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跎坡旧事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802413535
作者:沈博爱
页数:520页

作者简介

钱理群 秦晖 推荐   林达统筹全稿并作序  十年砍柴担任责编
感谢作者记录了一方的民间历史,画下精美插图,记下家乡山水的变迁,记下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乡人故事。让后人懂得和记得:
爱国,就是珍惜一片片土地,就是爱一个个父老乡亲,如果乡土被糟蹋、乡亲不能实现最起码梦想,中国无尊严。
合上这部书,很难平静,心底只留一句感叹:可怜中国农人梦……
——林达
博老这本书,记录了作者被劳改时,第一个孩子夭亡、前妻远嫁湖北、祖父在绝望中死去等悲惨的人生经历,但整部书的风格并不哀怨,而是一种昂扬不屈的调子。从这部书里,能看出中国底层知识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我以前所读相关题材的书,多是一些大知识分子、高级干部回忆“极左”时期所受的磨难,所表达的痛苦感很浓烈,似乎自己是天下最冤屈的人。
和这类大人物相比,博老因为卑微,所以生命力更强,其对待苦难的态度也更为达观。
这种生命力坚强,对博老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求生欲;二是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十年砍柴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大时代中的农人的个人故事,告诉我们,正常社会迷失之后会发生什么。在那个时代,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却很少有人出来讲述农人故事,作者非常特别,他罕见地在填补这个空缺。
他生活在湖南乡村最底层,禀赋奇异,记忆超强,能写善画,关注细节,有天生的历史感,而他的年龄,恰恰连接了那个各种动荡摧毁的传统社会,以及被经济大潮淹没了的一段五十年重要历史。

书籍目录

荐  序  可怜中国农人梦  (林达)
自 序 蹉跎坡
第一章 家乡与童年
一 我的出生地——大塘源
二 童年游戏
三 火炉边的故事
四 顽童手巧
五 壮丁与 “粮子”
六 短暂的难民营——新塘冲
七 绥和乡长陈闲僧
八 洞庭黄家大屋
九 干坑源
十 灵官嘴
十一 南普寺与永兴寺
十二 合八字与卜庚
十三 童年的婚礼
十四 金圆券
十五 源、洞、冲与太和塅
十六 外号
十七 夜歌
第二章 土改与镇反
一 云公祠
二 对门屋场
三 一网打尽
四 儿童团
五 镇反
六 划成分,分果实
七 摇金山
八 “改锹子”
九 地主的后代
第三章 浏阳与湘潭
一 糊涂赴考过蕉溪
二 上学
三 师十一班
四 唐政与邱绍晟
五 少白龙王庙与天主教堂
六 湘潭师范
七 冯树珍与周树鑫
八 欧阳城与言长一
第四章 扫盲与教书
一 铁屎山
二 社港完小
三 花桥完小
四 东山漫游
五 橙橘峰
六 祖师岩
七 读书会
八 前妻
九 后院
第五章 整风与反右
一 最后的早餐
二 中心完小
三 大鸣大放
四 点名和斗争
五 反右词典
六 喻学甫之死
七 “场外有人会你们”
八 何处何从
第六章 火官庙与谭家山
一 火官庙
二 黑夜梆声
三 第一号监房
四 放风
五 狱医
六 审判长的巴掌
七 死囚龙培荣
八 雕虫小技小自由
九 姚麻子
十 孔明车
十一 凌晨的枪声
十二 生活组
十三 吸压土水泵
十四 双蒸饭
十五 黑夜埋尸
十六 女监
十七 特赦
十八 人工河
十九 砖桥工地
二十 谭家山煤矿
二十一 虱婆成灾
二十二 浏阳梦
二十三 苦楝皮
二十四 清一色
二十五 李从善
二十六 朱渡河
二十七 中医胡石冰
二十八 鹡鸰之在原
二十九 割了牛尾巴的毛
三十 劳燕分飞
三十一 无形的尾巴
三十二 归途遇好人
第七章 祖母与我
一 相依为命
二 救命的猫眼洞
三 南瓜饭
四 芦仙寺
五 祭祖父
六 座右铭
七 双抢和两会
八 吊茅厕和牛角灶
九 修炼三皮
十 居家和猪经
十一 织渡船
第八章 我与妻子
一 同舟共济人
二 洞罐
三 保寿山
四 一纸定终身
五 抬红轿
六 起马杯和回门饭
七 谢猪头
八 灵娱与陵鱼
九 辍学从师
十 洞庭滩与鸭头
十一 三过铁树坳
十二 肚子跌进饭甑里
十三 奶瓶和棉袄
十四 摇箩的轨迹
十五 早晚就是打仗
十六 秋老金
十七 十月怀胎辛酸泪
十八 团年与守岁
十九 隐形书箱
二十 桑榆夕照
第九章 社教与文革
一 新资产阶级分子
二 “反革命”成了诨名
三 天口崖下的冤魂
四 班房袋在屁股上
五 文革是什么
六 三台与万人大会
七 红火钳挟睾子
八 “龙五”
九 石柱峰上的特务活动
十 偷三只鸡走了
十一 上午挨斗争,下午做裁缝
十二 机器、铁锤、读书声
十三 刚搬新居里,又要挨斗争
十四 这样投资才保了险
十五 一块石头落了地
十六 最后一个右派
十七 无奈的上访
十八 “皆遂”皆不遂
十九 雨暗残阳必分手
第十章 筑新巢与责任制
一 老宅已非安居地
二 千斤门楼
三 伙头军
四 上樑
五 打井
六 友其风雨 本系玄黄
七 筑巢毁巢均无悔
八 隐形“小岗村”
九 初试甜头人共乐
十 要赚畜生钱,要伴畜牲眠
十一 农忙假的一家班
十二 筑墙二十年
十三 旧志启新猷
十四 挖战壕
第十一章 平反与复职
一 民办教师
二 无罪判决
三 博师傅
四 现场会
五 陈佳仕
六 下海南
七 标本室和实验室
八 题海突围
九 最后一课
第十二章 蓼莪与棠棣
一 蓼蓼者莪
二 棠棣之华
三 姐妹年关讨工钱
四 放假就是劳改
五 就业难于高考
六 花萼相辉
七 旧梦未如烟
后 记 编后记 故园凋零父辈老 斯文不断子弟在 (十年砍柴)

内容概要

沈博爱
原名篯铿,字敦高,号博爱,自号孤枫居士,蹉跎痴叟。1936年生,退休中学生物教师。1958年被划为右派,以反革命罪判刑劳改。1962年释放回原籍监管。1980年划右得到改正,反革命案宣告无罪,复职从教至退休。晚年作诗联,写旧梦,爱书画,刻竹雕根。


 蹉跎坡旧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书未到时,虽期待感强烈,但内心怀疑更多——民间自述,对于一个急切而势利的读者,需要付出多大耐心来沙里淘金呢?但十分意外——在北方的夜晚,一个南方人,数度读至泪眼朦胧,难以终卷。这是一本几乎完全意义上的乡村生活百科全书,特别在近一百年里。类似的阅读体验,只有高尔泰《寻找家园》、郑念《上海生死劫》可以相比。本书留下两个经典形象:祖父与祖母。建议语文出版社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朱自清《背影》应当休矣。
  •     1、农村知识分子:首先这是一本中国农村知识分子的命运史。各种政治运动更多地是冲击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县乡这一级知识分子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博老提到大约占了右派总量的80%。反复的运动毁灭了文化传承以及民间对知识的敬重。对右派来说在大饥荒时还倒不如在监狱中,建国初的监狱管理相对还是严格的,犯人分组劳动,重视有一技之长的犯人,例如医生、画家等,让他为犯人服务为监狱服务。即使饥荒也保证犯人不会饿死。到农村后,除非是大右派,否则只要谨言慎行,运动也很少会波及自身。2、文化:农村在建国初年还是有很浓重的传统底蕴,乡绅们以及乡村读书人是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人们大都重视读书。各种仪式都要用到类似诗歌这样的体裁,例如婚礼、丧礼、盖房相关的各种民歌,都体现了浓浓的传统文化味。随着破除旧习俗等反文化运动的进行,以及旧式文化精英的消亡,农村已经成文化沙漠。3、政治管理:建国后的政权控制力无远弗届。靠挑起阶级斗争维持统治层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土改时划定个人成分(按个人表现、职业分)和家庭成分(按阶级出身分)。如果被分成地主,财产就要被充公均分。手工业者也是被歧视的,土改后该行做农民。为了加强对底层控制,主要是两个行政管理手段,一是派工作队,自上而下控制监督,二是建立生产队控制体制作为最底层的生产队干部四人:队长、出纳、会计、保管。管理的手段之一就是鼓励人民告密。告密本来是令人不齿之事,但是新政权却把这样的事情塑造成向党交心的美德。例如文革中,五类分子被集中关押,集训。出身不良的人要避祸不能在一起,博老的几个熟人甚至结伴看看风景,都被人密报为反革命活动,无端被关三十多天。博老生了男孩,用酒招待大队干部。过了227天,突然被人告发——拉拢干部。于是博老成为塔台批斗的对象之一。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中央的决议都会层层下达,直达村民耳中。开会都会去听,因为算工分。博老讲了个笑话:林彪乘三叉戟飞机叛逃事件传达到农村时,有人说林彪坐三只飞机走了,有人说林彪偷了三只鸡走了。4、劳作:绝大部分人从事农业劳作,个别从事手工业。集体劳动本身就是一种方便控制民众的手段。通过记工分分配劳动成果。()不过偏僻的山区相对管得松点,能够在集体地外弄点副业,种点私人农产品。如果以手工业(如裁缝)为生,除双抢等重要农活外,其余时间可以干私活,但还是要做手工业之余做夜工补足农活工时。要交投资给生产队,即外面挣来的现金,必须按工日计算购买工分。外出做工也是从早忙到晚才能温饱,直到除夕夜还要干活。怀孕照样干活,有时是上午工作,下午就生娃。生了娃带则带去上工。一切都有管理管控:例如博老作为裁缝到田里出工有记工员证明,做衣有市主(东家)证明。这样的生活年年欠钱,饮食以红薯丝饭为主。一直到了80年代才改善。1981年包产到组,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全面推行。作者分到七亩六分地,共收获9000斤稻谷,每亩上交40斤征粮和定购任务外,余粮有了200元收入。第一次感受有余钱余粮的滋味。5、平反平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978年3月9日,浏阳革委会下发文件摘掉右派帽子。但这并不是撤销右派分子成分,只是不参加改造会,不出义务改造工了,仍然时右派。9月接受大队书记的请求去小学当民办老师。不久收到中共浏阳县委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工作办公室文件(浏摘办10月14日),决定“重新录用,安置任教”,月工资39元。还有一类是“重新归队”。这距离1958年3月13日被捕20年,从22岁走到了42岁。10月19日,通知:参加学习,统一分配。参会人员只有三十多人,还不到右派总数(561人)的6%。小组讨论会上没有一个人象二十年前那样口若悬河了。到了公社,分配到某校初三理化。1979年3月,收到《原划右派给予改正的通知》,不再属于重新路录用教师,教龄从1956年算起,工资提级。1982年4月14日,法院判决1957年组织读书会无罪。法院给予一定的补偿。6、教育学生老师有农忙假,共有142天。小学的农忙假往往时看天气放假,中学路远就做不到了。对小孩来说,放假就是劳改,因为要帮大人干活,非常辛苦。教育质量水平非常低下:1980年上期,龙伏公社初三物理竞赛冠军是43分,轰动全公社。地理统考平均分7分,已经是第二。其他,本书文笔不佳,重复啰嗦之处太多。可以和《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一书参看》。《蹉跎坡》反映的是南方农村入狱右派男犯人生涯,《我》则回忆北方城市入狱右派女犯人遭遇。
  •     对于大多数像我这样出身农村的80后来讲,教科书培育了我们最初的历史观,这一观念的核心被老师高度概括为一句话——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简称“群众史观”。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中国共产党改天换地,我们虽然见识了群众的力量,却始终觉得波澜壮阔的历史表象下,隐隐潜藏着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江湖。那是一个关于“人”而不是“群众”的江湖,有公卿将相,有贩夫走卒,有庙堂之上,有江湖之远,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每一个都具体实在,一如此刻敲击键盘的我。所谓“历史”,不过就是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这就是我为什么更喜欢“民间叙事”而不是官方修史的理由,对那些以小人物之命运反映大历史之变迁,透射时代转变和文化递嬗的个体记事,我每每会沉醉其间,与书中人物共浮沉,同甘苦,通过用心体悟认识那个更接地气的“乡土中国”。 沈博爱老人的《蹉跎坡旧事》就是这样进入我的视野并把我彻底征服的。30多万字的大部头,既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也是一部民间文化史,更以其结构之宏大、史料之详实、情感之浓厚和叙述之质朴,透射出半个世纪以来家国命运的跌宕起伏和湖湘文化的历史递嬗。浸淫于这样的文字叙述中,仿佛置身于三湘大地的老屋瓦檐下,面对水墨青山,倾听一个邻家爷爷讲述如烟的往事,那一生命运的播迁,那哀而不伤的情感,那苦尽甘来的欣慰,那人生迟暮的淡泊……作者出生于1936年,幼时丧母,婴儿时便被过继给同族没有血缘关系的“祖父母”,生逢乱世,记忆里的童年是“祖父挑着篾子萝,小脚祖母提着索头布袋子牵着我‘夺兵’”的痛苦。异族入侵下的中华大地,“逃难”成为那一代人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乱世飘零中,他渐渐到了“发蒙”的年纪,祖父母像中国一代代热衷于“耕读传家”的农人一样,希冀他“多少要开一下眼”,哪怕只是识文断字,知书识礼,做个体面的“乡绅”先生,也是极为光彩夺目的事情。于是,在地方绅士潘魁梧的大厅里,沈博爱遵循古礼,对着中堂挂起的孔子像三跪九磕,开始了自己的私塾生活。然而也只读了7天的《集韵增广》,这种生活便随着潘先生“违背孔夫子克己复礼的宗旨卷入‘驼子兵’”而寿终正寝了,他在宝桥祠堂的淳化初小完成自己的启蒙教育。朝代更迭在这个有着两千年封建文化史的国家从来都不新鲜,而1949年这次“天翻地覆”的政权交接以及由此发生的巨大社会文化变迁,对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个体”而言,都是一次心理和生理的巨大冲击,对其一生命运走向发生了“既深且巨”的影响,沈博爱以一个底层知识精英的视觉记录了风云变幻下的中国底层政治生态。“土改”那一年,他15岁,辍学在家,被推选为儿童团的团长,亲历了新政权建立后以农村为主战场的第一场“暴风骤雨”,60多年后回望当年“镇反”情景,依然让我们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恐惧感:自对门屋立了土改临时法庭,打屁股的可怕消息暗地里传开。加之陈鸣凤、喻名生同时自缢,拖出补枪的消息外露。气氛日益紧张,接着,或听到陈岐凤和雪谈子押到新安铺枪毙了,或听到畅胡子押到冷家巷枪毙了。或听到某人脑壳冲个稀烂,或听到某人不敢去收他父亲的尸……。他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斗争雪谈子(陈振湘),“他被反捆着跪在台前的中间,两边还有几个陪斗的。有个较高大的叫什么老板的人,每斗一条事实就大声问一句:“确不确”回了“确”之后就诉第二条。如果争辩,就扇一下嘴巴子。直到说“确”为止。有的事他拒不认账,就把系在他背上的棕绳扯起来,吊在半空中,叫掉边猪。当他死声大叫“哎呦”时,又问“确不确?”几次吊边猪,几次掉断棕绳,倒在台上,再几次扇嘴巴之后,他在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中才连说“确确确”。等一切事实承认后,民兵把他押回云公祠谷仓里。此后没看见他上台挨斗,大人说他这个支前主任已经押到新安铺冲(枪毙)了”。关于“土改”的残酷,著名学者乐黛云在其回忆录《四院 沙滩 未名湖》中记录了她当年从北大被派往江西农村参加土改时亲历的一个故事,从侧面印证了沈博爱老人“此言不虚”,兹记录如下:“我被派为一个拥有四千多人口的大村的土改工作组组长,我当时不过19岁,经常为如此重要的任务,内心深处感到十分茫然……我们村已按照《土改手册》划出了八个‘地主’,上级还是认为不够彻底;直接领导我们的、当地一位副县长一再指出我们这个村是原‘村公所’所在地,本来就是恶霸村长的‘黑窝’,一定要狠批狠斗。……由于总感觉我这个‘女组长’极不得力,后来终于亲自出马,突然带了几个民兵,来到我们村,宣布第二天开大会,八个地主统统就地枪决。我争辩说《手册》规定只有罪大恶极的恶霸地主才盼死刑,他说我们这里情况特殊,不这样,群众就发动不起来,又告诫我要站稳立场。我无话可说。第二天大会上,我亲眼看见好几个妇女在悄悄流泪,连‘苦大仇深’的妇女主任也凑在我的耳边说‘那个人不该死’!她说的是在上海做了一辈子裁缝的一个老头,他孤寡一人,省吃俭用,攒一点钱就在家乡置地,攒到1949年这一生死界限,刚好比‘小土地出租者’所能拥有的土地多了十余亩!这个裁缝并无劣迹,还常为家乡做些善事,正派老百姓都为他说请,但我们只能‘按照规章办事’!”这些血淋淋的文字,透过历史的烟云,依然猛烈地敲击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使我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即使人类文明已经进入到了能够发明“原子弹”和“计算机”等高科技玩意的21世纪,如果没有建立其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法治社会,人类“野蛮”的一面还会不时露起狰狞的獠牙,也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以“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的政治文明。当然了,这些文字对我最直接的感情冲击还在于,一个政权,无论出于多么高尚的目的,也不论曾经取得了怎样的历史功勋,为巩固统治而“草菅人命”,为清算异己而“暴力镇压”(已经放下武器的阶级敌人),多少显得不够人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当我们振臂高呼,要为实现“中国梦”奋力前行时,首先应该铭记的还是,只有把人的生命尊严和幸福作为检验发展的价值尺度,我们的“中国梦”才因释放出人性的光辉而彰显出政治文明的进步。如果说“土改”对沈博爱只是一种视觉和观念上的的冲击,随着新政权在思想文化领域清算的开始,已身为青年教师的沈博爱则未能幸免,其一生命运开始发生根本的转向。其“罹祸”的原因很简单,几个昔日的同学出于共同兴趣,自印了一本小小的《求知通讯》,作为业余文化生活的一点“点缀”,虽然只印了“三期”,但已改变不了触及“红线”的事实,两年后,22岁的沈博爱不仅因为给同事的大字报画插图成为“极右”分子,还因为这个松松垮垮的文学小组,被指控为组织“反革命组织”,作为反革命分子被判刑五年。我们可能会纳闷新政权为何会如此风声鹤唳,以至于连这本小小的文学期刊都能成为“反革命”的理由。波兰作家切斯瓦夫•米沃什在《被禁锢的头脑》一书中提到“辩证法的紧箍咒”,:“辩证唯物主义(根据斯大林的理解,按:原文如此)既能反映变革,同时也能指导这种变革,在其指导下所形成的社会、政治环境里,人们除了适应“需要”,就再也不会写作,也不再擅长于思考了。同时,这种‘需要’是要得到认可的,因为除了‘需要’之外,再也不可能产生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除了自身“需要”,新政权不会容忍那些独立思考者发出任何一丁点不被“需要”的声音。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别说办杂志,就是一句不合时宜的话,也都会因隔墙有耳成为“下狱”的理由。就这样,沈博爱经历了五年的“牢狱之灾”,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经历,简直是祸不单行,妻子离他而去,改嫁他乡,一生劳苦,亲如慈父的祖父凄苦离世,甚至连从未谋面的幼女也不幸夭折,只留下孤苦伶仃的祖母在大地坪昏暗的老屋中,扭着三寸金莲,每天望眼欲穿,数星星盼月亮的等着孙儿快快归来……这不是一家一姓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显微镜,放大了整个社会的病态,“斗争”思维主宰下的社会治理,夹杂着浓厚的反智主义倾向和运动式的行动思维,引发了一拨又一拨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并终于导致了1966文革的总爆发,无政府状态下的社会更显混乱,文攻武斗,戾气横行,更多的人间悲剧轮番上演,作者在书中引述了其就读浏阳师范学院时的一位老师回忆其妻——同为该校老师被批斗时的场景:“我眼巴巴看着她挨骂挨打,看着她站不住了,倒在台上。红卫兵还去打她,骂她装死。我惊叫一声,也被红卫兵打到在地。批斗会散会后,我把她背会家就死了。真是昏天黑地。我的大一点的儿子被捆吊在房门口的树上,两个小女孩吓得走出去了。我的双手被反捆着,学校用几块木板订个箱子,把唐政老师丢在里面,一些学生向尸体吐痰打瓦片。当时浏阳一中的校长赵一安站在旁边,我向他扣头,请他制止,他说是革命行动。就这样用绳子捆着我去埋了我的爱人唐政老师。”没有人会质疑这一场景的真实性,问题只在于假如没有这些亲身经历者的个人叙事,我们如何了解这令人发指的历史,如何记住曾经在我们国家发生的这些令人沉痛的往事,那腥风血雨下泯灭人性的儿童,那以革命的名义对生命的凌辱和对尊严的践踏,我们更悲哀于当年那些年轻的凶手,今天大多还深掩着那段“罪孽”的青春,不敢勇敢的出来,为自己昔日的无知和残忍而真诚的道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感激作者记录下一段历史真相的同时,又不无担忧这种尚未彻底清算的“极左”思维会在某一时刻可怕的借尸还魂。1982年,浏阳县人民法院拨乱反正,宣判沈博爱等读书小组4人无罪,沉冤24年后,终于一朝得雪,只是因为一个时代的荒谬,人生最宝贵的24年已被剥夺殆尽,牢狱之灾,妻离子散,祖父归天,巨大生存压力,世人异样的目光……一幕幕的悲痛往事,岂是一纸宣告无罪的公文轻易化解?读到这样的文字,人之常情,难免会替作者报答一番不平,可是让我尤觉可贵的是,即使叙述的主题如此沉重,作者却全无悲愤之声和哀婉之气,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一种哀而不伤,挫而弥坚的积极力量,宁静淡泊,优柔大度,处处都充满着智慧、练达和从容,波澜不惊中潜藏着一股中国农人特有的生生不息之力。这种力量,还体现在作者面对命运的每一次打击,不屈不挠的抗争。在狱中,他凭借自小练就的“画画”本领,帮助监狱画一些展览图片,并因此获得了些许自由;在劳教所,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吸压土水泵,并因此参加了省劳改积极分子大会;出狱后,他立下“日出而作、日末而息;食足衣丰,自食其力;力尽三余,荷耒自习”的座右铭,苦练“三皮”,成为的数一数二的“好劳力”,养猪崽,织草鞋,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养家糊口;续娶之后,又跟着妻子学裁缝,夫妇二人跑街串巷,吃苦受累,硬是将五个子女养育成人;平反后,重执教鞭,教学成绩依然让人刮目相看……但是真正让我心生感动的,却是他带领“一家班”在蹉跎筑建新居的画面:“每天早上我扛着三齿锄头挖掘好大堆土方之后,就和妻子上门去做缝纫或出农业工到了晚上就挑灯担土,“除老四、老五和祖母在家外,我俩带着三个女儿上阵,孩子们把土扒到簸箕里,我俩就把土担走。”为了给新屋粉刷石灰,“‘夜光精’们默无声息地,像蚂蚁搬米饭一样,严密分工各执其事,老祖宗提着马灯站在大门口照亮终点站,老三、老四在晒场把石灰块装进撮箕里,妻子和老大、老二搞肩挑运输,我还是推我的土车子,老五在前面拉车子,上坡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终于一夜把一千二百斤石灰运到新巢地坪里。”这是70年代末蹉跎坡无比感人的一幕,一个尚未平凡的“右派”忍辱负重,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一片废墟之上重建家园,浓浓的亲情、奋斗的豪情和相濡以沫的爱情在那样的画面里交织、升华,折射出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同时“筑新巢”又作为一个时代的隐喻,象征着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新时代的到来,那些苦难的岁月终将过去,人老了,历史却依旧年轻,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尾,孩子们立业成家,都有了第三代,花萼相辉,却又特别遗憾的看到,那个和作者琴瑟和鸣,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人”却不幸离世,多少让掩卷回思的我们内心增添了一份无奈的感慨……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字里行间传递出强烈的文化道义,作者自幼博闻强记,虽只读了七天的古文,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使作为乡村知识精英的他自然成为文脉赓续的传薪之人,表现出强烈的文人底色,特别是出狱后拜祭祖父,他仿效古人做了一首骈体祭文,情感至真至诚,在坟前读后焚化,其文其行,无异于古代文士。书中多处叙及作者或作古诗诗追忆旧友,或撰写楹联凭怀舒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骨子里的文化担当,在商品经济泛滥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历史学家雷颐先生在其《逃向苍天》一书的序言里,曾引用德国诗人海涅的话: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蹉跎坡旧事,何尝不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十年命运播迁的一种象征,何尝不是几千年“耕读文化”浸淫下底层文化生态的一种自然反映,又何尝不是乡土中国背景下一代中国农人对“家国命运”的朴素思考,面对一世扰攘和浮华万象,我们太需要这样一部叙述史,让我们在汹涌澎湃的经济大潮中捡拾起行将遗忘的历史,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奋然前行。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太好了,看得唏嘘不已,希望多看到这类民间叙述。
  •     中国人是真的很能忍~
  •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出自乡村底层,替中国社会沉默的大多数发声,较之于高级知识分子的回忆与经历,更具有代表性。
  •     沈博爱文笔很好,只是叙事太碎了,因此整体略差。
  •     记忆力好,心善诚恳,多才多艺。可惜书不是足本
  •     一个普通人的大时代生活
  •     了解那些不曾了解的历史,更真切的活着。
  •     太多细节,让人有点看不下去。读了大概不到百页
  •     可惜我家老人不愿意写
  •     读<蹉跎坡旧事>的动力之一是博爱老人习得一身好手艺,像魔术一般期待他还带来的惊喜。致人生跌宕的绘画,同舟共济者教授用于养家的裁缝,改锹子的耕种,一家人遮风雨的土建,供水的凿井和压力泵,为实验为生活的园林种植……生活推着人向前,不知觉带来三皮越来越厚,也带来自给自足的满足感吧
  •     惊人的数字,是由一个个具体的悲剧构成的,只是这个悲剧娓娓叙来,不见怨天尤人,不见呼天抢地,透露出从体内迸发出的本能般的继续走下去的执着,或许就是因为活着所以不能死去
  •     十分有价值的一本书
  •     沈笔未臻上层,谋篇也可商榷。堪击节者二。本朝官史,模糊其词有之,颠倒是非有之,难得如沈老见微知著,亲历荒诞的真实面目。方言入书,诸如扯根菜,崭劲,驾势,昶及冠前,耳闻口述皆类此,而书写却遵循另外词汇,见到它们书面的样子,有异样的熟悉和久违的陌生,就像故乡女性长辈,叫娭毑,嬢嬢…
  •     翻了翻
  •     人生忧患识字始。作为半个湖南人,心有戚戚焉。
  •     一个老人的视角看他自己的一生,能看到那种中国人特有的顽强。
  •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     太多湖南方言,实在没耐心读下去。
  •     东城区图书馆可借,2014/8/2已借到
  •     书中太多关于所居村庄的地理风貌之类的描写,让非近地的读者只有静下心来十分空闲时才有耐心通读。看过不少关于特殊时期特殊人物的故事,没有太震撼的感觉,比不上之前所预期的。
  •     血和泪书写的故事,就像真实版的《活着》!
  •     钱理群 秦晖 推荐 林达统筹全稿并作序 十年砍柴担任责编。石扉客的爹。这些信息告诉我,哪怕我党在建国伊始对这些人进行打压,为了保持人才的上下流动跟活力,但不用两代人的时间,地主还是地主。社会从没改变。什么乡土,真的乡土出身,可以请动这些人么?
  •     比其他一些写同时代的书相比,文笔还是平淡了点。但里面有段话印象挺深刻:划了右派没骂过娘,平了反也不喊万岁。我只是觉得被浪费的那些时光太可惜了。
  •     个人的不幸是时代的反应
  •     记忆力超强,细节描述丰富.似欠一点章法,读起来有点散乱.
  •     五百页的文字字字血泪,可叹中国农人梦
  •     就凭夜歌和狱梆,不拍电影可惜了,那代人几乎人人都有精彩故事但写下来的极少,下次再去浏阳要听夜歌……
  •     沈老先生坚韧地熬过那个吃人的年代。他的乐观给了他力量和最后的幸福。但是我不知道那惊人的记忆力对他来说是幸福抑或不幸。 非常喜欢那种一口气说出十几个名字的气势,仿佛读者就应该认识这些沈老记忆中的人似的。但好像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他们。
  •     豆瓣阅读的电子版漏字的吧,读着略蛋疼
  •     看完这本书,一直鼓励爷爷写一写自己的过往
  •     像是爷爷奶奶给我讲的故事
  •     第一次读平民史纪实。所记述的风土人情,民俗民风,感觉就是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儿。说是一部乡村百科全书一点儿也不过分。也随之了解到2013年,一批记录“小民往事”的平民史突如其来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穷时候,乱时候》姜淑梅、《蹉跎坡旧事》、《活路》施赖娟、《平如美棠》饶平如、《雨打芭蕉》吴国韬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许燕吉、《从小李到老李》李昆武、等不约而同面世,刷新了读者惯常的历史阅读视野。使历史更接地气。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4_02/12/33731704_0.shtml
  •     家事国事
  •     写得太过于拉杂,许多湖南当地的话,看不太懂。如果有一个类似唐德刚似的口述历史学者改写一下,会好很多。沈博爱的儿子是文化圈人,出书应该起了很大的力
  •     当做裁缝的我,碰上蹦爆米花的你,我们是不是应该弹冠相庆…… 可叹中国文人的耕读梦。
  •     看得我喘不过气
  •     这是一本好书,你看了知道中华文化为什么生生不息 。。
  •     作者的回忆录。文章结构有些乱,叙事多重复之处,可读性不强。
  •     原来是石扉客的爹啊
  •     看不出哪好
  •     一年前读的,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保持乐观、坚强心态深深感动了我,当时读到家中变故时只是觉得可惜,今日读来,心中满是痛心。父辈们为了我们受了那么多苦,这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回报来的,在有生之年都要心存感恩,帮助他人.
  •     亲切 感动 震撼 书中有几处忍不住泪下 好久没有读到能让自己这么激动的书了 或许是因为作者和自家经历类似吧
  •     “民间讲述”+“文化遗产”纪实+“个人回忆录”散文;个人觉得民间讲述部分,还是听讲述比较有感觉,“文化遗产”及散文部分可以再充实,然后单独成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