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研究法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03
ISBN:9787561713754
作者:梁启超
页数:184页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第二章 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第三章 史之改造
第四章 说史料
第五章 史料之搜集与鉴别
第六章 史迹之论次
附录: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
编后记


 中国历史研究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今日读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书中编后记称此书“努力立足现代立场,反省中国史学的基本观念,分析史料及其运用,视野广阔,条理明晰”,这一评价可谓至当。此书虽只有十余万言,但梁任公熟知史料,对于中国史学的利弊了然于胸,同时又对西方自然科学及历史观非常熟悉,故能提出进步的历史观点及先进的研究方法,而这些观点及方法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前瞻性,至今仍有着非凡的意义。并且这一意义不仅仅停留于历史研究的范围内,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亦有所启发。梁先生此书,共分六章,分别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史迹之论次》。其中第一章《史之意义及其范围》可以视为全书之总纲,任公于此给历史定义:“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此定义实为全书之纲要,这一定义将“现代一般人”作为读史的对象,以运动的、连续的“活动之体相”(“以能活动者为体,以所活动者为相”“叙累代人相续作业之情状者也,其在空际有了周遍性,在时际有连续性者”)为研究的对象,实是对中国过去史学观点的一次大更新。在《过去之中国史学界》一章中,作者对中国过去之史料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他指出正史中“《史记》以社会全体为史的中枢,故不失为国民的历史。《汉书》以下则以帝室为中枢,自是而史乃变为帝王家谱矣”。此后虽有司马光纠其失,以《资治通鉴》录1362年历史,但其阅读对象为帝王,与“社会全体”相去甚远,故曰“旧史家盖什九为死人作也”。并且“前四史皆出私撰,自唐太宗以后而此风一变,大开史局,著作之业,等于奉公,编述之人,名实乖迕。此种官撰、合撰之史,其最大流弊则在著者无责任心”,至此,董狐直笔已寂寂无闻,许多历史事件被后来帝王任意打扮,渐渐失去其本来面目。他进而在《史之改造》及《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两章中提出改造历史的观点,而改造之方法,一为对于旧史料的认识,也就是任公所说的“实乃在旧领土上而行使新主权”,以新的思想来认识旧史料并搜集与之相关的各种史迹);另一方面则需将视野放大,发掘旧史料中被湮没者、被掩盖者,并以客观的态度来辨明其真伪。最后一章《史迹之论次》,则是以新观点表达对历史的认识,“论次”既“论定编次”之意,也就是对史迹的梳理,在此章中,任公着眼于不同空间、时间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由此来归纳历史之因果,从而达到其总纲中所言从历史中获取“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的目的,实为其历史观之实践。通读此书之后,感悟良多,其最大的感悟就是梁任公在此处第一次将人作为了历史的主体,而非一国一姓一党。具体而言,分列如下。其一,尊重普通人的生命。中国号称历史最为发达的国家,自古以来,各种史料汗牛充栋,但正如任公所言,皆是 “为死人作也”。《史记》中尚有列传论侠客、论货殖,使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社会面貌,平民精神,而至《汉书》,班固以为司马迁远君子而近小人,普通人再无缘出现于正史之中。梁任公在《史迹之论次》中讨论历史的因果律时,劈头一个大问题就是“英雄造时势耶?时势造英雄耶?”虽然我们一直在宣传唯物史观,但看中国的历史,直到近代似乎都在造神。梁公曰:“无论何种政治何种思想皆建设在当时此地之社会心理的基础之上,而所谓大人物之言动必与此社会心理发生因果关系者,始能成为史迹。大人物之言动,非以其个人的资格而有价值,乃以其为一阶级或一党派一民族之一员的资格而有价值耳。”最近听《百家讲坛 党史100讲》,邵维正教授在分析毛泽东思想时明确指出,这一思想并非一个人提出,而是代表了党内一代先进人士的集体智慧,只是因为毛主席先提出,因此命名。与过去的历史观相比,虽然此话很短,但我听来,亦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可惜,中国历史大部分都未能遵循这一道路。试举几例:《隋书 地理志》曾有一段话记载前代人口:“(西汉)平帝郡国一百有三,户一千二十三万,……(东汉)明章之后,渐至滋繁,郡县之数有加。曩日逮炎,灵数尽,三国争强,兵革屡兴,户口减半。有晋太康之后,文轨方同,大抵编戸二百六十余万。”从西汉末年的一千二百余万人,经过二百年国家的兴衰,至西晋太康统一时,人口只剩下二百六十余万,其间多少人家的聚散离合包括其中,到了史书上就剩下了冷冰冰的数字。同样,唐代开元盛世经安史之乱,史书上载人口减少了近五分之四,如果没有杜甫等人的诗歌,留给我们的同样也是一串串数字而已。此种积习延至评书演义之中,常常有触目惊心的数字存在,如《三国演义》中载刘备率九十七万大军攻东吴,几乎全军覆没。需知蜀汉亡国之时,总人口不过一百余万,此九十七万从何而来?史载猇亭之战,刘备军号称8万,东吴军有6万,至演义中予以十倍夸张,虽为增加气势,但近百万人覆没于战场,不仅对于中国历史,甚至于人类历史亦可谓一大悲剧,作者写来颜色不改,令人惊诧。此风延至小说之中,《水浒》中动辄排头价砍去,杀人满门。以“三打祝家庄”为例,此事本起于偷鸡争面子之类小事,不过就是祝家三公子不给李庄主面子,引来梁山好汉攻打。宋江一句话道出实情,祝家庄所积甚厚,打下来山寨可以数年不愁吃喝。既然来抢掠,为何手段如此残忍,不仅把祝家一门老小杀了个干净,也把投降的扈家庄灭了门。也难怪在宋江打下祝家庄后道貌岸然对庄民言为你们除害,金圣叹(或李贽)下面评一句“有何害”。金圣叹、李贽常常在李逵杀人大赞“杀得痛快”,此时也觉得有些不忍下笔了。再看后面的《说唐》及续篇《薛刚反唐》,常常数万人乃至十数万人全军覆没,似乎这些生命在说书人口中就是数字而已。前些日子读美国退役空军老将军一段发言(刊于《读者》九月上),他说有人说占领日本只需牺牲46000人就可,不必投原子弹。他要反问一句,这四万多人是谁的父亲?谁的丈夫?谁的儿子?谁的兄弟?残酷如日本所谓“军神”乃木希典(甲午战争旅顺大屠杀的制造者),在日俄战争以惨重代价攻下旅顺后,面对满目疮痍,也作诗“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面对阵亡家属时,亦言“我乃杀乃父兄乃弟乃子之乃木也”?而中国的历史似乎都是为胜利者而歌,对于战场上的生命则漠视不见。即使在新时代,金门战役、朝鲜战争中的被俘者一辈子都抬不起头,那位《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之所以一直默默无闻就是因为开炮后他被震昏,成了俘虏。俘虏也是人,理应得到应用的尊重,对于人的生命的漠视不得不说是中国传统历史观的流弊。其二、彰显普通人的价值。再看旧史,似乎中国历史中的各王朝似乎永远都在一个死循环中行走,即励精图治至不思进取,再至国破家亡,只不过有快有慢而已。但王朝兴亡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否有人探察过呢?魏征在《北齐书》本纪后感叹北齐统治者恃险而骄,自取其亡,似乎就是《过秦论》的翻版,中国的史学家大都也在重复着一个事实。似乎中国历史全为上层人物所支配,其喜乐好恶直接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如以此发展,中国只需培养一种精英人士,使之保持活力,则历史走向既为上升的。但历代帝王亦有史册为鉴,因何一次次重复过往悲剧,恐怕不能简单地归纳为个人因素。梁任公由此提出:“社会倘永为一种势力——一种心理之所支配,则将成为静的、僵的,而无复历史之可言。然而社会断非尔尔。其一,由人类心理之本身有突变的可能性。其二,由于环境之本质为蕃变的,而人类不能不求与之顺应”,以人之心理来解释社会之变迁,再来看,将普通人作为社会变革的真正动力。由此来观,中国历代王朝之衰,不仅仅是上层因素所决定。试举两汉之亡为例,依正史,西汉亡于外戚,原因多出于皇室自身的衰败。自宣帝以后,汉帝或沉于经典,或溺于女色,已无心或无力执政,自然令外戚势力大大增强。东汉之亡,实际在东汉建国之时就已有伏笔。东汉实为各豪强的联合政权,光武云台二十八将中多出身地方豪强,故光武检地,天下大乱,社会秩序本就不稳。加之东汉后期桓、灵外有异族连年恶战,内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两帝王又是幼年登基,只能依靠宦官,政治上稍一成熟就归天了,东汉最终崩溃。由此看来,社会之崩溃皆由精英阶层堕落而来。但如果审计历史会发现,两汉之亡有一条主线,西汉享国已久,官僚世袭(“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便为一例)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社会秩序已经发生混乱。宣帝时已有民众冲击政府,元帝此时为极乱世,哀帝要再受命,甚至想将帝位让于男宠,都是帝王绝望思想的体现,而官僚地主意欲维持,就以王莽为代表。但王莽上台后,并非解决这一问题,终死于民众之手。东汉也并非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光武帝迟迟不敢举行封禅大典就是这个缘故,不过各路豪强暂时服从于中央,社会秩序渐渐平稳,可矛盾仍在。特别是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原有矛盾被再次放大,百姓苦难更重,终酿成黄巾之乱,豪强纷起,四百年乱世由此发端。对比两汉兴亡,社会秩序大乱为相同点,实由社会阶层不同心理而产生的不同结果。任公由此提出对历史的改造,其曰:“吾侪今日所渴求者,在得一近于客观性质的历史”。所谓“客观性质”,就是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这就需要将广大的视野将历史置于开阔的空间与发展的时间中,暨“横的方面最注意于其背景与其交光,然后甲事实与乙事实之关系明,而整个的不至变为碎件。纵的方面最注意于其来因与去果,然后前事实与后事实关系明,而成套的不至变为断幅”,“人类于横的方面为社会的生活,于纵的方面为时代的生活,苟离却社会与时代,而凭空以观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之思想运作,则必多不可了解者”。过去读两汉的诗歌,如《东门行》中“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古诗十九首》中“所遇无故物”“长怀千岁忧”,既“人生寄一世,当居要路津”等句,就可以感受到东汉末年人心之无力,对于自身命运之无奈。可视为一个时代崩溃的先声,果然,中国历史又一大分裂时期到来。第三、尊重个人的思想。梁任公在回顾中国史学界时对于几种新出现的历史体裁大加赞扬。如南宋袁枢善钞书,自成著作,以《资治通鉴》为史料,编为239事;前清虽为历史的凋敝期,但顾祖禹之《读史方與纪要》,以地理形势为经,而纬之以史迹;顾栋高之《春秋大事年表》,将全部《左传》拆碎而自立门类以排比之,均以新视角来解读历史,因而受到赞誉。不过以上著作,囿于传统史观的影响,局限于一国一地一定范围(例如袁枢所录之事,对府兵、食货不置一言),任不脱旧史之窠。任公提出将视野扩大至整个文明史及世界范围内,“宜将千百年间若断若续之迹认为筋摇脉注之一全案,不容以枝枝节节求也”,“一个人方寸之动而影响及于一国,一民族之举足左右而影响及于世界者,比比然也”,则是对旧时史观的巨大革新。当时,中国尚未建立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考古科研体系,任公在《说史料》中提出搜集的史料,可以说开中国科学考古之先声。此外,对于一些存疑史料的正确态度,他提出“第一步,只宜消极的发表怀疑态度,以免为真相之蔽;第二步,遇有旁生的触发,则不妨换一方面从事研究,立以待后来之再审定。怀疑之结果,而新理解出焉。”相比较而言,章太炎先生在其晚年所作的演讲中,对于新发言的甲骨文直斥其伪,就依《淮南子》中“牛蹄彘颅,亦骨也,而世弗灼”。需知刘安时代居殷商已远,又怎能断定其所言为真。何况,所发掘出的为牛的肩胛骨,非蹄非颅。章先生未见甲骨,就断言“至于龟甲,则刚玉刻画,顷刻可成”,根本与实际不符。龟甲刻画,其实极难,所发掘的龟甲,亦有他物可以旁证,焉能一言就断定其伪。梁任公以为先存疑,再以旁证来证明,就是要求人的思想不偏颇,多角度,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是极好的启发。此书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其中更深刻思想还需要假以时日,方能有更多领会,此处先谈一些浅显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本人博客中尚有此书的摘要及纲要图,欢迎大家浏览。http://xuzhiyao.blog.zhyww.cn/archives/2015/20159995245.html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拜识恨晚!
  •     佳。頗可讀。
  •     老赵,你什么时候还给我?
  •     重视史料与实证,对学术伦理的提醒也很亲切。
  •     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历史现象最多只能说是“互缘”,不能说是因果。//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

相关图书推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