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书评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49537112
作者:徐迅雷
页数:384页

这个世界会好吗?

爱祖国是重要的,爱地球更是重要的,爱宇宙也同样是很重要的。你是要“伪爱国”,还是要“爱人类”?那些“一根筋爱国主义”,就是“伪爱国”。个中道理,智者早已阐述过:国家是为人民建立的,人权永远高于主权。国是环境,人是根本。爱生命比爱国更根本,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闹爱国》徐会长的文字掷地有声,对于“狭隘”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者当然是非常及时的提醒。但是,事情并不应该这样简单。作者以转引自胡适《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中的康大名教授Goldwin Smith所谓“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胡译:“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今人以 “还”替“犹”,是为耳顺)为题,用心良苦。题名背后的急切,博爱,声嘶力竭,恨不成钢之柔情,令人心酸。理想主义者经常会受到的挑战就是:—多数人不理你那套怎么办?少数人你能坚持的下去吗?—能。这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吹的。有人选择流血,“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人弃医从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有人弃笔从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为什么?—只为争取那“一个人的多数”!然而,有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几稀,有能力的“理想主义者”几稀。有品格的“理想主义者”几稀。这样的要求看似单薄,实则有聊。国际关系学者,“一个孤独的个体思想家”,约翰·赫兹在《政治现实主义和政治理想主义:理论和现实的研究》书中提出的“对立面危险原则”:曾经处于受压迫地位的人们在推翻了当权者之后,自己取得了权力的主宰,由此他们,不可避免地,也会很快变得专制起来。大凡是为了维持这一主宰地位,他们转而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压制他人,之前自己曾经追求过的自由理想也随之被抛弃。不知在多少“理想主义者”身上应验。赫兹进而提出:尽管国际关系中的权力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权力现象也是无法消除的,但是通过一定的“平衡”以及引导(“权力的作用是可以加以引导的”),在充分承认权力的不可避免性和大国关系中的“强权政治”现象的基础上,完全可能做到寻求一些手段和方法,将对外政策引导至一个可控制的体系范围内,以此来服务于某种特定秩序,特别是用来实现力量的均衡和避免霸权的出现。在政治思想史上,赫兹绝不是唯一试图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政治哲学之间实现平衡的政治哲学家。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政治现实主义理论大事并不信奉权力与自由的绝对的二元对立,在强调权力与安全的同时,不乏对自由,正义等基本理念的关注。从修昔底德对雅典赤裸裸帝国主义行径的道德谴责,到苦闷的道德现实主义这卢梭,再到“甚至现实主义是不够的”,并试图在届时权力现象并力图超越它的现实主义集大成者爱德华·卡尔,无一不都注意到了道德、理想因素在其思考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现实主义大师卡尔尤其曾这样写到:“愿望是思想之父,是人类正常思维的源头。不得不承认,政治学不应仅仅是一门‘是什么’的学问,而且也因是一门‘应该是什么’的学问。毕竟,一切健康的人类行为和一切健康的人类思维,必须在乌托邦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在自由意志和客观决定之间建立一种平衡。理想主义者也许成不了大气候,但没有了理想,没有了理想主义者的社会,我不敢想象。回到徐会长新书中的核心提问:你是要“伪爱国”,还是要“爱人类”?我不禁要质问作者,你是要“伪爱人类”吗?当然不是,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所谓“伪爱人类”的必要与首要,答案显而易见!1918年11月7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正准备出门,遇到漱溟,二人谈起关于欧战的一则新闻。“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济问道。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就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投净业湖自尽。

人性的光辉

“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这句话出自胡适。1914年胡适在《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一文中,引用了美国学者Goldwin Smith的“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胡适将该句译为“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意思是,人权的位阶高于国家主权的位阶;一个人,不管他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不管他属于哪个民族和人种,不管他有着怎样的宗教和信仰,他的生命的价值永远超越一切。徐迅雷先生以“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为他的这本书命名,显然徐迅雷先生是将人的生命权置于最根本的权利的位阶之上,他对人性是颂扬与赞美的。徐迅雷先生的笔下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情怀。时代越是文明,社会越是发展,对人权会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对生命权会越来越重视。当公共行政资源与个人生命产生利益冲突时,当集体利益与个体的生命利益产生冲突时,难道还是一味地选择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优先于个体的生命吗?答案是否定的。徐迅雷先生认为“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而没有人性的存在,人就不会成为人,人类世界就不会成为人性世界。”所以,那种认为生命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标准”的观点注定会如同糟粕一般被文明的时代和人性的社会抛弃。人性是普世的真理。在真爱、善良、宽容这些光辉的人性面前,地理上和政治上的国土界限已然模糊,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超越了国界的人类的情感的高度和广阔的社会文化心理。而这种人性的三维,不仅仅体现在“万国之上”这一纵向上,还体现在不同物种的横向上。人性的光辉,意味着人们不仅仅要尊重人类的生命,还应当尊重其他动物的生命。所以徐迅雷先生认为“最低端的糗事,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福,人类贪吃珍稀的野生动物”,而这种残忍则源于“没有信仰,没有敬畏,没有禁忌,只想满足现时肉体欲望的人,当然什么都敢吃,什么都敢杀戮”。但是,我个人觉得徐迅雷先生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与颂扬主要是从人文角度出发的,他认为“社会异常现象,其先导通常就是人文思想和价值观的异常。基本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在底线根基上价值判断的严重偏移,正是当下社会最可怕的。”所以,徐迅雷对这些社会异常现象提出的解决方案难免带有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色彩。所以,对于一些法律制裁的问题,徐迅雷先生提出了“宽容”,他认为“宽容是人类文明的价值标杆”,“缺乏宽容的社会是伪文明社会”。然而我认为,这种主张过分地强调了人性中的善。我承认,人性中的“善”的确可以给社会和他人带来温暖。但是这个社会并非“圣人的社会”,不是所有的“恶”人在“善”的面前,都能激发出来。那么,面对“恶”,你要如何拿“善”去面对,又拿怎样的“善”去应对?这里就要提到“法律”。法律是一种工具,是用来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法律的确定性使得人的行为具有可预期性: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行为是不会受到法律制裁的,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的行为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行为造成的损害严重程度与即将承担的刑罚相适应。这样的法律具有威慑性的效果,而不是依靠宽容就能激发起人性的善,不适当的宽容只会使得法律失去其确定性,让人们“无法可依”。所以,我觉得徐迅雷先生是一位具有人文情怀的文人,或者说是他所说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即智识分子中的一员。从整本书来看,徐迅雷先生的文化积淀越来越广博越来越深厚,形诸于笔下,他的文字也越来越恢弘。纵使有着人文主义的理想化的缺陷,依然不失为绝妙好文,值得阅读。发表于《山东商报》:http://60.216.0.164:99/html/2013-11/12/content_84880.htm

爱国还是胡闹

西安的六月是最难熬的。宿舍里的电风扇吱呀吱呀地转着,送来阵阵热风。读毕《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的《闹爱国》一章,看似激烈的文字下,是作者的一颗理性的心。仿佛是一股凉风,让我静了下来。    “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这个题目初看费解,再看又觉得很妙。正是作者传达给读者的主题——存在于万国之上并不是主权而是人权。    中学的时候,老师说,主权必然高于人权。没有主权就没有国家了,个体不可能单独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学的时候,上西方文化史。老师总会讲民主讲自由。西方的文化里极其强调个人的价值。小孩子首先接受个人主义的观念,大学的时候再接受集体主义的观念。在中国,恰好是相反的,所以中国人的意识里似乎总缺少个人主义的观点。就像爱国这事也是一样,看似民族感很强,实则跟着大伙起哄,不知理性爱国,或者说,不知道什么是爱国。    西安去年的9.15事件,举国震惊。钟楼饭店被砸,城区戒严,西安所有高校封校。据我所知,这不是第一次不理性的行为了。都说西安是宝地,抗日的时候,日本就没打进陕西。可是闹了半天,一个反日运动反而让西安人受伤了。9.15事件前一天,老师半开玩笑地对我们说,西安反日向来是有传统的,我们都不敢买日系的轿车。没想到事情会发生地那么严重。    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认为,买日货是不爱国的,不买日货日本的经济就会受到重创。这样的话就会很出气,可是静下心来想想,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抵制洋货,不就是关起国门吗?国外的企业没有利润,对国内的经济也不会有好处。    狭隘民族主义一直很盛行,网上时不时有挑起民族情绪的帖子,甚至在QQ群、微信里也屡见不鲜。还火上填油的来一句“是中国人就转起来!”徐迅雷在《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里说这样的人是“爱国贼”。是的,一群自以为爱国的狂热者,不是爱国是害国。    中国在领土问题上受欺负了,国人愤恨地说,为什么不打一仗啊!多软弱啊!不少人喜欢“出气外交”。 可是冷静下来呢,借用日本和平宣传片的一句广告语:“你唯一喜欢战争的原因,是你没经历过战争。”每一次战争,牺牲的都是生命啊!    作者谈到汶川地震时说,生命比国家重要。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我们不妨少谈点爱不爱国,多谈点怎么样让国家更民主。

脱离乌合之众的陷阱

我们都在渴求着被美与善所温暖,被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治愈。《会饮篇》中亚里士多德作为总结性发言说:追求爱,更是对善和美的追求,爱是包涵着智慧(是智慧的热爱者)和欲望的,永远追求美和善。一切事物渴求的东西都是他缺乏的东西,没有任何事物会去谋求他不缺乏的东西。世事纷扰,但是追寻美好人性的脚步始终不会停下。《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是作者徐迅雷在师大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随笔杂文集,作者依然用文字的力量警醒温暖着我们。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引起我们内心的共鸣。书中某些内容让我想起师大出版社理想国系列中勒庞的代表作《乌合之众》。关于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最初不是从荣格那里习得,而是勒庞。作为一本群体心理研究的书很好的解释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群体所携带的某种特性。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这也许可以让我们理解那些打着“爱国”旗号的人群以及示威行为。易受暗示和轻信使得人们失去判断,盲目而暴躁的追随着人群而活动。爱国自然是必须的,但怎样去爱,是以清醒的意识下去理智的爱国,还是施以暴力用一种武断的方式去实施“爱国”才是要思考和反省的。“吾辈醉心大同主义者不可不自根本着手。根本者何?一种世界的国家主义是也。爱国是大好事,惟当知国家之上更有一大目的在,更有一更大之团体在,葛得宏斯密斯(Goldwin Smith)所谓‘万国之上犹有人类在’(Above all Nations is Humanity)是也。”胡适老先生这句话即使在现在的中国依然不会过时。


 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