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地球表面》书评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19018946
作者:凌晨
页数:312页

插上翅膀,让心飞翔 ——读《离开地球表面》

  还记得童年时分,“小喇叭”节目里连播叶永烈先生的长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那时候一直憧憬着有一天自己家可以装上电话,足不出户可以订餐、购物。而今,我们不止有了电话,还有了电脑、手机,互联网时代让人彼此之间的距离变得如此之近,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而书中所描述的隐形眼镜、“飘行车”、人造器官、家用机器人、环幕立体电影屡见不鲜,我们的城市更是变成了“不夜城”……古人的飞天梦也早已成为现实,对外太空的探索却一直未曾停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火星、金星乃至更遥远的星球上,都会有我们生活的美丽家园。  科幻小说不是科幻作家胡思乱想,而是作家为自己的思想插上了翅膀,让心自由地飞翔。他们只是提前替我们设计好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后的生活而已。凌晨女士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她的新作《离开地球表面》(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7月)一如她之前的作品,充满着澎湃的激情,刚柔相济,具有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  舒鸿,一个曾经令人骄傲的名字,是无数宇航青年心目中的偶像。在他的身体发生病变时,宁愿忍受他人的误解,默默地退出华丽的舞台。他以牺牲自己的名誉为代价,甘做反面教材,来换取宇航员征服木星的勇气。就算到了最后他只剩下一个大脑,他仍然再坚持研究,为宇航局服务。为了占用脑中的异化组织,避免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舒鸿毅然切断了大脑的营养供给……当真相大白于天下,“天隼号”失事的幸存者,继舒鸿之后的第二任船长任飞扬,终于走出颓废重新站起来接受新的飞行任务。(《天隼》)  (全文稍后上传)

科技突飞猛进,惟有情感永恒

科幻作品这些年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特别是随着去年中国作家刘慈欣凭借科幻小说《三体》首次获得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今年8月21日中国作家郝景芳凭借《北京折叠》摘得雨果奖中短篇小说奖,中国读者对科幻作品的热度已经有增无减。从百年前威尔斯、凡尔纳的科幻作品起,科幻作品就一直在这两个方面有所探索:一方面非常注重科技的含量,使用基于合理又大胆的想象力畅游未来,同时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探索在科技得到日新月异发展的情境中,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来体现?单纯的科技演变,脱离开人类普遍的情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几近于失去意义。《离开地球表面》正是这样的一部中短篇科幻小说合集。由于作者凌晨的女性身份,她格外关注科幻与情感之间的爱恨交织也就顺理成章。假如这些作品——《天隼》《水星的黎明》《飞鸟的天空》《燃烧的星星——火星实习报告》《干杯吧,朋友》《太阳火》等——中描述的情景均为未来社会中的现实情况的话,透过现象看本质,在科幻的背景中依然能够闪耀着熠熠光辉的,恰恰就是人类几千年来最基础的情感——爱!科技或者科幻,仅仅只是一种起承载作用的平台。人类的科技水平不管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不管是冲出地球,在太阳系中任意驰骋、来去自如,还是到达更远的宇宙空间,内心中最柔最软、最能触动人心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各种各样的情感——喜欢、嫉妒、忧伤或者怨恨!由此,若是在凌晨的这些小说中有意无意地体会到了隐藏或是显露的情感印痕,也就很好理解了。这实在是不很奇怪,从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到如今,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同时,纵观《离开地球表面》中的14篇作品,凌晨显然是非常注重以“小”见“大”的。由于性别上的差异化因素,她运用起女性柔的一方面来说更为得心应手。作品《天隼》中,天隼号飞船失事爆炸,接替前任船长、曾经的宇航英雄人物舒鸿的任飞扬侥幸生存,他无法原谅自己,也无法从飞船失事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以致于他只恨自己没有和“天隼号”共赴劫难。他不是个不肯不愿担责的人,虽然他做了他该做的一切,虽然超出了他能力之外的不可控的因素显然更多,但“大错”既然已经铸成,再多的辩解又能解决什么实质性问题呢?任飞扬无法原谅自己,宁可在劳动改造中试图忘记一切——虽然他其实根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而流云的永远逝去就成为了任飞扬心底永远的痛!最后,还是流云与舒鸿从根本上挽救了任飞扬,他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也最终得以重新振作起来。在此,科技与人性实现了终极统一。可以想见,假如没有人类英雄们的前赴后继和忘我牺牲,又怎么会有科技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呢?!《离开地球表面》的14篇作品中,最喜欢的莫过于《天隼》这一篇,结构上最为精巧,讲故事的过程中又极细致入微,写得非常成功。人类起于地球,走出地球会遇到多少磨难,人类怎么样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自己和别的生物,这实是在一件很有探讨意义的事情。作者在《写在最后的话中》认为,她的这些作品“比较个人,比较生活化”——其实,这不是不足,反而更多地应该被视为难能可贵。因为在这些作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一种人类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审视,任何情势下、情境中都不能忽略了这一点——更何况,这是每一个生命个体本来就都应该格外关注的环节呢!比较有趣的是,在读完了全书的14个看似无关联的独立性很强的科幻故事之后,读者才会注意到居然会有一个《离开地球表面》纪年表的存在!就像编年体史书一样,作者把14篇作品按时间顺序进行了简要排列与介绍,似乎在暗示着这些故事中可能存在着的若明若暗的一种脉络。反过来再去考量这14篇作品的时候,也许会有一种不同于之前的收获吧!“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再三品味这两句诗,它们与《离开地球表面》中人类的种种活动轨迹和心理状态之间,又何尝没有某种哲学上的联系呢?!

女性科幻,再接再厉

  我对于科幻的兴趣,完全来自于孩子。家有男孩,从他的世界里,我接触了许多以前完全不感兴趣的领域,像是地理、数学、历史、科学,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枯燥的代名词。可是由于这个男孩,我不得不去了解得更多更广泛,比如他喜欢天文,我从来没想到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够把那么多莫名其妙的天文名词记得那么清楚,把那些数字从来不会弄混淆,这个陌生的领域打开了我内心的一扇窗子,他和他的世界把我带向更宽阔的空间,就像是天文本身的含意是一样的,浩渺而神秘。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对霍金的科学非常感兴趣,也是七八岁时,已经读过刘慈欣,不要怀疑孩子的理解能力,他远比我们想像得更神奇。所以科幻小说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天文知识的应用,也是想像空间的拓展。  刚刚读过的这本来自中国女科幻作家凌晨的作品《离开地球表面》,也是一本被归之于科幻作品的著作,里面是由十多个独立作品集合而成的。可以说,对于科幻作家们这个群体,我不是很了解,我所知的最著名的也只有刘慈欣。当初读到他的书也是偶然,但读了一本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对于我这科幻盲来说,简直是一场真正的星球之旅,当我拿给儿子看后,他也是非常喜欢,那时他才上一年级,我带他去广场上玩,带着怀疑的心态让他给我讲讲他的感想,没想到他不仅说出了故事梗概,也一一把里面的天文名词都给我读了一遍,真正做了一回小老师。同时,他还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认为写得非常棒。那之后,把刘的〈三体〉也买回来,他看得是相当过瘾。  所以,但凡是科幻作品,我总愿意让孩子多多接触,毕竟这是孩子的一个兴趣所在。  这本《离开地球表面》,首先是名字吸引了我。其次它被冠之以“科幻”的名头,同时作者也曾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我想这女孩也是够不简单的。从我的印象中,女孩子很少喜欢这些枯燥的东西,但人家凌晨不仅喜欢,还以此为目标,从事了这样的事业,这本身就值得褒奖。  再来谈谈我读些书的印象。  先请作者及读者们都恕个罪说,我对这本书的评价不能算是太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得说说自己的理由。其实大抵就是前面拉拉杂杂说了一堆的缘故,因为我之前先读过了刘慈欣,实在是太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这样说吧,很多书我们在阅读之前完全不了解,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刘的作品中虽然有许多我完全不了解的天文术语,但我居然看得很入迷,而且看完之后,完全被惊呆了,只用一句话告诉了儿子:没想到还有人能把科幻写得这么好。所以如今我再读凌晨的作品,稍稍有那么一小点儿的失望,作品并没有达到令我非常震撼的效果。这么说虽有些显得不知天高地厚,但只能实话实说。  就拿第一个作品《天隼》来说吧,作品内容显得有些过于抒情,景物、心灵描写这些部分过于庞大,看得出来,作者的文笔是挺优美的,如果这样的文笔放在其他一些类型的作品中,或许会是加分项,但是放在稍显冷峻的科幻中,就显得十分多余而累赘了。可以这样说,我几乎是跳跃式地在阅读大部分章节,而这居然也并不影响故事的情节性。当然我这只是一家之言,作品的形式可以多样,怎么写是作者的风格,或者会有人喜欢,但我读来觉得有些费劲。  其次,作品虽然有许多科幻天文所常用的名词,但我感觉,有的作品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最多算是借着天文所创作的一篇情感小说而已。尤其是第一篇。  这是第一篇文章带给我的非常不好的印象。  但我还是耐心看过了后面的几篇,看过后我就内心有个存疑,本书十来篇文章的排布顺序,是否是以作者写作发表的时间来排序的呢?因为看到后半部分时,感觉风格明显简洁起来,而不是像第一篇一样充满过分的女性气息,我在想,作者是不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了提高和一些改变?但此书却并没有把最好的放在最前面,至少我个人认为第一篇真的很不科幻。  不管怎么说,能够仰望星空的女孩子,真是不得了。我希望她以及她所有的科幻作者们好好努力,为我们中国的科幻界发表更多的好作品,这样,我们这些家中有喜欢天文的孩子的家庭才更有动力与希望,或许将来也能够成为同行之人。

来自星星的故事——离开地球表面

也许在不太久远的未来,我们会真的进入大宇宙时代,登陆火星,建立月球城,开发土星,利用太阳,甚至于征服遥远的星球,建立地球联盟。这一切也许是科幻小说家的想象,但是也有可能是未来的真实。离开地球表面就是这样一本讲述在大宇宙时代发生于各个星球的故事。不同于硬科幻小说中的强调数据与科学知识,在这本书里,科幻的存在是一个宏大背景,也就是未来的大宇宙时代。也许有人会诟病本书没有数据的支持科学的体现,但是这是小说,科幻只是背景,故事才是核心,如果想看科学数据,论文期刊和科学著作才是应去之地。离开地球,步入星空,这是千百前就曾做过的梦,如今正一点点变成现实。星空广袤又神秘,不知隐藏了多少故事,激发了多少人的幻想。我想作者就是一个很爱星空的人吧。在她的世界中,星球不再冷硬,它们承载了我们关于飞天、关于未来的希冀。离开地球表面就是这样一本讲述着星星的故事。在凌晨笔下的大宇宙时代,在我们熟悉或是不熟悉的星球上,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或是关于牺牲(天隼),或是关于爱情(铂戒),或是关于理想(水星的黎明),或是关于奋斗(月瘤)…...不知为何,在披上了宇宙星球的外衣后,这些故事总是让我有一种苍凉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和宇宙比起来,我们实在太渺小了,而且我们和自然的力量相抗衡做出的努力也实在太微不足道了,但是,总有一些人永不放弃。广阔的宇宙,宏大的背景,细腻的情感,坚韧的人们。作家凌晨如此完美的将科幻和生活结合在了一起。凌晨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科普与科幻小说作家,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月球背面》、《鬼的影子猫捉到》,短篇小说《信使》、《猫》、《潜入贵阳》、《天隼》等。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多篇短篇小说多次被收入中国科幻小说年选或精品集中。作品被读者评价为“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女性色彩”、“善于将虚幻的未来与现实生活融合,营造独特氛围将读者带入她的故事”、“在平直的叙述下充满了澎湃激情、刚柔相济,具有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仰望星空,和以前比今天多了一些东西。也许在遥远的星球,也有人在梦想走出星球探索宇宙,也有人在将对星空的想象和憧憬写成故事,也有人枕着星光安然入眠。

或许这就是真的未来

五十年后,一百年后,五百年后……N年后未来不再有我。那时的世界会变成怎样,那时的地球还是不是现在的地球?那时的我不在了,那时的你又是怎样?第一次接触凌晨的文字,第一次意犹未尽,或许这就是真的未来。科幻科幻,科学越来越发达,说不定的科学幻想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实现。一直遥望过的星空真的会变未来的人们真正的生活场所!离开地球表面,走向神秘的太空。人类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是长期的。(很想说生命的延续是无限的,但是未来的事谁知道呢,会不会还要迎接下一个世界末日呢?)有点带偏了,对于天隼不甚了解,看的时候甚至连隼字也不会读。所以有点不耐烦,读了大半篇章也没弄清楚自己在看什么。后来特意上网查询了读音,百科了天隼的意思。原来天隼是一种鹰,性情凶猛食肉目犬科犬通过属的一种。栖息范围广,适应性强,凡山地、林区、草原、荒漠、半沙漠以至冻原均有狼群生存。了解后,静心重读,越读越发现其中的味道,离开地球表面,踏上的却是充满挑战的旅程。天隼号,代表的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是舒鸿一生的奉献,流云的爱,任飞扬的坚持。起起落落,没有完美的谢幕,还有点悲情,但是不枉此生!整本书的故事大多数都是发生在金星、水星,月球……彗星上面,太空的恢宏,神秘,在人类的参与中恍惚令人产生错觉,这并不是幻想,而是以后我们参与到其中最真实生活方式。那么多篇章,最接地气的就是《铂戒》,因为这故事就发生在地球上,更是因为里面写的是人类N年后依然男女比例失调所引伸出的故事。通过星际婚姻介绍所介绍和外星女人结婚。很简单的情节,却令人印象深刻,引人深思。在青鸟篇章中,我产生出了一种错觉。从没看过这样的科幻情节,真的分不清真假?到底外部是真的,还是内部是真的?还是都是存在的?……结局有点残忍。很难表达出读后心中的情绪,就像初中那时突然无来由恐惧这个世界如果没有我会怎么办,既期待未来的样子又害怕探索后的结果。科幻里的事情离生活很远,但是生活就在身边,所以所讲述的科幻才如此令人深刻吧。

一位女作家构筑的科幻世界

当我翻开第一页,开始阅读本书时,我觉得自己好比一位走错片场的演员——这位女作家的文笔过于优美,较为女性化的个人风格给我的阅读增加了难度。第一个故事《天隼》的阅读,对我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因为开篇便是一位女宇航员所写的信件内容。然而,当我读完这个故事,深受感染。对于不太适应柔美风格的读者来讲,当你完全沉浸于这位女性作家构筑的科幻世界时,文字风格都将不是问题。这位女作家的科幻作品与以往我读过的科幻小说风格完全不同,然而细细阅读下来会觉得十分有个人魅力,并为她惊人的想象力、特别的写作视角而惊叹。本书的结尾列下了纪年表,可以看出,这些小故事都是由一根设定好的时间线串联起来。这让我想起了一些以类似的手法来设定的作品,比如近期观看的《老九门》以及《明朝那些事儿》。《老九门》为南派三叔所著作品《盗墓笔记》的前传,《盗墓笔记》我未曾看过,但通过相关的人物介绍便可推断出新作《老九门》中一些相关的信息。在这一方面,《明朝那些事儿》算是比较省心,这本书所采用的纪年表不用作者去费心设定,基本的时间脉络古人已在古书里写清楚了。以其中一种角度来看,这本科幻作品可以看过一个整体,而其中每一个分支,即每一个小故事,由作者所设定的纪年表串联起来,便是一篇完整的系列文。当然,作者还可以沿着时间线或向前或推后或插播着写下去。设定纪年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写作方式,也是一个能够挖掘到乐趣的过程。言归正传,继续来讨论《离开地球表面》这个作品。近年来名声鹊起走入大众视线的科幻作家刘慈欣做出了这样评价:“凌晨的作品表面上波澜不惊,却常常暗流汹涌,善于将宏大的时代设置与普通人的情感生活融合在一起。在她笔下,人物是真实生活在科幻的背景中,我们甚至能够感受到他的呼吸。”对此我深以为然,这位女作家的作品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化”,非常富有生活气息,这便是她的作品别具一格之处。她对未来宇宙的畅想,构架是十分宏大的,然而所写的内容却十分“生活”,笔下的人物无一不是在既定的背景下过着自己的生活,让人觉得十分真实。似乎太空飞艇比赛、太空城、空中花园等等真的存在着。除此之外,一些设定也让人觉得非常有趣,比如“外星崇拜派”。写到这里,我不禁回忆起其中一篇火星实习报告,便引用其中一段让我感受到钢铁意志的话作为结束语吧。“在火星的荒原上散步的时候,仰望天上莹白的地球,便感到个人的渺小。只有投身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中去,与整个人类的命运共呼吸,才能重新评价自己,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

情感是生存永恒的依托

女性作家不仅可以写出很好的科幻,这不应该是 一种质疑,而是一种肯定的特质,女性因为其与男性截然不同的大脑回路,所以其笔下的作品必然也与男性作家笔下的科幻有不同之处,在于其更稳固地把握住故事情节的内心动态和情感依附,有独属于女性的婉约细腻和细节精致。这本并不是一个主题为显示未来先进科技影响人类的大篇幅文本,而是由很多个情感细腻的科幻故事组合而成的。通篇看完这整本小故事,发现其中一大特质,与其说这是一本科幻故事,不如说这是一本以乐观为外在表现的情感故事,通篇都是从情感角度去诠释宇航探索之旅的细节设定,科幻只是其情感的载体而已。作者在每一个小故事里面都没有类似于科幻大片的描写,看不出未来宇航时代高科技的智慧结晶,或是高科技所带来的世界大转变事件描绘,这些都甚少。更多专注于表达人性的细腻动人,情感转变的曲折入微,个人价值的展现,这一点从每一篇故事中都可得见。她的科幻世界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一起,不再是我们只能在想象中完成的一趟科幻体验,而是从现实生活的视角去带入科技感。这本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值得提出,在阅读故事的时候我并没有去过多地关注目录,直到我阅读完整个故事,翻到最后几页才赫然领悟原来这些故事自有其发展的顺序和记录,那便是最后的那篇纪念表,完整呈现了本书的未来大事件总结。从2065年到3800年以后各纪年都有不同的大事大事,从《太阳火》到《再见地球》讲述了有关太阳改造梨花经历的波折和挫败,最后宣告失败的整个历程。如《燃烧的星星:火星实习报告》中开启的火星时代,火星太空城已经建立,人类开始了对太阳系的全面开发时代,这其中火星,土星和月球等相继面世,而且星际来往已经不仅限于科研,全民都参与到了其中,火星上有了移民居住,甚至还在土星烧毁全球直播生娃过程,这算不算是受了近年直播热潮所引发的灵感呢?甚至有了星际婚姻介绍所,引荐外星姑娘嫁得地球郎君。到了遥远3000年代,我们都触角已经伸到了太阳系之外,探索从未停止。到最后,一切又归于师兄,应证了太阳系的使用年限说明,毁灭即新生,一切又面临着重新开始。每个故事的情节设定虽不一致,但其情感核心取向确实一致的美好和希望,都在每个主角的经历和选择当中鲜明体现。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其中之一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那便是不论时代如何变化,科技如何发达,宇宙开拓进入多宽广的界限,人始终都存在着对于情感的原始诉求和表达,我们始终需要记住我们为人最重要的便是感情,这是我们在冰冷先进的科技世界生存下来的依托和归属。

我们都应保存一颗科幻之心

记忆最深的科幻片是《大西洋底来的人》,也因为这部电视剧让我对科幻充满好奇。除了科幻片,让我对未知领域充满遐想的是我居住的地方,曾经连续几天夜空出现神奇幻象,大概是1996年的夏天,当时大人们都不准孩子出门,很可惜,那时没有手机也没有照相机,甚至我后来查了当时的《探索》杂志,也没有关于那种神秘幻象的报道,只是怀疑可能是飞碟,因为那种螺旋飞行,突然消失,一般的飞机肯定是达不到的,也有人怀疑是北极光,但最终都没有定论,所以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一次极其特殊的体验,而且从此认定地球之外一定有生命体。从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望着璀璨的星空,以为还能出现奇迹,很可惜,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那种神秘的幻想。凌晨著的《离开地球表面》是科幻短篇作品集。凌晨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的科幻与科普作家,代表作也不少,如长篇《月球背面》《鬼的影子猫捉到》,短篇《信使》《猫》《潜入贵阳》等,本部书就是短篇小说合集,我之前没有读过她的作品,所以看到读者对她的作品评价是“善于将虚幻的未来与现实生活融合,营造独特氛围,将读者带入她的故事”后,我就迫不及待了。其实,我心底里很钦佩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还记得写《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叶永烈吧,这本书可是伴随我成长的一部作品,当时很多设想现在都成为了现实,以至于后来他编著的《十万个为什么?》也成了我的最爱。没有办法,小的时候我们都有科幻梦,只是长大以后,我们逐渐现实起来,反而没有了幻想,满脑子都是需要证明,需要给出标准答案才可以说服自己去接受的现实,说白了,长大后的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童趣,还有对科学的向往。《离开地球表面》短篇集中有写地球人在外太空的生活,遭遇,写了飞天人的梦想。还记得前一段很火的刘慈欣吧,就是写《三体》的作者,他是这样评价凌晨的“凌晨的作品表面上波澜不惊,却常常暗流汹涌,善于将宏大的时代设置与普通的人的情感生活融合在一起。”评价很客观。这又让我想起科幻大师凡尔纳,凡尔纳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的很多如《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等等,那时凡尔纳还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明亮的月球上,而凌晨已经神往太阳系了。当然,我只能从创作的角度来评说凌晨的作品,凡尔纳是大师,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也被一些人称为“科幻之父”,不知道凌晨是否也受到了凡尔纳的影响,但正如刘慈欣说的,女生用细腻的笔触来幻想人们真实地生活在科幻的背景中,那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其实,别看我颠三倒四地说了这么多关于我对科幻的认识,就是因为我还一直有着关于科幻的梦,这个梦或许就是因为少年时的那次经历,也或许是对外太空的神奇向往,总之,我相信神秘事件的存在,毕竟在我们向往外太空的同时,肯定也会有外太空生物向往着地球,生命的存在,让这个神奇的宇宙充满了神秘感,或许我们这辈子无法解读了,但是我们的子子孙孙总会有一天将这个秘密解开,但愿那时不是什么星球大战,生命之间还能和谐相处才好,我不希望我们这代人对外太空的神秘向往,最后换来的是一场浩劫。离开地球表面,就会有无限的畅游空间。每一次乘坐飞机时,大家都会感受到飞翔的快乐,也会对人类能够创造飞翔的奇迹感到骄傲,现在人类依然在探索,登上月球,飞往火星都已经实现了,还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飞翔梦呢?其实,我们不断地造访这个神奇的宇宙,甚至对外太空充满想象,最初都是源于这种科幻梦的,我们在还没有获得之前,总会有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而对这种美丽风景的向往,一代一代科学人开始艰辛跋涉,那些对外太空有奇特幻想之人我们应该敬佩,对于那些将一个一个美丽的梦变成现实的人,我们更应该敬佩。这就是我读了这部小说之后,发自肺腑的心声。我们都应该保存一个科幻之心,因为我们都有一个神奇的梦。


 离开地球表面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