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夏季那个秋天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06331845
作者:毕飞宇
页数:229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毕飞宇的长篇处女作,毕飞宇说:“我写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有一幅顽固的画面,那就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城市。这个画面当然是不存在的。我好像站在一座桥上,我的面前是开阔的城市纵深,它是冬天的景象,浩浩荡荡的屋顶上洒满了阳光。这是一个梦幻式的‘大全景’。糟糕的是,我对‘大全景’从来都不相信。正如我不相信‘最后的统计结果’。我只相信局部,因为我们只能在局部里面生存。换句话说,只有局部才可能有效地构成存在。当我走进九十年代初期某一个城市的‘局部’的时候,那是怎样一幅躁动、混乱、汗流浃背同时又人声鼎沸的场景!”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学声乐的大学生,而他的母亲则是一个返城的知青。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作者的另外两本获奖小说《青衣》和《玉米》的源头就在这本书里,安安静静的,一点蠢蠢欲动的意思都没有。这是一种多么美妙,多么值得期待的期待!


 那个夏季那个秋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一个学唱美声的学生,受了世俗的诱惑,退了学改唱流行歌曲。和大部分成了学校的音乐老师的同学相比,他的选择是被羡慕的。看看现在歌迷FANS这么多,想成名想挣钱,走的大多是这样的捷径。在他身边还充斥有各色的生命,鲜活着。而他就是在这些人的影响下所改变的。他的母亲、在插队的年代里那么不甘心地嫁给了他的父亲,一位杀猪匠.和她的情人孕育了他,他就是母亲全部的希望,甚至是变态的溺爱.他的导师、关心他的嗓子就像爱护一台设备,而忽视了关注他的精神.即使在声音上达到了合格标准,他如何能抵挡这社会上这纷繁的诱惑,不能放纵地生活,令年青的歌者更觉痛苦.他的伯乐、指导他的酒鬼、他的女老板。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这样无奈。摘录一段:歌唱是什么?酒鬼这么问。这一问酒瓶的封盖就打开了,端正的冰块就会正好迎着太阳了。歌唱是我们的活法。  世界上只有一种人不会歌唱,那就是我们汉人。酒鬼说,每个民族都有每个民族自己的歌、自己的旋律。但是我们没有。忧伤、辽阔、旷达,苦中作乐,那是伟大的俄罗斯,天蓝蓝海蓝蓝,那是意大利,苏格兰是温情的,南美是纷繁的、本能的。听过蒙古歌曲没有?天高地阔。苗族的呢?甜美,嗲得很,娇得很;藏族的歌声鼻息是不通的,直上直下,有一股蛮荒气;维吾尔的歌声就更美妙了,可以说妙不可言。不管他是什么民族,他一开口就会把他的民族性表露出来,就像他的语言和长相。汉人没有歌,汉人没有发音方法。你不知道什么旋律属于汉人,但是汉人很自信,我们会把兄弟民族的歌声说成自己的民歌。这一来我们就更没有歌声了。你学的是美声,这种做法就如同法国人用毛笔写七律情书,德国女人裹脚,巴西佬向自己的老丈人送臭豆腐。  你心中有上帝吗?没有。没有上帝你唱什么美声?美声要求上帝子民的身体变成一架乐器,成为合理的、科学的、利用最高的声音共鸣器。美声从一开始就是先在的、奴性的,它面对的是天堂、上帝,还有君主,你的声音只是礼物、颂歌、赞美诗、忏悔——那是圣乐。可你又崇敬什么?你没有忏悔。你有什么?你有愿望、欲、虚荣、渴求,你需要解放、自由、自我,所以你别学他妈的美声,你天生就是一个俗人,那就唱自己,那就喷发,照镜子那样,让真嗓子发出真声。感受感受你的现时、即时、此在、临在。就像你遗精,在虚妄中自溢。不要说谎。这年头人都在说谎——除了病人面对医生。看完这段我头脑里想到的不是那些民族的歌曲,而是贾樟柯在电影《世界》里的那首《乌兰巴托的夜》。
  •     我并不遗憾地发现这本书叙事结构凌乱而僵硬,而且叙事过于满过于饱,这大概是处女作的通病之一。在这篇书评里我单单说一下书里面的那个教耿东亮唱流行歌曲的酒鬼。这个人物从一出场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流浪诗人气质,与中规中矩的学院派的炳章对比鲜明。我是多么着迷于小说中的这个酒鬼,这个诗人的,摇滚的,文艺的,愤怒的,沙哑的,男人气的酒鬼。这个满身都是伤疤的,喜欢点蜡烛而不是灯泡,在家里养河蚌和乌龟的酒鬼。这个颓废的,不修边幅的,性感的酒鬼。我在阅读的时候暗暗的收敛起我对这个性感的四十岁男人的倾慕,但是这种强行克制的情欲暗涌在我看到这一段时一下子岩浆一样迸发出来:酒鬼埋下头拥住了耿东亮,轻声说:“不离开你。”耿东亮在他的怀里急促地呼吸。酒鬼张开了指头,在耿东亮的身上轻轻地抚摸,他全身心地安慰他,却又有些无从下手。酒鬼吻住了他的耳廓,在耿东亮的耳边再三再四地呢喃:“不离开你。”他的嘴唇在滑动,吻他的眉骨,他的肋。他的唇最终找到了耿东亮的嘴唇,耿东亮的嘴唇一片冰凉。他贴住了他。他的嘴唇紧紧贴住了他的嘴唇。  这是个被证实是同性恋的酒鬼,这是压垮我迷思的最后一根稻草。酒鬼在这个故事中的最后戏份,是被酒吧的酒保当做无赖给扔到了大街上。正是秋天,大街上有了梧桐树的落叶,它们体态很轻,十分散乱地贴在水泥平面上,叶子的凸凹轮廓也就分外有了凉意。酒鬼躺在大街上大笑,他和这些飘零的叶子一样,活得独立自由而孤独。我相信毕飞宇在这个人物身上糅合进去了一种理想化的介质,酒鬼的很多话都带着自由与解放的意思,带着挣扎,控诉,与呐喊,与耿东亮所要面对的世俗化的,拜金的社会大潮格格不入。天哪我爱这个男人。
  •     因为读了毕飞宇的<青衣> 和<玉米> 于是下次在图书馆找书时,就很自然的翻到了他.每每读完毕飞宇的书我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也许他并没有讲述什么,也许只是在娓娓的道出一个女人的一些生活,一个青年的一些生活,但是与我却是另一番感触.书中是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却是一个我们曾经想过却又不知结果的问题。我也似这少年一般,迷茫,不愿受到拘束,追求着自由。我也渴望能够成功。我也害怕十年二十年,反复做着一件事,直到最后才会有那微乎其微的收获,种种迷茫被扩大了被作者写入了书中。直到我阅读起这本书,才明白了自己的迷茫,原来只是自己不知罢了。书映自我,点醒迷人。点醒只是让我明白了自己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却并没有告诉你要怎么做才可以,取而代之的是在醒悟的过程里,他还带给了你一团黑暗,一团你还没有经历过的无从选择的黑暗洪流。就这样清晨阅读完的我,觉得有那么一点压抑,莫明的………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有音乐的生命是灵动且跌宕的。
  •     叙事结构凌乱僵硬,但是作为处女作,可以原谅。我着迷于小说中的那个酒鬼,那个诗人的,摇滚的,愤怒的,沙哑的,男人气的,同性恋的酒鬼。多加一星给他。
  •     一生受控于别人 悲剧 文笔厚道 部分内容冗长
  •     读得想哭。很累。我好像又在崩溃的边缘了。
  •     人物的内心与季节特点相互映照,写得蛮好的。
  •     真实得很疏离。
  •     想想与我们似乎无关的那个年代 却那么深刻的影响如今的种种
  •     杂乱无章
  •     喜欢他
  •     感觉就故事性来说这本书写的一般,但是我喜欢毕飞雨的文字,也喜欢他穿过文字冷眼却辛辣窥视的人性,正因为此,这本书一旦看进去,就依然让你欲罢不能,生怕错过了咀嚼任何一句有见地的人生道理领悟
  •     文字显得有些生硬,但故事情节很引人入胜,读了一段就想了解整个故事。
  •     惨兮兮的故事
  •     图书馆
  •     情节安排的不如玉米和平原来的流畅
  •     (1996-1998) - Bi Feiyu (1964.1-)
  •     很缓慢的节奏,读着却不想停 不过也就一般。。。貌似我总是评论一般。。。纠结的主人公内向迷茫,让我恨其不争啊。。。
  •     我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越看越有熟悉感就跳着看 终于想起高中时候确实看过 应该是一部悲剧 最悲的莫过于耿东亮,类似于无声告白的悲剧,被母亲与导师的爱推进无尽的压抑里,然后爆发,开始逃离和叛逆,直到遇到他的董事长,赶走了空虚和忘却或是遗弃了自我... 期间穿插了他母亲童惠娴的悲剧,她的悲剧则体现在她是特定时代知青下乡和传统陋习思想的牺牲品,却进而将这种牺牲以爱的方式扩散到儿子身上。 我感受到的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在经济开始发展的过程中精神发展没有跟上以致耿东亮只知要活着却不理解也不接受上一代人的腐朽信念自己又无从找寻内心的信念,终成行尸走肉。往大了说这是历史发展的悲剧,有例外,可惜耿东亮不是这个例外。
  •     居然看出了心惊肉跳。。。。
  •     “他的憂鬱讓他看上去更像屠格涅夫了”。
  •     与其说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倒不如说这是一个关于心理的故事。年轻的艺术家在一个有着令人艳羡的专业未来的时候选择了放弃——更像是放纵,因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他的母亲对他产生的影响。那是另外一个悲剧。毕飞宇的文字是鲜活而有趣的,跳跃在你的眼前。
  •     故事呢 我觉得像90年代的电视剧,倒是有些话还好,但是也只是还好
  •     牛牛最喜欢的作家 在这本书里毕飞宇还有些笔触生涩,但是也触目惊心。人就是这么零落成泥碾作尘的…
  •     毕飞宇的描写在处女作时期就已经得心应手了,你能感觉到他在字里行间是怎样自得的。但是在不得不写的过渡部分里,你能发觉他是手足无措的。描写广告的部分让人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外星人,都是为了讲述观点硬搁进去的。读起来还是有点儿像都市小说啊,他当时还挺危险的,差点儿就走上另外一条路了。
  •     老实说,我觉得毕飞宇的小说杀伤力太大了
  •     很久之前读的了,已经记不清楚情节,印象没有《雨天里的棉花糖》和《玉米》那样深刻。唯一有印象的是那种燥热,那个燥热的时代,比起现在,也是一样的吧
  •     毕竟是处女作
  •     “我们只能在局部里面生存”
  •     那个夏季 那个秋天
  •     特别碎,每个人物都是碎片,都没讲透。还是毕飞宇的中篇小说比较过瘾呐。
  •     特别快就看完了,一个处处有人想当他妈的妈宝男,话说我看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回荡kkw是什么鬼,这本小说真不是以他为原形创作的吗
  •     很多年前读过的小说,某些情节还印象深刻
  •     毕飞宇第一部长篇,双线结构的两条线着力不一,母亲线稍显薄弱,收尾有些仓促。但确实如他所说,是日后大作《青衣》《玉米》的源头,我看还有《推拿》,对小马性欲的描摹来自红枣的练手啊……啧啧,反正红枣的是没看够。
  •     2010.12.02 苏大敬文图书馆
  •     部分情节显俗套。
  •     封面让我想到麦克尤恩。然而内容总让我觉得他昆德拉看太多,这本是个很好的故事,被毕飞宇扭曲的不知道像什么了。
  •     我们没有机遇而痛苦,有了机遇更痛苦,为什么? 因为我们贪婪!
  •     后劲儿不足
  •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老毕处女作,一样是金子
  •     浮躁的最典型的例子。
  •     偶然看到,被名字吸引。一口气读下来,我还是对耿东亮的知青母亲更感兴趣。本书的结构乱乱的,觉得很多事情还没有交待清楚就转入了下一个场景描写。最后的结局让我觉得戛然而止,来的特别突然。但是从这本书上我体会到了一点,不要迷失自我,不管多么想要成功,捷径是不存在的,自己脚踏实地,不要将可能性寄托在他人身上,不然就是个被控制的可怜的傀儡。加油!靠自己~
  •     不知怎的地,就感覺這個小說的敘述節奏不對勁兒
  •     有些闪光的句子,有些惊世骇俗的想法……
  •     读了四分之一弃了,压抑
  •     对一个大学生的描写,我觉得他像个傀儡……
  •     处女做理应如此...陈旧的是非/价值/情景,笔调稚拙,故事情节显单薄,小说技巧待提高...但,brilliant complex portrayal of the "female psyche",童惠娴和罗绮的那两段心理出彩的描写看得出日后功力的雏形...
  •     好故事出现前的熔炼。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