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

出版日期:2017-1
ISBN:9787539992514
作者:张文质
页数:288页

作者简介

如果一辈子只看一本教养书,那它一定就是《奶蜜盐》 ! 《奶蜜盐》以专业的教育理论为依据,遵照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从孩子一生的发展出发,为中国教育提炼出简单、有效、直接的解决之道,从根子上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家庭教育问题——
2岁以前,以母爱为核心的奶,让孩子永远都不会缺乏安全感;
2-6岁,以鼓励与赞赏为主的情感支持方式,让孩子永远珍视自己,肯定自我的价值,奠定一生的自信;
6岁以后,通过约束、引导,塑造孩子发展所必须的品格与智识,包括生命安全、身体教育、责任教育、社交训练、习惯教育、惩罚教育等。
奶、蜜、盐是孩子生命所需的核心元素,是孩子成长的本能需求,当这种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可能看不出这个满足对他有多大的意义;但当这种需求发生欠缺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个欠缺的影响有多大。

书籍目录

Part 1   奶—— 从满足孩子的本能需求开始
01 哪些隐秘需求,必须充分发现与满足?

哈佛的“面无表情”母婴互动实验及婴儿心理分析
02 为什么强调母亲的“在场”?

三种不够好的父母,你会是其中一种吗?
03 家庭教育不是去 “教育”,而是去还原
※ 孩子都不陪,爱从何说起?
04 爱应该回到每天的日常生活
※ 建设你的家庭日常生活
05 孩子的快乐,只是因为你
※ 哪些因素改变了我们的相貌?
06 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
※ 童年时给够了,一生都不缺
07 生物伤疤:童年伤害的后遗症
Part 2 蜜—— 让孩子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
01 先弄清“爱”的本质,然后去爱

父母的爱,孩子的债?
02 让儿童成为儿童
03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
※ 打击教育下的成功,是什么样的成功?
04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要慢

了解生命的“复演”,让孩子自然地生长
05 学会与孩子的不足友好相处
※ 自卑也有可能成为正能量
0 6差一点,又何妨?
※ 不要轻视“ 弱势”孩子的内驱力
07励志教育,90%是无用的
※“闻鸡起舞”,害人不浅
08没成为天才,却得了天才病
※ 莫扎特生活在农民家庭会怎样?
09 真正天才的品质是什么?
※ 过早的判定,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10 每个孩子都应该去体验“意义非凡”的事
11 一切教育都可以游戏化
Part 3 盐 ——我们的人生缺的往往是品格与智识的“盐”
01 教育权利一定要掌握在父母手里
※ 家庭战争爆发前,请先算一笔账
02让孩子知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 家庭教育的核心:身体教育学
03 孩子应装“避雷针”
※ 英国儿童十大宣言
04 如何与孩子“订契约”

※ 哪些小问题会变成大麻烦?
05小时无担当,老大徒伤悲
06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不接地气,怎么成人?
07 制定与孩子相适应的学习目标
※ 你的孩子是追赶者,还是飞翔者?
08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斗而不破”
09 电子产品的使用,也需要“驾照”
10 把孩子放到群体环境之中
11 惩罚教育,伤害是双向的
12 每个强势的父母背后可能站着一个懦弱的孩子
※ 1次批评,需要24次表扬才能补偿
13一个新问题——“尿不湿”时代孩子的敏感与无感
14为什么孩子会闭上倾诉的嘴巴?
15永远都要站在孩子的身后
※ 所有孩子害怕的三件事是什么?
16必须要承担的生命之重
附:给父母们的进阶课

内容概要

张文质
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
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与上千万家长保持亲密的互动与沟通。在深谙中国教育现实的基础上,张文质首次提出 “教育是慢的艺术”“保卫童年”等教育理念,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一致认可,并将这些教育理念推广到千万学校、家庭之中,被誉为“中国真正懂素质教育的专家”。其多部作品入选“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继畅销书《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后,张文质跨越了中国18个省市,深入到上千所中小学学校,与家长、父母和孩子倾心交谈,把脉中国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并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总结出影响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奶”“蜜”“盐”三大核心元素。只要父母在相应的阶段给与了足够的 “奶”“蜜”“盐”,孩子可以一生都不缺。


 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奶蜜盐》的作者张文质,一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他长期植根于中小学课堂,与上千万家长保持亲密的互动与沟通。他跨越了中国18个省市,深入到了上千所中小学校,在本文中他大量列举了实例,使其更有说服力。他结合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总结出最影响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奶”“蜜”“盐”三大核心要素。只要父母在相应的阶段给予孩子足够的“奶”“蜜”“盐”,孩子可以一生都不缺。那么具体讲“奶”“蜜”“盐”都是指什么呢?“奶”,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母亲的奶水。它更深刻的意味指的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它既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流动的液体,也是物化的条件。它是一种以爱为“奶”的营养,会灌注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奶”将会成为孩子充足的原动力;“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健康阳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润过的。生命本身包含很多复杂的可能,既有很多好的东西,也有一些是有问题的。关键看你如何打开它,这种生命被打开的状态如果是用鼓励,赞赏的方式打开,孩子的主动性,乐观态度,探索精神等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就会释放出来。它让孩子们更经得起社会摔打;“盐”,最为核心的东西有三个方面,第一,既是世上最寻常又最不可缺的食物。同时它还是一个坚毅,勇孔子与有责任心等优异品格的象征。第二,“盐”意味着生命的现实感。第三,它指向生命的自由度。孩子性格塑造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张老师认为“陪伴”是父母与孩子最自然的一种相处模式,也是最重要的。的确,教育前提就是孩子和家长形成亲密的互动关系和稳定依恋关系。孩子最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不是他们买来的很贵的礼物,而是父母的陪伴。孩子最在意的不是父母在他们身上花了多少钱,而是在他们身上花了多少时间。如果在三岁前,孩子没有太多时间和父母在一起,就难以跟父母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孩子长大后就容易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要怎样陪伴孩子呢?陪孩子运动,陪孩子阅读,陪孩子游戏,陪孩子聊天……会陪孩子玩的父母才是好父母!“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每个家长都知道孩子饿了要给他饭吃,渴了要给他水喝,冷了要给他加衣服。这是家长们格外重视的孩子们作为肉体的人所必须的养分和条件。很少家长会深思孩子作为精神的人需要什么营养。张老师告诉我们“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孩子成长的精神营养就是父母对孩子的鼓励。很多人担心,表扬孩子了,可能会导致孩子骄傲自大,这其实是误解。无原则夸张的表扬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但如果父母真心欣赏孩子的优点,赞扬孩子取得的成绩,热情鼓励孩子,那么孩子自我价值上升,他只能变得更好,变得更加努力。“电子保姆的危害”。 我很赞同张老师,当今孩子们沉迷于电视,手机和电脑已成了好多家长苦恼的问题。这些高科技产品未必会让孩子们更聪明,反而会让孩子过早遭遇交流障碍。幼儿的眼轴比较短,视觉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如果在6岁以前常用眼疲劳,极易让孩子发生近视,散光,弱视或者斜视。3岁以前过早接触电子媒体,会对婴幼儿大脑发育产生影响,会给以后的文学学习造成障碍,会让孩子们懒得去思考问题。同时孩子们由于沉迷电子产品,远离运动,体质下降;玩伴过少,性格孤僻,缺少团队精神,会变得更自私。张老师告诉我们孩子在童年时期的“奶”“蜜”“盐”是否充足直接影响他的一生。这三元素就是孩子生命成长之密码,全国118位教育名师联袂推荐本书,值得每位父母细读体味,学习。
  •     奶蜜盐,这本书,我花了五天时间读完。这是我读的第二本关于孩子教育的书。严格来说,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读这类书籍?原因在于,我有一个可爱的侄子。从他是个婴儿开始,到他现在五岁了。我目睹了一个生命的成长。很有意思。我的侄子很粘我,在某段时间,大概两三岁那一两年。当然,现在也喜欢我^_^那段时间,我有点惊讶。只要我回家,似乎从清晨到睡觉前他都要粘着我。他妈妈无意间也透露了,小孩很喜欢我。除了,我经常给他买礼物之外,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原因。现在,回过头去,慢慢地,我知道这其中的奥秘。那就是,很大程度上,我从来没把它当成一个小孩去交流。我把他当成一个生命,如同我们一样的会思考,会表达,有需求有快乐,也有无助,也有做错事的一个人。平等地交流,辅以必要的引导。我想,这也是奶蜜盐这本书中作者想表达的。奶,是温暖和安全感。蜜,是鼓励和认可。盐,是规矩和引导。这本书,通篇读下来,我觉得这三个字把教育概括的很全,很多时候,我认为作者很有哲学角度。生活,其实到处都是哲学,不是吗?而,把教育哲学化,其实,体现的是人本思想。不为教育而去教育,严格来说,孩子和大人对上帝来说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宇宙的子民。大人们,仍有未知和经验需要去探索和学习,孩子们,也是。很多的教育,是站在制高点俯视。其实,这是一种不尊重和不信任,以及有可能吃力不讨好。如果说,孩子需要从父母那得到真正的教育——大人们所认为的那种教育,那便是给他奶。根正苗红。正是这个意思。孩子,自从降临后,便是世界的一份子。父母需要做的,也最重要的,就是在他还未完全熟悉这个世界的时候,先帮他把心安顿下来,让他好好地过度从温暖的子宫到真实的世界的过程。这是他最开始能获得的,也是为后续站稳他所来到的世界必须获得的源头力量。“人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满足了童真的梦想”,荣格也说过一句话,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意思是“穷其一生,我们都是为了修缮童年的不完整”。童年,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温暖和安全感。无条件地。随着成长,随着自由意志的成熟,随着孩子站稳了在世界的脚跟。这时候,他们需要的是什么?认可和引导。也就是所谓的,蜜和盐。善,总是和恶对立存在。人,也总是有好的品格,也有软弱和不可爱。父母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教他开始如何步入游戏规则——如果,他已经享受到必须的温暖的陪伴和足够的安全感之后。最近,在追一部美剧。不得不说,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美剧。里面关于儿童的教育,我很钦佩。撒切尔老师,阿比盖儿,骑警,他们对孩子的尊重,引导,鼓励,温暖,以及必要的道理,总是将一颗颗孩子的心融化,帮他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当孩子们脆弱和悲伤时,他们会耐心地陪伴,并告诉孩子他们爱他,然后会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或者知道的相似经历的故事,鼓励孩子们重拾勇气和力量。当孩子们有天分或者做的很棒的时候,他们会毫不吝惜地赞美,并给予他们更大的舞台,让他们闪闪发光。当孩子们打架或者充满愤怒时,他们会在劝架后单独和当事人聊天,人和人之间的对话,也许是男人和男人,也许是女人和女人,分享自己成长为人的一些经历,或者感悟,贴近彼此的心,帮助对方启动他的真善美,以及认识到他应该具备的绅士或淑女品格,应该用何种方式去做这件事才是正确的。他们仿佛一道光,引导着这些孩子。注意到了吗?没有制高点,没有强制,没有扭曲他人意志——大部分失败的教育总是强行改变孩子的意志,去做父母认为对的事。而剧中人物做的是,以完全真善美之心,同理心出发,去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经历,帮孩子重新整装待发,找到他们的路。这当中,有鼓励,有讲道理。但都是打动人的话,不是令对方排斥的话。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成长过来的经验,他们也曾从无知和脆弱中走过来,并成为了现在最好的自己,而这才是教育最好的教科书。有句话叫,我不能带领你到我没有去过的地方。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而当父母真正具备了言传身教的资本,他们也就具备了柔和,具备了惺惺相惜,具备了感动人心的气场,具备了人格魅力,具备了以长者成熟的心灵去引导幼者的资本。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以,能够以人性去关怀人性,去扶正人性。这大过于太多的补习班,太多的育儿经,太多的威严,太多的教条主义,太多的焦虑和请求专家帮助,太多的恨铁不成钢,太多的疏离和愤怒……当人们成为最好的人们自己的时候,他们便开始都能理解对方,也能交流,即使对方只是个孩子。成长自己,并传授自己一生为人所学习到的,温暖到的,恐惧到的,期待的,喜欢的,有趣的,尴尬的经历,我想,那些是最好的教育来源。而一旦你嗅过人世百态,并成为了那个独特的你,你自然懂得如何引导一个新的生命,而当你自己的人生之路没那么完整,你逃避过成长或者你走了错路,那再好的育儿教育方法你也不适合使用,因为那些东西你自己都不懂——关于真善美,关于勇气,关于正直,关于爱,关于勤奋,关于遵从内心……你还没习得,何以教人。奶蜜盐,是方法,是具体的例子,也是哲学,并且强调了奶这部分,也是我认为很难得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这些东西的背后,我想作者要阐述的立场来源是,当我们知道怎么做自己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用平等的心,去对待一个生命。就像曾经的你一样,他拥有各种喜怒哀乐,他的眼睛面对着这个迷蒙世界,而你是那道光。
  •      现今社会,孩子的成长不可谓是家庭中最被关注的事情之一了。作为父母,我想很多人和我有一样的经历,从孩子还尚幼小的时候,就开始各种研究育儿书籍,期待着能够通过科学育儿的手段,来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好孩子。可不论懂得了多少育儿知识,却依然败在了现实压力面前。孩子毫无理由的哭闹,做的各种无理取闹的奇葩事情,都让身为父母的我们一个头两个大,而当内心的焦虑和疲倦感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愤怒,接下来就出现了斥责、打骂、威胁孩子的情况,期望由此来让他安静下来。是的,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他轻轻地啜泣着,蜷缩着幼小的身体,眼神里充满着恐惧和不安,生怕父母不在爱他,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又开始后悔刚才的举动。记得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就看到过一个同事的忏悔,她因为感冒不舒服,女儿晚上突然夜哭的时候,不仅不安慰她,反而瞬间发火凶了她,后来听到女儿压抑着啜泣的时候又感到懊恼万分,赶紧强迫自己醒来抱着孩子安抚,很久后孩子终于踏实入睡,可自己已经睡意全消。她写到:“我明明告诉自己要耐心要微笑,可那一刻,我却被怒火蒙蔽了理智,听着女儿的哭泣,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父母也经常这样吼我,那时的自己如此害怕不安,可如今,我却又让我的孩子承受了这种痛苦,我还是个好妈妈吗?”是呀,有时候,我们是否会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是棍棒底下出孝子,还记得有首歌是这么唱的:“哪个爸爸不骂人,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情来骂是爱,还是那个好爸爸。”还有例如被父母强制要求要大方,犹记得自己小时候,学校要求玩具交换分享时,我妈把我心爱的玩具强制拿走的情景,这些痛都深深的埋在已经成年的我们的内心,我们希望这些不快乐不会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重新上演,但在不经意间,却蓦然发现,自己居然也在走父母的教育老路。再加上当今社会的经济压力,年轻的父母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来带,有时候,看着孩子的一举一动,我们忍不住苦笑一声:我的孩子恐怕将来又是另外一个我吧。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看了张文质老师所写的《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我想我多少还是找到一些答案的,也改变了原来我的一些想法和决定。翻看书,就能看到对张文质老师的介绍,他是一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在开篇的序言里,他就提出了“一切家庭教育问题的根源都来自童年”这个理论,而这个童年,不仅是孩子的童年,还包括的父母的童年,他将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与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供应”归纳为童年时期不可或缺的“奶”“蜜”“盐”,并在书中详细论述了这三者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发生缺失时导致的影响。生命之初爱与呵护的“奶”张老师将“奶”定义为以母爱为核心的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是父母对孩子充分的满足、接纳与肯定。他将满足排在了亲子关系的第一位,要求父母要全心全意的去陪伴自己的孩子,要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的需求及时的回应。其中对我感触很深的是张老师举的关于她女儿同学的例子,小姑娘的父母对女儿的要求几乎可以说百依百顺,在我们看来都有溺爱的嫌疑,可溺爱难道不会毁了孩子吗?张老师在标题就写到“父母越疼爱,孩子性格越好”,这似乎与我们传统的认知相悖,可看完他的分析,在细想一下,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喊着“不要溺爱孩子”这样的话,可根本没有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彻底分清楚正常需求与过度要求之间的区别,比如饭不好吃却硬逼着孩子吃下去,换成自己,恐怕也是立刻搁下饭碗,另寻吃食了吧?总之,生命之初的奶,是孩子成长的阳光、水分与土壤,作为父母一定要充分的去满足,提供给他们足够的爱与温暖,让他们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为他们一生身心健康打下结实的基础。象征生命甜蜜幸福的“蜜”这一章节,我觉得更适合2岁半以后的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基本完全能够理解父母的意思了,而很多父母也往往从这个时候开始为孩子设计未来的人生。很多孩子被父母逼着学各种各样的技能,甚至不顾他们的性格喜好,甚至牺牲了孩子的运动、社交与睡眠。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之前很流行的“别人家的孩子”,用自己孩子身上的不足和其他孩子的优点比较,美其名曰反向激励、打击教育。张老师指出,一个人的幸福感来源于他的快乐能力,而快乐能力则来源于童年得到的甜蜜,而父母的激励和赞美才是孩子一生的甜蜜之源。他提出父母要激发孩子的兴趣,保护孩子的不足,理解接纳孩子,鼓励支持孩子,带着他们去体验,理解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让孩子顺其本性的生长。其中,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个观点很有趣,现在社会是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家长的口号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期待孩子很快学会做人,学会某种能力,强调机敏、灵活、迅速的反应能力,而作者的论调再一次的打破了我们的认知。但看完了他的叙述和分析,细想一下不的确如此,现在的孩子敏感的可怕,“小大人”到处都是,看似孩子聪明懂事,可这本就违背孩子的天性,经常在新闻上看到一些懂事的孩子因为某些打击突然之间情绪爆发导致悲剧发生,这就是快教育的副作用。象征品格与智识的“盐”张老师提出,盐是生存的必需品,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慢慢的减少“蜜”的添加,开始果断而理性的为孩子加“盐”。“盐”在文中的意义是优秀的品格,有责任心和担当的勇气,以及一些必要的人生常识。在这一章节中,张老师举了对现实很有意义的一些情况,例如教育权利一定要掌握在父母手中,不能家授予人,甚至包括父母的父母;让孩子要只生死,了解人活着的意义,学会保护自己;要给两岁以后的孩子定立规矩,例如电子产品的使用、家庭中应该做的事情等;让孩子了解父辈的辛苦,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而不是成为伸手族;提出要尊重孩子的进步,理解他们的成长,并永远支持自己的孩子等观点。“父母要引导、促使孩子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整合出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和世界相处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智识,以适应这个残酷的现实世界,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作者对“盐”的解释。确实,随着慢慢长大,我们总会受伤,而父母的羽翼已经无法完全遮蔽住那些来自外界让“伤口”痛苦的“海水”,这个时候一个强健的身心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在童年时代就给予孩子“盐”的力量,才能让他们不畏惧“海水”带来的苦痛,坚定勇敢的面对人生。最后,在《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的书封面上有这样的提语“从根子上并且一劳永逸地找到解决方法”,在阅读完全书之后,也的确给我带来的了许多的感触。我的女儿现在一岁多,正处于父母应该完全给予“奶”的年龄段,但近阶段的工作及生活压力,让我有想把她交给父母看管的念头,在看完了书之后,这种观念被打消了。正如作者所言,家庭教育才是教育之本,和孩子一同成长,才是为人父母该做之事,所以说,我很感激能够读到本书,也期待有更多的家长能和我一样,通过阅读去改变自己的一些错误观念,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童年,让童年能够成为他们的将来汲取力量和养分的土地。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关系密切,需要好好学习
  •     家庭教育很重要!
  •     最讨厌妈妈说:你看看你堂姐他们,一放假就把家里从一楼打扫到三楼......巴拉巴拉的,别人家的小孩你再怎么夸,他也是别人家的!!!
  •     书第一页(正页)就列了所谓的118个教育名师推荐,这种做法首先让人反感。敢称做“家庭教育第一定律”的书,首先值得怀疑,读过之后严重怀疑是刷的好评(我是看评分高才买的)。全书读过之后,作者所总结的“奶蜜盐”的解释牵强附会,没有干货。还有其他更好的书,不推荐。(看会不会被删吧,哈)
  •     这是本经典的好书,读完受益匪浅,获益良多!
  •     《奶蜜盐》是每个父母必读的育儿书,如何教育孩子,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看来是每个家长一生必读的课程。而这一切《奶蜜盐》都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      给孩子的爱,永远也不要嫌多。就如同文中的一句话:童年给够了,一生都不缺。有了爱最深入人心的屏障,教育才能还原为丝丝入扣的生活点滴。我们送给孩子爱的优越感,会成为他们探索世界的最好源动力。
  •     孩子和父母一起成长。
  •     家庭教育是头等大事。
  •     看过介绍,非常想读这本书,该怎么教养孩子?!
  •     做好家庭教育是让孩子走好人生路的第一步
  •     关注张老师的公众号很久,是我最认可的教育家,尤其我们80后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还不够熟稔,又接受父辈太多“中国式教育”的熏陶,太需要张老师这样的专家来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
  •     家长必读,关于教育孩子
  •     很好的家庭教育书籍,学习了很有用。
  •     大学毕业刚做老师的时候就看过张文质老师的《给教师的11条建议》,真正懂得素质教育的专家,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的一股清流。
  •     在教育中的“奶”“蜜”“盐”三个不可缺少的核心,你有做到吗?
  •     家庭教育必备秘籍哦。有宝宝的可以入手一本耶
  •     父母的每一个成长对于教育都是一种促进。无论我们要什么角色,先做好人。
  •     一本家教秘籍。
  •     让人喜欢的家庭教育的书
  •     家庭永远比学校的教育还要重要
  •     奶蜜盐这本书很适合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的人群,他们想要给孩子爱,但孩子却总是回避。错误的方式给孩子引导,只会让孩子越走越偏。真心希望中国式的传统教育,能够转变成孩子都喜欢并能接受的方式。愿祖国的小花们,茁壮健康的快乐成长~
  •     喜欢
  •     很好的书,学习了
  •     受益匪浅
  •     奶蜜盐,香甜咸,肯定孩子,肯定自我。
  •     原生家庭的阴影会伴随孩子一辈子,很多人长大后都无法摆脱,现在的家长总是重视分数,往往忽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     又一本强调父母对孩子陪伴的书,希望能够引起家长们的重视,不要再认为留守对孩子的伤害不大了。
  •     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
  •     很多亲子教育理论书籍的一个概括,却少有方法论。
  •     养育孩子是一个需要动脑筋的过程,这种技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要经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并反作用于实践的过程。
  •     刚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有些迷茫,确实不知道是讲什么的,没那么一目了然!看了简介才知道,所谓奶蜜盐,原来是按年龄段分的!孩子每个阶段的需求不同,做家长的一定要分清楚,从小培养一个心灵健全的孩子!等我有孩子的时候,我想这本应该是我的第一教科书!
  •     想读
  •     推荐此书的五大理由:一、观点权威,有依有据;二、 结构鲜明,附赠料包;三、案例亲民,总有附身感;四、厘清意识误区;五、章节独立,可备查可预课
  •     教育给予孩子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
  •      非常棒的育儿书籍!值得阅读!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成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本书从奶、蜜、盐三个角度指导父母把好子女教育第一道关!
  •     好
  •     为中国教育提炼出简单、有效、直接的解决之道,好书!
  •     孩子成长与发展的三大养分——“奶”“蜜”“盐”
  •     让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能够反思自己
  •     奶、蜜、盐是孩子生命所需的核心元素,是孩子成长的本能需求,当这种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可能看不出这个满足对他有多大的意义
  •     奶、蜜、盐是孩子生命所需的核心元素,是孩子成长的本能需求,当这种本能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可能看不出这个满足对他有多大的意义;但当这种需求发生欠缺的时候,我们一定会看到这个欠缺的影响有多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