥,摟著對方的脖子。──還有什麼感情形式,是她所沒有見過的麼?只是她最終還是抵不過自尊,放棄了這讓她低到塵埃中的愛。《小團圓》中對父親的懵懂情愫,與母親的交惡,與姑姑冷淡疏遠的相依為命,還有跟胡蘭成的虐戀,當然,還有張愛玲甚少描繪的性愛,為她的讀者,解釋了張的所有作品。這本回憶錄,對張愛玲研究來說,可謂意義重大。然而,伴隨著此書面世的,卻是巨大的爭議:到底該不該出版此書?作為讀者,這當然是福音。家族秘史,是對作家研究來說不可多得的材料。但是作為張愛玲本人的意願呢?她希望此書出版麼?尤其是,裡面還有如此多細緻入微的情感描述和性描寫?不啻于是把自己剖開展示眾人面前。我想,高傲孤清如她,是不願將此袒露世人的,畢竟,她曾經的作品,說得已經夠多了。《小團圓》,歡喜之名,道盡無限蒼涼之事。

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爱情,对女人一生的伤害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下雨不来。”这是个冗长而平淡的故事,若说这是张爱玲对自己与胡兰成的回忆,那么他们的爱情便一点也不令人羡慕。从开始到结束,故事一直是灰蒙蒙的天,邵之雍来便是鲜艳的一颗玫瑰色的点儿吧,可惜一共没有几页纸,像朵芍药,刚要开,又马上败了,花瓣成了暗紫红色,一捏就碎了一地。那张为什么对此如此的念念不忘,反复地表达,一生陷于此不愿出来。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想要表达爱情的百转千回,即使破灭了,也留下了些什么在。外人看不出那热情,看不出那百转千回,我想,那全在张心里,如炽热流动的岩浆,烧了她一辈子。我们爱的,不是那个人,而是自己的想象。想象我们之间的那些事,想象那些稍纵即逝或反复咀嚼的句子,想象你的眼神,想象你来,你在。即使在这漫长的人生里,我们只见过那么几面,即使什么也没发生。但就是这个念头,支持我走了这么远。爱人,是一种自爱么?就像歌里唱的,让我感情用事,理智无补于事,至少我就这样开心过一阵子。我当你爱我,这就很好。初见邵之雍,九莉二十二岁。邵之雍已是有家有业的中年男人。九莉想:二十二岁,写了那些爱情故事却没有恋爱经历,说出去也够尴尬的。结果是,这一生唯一的恋爱经历就给了邵之雍。对女人,若是真的爱上一个人,便是死心塌地,再也看不到整个世界,不是开始得早,这热情便会减。邵之雍,或说是胡兰成,对那时的九莉或张,算是中年的大男人了。为什么会爱上结了婚的中年男人?也许是中年男人符合一个女孩儿对爱情及人生的所有幻想,用现在的话,叫大叔控。他看过这个世界,他知道更多,就连那份看不透的厚重也让人迷恋,他能给你那种安全感。然而九莉只能等邵之雍来,他来,她一定在;他不来,她就等了一辈子。她不能去找他,她甚至不知道他在哪儿。你苦苦的等那个中年男人,他却有自己的事;你忘记天地,却不知他是如何看你。就这么等着,你就老了,这就是你要的安全感么。一个中年男人,他本身是坚实可靠的,却不能给你安全感。邵之雍拿小康小姐的照片九莉看,告诉她他们之间的事,有说有笑。难以想象这是多么的残忍,他不知道她还爱着他么。九莉只是回答:哎。当九莉不再二十二岁的时候,邵之雍有了十八岁的小康小姐。三十几岁的男人若说爱二十岁的你,你要分辨,他是爱你,还是爱你的二十岁。当你离二十岁渐远,他便有新的目标。你看不透驾驭不了大男人,只能让他控制你,但你又嫌身边的男孩儿幼稚可笑。就像没有36半的鞋,36挤脚,37的又有荡来荡去的空当。或许还是该爱上个同龄的男孩子,然后等他长大。只有九莉自己有的那纸婚书上,邵之雍写道: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是爱一个人最好的结果,他给不了她,只能写下来在纸上。最后,九莉记住的,仍只是童年,和那场始乱终弃的爱情。

旧时光的小团圆

“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张爱玲的《小团圆》被很多评论认为江郎才尽,失了水准。其实抛却了附丽在作品表面的很多东西,晚年张爱玲自我解嘲的老辣文风依然很令人击节赞叹。喜欢张爱玲华丽文字和新巧比喻的读者,大概只能从“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这样的奇绝的句子里,和那些“虾红与紫桃色的杜鹃花”,“一色鸭蛋青的海与天”里,追寻到一点她年轻时的文字里浓墨重彩、如一袭爬满了蚤子的华美的袍的影子。王德威说这是张爱玲晚年主动的去魅。张爱玲有一种狡黠,一种小小的坏,一种聪明人的黑色的幽默。“自己生活贫乏的人才喜欢刺探别人的私事。” “忠厚乃无用之别名。” “现在这些年青人正相反,家里的钱是要的,家里给娶的老婆可以不要。” “衔着是快骨头,丢了是块肉。” 刻薄得让人喜欢,像楚娣说九莉:“你坏。”让人会心一笑的妙语,也总还是有很多:“心都急烂了。” “不喜欢现代史,现代史打上门来了。” “我像镂空纱,全是缺点组成的。” 写捉住的鸽子:“谁知道这只鸽子一夜忧煎,像伍子胥过韶关,虽然没有变成白鸽,一夜工夫瘦掉了一半。次日见了以为换了只鸟。老秦妈拿到后廊上杀了,文火燉汤,九莉吃着心下惨然。” 写和四表姐租了《火烧红莲寺》的连环图画全集,买了鸭肫肝香烟糖,躺在床上一面吃一面看书。“房间里非常冷,大家盖着大红花布棉被。垢腻的被窝的气味略带咸湿,与鸭肫肝的滋味混合在一起,有一种异感。” 写南京路上庆祝战争胜利的游行之盛况空前:“连扒手都歇手了。”被认为以胡兰成为原型的邵之雍几乎直到小说过半之后才姗姗来迟,简直堪比《倚天屠龙记》全书过半才出场的赵敏。在前半部分淹没在庞杂的名字和人物关系的汪洋大海里晕头转向的读者一见到“邵之雍”这个名字,便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开始津津有味地赏鉴起张爱玲这部她自己极力不愿写成自传,却几乎所有人都当做她的自传来读的小说。“所有能发生的关系都要发生”,“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些已经被嚼烂了的胡张二人之间的承诺不必再赘述,即使是在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依然很难让人相信张爱玲在爱情里和胡兰成面前是个极度卑微的女人,可事实是她的确 “低到尘埃里”。“九莉想到:’这个人是真爱我的。’” 好像《色·戒》王佳芝对易先生,一瞬间就恍了神儿。她说:“其实我平常不是这么瘦。” 他略怔了怔,方道:“是为了我吗?”她说:“我总是高兴得像狂喜一样,你倒像有点悲哀。”他抚摸着她的袜子端上露出的“一块”白腻的腿(“一块腿”这个词用得真好),说:“这样好的人,可以让我这样亲近。”他说:“我不喜欢恋爱,我喜欢结婚。” “我要跟你确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在这里了!” 他作势一把捉住她,两人都笑了。他说:“你十分爱我,我也十分知道。”他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九莉突然觉得整个的中原隔在他们之间,远得使她心悸。”“他的过去有声有色,不是那么空虚,在等着他来。”“她知道他喜欢郊寒岛瘦一路的菜。如果她学起做菜来,还不给她三姑笑死了?”“拍照的时候比比在旁边导演道:’想你的英雄。’她当时想起他,人远,视野辽阔,有’卷帘梳洗望黄河’的感觉。”她说:“你刚才说一个人能不能同时爱两个人,我好像忽然天黑了下来。”“九莉知道是说她一毛不拔,只当听不出来。指桑骂槐,像乡下女人的诅咒。在他正面的面貌里探头探脑的泼妇终于出现了。”“之雍能说服自己相信随便什么。她死了他自有一番解释,认为‘也很好’。就又一团祥和之气起来。”“她看到空气污染使威尼斯的石像患石癌,想道:‘现在海枯石烂也很快。’”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读到这些爱情段落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出戏,小女儿态得有些令人尴尬。琼瑶奶奶在《花非花雾非雾》里写:“‘想’呢就是上面一个‘相’,下面加上一个‘心’,那是你的相貌和我的心,你都已经占据了我的心了,还敢问我想不想你?” 多么直白。而张爱玲是一个内向的人,她所有的情绪都向内转,最终停留在自己的心里,像她口中的香袋儿,“密密的针线缝缝好,放在衣箱里藏藏好”。讲得通俗一点,大约是闷骚。譬如《小团圆》里这样的情节:“他走后一烟灰盘的烟蒂,她都拣了起来,收在一只旧信封里。” “她不便说等战后,他逃亡到边远的小城的时候,她会千山万水地找了去,在昏黄的油灯影里重逢。” “她不去看他,水远山遥的微笑望到几千里外,也许还是那边城灯下。” “手牵着手走到街心。广阔的沥青马路像是倒了过来,人在蒙着星尘的青黑色天空上走。” “她有种茫茫无依的感觉,像在黄昏时分出海,路不熟,又远。” “街道,晴明的秋天早晨。她也有同感,仿佛人都走光了,但是清空可爱。”在乡下听戏,九莉 “十分惋惜没看到私订终身,考中一并迎娶,二美三美团圆。”《小团圆》这题目起得真好,哪个都爱,哪个都舍不得放弃的贪心的男人,三美团圆的旧式愿景,带着张爱玲式的刻薄和苍凉。“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绵延起伏,但是长城在现代没有用了。”小说里印象最深的两句话,一是九莉让邵之雍在她和小康小姐之间选择一个,邵之雍 “显然感到很意外,略顿了顿便微笑道”:“好的牙齿为什么要拔掉?要选择就是不好……” 二是九莉把蕊秋为她花过的钱全数还给她,蕊秋流下泪来:“就算我不过是个待你好过的人,你也不必对我这样。”张爱玲和沈从文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几乎同时被发掘,虽风格迥异,但正如汪曾祺所说,沈从文“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的印象里”,读《小团圆》,想到张爱玲晚年客居美国,直到去世之前都没有把《小团圆》修改完毕的遗憾,也颇觉张爱玲的后半生,也许都生活在对胡兰成的回忆里。虽然他人的感情外人亦无从揣测,然而小说结尾写到的九莉的梦依然有些动情:“俗艳得像着色的风景明信片,青山上红棕的小木屋,映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地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空房里晒着太阳,已经是古代的太阳了。”

终于看到了《小团圆》

终于看到了《小团圆》,比起张爱以前的华丽苍凉、酣畅淋漓的文风,这部自传体小说,就象《朗读者》中暮年学写字的汉娜,虽然力透纸背,但是看得我艰涩吃力又心急如焚。大半原因是因为出场人物太多,又要一一对号入座,所以不是张迷,简直看不懂。 但是对于张迷来说,《小团圆》中每一个字皆为福音,因为每一个字都更接近张爱,从前看别人写张爱,开始总是欣喜,以为会有收获,结果呢,当然失望,一般都是从张爱的散文里捡出来的料,炒旧饭。现在能有机会看到她自己的描述,真是难得难得,所以要感谢宋以朗先生。等大陆出版了,定当买来收藏。 想起以前,因为知道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有和张爱的一段,特地买来看,之前听说,他是一个才子,看了之后,只感到鄙视,一段一段都是粉饰过的情史,还自以为得意。纵使写得再美,再写意,那样的炫耀也让人生厌吧。 张爱说《小团圆》是一个热情的故事,她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麼东西在。看见这么第一句,我还以为这是她和胡兰成的故事。看完之后才知道不是的,所有和张爱相关的人物都出场了。 先说张爱的母亲,这个美丽坚强的女人,其实是悲哀的。她做母亲,是尽义务,虽然也做了那么多牺牲,但并没有给过张爱温暖的母爱,相反她带给张爱极大的伤害,这也是张爱玲为什么对人总是处处撇清,斤斤计较,怕欠人情的原因吧,寒风中一点温暖的表示,都让人感到心酸。尤其爱玲是这样一个敏感的人。 张爱的姑姑,最让人吃惊,中间还有这么一段,一直以为只有李开第呢,原来还有“绪哥哥”,感叹女人动了感情真是傻,明知那样一个男人不值,但还是付出,辛苦为他奔走,筹钱,即使知道了那么多不清不白的女人也一样,即使释怀,也很无奈。张爱的朋友炎婴,就象周杰伦唱的《可爱女人》,“漂亮的让人面红的可爱女人,温柔的让人心疼的可爱女人,透明的让人感动的可爱女人,坏坏的让人疯狂的可爱女人“,对她很好奇,可惜着墨并不多。应该是一个连女人也喜欢的可爱女人。 最后一个,说胡兰成,张爱说“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迴,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麼东西在”。说的时候指的就是他吧。其实能有什么在呢,不过是一个曾经全情投入、刻骨铭心但让人失望的男人,数年以后,有的只是对爱情的一点缅怀,还不是对那个男人的怀念,即使有,也带点轻蔑,我从前爱过他,他曾让我心痛,我已放下了,不过如此。当然,这样说着,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就过去了。 其实看《小团圆》,最大的感触,就是那是个乱世,人都冷漠,单只活着就是个壮举,但又都有人最基本的温情的需要。真真假假碰在一起,每人都是无限感慨。 以前看完书,总要找书评来看,印证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但这次特地没看书评,总想着自己冒出来讲讲感受,迫不急待,有种紧迫之感,甚至午夜梦回,还在想。 呵呵,终于写出来,快哉!

罗生门

读者对于作品乃至作者的解读是有距离的,作者越有名,往往距离也就越大。曾经看到过一位席慕容的粉丝自叙见到席的本尊后哭了三天,由此可见这个距离大的多么可怕。读《小团圆》时,忍不住的感叹——原来是这样,竟然是这样啊!曾经的小说里出现的大小人物,拉出来一字排开谢幕。翻开第一章,就看的我一震。“差点炸死了,都没人可告诉,她若有所失”。那时,不知道能不能活到18岁做套衣服的盛九莉孤身一人在香港念书,那或许就是《倾城之恋》的开始。香港沦陷前,二婶(她母亲)来看过她,看得出九莉满心欢喜,却又小心翼翼的不越雷池一步。二婶走时,九莉“微笑的站在阶前,等着车子开了,水花溅上身来”,她就这样被留在即将沦陷的香港。两三天没有饭吃,睡觉盖的是杂志,被学校赶出来,也不能回上海,无处可去,但居然就这样走投无路的挺过去了。回到上海,卖文为生,遇见了邵之雍。虽然说清纯文艺少女上中年WSN的贼船,是挺常见的一事儿。不过搞出名的文艺少女却很有些风险,任何寻常的劣迹都格外昭彰。好在之雍也的确算是个中翘楚,能将千夫所指幻化为“那亦是好的”,算是求仁得仁。更何况,平心而论,《小团圆》里的之雍看起来也并不十分不堪。爱因斯坦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当WSN都看起来不算很糟糕时,就知道九莉的生活有多么糟糕。她自从从二叔(她父亲)家跑出来,就和那边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小时候的九莉还是对二叔抱有幻想的吧,否则不会对着爱老三时一直背不出古文被打。只是,一直的被忽略中,她习惯了不报希望,回忆起和二叔的点滴,居然还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温情。二婶,她代表着一切的光明,美丽聪明的现代女性,是少年九莉唯一的出路和梦想。但二婶教育她养育她,却不需要她,连牵手过个马路都需要额外的挣扎。在九莉眼里,二婶对她的爱变成了二婶的负担,而她对二婶的爱使得她格外的敏感不能承受这种负担,她不能忍受二婶对她仅仅是因为内疚,仅仅是虎毒不食子。很可贵的一点是,实诚的张奶奶从不用“批判的眼光”去看人看事。所以对于黄赌毒样样俱全的二叔,虽然打她甚至囚禁他,但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如影随形的恐惧,在那个时代每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的恐惧,无可挽回的腐朽,因为这种恐惧让他看起来没那么可恨。而二婶,虽然少年的盛九莉对她是那样的不能原谅,还二婶的钱简直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但并不妨碍我们看到,一个有想法的女人,嫁给不爱的丈夫,出洋留学,受西方教育,裹了小脚,却依旧游泳打球,她非常用力的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不惜剪断一条条束缚她的枷锁,无论这枷锁是封建婚姻、家庭还是孩子。不仅仅是家庭,对社会,《小团圆》提供了一个真实的部分,这个部分我们在《家春秋》里看到过,在《雷雨》里也看到过,但是通过一个革命者的眼睛,封建社会本身就是它的原罪,而革命自然就成了一切的救世主。但在《小团圆》里,东西方的碰撞,新旧势力的斗争并不像历史书里成王败寇那样的泾渭分明。对周遭的软弱和不堪,九莉接受但不代表她原谅和认同,她不与它们战斗,却也不与它们同流合污,甚至对于共产主义,她也认为没什么,只是“全部自由一交与别人,势必久假而不归”。但无论好坏,习惯上我们总是要买定离手。被人问认不认字时,九莉也曾经“心里十分高兴,终于插足在广大群众中。”但她在黑暗中行走太久,已经成了一只蝙蝠,终究只能选择独自前行,这实在是让人没有成就感又精疲力尽的一件事。约翰.伯格在提到伦勃朗的自画像时说,它们包含或体现一种矛盾的现实,显然关与老年,却又同时对未来发言,希望日后别人能够用一个他自己给不了自己的同情心来接受他。张爱玲对盛九莉说,无论说什么都有人懂,即使不懂,她也有一种信心,总会有人懂。

期待

还没有机会看到这本书,但是也不想看繁体版,所以我会耐心的等待内地的出版吧。看到“南方”花了版面介绍它,也看到其他媒介都在或推或荐,于是我猜测无论是否张迷大概都有些期待吧。。。

读者都是最不讲仁慈的

1.序言部分比小说本身更值得玩味
不愿即时出版《小团圆》,张爱玲和宋淇先生的顾虑有三
一是岛内当时的形式,二是胡兰成当时尚在世,若是小说出版不免又抓住时机炒作,对照着书本里的细节描摹,往自己脸上贴金,三是怕读者对张爱玲的美好想象破灭,将来难再出书搵食
张爱玲对政治自然兴趣寡淡,所以说到的最怕的还是小人得志,和人言可畏
宋淇之子加上这个序言,目的在于将违反遗嘱出书的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你看张爱玲阿姨自己在世都一直张罗着修改小说,说明人家心里面实是想出版的,如今故人已死,政治气氛也宽松了,自然没什么禁忌了。
只不过,人的那张嘴,是永远都不会停歇的。
2.字里行间有个字眼一直突兀地不停跳出来,“钱”
难怪张爱玲自己都有名言在,大言不惭说自己是“爱钱”的,因为“没有吃过钱的苦头”
看到这里,大概很多视张氏为“临水照花人”的张迷又要对自己的偶像心寒了,喜欢堆砌华丽的细节与色彩还是美的,然而怎么可以那么俗,还俗得薄情尖刻,都是钱钱钱,九莉跟二婶,三姑跟二婶,整一个大家族,就连跟之雍到后来也是钱钱钱,什么要用钱来计算清楚做个了结。
张爱玲的童年与亲情,很容易就能写出一本令人潸然泪下的苦儿流浪记,站在大宅子的门口迎着日落哭爸爸喊妈妈。张没有那么没气度没自尊,在这样凉薄的大家庭中,中间又有那么多纠缠不清的人情与变故,不是说清者便能自清的,只有用钱这样响当当靠得住的东西来了结保值感情,最保险,也最不容易无端端地受伤。
有时候想起书中那么多轮番登场的亲戚,热热闹闹记也记不过来,但最后继承到张身上的,只有孑然一人,连二婶和三姑,曾经那么生死之交,到最后也变得那么礼貌客气。明明曾经,也应该是热火朝天的暖暖的血脉枝连,落实到其中一个个人的身上,却是冷冰冰的,饿得太久都已经彻底枯竭的了。连我都觉得惘然。
3.更值得说的是三姑和二婶。
以前上20世纪中国女性作家,不免也将张爱玲提出来说一番。那时觉得她的妈妈和姑姑格外威风,尤其是裹小脚爬阿尔卑斯山的事迹,简直是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锋。
三姑和二婶是女权主义的一代旗帜与里程碑,张爱玲则是这女权主义兴起的结果。
她们让我想起Sissi,渴望自由与独立,不计后果奋不顾身地投入其中,从来不理闲言碎语,看上去辉煌而骄傲,其实是自私的,这代价不仅在她们身上,更在她们的儿女身上索取。
张写到二婶和三姑,从未沾沾自喜,甚至到了后头,略略地或许有些鄙夷那一种独立与自主,好像总是讨债似地向这个世界索要着什么,把自己看得那么紧那么重要,但并不见得心气儿高过别人就一定更有本事。
其实自己的故事一样都是关于男人的,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只不过有豪言壮语自作粉饰而已。但她们毕竟不比Sissi,有皇室养一辈子,所以到了年纪大就忿忿不平了,露出了落魄相。
大概是张爱玲特别看不起那种政治话语体系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所以故意这么写吧。如果让她归类,三姑,二婶,还有二叔,其实在她童年的记忆中差别都不大,他们一同联袂着,迫使教会了张用钱来计数感情。
4. 《小团圆》写得太琐碎,太意识流,张爱玲想要告诉读者太多,她认为很重要,但却不为人知的细节与原因。其实这很好理解,如果有一个喜欢把牛皮吹的又大又响的前男友,谁都会有哑巴亏,恨不得昭告天下,实情不是这样的,这恋情原原本本的面目并不是这样的!胡兰成表现虽然是突出了点,简直集结中国男人的各种劣根性,但谁在青春年少时没遇上过个衰人呢?最胸闷的是,碰上了衰人还要被衰人给唱衰了。
有些人被人安慰安慰“过去了就过去”,“都是过去的事了”,也就忍辱负重咬牙和血吞了,偏偏张爱玲做不到。跟小人计较打口水战,泼妇骂街是做不出来,但被狗白白一而再再而三咬了一口,总要讨一个公道吧。一个什么都要“清兄弟明算账”,用钱算算清楚的人,就算在感情上可以大度大量,却绝对做不到不分是非得失,充老好人。
如果在现代,张爱玲需要的是豆瓣,加入小小女人帮,开一贴好好爆一爆自己的极品前男友,诸多姐妹在下头为她打抱不平,打气鼓劲,立马气就顺了,这世界公道又自在了。
可惜那时张爱玲没的选择只能精心巧设,组织成小说,写给读者们看,偏巧读者是世上最不讲仁慈的:我连自己亲姐妹那点破事都懒得为她出头,更何况是一作家,都是靠我们读者吃饭养活的,我们看你的小说那都是付了真金实银来买舒坦的,还要我们附赠同情与理解?痴线!
张爱玲说,“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迴,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麼東西在”,书出版了快有一年,网上的评论也一浪接一浪,才有兴趣画蛇添足来写点什么,就是要看看,在大众们嚼完了舌根,看完了热闹之后,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碧野朱桥当日事

碧野朱桥当日事(一) 晚报上连载了洪君彦的书,很触目惊心的名字,《不堪回首》。单提洪君彦这个名字,一般人可能想到是谁,若说出与他有因缘的人,想没有人会不清楚。他是章太炎的前女婿,章含之的前夫,当年乔冠华的情敌。若再惹出当今事,便应当说他是“豪门痞女”洪晃的生父。所以书的副标题是----我与章含之离婚前后。不是没有听说过当年那段情事,但是与很多历史故事一样,只知道结局,不知道开始。其实也并没有兴趣一定知道个所以然。总觉得什么事情涉及到感情,总似乎说不清楚,也与外人无关。我们终究不是故事中的角色,剥开所有供人观赏。然有些人,总是絮絮叨叨,从来不知道沉默是何意,让人可怜可悲。此时章含之刚刚过世,那段情事,只剩下唯一的当事人。也许洪君想此时不动笔,更带何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妻子的背叛还是权势的压人,还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年代的混乱。无论是什么都觉得并不值得再去翻开。自己的故事,何必成为别人饭后的余资,更何必摆出受害者的身份,像是让曾经爱过的人永世不得翻身。如果那个曾经爱的人是如此不堪,为何不检讨当时的眼光和选择?今日的龃龉真的可以把当日的欢爱全部抹煞?他似乎该向他女儿学习。洪晃也有一个尴尬的身份,陈凯歌的前妻。但是,除了当日《馒头记》纷纷扰扰时她有过只言片语,面对世人的猜测,从来没有正面说过与陈凯歌的婚姻。想来不会是因为所有当事人都还健在,也希望洪晃女士千万不要效仿她父亲,来日也来一文《我与陈凯歌离婚前后》。相信洪晃不会。(二)据说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已经出版,据说是张爱玲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尤其是与胡兰成一段情事,据说描写的颇为露骨,完成不像张氏当年出名的隐笔式手法。对于张爱玲的小说,每一篇似乎都看了不止一遍了,不知怎么的,这次却真的不想看。印象中的张爱玲不是这种人,她不是胡兰成。如果不是张爱玲,有几个会知道胡兰成,若说他是才子,那个年月才子太多,怎么也数不到他头上。若说他是汉奸,可悲的是也未做到臭名昭著,前数后数,都数不到他。他自己也明白,所以还是标榜张爱玲爱过的人,张爱玲的前夫,身价自然就升上去了。七老八十在主子的国家里混不下去时,靠卖一点自己的八卦挣口饭吃,不知是可怜还是可悲。凡此喜欢亦舒的评语,“下作”。张爱玲不应该是这样的人,她是写小说的人,这样的人生已经在小说里,何必要用自传性小说来平添谈资?张爱玲生前身后有多少秘密,李碧华的话,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于她又是什么损失?可是用这样的方式,增加噱头,还是让人替张爱玲不值。 钱钟书早就在他的《写在人生边上》书里提到,为别人做传也是自我表现的一种;不妨加入自己的主见,借别人为题目来发挥自己。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或者东拉西扯地记载交游,传述别人 的轶事。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米粥拌榨菜

三月份在网上订了皇冠出版的《小团圆》,苦等了半个月,当四月份拿到书的时候,发现北京十月的简体版也铺天盖地的出来了……很有冲动再买下简体版,细细对比两个版本在内容上究竟有没有差异……寻觅一点苦等《小團圓》的安慰……不过我没更无聊。这部小说延续着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对人情冷暖的描摹细致入微。盛九莉像林妹妹一样,有着寄人篱下的敏感。她虽然父母健在,但只是称为二叔二婶。她与母亲瑞秋的感情,像是同极的两块磁铁对在一起,排斥着,淡漠着,但还是有血缘的力量加在磁铁两端,保持着僵持的平衡。张爱玲说,《小团圆》是一部关于爱情的小说。如果真把它当爱情小说看,会觉得,爱情只不过像草莓酸奶中的果肉——男主角邵之雍到了全书过半才出现,而且零零碎碎——大片大片对往昔琐事的回忆如梦似幻,粘稠的让人眩晕(理清他们家的人物关系实在有成就感),爱情的果肉只会冷不丁撞一下你的味蕾。可是,因为有果肉的浸润,整杯酸奶也有了些的草莓味,只是草莓丁融化在酸奶中,挑不出来。这种比喻也许不贴切,因为张爱玲不是一个懵懂天真、俏皮可爱,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妙龄少女,而是一个饱经沧桑,历经感情磨难,正试图浓缩一生回忆的,敏感而又刻薄的老妇人。用草莓酸奶来形容她,也许味道上有些滑稽,那就比喻成糙米粥里拌榨菜吧……

《話說「我家的表叔」甚麼的》

《話說「我家的表叔」甚麼的》話說「我家的表叔」甚麼的,頗似一句大家隨口就來的唱辭,非但是在戲臺上頭,如今,就是在戲臺下頭,也是一句經常可以聽得到的說辭。當然,攀龍附鳳,可能是噱頭在先、賺頭在後的暗算。非嫡系「表」字的後綴稱呼,也可以是父黨的「叔叔」,也可以是母黨的「舅舅」,媚媚道來,一「表」三千里的雲和雨,反正,誰也不會認真去攷證的。張愛玲在《小團圓》一書裡頭,居然也說到了這麼樣的一個「表叔」:「他約她到向璟家裡去一趟,說向璟想見見她。向璟是戰前的文人,在淪陷區當然地位很高。之雍晚飯後騎著他兒子的單車來接她,替她叫了部三輪車。清冷的冬夜,路相當遠。向璟住著個花園洋房,方塊烏木壁的大客廳裡許多人,是個沒酒喝的雞尾酒會。九莉戴著淡黃邊眼鏡,鮮荔枝一樣半透明的清水臉,祇搽著桃紅唇膏.半鬈的頭髮蛛絲一樣細而不黑,無力的堆在肩上,穿著件喇叭袖孔雀藍寧綢棉袍,整個看上去有點怪,見了人也還是有點僵,也不大有人跟她說話。 『其實我還是你的表叔!』向璟告訴她。他們本來親戚特別多,二嬸三姑在國外總是說:『不要朝那邊看-那邊那人有點像我們的親戚。』向璟是還潮的留學生,回國後穿長袍,抽大煙,但仍舊是個美男子,希臘風的側影。他太太是原有的,家裡給娶的,這天沒有出現。他早已不寫東西了,現在當然更有理由韜光養晦。」-張愛玲:《小團圓》結果這部《小團圓》甫一出版,大家一讀,誰都認出來了,這一個自稱是張愛玲表叔的人就是邵洵美!好多文字裡頭都寫到了。其實,那一個時節,張愛玲似乎還是頭一囬見到邵洵美呢。張愛玲與邵洵美的這一次見面,就是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裡頭寫到過的那一次:「愛玲與外界少往來……應酬場面上,祇一次同去過邵洵美家裡。」-胡蘭成:《今生今世•民國女子》估計,見了面,對於這一個年紀要比她長上十四五嵗的邵洵美,張愛玲當時還真是呌了一聲「表叔」的了,難怪羞答答的,「整個看上去有點怪,見了人也還是有點僵」。其實,邵洵美的祖父邵友濂(1841-1901)祇比張愛玲的祖父張佩綸(1848-1903)年長七嵗,前者同治四年舉人,翌年上禮部攷試不第;後者同治九年舉人,同治十年進士。讀書是張佩綸好些個,做官是邵友濂會些個。後來,被李鴻章一親近,張佩綸就矮了邵友濂一輩了。面對作為李鴻章第三代外孫的邵洵美這一個「表叔」,作為李鴻章第四代外孫女的張愛玲這一個「表侄女」,大概亦是好沒有奈何的了。然而,并不見得張愛玲事先真是一點兒也不知道自己有這一層親戚關係,不知道這一個在上海早已經是赫赫有名了的出版家、文學家、新月派詩人-邵洵美。對於張佩綸的孫女兒張愛玲來說,拐一個彎就是邵友濂的屋裡廂了,拐兩個彎就是盛宣懷的屋裡廂了,甚至於,拐三個彎都可以是合肥四姊妹的那一個張樹聲的屋裡廂了。李鴻章的這些個家世,張愛玲怎麼可能全然不知道呢:張佩綸:張愛玲的祖父,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的妻子、張愛玲的祖母李菊耦,系中堂大人李鴻章的女兒。邵友濂:邵洵美的祖父,李鴻章幼弟李昭慶的姻親。邵友濂長子邵頤的妻子,系李鴻章幼弟李昭慶的女兒(李鴻章嗣女)。邵洵美系邵友濂次子邵恒之子,因為過繼給了長房,邵洵美亦成了邵頤夫婦的嗣子,故亦成了李鴻章的外孫。盛宣懷:邵洵美的外祖父,邵友濂的姻親。邵洵美的親生母親盛樨蕙,系盛宣懷膝下的四小姐。邵洵美的妻子盛佩玉,系盛宣懷長子盛昌頤的女兒,邵洵美與盛佩玉倆本是姑舅表親。張樹聲:合肥四姊妹的曾祖父,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姻親。合肥四姊妹的叔祖母、亦是張充和的嗣祖母-李識修(張樹聲小兒子張華軫的妻子,張華奎的弟媳婦),系李鴻章四弟李蘊章的女兒。合肥四姊妹,系張樹聲長子張華奎的孫女兒。故對於邵洵美來說,當張愛玲的這一個「表叔」,是當得穩穩當當,心安理得。而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這合肥四姊妹,與張愛玲來說,可就是同一個輩份的遠房表姊妹了。可是,一心祇想當一個作家的張愛玲,寧愿自己上門投稿周瘦鵑的《紫羅蘭》雜志,寧愿自己上門投稿平襟亞、陳蝶衣、柯靈的《萬象》雜志,也沒有牽絲攀藤、逺兜逺轉地去找過一囬這一個「表叔」邵洵美,拜托想要他幫一個忙。要知道那時節,邵洵美主辦的「時代圖書公司」在上海可是曾經顯赫一時的,旗下就先後擁有過八九本文學雜志藝術刊物。儘管,在上海淪陷時期,住在租界裡頭的邵洵美,場面似乎比從前小了些個,然而,在上海的文化人圈子裡頭,他還是「地位很高」的。邵洵美甚至於也擁有過一本《萬象》雜志,不過,這一本由張光宇與葉靈鳳主編的《萬象》雜志,在1934年到1935年之間祇出版了沒幾期就停刊了,與張愛玲後來發表《心經》、《琉璃瓦》、《連環套》並且最終與平襟亞鬧得特別不開心的那一本《萬象》雜志,不是一囬子事情。1944年,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第一版由「上海雜志社」出版了,張愛玲的散文集《流言》第一版由「上海五洲書報社」出版了。1947年,《傳奇》的增訂本又由「上海山河圖書公司」再版了。然而,這裡頭,似乎也不曾聽說過有邵洵美的任何關係或則影響存在。其實,在那一個年代,一個年青的撰稿人,若是想要在雜志上面發表一篇文字,或則是在書店裡頭出版一部著作,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許,由於張愛玲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語:「出名要趁早呀」!結果,經常很是被人拿來煞有介事地,當作了說教。然而,就是這一個張愛玲,偏恰不喜歡唱上這一句陳辭,「我家的表叔」甚麼的。張愛玲的這個性,真亦難得!------------------------------------------------------------------------------------------------------------------參考資料:***《張愛玲傳》-余斌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我的爸爸邵洵美》-邵綃紅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版***《合肥四姊妹》-金安平著,凌雲嵐、楊早譯-三聯書店2007年版-------------------------------------------------------------------------------------------------------------------ZY.S. 2010-May-01,昨日夜讀「南石軒」

在爱情里,“她只有长度阔度厚度,没有地位……”

虹影在一篇小文里这样对比:“假定我是男人,我情愿跟萧红笑闹一夜,也不同张爱玲喝一年咖啡。在我看来,是女人就该有作萧红的勇气,爱可以重来,生命可以重来,世间没有什么事,不可以重来。”又说:“萧红的爱,是愚蠢的:一见钟情赴汤蹈火,一言不合,拍手走路。张爱玲的爱,是算计的,人情通达,有所靠有所得。张爱玲仅是在过孤芳自赏日子而已。两人都是红颜薄命?不,萧红爱得热烈,始终充满激情,命短而不薄,张爱玲做人矫情,性格孤傲,长寿而不幸。”这话说得痛快,比照两位民国才女的红尘起落,似乎也大抵准确。张氏为文透辟近于刻薄,往往让人觉得人如其文。萧红客死港岛,临终时病痛缠身,身前寥落,让人想来就心有不忍。只是事关爱情,还须细辨。近日读完张爱玲的自传小说《小团圆》,又看了林贤治的《漂泊者萧红》(萧红传记不少,但以讹传讹的东西也不少,林先生之前美国人葛浩文的《萧红传》是相对准确严谨的),更觉得虹影女士的论断是由印象直感而来,失之武断。《小团圆》一书的最大价值不是文学上的,而在于提供了作者丰富的生命细节,这些细节是此前所有张爱玲研究资料中都缺失的,相信随着《小团圆》的出版,会有新的张爱玲传记出来。小说题目隐含着张氏一贯的讥诮和反讽,针对的是才子佳人小说里“二美团圆、琴瑟和谐”的陈腔滥调,但正如黄锦树先生所论,小说隐射胡张畸恋的九莉和之雍的线索并未贯彻全书,张爱玲反而用了大量篇幅来讲父母辈以及家族里种种隐秘、缠绕、荒唐以至乱伦的故事,直让人瞠目感慨:“小团圆”原来亦是针对中国旧式家族金玉其外、腐朽其里的发言!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人,多少都有点心理的病态,书中人物概莫能外。以前只看张氏的《对照记》、《留言》《私语》,会以为从父亲和后母魔掌下逃离的张爱玲从此与姑姑和母亲过上了一种相对自由稳定的生活,与姑姑仿若知己,母亲立誓要栽培她成西式名媛。然而事情全不是这样。《小团圆》里,九莉母亲的自恋远胜于女儿,母女之间那种类情敌一样的心防从来就没冰释过,以至于很长一个时段,九莉萦绕于胸的头等大事是将来要还母亲当年为她出国读书的开销。与姑姑长久的相处,九莉也是小心翼翼,深知姑姑的宽容并不是对后辈不计回报的关爱。父亲琢磨不透,后母心机重重,弟弟懦弱又诡谲,就连我们熟知的炎樱(书里叫“比比”)原来也不是她可以知无不言的闺密。她在家人彼此筑起的心墙里也给自己筑了墙,她永远是恹恹的、淡淡的,“这是来自童年深处的一种浑,也是一种定力”(香港皇冠版P129)。所以,蹉跎到22岁了,她还没有谈过恋爱。邵之雍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出乎意料的是,对一切情感都淡漠疏远的九莉很快就与之雍打得火热,甚而以身相许了。初恋是一方面,更要之,九莉在家族昏暗沉沦的烟影里发现了一片新地——之雍是溢出她的家族逻辑之外对她果敢示爱的那个人,哪怕她知道他“对女人太博爱”“到处留情”,可是“如果真爱一个人,能砍掉他一个枝干”?她为了保留他,甚至甘于听他讲他和别的女人的闺房琐事,她“一面微笑着,心里乱刀砍出来,砍得人影子都没有了”(P235)。这样的纵容,这样的隐忍,怕是萧红也做不到。最让人动容的是二人一次聊天。那时节,战事将尽。之雍平静地告诉九莉二次大战要完了,九莉低头呻吟了一下,却道:“希望它永远打下去。”之雍沉下脸来道:“死那么多人,要它永远打下去?”九莉依旧轻声笑道:“我不过因为要跟你在一起。”“她不觉得良心过不去。她整个的成年生活都在二次大战内,大战像是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也仍旧构成了她的地平线。”(P241-242)此刻的九莉,不就是放走易先生的王佳芝?其实,张爱玲何尝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卑鄙,怪只怪她爱得太卑微。卑鄙和卑微之间,后者到底牵扯爱情呢,然而又是多愚蠢多委屈的爱。有一天,九莉在之雍众多的妻妾情人之间,感觉她自己“只有长度阔度宽度,没有地位”(P265)。名分当然是地位之一,可我以为,地位更指那种在家族和家庭被抽空了的情感实在。她最初以为之雍能给她,让她的情感充盈丰满起来,末了发现自己不过是他“民国女子”系列里较诡奇香艳的一章,甚而不如他病里相逢的那个小康。作为读者的我们每每敬畏乃至恐惧于张氏通透得近乎凌厉的文字,她看人心人世太透彻,这个冷漠的女人!但也许这冷漠的文字就是为了要冰封那可怜的愚蠢的无望的爱的火苗?这样看来,张爱玲的爱和萧红的爱其实没什么不同,后者还要豁达一些,不像前者有时候简直是迂执,并且在爱情里,“没有地位”。

阅读笔记二:轻信了现代主义的要往哪里去

是心理测试:张派谱系中离张最远的白先勇,有没有让你不耐?胡兰成的“甲亢”体,你有没有觉得外星感极强?你所记得的张爱玲是否包括“嘴唇切切好切一盘”,乃至于《小团圆》里那句已近街骂的“使人不敢看他,像不作兴看残疾的人”还是逗得你笑了?听说朱天文是张派是否很惊讶?唐诺提醒,朱天文不,讽,刺;白先勇以他大家闺秀般的清洁无禁忌给读者某种程度的安慰。讽刺性对张来说不是行文机巧,是她对世界万物的反转手势,是她的立名之本——现代性之一面:所祭惟有scepticism大神。因此朱天心说1970年代的张爱玲“现代主义尽忠职守的老将军,最后一役战死沙场”,仅剩的一切从前温情煮酒的人事都把来陪葬。不过说最后一役倒不是,80年代她仍继续写作,最后一役是《对照记》,在《小团圆》出街之前,前者是她留给世界温情的最后笔触。但这也仿佛不是晚年心境,《对照记》里挪用了《小团圆》,最后的薄薄一册是《小团圆》的阳面,仅有的那么几页。再回到这个阅读体验测试。如果全部打对勾的人,即是在浅显的层次上堪称必须面对现代主义的危机。张她本人当然没能全身而退。拆世界的底线,意味着前路如果不是“难得糊涂”的话只有“求恶得恶”,这世界纵然不是求仁得仁,但求恶到底得恶,最好的结果是像张这样随时都可以回到人世表层的欢悦里。什么都不相信的下场是“绝对域”中充斥了情人崇拜、衣物崇拜种种乘虚而入的绝对空间替代品,但猎取舍勒这套说辞的黄锦树,我不信他没有在现实中感受到无所不在的压迫,孤立无援的心境。尽管现代主义早已过去。最后亦不过是邵之雍对九莉说的,我看你很难。很难爱人,也很难被人爱。我不知道从拆毁一切这一边有没有回头路,当然我是不相信的,除非活到昏聩的老年,或者上天特别优待只向我展示俗世的美景。我想既然事已如此,如果能保持幽默,对付余生总也不无小补了。

平凡女子

在柴米油盐中将《小团圆》看完,网上各类书评也看得人眼花却已近盖棺而论。所以不多言,仅挑能说的。这书真的不该发行,呼拉拉一下子将印象中一位传诵得传奇民国女子一下子拉进现实红尘中。原来,她成名时与普通20多岁寂寞女孩一样,等待着渴望着爱情。“二十二歲了,寫愛情故事,但是從來沒戀愛過,給人知道不好”“她一直覺得只有無目的的愛才是真的。當然她沒對他說什麼中世紀的話,但是他后來信上也說“尋求圣杯”而她心目的爱情是纯粹纯净地不掺半丝杂质。就像个沉浸在文艺小说中,对爱情还是充满粉色幻想的小姑娘。所以她从来未多顾及对方身分,即使“楚娣也不大說話,像大禍臨頭一樣,說話也悄聲,彷佛家里有病人。”我一厢情愿认定是张自己想恋爱,想尝试一下恋爱滋味,只不过逢其时胡出现,胡又是坚持天天来牛皮糖战术,让她决定爱上他。而恋爱开始时她还以为她是那个处上风位置的人。所以她才会对姑姑明说暗示的衷告都置若罔闻。“九莉偏揀昨天去穿件民初棗紅大圍巾縫成的長背心,下襬垂著原有的絨線排總繐,罩在孔雀藍棉袍上,觸目異常。他顯然對她的印象很壞,而且給他丟了臉。她不禁憮然。本來他們早該結束了。但是當然也不能給他太太一鬧就散場.太可笑。九莉對她完全坦然,沒什麼對不起她。并沒有拿了她什麼,因為他們的關係不同。”其实原本她只是想要一场恋爱,她以为在生活中她仍是写小说的作者,这段感情还能收发自如,全在她的掌握中。这种天真想法只存在于没有恋爱经历骄傲的小姑娘。爱上一个人也许由得她作主,可爱上之后就再也不是全由她一人说了算。“秋天之雍回上海來,打電話來說:“喂,我回來了。”聽見他的聲音,她突然一陣輕微的眩暈,安定了下來,像是往后一倒,靠在墻上,其實站在那里一動也沒動。”她终于明白原来早已在他的天罗地网里沦陷了,逃不脱了。事情早已不在她掌控中。“他講他給一個朋友信上說:“‘我跟盛九莉小姐,戀愛了。’”頓了頓,末了有點抗聲說。沒說什麼,心里卻十分高興。她也恨不得要人知道。而且,這是宣傳”这是二人恋情得以公布后小姑娘的沾沾自喜。却并不明白公开二者关系对许多男人而言并无实质意义。“我不喜歡戀愛,我喜歡結婚。”“我要跟你確定,”他把臉埋在她肩上說。她不懂,不離婚怎麼結婚?她不想跟他提離婚的事,而且沒有錢根本辦不到。同時他這話也有點刺耳,也許她也有點戚覺到他所謂結婚是另一回事。說過兩遍她毫無反應,有一天之雍便道:“我們的事,聽其自然好不好?”“噯。”她有把握隨時可以停止。這次他走了不會再來了。”她只是个初涉爱情游戏中新手。她将对方每句话都当了真,不明白其实有些不过是对方信口开河随便说说。她不晓得当时她完全可以将对方一军,也没意识到可以趁胜追机,在现实生活里,她根本不是个爱情高手,所以最后全盘皆输。她写尽这么多恋爱却没有实战经验,一切不过是纸上谈兵。在爱情游戏一个新手遇到一个老兵,几乎是注定要万劫不复的。但是爱上了也就爱上了。即使“九莉突然覺得整個的中原隔在他們之間,遠得使她心悸”,但理智早已不作数。那些恋爱中的细枝末节她全记得。都说时间淡忘是抹平伤口的良方,而这些往事又历历在目,简直让人怀疑她也许未曾释怀过。即使她说“她從來不想起之雍,不過有時候無緣無故的那痛苦又來了”张或者是盛九莉在这场爱情战败原因如果说她选错恋爱对象,不如说,她根本在不了解男性。她或许她早已看透人情世故,但是家族人情与男女爱情是二回事。更也许是事不关已,关已则乱“她一直以为他和小康没有性关系”,她以为他对女性“止於欣賞。她知道有很拘謹的男人也這樣,而且也往往把對方看得非常崇高.正因為有距離。不過他們不講,只偶然冒出一句,幾乎是憤怒的。”她不明白性在二性关系中对男的“重要意义”。 她不明白有些男性的动物本性至今仍未完全进化掉。她把“爱”看得太伟大,她爱得太纯真,她不明白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情里作战。“‘知己知彼’。你如果還想保留他,就必須聽他講,無論聽了多痛苦。”但是一面微笑聽著,心里亂刀砍出來.砍得人影子都沒有了”这个只有爱得太深不懂自卫新手才会如此无策懦弱,默默忍受不敢放手。直到清清楚楚知道对方想得是三美团圆才彻底甘心。用楚娣话“态度二样了”但即使伤透了心,她都会梦到与之雍在松林小屋里团圆“之雍出現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澀起來,兩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就在這時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爱一个人太深,真得是一件糟透的事。真的,如果我有女儿,我要教她把心掰碎揉成一小团一小团。即使碎掉一块,还有一大半留着手上。···················································在看《小团圆》之前,很多书评都说张缺乏母爱,童年阴影让她对爱格外渴望。等自己看时,却想起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一段话。黛玉笑道:“正是古人常說的好,`事若求全何所樂'.据我說,這也罷了,偏要坐船起來. "湘云笑道:“得隴望蜀,人之常情.可知那些老人家說的不錯.說貧窮之家自為富貴之家事事趁心,告訴他說竟不能遂心,他們不肯信的;必得親歷其境,他方知覺了.就如咱們兩個,雖父母不在,然卻也忝在富貴之鄉,只你我竟有許多不遂心的事. "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趁心,就連老太太,太太以至寶玉探丫頭等人,無論事大事小,有理無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況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湘云听說,恐怕黛玉又傷感起來,忙道:“休說這些閒話,咱們且聯詩。”

不能去评论些什么。文字是美得,甚至说是精致的。但内容是冗长的,是啊,一个人的一生悲欢怎么可以用一个故事就说完呢。或许是不想遗落些什么,反而让人觉得找不到线团的头和尾了。让想要了解她的人多知道一点她的事,或许以她的个性生前不能叫嚣嚣的吵论些什么,只能以文字留一点控诉与解释。无他,只是张的一生而已。

不算书评

以下文字,不算书评,算是与买这本书有关的一些零碎经过。说实话,托香港某人买张爱玲《小团圆》的时候不是没有犹豫的。主要原因总是和万恶的金钱有关。国内书价普遍已经偏高,在香港花78块港币小巨款买书么我是要掂量一记的。 后来促使我痛下决心的有两点: - 我预见国内版本会有删改。而我,是完美主义者,最恨各种借口的大刀阔斧。- 我托的香港那人劝我,说替我精算过了,该书共有328页,摊下来一页才港币0.237元,你就当你一路走一路掉下几毛钱么好来!我听了就咬牙说我豁出去了(其实每次都豁出去的,大家心照不宣)。 我后来跟他商量,说可不可以在书里面夹白纸若干,让分母大些,每页成本么就更下来了。哈哈!别说我小气哦,如果你象我一样对书有强烈占有欲,见了书就挪不动步,那么,生活的开销会很巨大地。 昨天书拿到了。香港某人还是给了我一个惊喜。虽然伊没有在书里夹白纸,可是伊用9折的价格买下,这岂不是让我喜出望外呢——省点是点,经济不好了呀。 捧书端详,做工有些粗糙。封面刺眼一朵大红花,丑陋且不说,摸上去感觉粘腻,象是来不及烘干就拿出来卖。纸张过白过硬,整体感觉是个粗活。算了,文字别少就好!也巧,晚上的新民晚报正好说着《小团圆》。报道说国内出版社会有“删改”,而且对性爱描写的删改“会力求跟繁体中文版一样”。搞笑伐!既然和繁体版一样,你们出版社还删什么改什么呀!难不成自觉才比张高?还说这是个“秘密”!嗤!我再次赞美自己的智慧:舍得了钞票买得了原版! 另有一篇评论惊到了我。作者严厉批判出版商不该违背张爱玲遗嘱出版此书。为了增强语气,他说 “张爱玲却像被剥光了衣服放在展示台上给人看”,啊哟,我倒是觉得这样的用词很是哗众取宠,极其没有水平,反而让张爱玲难堪呢!我说,此文作者一定已经看过了港台出版的《小团圆》,并由此产生了张爱玲被剥光的意淫,要不然他写下这样很不雅观污损张爱玲的文字根据何在呢? 哦,你自己看好了,过过瘾了,倒过头去批评出版社的道德。那么,你抵制到底呀,你纯洁到底呀!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如果出版社此举触犯了法律,那自有法律出来制裁有关单位。他在一边装什么君子呀?!这上下还轮不到他替张爱玲去叹息呢。

一袭袍

这一向很懒了,新书常翻翻就放下。倒看完了《小团圆》,因为其实很熟悉的缘故。老人们换了新装出来,还唱的那一出,只连成了折子戏。那冷俏的口声一如既往,并不是《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枯寒寡淡。张的小说技巧比她写《金锁记》的鼎盛时期更进益了,穿插闪回都非常自然流畅。有译注《海上花》的功劳,当然也因为生活这本书书写得严丝合缝,她又是个拓摩的有心人。唯有意识流,我看起来还是有点糊涂,也许是我偷懒不肯梳理时序,又或者是讲的人当听的的一样明白故事来龙去脉,就一味地顺着自己的思路讲下去?但确有思绪潮涌的震荡感。碧沉沉的记忆的河流去溯回。相比与邵之雍的一段,九莉与她父母的关系更加令人震动。蕊秋(九莉的母亲,虽然她叫“二婶”)两次窥探她。一次燕山来家做客,“忽然客室的门訇然推开了,又砰的一声关上。九莉背对着门,与燕山坐得很远,回过头来恍惚瞥见是她母亲带上了门。……她洗澡也是浴室的门訇然开了,蕊秋气烘烘地冲进来,狠狠地钉了她一眼,打开镜子背后的小橱,拿了点什么东西走了,又砰上门。九莉又惊又气,正‘出浴’站在浴缸里,不禁低下头去约略检视了一下,心里想‘你看好了,有什么可看的’?”似曾相识的尴尬。像浴室里白瓷砖上污黄的液渍。还是落到钱。九莉还蕊秋钱,蕊秋坚决不要。九莉想道:“我从前也不是没说过要还钱,也没说过不要。当然,我那时候是空口说白话,当然不理。”最后还是不要。九莉“渐渐也有点觉得不拿她的钱是要保留一份感情在这里。‘不拿也就是这样,别的没有了。’她心里说。”不近人情?蕊秋“故后在一个世界闻名的拍卖行拍卖遗物清了债务,清单给九莉寄了来,只有一对玉瓶值钱。……但是她(九莉)从来没看见过什么玉瓶。见了拍卖行开的单子,不禁唇边泛起一丝苦笑,想道:‘也没让我开开眼。我们上一代真是对我们防贼似的,‘财不露白’。’”牵扯到利益的时候,何止亲兄弟明算账,连亲爹热娘都只得话说三分满。九莉也是长大成人后才明白,父亲当年那样打骂禁锢不准她出国,是逞凶不肯承认没钱供她。父慈子孝忠贞不渝都是文人骚客想象中的田园画,水中分外明的月影。人生这袭袍是珠灰的针织衫,丝丝缕缕都是空。张爱玲看得这样透,她还是说,“她喜欢人生”。

苦孩子小张

终于看完—— 真是一个苦孩子 造孽啊小小张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妈远走高飞 老爸泡二奶吸鸦片 比孤儿略好一点二奶走后老妈回国 但是母女已经不能那么亲了爸妈闹翻之后老妈又走了 老爸继续吸鸦片后妈来了和老爸一起吸鸦片 老爸慢慢也变成后爸这样家庭长大的小孩 能够冷眼旁观世间男女的苍凉已经很不错了换一个人 脾气坏一点的 很可能就吃喝嫖赌自暴自弃没能力的 就哀怨消磨一辈子愤世嫉俗一点的 直奔重庆延安还好她有才华 正好运用敏感 回收心里的苍凉 成为作家但是竟然碰到桃花灿烂而人品极烂的男人 因小失大 太不值得初中的时候看《十八春》看到曼桢的红宝石戒指被舞女大姐故意还给世钧然后世钧竟然生气走掉吓得把书关上了幼小的心灵受到巨大冲击这次看到她自己的故事 更是好几次都觉得残忍得看不下去比如后妈要来的时候急出肺病 比如还黄金给她妈有钱没爱的童年 有才没德的男人 这样炼成的作家成本太高了哪怕一版再版流芳千古拍成电影供千百万文艺青年景仰

团圆是什么味儿?

全家福团圆是一袭腻着甜味的富贵牡丹旗袍么?这念头在团圆的季节里突然的冒出,自然一点儿都不突兀,因为正是在除夕到元宵节的空挡里,张爱玲的《小团圆》歪靠在我的榻上,今天翻一下,明天翻两页,张爱玲的旗袍就总是跑到我的眼前晃啊晃的,于是,团圆是一袭腻着甜味的富贵牡丹旗袍么?这问题总是浮上脑海。突兀的倒是不知为何《小团圆》这书,在几年前翻看时不曾走过心,而今年的春节,舍了一切的聚会,几日间闭门不出的翻阅藏书时,这本长相有些俗气的书,就懒洋洋地出现在我的榻上,于是,张爱玲的团圆,在2015年团圆的季节里融进了我寂静的团圆假期中,让我好好想了想团圆的味儿。神想的起因中也夹杂了对穿上旗袍去找个照相馆照一张复古的全家福,就是那种家长坐着,穿着中式马褂,女眷们穿着旗袍,有桌子上摆着瓷瓶中插了花朵,或者是一盆兰花,孩子们穿着棉袍站在家长前,年轻的人就都站着,男孩子帅气精神,女孩子们妩媚动人。这种照片你们都有亲自拍过吗?还是在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相册里才见过?我没有在这样的照片里出现过,还是童年时翻看奶奶的老照片,爷爷、奶奶、爸爸,三人的全家福,爷爷中山装,奶奶倒是穿着袍子,看上去不像旗袍,而是普通的棉袍,爸爸是那个时期的学生装,分头帅帅的。那时一个小家庭的全家福,里面还没有我的妈妈,当然也没有我们。后来,我们被生出来了,然后我们全家的合影每年一次在照相馆里成像。从我们小时候扎着辫子,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孩子之后,家庭不断壮大,全家福里人也越来越多。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从哪年开始,我们的全家福再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是因为照相馆都关门了么?我们每个人每个家里的相机越来高级,越来越多,手机也是成为相机,随处可拍了,可是,竟然已经好多年了,再没有一张全家福了?再也没有那种一家人穿戴整齐,被一个照相师傅摆着姿势,一边喊着大家一起笑,一边按下快门的体验,全家福的团圆,是我们丧失的团圆味儿吗?《小团圆》其实跟全家福没有一毛钱关系。但是我就是顽强地想了好久全家福这件事。我看不进去书,就索性把记忆里的全家福都翻腾起来了。然后在某天黄昏来临时,我躲在一个窗子底下,默默的哭了一会儿。因为全家福里,我的爷爷,我的奶奶,我的妈妈都已永远离开我好久了。而全家福里的家人们,都各自忙着自己的小家,姐妹兄弟们甚至都没有在一起翻看曾经的全家福。我哭了,这是思念,也是觉得团圆的味儿在我余下的人生里,飘飘散散地,抽离了魂魄一样,不是滋味。今年开始,自己的小家是不是开始每年一张全家福?必须去照相馆拍照,我必须穿上旗袍,有没有富贵牡丹也没有关系,为了我的女儿在未来的某个黄昏,不会因为思念已不在的我而暗自哭泣?与自己的团圆《小团圆》里尽管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了解张爱玲一生经历的人都明白里面的人物对应于她自己生活中的都是谁。这本一直被张爱玲藏着的书稿,其实写的是她与自己过往岁月的团圆故事。与自己的童年、与自己的叛逆、与自己的青春、与自己的爱恨情仇,来一次小小的团聚,这应该是张爱玲在老了之后写下《小团圆》的一个写照。所以,人在什么时候与自己的一切团圆一次,这个是更宽泛时空里的一次亲情碰撞,自己与自己的团圆,或者感恩,或者悲催,或者圆满,都是唏嘘不已的人生状态。你或者有机会做一次这样的团圆,比如张爱玲的《小团圆》,比如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比如各种人物自己写的自传,这些还算是幸运儿,都有机会将自己与自己的团圆故事呈现在世上,让与他们无关的人,为他们的团圆高兴、难过或者引起这些读书人的联想。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机会与自己的一切团圆,比如我的奶奶、爷爷、妈妈,或者你们的已故去的家人,他们的一生就此归入尘土,你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不见踪影,渐渐淡去。与自己的团圆,是什么味道?这个难以描述。可能会丰富多彩,不然世界为什么失去那么多人之后,依然每日生机勃勃,并不见减少什么。

凶险之气,幻灭之相,刻骨之痛

许子东,查建英,窦文涛三人越聊到形而下之处,越见火热,激烈,波澜壮阔。。朱天文曾判断说张爱玲的东西,不少关键处由于缺乏经验,靠漂亮的技巧瞒天过海。。那么《小团圆》是绝然相反的,“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千斤重的分量,轰然一声压下来,顿时觉得以前看的那些张小说都不作数了。。当然,《色戒》的确与它一脉相承隐笔,省笔,直笔,意识流。。凶险之气,幻灭之相,刻骨之痛。。贪嗔痴之致。。这个自传性的小说不容易消化。。匆匆看完,把它与书架上的《今生今世》并置一起,又一个经典的苍凉对照

失魂小团圆

《小团圆》里,终于“胡兰成”出场了,是以“卲之雍”这个名字出场的。没有用单独的章节华丽出场,就是顺着故事的发展,很自然的样子。也只是很自然的样子。看得出来张爱玲在刻意地让这个人物很自然,却还是掩饰不住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他的确很像胡兰成,或者说,真的就是他。蕊说,到后来张爱玲真的能从心里放掉他了。我却不这样想,张对胡的描写那么认真,还记得见他的第一个侧面,已经深深印在心里。这是无法掩盖的,无论用什么方式。张爱胡,爱的深刻才会在后来恨的深刻。再往后不恨了,是发现根本就躲不开这份爱。那就认了吧,干吗要让自己的心难受。恨只是给自己扭捏的心再加上一圈铁链。放纵着爱,任自己思绪飞扬,然后留下华丽转身。周末终于把《小团圆》看完了。突然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来记录看这本书的感受,只能说很像我,很像我对待感情的思维。像张爱玲那么聪明的女人都可以在爱前傻的一塌糊涂,这是不是也是女人美丽的一种方式?她清醒地记录她与胡兰成的爱情,而后出现的那个人只是忘记胡兰成的一种方式。总是用另一个人来忘记对自己伤害最深的人,但是这种方式是对第二个男人的伤害,同时加倍伤害自己。间接的,胡兰成插到自己心中的刀子还没有拔出来,又因为第二个人的出现而更加深了一层。张爱玲知道爱胡兰成不值,他对待女人的态度,太博爱,博爱到把张爱玲架于一种没有性别的位置,会和他讨论自己新近爱上的女人,甚至告诉她他又多爱她(两个她不是同一个人)。张爱玲只是微笑地听着,然后听任之,把衣服脱掉。因为她爱他,所以只能包容,或者视而不见。以为这会是很好地在他身边的方式,却让他更加得寸进尺。有时候女人需要自私,爱情,终究是私藏品。你不是也在这样吗?深爱着一个人,然后假装用另外一个人来忘记这个人,笨拙的方法,只是一种火上浇油。始终记得蕊说的那句话,你放心,最后张爱玲是忘记胡兰成的,你也会的。可是当我满怀希望看完整本书,发现,她根本忘不掉他,像我根本忘不掉一个人一样。最后所谓的洒脱只是,只是一种自我的清醒,是酒醉后用冷水敷面的那一瞬间,但是接下来又陷入深深的昏沉之中。爱上,就没有忘记这一说。我同样清醒,清醒到把自己夜夜迷醉。不知道该看什么书了,接下来看的书肯定会被自己草草翻过,不留下任何记忆,因为张爱玲的爱情连同我的爱情,会让我沉迷一段时间。我也需要一种小团圆,是冥冥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我与张爱玲爱情的小团圆。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胡兰成,上前一步勇敢面对,还是躲开,视个人定性而言。有人说我感性,好吧,面对这个问题,我承认了。

空余憎笑的回忆

《小团圆》(北京出版社出版)看完了,前后差不多2个月,从来没有哪一部张爱玲作品看这么久,终于阖上最后一页了,空余“憎笑”了之,但我知道自己一定还会反刍! 其实没有世人传说的那样“张爱玲最神秘的小说遗稿”悬,在我看来,就是回忆那点事!不仅仅是对已故的张爱玲而言,对任何外人看来都是,哪怕她爱憎了一生,耗尽了她一生的才情的“一个热情的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除了她的苍凉,还有的就是无奈;但此书一出,就是她将自己赤裸的在世人面前,这样的写作需要的是无畏勇气和最大限度的客观。她想留下的不仅仅是感情那些事,还有的就是她这个人,在人世间走了一遭给人们留下的完整的张爱玲。邵之壅出现了,就是那个典型的“一个男人可以同时爱2个女人”,很想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爱,博爱吗?始乱终弃吗?还是逢场作戏?或是其他我至今未能表达的错爱,它发乎情却没有止乎于礼,在感情这场革命里,他始终扮演着汉奸的角色...

张爱玲的回忆录

第一时间托人在香港替我买这本《小团圆》,前后断断续续啃了几个月,直至最近才看完。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她的这句话其实更适合形容她之前的那些小说。《小团圆》在这点上是失败的。我不知道人老了后说话,是不是多多少少总有些唠叨,如同脸上丢了水分起皱的皮肤。我要说这故事平淡,知内情的人都不同意。显赫家世,少年成名。是才子佳人,也是汉奸之妻。最后远渡重洋,任凭哪个编剧写,都能写得轰轰烈烈。可是轮到才女张爱玲,偏偏就没有。我要说这书平淡,张爱玲一定不同意。因为我相信她写的时候一定是很“热情”,感情是“万转千回”。她任凭她的记忆跳动,拽住那些细微的片刻,忠实记录。能保存几十年的记忆和感受对当事人一定很重要。只是再惨烈的故事在旁人看起来,其实也就是张白纸上的黑字,更何况是这样的记忆碎片。如果你对张爱玲的生平一无所知,我敢打赌,你一定看不懂这本书。其实我是抱着八卦的心态来看这本书的。虽然宋家后人的行为让我有些不耻,但是终于能从张爱玲的角度一窥张胡恋,还是让我有些小激动。胡兰成靠着今生今世,靠张爱玲,终于出了名,发了一笔横财。我是多么希望张爱玲可以站出来戳穿他的谎言--才华横溢如张爱玲,怎么对一个小人,“从尘埃里开出一朵花”。情感上我接受不了。于是我坚持读完《小团圆》,坚持等到范之雍出场。看到她知道他想借钱,她却忍着不提的时候,我想她或许没有那么爱他,胡兰成自作多情了。可是看她千里迢迢去看他,我想她还是抵不过思念。后来她有了新男朋友,楚娣说,还是不如你对之雍。原来还是他。即使他们的故事,她写得并不热情。更没有胡兰成当年的眉飞色舞。万转千回到最后,爱也就是淡淡的几句话,悄无声息,或许压根就没有。如果我是张爱玲的朋友,我也一定会阻止这本书的出版。一来暴露自己隐私,换到今天也可以理解为故意炒作。二来有江郎才尽之嫌,和之前犀利的文字不可同日而语。在最美好的时候隐身而退考验的是耐力。但若我是张爱玲,我也一定会写这样一本书。“写了那么多爱情故事,自己却没谈过恋爱”后来她谈了,还很轰动。年轻时的事,怎样也要写下来。写给自己看。出版了,也是为了告诉自己,总算有个故事是关于我的。至于别人怎么评说,她一向都不介意。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她以往那些小说里的人,个个都是她,每一段感情都有她的万转千回。“乔琪没有朝她看,就看也看不见,可是他知道她一定是哭了”-- 《沉香屑:第一炉香》

非张迷勿读小团圆

木心说张爱玲,乱世佳人。世不乱了,人也不佳了。有人说他真一针见血。但我想说,张爱玲是乱世佳人的制造者,而她本人从来一直都未曾是佳人,即使在乱世。小团圆更证明了这一点。周五拿到港版,我立刻在办公室旁若无人的飞速阅读,终于在周五的子夜翻到了最后一页。老实说,小团圆是我看过张爱玲写得最破碎凌乱的一篇小说,如果它算是一篇小说的话。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是突兀的,没有交代没有铺垫没有过程,都是片段场景,好像是未经过剪辑的样片,好像她知道所有会阅读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都了解所发生的一切,而她只是负责将大家的猜想证实,还原,或者矫正。宋以郎在序言里公布的张爱玲与宋淇夫妇来往的信件以交待他并非违背张爱玲的意愿出版此书。虽然这是徒劳的,该骂他的人照骂不误。信件证明,张爱玲的确在1976年已经彻底完稿,并将稿件寄给了宋淇夫妇委托出版。但是宋淇夫妇阅读这篇惊世骇俗的手稿后出于各种原因建议她进行修改。这一改,就改到了1993年。但是信件并没有交代1976年后张爱玲再寄过修改后的手稿给宋淇。所以现在出版的这本小团圆我并不知道这是张爱玲改过几稿后的版本,而有过写字经验的人想必可以体会,创作这种事如同恋爱一般,最初的最美。所以,如果现在看到的这本小团圆真是1976年的初版,那么一定是最接近真相的。如果不是,那么必然还有缺憾。是的,是的。我已经不认为这是一本小说,事实上我想也没有人这样认为,包括张爱玲本人,包括宋淇夫妇,包括所有看这本书的读者。在快速翻完小团圆一遍之后,我立刻把书放下,再也不想细看一遍。我当然知道这书还需要细读,我会的,但不是现在。本书地雷遍布,一不小心就被炸个皮焦肉绽。字里行间的凌厉,随处伤人伤己。我一直都知道张爱玲有多么凌厉,我一直都知道这本书有多么惊骇,我一直小心翼翼的阅读,但是看到“22岁了,写爱情小说却没谈过恋爱,被人知道了不好”,还是狠狠的心悸。看到她写“马桶里的男胎,以为冲不掉,却竟然冲掉了”,我实在无法想象她写字时的心情,她是有多恨自己?虽然书的最后,她做了一个梦,与其说她在梦中原谅了某人,不如说是宽恕了自己,因为别人无需原谅,而她自己则一世被自己折磨。可是要知道,中国人都知道,梦是反的。我当然不愿意这样去揣测,可是我也绝不相信张爱玲会在写了十八万字扔出了十八万把飞刀把自己和别人都伤了一个彻底后,还有心情去写一个圆满的结局。她的人生与圆满无关,虽然也许那是她骨子里的渴望,但是谁知道呢?她从未接受这样的训练,也从未见识真正的圆满,连这个书名,读起来都是张爱玲式的,带一点儿冷淡的旁观的幽默。本书建议,非张迷勿读,张迷请谨慎阅读。


 小團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