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岛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7
ISBN:9787506320542
作者:[意] 安伯托·埃柯
页数:440页

作者简介

一六四三年的炽热的夏天,负有寻找一百八十度经度线位置秘密任务的商船阿玛利里斯号遇难了。惟一的幸存者罗贝托,漂流到弃船达芙妮号上,遇到了耶稣会的神父卡斯帕,两人不约而同地寻找同一个目标——地球表面虚拟的分日经度线。这条能划分昨日今日,将今日之岛转化成昨日之岛的时间分界线,到底要如何测度呢?想以正确的经纬度夺取海上霸权的各国展开了尔虞我诈的间谍战,而在追寻真理答案和生命知识的同时,罗贝托面对的却是一场永不能登岸的冒险……

书籍目录

导读 不登岸便不登岸
――航向小说洪荒世界的《昨日之岛》
第一章 达芙妮号
第二章 家乡旧事
第三章 花香鸟语
第四章 攻防之战
第五章 世局多变
第六章 光影妙术
第七章 痛失所怙
第八章 当代新知
第九章 旷世奇器
第十章 地理新说
第十一章 谨慎至上
第十二章 内心激情
第十三章 情欲地图
第十四章 论武器学
……
结语

内容概要

安伯托·埃柯,1932年生于意大利,他身兼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等多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记号语言学权威。他的学术研究范围广泛,从圣多玛斯·阿奎纳到詹姆斯·乔伊思乃至于超人,知识极为渊博。个人藏书超过三万册,已发表过十余本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读者的角色——记号语言学的探讨》这部专著。
《玫瑰的名字》是埃柯的第一部小说。自1980年出版后,迅速赢得各界一致的好评,荣获意大利两个最高文学奖和法国的文学奖,席卷欧美各地的畅销排行榜,迄今销售已超过一千六百万册,并被翻译成三十五种文字,在美、加、英、法、德均被誉为“最佳小说”,受到读者和评论界的交口称赞。达到了文学的高质量和畅销的完美统一。尽管第一本小说《玫瑰的名字》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却迟至八年后才再度出版第二本小说——《傅科摆》,正如各方预料,又再度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轰动,成为最热门的阅读话题。
埃柯的第三本小说《昨日之岛》,自1994年出版后,亦已畅销逾三百万册。埃柯另著有《带着鲑鱼去旅行》、《误读》、《智慧女神的火药》、《康德与鸭兽》等杂文集。


 昨日之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艾柯读后 下午终于看完了艾柯的《昨日之岛》,原本还不至于用“终于”这个词暗夹讽刺,但读到一半时看了宫崎骏的《再见萤火虫》。 当提着小小灯笼漫天飞舞的萤火虫在眼泪中被折射出更多的荧光,在夏夜的河面上飘浮闪动的时候,眼泪虽然改变不了世界,却似乎可以改变世界观:拿起书,我的看法已经变化。 可能更真实的情形是这样的:《昨日之岛》看得人心里暗暗犯烦,于是下意识地选择了一张感情诉求强烈的片子平衡自己的情绪。无论怎样,结果都是——《昨日之岛》再次被翻开的时候,我变得很急噪,书里面有趣的地方显得不再那么有趣,就像那些不太有趣的书通常的命运一样,出于一种责任心,我才坚持把它们读完。 这么说《昨日之岛》有点不公平。在很多显露智慧的地方,它甚至比《玫瑰的名字》更有趣。如果说《玫瑰的名字》吸引人的是在侦探情节中表现出的推理能力,那么《昨日之岛》出彩的地方全在它压根就是一部胡说八道的作品,智力过剩者妄想编排的记录。也就是说,作者从观念出发的虚构能力,和完善构思的每一细节的想象力,以及把这一切恰当顺畅地写出来的表现力,都值得敬佩。 和《玫瑰的名字》一样,宗教在小说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像一只痰盂,随时准备充满作者揶揄的倾吐;像远处移动着的画满同心圆的靶心,顷刻间就迎来作者梅雨般持续不断的讽刺挖苦的箭簇;又像一幅幕布,反反复复不停放映着同一部电影:作为唯一主角的作者的智者形象被强调到令人痛苦的程度,显示智慧主要的方式就是对宗教加以火刑般炽烈的嘲弄。 的确,对一个现代智者来说,先知这个职业已经彻底失去了就业市场,那全怪以往的先知毁了行情,因此宗教很难不成为智慧集束炸弹倾泻的首选目标,虽然这未免有点痛打落水狗的作派。书中第37节所写道——一块石头可能有意识但毕竟只是一块石头,因此石头只会不停地自言自语:“我是一块石头,我是一块石头。”连这也太复杂,最后只剩下一句:“石头,石头。” 艾柯在小说里很有毅力地重复着:“我有智慧,我有智慧。”再简化一点:“智慧,智慧。” 仍然像《玫瑰的名字》一样,靠编织一支花纹奇巧的袜子装满自己做了一辈子学者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既得意于读者被一个故事圈套逗引得食不甘味,又得逞于让读者被迫接受他的枯燥思辩,已经无法让智者艾柯得到满足。在《昨日之岛》中,这只袜子也被作者用后设式写作加以颠覆,而后设式写作本身,同样被颠覆,作者惟恐评论家显露智慧,对他的小说作出一幅看透状。据说艾柯有一部论文集《诠释与过度诠释》,我想看过之后才可能更正确地解读他的作品,但问题是,“过度”感已经统驭了我,过度的正确与过度的机智,让人兴趣顿消。 随时准备解构一切,随时准备讽刺一切,随时准备追求更正确的事物或说法,随时准备陷入自己思维的迷宫里,这就是智者的气质。“其实所谓的天性或许只是居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类祖先在征服自然、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养成的习惯而已”,这句话就是该书风格的一只标签,被忽略的与被肯定的在这个判断句中同样富于意味。 无疑,阅读《昨日之岛》可获一箩筐的乐趣,作者的机智时常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书中思考上帝惩罚人类时,淹没了所有陆地的洪水从哪里来,答案竟然是把本初子午线这边的昨日之水倒到今天!而主人公眼中的岛屿究竟是今日之岛还是昨日之岛,也着实闹了不少观念的笑话。 17世纪搅拌的信仰、科学与迷信混杂的饲料喂养出的昨日儿女,被塑造成了娱乐今日读者的明星——号称用知识证明上帝伟大的耶稣会卡斯帕神父,发明了一个能在海底行走的水底钟。在以令人惊叹的完美解决了诸多细节之后,今日读者很容易就看出该机械最要命的问题是竟然不密封,需要人从钟里伸出双腿行走!书中人哪有这等见识,惊讶地赞叹:“天哪,这些耶稣会士个个都这么聪明!…这种事情不亲眼目睹,任何人都无法想象。说不定日后各大海洋的谷底到处都会挤满耶稣会士。”靠,我笑翻了。如此大面积的以祖先的愚顽取乐,让人不免对当下事略有心悸: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自信,确保今日之种种科学,不沉淀为后人眼中的幽默艺术? 妄想出海寻找180度经线的书中人,最终被困在本初子午线附近的沉船上。靠终日回忆与幻想打发寂寞时光的书中人,终于被时间的顺序搞晕了脑子:“啊,海湾实在太昨天了!”“要去如此早的彼岸该有多难!”“乌云正从岛屿那边漂移过来,而今天在这里却是晴空万里。”虚拟的经线、虚妄的爱情、欧洲大国争霸海洋的较量,都拥挤在永远不能登岸的废船上。 张大春在小说的导读中不断提醒我们,艾柯的写作符合他的师长卡尔维诺关于文学“繁复”之美的定义,艾柯在创作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如果说《玫瑰的名字》显得过于饶舌(一部小说的删节本被认为更可读,这对小说来说几乎是不应被容忍的),博学的学者与小说的作者两种身份在《昨日之岛》中融合得似乎更成功一些。这种繁复,甚至是一种小说艺术之外的繁复,它已经证明了文学的宽容。不必再呼吁把诺贝尔奖颁给艾柯了,虽然戈迪默、高行健、库切一甘人等被认为是二流作家,但奖金从二流作家转到一流学者手里,反映出的同样是文学的尴尬。 《再见萤火虫》里,日本小女孩稚气而微弱的呼喊声“哥哥”,让人心痛难忍。伊凡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无法让上帝回答完全无辜的儿童为什么该遭受罪恶的屠戮,而艾柯则根本不想设计这样的提问。如此要求一部小说似乎苛刻,但小说毕竟不是词典。在宗教的迷妄过后,独立而自由的人们迎来战争的迷妄,如今,硝烟散尽,打开艾柯的小说,眼前一片智慧的迷惘。荒原之上,在心与智之间,是否残存着一条路给我们行走?2003/12/24
  •     《昨日之岛》的第一叙述者是第一人称我,但这个叙事者就像不存在一样,或者说是全知全能的,偶尔出来说一句话,有点象中国古典话本小说,应该算是超叙述。第二叙事者就是主人公罗贝托,他的故事是主线,时而回忆,时而回到现状,有一个“二我差”的问题。就小说本身来说,我认为艾柯并不是很高明的小说家。作为学者,自然有学者的因素影响,这种影响时刻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人物仿佛只是概念和符号,是作者渊博知识的传声筒,是作者宣泄知识的代码,他只是一个符号。并不是一个性格饱满、有自己特征的人物形象,基本是艾柯的一个概念。文中大段大段的关于动物、植物、科学、地理、战争的描写和叙述,甚至对于爱情、激情的描绘和讲述,都在显示作者广博的知识,人物形象完全受到限制。和职业小说家、专业作家写的小说完全不同,看他的小说,像是走进了百科全书,像是在听老师的训诫、教导和讲授。人物的争论对话像是教授学者们在讨论哲学学术问题。其中“武器膏药”和“交感粉末”的故事最令人吃惊,但又极具说服力,好像是真的一样。想起磁石,可能是有道理,万事万物都有物质性,就连精神情感也是微粒状的,也会象光线和波一样流动。波德莱尔也说大自然是象征的森林,万事万物都存在着交感。(我简直要相信了,因为我也相信通感,心电感应,就是“交感”吧。那么当我想念某个人的时候,他/她一定是心有灵犀了。)《昨日之岛》情节不是太曲折,甚至简单,人物性格不复杂,甚至简单。但是令人着迷的就是小说的知识含量太高,对于知识的探索是现代人的通病,每个人都在狂热的追求知识。依据福柯的观点,知识就是权力,(培根最早说过此话),那么大家就都是在追逐权力。知识和真理的不可知性,神秘性,使得它变得深刻。如果终极真理是无限延宕的,那么就不存在什么终极。从远古到当今,到底什么是终极的真理,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那么它就是不存在的。上帝是否存在,是否不存在,应该不存在吧,因为到现在也还没出现。但伏尔泰说,没有上帝,我们要创造一个上帝。康德黑格尔认为有一个绝对的真理在控制我们,而不管能否证明其存在。这是典型的学者型小说,将他的符号学理论完美体现。大量的象征隐喻无处不在,寻找鸽子一章,将鸽子的历史与现实,象征与隐喻全部揭示,认为鸽子是嗜欲但因之而忠诚的动物,如此全面怪异的解释鸽子的,也只有艾柯。艾柯研究的是中世纪历史哲学和美学,他善于在小说中利用这些历史掌故,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现代社会联合,既有历史小说的厚重幽深,又有后现代的反讽和戏仿。他喜欢讨论哲学,喜欢炫耀知识,喜欢将他无所不通的知识全部化入小说中去。当读者品尝知识琼浆的时候,简直忘记了人物是谁,他到底要干什么,他有什么特征,随着人物到处活动,也像他一样无知的沐浴在知识的照耀中。《昨日之岛》主人公罗贝托,是个毫无特色的符号。他完全是作者的代言人,读者跟随他的行踪,在并不令人惊奇的惊人事件中,虚惊。不过,后现代的小说人物基本都是扁平人物,性格丰满的圆形人物是现实主义的特权。但也不是如此绝对,小说中“当代新知”一章,神父的宣讲简直活脱脱一个伏脱冷再现,而罗贝托则变成了天真的拉斯科尔尼可夫。他实际上非常类似这个人物,整部小说也是在写他的回忆和成长过程。当然,小说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知识,又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所以它更大程度上是历史哲理小说。和经典的小说相比,恐怕不能算是上品。经典小说,对于人性的刻画,对于社会的描绘和观察,如托尔斯泰,托斯陀耶夫斯基、巴尔扎克的小说等,是难以被人超越的。太多的哲学讨论,让人感觉是教条。《昨日之岛》越到后面越是离奇,罗贝托干脆把日记变成了小说,他的幻想到达了极限。实际上他就是艾柯自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神游万里。这是艾柯的个性特点,上天入地,飞越古今。如果说互文性无处不在但程度有别,那么艾柯则是将互文性发挥到了极限。艾柯风靡世界,他的小说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具有神秘性,推理性,因而引起人们的兴趣。艾柯的人物认为:神秘、秘而不宣的东西就是深刻的。表面化、公开化,就不再深刻,其价值也值得怀疑。但实际上不完全对,因为真理很明白,很单纯,但并不肤浅。正如《傅科摆》中卡素朋和莉亚之争。《昨日之岛》明显的具有机械性和散乱性,和职业小说家带来的美感是背道而驰的。它具有独异的特征,但艺术魅力稍逊一筹,这一点在《波多里诺》中得到了很大的补偿,因而《波多里诺》应该是他小说中的代表。
  •     这是我看的继《玫瑰之名》后,安伯托·埃柯的第二部作品。在《玫瑰之名》后就被他的博学隐讳深刻诡谲和智慧所深深的吸引,虽然读起来很多时候都是半懂不懂的感觉,但是每读了一段,都不禁思绪万千。这部作品和《玫瑰之名》不同,并不带有侦探推理的元素,读起来的思想性有时倒有些像解释类似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或者爱因斯坦相对时间的感觉,难懂。但是经过“痛苦”的思考过程,总能够感悟很多东西。而他的思想也是远远超出了小说本身。所以我宁愿称之为一部“卡尔维诺定义“的思想性百科全书,而非简单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我看了半个月才看完。原因倒不是这么难读,而是学习任务的确比较重,一天只能读一两章,而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太深刻了。故事梗概非常简单,一个年轻身体虚弱的年轻人罗贝托乘坐的船在海难中失事,他侥幸生还,并上了另一艘破旧无人的航船,在这里过着一种交织着幻想回忆和现实般梦境的生活。类似题材的作品,比较写实的算得上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或者类似《辛巴达历险记》。但是在我心目中,这部作品在这个平庸的时代,无疑显得更加的突兀与高尚,并且更加的深刻。(本书成书于1995年)。安伯托·埃柯恐怕是这个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伟大的记号语言学家和博学家了,他看过的书比图书馆的还多,作为一个博学到了恐怖的学者,他讲故事的想象力和文笔真的是非常优秀。能够将自己所积累的知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自己创造的完美故事中,这个学者也的确是绝无仅有的。相对于《玫瑰之名》,我更喜欢这部作品。因为《玫瑰之名》中的很多相关背景我都不太熟悉,而这部作品中发生的事情仿佛就明晰的在我身边流过,而所谓“读者位置”的科学也在这部作品中运用到了极致。让读者思考,让读者感悟,这恐怕是安伯托·埃柯的写作精神,而真正的目的,大概就是在这时间如洪流般的社会里,给每个人的心里,留下一片回归思考的“昨日之岛”。本书的主题依然是被禁止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最终暴露于阳光之下的过程,载体则是年轻主人公的回忆和日记,以及所经历的事情。这应该也是本书最最深刻的主旨了。安伯托·埃柯写了一系列的书,通过我看的两本,我隐隐的感觉到他内心说透露出的那一丝丝不满,一丝丝嘲笑,以及他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的骄傲。十七世纪地理大发现后不久,航海技术突飞猛进,而各个国家都在相应的争夺制海权。当时航海的定位、时间计算主要靠的是罗盘,星星等等并不精确的证据,而很多人都意识到了,如果能够找到测算经度的正确方法,无疑就能找到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围绕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我眼中看来一些很蒙昧的人和观点,甚至说有些可笑的,在当时,一定显得非常庄严和神圣。而另一种“交感粉末”的奇怪学说,则在作品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个相当精妙又深刻的故事。我只想简单的说说读完这部作品后的一点感受,和自己的一点点思考吧。因为本书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我无法洞悉全部奥秘,甚至根本就不能把自己想到的十分之一表达出来,简单说说吧。(对了,对于昨日之岛的最终象征涵义,我觉得自己还是稍稍抓住边缘却无法完全清楚,将来有空一定再仔细重读^_^)时间·思考这部《昨日之岛》,问题的中心所在,就是时间。如果通过精确测定经度来确定航海中的时间,如何找到那条精确的日期变更线,以及上帝40天的大洪水,其根源即来自这永无穷尽的昨日之水。当时在现在的我们看,(只需要用到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不需要太复杂),就能够明白其中的荒谬和不科学之处。但是我还是明白埃柯心中的想法,这不仅仅是一个上帝惩罚人类的故事,不仅仅是描写一场恐怖的灾难,更是在阐述一种思想。时间,其实人类规定时间,划定时间,并依据时间,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数字游戏。这个世界太精确,所以需要时间。但是对于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根本就没有人想过。爱因斯坦的话最简单,可以用钟测量的,就是时间。时间从秒针、分针、时针下匆匆流过,而你却不能仅仅通过调整钟表来留住时间。(当然你可以同时拨动世界上所有的钟表,从而在这个数字游戏中获胜),但是那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因为时间超脱物质存在,而本来规定时间的存在,就是一种自欺欺人吧。但是没有时间,人类社会,也无法正常的运转,这样就陷入了不得不用自己创造规定的东西来给自己添加一个秩序。人类无疑是聪明的,但是另一个意义上,也是无奈的。我喜欢《圣经》里面的故事,虽然他简单,却淳朴,真实,昭示最简单的真理。而真理,都是简洁并且完美的。太复杂的生活方式导致高度的文明,高度的物质化,而高度的文明和物质化,又使存在其中的人,无法回归原始的思考。这也是人类的悲哀吧。(不管拉,什么也不想,活的也蛮开心,这些,也不过是思想者奢侈的游戏罢了^_^)宇宙·虚无喜欢想象的人通常都喜欢宇宙物理学,包括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等,但是核心还是想象力。我也算是个喜欢想象的人,一直都在追寻宇宙的真相。想起以前看到一部科幻小说,很多科学家排队的迎接死亡,因为他们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换取宇宙的真相,这是那位作者的发自内心的呼喊。但身在这个宇宙中的我们,注定一辈子追寻,却一辈子无法看透。爱因斯坦天生就不喜欢无穷这种说法,信奉一切都是简洁有序和谐并遵循简单的原理而存在运转着的,但是量子力学的巨大成功使他不得不认识到其实上帝也在掷骰子。他的宇宙常数、他与量子力学的抗争、他拒不承认史瓦西的发现,这是一个可爱老人在抵制违反他内心完美的宇宙模型的一些可爱的举动罢了。任何人,在宇宙面前,都是极其渺小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里,但是我们能够走出去;西方人曾认为他们生活在一块放心的地面上,麦哲伦给出了真相,而后来人类又为自己生活在这个二维闭合曲面的世界而悲哀,古有万户为火箭而失性命,后有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科学和勇气,总是不断的指导人类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现在美国沙漠中功能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已经能够看到200亿光年外的宇宙,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这些霍金、彭罗斯、卢米涅们,最终证实了时空由于引力场而极度弯曲或是虫蚀洞之类的东西能够支持星际旅行,人类在宇宙的面前,终究还是渺小的。大象身上的虱子,永远无法知道大象的模样,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现在也只有这些物理定律和一幅微波背景图吧了,有谁能够解释原始基点中的那么多正无穷呢?假如世界有个终极,那么虚无就不可能存在。为了否定“无”,我们提出了“虚无”,而这种“虚无”本身,就是无限。就像证明上帝存在本身一样荒谬,这只是一种思想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弄清楚。甚至说这是逻辑的事情,而并非科学。生命·死亡生命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现象。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经历着一个个轮回。这是规律,更是规则,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则。相对于死亡的终点,也衍生出了不同的世界观,归根结底,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就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珍惜生命的人,必然珍惜生活。惧怕死亡的人,必将无法幸福。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是宿命,死亡是必然的方向。当一个人能够认真的思考自己的死亡时,他才能够明白他必须去珍爱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年,同一个舞台上,你扮演你自己,我扮演我自己,台词互不相同,经历互不相同,有人上,有人下,有喜有悲,你的所有生命,其实就这些些。戏终人散,想留,都留不住。不要等到你需要珍惜生命的时候懂得珍惜,因为那个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生命的目的不在于结局,因为结局已定。生命的目的,并不在目的,而在于过程本身。过程,才是真正的目的。珍惜自己的每一天,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必然有一天,世界毁灭,你留下的所有痕迹都不复存在。但是毕竟你曾经存在过,这是属于你的财富,不是别人任何人的。有些事情不必想的太透,不必太想结果。仿佛想的太透就会虚无,就会明白结局已定,但是这恰恰是一种想的不透。想的太透,即是想不透。其实所有事情,存在即为合理,本质上,都很简单。思考·上帝上帝赋予人类最深刻最精髓也最折磨人的东西,无疑就是思考。人出生下来,就注定会思考,其实真正的傻瓜,才是世界上活的最开心最潇洒的人。任何行为,都来自于思考。思考即是简单,又是一种极致。人是一种奇怪的东西,说穿了就是很多原子堆积在一起的产物,而这些东西彼此紧密有机的结合,又形成了如此奇异的东西。思考是为了生存和发展,这个范围太大,实在无法多说。科学和上帝,本来是无法并存的。因为科学解决不了一些难题,所以才有上帝的存在。上帝造就一切,除了科学,因为科学是本质,上帝是存在。而很多聪明的科学家,都无疑在利用这上帝这个特殊的角色,牛顿本身就信奉上帝,他的世界也充满理性,并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秩序。可惜他后辈子陷入自己认识的泥潭,拼命证明上帝的存在,计算约柜的大小。爱因斯坦无疑来得高明的多,他把上帝当作一个朋友,一个对等的朋友,甚至是一个自己的影子。他说上帝也不同意,本身是他不同意,一切本该存在并将被证实的东西,最终得到了证实,他感谢上帝,其实也是在感谢自己的智慧和坚持。在无奈的接受上帝掷骰子的思想时,他的世界也在渐渐的倾斜。人可以不相信上帝,但是心中一定要有一个上帝,一个属于自己的上帝。但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上帝的存在,他是万能的。上帝在赋予人类思考能力的同时,又将自身奉献给人类。也许(当然)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中,从来就没有过上帝的存在,但是上帝又是真的无处不在吧。这也是思考本身的魅力所在。安伯托·埃柯是一个博学隐讳的学者。不拥有能够和他平等对话的渊博知识,我只能从他的作品中管中窥豹。他以文人的姿态悄然崛起于文坛,又如旋风一般席卷带来大量复杂深刻的思想。但是他这个人,他做这些事情,本身有什么目的呢?一个人,当他的知识到了一定程度时,就必然开始思考。当他思考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产生自己无法改变的世界观。埃柯以一种复杂轻快满是思考性的文学,和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深刻,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不得不为他的思想而思索。他在作品中透露出的对于禁止知识的渴求,对于时间、生命、宇宙、思考本身的思索,于这个物质化、时间化、节奏化、非生命化的时代说格格不如。在嘲笑这个世界的同时,埃柯也在唤起大家最原始的那种怀疑,那种思考的能力,以及那种思考的乐趣。思考是有趣的,看到这样一个忙碌而无机的社会,他肯定会不断的摇头吧。他以自己的笔,来揭示思考的真谛,这才是他开始写作的初衷。但是毕竟,这种人,世界上永远都是少数,能够理解,能够明白他的人,依然也是少数。或者,连他自己,有时候都不理解自己吧。所以在他最精彩的暗含在作品中的每个主人公,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中能够感觉到自身的存在,那种怀疑感,那种回忆感,那种不确定感,那种不安全感。他写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人更内在的东西,而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共鸣。不喜欢他作品的人,一页也看不下去。喜欢他作品的人,会锲而不舍的读下去。读完你才会发现,思考,才是世界上最大的乐趣。而教会你享受这种乐趣的人,就是这个伟大高尚诡谲而深刻的绝无仅有的博学家――安伯托·埃柯。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绝赞!
  •     近期准备再读一遍
  •     万恶的图书馆,泪。
  •     译者还是有点可怕。这丛书,怎么背胶都断了。读着特忐忑。
  •     看了前三章,句子太长了,没信心再看下去了
  •     忧郁而混乱的时间线
  •     想象力惊人
  •     主线还真是太简单了些,看其中穿插的历史部分
  •     艾柯的脑洞真是大的惊人。中间男主和卡斯帕神父相依相守的部分非常吸引人,如果说神父的死亡很有浪漫气息可以接受,男主爹和圣萨凡就死的太丫憋屈了!
  •     2007.5.2偶拾于单向街
  •     以前看的了,竟然让我找到了!哈哈
  •     至《悠游小说林》方明了它的多层套镜式炫技。然一如不喜博尔赫斯的梦式大脑碎片,不接地气,况讽喻不足以动人。
  •     “昨日”是对文学创作最好的隐喻。这大概是艾柯探讨文学的味最浓的一部了,不过整体性和对读者的吸引程度略逊另外几部,依旧是万花筒和三段论的皮、终极问题的瓤;自己也有点审eco疲劳。另外这个翻译如此遣词,去翻日本新感觉派更合适吧。期待新译本。
  •     最后几章有点读不下去。
  •     第一本艾柯。最喜欢的是里边的议论。
  •     没《玫瑰的名字》好看,至四分之三处放弃。很不赞同某些评论中过度的赞誉,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饱学的知识分子自娱自乐的扯淡和编瞎话。
  •     繁复!这是一本符号建构论相关的假小说吧!套个小说的壳把好多的论述都上帝视角堆进去了啊。。
  •     觉得不如《波多里诺》和《玫瑰之名》
  •     补记
  •     难以下咽,遂没看完……
  •     三部曲里最喜欢的一本
  •     怎么说呢,阅读乐趣不多,但值得一看所谓的“开放式的百科全书”,作为小说就差了
  •     2011年7月标注的在读,2016年1月读完。过去了4年半啊。
  •     又是费脑子的小说,这种频频掉书袋又如此荒诞不经得故事——到了岛上便是昨天了,事实上很有趣——不是文本的形式而是想到埃柯本人。一件大家都知道荒诞的事情,他偏偏能写得让主人公罗贝托与书中形形色色所有的人坚信其存在,用埃柯那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宗教、语言学知识,真tm的牛b。
  •     把“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体现得很完美,但是大概是我还不能适应这种对故事情节本身弃于不顾的写作模式,只觉得通篇结构松散到莫明其妙,到最后元小说的部分更是如坠云雾,稀里糊涂就翻了最后一页……这或许就是张大春说的“不登岛”吧,可惜我还只是一个终求登岛的泅渡者。
  •     三分之一了还没读进去。放弃。没评分。
  •     笑死我了!Eco的书总是给人感觉特牛B又特搞笑~~~
  •     不错的一本读物
  •     作为小说好像还少点什么
  •     不知道是心态还是什么原因,读到好多地方都很出戏,艾柯几本小说里不太好看和有名的一本,不过风格还是那样,知识量炫技,主要是文艺复兴的背景
  •     可能的确逊色了,还有我们的审美趣味习惯了。但是仍然是难得一见的好小说。
  •     山贼就安心当山贼嘛,写写美的、丑的历史才是兄台的正事,三部小说即视感太强,电影手法更适宜用来呈现。
  •     古色古香的翻译……
  •     反切子午 交感粉末 十二宫 星历表 流体静力平衡 十七世纪消失的所罗门群岛 海下行走的钟 以时代背景为母题的玩笑 及不明第一叙述者至终未解的谜团 阅读间隔只一次长达一周 埃科在他这一本中扮演了一个二流小说家 只有顶级学者懂得如何让一路往前飞奔的故事停下来 “天亮了 故事先停在这里 今天埃科叔叔给你们讲天文地理民俗历史还是量子力学好呢 好那就博物学吧我们上课”
  •     真难为译者了,虽然一望可知的错误还是不少……
  •     这个算科普读物吗,对某些人来说。我是没看出什么特别的概念
  •     膜拜。得写一个长篇索隐。
  •     "黑夜漫长,罗贝托把珊瑚世界抛到脑后,兴高采烈去描写一些新的情节。可是观念虽然改变,他的感受还是同于从前,快乐伴随悸痛,愁苦掺杂畅美。"
  •     这个译本居然一点翻译腔都没有,简直太神奇了。很私密接近于密室小说却又很壮观,剧情扑朔迷离一惊一乍却又很大气,简直太棒了…读到交感粉末的时候反复看了好几遍想着“这是什么鬼我真的没看错吗”…
  •     纯属虚构?
  •     四星只是针对艾柯而言的……还是更喜欢玫瑰之名和傅科摆。
  •     未完
  •     《城邦暴力团》里,张大春始终没有明确交代年轻气盛的李绶武是如何褪去锋芒,化身为“哑巢父”的。不过既然“崩即崩耳”的豁达可以上沿自本书的“不登岸便不登岸”,我们不妨借此一窥端倪。埃科的长篇总是带有成长小说的要素,换句话说,时间于人的影响是他一以贯之的研究问题。
  •     啊波诡云谲。
  •     他烧了船,游向一个生还的可能性。这是篇精彩的历险记,却没有令人欢欣鼓舞的结局。
  •     书很好,翻译太差
  •     居然比玫瑰的名字还难读。
  •     10年前了。
  •     一、今年读到现在为止最棒的译作。二、所有的类似海难小说(礼拜五、蝇王)甚至封闭、孤独氛围下的小说最后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哲思= =|| 三、艾柯聪明得让人没法读。 四、你们理解的,十七世纪的人写作就是这个调调…… 不大用大脑的。 五、所以说上帝究竟把昨天的水都抽到哪里去了? 六、拜其所赐我今晚论文又毁了。七、经度这一类的小说对我来言还真是一戳即中啊。八、交感粉末也是。 九、犹大应该好好学习赫拉克利特。 十、明天不要来可以吗。
  •     这本书忒难找了,越得不到越纠结。万能的淘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