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痛史》书评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03959363
作者:冯骥才
页数:185页

遗失的敦煌——读《敦煌痛史》

“然而我国学者对敦煌遗书的大抢救,是历史上第一次自我的文化觉醒。它义动当世,光耀千古,成为百年来中华学坛的一股飒爽、浩荡和堂堂正正的文化正气。”——《敦煌痛史》冯骥才中学课本里有一篇是描写王道士如何发现和出卖敦煌藏经洞里大量珍贵古物的片段。虽然为了迎合课文的旨意,在回答诸如课文大意的题目时,都要表达痛心疾首捶胸顿足之意,痛斥无知愚昧贪小便宜的王道士,痛斥无耻盗贼斯坦因,打着考古的名号肆意盗取他国宝物!但我内心又不禁嘀咕,或许我们反而要感谢这些阴差阳错,感谢历史安排了烂人王圆箓和一批又一批对文物无比贪婪的各国考古队,感谢他们的配合把这批珍贵的东西转移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王道士用这些宝物换了多少钱,这并不要紧,这些文物的价值本来就无法估量。当时的中国处在清朝末年的动荡之下,吏治混乱、技术落后,再加上战火纷飞,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等等这些国家的博物馆更能够保护这些珍品的完整性。起码,不会像最后仅剩的一小批古物,在运送到京城的途中,被各级官员层层盘剥,以致流散无处,而且很多最后也被外国人买去。负责运送的官员何彦升甚至为了不被发现少了件数,把长卷撕开一分为二,想想便心痛如绞。也幸好伯希和带的摄影师当时将大量壁画都拍摄下来,也让很多后面因监禁白俄战俘等各种原因被破坏的一些壁画得以留存。藏经洞这批文本画卷的价值无法估量,不仅仅是佛经善本,其中包括了大量小说、杂文、小唱、诗、经典演释、艺术、家宅田地、社会契约、诉讼、官事、婚事、宗教、历书、迷信、杂事等等等等,是一批可以帮助现代人完整研究中古时代中国乃至中亚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其中一千余件唐宋绘画与手绘经幡,都是稀世珍品,但竟无一留存国内。还有很多失传千年的琴谱、乐谱、舞谱、棋经,很多当时手抄本的典籍,很多用古藏文、粟特文、于阗文、龟兹文、梵文、回鹘文、希伯来文写成的文本,大量魏晋隋唐时的壁画和塑像。这对今人了解唐宋前的历史是多么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退一万步说,不管这些东西放在哪里,只要它们都好好的、完整的,能够为世人所了解,也够了。由于年少的伯希和的炫耀,京师里的文人们终于得知了自家的宝藏被人洗劫一空的噩耗。有知的文人们开始尽一切努力去挽回这一中国文物史上的巨大损失,这批文物也被称为了“敦煌遗书”。他们奔赴世界各地,大英博物馆、法国国立图书馆以及日本等地,抢是抢不回来了,买也买不起,这些文人们就用手抄和拍照的方式,尽可能的抄录、整理能接触到的所有文物。但是,这一段情节让我气愤和感动,外国人竟然不让我们看我们自己的东西,有的拍照一张要收14法郎,文人们克服了无数人事、经济上的困难,在海外收录整理着“敦煌遗书”。看着自己的东西被别人霸占,想看还只能卑躬屈膝地讨要,甚是心酸。“然而我国学者对敦煌遗书的大抢救,是历史上第一次自我的文化觉醒。它义动当世,光耀千古,成为百年来中华学坛的一股飒爽、浩荡和堂堂正正的文化正气。”正如书中所说,或许正是因为这场文化浩劫,促使了中国史学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抢救式地发展出了敦煌学。如今,中国强大了,有能力和技术保护这些文物了,但五万余件出土文物中的三万五千多件仍然流于海外,至今无一归还中国。虽然敦煌遗书在世界各地的散布,一方面也促进了敦煌学在世界范围的展开,法国、英国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汉学家在敦煌学上作出了很多研究成果,日本也在壁画方面做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但我们终究希望属于中国的文化遗产能够回到它产生的文化土壤中来,将发挥更多的历史价值。想想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的木乃伊都还扣在大英博物馆,我们这些纸纸片片不知何时才能归还。或许有一天,中国人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将这些遗失的文化重聚于中华大地。 又或许在广袤的大漠中,有另一处“敦煌”在漫漫黄沙中等待千年,等着有缘人去探寻。


 敦煌痛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