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海騙了你》章节试读

出版社:李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8
ISBN:9789575101336
作者:李敖
页数:384页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12转载自尖耳朵 - 12转载自尖耳朵

这个关于那本书的读后感是我几年前写的,在各种网站被删。那时候李敖还没出这本书。
一 谁在流亡
2009年,龙应台的两本书火了,一本是写给儿子的信,在大陆卖得极好;一本是关于她父母一代1949年命运的,没在大陆出版。
《大江大海1949》记录了1949年中国人的苦难,准确地说,记录了1949年一部分中国人的苦难。我认为就是这么回子事儿,虽然这本书似乎想要给人一个印象:1949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是苦难的一年。
举个例,书里用好多篇幅描述了山东八所中学的八千学生为避内战南下,同时,南阳十六所中学五千学生也在南下的事情。山东的学生到了台湾,剩五千人,多数被国军抓去当兵;南阳的学生更惨,最后到了越南,剩三百人。可是,书里同时也有对当年南下学生的访谈,当事人说到学生南下是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设计,但是“内战以后,政府还想用抗战这个办法让学生离开,但响应的就不多,因为那时候大家认为贪污腐败的中央政府快完了,新兴的政治势力开始了,小孩子不懂事,你们跑到南方去干什么,太可笑了。所以只有河南豫衡联中和山东的一个联中出来。我们到南方的时候,湖南人也说,你们瞎跑什么,往哪里跑?”也就是说,龙先生书里描写的流亡学生,已是当时中国的全部流亡中学生,中国其他的中学生,并没有在流亡。
这本书就是关于1949年的流亡的书,兵的流亡、学生的流亡、百姓的流亡。
1949年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流亡。对此,龙先生好像没有一句说明,因为她的全部精力,都用来描绘那些苦难。我想龙先生这本书可能是第一本把重点放在记录1949年的普通人的苦难的书,报纸上也是这么赞扬的。她的笔足以使她对这些事进行准确的描述,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哀痛,令我阅读时不禁数次动容。可以看到,她做了细致而大量的考察工作,查询史料,访问在世的当事人,我相信书中所述,具体到当事者个人时,去掉她抒发感情的文字,均为信言。
二 款款深情
龙先生笔下投入的感情,就像她在给儿子写信那本书中的一样深厚。我并不诧异,书是以答她的另一个儿子所问的形式写的,书里开篇即写的是她的家事。在她,这本书是极个人的,她本人并不讳言。
叙述她的老母亲回到湖水淹没的家乡,在千岛湖里找到爷爷的坟那段,龙先生是这样描写的:“风很大,吹得人睁不开眼,美君的白发凌空飞扬,我紧紧扶着美君,满耳呼呼的风声,还有美君模糊的,破碎的语音,‘……爸爸——我来了,我就知道,你明明跟我说你很冷……’”
在叙述她父亲的童年时,她这样想像着:“槐生开始识字,没多久就和一班极度贫穷但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一同读《古文观止》,清朗的幼童读书声,款款的湘楚之音,当农民荷锄走过洣河畔时,远远都能听见。”
这样的感人文字在书里比比皆是,俯拾可得。
她坚持处处使用诗似的语言。战场,她用“在当时的荒原上,两万个残破的尸体,秃鹰吃不完。”“白水黑山备尽艰辛之后,苦苦等候的时候真的到来”,则是形容蒋介石在抗战胜利的那一刻。
甚至,太多了,在一些毫无必要的地方,也忍不住抒情。“行驶中的夜行火车永远是浪漫的,车厢像个秘密的,无人打挠的摇篮,晃着你疲倦的身体;韵律匀匀的机械声,像一顶温柔的蚊帐,把你密密实实地笼罩在摇篮里。”这里,说的是作者坐火车回乡见失散的哥哥,但我完全不明白为什么需要这段描写。
在书里告诉儿子她在澳洲一个战争纪念馆找到一个文件后,深情款款地加上“你看不懂,没关系,我翻译给你听”,这才开始讲文件的内容,有必要吗?
在描写一个十五岁谎称十八岁加入了日军的台湾人杀死英国俘虏时,她叹息着:这个英国俘虏,会不会也是十五岁谎称十八岁参了军?够煸情了吧?不,她还要加上一句:“或者,和我的飞力普一样,十九岁?”
这样的文字,在书里也是比比皆是,俯拾可得。
情感浓烈,不由自主的罗嗦,还不算太糟糕,糟糕的是另一个问题:感情使作者失掉了判断力,不是一个严肃的学者所为。
三 数字魔术
看这本书,我承认出发点是对“长春围城”的好奇。
龙先生自己说,长春围城这个事在大陆在台湾都没有什么人知道。两边都没有,那它到底有没有发生,有没有严重到她说的程度,自然存疑,我期待着龙先生的研究。
在这一部分,书中列了几个数字(199页),从这几个数字暗示着从来没有人记述过的死亡数字,最小可能是多少,最大可能是多少。
我注意到列出的数字中仅有一个加了注说明出处,那么,由其推论出的数字有多少可信度呢?我们看看。
先看另一个围城数字给我的疑惑吧。在书里,龙先生曾说,二战德军围列宁格勒,饿死五十多万人(169页),后又说,二战德军围列宁格勒,“最保守估计饿死六十四万人”(188页)。我很惊诧,为什么给读者两个完全不同的数字?而通书看完,对此也没有任何说明,倒是看到后记中宣称她对这书的文字进行过“精确的琢磨”。
龙先生对于数字,可真不敏感。
既然列宁格勒围城两年半,有史可查,长春围城半年,没有史料,我把龙先生给的列宁格勒的两个数字都拿来和她暗示给我们的长春数字对比了一下,试图通过比例的对比来验证后者的合理性。可是无论用哪一个数,我都忍不住心里说:这个比例不会悬殊得这么离谱吧?是中国人比苏联人容易饿?还是长春的半年比更北边的列宁格勒的两年半更难熬?
可能对于龙先生来说,我这样的读者太过较真了点。
更精彩的在后面,龙先生紧接着宣布,长春围城饿死的人在多少到多少之间。当然,她还是没有告诉我们出处,我自然以为是前面的数字计算的结果,却又一次惊诧,因为前面的数字暗示的多少到多少之间,居然并不是她现在断言的多少到多少之间!这些新数字,又从哪儿来的?
即使到了这里,龙先生的数字魔术还没完,我以为她接着要考察这个多少到多少的可信度,但只见她轻轻巧巧地道:“取其中”!
这就叫精确的琢磨?我简直无话可说了,尤其是想到她要用来震撼我们的正是数字的时候。
慢着,龙先生介绍她的数字魔术总共用了五行字,同时却用了整整十四行字,来深情描绘“饿”对人生理上的影响,以期加深读者的感情投入度。其他描写围城里如何饥饿的文字,当然更多。这些文字,的确是精确的遣辞造句着。
那么我想错了,她其实是想用饥饿的惨状来震撼我们。她的兴趣不在追究冰冷的数字,而在抒发炽热的感情。
这个,当然正是这本书的风格。
再举一小例,龙先生自己写,列宁格勒1941年9月8日被封锁,1944年1月27日德军撤退。然而她在书里任何一处提到列宁格勒围城,却必说“三年”。这个数字对本书无关紧要,我相信她不是故意乱说,也没有人的算术有这么差。我猜测龙先生在翻查资料的时候,可能是被那些血泪模糊了双眼,于是一心一意,都用在描写那血那泪,无暇或者不愿去关注其他的资料。数字是不是真确,她真的觉得是件小事,哪有比普通人的苦难更大的事?这是心底里自然的流露,因为她用情太多,心潮在面对这些史料的时候,忍不住澎湃。痛苦中多情的龙先生大概从来没想过,多真多深的苦痛,一旦你说了假话,立刻就变得廉价。
被埋没的历史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龙先生的研究工作非常有价值,不过,第一个研究的人,我希望是位更严肃认真的,最低限度,不要“取其中”了事。这么敷衍,会失掉说服力,毁掉其工作的价值,给那些蒙难者带来污辱。
龙先生痛,因为书写的是她的家事家史,是她的传承。她显然感受到了自己记录这段历史的责任,然而,这是一个女儿的责任,不是一个学者的责任。除了感情之外,我在这本书里看到了什么?我本来以为我会看到的,都没有看到。这本难得的记录那些普通人的人生在大历史中激荡的书,感情充沛,然而浅浅的停留在表面,层次不高,非常可惜。
四 牧师心肠
在这本书里,龙先生写作的特点是,描写了十几万国军被解放军围歼后,她会来一笔,提到国军奉命在战区对老百姓格杀勿论;描写了列宁格勒围城死掉几十万人后,她会来一笔,提到城外死掉十几万德军;描写了苏联红军从日本人手里解放长春后,她会来一笔,提到几个苏联兵在城里强奸日本女人;描写了中国人在上海欢庆抗战胜利的喜悦后,她会来一笔,提到胜利那天两个日本人在被枪毙后尸体如何被中国人扯烂的惨状;描写了日本集中营的国军俘虏如何被活埋后,她会来一笔,提到日本兵在南亚的炎热中也在一个个的死去。
龙先生可能认为,这就叫“客观地记录历史”。可是我啥也看不出来,我完全不懂她这样写的用意何在,我只看到,龙先生悲天悯人,她告诉我们,谁都有残暴的时候,残暴都造成苦难,残暴不对,除此,再无是非。
写的时候,她没有立场。我不是说要她给一个政治的立场,政治的立场她当然是有的。我是说她没有一个学者的立场。
如果是一个学者,历史对他来说,远不只是记录。他的责任是告诉我们历史的背后是什么。如果他看到苦难,他告诉我们这苦难在历史中的地位,也即历史如果看待这苦难;他试着向我们解释这苦难为什么形成,为什么会有人对人的残暴。
龙先生这本书完全避开这些,甚至在她已经不自觉地触及更深处的时候,她选择绕开。书的重点之一,是描述国军的流亡,数百万人死伤、剩下地离开家园,流落到一个岛上,用一辈子来怀念故乡。悲痛,再悲痛,还是悲痛。她对这悲痛,没有任何判断,她就是告诉我们,这是令人感慨的悲剧,没了。
龙先生是西洋博士,可能真的不知道我们的文学里面有“哀而不伤”这个标准。
我认为她本来有机会深入探究,摆脱这本书哀了还是哀的调调。她记录了国军军官陈宝善的话:“这几十年来,我一幕幕回想,真是作梦也没有想到,我们会落败到这种程度!我们在徐蚌会战以前一直没打败仗的……他们的训练不如我们,补给也不好。我轻视他们,我会以一个营打他们的一个兵团两万多人……我们的仗打得很好,为什么会跑到香港来呢?我能说出的原因是,军心变了。不然怎会垮得这么厉害呢?”我以为,她顺着这个走下去,也许要告诉我们什么,然而龙先生啥也没说。
昏昏噩噩就介入了天大的一个题目。其结果是,她一触及高级问题就语无伦次,连对儿子该说些什么也整不明白。
龙先生是战败国军的后代,龙先生的丈夫则是战败的德国人,他哥哥(也就是龙先生儿子的大伯)的父亲,是军人,二战时死在苏联。龙先生用她一贯充满感情的文字问儿子,你知不知道二战结束时,有二百三十八万八千德国人囚在苏联,其中一百万人受虐而死?单单在俄国战场上,就有五百万德国人战死?(顺便说一下,这些个骇人的数字,同样不知道从哪儿来的。)儿子回答很干脆:“不知道。”接着他说:“如果你知道德国人给全世界带来了多大的灾难,你哪里有权利去为这受虐的一百万德国人叫不公平?苏联死了两千万人怎么算啊?你知道这两千万个尸体堆起来是什么样子?”
真的是个好问题!十九岁的德国人立马表明了态度:大灾难的背后,我们除了哀痛,更要探究原因,让历史给我们一个立场。我们看看龙先生的回答吧!她说,她想起了她的犹太朋友告诉过她自己是在集中营里数尸体而学会数数的;她还想起了德军围城死过五十多万人的圣彼得堡建了一座墓园,埋葬了八万德军士兵。
又一次,她强调两边都死了人,是悲剧。然后呢?结论呢?她想说什么呢?往下看,没了。
龙先生向儿子挑起了一个问题,她原本想告诉儿子的是什么?是宽恕吗?是纪念吗?我不知道她期待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我看到的是她被儿子的反问给难住了。我相信她如果试着解儿子之惑,会把这本书提高一个档次。可是,又一次,龙先生有一个机会把她的研究深入下去,又一次,她绕开了。
我不是要龙先生给个什么什么样的立场,我只要她的一个立场,不管是什么,证明她四百天的研究除了要表达哀痛还有别的。然而真的没有看到。不禁想告诉龙先生,如果你只是感到,苦难是不应该的,所有的苦难都值得纪念,而完全不问苦难的背后,人类的历史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那你还是别做学者,做牧师好了。
五 国军脑袋
教授(龙先生在书里,会把被采访人对她的称呼“教授”写出来,又会把精美印着“应台用笺”写给被采访人的信影印出来给读者看。)当然不是牧师,不过,教授可以是别的什么。
我发现龙先生也未必是在客观陈述,她有选择,她“精确的琢磨”。
自古以来,我们的史家以述中夹议作为写史的标准,龙先生并不仅仅在饱含深情地述说,她其实在叙述中又表达着自己的立场,政治的立场。
北平解放,在欢迎解放军入城的群众中,忽有一国军少校跳出来,抓住驾车的两个大学生,流泪大骂:“你们这些丧尽天良的大学生,政府对你们有什么不好?当我们在战地吃杂粮的时候,你们吃什么?雪白的大米、雪白的面粉、肥肉。可是,你们整天游行,反饥饿,反暴政。你们饥饿吗?八路军进城那一天起,你们立刻改吃陈年小米,连一块肉都没有,你们却不反饥饿,今天这样子忘恩负义,上天会有报应的,不要认为会放过你们。”
关于“你们饥饿吗?”之问,我看的西西河社区苍野的贴《大江大海笔记2》说,1946年9月,国统区《大公报》发表短评《救救学生》:“平津学校一股穷像,伙食坏,煤炭缺,真是两餐不饱,三冬难过。”1947年年初,《大公报》年初时评《今日学生的烦闷》又书:“无数青年学生,破衣两席,旧被一条,每餐白水菜汤半碗,咸菜一碟,窝头三个,随时对着学校催交学杂费的牌告发愁,这生活真够困苦了。”我自己想说的是,1949年前的《大公报》,中共批评它对国民党“小骂帮大忙”,骂为“法西斯的帮凶”;而国民党则说它是“新华社的应声虫”、“国际共产主义的传声筒”。 (据《编辑的文化视界》,张西山著,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关于饥饿的问题,如果它真是这样说的,那么我看应属可信。
上面提到的贴子还说,国军少校故事是照录自柏杨的回忆。柏杨本人对此事的叙述里本来还有这样的话,见《家园》(1989年):“至於学生,国民党为了讨好、安抚,天天供应他们大米白面,可是学生却天天游行示威‘反饥饿’,国民党束手无策。”
如果龙先生把这些话也写进来,读者观感会不一样吧?龙先生为什么不写呢?
再举一例。这本书在别的篇章里,一面写到在国军眼里交战时共军用强征来的支前农民在前面冲锋,国军忍着心酸,却不得不开枪把他们扫倒。另一面则写到共军的刊物记载群众是如何支持解放战争,踊跃参军,还为解放军供应物资。龙先生的立场是:历史本来就是看胜方还是败方在写。言下之意:胜方写的不可信。然而她自己在同样一节书中记述着败方每经过一城,总发现人民躲着他们,而被俘的十八军军长杨伯涛在另一边却见到不同的奇景:“通过村庄看见共军和老百姓在一起,像一家人那样亲切,有的在一堆聊天说笑,有的围着一个锅台烧饭,有的同槽喂牲口,除了所穿的衣服,便衣和军服不同外,简直分不出军与民的界线。我们这些国民党将领,只有当了俘虏,才有机会看到这样的场面。”我特别看了一下,这段话还引自一本台北而不是大陆出版的书。那么,现在败方写的跟胜方一样,龙先生的解释在哪里?
没有解释,龙先生只是铁口直断,支援解放军的民工,就是被强征的。她不理解为什么小小县城,农民拿得出那么多粮食给解放军?思来想去,她居然拿这个跟日本人侵华时征用民工和粮食做比,认为是一回事儿。
书的后三分之一忽然离开1949,奔了1945,说台湾人的大陆意识,说台湾人的日本情结。龙先生提到了被日本人枪杀的卓还来烈士,他和另外八位烈士,在1947年被国民政府隆重葬在南京菊花台,称“九烈士墓”。龙先生接着便说,在南京上出租车,问司机“菊花台九烈士墓”,多半茫然。又再次款款述说,南京总统府大门插上了五星旗,“从此,卓还来从集体的历史记忆中,被删除。在随后的几十年时光里,他的子女不敢提及这个为中华民国牺牲了的父亲,他的妻子不敢去上坟。烈士还是叛徒,荣耀还是耻辱,往往看城里头最高的那栋建筑顶上插的是什么旗子。”
九烈士的家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敢声张亲人的事迹,这是令人义愤的历史,令人心痛的历史。
龙先生紧接着说:“或者,人们选择记得什么,忘记什么。”
这个话最妙了。
九烈士墓在文革中遭破坏,1978年江苏省副省长吴贻芳指令重建。1985年,卓还来烈士的女儿第一次堂堂正正为父亲扫墓,9月2日,南京市在菊花台九烈士墓前,举行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公祭活动。之后,南京市各界人士又于1987年11月17日、1992年4月15日分别隆重举行“九烈士归葬40周年”等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9年1月追认卓还来在内的一批国民政府殉职官员为“革命烈士”。很多不同的部门制作了有关卓还来烈士的书籍、电视专题片。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烈士的女儿亲手在墓前为父亲献上了一束鲜花。
龙先生没有告诉我们这后来的故事。但我随便上网就谷歌到了。龙先生分明知道,她悄悄地在书上加了个注,但除非细心的人翻过后面去,是不会看到注里那行小字:直到1985年,南京市才第一次举行纪念活动。
没见过把正文文字躲在注释里的,看来龙先生写下前面那些激昂文字时,心里也还是忐忑的吧?或者,人们选择记得什么,忘记什么?
南京可真是个不让龙先生愉快的城市。她在南京老虎桥一个军营外拍照,卫兵冲过来说,这里是军事重地,你拍什么拍?卫兵的急躁似乎不太难理解,但一贯深情款款,对日本兵也充满理解和同情、之前几页书还充分体谅台籍日本兵刺刀杀死俘虏是奉军令不得不为并为他们被判刑叫屈的龙先生,此时却像个怨妇,恨道:“跟你说也不懂,懒得理你!”
教授当然不是怨妇,或者,人们选择亲近什么,疏远什么?
忽的想起数年前看过她的一篇散文,专门写来向她的读者解释是她为什么要去做官了,内容是首长如何到她的家里顾茅庐,她如何决定做点事情。通篇提到首长都毕恭毕敬,“首长”到底,不提名,连姓都不敢称。我当时不懂,再怎么尊敬,称个“马市长”也该够了吧?
是的,我感觉到了她的偏向性,从资料的获取到文字的表达。这由两件事决定:一,她是流亡岛上者的后代;二,她是在岛上做过官的人。这本来就是写给台湾人的书。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偏向性很正常,很合理。然而,这可是位教授花四百多天闭关研究(见书后记)写出的书啊!
我觉得写给谁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写。龙先生的脑袋,完全就是她爸爸六十年前的,一个国军脑袋。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做了学者,写一本抚慰父辈心灵的书,但还是像父辈一样,不明白为什么会落败到这个程度。
六 教授妈妈不如逃兵儿子
喜欢龙先生的儿子,我们说回他吧。儿子跟妈妈说,不想服德国的兵役,服兵役不如去东南亚做义工。教授妈妈教导道,“自己独立思考,而且,在价值混淆不清、局势动荡昏暗的关键时刻里,还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分辨什么是真正的价值。”
字字珠玑。
可她真的是这样做的么?
教授妈妈接着说:只要你想明白了,不管当兵还是做义工,我都支持。开始混淆价值。她又问儿子,你是反战主义者?儿子说,不一定,因为如果有人侵略我们,我会参战。妈呢?就这个问题瞎扯了一通,我们又一次不知道她说啥,仍然是“战争总是不对的,唔……我说不好”的陈辞滥调。
儿子分明已经明确了自己想要真正的价值,教授妈妈口口声声支持,实际却混淆不清,不知所云。
她以下面的文字结束了《大江大海1949》:
“我不管你是哪一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这段话后面如果加上“阿门”,就完美了。
七 李敖这个刻薄鬼
我得想办法结束这读后感,我比龙应台还罗嗦十倍。就用李敖的评语吧,我写一万字不如他这几十个字:
“写《野火集》的是个卖牙签的,而我,我是木材商。”
“龙应台不论!(她的观点)实际上是用银纸,漂亮的银纸,包着个臭皮蛋。她是文章写得非常好的一个人,但里面的理论极为单薄,她关注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大的问题她不敢谈,大的攻击点她也不敢打,我认为她不足论。她是关心小市民的,但是关心得不够细腻。”
刻薄。中肯。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国民党旗号的一批坏人,在祸国殃民以后,退居海隅、窃中国一岛以自娱。随后,又坐看这批坏人,孵出打著民进党旗号的一批混人,在有样学样以后,退居边陲、恃中国一岛以自毁”……   
  确实挺精彩的。不过我的看法是,谈观点、批观点都不要紧,屁股方面的事,谁都没法说服谁。但完全没必要运用历史学的专业标准,去质疑任何非专业性作品的知识硬伤——尤其那还是一本抒情性的散文集。
  客观地讲,龙大妈的书历来就是以抒情+泼狗血为专长,不会有任何人当成学术著作。用历史学的尺度去衡量,毫无疑问会是千疮百孔,有什么必要呢。书里连二战版的“十六管鱼叉飞弹”(1979年在美军正式服役)都能扯出来。至于其他的张冠李戴、胡言乱语,更不必一一列举。淫者见淫的事,随便翻翻就可以了。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280页

五毛君,这个议题太大了吧,连抗战是国民党带头打的都想扳回去?在“马英九脸都绿了”一段中,直到看到42年的河北省、看到孙殿英这样臭名昭著的人物投降,我终于忍不住查了查,所列举的投降将领名单里可真是有不少水分哦~~
五毛君心里其实都是很清楚的,对吧?我不由得又想说,一个自诩为“历史学者”的人,如此不客观、大言不惭的扭曲业已公认的事实,其昭昭用心,非称其“小丑”就可了断的~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历史巨变中的平民命运,通常被喜欢历史的大众忽略。龙应台反其道而行之,聚焦1945至1949年间,采样平民样本,点滴汇聚成册,造就出另一番不可名状的震撼!
龙应台,龙是父姓,应是母性,台是台湾出生。姓名本身即透漏着,大陆眼中的“台胞”,台湾眼中的“外省人”,的身份。其父自湖南衡阳少小离家,其母自浙江淳安携眷追随,颠沛流离的背井离乡生活,国民党迁台眷属的标签,注定她无论再如何的心平气和,也永远改变不了的内心潜在立场。失落、愤恨、不甘、无奈、哀怨等多重情绪交揉于一体。
1949,深受正统宣传教化的我们,第一印象通常是天安门荡气回肠的开国大典,是举国欢腾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其实,自49年元旦毛的新年讲话,至49年底的解放大西南,在胜利的号角吹遍神州大地的同时,相应的有与之对应的一奶同胞以“失败者”的身份,从营口、从青岛、从上海、从宁波、从厦门、从广州、从香港、从海南的诸多港口逃离大陆,飞机撤离都是高官,与平民无关。他们,都有诸多共同点,国民党政府体系中的一员,国名党军中的败军之兵将,以及上述团体的家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终点-台湾。他们,从未想过自此一别就是咫尺天涯。他们中的上层仍怀揣“反攻大陆”的梦想,其间的底层百姓只为“活命”-即余华书中的“活着”。
书中大背景中,着重描述国内战场的几幅画面-国军胜利的一战、三战四平,德惠之困的悲惨欲绝、长春之围的灭绝人寰、淮海战役的支前劳众、平津战役的拱手让人。以个体为视角,哀叹战争各方强加与个体的种种灾难!平民家眷一路向南的逃亡之路,更是上演一幅幅伤苦别离的历史画卷,一个偶然就是一生诀别:战士离家时告慰老娘的过几天就回来,逃亡妇女下火车时的请帮忙照看一下小孩,兄弟两人的必须得走两个方向以免皆遭不测(一个北上、一个南下),户主嘱咐家眷的你们先走我随后就来,做掩护部队的因无法上船反而掉转枪口同室操戈,被抓壮丁稀里糊涂的成为战争的一员今天跟你明天被俘后天倒阁……
碾压!个人的命运,在战争面前,只有被蹂躏、被碾压的份!平民,也是战争各方挟持的对象。两方作战,平民至于中间,被一方驱离,对方也不接收。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唯此绝境,汝能奈何?
脱离正义邪恶,脱离民族国别,脱离政治意识,脱离阶级层级,个体或者说个人,在战争熔炉里,活命是最高追求,苟延残喘命运多舛是奢望,有尊严的死去几乎无望,死的无声无息才是战后碑记的归宿……
呼唤和平,珍爱和平,就是读后最强烈的感受。在战争与和平的选择中,义无返顾站在和平一方,做和平与发展大势中的一份子!
Ps:对于历史知识,增加对国军溃败流向的认识:法属之越南,英属之缅甸,岛外之香港,远下之南洋,孤身之海外,终点之台湾!特别是眷居香港的吊头岭-调景岭!1945年前,日辖下的台湾,殖民之下的台籍士兵,部分人员竟然扔恭于靖国神社?这也是,为何台湾意识形态混乱的根源,数典忘祖,李登辉就是例证!二战中,太平洋战场,印尼、大马、新几内亚等等,特别是拉尔迪,等大型战俘集中营中中方人员的命运,鲜有提及!奈何其国籍身份。随着时间流逝,此间历史终会大白于天下!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51页

五毛君,在您嗔怪小龙不去对比老蒋日记及电文时,可否捎带手比较一下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及守城南京的战略意义?
《李宗仁回忆录》会怎样描述这段历史,您是知而引用吧?
这叫某想起最近停车费涨价,拿北京的停车费用对比其他各国际大都市,却不比人均收入、物价指数。看来五毛君颇得其精髓~~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 无

在豆瓣只能找到这本书,虽然看了开头就不想再看下去,但还是粗略翻完,大致了解了其中的意思。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总是批评谩骂别人的人,就算他们分析的很有道理,骂的头头是道,但我还是不喜欢。
的确,龙应台的这本书缺乏深度,描写完现象就不再深入研究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也有人说本书不甚严谨,比如写到长春围城造成的死亡人数太笼统,甚至前后不一致。可是这本书的开头,就没有给读者一个“此书是专业历史读物”的概念。
缘起,十九岁的儿子对他妈妈的人生感兴趣,让作者太过于意外。“我真的没有想到,你是认真的。……我实在受宠若惊。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十九岁的人对自己的父母感兴趣呢?……我自己十九岁的时候,父母之于我,大概就像城市里的行道树一样吧?……等我惊醒过来,想去追问我的父母究竟是什么来历的时候,对不起,父亲,已经走了;母亲,眼睛看着你,似曾相识的眼神仿佛还带着你熟悉的温情,但是,你错了!她的记忆,像失事飞机的黑盒子沉入深海一样,従入茫然——她连最亲爱的你,都不认得了。”
就是这样,作者开始试图去了解她的父母,以及父母那一代人经历了怎样的时代。
读者,你有什么资格去骂她?至少她做到了,尽自己的努力,走过很多地方,采访很多人——那些经历过、甚至参与过战乱的、又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比如一个八十九岁的老人得知龙应台要采访他时,说到:“我知道为什么我的战友都死在拉包尔,但我李维恂独独苟活到今天。我在等今天这个电话。”
——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去追寻,去探索,去聆听,去记录……
这本身就不是一本严谨的书,请不要持着研究学术论文的眼光来看它。
如果连看一本书都做不到宽容和感激,其他呢?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3页

“六十多年来,我坐着看打着国民党旗号的一批坏人,在祸国殃民以后,退居海隅、窃中国一岛以自娱。随后,又做看这批坏人,孵出打着民进党旗号的一批混人,在有样学样以后,退居边陲、歭中国一岛以自毁。我生也雄奇,志不在一岛,只缘阴错阳差,不幸与彼辈同土,自不免予周旋、纠缠、与作弄;爱国情殷,亦不免于救溺、熱讽、与冷嘲。”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書# 長途飛機讀書最有效率。橫掃了《大江大海1949》和《大江大海騙了你》,非常過癮的比較。在內容上我支持李敖,他的史實和證據是斬釘截鐵讓你疼,但在文字上龍應台還是更合我胃口,即使她的確“只講現象不論原因”。從記錄歷史的角度來說,煽情而不檢討本質,寫來何用?自我閹割如何對得起後人?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261页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你注意到没有?龙应台风险不沾于先,可是在多年以后,她往往在字里行间,把她同冒险犯难的人连在一起,给人印象是,她龙应台当年也是冒险犯难的一分子,俨然她也是白色恐怖下的先驱人物、反派人物,你有否感觉出来?
五毛君,这话说的对的。所以说不要禁她的书,反而成为宣传的依仗,太没必要。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末章 - 末章

李敖确实是李敖,谁要是不入他眼,可算是倒了霉。他骂人言辞苛刻、习以为常,无奈总是有大量的诗句资料做后盾,让被骂者、旁观者无可奈何。
1949,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的教育体系看到的是摧枯拉朽地解放,龙应台关注的是流亡中凄惶,李敖则不改对国民党政权的揭露。其实两岸都是独裁者,所谓革命与剿匪,也无非是历史上权力更替的一次次重演。不必说的那么神圣光荣,都是血酬在作怪。。。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30页

国民党文坛特色:
党八股加鸳鸯蝴蝶派遗蜕加三十年代余绪加战斗文艺加琼瑶加无名氏加张爱玲月经棉的综合体。
张爱玲代表的是“十里洋场的非汉奸文学”,十里洋场者,上海也;非汉奸者,嫁给汉奸,但自己非汉奸也。张爱玲文笔累赘,但远超国民党文坛朋辈之上,人们都写不过她,但心慕手追,所以只是月经棉而已,差得远了。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我总在想,历史何以负载岁月之重.当人们执着于编造强有力措辞解释和佐证现实,那些真实却缺失了语境的人生又将怎样告慰.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248页

三毛式的伪善:三毛很友善,但我对她印象欠佳。三毛说她“不是个喜欢把自己落在框子里去说话的人”,我看却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这个框框就是她那个一再重复的爱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克夫、白云乡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国际线路,和白开水式的泛滥感情。
哈哈,这话说的入木三分,不过李敖一样不对非美女的群体嘴下留德。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90页

杜聿明的《辽沈战役概述》是1961年担任政协委员时写的,不由想起张学良在台羁押期间的悔过书。这还是那个拼尽最后一兵一卒说“校长,我已尽力了!”的堂堂正正杜聿明将军么?李五毛的引用真添光出彩啊,呵呵
再请李五毛简单的查下地图,一眼可明收复锦州的重要战略意义,您这揣着明白装糊涂,实在有点无耻了吧?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 历史,是你我永远弄不清楚的真相

《大江大海1949》是朋友两年前就推荐我看的书,后来看了下,才发现这本书在大陆竟然是禁止发行的,主要是涉及到49年国军撤退两党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释。其实,这样的禁书不免让人觉的党国有点小家子气了。这年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各种关于两党的信息,既然各种说法网络上都有,那区区一本小书又有何可禁的道理。更何况,龙先生的其他书你没劲,独独禁了这一本,这不免有点太自欺欺人了。
更有趣的是,豆瓣上也没有这本书,写书评还要写到李敖的《大江大海骗了你》这里来,实在让人啼笑皆非。李敖大师的这本书我没看过,看介绍似乎对龙先生对于这段历史的解读非常不认可。
其实,对于任何一段历史,后来的我们是永远无法弄清楚历史的真相。如果不是潜心历史的史学家,我倒觉的大可不必深究历史到底是如何,后世的我们只需知道大概即可,以及由这个大概反映出来的问题。
看龙先生的《大江大海》,我没有刻意细致的去关注其中的细枝末节,只留意了战争对生命的摧残、战乱对亲情的无情隔断和生活的艰辛。科技的进步,历史上的战争由冷兵器时代晋升到热武器的对抗,杀伤规模也成倍上涨,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是几何倍数的增长。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战争,无论谁对谁错,都视生命如草芥,而最终却都是由广大穷苦老百姓来买单。战乱年代,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没法保障,能活下来就已是不易,生活的艰辛是你我和平年代出生的人所无法理解和体会的,也唯有从历史记载中得知点滴一二。
最让我动容的是书中大量的妻离子散、父母子女天各一方的描述。多少青年、少年十几岁离家,就真的再也没回去过,再也没有见过父母一面,所有的亲情都只存在于脑海中的那点滴回忆,随着时间的消逝,到后来,就真的一点都不剩了。战争年代,儿子被坑蒙拐骗抢去当兵,母亲天天守在家门前盼着儿子有一天能回来,可是,直到撒手人寰的那一刻都再没见到过自己的小儿子,可以说这真的是死不瞑目。隐约记得央视做过一个节目,采访过台湾的一些路人,问他们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刚好采访到一个当年国军老兵,已经90多岁了,他说: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就是二十几岁来台湾,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大陆。起初是政策不允许两地互访,再后来两岸开放了,父母兄妹也都已不在人世,也没有再回去的必要了,到今天就算再想回去体力也跟不上了。多么让人心酸的对话,就是因为这个无情的战争,无情的政策,让人世间最珍贵的亲情就这么被无情的阻隔。
看书的过程中,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我都会潸然泪下 。无情的战争,给穷苦老百姓造成了多大的灾难,生命,又如何承受如此沉重的历史。
古人说,以史为鉴。对我来讲,看这些历史记载能让我感受到今日生活的幸福。至少,我没有性命之忧,也没有饥寒之苦,更没有离乡背井、父母分隔的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纷繁浮躁的时代,自我满足已不是件易事。
战争,带来了太多的苦难。真诚的祈祷世界各地还处于动乱的国家和地区,能早日回到和平。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31页

我一九四九年来台湾,当时只有十四岁,作为见证人和介错人(日本切腹场面,替死者料理死相者,叫介错人)、作为第一流思想家和历史家,我最能清楚看清这半个世纪的台湾真相,这种看清,别人都望尘莫及。
首先,对于介错,只解释了一半,正符合此书其叙事、论证的风格。
其次,这自吹自擂的风格太龙大侠了,哈哈。我一直认为,龙的某几本书有啥好禁,更叫她得意,到处以此说事。这些文人都太无力了,叽叽喳喳的再热闹,终也成不了推动/改变历史的源动力。就好像百花齐放、群星璀璨的民国时代,独缺“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魄,恰如隔靴搔痒,不得其所终哉。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29页

功课做的很认真哦,《传记文学》的内容都用作推断基础了。说龙应台不专业,作为中国近代史学者(http://baike.baidu.com/view/2797.htm),不是更不专业?
另外,对于某一历史切片,只是孤立、片面的堆砌一家之言,无横比也无纵比,实意为先声夺人否?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 1

李敖很刻薄,但是不得不承认读过的书多,肚子里有干货,很多史料细节都是信手拈来,给出的材料很全面。
他批评龙应台书中的问题也是有道理的,基本都是表面现象的描写、太多想像、太多煽情,很多地方想当然而不严谨,基本不分析问题的原因。不过龙应台原本就是一个作家,用史学家的标准也许是苛求了。《一九四九》这本书只是在表达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至于谁是谁非想来也不是龙应台所关心的话题(当然她字里行间是想说原本就是政客们争权,也没有什么是非对错)。
龙应台的故事好在读起来感人;李敖的文章胜在揭露事实深入准确。不过李敖有时候骂人实在太偏激。。。而且有偏见。。。譬如总是用龙应台和德国人结婚这种私人的事情来骂人很不地道。。。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335页

从别人那儿借的书。有点曲折,不过终于拿了回来,赶紧的读完了。
李敖的书读了不少,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这本,应该归在喜欢的一列里。因为这本来就是一本评论性的书,李敖所有的文字里,都有强烈的评论倾向,所以他的小说也是以评论家的眼光手法来写的,读来就是资料的罗列与堆砌。但是这是本评论性的书。就正好了。
看这书之前,先看了点龙应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感觉文笔不错,然后看李敖的书,才发现龙应台的浅薄与无知,才发现她的狭隘与偏见。是的,历史不是一个人想写就写的,历史的真相要在层层烟幕假象被揭开揭穿之后才会浮现,如果人不花功夫去寻找真相甚至根本不想发现真相到底是什么,那么,历史永远不会出现在眼前。
但是现在的人,宁愿相信自己的感觉,也不愿意相信事实与证据。他们只是相信自己相信的,偏见一旦形成,便使他们永远无法客观。
突然发现龙应台那句话很好笑,“请用文明说服我!”文明是什么?文明又能说服什么?说服人的只有事实,只有证据。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在頻繁過海的巴士地鐵上閒讀李敖的新書 為的不只是獵奇 而逐漸變成了在眾多感情言語口味過於重的文字間尋找錚錚的歷史遊戲與治學哲學 是的 李敖的書漸漸地對於我成為了支離破碎起來閱讀的書 而再沒有許多年之前酣暢淋漓得喘不過氣來的享受了 不知道這是大師的年邁 還是我的變化
大師批評的全部機理就是關於龍老師“現象”和“原因”脫節的“缺乏歷史訓練”的“原罪” 這讓我想到了李白 杜甫 和李商隱的詩歌 他們的詩歌中都有關於“兩難”的“現象” 但李白杜甫之於李商隱的不同便在於前兩位都會去追尋“兩難”的“現象”背後的緣由 而李商隱則不 只是對你描述這霜冷長河的人生 對你表達六種心傷的“現象” 他不問“原因” 而只是想說這引人自己去感觸的人生 他的文字 只是一記催情迷香
我想 李商隱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但龍老師卻是越界了
我不想用李大師帶有情緒的字眼來說這些那些 而只願平平靜靜地寫我的感受 龍老師這樣的1949對於歷史學來說 的確是不規矩的 取一舍二的方式不論有意還是無意之間都變成了只有一種指向的偏頗 指向一種方向 指向一種因為陌生而令人喜歡的方向 作為名叫歷史而不是文學的書 應該擺明自己的位置 畢竟這兩者有太多的不同
李大師說話一直是不中聽 但他比任志強強 因為後者的愛好是用微博報告自己沒有偷懶而已 但李大師至少用功 為他的信仰或者偏執用功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213页

请先从208页“秋后长春”看起,说的是三位将军去台后的悲惨遭遇,此时却突然转为“孙立人案”的涉案受害者。孙案我看的不多,不敢枉加断义,但还是隐隐的、有种又被偷换概念的感觉。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7页

pseudo-deduction 虚拟演绎
看到pseudo特亲切,呵呵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 评《大江大海1949》

非常遗憾龙老师的这本书是禁书,在豆瓣上找不到,所以以李熬这本书作为相关,写那么几句书评,最为一个记号。
书还是托人在台湾带回来的,还是第二次看竖版的书,第一本竖版的是余华《十个词语里的中国》,但龙老师的书看起来着实费力,第一,不习惯繁体字,第二,书中内容较丰富,故事穿越性比较强,对于我这个历史不怎么样的学生来说,更是要花大力气去穿针引线。
以往都是单方面的了解1949年那段历史,历史书也好,电影电视剧也好,宣扬的都是一面派,并不是说龙老师写的就是反面,而是另外一面。就好像刚刚准备看得下一本书,John Israel的《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里写的序言一样:我绝对不是旁观者“清”,但至少是旁观者“异”。龙老师给我们展现的就是这种“异样”的历史片断。
John Israel强调的是他因为不是中国人,所以不能很好的去深刻的体会联大那段历史,但恰恰是因为这一点,可以帮助读者,从一个异国人的思想里去理解那段历史在更大的空间里的意义。相似的是龙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更加真实的历史,不论孰非孰过,只是谈战争给你我的祖辈人带来的是什么。
虽然我也在过去的几年里,尝试的去看有关台湾的电影和书籍,但从来没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挖掘我们的那层联系。
因为知识浅薄,实在无法评论更多历史,但此书激起了我更多的兴趣去发掘书中提到的一些历史片断。比如手中这本《联大》就正好切合了龙老师书中的那个片断。所以准备继续读下去。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REFERENCE: 黄仁宇《蒋介石的历史地位》
钱穆:窄化中国历史与神话蒋介石?
徐樹錚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自古就是中华领土的外蒙古却在沙皇俄国的威逼利诱和极少数王公的唆使下“宣布独立”。尽管后来外蒙古取消了独立,实行“自治”,但中国在外蒙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外蒙实际上已经沦为沙俄的殖民地。
  1919年,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对德战争。徐树铮被段祺瑞任命为参战处参谋长兼西北国防筹备处处长。徐从日本借得巨款和武器,编练参战军。1919年,德国战败,参战军被改编为西北边防军,徐树铮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为彻底解决外蒙问题作准备。由于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失去靠山,因此决定回归中国以维护自身利益。于是,北京政府驻库伦(今乌兰巴托)都护使陈毅总督与外蒙王公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了《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四条》,但条约遭到了外蒙“议会”的否决。这使北京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快速度解决蒙古问题。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向库伦进发。徐树铮一到库伦,立即让陈毅回内地,也否定了《六十四条》。他把外蒙古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请”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并将其他王公及哲布尊丹巴活佛加以软禁。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呈请取消“自治”,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回到中华民国怀抱。同时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徐树铮将军队派驻外蒙各地,如买卖城(今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完成了对外蒙古的统一。尤其是唐努乌梁海,被沙俄侵占达七年之久,终于回到中国怀抱,这也是徐树铮一项伟大而短暂的功绩。
  徐树铮在外蒙古做了许多有益的事,如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银行、创刊日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等。
  此外,徐树铮于1914年创建的成达中学,现为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傅曾湘、交通总长叶公绰、财政总长吴鼎昌以及周作人、朱光潜、焦菊隐、齐思和等,均曾担任过学校董事长或校长。首都师大附中现为北京市重点中学。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58页

哎呀,她还是做点文艺批评吧,国家大事、思想趋向,不是她搞得懂的。
嗯,看了龙大侠不少书,这一点,我和李五毛看法一致:《目送》写的多美呀,何必总是在不擅长的地方,声嘶力竭的浪费时间呢?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


讀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龍應台以一個戰敗者後代的身份向她的兒子------一位十九歲的德國青年飛力普說出了一九四九年間發生在中國疆土上的一段塵封記憶。書中所述於我們這些勝利者後人來說是另一面不為人知的歷史,也正是這個原因,此書自2009年問世後在大陸遲遲未公開出版。
早聞此書,然時隔多年,才於今春臺灣之行得償所願一睹容顏。臺北信義誠品購得此書後,如獲至寶,旅行閒隙中已不禁握牘開卷,才剛讀到開頭便是滿目蒼夷,雙眼含淚。書不盡的離情,道不完的眷念,訴不止的遺恨,時代猶如一道波瀾壯闊的大江大海,而個人在裏浮浮沉沉渺小至微似一粒水滴。
其實,大可不必禁忌此書。對書中這段歷史龍應台給過自己的評判:"我沒辦法給你任何事情的全貌,飛力普,沒有人知道全貌。而且,那麼大的國土、那麼複雜的歷史、那麼分化的詮釋、那麼撲朔迷離的真相和快速流失無法復原的記憶,我很懷疑什麼叫全貌••••••所以我只能給你一個以偏概全的歷史印象。我所知道的、記得的、發現的、感受到的,都只能是非常個人的承受,也是絕對個人的傳輸。"
關於一九四九年間的歷史,海峽兩岸以各自立場有兩段截然不同的詮釋和演繹,不好說,誰比誰更真實一點。歷史和真相從來就是兩個不一樣的東西,即便是親眼所見也未必是真,更何況口口相授或由人代書的一段故事呢。
就愚拙見,龍應台寫此書的用意不是藉由一些冷冰冰的數字和零散不齊的資料去還原一段歷史,也不是為父輩那一代被犧牲掉的失敗者們吶屈喊冤,更不會是某些讀者期望讀到的所謂能挖掘出歷史背後更深層次的意義來------戰敗者後代"所應有的"的反思和懺悔。此書,像是一位母親在兒子涉世之初出於"愛的責任"寫的一份家書,所謂歷史只是為了佐證母親對兒子面臨選擇時的一點意見:"我想說的是,如果每一個十九歲的人,自己都能獨立思考,而且,在價值混淆不清、局勢動蕩昏暗的關鍵時刻裡,還能夠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分辨什麼是真正的價值,這個世界,會不會有一點不一樣呢?"
智慧的作者不會讓你懶惰到直接從書中汲取他的判斷和結論,而是讓你在文字中遨遊想像自主思考,去反思你所認為的理所當然中的一些不當然的東西來。
一直覺得,批判人性醜惡的文章好寫,喚起人性與愛的文章不好寫。人在世間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些磨練和坎坷,心懷幽憤和怨尤之情實屬平常,煽動顛覆的言語往往能一呼百應有其滋生的思想土壤,可一篇教大家如何感同身受地愛人如己,尊重生命,溫和地推進改良的文章,卻很少能有人共鳴。
還是以這本書的最後一段話作為收尾吧:"我不管你是哪一個戰場,我不管你是誰的國家,我不管你對誰效忠、對誰背叛,我不管你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我不管你對正義或不正義怎麼詮釋,我可不可以說,所有被時代踐踏、污辱、傷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戰爭,無論以何種名義,對個人來說都是非正義的,只是一場惡與更惡之間的角逐。勝敗兩方,都沾滿了洗不盡的血腥印記和抹不掉的沈痛記憶。此刻,坐在書桌前,面對這本記載著被翻江倒海的時代所踐踏、污辱、傷害過的人的書,從心底真心祈願:沒有戰爭,少些殺戮,世界和平。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见过以文章骂人的,没见过著书来骂人的;完全针对一个人、一本书来开新篇章谩骂的,多半也没些斤两,不过是历史政治扯不清的所谓人文罢了。细看了小半部,随手翻翻余下的,就这样子。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页

豆瓣妥协的产物吧,可以写笔记,但是不可以评价,不可以写书评。
批驳龙应台很到位,都是一阵见血的地儿。可惜李敖太爱“显”了,看得烦。
那些说龙应台只是抒发感情的人,说不通,历史不能这么乱抒发的,那只是情感泛滥,不值得旁人来读。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999页

甚麼是歷史,便是秉持客觀的態度、深度又廣度的分析、一針見血的批評,凡是偏見、狹隘、誤導人的寫作,全是王八蛋幹的事情。別忘記我們有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這些古人是用甚麼心態去做學問?不就實事求是?讓我們用這本書一起喚回屬於我們真正的歷史!

《大江大海騙了你》的笔记-第163页

民进党中许多人是无知的。余政宪所说“抗战胜利时”蒋介石“被民众吹捧为民族救星”,并无此种事实。“民族救星”的吹捧,是到台湾以后“发扬光大”的。而其肇始,乃出于蒋介石自己不要脸的钦定。
抗战胜利后,蒋委员长的民望升至最高点,这是有史料及图片证明的。五毛君用不同年代的、肆意截断的资料做对比,实为偷梁换柱之举。如果其是以小丑的身份登场,大可不必理会;但若其冠有“中国近代史学者、思想家”之称号,某只能对其言行表示汗颜:不过是咬定青壮年激情之老本,尽享现今言论自由之权利罢了。


 大江大海騙了你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