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道德的人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13309899
作者:(法)纪德
页数:154页

书籍目录

前言 1
致内阁总理 D.R. 先生的信 4
第一部分 9
第一章 10
第二章 22
第三章 30
第四章 38
第五章 44
第六章 47
第七章 55
第八章 58
第九章 62
第二部分 67
第一章 68
第二章 84
第三章 109
第三部分 129

内容概要

安德烈•纪德,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纪德擅长虚构和自传书写,在文字间展露他的人格——冲突和至终和谐。纪德自我探索般的文字,描绘了严谨道德约束下的自由和赋权,反映了他关于如何成为完全的自己的思索。


 违背道德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自述性质的文章,寻求背德后的一种内心救赎。被死神的翅膀碰了下后,每一个崭新的今天都是未曾希望活到的明天。意识到“我”正在生活,宛若新生的感觉改变了米歇尔最初的一切思想。那天晚上,他读到基督对彼得说“趁你年轻,想什么就干什么,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吧........是为满足别人的要求而活还是活得更自我,由心而发的生活更好?本书里,米歇尔和梅纳尔克对话,梅纳尔克说,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通过约束自身才能获得成果,他们的愉悦都是假的。人们不喜欢拿出真我,他们都选个楷模来模仿。他对米歇尔说,嫉妒别人的幸福是疯狂的,幸福不会呼之即来,应尽力争取......您就坚持住这来自家庭的安逸幸福吧。“梅纳尔克是另一个极端,他不喜欢过去,不喜欢回忆,完全忘记昨天的前提下,才重造出一个接一个的小时。曾经的幸福决不能使我满足。人追悔的,往往是当初发生时最甜蜜的。就像振翅飞翔的鸟儿,想甩开自己的影子,把过去抛在后面。时间带来一切,也都会被时间带走。米歇尔把这次谈话认为是彻底拨开了他掩饰了很多层东西的思想。之后,他带妻子四处游走,欣赏他人展现出的野性难驯,认为人最低劣的本能才是最真诚的,而当受到限制、不得不压迫这种个性时,又厌恶不已。诚实确实可贵,但当行为举止把它变成了一种迂腐的条约关系后诚实又是令人生畏的东西。虽然在瑞士,妻子身体好转了,可他却百无聊赖,要继续奔走。最后他向老朋友求助,空洞的自由让他痛苦,”我快受不了了,这并不是说我已经厌倦了自己的罪行,不过,我必须证明自己并没有出轨得太远。“
  •     本书的名字叫违背道德的人,而实际内容和我们所理解的道德不太一样。下面用第一人称来写吧。这是我的故事,故事还得说我和我的妻子结婚开始,一开始我就表明我不爱她,仅仅是出于责任,至少无关爱情。所以我总是忽略她,可是那有怎样呢。我们踏上了旅途。旅途中我的肺结核发病了,我很虚弱,直到妻子带了一个男孩,和男孩度过了几天,看到他生命的活力。我要活下去!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都出去,认识了很多男孩,和自己的病魔作斗争。此时甚至认为妻子累赘。男孩们更有趣些。莫克帝尔是我最喜欢的男孩子。即使他在我面前偷了剪刀,我竟然觉得全身愉悦。身体逐渐康复。我好像变了,我爱健身,我渴望身体的强壮,我和马夫打了一架,救了快马车下的妻子,从那一刻起,爱情也来了。幸福的起源,接踵而至的是幸福的毁灭。我们回到了我的农场,度过了快乐的时光,和管家的儿子成为好伙伴,驯马。做农场的改革。随着妻子的怀孕,我们也不得不回去。又回到家,开始了从前的生活,天天奔于交际,满是疲惫,我感觉到自己变了,我不是从前的我了,我毫不掩饰的对这些交际的人的厌恶。在他们面前就得扮演伪君子,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个样子。虚伪的样子。而我的讲课中,我也越来越对拉丁文明感兴趣。他们健康,健康的过剩,之后凝结,阻碍了思想和自然的直接接触,创造了一个筋骨灵魂的套子,套子内部萎缩,死亡。这种文化源自生活,又被生活扼杀。我遇到一个朋友,他和我一样的想法,他说“人们不喜欢拿出真我,他们都选个楷模来效仿;有时连选择也掠过,只接受现成的楷模。但我认为,人的身上还有别的可取之处。可他们不敢仔细查看。‘效仿法则’——我把它叫做‘惧怕法则’。他们发现自己沦为一人,最后根本找不到真我。我厌恶这种精神上的旷野恐惧症,这是怯懦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他说,“我讨厌安稳,东西一多,这种想法就更加激烈。心里若觉得踏实,睡觉时就会安稳。我热爱生活,更愿意活得清醒。我保留着这种不稳定的情绪,以此激励自己,这样至少能激励我的生活。我不能说我爱好冒险,但我希望能每时每刻都处在一种能要我付出全部勇气、幸福和健康的状态。”他知道剪刀的事情。这撼动了我,因为,这想法和我的一样。失去,才是拥有。我恨他失去的快乐。我感觉我被束缚了。妻子流产了,我们又回到农场。她天天养病,我在农场晃荡,知道了一个淫乱的家族,我还和管家小儿子一起做网捕猎。我们的网被管家弄走,我自己都在侵略我的权益,还要管家来维护我的权益。我已经忘记了当面我在农场的时候说的“一个人拥有财产,就被赋予了责任”的这一类的话了。当我被质问的时候,我说,把农场卖了吧。对的,我开始丢弃了。我带着妻子出门,去当年我们去过的地方旅游。路上,像轮回般的,妻子得了肺结核。旅途上,妻子睡着我就会出去,我会去最肮脏的地方,和最下层的人待在一起。我深入他们。我越发厌恶我的拥有。妻子越来越弱。我们终于到了我痊愈的地方。见到了长大的两岁的男孩子们,我还执拗的带妻子去我想去的沙漠,和莫克帝尔,天气很恶劣,晚上我依然出去,甚至和莫克帝尔的情妇睡觉,妻子却越来越虚弱。最后她也离开了。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了。沉迷于享乐里面,我可以一无所有的生活着,也许我喜欢男孩呢。但是又如何呢。(完)————这是一个经历了一次生死的人的故事。也许经历了一次死亡才更诚实的面对自己,最好的事情不过是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人们建立的虚伪的面具,最后还是会在死亡面前溃不成军。主人公越来越丧失自己原来所谓的“道德”,所谓的美好都是建立在牺牲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让其他人过上了更好的日子,追逐所以好日子应该拥有的模板按照这个模板活下去。主人公累了,他对妻子一开始就没有爱情的吧,后来重回生命力后拥有了一次短暂的爱情和肉体的结合。却回归本质,他本质也是自利的人啊。正如他开头所说描述的那样,有的仅仅是责任心而已。厌倦了正常人树立的道德。他踏上了自己的旅途。面对真实的自己。其实总结就是:厌恶所谓道德的虚伪地人类虚伪的伪装。奔向黑暗所谓的真实不做作。哪个真哪个假哪个更值得呢谁又说的上来。
  •     米歇尔一直习惯地过着自己学术研究的生活,对于貌美如花的妻子心如止水。一趟旅行,一场临近死亡的大病改变了他。旅行其实就是换一种生活方式继续生活,生病则让他暂时放下理性的思考,让渡给感觉。很多时候,我们过的不是生活,是和所有人一样的步调在漫无目的地行走,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当有一天,我们可以放开一切,只看见自己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了生活。米歇尔在之后一直保持着这样清醒的状态,与梅纳尔克结交,卖掉庄园 ,辞掉工作……解开自己的道德束缚。米歇尔放开了所有社会赋予的约束,在日月花草之间找到了自我,在人性的本恶里看见了本真。人,是理性的动物,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放弃理性放弃社会放弃道德和伦理时可以看到本我。人之所以对自己的约束越来越多,理性越来越重,是因为他们害怕混乱与战争。我相信人性最本真的是感性,但是,社会的发展已经容不得感性过多的存在,为了形成更良好的社会秩序,理性会更多地替代感性,一部分人类智商的提高而另一部分人,则越来越笨,成为所有可替代的人类。艺术必然会随着社会逐渐发展,而逐渐凋敝。似乎已经有些学者预言人类变成像蚂蚁一样的普通物种的那一天。是呀,如果人类依靠另一个物种来维持秩序,那么人类必然永远地失去自由。而人类本身是混乱的,就不可能拥有完美地秩序,除非人类变成了程序性的存在。人类对于乌托邦的幻想实现的那天,也是人类灭亡的那天。理想主义是可怕的,绝对的感性和绝对的理性都是可怕的,或许到最后把人类带入绝境的是理想主义。米歇尔是无神论,是无政府主义,他认为唯一拥有的是自我价值。当一个人抛开所有的社会性以后,回归到自己。然后呢?只是让你活得清醒了,但你依然要在这个环境中继续活下去,以一个社会人活下去。自己就是马歇尔的信仰。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这男人有一种很莫名其妙的感情,以爱的名义,耍着流氓。
  •     不确定的焦虑状态
  •     其实就是在讲可怜的女人
  •     这个人自私 又自以为是 以为是超脱于普通俗人的高尚之士 以为冲破道德枷锁便可遗世独立 世上就是有太多这般罔顾世俗礼法的人 一边做着背德之事还自诩清高 一边肆无忌惮地伤害别人 可恨
  •     是我看过的纪德所著最美的一本书
  •     好。隐。晦。
  •     戏剧化的描白
  •     大写的人抹灭了个性,现代(中产阶级)道德又暗中将其转化为偷鸡摸狗的本能。其实纪德也没有否定道德,但他在自由和约束之间也找不到答案。苦闷,苦闷没有源头;无聊,无聊没有终点。另可参照加缪《局外人》。
  •     这什么人性 也太糟糕了……
  •     20161121非常简短的一个中篇,从故事一开始就一把将读者扯向没有回头路的命运之局。叙述不断引发联想,却又屡屡点到为止,一直到末了才行诸笔端的“背德”之事,真真命悬一线,势如破竹。
  •     耶稣对圣彼得说:趁还年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吧。
  •     写了两百来字又删了,最后浓缩成三个“没看懂”。
  •     翻译不确定是否准确,整个语风似乎不经意写出来的,更像随笔或散文,没有字斟句酌的刻意感,反而像在用一种自我坦白与玩世不恭来烘托什么,引人思考什么。看了一遍,感到基本不存在构思或者情节编排一类的组织,但云淡风轻间有种韵味,值得人思考。法国人云游的生活令人好生羡慕,主人公却似乎都无法完整享受其中,觉得简直是对梦想生活的暴殄天物!为何欧洲作品都是喜欢在主人公身体和体质上做文章?每个羸弱得好像一直在接受死亡的挑战,比如茶花女等,似乎人的死亡过程及之后自己和旁人的反应更容易表达诠释人性。 想些2000字评论,为何不可…
  •     很喜欢 尽管戛然而止
  •     逐渐丢掉世人所建立的伪道德,去寻找最内心的自我,即使会背叛很多人。所以最后的我到底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
  •     什么对什么错全都是狗屁
  •     没看懂!
  •     2016-01-20-20:17 抛弃自己,试图从他人身上找到生活的方向是有害无益的。一个人如果被自己背叛了,那么生活只能是个灾难。一个人如果否定自己,试图依靠依附于他人来获得他想要的生活,这是悲哀的。
  •     看的人焦虑而烦躁
  •     局部不是很难懂,但是整本书连起来就还没有把握得很好。语言很精炼,美丽的句子俯拾皆是。感觉书很好,具体好在哪里还有待细细品读,我要读第二次,第三次。
  •     在图书馆无意中选中了这本书,也许是被书名吸引想去一探究竟。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都在自己有限的条件下设计自己的幸福,现实中每个人劝说自己为将来规划那种应该的幸福生活,而这幸福极有可能是假象,他的无爱婚姻就是最好的证明。作者通过疾病,思考,对话,观察人性,获得了重生,想要摆脱束缚,追求自我和自由,而最终获得自由后,他感受到的又是巨大的虚无,虽然关于活着的理由和意义,永远没有终极答案,但那些敢于直面生活的黑暗面,并有勇气不断尝试探索的人,让只有一次的人生变得更鲜活。也许从未思考过为什么,从未体验过重生的人,都不能称得上活过。
  •     花了3天不到看完。 时间就像是水,流过指缝间…即便是这样,我也已经感受到那接近幸福的感觉。嗯。不错。
  •     故事看明白了,内容没读懂
  •     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米歇尔做事随心,冲破传统道德、宗教主义的束缚,追求人性自由、快乐幸福,打破常规的生活,例如主人公恋童癖、同性恋倾向、在各种遭乱环境中寻找快乐等事情,无不体现米歇尔追求快乐,突破传统束缚,一切随心的过程的生活方式,不过这是后来了,之前他一直欺骗自己的内心,不愿直面自身,以各种方式寻求快感。有点杂乱
  •     “我想让所有人都享受闲适的生活。否则,堕落没了,创造力也没了,就不会有新的东西出现。” 论禁欲系学者大病过后如何在享乐的路上一去不返。。。。
  •     e裂缝放大。时间带来的一切,也都会被时间带走。
  •     “您每回只在他们暴露堕落行为时,才会开心。当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人身上某个特质时,就会将其放大,这样我们就把他变成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样子,您还不明白吗?”回忆就是不开心的产物。
  •     纪德的小说实在不推荐
  •     小说像《狂人日记》一样,有一个外层框架,即米歇尔的朋友给内阁总理的一封信,并附上了米歇尔的谈话记录。之后便以米歇尔的谈话为主要叙事层,这样安排也许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显得真实,二是衬托米歇尔的惊世骇俗,三是过滤掉一些敏感内容。主叙事层米歇尔以“我”的口吻叙事,又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自己婚后得了肺结核,新婚妻子一路照料,我起死回生,但在康复过程中却背着妻子玛瑟琳与一群孩子走得非常亲近。第二部分讲自己康复之后,获得法兰西学院教席之位,在农庄进行短暂停留后,进了学校,但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就感,反倒遇到了一位叫梅纳尔克的放荡不羁者,被他的生活哲学所吸引,最后放弃教席。正好此时妻子得了肺结核,“我”与其说一路相随治疗,不如说追求自己想象中的生活。最终妻子去世,“我”越发享受自己的“背血块”生活。
  •     三点五颗星。描写无可挑剔。叙述略感琐碎繁冗,相比纪徳其它作品不是特别喜欢
  •     幸好先看完了窄门,不过仍旧在闭馆后大喘气。三部曲真够受的
  •     违背道德人
  •     看得很焦灼,不知道主人公要追逐什么。讨厌一切循规蹈矩的人,认为遵循道德的人一点担当都没有,还认为没有堕落就没有创造力。这些听上去很迷人,到底哪里不对劲。米歇尔一直在路上,是想要找到真正的自己吧。
  •     故事本身并没有涉及多少我们日常所谓的道德,除了几个点。那些圣经里约束的条条框框,我们是否为了遵守而遵守。在没有理解其中深意,或者永远没法彻底了解的时候,我们的底线又在哪里呢?
  •     WTF。。。
  •     起死回生的人做了从前想做没做的事而已
  •     道德到底是什么?我们用法律去与它做对比,用行为去迎合它,但是到头来我们真的理解了道德吗?真的明了道德的真谛了吗? 玛瑟琳是优雅的、美丽的、是一个接近于完美的女性,但是遇到了一个充满焦虑的,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丈夫,这又是极不幸的。
  •     自述性质的文章,寻求背德后的一种内心救赎。被死神的翅膀碰了下后,每一个崭新的劲头都是未曾希望活到的明天。意识到“我”正在生活,宛若新生的感觉改变了米歇尔最初的一切思想。那天晚上,他读到基督对彼得说“趁你年轻,想什么就干什么,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吧......”
  •     纪德的文字所展露的是对真正的“人”的存在意义的反思与探索,他总能让我联想到尼采,一次次地冲击着现代文明社会所固有的道德价值体系。书中的主人公从一个典型的“清教徒”式的学究,逐渐蜕变为一个与世俗观念无涉,毫无道德立场的人。他的所作所为看似荒谬离奇,甚至称得上可恶,但我们惯常所用的衡量“是”与“非”的标准,正是他所极力提倡打破的。他的这些思想并不具有普适性,道德虚无主义所笼罩下的玩世不恭也不可能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相比之下,纪德所反复描绘的人格困境,自我剖析及道德与欲望的冲突才是具有永恒意义的主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