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尘土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07
ISBN:9787806570906
作者:(英)伊夫林・沃
页数:247页

作者简介

《一把尘土》是伊夫林・沃创作巅峰期的杰作,描写了一个家庭的解体和男主人公在南美热带丛林中的探险经历。赫顿庄园的女主人布伦达不甘于乡间的寂寞生活,背着丈夫托尼在伦敦租房与一位贫困浅薄的大龄青年同居,后来又向丈夫提出离婚。灰心丧气的托尼因而在南美丛林中历险,最后被一个喜爱狄更斯著作而不识字的印第安人禁闭,成了为他朗读狄更斯小说的囚徒,赫顿庄园因托尼被判定失踪而由族人继承。本书名取自艾略特的《荒原》,主题也与之隐隐对应。托尼的家庭悲剧与伦敦社交界的故事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一战后英国社会道德的沦丧,在托尼“哥特式世界的空难”中,略带讽刺地道出了对当代文明的深刻控诉。

书籍目录

前言
原书编者序
第一章 在比弗家那边
第二章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
第三章 托尼的厄运
第四章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II
第五章 寻找一座城市
第六章 在托德家那边
第七章 英国的哥特式建筑——III
附录I:另一种结局


 一把尘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因为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不过正巧T.S.Eliot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书不必读翻译的也不必买了。因为网上到处都可以找到。这一把尘土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尘土:"And I will show you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eitherYour shadow at morning striding behind youOr your shadow at evening rising to meet you;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src: http://www.bartleby.com/201/1.html有很多人都翻译过荒原,荒原的遣词用句非常适合翻译成为中文,因为是那种优美但是意味深长的风格。用中文怎么解说都是漂亮的。除了荒原,Eliot的另外一个长篇Four Quartets也是让人终身难忘的。src: http://www.tristan.icom43.net/quartets/这里也有全本,只要一想到Burnt Norton, 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诗篇就会象洪水一样涌过来。
  •     如果不看作者名Evelyn Waugh,简直难以想象《一把尘土》(我更喜欢《一抔土》这个译名)与《旧地重游》出自同一位作者。《旧地重游》通篇充满淡淡的哀伤,是对正在消逝的贵族生活的一曲挽歌,也是对爱情、友情和信仰的理想颂歌。而《一把尘土》却是对上层阶级无聊生活以及无所事事的人们玩弄爱情(或受情欲驱使而不能自拔)的无情嘲讽和揭露。然而,仔细阅读比较,却又不妨将这两部小说视为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群人生活的两种解读。其实生活本身何尝不是如此,可以理想化至九重天,也能够现实化至可鄙可笑,或者虚无化至一抔尘土。阅读同一位作者的多部小说,常常会发现作家们总在反复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他们自己唯一的故事:纳博科夫永远追忆着洛丽塔,格林总是周旋在上帝和情人之间,克莱齐奥时刻不忘摆出一副抛弃现代文明回归本原的面孔,而Evelyn Waugh却总是让人们看见“和睦”家庭之间的道道裂缝。Brenda与Julia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自私任性,却不会遭遇绝路;Tony可以是Rex,一心只想留住眼前的生活,对别人的感受和所作所为无动于衷(He is simply not there);Tony也可以是Charles,《一把尘土》对Tony在南美丛林中经历的详细叙述补足了《旧地重游》中对Charles这段生涯的一笔带过。John Beever这样趋炎附势的人,恰好符合传说中Evelyn Waugh自己作为“a world-class snob and social climber”的形象。但是到了最后,似乎生活只对于Tony是“一把尘土”。Beever仍然腆起脸皮到处赶饭局,Brenda亲手毁了Tony和自己的幸福,到了故事结尾却又正在开始另一段似乎也相当不错的恋情。虽然Robert Frost说“a road not taken”can never be taken,但Brenda却能够回到岔路口重新来过。作者给Tony安排那样的结局,则实在有点过于残酷。或许小说的主旨就在于:安于现状的人,哪怕心地无比善良,也永远无法留住现状;想要波澜不惊的生活,最后总会得到死水一潭?
  •     飞快地看完了《一把尘土》,而且是在饿了两天头晕眼花的状况下。伊夫林.沃说他理想的读者是那些对作者的语言感兴趣、有闲情逸志逐字逐句阅读的人。我不是合格的读者。我只是想快速地了解一下风格,决定是否可以再买其他。冷静,斟字斟句,字里行间暗含刻薄文雅的嘲讽。故事发生在家庭里,伦理道德“又”缺席了。一派肮脏里也有稍许的激情,让恶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让我想起莫里亚克,但明显不同。莫里亚克的叙述是悲恸的,抑扬顿挫的咏叹调。伊夫林.沃这里是内敛而迅捷。厨师在处理土豆丝,一刀一刀利落地切过去,在外人看来,既欣赏刀工的精细,也讶异这项工作的单调。浪漫隐藏在单调表相下面,绝非美好的浪漫。它充满恶意,疯狂、阴沉、匪夷所思,有如梦魇。沉浸于梦想中的托尼是个好人,只是有点沉闷,对妻子太过信任。他的梦想就是他居住的那座哥特式老房子。很多小说里都有这类做着往日梦,恪守传统的老好人,下场一般都不会好。托尼的下场可以用恶梦来形容:一气出走本来只为散散心,却迷失在南美丛林,被迫替孤独的古怪老人朗读狄更斯小说。在另一边,世界还在运转,房子在转手,妻子在嫁人,他回不来了。只有恶梦里才有这样的急转直下,荒诞不经,倒霉透顶。小说还有另外一个现实版本结局。夫妻二人双双把家还,握手言和,各怀心事,玉绳偷转。会更喜欢哪个结局呢?说不好。同样沉陷在泥沼中,第一个,你发出疯狂恶毒的大笑,第二个,你自暴自弃地痴笑。唔,我喜欢第二个。毕竟,悲剧也好,喜剧也好,放在人群里就不会那么显眼。最后,如果不能“逐字逐句阅读”,这书就太沉闷了:有精巧的结构,却没有明显的节奏,如果再一目十行错过众多微妙的细节与对话......无论如何,值得认真一看,认真一说。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我也没读过这本书,不过好像它只是借用了Eliot的诗句为名而已,内容应该没什么关系。
    你可以在这搜搜Eliot的诗书,不知道翻译或者翻印过几本。
  •     “小说还有另外一个现实版本结局。夫妻二人双双把家还,握手言和,各怀心事,玉绳偷转。”
    ————————————————————————————————
    我还没有看过小说,可是已经看了不少关于这本书,和同名电影的评论了,我对它非常感兴趣,只是想知道小说怎么还有另一个现实版的结局呢?是怎么回事?难道那个倒霉的结局只是作者或者托尼的想象吗?
  •     去看看我的wishlist吧。。。我想要本儿英文的Design Patterns。:)
  •     补记
  •       因为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不过正巧T.S.Eliot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之一。他的书不必读翻译的也不必买了。因为网上到处都可以找到。这一把尘土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尘土:
      
      "And I will show you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either
      Your shadow at morning striding behind you
      Or your shadow at evening rising to meet you;
      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
      
      src: http://www.bartleby.com/201/1.html
      
      有很多人都翻译过荒原,荒原的遣词用句非常适合翻译成为中文,因为是那种优美但是意味深长的风格。用中文怎么解说都是漂亮的。除了荒原,Eliot的另外一个长篇Four Quartets也是让人终身难忘的。
      src: http://www.tristan.icom43.net/quartets/
      这里也有全本,只要一想到Burnt Norton, 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诗篇就会象洪水一样涌过来。
  •     哈,狄更斯又中枪了(前一本读的正好是巴彻斯特大教堂
  •       another title for a proposed serialization in an american magazine (which didn't come into being in the end) is "a flat in london". while this title might not be as poetic as the original one, but it did point out the major element in this novel, one of the turning point for this story is brenda taking up a flat in london away form her big old estate, the hetton abbey, as well as a young man named john beaver. evelyn waugh told this story of a broken marriage while satirizing the time and society he lived in. author himself offered two endings to the story, one being a sad and reasonable one and another too-optimistic one. i personally prefer the first one for it fits the whole story and brenda doesn't deserve to be back with poor tony again.
      an interesting point i discovered during the reading: the title is from t.s eliot's the waste land, and t.s eliot used to gather and write together with aldous huxley. and the setting of this novel constantly remind of huxley's novel "crome yellow". all great writers are somehow connected, it seems.
      there's nothing half so sweet in life as love's young dream. just be cautious when you wake up from the dream, it might all be a handful of dust.
  •     我的不贞和私通到此为止。[按照写作顺序阅读两种结局,会觉得第二种更加可悲]
  •     autumnleaf可以去看看诗生活上,经常有人试译Four Quartets,不过好像都不如最早的译本好。翻译诗跟写诗一样,容不得重复。。。
  •     哥被那个结局雷出内伤了。
  •     仍然是伊夫林·沃驾轻就熟的讽刺笔调,冷淡得像隔了一层玻璃,却又辛辣得让人浑身冒汗。他对于“全伦敦最清闲的人”和抱着梦想中的庄园一直到南美的迂腐主人的刻画简直入木三分,而文章里处处细节的照应(加拉哈德厅笑了我很久(喂)以及前后落差强烈的境况对比更令人唏嘘感慨,结局尤其赞,第二结局总觉得是某种妥协,还是本身的那个各行各道分崩离析就连伊甸园也变成养狐狸的农场,让人觉得非常适合整本摇摇欲坠的气氛。
  •       飞快地看完了《一把尘土》,而且是在饿了两天头晕眼花的状况下。伊夫林.沃说他理想的读者是那些对作者的语言感兴趣、有闲情逸志逐字逐句阅读的人。我不是合格的读者。我只是想快速地了解一下风格,决定是否可以再买其他。
      冷静,斟字斟句,字里行间暗含刻薄文雅的嘲讽。故事发生在家庭里,伦理道德“又”缺席了。一派肮脏里也有稍许的激情,让恶的生命力更加旺盛。让我想起莫里亚克,但明显不同。莫里亚克的叙述是悲恸的,抑扬顿挫的咏叹调。伊夫林.沃这里是内敛而迅捷。厨师在处理土豆丝,一刀一刀利落地切过去,在外人看来,既欣赏刀工的精细,也讶异这项工作的单调。
      浪漫隐藏在单调表相下面,绝非美好的浪漫。它充满恶意,疯狂、阴沉、匪夷所思,有如梦魇。沉浸于梦想中的托尼是个好人,只是有点沉闷,对妻子太过信任。他的梦想就是他居住的那座哥特式老房子。很多小说里都有这类做着往日梦,恪守传统的老好人,下场一般都不会好。托尼的下场可以用恶梦来形容:一气出走本来只为散散心,却迷失在南美丛林,被迫替孤独的古怪老人朗读狄更斯小说。在另一边,世界还在运转,房子在转手,妻子在嫁人,他回不来了。只有恶梦里才有这样的急转直下,荒诞不经,倒霉透顶。
      小说还有另外一个现实版本结局。夫妻二人双双把家还,握手言和,各怀心事,玉绳偷转。会更喜欢哪个结局呢?
      说不好。同样沉陷在泥沼中,第一个,你发出疯狂恶毒的大笑,第二个,你自暴自弃地痴笑。唔,我喜欢第二个。毕竟,悲剧也好,喜剧也好,放在人群里就不会那么显眼。
      最后,如果不能“逐字逐句阅读”,这书就太沉闷了:有精巧的结构,却没有明显的节奏,如果再一目十行错过众多微妙的细节与对话......
      无论如何,值得认真一看,认真一说。
  •     我忘了....MS是我自己的想象。。。囧
    书也埋在一群书里找不到了
  •     全书的后半部分是伊芙琳沃的短篇小说《喜爱狄更斯的人》,很精彩。但前2/3过于冗长絮叨~!
  •     气氛压抑到怪异
  •       不知道最后tony是幸运还是不幸呢?是丛林之外的人们是a handful of dust 还是算上tony,他们都是a handful of dust?
  •     没看出多少深刻的哲理,只是觉得结尾挺搞笑的。
  •     《旧地重游》中的柔媚优裕在《一把尘土》中洗尽铅华,控制力与简省感仍一以贯之。不动声色,惜字如金。一把尘土的典故来自于艾略特,有点“灯前啼笑已成尘”的意味。情变与远游都不过浮泛远景,时间之沙终将埋没庄园与人。“狄更斯之囚”作为一个隐喻极好。
  •       
      
      我多么想在“寻找一座城市”这一章前终卷,给托尼拉斯特的哥特式世界留个生存空间。
      老好人托尼拉斯特,是个单纯的人,守着他的赫顿庄园,除此之外哪儿也不想去。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得上他的家,他的赫顿是理想化的赫顿,假象中的风向标、小尖塔、滴水嘴、城垛、穹棱和窗格花,绮丽、透明、清晰。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不过是栋又费钱又阴沉过时的砖头房子。
      老好人托尼是个乏味而循规蹈矩的人。上伦敦找背着他通奸的妻子,思来想去,以酒浇愁,结果还是没去成;儿子意外身亡,他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人最不想要的就是宗教”,想的全是实际的丧事处理和别人的情感;背叛了他的妻子提出离婚,他感到不可思议,却没有愤怒。他冷静得不应该。他有充分的理由伤心、流泪、羞耻、愤懑、甚至竭斯底里,一蹶不振,但他都没有,只是换了个俱乐部,避开熟人,去吃晚餐。
      我之所以想在那一章节前终卷,是因为老托尼在得知妻子讹诈意图后,果断拒绝离婚,畧下狠话:离婚可以,赡养费没有。我出国去,你好自珍重。读下来,非常解气。一个虚荣、肤浅、愚蠢、冷酷无情的无耻女人真的配不上你。她从来不爱你,也从来不懂你。
      全世界都认为老托尼是个怪人,全世界都对他评头论足,他其实只是笨拙。他是个单纯的、为他人着想的好人。
      老托尼只有在一桩事情是冲动的,这样一桩事情关系到他理想化的赫顿,关系到他哥特式的梦想。他选择了随同一个江湖医生探险去,寻找一座城市。
      他不晓得,不会晓得,这样一座绮丽、透明的城市不存在于文明世界,同样也不存在于蛮荒世界。没有秩序,无论你身处伦敦上流社交界还是亚马逊流域。
      这是一种多么绝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幻灭。
      除了他,每个人都因他的缘故或多或少得到了好处,不论是文明的伦敦还是蛮荒的巴西,这个世界因为他的消失而利益更大化了。而他,陷在身不由己的泥潭里,给凶残、阴险而神秘的陶德一遍一遍得念狄更斯。
      这是一种多么沉痛,而又无可奈何的讽刺。
      我很一厢情愿得设想:如果我遇上了朗读施虐狂陶德该怎么办?我会表面恭敬,假装接受现实,假以时日,熟悉当地的地形,学习当地的草药和语言,伺机下药把陶德杀了,走出丛林,重获自由。但转念一想,即使这样,又能如何?老托尼的哥特世界还是幻灭了。何况以托尼的性格,断然不会“卧薪尝胆”,只会逆来顺受,直到无知无觉。
      一掬尘土,给你看的是恐惧在尘土里。Evelyn Waugh 对于“荒原”的阐述,让我觉得,这真的是无法挽回的悲哀。
      所幸生活不是小说,总还是有点纯粹、有点救赎、有点希望。
      
  •     Evelyn Waugh
  •     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托尼.太特么悲了..诶.
  •     电影里这个老好人托尼让JamesWilby来演,让人看得内伤上加内伤啊.
  •     节奏把握得真好,没有一丝冗余信息。
  •       精细的文字,非得细细品读才有得趣味。
      对话中的小戏谑,优雅的不动声色的幽默,不显眼却很精妙的设计是大看点。若真是为了看情节为了看思想而大嚼特嚼这本书,就糟蹋了。
  •     作者是个男人。
  •     爱上他了
  •     伊夫林·沃的《荒原》
  •     对胃口。更想看brideshead revisited了。
  •     没有明白,为什么取了这样的名字,a handful of dust.虽然人生最终不过是 a handful of dust.电影版的结局很内伤,tony永远的留在了南美。
  •     还没看到一半就引起抑郁了 结尾有些刻意 否则可以给五星
  •     天才的反讽之作,刻薄与机巧,在处理精神“荒原”这一主题上,缺少《故地重游》的厚重绵醇。正文的结尾是一种了断,对新时代生活的预示;另一种结局则是彻底走向麻木衰朽。
  •     wilby 很有那种淡淡的软弱的贵族感~ 《理想丈夫》里的表演也很到位
  •       如果不看作者名Evelyn Waugh,简直难以想象《一把尘土》(我更喜欢《一抔土》这个译名)与《旧地重游》出自同一位作者。《旧地重游》通篇充满淡淡的哀伤,是对正在消逝的贵族生活的一曲挽歌,也是对爱情、友情和信仰的理想颂歌。而《一把尘土》却是对上层阶级无聊生活以及无所事事的人们玩弄爱情(或受情欲驱使而不能自拔)的无情嘲讽和揭露。
      
      然而,仔细阅读比较,却又不妨将这两部小说视为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群人生活的两种解读。其实生活本身何尝不是如此,可以理想化至九重天,也能够现实化至可鄙可笑,或者虚无化至一抔尘土。
      阅读同一位作者的多部小说,常常会发现作家们总在反复讲述着同一个故事,他们自己唯一的故事:纳博科夫永远追忆着洛丽塔,格林总是周旋在上帝和情人之间,克莱齐奥时刻不忘摆出一副抛弃现代文明回归本原的面孔,而Evelyn Waugh却总是让人们看见“和睦”家庭之间的道道裂缝。
      
      Brenda与Julia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自私任性,却不会遭遇绝路;Tony可以是Rex,一心只想留住眼前的生活,对别人的感受和所作所为无动于衷(He is simply not there);Tony也可以是Charles,《一把尘土》对Tony在南美丛林中经历的详细叙述补足了《旧地重游》中对Charles这段生涯的一笔带过。John Beever这样趋炎附势的人,恰好符合传说中Evelyn Waugh自己作为“a world-class snob and social climber”的形象。但是到了最后,似乎生活只对于Tony是“一把尘土”。Beever仍然腆起脸皮到处赶饭局,Brenda亲手毁了Tony和自己的幸福,到了故事结尾却又正在开始另一段似乎也相当不错的恋情。虽然Robert Frost说“a road not taken”can never be taken,但Brenda却能够回到岔路口重新来过。
      
      作者给Tony安排那样的结局,则实在有点过于残酷。或许小说的主旨就在于:安于现状的人,哪怕心地无比善良,也永远无法留住现状;想要波澜不惊的生活,最后总会得到死水一潭?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