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49564280
作者:许倬云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书籍目录

自 序 我们究竟是谁?
绪 论 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
第二章 夏商周: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
第四章 天下帝国:关键性的秦汉时代
第五章 秦汉时代的扩张
第六章 天下国家模式的衰坏
第七章 隋唐的天下国家
第八章 宋、辽、金和西夏的时代
第九章 金、元时代的外族征服
第十章 明代:专制皇权(上)
第十一章 明代:专制皇权(下)
第十二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上)
第十三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下)
第十四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上)
第十五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下)
附录
《说中国》·解说(葛兆光)

内容概要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以及《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说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许倬云教授的《说中国》,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拿到这本书正好是一个雨天周末,闲来无事,便倚窗泡了杯茶,花短短一下午,一口气读了个大半。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但悲阅读历史书,总免不了发散思考,有趣的是,这成了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关于这本《说中国》,这对话就太丰满有味道了。先说,目前历史类书实在不少,多以某个了历史事件为引子,演绎风云妙趣。这本无可厚非,却也多少让人不以为然。这本《说中国》却是另类:立意中国,听起来就大气磅礴,但若是随意一看,却发现字里行间全是涓涓细流,可以系数入心。这大概是许倬云教授作为古稀之年的大家,因一生研究历史,能以深入浅出,洞察为微的前提,奉献出透纸笔力。事关家国民族,但悲不妨也正襟危坐,扮一回风云看客,跟大家说道说道。你我他,中国人。但悲这个笔名——“但悲不见九州同”,碰巧透出家国味道。现在,但悲问诸位朋友:你是谁?不要觉得这很简单。“我是谁”,是中国人最最需要认识的问题。因为这曾困扰我们多时,在诸多领域有着深邃影响。诚如作者在自序中说:本书的成因,乃是一朋友提出一问题:我究竟是谁?中国人,汉人?华人?唐人?而为什么,在俄罗斯和很多斯拉夫国家,我们被称作契丹?或者支那,或者桃花石?稍有常识就会知道,中国乃是中原之国,就是华夏,但问题在于,华夏又是什么?首先就出来一个大命题了,如何省视华夏的概念。有华夏,就有夷狄。开个玩笑,我们民间,不同区域的人相互见面,时有开玩笑:你们北方蛮夷,你们南蛮子!这当然只是露水之说,不伤大雅。从近代历史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可以夷变夏”,这样的说辞,就常入人们耳中。万里长城,我们说是防胡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口号则说,驱除鞑虏。当然,这都是一时的用度,不涉及到民族的针对。但悲这里只是为了引题而已。一直以来,华夷之辨是国人的嗜好所在。因为从古至今,这个话题充斥着政治经济生活文化的方方面面。顺便一说,时下的今日,亦有不少“大中华论者”,何为大中华论者?即:我大中华即一切,世间万物,都应以我大中华文化为基准。但悲认为,恰恰是这种大中华论者,虎皮大旗无所不论,不明就里,一切唯中华论,让本来的中国之物,多受蠹虫之害。几年前但悲在一个论坛上说:历史若无视角的切换,与街唱何异?如果从这个角度,许教授这本书,可以看做是很多历史爱好者,乃至于文化从业者的上等书。因为,这里的历史,很多问题是你从没想过,更是你从来不曾察觉的。这就常出现天大的误会。而这些都跟你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甚至事业发展,人生修为息息相关——涉及到灵魂的本源。本书的副标题——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复杂共同体——你就是这个复杂共同体的产物,也是它的组成部分,也是它继续变化的推动者之一。在绪论里面,作者就阐述,在全球化时代审视自身的方式很多元,可不要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很多时候,你都根本不知道你是谁。所谓的归属,有生物学意义,国家意义,文化意义,种群意义,而从一万年前的原始人开始,我们称之为祖先的那一群人,是怎么变化迁徙衍生的,就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的问题。书的第一章就开始述说石器时代的分合,这就进入我们说的上下五千年的雏形,那些口口相传的最浪漫的元素,是怎样沉淀下来的呢?黄帝轩辕氏,炎帝,女娲,伏羲,神农……这些大神先圣,在各种神话中错综复杂,在真实的历史印象上,是怎样交错在这块大地上的呢?不同地方的几大原始文化,文字的形成,农耕形态,建筑形态的形成,作者简洁的几句话,就让你开始思索我们的缘起了。随即寥寥数页,把风云的洪荒时代脉络,勾勒得清楚明了。第二章开始进入重头部分。夏商周,核心的形成。这个核心是什么。就是你我今天称之为中国、华夏的核心。这是所谓中原的来历,但并不单纯。从但悲的常识来说,夏朝这个王朝,据说是存在了上千年,也有说五百多年的,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中的王朝,那时候没有纸张和文字,内容没有被记录。所以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上,是没有这个夏朝的。但是这个传说中的夏,却是华夏的夏。到了商朝,才是中国历史上正经有文字记录的时代。但商朝也还算是个半原始的社会,巫蛊占卜之术是主要精神文明。周人代替商朝,是通过关中地区姬姓和姜姓族群的合作,壮大力量后获得了中原的统治权。也就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对中原这个概念格外重视。为什么呢?因为我以前不在中原,现在我夺下来的这个地方,便是天下之正中。这个概念不仅仅是平面的,甚至也是立体的,周人认定嵩山是天之所在,中原为天地之中。从此,“中原”成为了一个重要概念。周人按照这个中心的理念,分封建制,在全国建立了周密的封建网络。说全国不太对,因为这个时候的国不是今天说的国。封建格局,这时最像欧洲传统的封建制。但作者非常巧妙地指出,其格局的内核,和西方却有着奇异的差异。原因在于:东方的这群人,以一个天地之中观念建制——这种以中心吸附四方融合的原动力已然形成。这种形态和西方全然不同,他们是一种族群驱赶另一族群,于是有了种族观的历史。因此在西方文化史上,欧洲的核心是不断转移的,但在东方却大相径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真有华夏和蛮夷概念产生。华夏这两个字,其实是虚指,没有具体解释。华是美丽,夏是伟大。华美而伟大的文化,就是华夏,这表明中原人觉得自己代表了天地之正。然而但悲要弱弱地指出:在周时,这样的华美伟大的华夏,却被“犬戎”给灭掉,西周就是这样成为东周的。可谓非常吊轨。周朝由于是严格的分封建制,各诸侯国在演变过程中,各种势力星罗棋布。正是这种衍生,导致了中原正统的“华夏”和四周非正统无文化的“夷狄”概念的产生。所以,如果你去看天下九族,就有什么火狄,东夷,九黎,东胡等等这种考究,但是奇怪的是没有华夏,因为华夏是个虚指。你进入华夏,就是华夏。这时候,其实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只有天下,华夏是天下的正中,而离开正中越远的地方,就越是夷狄。说到这里,但悲就止不住要说一点衍生内容了。本质上,直至今天的中国,“国”的概念和西方人都是不同的。其实国这个字,本身就是个范围而已,它的政治概念偏弱。国就是指中间的内部。国人,是指城里的人。其实,长久以来,中国古代的疆域概念,无非是指势力范围,而不是今天我们熟悉的政治意义。现代世界上国家和国界的概念,是以西方历史为标准的。所以,如果以东方历史的视角,我们只有家国天下,没有国界的概念。说这本书值得读,正是因为它非常入微地阐释了这种视角。按照儒家经典,内诸侯,外夷狄。也就是说,内部这些诸侯,是我们正统的华夏,而外面那些离天的正中很远的人,则是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人了。——听起来虽然粗俗,却就是这么个理。后世公羊学家有个中原夷狄演化论:内中国,外诸夏,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内诸夏,外夷狄,第三阶段呢?如果内夷狄了呢?外面就什么都没有了,就是大同的境界。大同这个词也是这么来的,天下大同是什么?大同就是大家都相同,夷狄和华夏都相同了,那才是最厉害的境界。所以你从这里可看到,中国人并不是排外,而是“鄙视外”,觉得人家很惨很low,需要我们拯救。大概是这种态度。然而这一切随着历史推进,发生着极速宏大的变化。这个时候,本书最值得品读的第二个脉络出现了: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从“天下”过度到“帝国”的关键时期。之前的人,这个国人,就是中间的人——华夏是正中的,四方是要被逐渐融合的,所以,天下代表这个世界的整体,只有天下个概念,而无国界的概念。但是秦汉时代,随着天子变为皇帝,这个天下的概念也开始发生着演变,应该说,国家作为管理实体的行政意味,逐步彰显了出来。过去的列国体制变成坚实的皇权体制,文官制度和农耕经济,把广大的中国联系在一起。儒家在汉代成为国家奉行的正统。于是,常规的历史观认为,儒家作为维系皇权和封建社会等级的价值观,一直稳定着中国的封建文明,以至皇权社会持续了数千年。其实,如果阅读本书,就知道历史需要多种维度来看。作者认为,恰恰是儒家在秦汉以后的没落,导致中国皇权专制体制的加深。这就有趣了:儒家的理念中,天子承接天命,为社会服务,而不是一家独大。儒家认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受命于天,如果不服从天命,天子无道,百姓是可以将其推翻的。你去看儒家的经典,确实是这样说的。甚至包括孝的观念,也是这样,孔子认为,如果父亲犯了错误,这个错误是要致使天怒人怨的,那么作为孩子,有义务和责任,去纠正父亲这个错误。这是孝,而不是孝顺。后世孝顺的观点,大概和愚忠一样,是被改造过了。对国君当然也是这样。所以,应天才是正统,这个天代表了自然意志,因此无形之中,带来了类似欧洲国家的虚君导向。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制衡力量,皇帝不能乱来,甚至不能随意施政。事实上,但悲可以告诉大家,在魏晋以前,国家的行政权力,很大部分在丞相手里,丞相往往是可以独立开府建制的,皇帝的机构则仅是内廷而已。皇帝对丞相从礼法上来讲,也非常尊重。远不是电视里演绎的那种,皇帝可以随便处死犯人,随便杀大臣性命。但是历史的发展,却让儒家越来越陷入一种名存实亡的地步,以至于后世都知道,中国实际上是儒家为表用,法家为实体。五胡乱华以后,从隋唐开始,中央的专政就大大加强了——隋文帝杨坚就是捡漏当上皇帝,他之前是丞相的,所以知道加深集权,收掉丞相的权力,独相变为群相,渐渐就成摆设了。至于地方权力,就更不用说。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皇帝发现丞相和地方作乱的太多,这就是儒家说君不君臣不臣的状态。在南北朝时期,这种状态可谓达到极致。而儒家早已没有制约力量。以至于到了隋唐时期,“天下国家模式”就开始衰坏。注意,我们中国人津津乐道的家国天下,在最我们最津津乐道的强盛的时代,实际上是开始瓦解的。作者表示,汉代的文官制度,皇权代表政权,文官系统代表治权,二者制衡,颇有今天内阁精神。但悲甚至认为,当时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在某些效用上,可堪比今天的地区议员选举。无非一个是选举,一个是推举,但都需要尊崇某种集体意志和地方意志。可是从东汉开始,实际上独立的文官体制就不存在,儒家再无实力匡正皇权,实际上,汉朝是个分水岭。而魏晋是一团混沌,开始推进新的秩序,到隋唐构建了新的体系。以此,中国走上了彻底专权的道路。天下国家模式不再存在,再没有天下国家,一切只是皇帝的私产。隋唐以后,等到中国再次陷入五代十国,历史被再次解构。宋朝和夏辽金并列的时代,宋朝因为偏安一隅,时刻保持偷生的警惕中,却诞生了华夏最为璀璨,民本思想最厚重的时代。但是等到蒙古人杀来,一切飞灰湮灭,不得不说这是历史跟我们中国人开的大大的玩笑。等到后面的明清再次建立,就变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集权的时代。而且越往后走越甚,等清朝的军机处建立,国家简直就成了皇帝的私人杂货铺。再无天下臣民,只有主人和奴才。如果从这个脉络上看,每一次被天下大乱的混沌冲击,其实都是儒家体系更多减弱,新的皇权体系得以加强的过程。这让但悲想到《狼图腾》原著中的观点,竟然说狼文化的入侵才是保持农耕文明更璀璨的因素,如此反人类的谬论,在许教授的描述下,不攻自破了。顺便一说,虽然教科书总是把元朝作为一个朝代,但主流学界早已认为,蒙古人建立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这个国家,跟我们国人无关。而除了蒙古人以外的族人,基本都是被奴役的状态,和猪狗无异。如果是要彰显威德,把成吉思汗之流当民族英雄,把元朝当中华一个朝代,真就显得有点对不起祖宗。历史风云好说,是是非非难说。如果要调适脉络,就更加困难。但是这本《说中国》,却体现了这样一种沉静的风云观。古人说读史为明志,今天而言,对历史的体察,其实是知世知己,这样一想,但悲也就不觉得自己啰嗦了。之于现实意义,许教授在书里的一段话值得品咂:“社会精英的自主性和独立个性,是维系庞大社会的重要因素。”但悲不见九州同,于七月某夏夜,荐书以飨诸位。
  •     就书评而言,novice的评论从内容和文笔上都相当好,我是强烈推荐的。这里就仅仅写一下对许先生的《说中国》所不认同的一些内容。简单的说,《说中国》对中国概念的定义还不够明确,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的系统性分析还有所欠缺。————————————————————————————————————————先说古代中国的历史演变。许先生对唐朝的评价非常高,认为胡汉交融为唐朝带来了恢弘的气量,兼收并蓄的包容气质也是奠定了唐朝在古代王朝的巅峰地位。同时,元明清的专制僵化对中国社会及其文化带来了损害。我以为许先生的不足是没有指出中国自汉武确立儒表法里的意识形态统治后,明清的专制是必然的历史走向。皇帝为了确保专制权力,一定会用郡县制取代西周的分封制,武将的带兵权力一定会被削弱。科举制一旦出现,也一定会取代门阀垄断的推荐官制。当然,制度变迁的步伐和过程远比这几行字来得惊心动魄。但,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历史不可阻挡。自汉武之后的1800多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专制体制越来越完善,满清的康乾时期可以说是帝王专制主义的巅峰。所以,清末以前的满清内无权臣、宦官和外戚干政,外无强敌威胁,其政权稳定性当属历朝第一。从历史自身的逻辑看,满清才是中国王朝的巅峰。对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王朝历史的评价应当建立在这一系统分析之上。————————————————————————————————————————其次,是我以为许先生对中国概念还有些许模糊。我在结合知乎网友的见解后试图给出与“中国”有关的几个重要名词的定义和内涵。中国/中华(古代):中国和中华为同义词,古代语境的中国具有双重意义。政治意义在周朝以前为炎黄(即使是神话)部落至商朝国家,周朝以后为信奉(或部分信奉)儒家的国家,即上溯炎黄、下至清朝的统治王朝;地理意义是华夏族群生活的区域,核心疆域北至河套阴山、南至广东、西至敦煌、东至辽东。中国的地理范围随不同统治王朝的实际控制疆域而变化,即使是同一王朝甚至同一皇帝时期,也会有所增减。政治意义的中国,并非总是统一的,比如南北朝时期、辽金宋时期。中国人不等同于华夏人,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中国统治王朝总是同时统治着华夏族群和非华夏族群。中国/中华(现代):现代语境的中国是政治概念,专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中国人(古代):政治概念,在古代指受中国王朝统治的人民,应该更确切的称之为某一王朝的人。中国人(现代):双重意义。政治意义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的公民。文化意义还包含认同中国传统和现代思想文化的华裔,与中华民族非常相似。华夏:族群,受中国王朝统治或国家管理的、尊崇以儒家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只有古代意义。除儒家外,还有道家、佛家等文化。华夏同时也是古代世界观的华夷观念中的政治观念。华夏族群并非仅包含汉族人。即使并非汉族人,但一旦认同儒家教化,也就从此被认为是华夏族群。狭义的华夏人,即汉族;广义的华夏人,还包括(部分)认同儒家教化的匈奴、突厥、鲜卑、契丹、女真等这些具有较强文化独特性的族群。是否为华夏人,很多时候得到的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处于汉化(即认同儒家教化)过程中的非汉族人,也可能放弃汉化过程,转回到非华夏族群(即所谓的夷)。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另有知乎网友提出一种精准定义,是指全部PRC境内合法公民、ROC公民及其侨民、归化人及其后代、所有自认为中国人的海外人士(包括华人华侨、民族主体或祖籍位于中国境内的海外少民,以及至少拥有以上两种血统之一的外国公民)。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为了大一统国家的意识形态而创造的“国族”——“想象的”民族。概念开始于康梁维新时期,始建于清末宪政,实现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继承发扬于现在。清末提出“中华民族”概念,有其强烈的现实政治意义,使得清朝帝国的领土能够合法地被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下来,否则汉族应当只保留内地十八省。————————————————————————————————————————然后,以下是我所理解的中国这一复杂共同体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国1.0:西周的天子直接控制的范围是陕西中部、河南西部那一小块疆域。那时的中国是地理概念。因为后世主流意识形态儒家将礼制追溯到周公旦,所以将周王朝的建立作为中国概念的正式建立,即1.0。中国0.0:虽然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但依据史料和传说,自炎黄时期起,众多部落在现代中国的土地上通过发展、战争和融合逐渐形成了接受同一政权统治的一个族群。先是三皇,再是尧舜禹,禹之子启建立了夏,商推翻并继承了夏,又被周所继承。因此,称炎黄至商朝的这段时期为中国0.0。中国2.0:周统治的疆域局限在现代中国中部的陕豫鲁等几个省份。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楚、吴、越、燕等诸侯国当时仍被认为是蛮夷。但正是秦国征服了所有的诸侯,对周的统治疆域进行了极大的扩张。两广、闽浙、辽东半岛、川渝,成为秦的领土,自此正式归入中国版图。至此,北及长城、南至两广、东眺大海、西入川渝,这部分土地自始至终是大一统王朝的疆域,奠定了中国最核心的地理基础。同时,秦王朝的建立,也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政治理念,而且秦所创制的中央集权体制和官僚治理制度一直为后世王朝所模仿并改进。因此,称之为中国2.0。值得注意的是,秦是唯一一个不尊崇儒家、明确信奉法家的专制王朝。中国3.0:汉继承了秦,同样也必须面对长城以北游牧民族的威胁,包括东北“辽西走廊”、西北“河西走廊”、北方“蒙古高原”。所谓的华夷之辨,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区分。汉武帝坐拥父辈苦心经营的数十年积累,主动出击,先后攻取并控制了河西走廊、辽西走廊,击溃了北方的匈奴,使得相当多的北方游牧民族归顺了汉的统治。自此,中国王朝不仅统治着遵循儒家教化的华夏族群,还统治了非常多的文化各异的少数族群。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家思想正式成为帝国的官方意识形态。同时,在真正的治理实践中又尊崇韩非子所创制的法家,“儒表法里”成为了两千年来真正的社会意识形态。至此,汉武帝的中国开创了统治多民族的政治传统和儒表法里的思想传统。因此,称之为中国3.0。正是因为汉朝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使得相当多的游牧民族归顺了中原王朝,使得“非汉族群是否属于华夏族群”成为一个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重要问题。尽管游牧民族的汉化过程时有反复,可还是要意识到华夏族群开始一点点逐步开始囊括非汉族人。要区分受中原王朝统治的归化游牧族群和在王朝边界附近维持朝贡关系的游牧族群,后者并不属于中国人的范围。例如,匈奴人不属于汉朝人,但在西域都护府时期的乌孙、龟玆属于汉朝人,但又不属于华夏人。与此同时,在王朝内部的游牧民族政治力量也开始影响王朝的政权。当中原王朝崩溃后,归化的游牧族群会与汉族人一起争夺中原疆域的统治权。边境上的游牧族群也会通过代理人影响中原王朝的更替,中原力量衰落时甚至会伺机入主中原。西晋灭亡后的北朝拉开了游牧民族争夺中原王朝统治权的帷幕,为辽、金等的统治等树立了榜样。当游牧民族统治原中原王朝部分疆域(即地理意义的中国)时,他们往往执行胡汉双重统治策略,推行汉化政策,尊崇儒家礼制建立帝国的政治及行政管理机构。这种混合性质的游牧民族国家,既具有了与原先游牧时期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也与纯粹的汉族儒家王朝有所区别。虽然他们仍处于汉化过程中且保留了相当的民族特性,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们建立的王朝属于政治意义上的中国王朝,他们属于中国人。例如,前秦、北魏、辽、金等国家或王朝。(以笔者贫乏的了解,西夏不算中国。)必须强调,虽然汉化后的游牧民族属于中国人,也就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但汉化前的该民族并不能因此追认为中国人,他们之前的历史不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只属于他们本民族历史。中国4.0:元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原地区的游牧民族王朝。元朝的建立可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虽然成吉思汗出生时蒙古处于金国的统治下可算做中国人(也可能不处于金国统治而是控制下,那就未必算作中国人),但成吉思汗随后创立的大蒙古帝国不仅摆脱了金国的控制,其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也与儒家毫无关联,因此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帝国与中国无从属关系,成吉思汗及其后代也不属于中国人。忽必烈带领蒙古军队入侵南宋,并建立了元朝。尽管忽必烈的蒙古人在一开始的确是入侵了中国,即金国和南宋,可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异族入侵。忽必烈随后在其统治时期采取了不少的汉化政策。尽管他在名义上还是大蒙古帝国的大汗,但事实上他的有效统治疆域仅为中国地区,尽管是大大扩张了的中国疆域。我们可以认为元朝属于中国王朝,忽必烈及其子孙属于中国人。当元朝被明朝所取代后,蒙古人逃回到草原建立的北元就又不属于中国王朝的历史,他们又不属于中国人了。而归顺明朝的朵颜三卫,属于明朝人。从朱元璋的讨元檄文中可以确认,朱明王朝承认蒙元的正当性并随之继承了他们对中原疆域的统治权。中国4.0即是在官方层面彻底确认了非汉族在尊崇儒家礼制的情况下创建的帝国也被认可为中国王朝的一部分而非简单的入侵者的这一理念。朱明之后的满清,无论是面对内部的太平天国起义还是外部的列强入侵,都获得了汉族官员、乡绅及居民的普遍认同。(北京居民对八国联军的入侵没有反抗,属于另一个问题。)当然,辛亥革命时,满清的排汉和汉族的光复再一次成为推翻政府的重要口号和动力,这显示出认可非汉族的华夏化即使在古代王朝的末期也存有争议,尤其会在改朝换代时被利用。。中国5.0:1911年中华民国的建立,标志着儒家意识形态不再是中国政权更替、确认中国历史归属的必要条件,即所谓的中国5.0。为了国家的凝聚、统一与复兴,中华民国在汉、满、蒙、藏、回五个民族的基础上建立了虚构的“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继承和发展。在现代国家的概念下,中国人即是中国的公民。根据上面的划分,古代中国的统一时期有秦、汉、西晋、隋、唐、元、明、清,与传统的大一统王朝认知相一致。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源远流长,是一个由中心向周围扩散、经过不断叠加与凝固而形成的一个共同体。这个过程,从夏商周到秦汉时代,以自居天下中心的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形成了“中国”的核心地域和文明思想,并且实现了族群融合。在“中国”的形成过程中,融入的种族和文化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就是一个大熔炉,把不同族群与不同文化融成一个统一的共同体。从来就没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中国文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历史既包含汉族历史,也包含少数民族的历史。可以明确的是,汉族构建了中国政治体的核心,汉族历史一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少数民族的历史,只有当少数民族属于中国人时,才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并且,某一少数民族历史与中国历史的交叉部分也可能有多个历史阶段。某一少数民族,尽管现在属于中国人,可其历史并不必然全部属于中国历史。再以蒙古为例,忽必烈之前的蒙古部落及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帝国都不属于中国,元朝属于中国,之后的北元、鞑靼及瓦剌又不属于中国,满清与蒙古的联盟使得蒙古的部分族群再次融入中国,直至现在。
  •     对于每一位中国读者来说,“中国”和“中国人”都是早就习以为常的称呼。然而在历史学家眼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富有动态、不断变化和拓展的概念。围绕“中国”一词内涵外延的演化过程,海内外有相当多的精彩论著进行探讨,为广大读者熟知的有葛兆光先生的《宅兹中国》、王明珂先生的《华夏边缘》等书。这当中,许倬云先生的论著绝对不容忽视,他的《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和《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都是探讨这一话题的力著。而就在前不久,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又推出了他关于“中国”演化史的第三本书——《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如果把这三本书看成是许老关于“中国”话题的三部曲的话,那么新推出的这本《说中国》,可谓是他在这方面研究的集大成之作。熟悉许倬云作品的读者应该会发现,上述三本书虽然都是探讨中国大历史主题,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万古江河》重点讨论中国本身的历史与文化,《我者与他者》则主要阐述历史文化范畴中的中外关系,而《说中国》则是探讨历史上“中国”概念之变动。在这本书里,许先生透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样四个维度,来分析“中国”这一概念外延波及范围的变化。通过他举重若轻、以简驭繁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五千年历史上绝大多数的时段内,都是一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复杂共同体。每逢乱世,例如三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等历史时期,都是各个民族之间血缘、文化大融合的时期,也都是中国的范围得以广泛拓展和延伸的时期。这样的融合与拓展,甚至从上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许倬云在书中论述道:“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是由水稻、小米、牛羊多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东北辽河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长江中游与汉水如石家河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共同构成。”许先生这样的论述,跟葛兆光先生在《宅兹中国》里的论断不谋而合,即我们不能用中国现今的构成范围与疆域,来反向追溯并书写中国的历史,同样也不能以中国历史上的构成范围与疆域,来作为中国现今概念外延的佐证。在这本书里,许倬云先生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地方,还在于他的大历史观和“截断众流”的历史视野。用许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所谓大历史的研究方法,不能从单独的事件着眼,必须从各种现象的交互作用来观察整体的变化。”为了分析中国何以能够成为一个延续性的共同体,许先生就通过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加以佐证分析。在他看来,以儒家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经济、文化精英的长期存在,小农经营和市场经济互相依附的经济特性,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伦理观念和宗法制社会组织形式,都是中国得以长期延续、分而不久的重要原因。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更多是强调长时间段内对于个体历史事件的综合考量的话,那么许倬云突出各种现象交互影响的大历史观,也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作为在战乱与颠沛流离之中度过青春岁月的老一代历史学人,许倬云先生对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可谓痛心疾首。正基于此,他在书中对于蒙元和满清的抨击特别强烈,说它们是“完全仰仗暴力压制的统治形态”,并且“这种建立在暴力基础上的政权,并不仰赖传统中国皇权的合法性,统治者不在乎中国传统对于‘天命’的解释”。而对于夹在这两个王朝之间的汉人王朝——明朝,许先生同样持明显批判态度。他认为“明代本身的皇权,继承了蒙元的暴力性格,其专制程度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如果说,上述批判是体现了一位有良知的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和忧患意识的话,那么他对于蒙元和满清的另一番论断,则展现了他实事求是的严谨治学精神。尽管站在汉族中国立场上,许先生赞同对于这两个政权“征服王朝”的论断,但作为一个支持“华夏/中国”大共同体概念的历史学者,他又不完全认同蒙元和满清是两个“外族政权”。更准确的历史说法,应该是把他们算作“双重体制”。在蒙元时代,族群同化的浪潮大大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波斯人、阿拉伯人、犹太人的迁入中国和汉人向东南亚的移居,造成了族群的混融。而到了满清时期,对蒙古的合作、对新疆的征服、对西藏神权统治体制的支持与控制,再加上收复台湾和对西南的改土归流,使得满清形成了更加庞大的“双重体制”的帝国,也使得中国的延伸范围更为广阔。而正是得益于满清的持续经营,中国近现代的疆域和控制范围才基本上得以确立。透过本书的讲述,我们可以发现,所谓“华夏/中国”不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也给历史学家和政治家处理这个国家的疆土、现实和历史论证问题,提出了极高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些课题,也算是许先生给大家提出的最大疑问。2015.7.28晚作于竹林斋(本文首发于2015年11月8日的《晶报•深港书评周刊》,见报时略有删改。)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许倬云的书看似流水账却有脉络和主线,三观正,论证好的金句也多,文笔也流畅。然而,不解渴。。
  •     已经许久没有看许倬云的书了,再一次看,依旧是相同的感受,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大历史格局,肯呢过比较适用于入门级,而不适用于专业相关读物,但是相对于他的其他书来说,这本确实较好
  •     读的是电子版,有必要买纸质版
  •     从原始部落时期开始,通过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四个维度来讨论华夏文明何以延续发展至今,中国何以为中国。许倬云先生视野大,思考深,但毕竟是论述大历史,给读者留了很多自己思考和印证的空间。
  •     好看的!评论的涨姿势的。
  •     难得将中国上下历史中鲜明的民族特点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好书
  •     大历史
  •     有关蒙元和满清的论述,至少让自己耳目一新。还是读的书太少……
  •     许倬云和葛兆光
  •     了解了一下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族群的力量变化,总之就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主要还是看“汉人”的形成。买了四本他的书,感觉有些买重了
  •     小荣说他半小时翻完。。
  •     许先生对元朝和清朝的讲述还是不够客观,其他都挺不错
  •     建议将此书译介到印度,符合印度人的史观,和潘尼迦《印度简史》一个类型,Hinduism和Chinaism是一条主线
  •     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朝结束,许倬云先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几个方面讲述当今的中国怎样形成。中国人经历各个种族的迁徙、融合,秦汉与隋唐是一个开放的天下国家。儒家思想始终贯穿各个朝代,地位起起伏伏。
  •     暗渡陈仓的私货有,观点偏激的地方有,不过总体还算有趣
  •     篇幅短小但很到位,没有东拉西扯,纯粹作者思想精华。对元金清的定位我比较赞同,对于汉唐的成功原因也明白了,反观现今中国,可以说,并不是一个足够开放的国度
  •     许版大历史
  •     大手笔 但是太大
  •     这么短的篇幅能说一段中国历史
  •     喜欢大历史的视野,文化演变脉络清晰。目前看过许倬云论史里最好的一本。无形文化延伸的无形疆域,从信心和力量上胜于有形的画地为牢。美帝国就是移民大熔炉,好莱坞娱乐、快餐食品等等典型的美式文化延伸遍布全球。
  •     论证的过程少,结论较多。
  •     几点收获:中华历史的"成、住、坏、空"。经济互补网络对统一的维持。以及民间社会对权力制衡的重要性。许老微言大义,中国未来虽风雨亦可期。
  •     很喜欢简短截说,只聊干货的许老师,不是查过多少文献给出可靠数据得到何种推论都好,对与不对各有看法,许老师这种方法我很喜欢
  •     许老第三部国史脉络的大成之作,通过历史脉络的梳理,展现“中国”共同体的古代镜像,并找寻现代中国共同体的内涵所在。实乃一部立足文化史、立足现代中国视角的优秀中国通史,蔚为大观又不失精简。
  •     文化中心论
  •     很浅的观点非要用生硬的话写出,适合逼格高的人看
  •     前半部分能给四点五分,后面就是在重复前面的观点,狗尾续貂。当然,不排除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对近代史讳莫如深。
  •     许先生这本书涉及到元朝之后的民族性格的奴化真是感情充沛啊。
  •     信手拈来 一气呵成
  •     对我的历史观做了一些补充,不错
  •     天下国家,远悦近来。
  •     近史读多难免眼光局限,偶尔读贯通之作则易开阔眼界。谁之中国,何为中华,这个话题,从顾颉刚到葛兆光,都有专述,许倬云先生则从世界眼光看待作为复杂文明体的中国,去回望自身的文明历程,《说中国》一书中所涉的有关疆域、族群、认同的问题,值得思考。
  •     2017年3月9日,喜马拉雅听书
  •     许老的一部大作,读过之后让我对中国何为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     “大历史”的角度,从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个角度对每个朝代进行素描似的梳理。同时在读李敖的法源寺,因此了作者对蒙元、朱明和满清的分析时脑子里不断反应出谭嗣同在戊戌变法时的义举,格外觉得许先生字字珠玑:“中国传统文化里,以儒家理想平衡国家暴力,无非依靠一批不为权势屈服、不受利禄收买的'士'来撑持文化的良心。经过蒙元、朱明、满清三个暴力政治的持续,社会精英渐渐消沉,文化活力也随之衰没,通过威胁和利诱恩威并施,将中国文化精英压倒,也将汉代的'天下帝国'所植根的基层涣散、不再凝聚。” 借古看今,汉唐的包容和大度真正塑造了中华文化,明清的锁国专制最终导致了中国没有参与到全球化的进步潮流中,并最终被列强瓜分。所以在今天,封锁网络、禁止言论自由这种愚民行为只会重蹈历史覆辙,威权只能压民而不能悦民四海。
  •     当时没能认真看,历史就应该是这样,不只是某个片段,应跳出藩篱,纵观历史。
  •     内亚史角度的通史著作。可以看看,梳理过程。
  •     从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四个维度,用大历史的视角,梳理了一万年内“中国/华夏”这个复杂共同体的形成和衍化。夏商周打下共同体的基础,汉唐的天下帝国,宋辽金西夏的列国,元明清的征服王朝和极端专制。华夷之辨、内外之分、他者我者,这些都还在困扰着历史学者们,真是说不尽的“中国”。篇末葛兆光对许倬云本书的剖析很值得一读。
  •     许倬云先生的书总是这般脉络清晰,把一万多年的中国史娓娓道来,看得很舒服。全书既有对于传统教科书中内容的讨论思考,让人能从另一个方向来思考华夏历史的走向。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其实过往我们觉得繁荣的朝代,未必和想象中一般强大。历史长河从来不能以朝夕论成败,一个转折点的出现,往往影响未来数百年的走向,让人唏嘘不已。全书整体来相是精炼内容的结合,适合对历史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看
  •     气魄宏大,想法很好,格局很大
  •     从石器时期讲到清朝,近一万年的时间,“考察其中政权、经济、社会和文化观念这四个项目”,野心够大;成书却只能浅尝截止。所谓的“大历史”就是这样的吗?
  •     格局很大的一本小书。不过基本史书读下来,发现自己真的对历史的纵横交错少了一根筋。。。
  •     以大历史视角解读中国这一复杂共同体的历程,探讨我们归属于何方的问题。
  •     前半部,看得很累,后半本,渐渐能看懂了。看到最后,“明清二代,竟见到古道、瘦马、西风、残照的晚景”……就像附录中所说,作者在书中表达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现实关怀和忧患意识。
  •     不说废话,看似简简单单一句话,却深刻至极,这就是功力啊。这种书啊,需要每隔一定年数便读一次,好检验自己武功练到哪一层了。
  •     何谓中国,中国这一概念是如何诞生与流传的,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启示。正如书名副标题所说,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时过境迁,这个共同体还能起到作用吗?
  •     二三十岁的年轻派可以用通俗的文笔写出在论坛上发表并且受到追捧的白话历史(并没有看不起的意思,我也很喜欢当年明月),但是这种集大成之作真的只有许先生这样一辈子都研究历史的人,晚年才能纵览全局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所在...缺一颗星是因为这是由别人整理许先生的口述,整理人的文笔感觉并没有很好...
  •     许先生在本书中,对中国这个概念的由来,走向,变化,融合进行了阐述,一言以蔽之,中国就是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个不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     如果说本来就不喜欢明朝 看了这本书就会更不喜欢 可是也没有办法 个人觉得梳理了中国大历史的脉络 通俗易懂 很有趣味性
  •     一直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先抓了这本当通论当科普书来看,很多点讲得有点保守和模糊,但作为帮自己搭建框架还是很有裨益的。书中提到比较感兴趣的点是关于隋唐的“道”的概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