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208062153
作者:费孝通
页数:426页

作者简介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本书推出的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和《皇权与神权》四篇著作,可供社会学工作或教学、研究者参考。

书籍目录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
男女有别
礼治秩序
无讼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后记

内容概要

费孝通(1910.11~2005.4)生于江苏吴江县城。1920年入振华女校(今苏州第十中学)。1928年夏天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第一附属高中,秋天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并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室工作。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学人类学教授。作为社会活动家,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80年接受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1993年获日本亚洲文化奖;1994年接受菲律宾马克赛赛社区领袖奖。

章节摘录

  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  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  因为我们所谓族是由许多家所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因之,我在这里提  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结构原则上是相同的,不相同  是在数量、在大小上。——这是我不愿用大家庭,而用小家族的原因。一字  的相差,却说明了这社群的结构性质。  家族在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为亲属的结构  的基础是亲子关系,父母子的三角。家族是从家庭基础上推出来的。但是包  括在家族中的家庭只是社会圈子中的一轮,不能说它不存在,但也不能说它  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不是一个团体。  形态上的差异,也引起了性质上的变化。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  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  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  家也正是这样。我的假设是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  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一方面我们可  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  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  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  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  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  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我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  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图书封面


 乡土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0条)

  •     当西方思潮的涌入,礼俗社会必然受到了冲击。在差序格局当中,人们以自我为中心,关系如同水面上的涟荫,逐层排除,道德观念也因离中心的远近而不同;稳定社会关系铸就了特有语言,文字就显的多余;前人经验能更好的帮助人们生活;礼俗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克己复礼,约定俗成。已经不再适用在团体格局当中,界限分明,团体之内权利和义务等存,团体之外不受影响;法律(宗教的衍生)成为社会的准绳,保护个人的利益。近几年的诸多社会事件都能用这样的发展矛盾解释,当我们离开熟人社会,前人的经验法则不在适用,打死“小三”的正妻受审入狱;扶助老人的学生被诬陷撞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于迅猛,贫富差距拉大,矛盾突出是必定的结果,此时更应该完善法律规定,促进法制思想的传播,冲刷掉人们差异化道德的观念。而不是一味的宣扬不合实际的儒家思想,教化民众不是国家的首要责任,所有人利益的保障才是根本。
  •     “我也常喜欢以‘人是生物中唯一能自杀的种类’来说明人之易于禽兽的‘几希’。作为自己读的第一本社会学范畴的书籍,是值得纪念的。只是成书的年代太过久远(1937年),语言有点拗口,知识体系也稍显陈旧了。
  •     翻了翻资料,凸显了费老的社会学家地位。第一期实地的社区研究,出书《生育制度》,而前妻王同惠在广西瑶山的一起研究中遭遇了不幸;第二期是社会结构的分析,魁阁的研究,云大和联大兼课,诞生了这本的“乡村社会学”读本。书中没有具体的一个个社会描写,而是从社会的共同现象上引出概念。或许是有的乡村生活,书读起来亲切和熟悉。比较分析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乡下人没有车辆行驶规则知识,应付汽车上惊慌失措,自然少了几分从容;这不同于城里人在麦子和苞谷上的无法认知,“愚”在什么地方呢?城里教授孩子体面学习好,但乡下孩子捉蚱蜢的动手能力强。看来理论联系实践很有必要的。另一方面,face to face社群更喜欢直接接触,可能文字和语言面前,传达不了完全的乡村情意。相比于现代社会,乡土社会的贫乏影响着礼治,并且其效果不及于法治。看到长老统治,想到了自己舅舅。舅舅年轻时,遵循儒家百事孝为先,放弃了大好前程毅然回乡,作为家里男性独自挑起了家族重担。好学习,钻研棋文化,舅舅有干劲地和村民们一起成功做起了村镇模范果园。1936年二十六岁的费老,实地研究出书《江村经济》,1957年被农不经商的口号打判为右派,1981年再访故地,发表了《三访江村》。他既不是美国marvel电影中的个人英雄,也不是独断专行的横暴干部,像极了中国的乡土特色“长老”。乡土社会是靠着紧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有时使人感觉是自动进行的。男女有别,在书中讲很有意思- 男女是为了社会安稳,同性是结义性的组合,例如歃血为盟,义结金兰。异性结合是一个求同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创造中求统一。毕竟社会是大多数人享有,破坏秩序的都要被制止。泥土是拿来种地的,“土”文化根深蒂固,就算到了西伯利亚也要拿出几颗种子来试一试。现存城市来自以前的农村,不过换了一套体系和规则,人与人,人与物的熟悉方式发生了改变。有人选择了留下来,有人选择了离开,遁世终南山的冬子就是一位,推荐他的书《借山而居》,欣赏不一样的乡土气息。作为老师,费老带领我们这批学生追求知识,了解社会学的特殊,重新认识乡土本色。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好的梳理了中国人文化和习俗的根源。学贯中西才能有此眼界啊。唯一不认同的是最后一章关于计划生产的那一部分的内容。容我再读一遍重新思考一下...
  •     作为社会学的门外汉,啃完这部大作还是有点困难的!
  •     讲文字那段我很喜欢。作为传情达意的间接接触工具,文字常常有着无可补救的缺陷,剥离了空间时间等等约束条件,所能传的情、达的意往往是不完全的。
  •     七十年前的研究 现在读来仍然适用 很多传统真的根深蒂固 读着读着就有画面浮现在眼前 太棒了!
  •     我怀疑那个说自己半夜给老师发短信让全班读这本书的是我们班的
  •     中国社会学的一部经典,整部作品也不是太厚,但因不是连续阅读,留下的印象不是很深,有机会一定要再次集中读一次。
  •     了解中国的乡土文化其实是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一种途径,追根溯源,很多事,很多现象就突然间合理起来了。。。。
  •     清晰的逻辑 深刻的思维 个人主义难免 但已经很客观了
  •     读一遍不是很能领会其义,应该还得再读一遍.长老权利及血缘地缘印象比较深刻,现社会很多想象有了解释的.大师之作
  •     了解中国文化,有助于做人啊
  •     顶有意思的一本书,开很多觉得好有道理的脑洞。
  •     第一次知道了差序格局
  •     自己水平低,只看得懂个大概。
  •     2017-10 男女,法治,诉讼,道德,一切都可以用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静态结构来解释。一代一代人不过是在戏台子上唱同一出戏的演员。
  •     1. 需求决定状况在文字下乡一节中,乡村大多数人不识字的原因是因为在农村都是熟人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并不需要文字来传达信息。况且由于文字传达信息的局限性,导致文字没有在乡村“流行”起来。2. 人治vs法治乡村的长老统治名为人治,实为礼治。由于地域的局限性和规模的小型化,大家约定俗成的听取长老的意见作为判决,这实际上是一种“礼”。而法不容情,我的理解是法是一种秩序框架,也是一种约定,一种契约。其实人治和法治都是一种契约,只是形成的原因和适合的情况不同。在现代社会,法治具有更高的优越性和普适性。3. 论“愚”城市的人认为农村的人愚笨,我认为这是一种优越性和情境状况决定的,而不是智力上的。在社会地位上,城市人普遍高于农村人,所以城市人的价值观、习惯就成了更高级的
  •     很有意思的书,是20世纪40年代写成的,当时中国的处境很艰难,还是战争年代,作者通过对农村文化的调查与研究,得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结论。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作者并没有用西方的那一套来分析中国,反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创造了很多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差序格局”的概念,这是非常宝贵的。看完这本书后,对中国的文化与传统我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因白鹿原来看,简直是中国社会最好的注解。
  •     条分缕析,细细道来,很好很好。
  •     有部分论证不够严密,但许多观点新颖有说服力,总体来看瑕不掩瑜。
  •     差了将近一个世纪了,读起来犹如昨日一样历历在目
  •     相见恨晚。越早读 越好。偶尔自以为很前沿的观点,早就40s费老 就高屋建瓴 分析到位。只怪读书太少。~
  •     其实父母的时代真是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不免惶惑、无所适从,他们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他们曾经习得的经验都在现代化的社会里变得无用甚至格格不入。
  •     虽然我是学建筑的,但是解释的很多跟建筑也是有联系的~
  •     深入浅出 对婚姻那一章特别有感触
  •     记得几年前,看厚黑学讲到“私”这个问题还不太了解其根源,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这是一本社会学书籍,同时也是一本了解中国社会的书籍,感觉很多社会现象,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     归纳得很棒,但是当下乡土社会究竟如何尚很值得研究。
  •     看名字其实不太吸引人; 我看这本书是看的拆书,但是看完之后有买一本纸质书的冲动; 对中国农村以及中国社会的人性理解得太好了~ 有机会还要再读一遍~
  •     啃不动啊
  •     读的过程是一个快速汲取的过程,知其根。
  •     看到有短评说这本书有些随意???我正好喜欢它的随意。随意又不意味着不严谨...如果想看不随意的社会学书籍,完全可以看那些厚厚一本晦涩难懂的著作啊...解答了好多好多的疑惑,而且好喜欢作者的文风啊!!!
  •     读这种书,除了看内容,还有看作者的格局,恢弘的格局。
  •     差序格局的论述真是精彩。这是能引发很多思考的一本书。
  •     版本太多了喂
  •     读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又似走进了另一场迷雾。
  •     用词精准,语言洗炼
  •     看完才意识到是社会学方面的,费先生对社会学抱着很大的期望,又想到我们学校是有社会学的。 概括性的讲述了乡土社会的很多方面,是每一个人中国人心里有底但没有仔细去思考过缘由或是梳理过的东西。先生讲出来让人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好像是我第一次接触社会学。
  •     kindle
  •     对中国社会的分析鞭辟入里,发人深省,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     让我重新认识了乡村社会。
  •     中国人的性格和精神都是来自这块土地,虽然淳朴的可爱但还是契约社会更适合这个时代的发展。随着计划生育、城市化,血缘早就被冲淡了,地缘在所难免。不过乡土文化确实为中国人进行自我剖析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     可能社会变迁的太快,也可能是我至今不太能辨认五谷,对于这本书的所描述的乡土性,社会的功能性不太能理解。看不明白的再看也不太懂,粗粗略过,评分不算数。
  •     断断续续的看完,费老在几十年年前对中国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认识已十分透彻而颇具参考价值。虽然城市化全球化的冲击已让很多乡土文明逐渐淡化消弭,但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却是很难彻底和乡土撇清关系的,所以农村是认识中国和中华的一扇窗,而费老为这扇窗擦亮了玻璃。
  •     一向对社会学望而生畏,以为会枯燥无味。然而费老阐述简明到位,鞭辟入里。社科的迷人之处可能就在于,并非论证让人醍醐灌顶的人生哲理,却因解释我们司空见惯的行为现象,给人终于知晓其所以然的顿悟感,依旧击节拍案。
  •     前面看得很认真,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概念太多,再加上图书馆的书不敢做笔记,所以看的很累……书很好,只是我水平太低
  •     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很深 乡土性可能是中国社会最明显的特征 延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然而在当下 乡土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愈发明显 如何丢掉乡土社会中不适应现代文明的部分 成为每一个社会学者的难题和重点研究方向
  •     经典
  •     透彻
  •     费老短短在中国的时间,以乡村的角度说明中国的社会,功力深厚。很多角度反馈到现实都能说明一部分问题,佩服。
  •     解决了一些困扰
  •     社会学的角度讲了中国乡土人情,或许适合更年少的我去读,现在读没有多少冲击观念的感觉。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