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觉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62478228
作者:[匈牙利]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魏玛时期的包豪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设计及艺术学校之一,莫霍利-纳吉是其个性鲜明的教员团队中的一员。他不仅是欧洲前卫运动的伟大革新者,也是同时期的实验艺术家中成果最为丰硕的一位。20世纪20年代,在包豪斯任教期间,作为画家与雕塑家的莫霍利-纳吉,对摄影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探索。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形成了一套理论方法,并称之为“新视觉”。本书以“新视觉”一词作为标题,也是对包豪斯运动主旨的最佳诠释。
本书是莫霍利-纳吉包豪斯课程的精粹。书中详尽地列举了包豪斯学生们的创造性实验,并介绍了这些探索在当代的重要应用,以便于艺术家及普通大众了解包豪斯的基本要素。本书第一版于1938年出版,1947年进行扩充再版,并增加了一篇自传性的简介——“一个艺术家的抽象观”。
事实证明,《新视觉》不仅是一位艺术家的个人信条。它已然成为现代设计的一本标准语法。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一部实用而伟大的作品,一个不得不阐明的重要议题。
——《星期六文学评论》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书籍目录


前言
引言
Ⅰ . 初步课程
Ⅱ . 材料(表面处理,绘画)
Ⅲ . 体量(雕塑)
Ⅳ . 空间(建筑)
一个艺术家的抽象观

内容概要

拉兹洛•莫霍利-纳吉
László Moholy-Nagy
原为匈牙利印刷工人,早年以绘画、平面设计为主。1921年到包豪斯学院,1923年接替约翰•伊登(Johannes Itten)的职务,负责包豪斯的基础课程教学。
纳吉本身强烈的社会主义思想,让他在教学上极为强调理性的思考以及设计的功能性,反对过分的个人表现,在教学上也重于对形式和色彩的理性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客观分析空间的构成,为设计教育奠定了构成的基础,也让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是包豪斯转变为设计与产业结合模式的关键人物。
德国包豪斯解散后,纳吉于1937年在美国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为包豪斯的延续,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
莫霍利-纳吉:包豪斯思想得以成功的要点,在于其对学校之外那些同代人的教育意义……我希望本书能够激励那些关注艺术、研究、设计及教育的有识之士。


 新视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阅读完毕这本包豪斯的基础教材,对我来说,实在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觉得倍受教导,感受良多。但是更多的,是对我们现在中国式思维的反思。国人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思维状态,完全是温饱有余,创造力强度不够,有一种走一步看一步过一天是一天的方式,既没有宏图大志也不会去努力追求理想,更不会聊聊梦想。梦想理想是什么?除非是大把甩钱开店做项目,不然都是别人嗤笑的对象,对于这样不友好的社会氛围,我是很痛心的,但是对于我要做的,并不是逃离,而是想要去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状态。当然,我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所以我一直想要尝试结合不同人的力量去办到这件事情,但是具体这件事情是什么和怎样去实现它,我还没有很彻底的定论,只是这些那些的相关事情,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我不怕你笑话,这就是我的理想,想要推动社会前进到我觉得是“更好”的那一边。但是有一句说一句,虽然现在社会问题多多,但是我还是觉得有救的,并且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的,并不能一杆子打死,而且我们本土文化历史悠久,真的不是崇洋媚外觉得外面的都是好的,我从来都不是这个观点,只是,这些璀璨的古老文化现在并没有被很好的重视,是我觉得很悲伤的事情。好了,前面的话有点多了,让我们进入正题吧。这本是包豪斯的基础教材。分别从设计绘画雕塑建筑的基础方面出发,通过材料结构等的训练让学生有亲生的体验,从来可以进行完美的自我创造。其实,包豪斯教的一直不是方法和工具,虽然他是第一家将艺术这件事情拆分出来传授给大家的,他倡导的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比如,他倡导黑色的颜料就是黑色的颜料,不需要用熟褐,深蓝和红来调配,或者画圆就是要用圆规,这比徒手画要省去时间。以上的种种看似将艺术这件事情变成匠人的运动,其实他在兜售一个概念,一个自己通过丰富实践得出的抽象概念。这个概念,就是-包豪斯。他可以被一眼看出来,可以被一句话概括,可以被感知可以被学习,但是你硬要说出个具体来,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他已经变成一个符号的存在。而在西方社会,最成功的,就是将自己变成一个符号,比如安迪沃霍尔比如希特勒比如林肯等等。他们都是符号一样的存在,而不再是人。这就是西方的抽象化符号思维。这种思维在我们很久以前的时代也是有的,比如《老子》《庄子》和《易经》。他们都是简略的词语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抽象理论经典,导致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反过来学习了很久。但是很可惜,这样的思维在后来我们这里,已经流失。现在的中国人不再推崇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一些都好比是水墨画的散点透视般存在。而迂回曲折的抽象思维和高度的思维概括能力,是学术研究,科学进步和艺术创作所必不可少的能力。现在我来分析下形成现在这个现象的原因:首先,我认为是我们使用的文字。汉字,作为一个古老的东方语言流派,他是最基本的初级语言(我自己创造的专业术语,好比是原始形态并没升级过的文字形态),他是表音表意加上一部分的组合形成。这些文字最大的特征就是海量的使用基数,和善于组合造词,但是对于新学汉语的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因为需要学习很多很多的字,基数庞大的单字才可以组合成最基本的表意单位-单词。虽然后阶段就可以进行一系列排列组合,而且语法也相对随意。但是这样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人相对具象的逻辑思维死角,容易变成只看眼前或者相信现世报等等一系列特征,虽然没有说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事情,就是容易历史被一百年一百年的隔离开来,一代人和一代人的断层,导致了重大的尝试无法继续下去。所以我们没有几百年的老店也没有波音747,现在连古老的建筑都很少见(也因为我们的建筑相对来说会采用木质结构,这也是一个以百年为单位的典型,因为百年过后,基本上木质都烂掉了,需要维修或重造)。相比之下,西方的文字要抽象地多,基本上属于二级文字,对,依然是我自造的术语。西方文字大多有26(左右)字母组成,他们基本上是排列组合的符号叠加,然后再赋予一定的意义和表象。并且通常伴随着严格的语法结构。拿德文举例,一个句子会分成四个格而且彼此分的很清楚,比如当相当于if的单词后面跟着第三格才能充当第二格之类的事情,比比皆是。(请不要抓我德文的岔,我只是举个例子)由此我认为,西方社会的抽象思维鼎盛和他们的文字脱离不了关系。尤其是德国人,他们严谨高效又讲求次序的性格,可能来源于希特勒对他们的虐待统治(这是另外一篇文章,关于自卑到狂妄自负后对社会的危害力),更多的是来源于他们的文字,缜密严谨的语法,简直使得德文变成一种性虐待的快感。所以德国人也许从骨子里面拥有想要被统治的基因。另外一个方面,由此,以德国人为代表的西方思潮,他们善于归纳善于总结善于找规律和进行提纯,成为一个抽象化的概念,变成一句话(媒介是人自身的延伸)变成某种学术派系的创始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变成一个公式(万有引力)变成一个不断推翻自己的科学家(oooops霍金推倒了自己的黑洞们)之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但是近百年来,中国人冒出来的屈指可数,能够被举出例子来的伟人(除非塑造出来的),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潮啊运动啊仿佛都和我们没有关系(我党成立和文化大革命不算的话)。这就是抽象思维能给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带来的,是能够在一系列纷乱的现象和表象中进行提纯,是能够反复论证后坚持推广自己的理念,是能够通过方法论和工具将自己认可的理念进行推广,是一系列理性的活动以后,将现有的这个社会推向更美好的未来。这一切并非是空谈,因为包豪斯做到了。他成为了一个使得社会进步的符号,抽象成人们心中涌起的暖流,变成一代又一代人精神上的老师。可贵的是,一九二几年的理论,现在依旧先锋。看完基础教材,依旧觉得自己的四年是在浪费时间,这些理论这些概念这些方法论,依旧闪耀着崭新的光芒。令人向往。我希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拥有这份自豪。我已经从一小撮人那边,看到了希望,真好。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书是还不错 包豪斯入门系列,但这个翻译水平真是一言难尽,是学生吗。。。和我学生时期交给老师的翻译作业一样的水平。。生译
  •     材质 体量 和空间
  •     想想这居然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思想就觉得很不可思议 用很慢很慢的阅读速度看完了这本书 书分好坏 厚薄 一旦认真对待了严肃书籍 会得到超出以往的反馈 想要保鲜这种优质的感觉
  •     每次都借书过期还读不完留点小尾巴。
  •     现在的我们还远远比不上那时候的包豪斯。
  •     信息量不算大,结构清晰。对当时时代的各种主义的连同贯穿,对现代设计生活的应用算是一个衔接的作用。
  •     对触觉和感知的探究依然甩了国内目前的几条街。想想自己上学那会学的那些,简直不堪入目。
  •     建筑学麻瓜啃食包豪斯的基础指南。里面的翻译读着略费劲。
  •     理念、手法、自身作品,都带有浓浓的现代主义色彩。作者对光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推崇,书中对于表面材质处理,空间,雕塑的五阶段等内容的论述相当精彩,值得一再咀嚼。本书信息量巨大,文风偏晦涩,谨慎入坑。
  •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水平比较低,我觉得翻译不通顺,很多话来回看几遍都不明所以。不过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很好的。对于了解当时的思想很有帮助,书中的理论有的到现在也还是真理,也有的还只停留在理论。就是这样。
  •     人家1944年就理念先锋地像狗屎 我们到底在干什么。就算包豪斯被研究分析的不行了,每次看到还是要叹为天人,我们到底落后多少个十年。
  •     看这本书,可以对包豪斯风格和理念有个入门级的概念。书中的许多实际案例让读者的脑洞可以进一步被打开,提升创造力。
  •     怎么说那,该看懂的看懂了,看不懂的还是看不懂。很多关键的单词(估计翻译过来就不能简单地是一个汉字单词,最好是有解释的语言)不能直接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只能和相关的书相互对照试图理解
  •     1920年代就已经达到如此地步了,后一百年我们到底在做些什么?简直是难以忍受的倒退和反智。直想喊包豪斯万岁。
  •     翻译太晦涩难懂
  •     将空间看作绵延体space as continuum
  •     好多在其他包豪斯书里看过
  •     探究构成艺术的先声,就是溯源现代工业与艺术结合的关节处,再来反观当下社会的种种景象,会更加清醒明白。
  •     作为艺术家过度解释,作为教育者其实又很不厚道。作为新价值的产生,抛弃传统,不断自解释…… 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和建筑的影响无法忽视,而摄影和电影都发展了各自的价值系统,最后对于艺术来说最后只成为一种流派吧。教学理念很先进,触感和空间的研究手段很有意义。光和电方面的认识在将来都可能还是超前的。最后,包豪斯对情感的研究停留在情绪反应的基础上,不包含人性。(个人认识的大雾)
  •     可以花个一天去读读,关于设计的思考真的不错!
  •     没有期望的那么好。就记一句:“在现代艺术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往往并不是所呈现的新事物,而是其中所缺失的。”
  •     P233好像有误译??(“我们正处于观念从动态向静态转变的时代”……前述一直是静态向动态转变) 讲雕塑那一章记的:“认识的阶段是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再现事物的愿望。”
  •     虽然书中坚持的艺术及设计理念在当下或许已经不再适用,但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体制还是让人叹为观止的。对接受传统艺术教育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对世界的重新启蒙。
  •     看看
  •     配合搞先锋类对比大师的相册一起读
  •     纳吉的代表作终于有了中文版了,包豪斯系列有多了一本。
  •     懂了又感觉没懂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