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德者・窄门

出版社:北京燕山
出版日期:2000-8
ISBN:9787540213220
作者:纪德
页数:374页

作者简介

背德者 窄门,ISBN:9787540213220,作者:(法)纪德著;李玉民译

书籍目录

一、自相矛盾的魅力
二、背德者
三、窄门
四、田园交响曲
五、帕吕德
六、忒修斯
七、作者简介


 背德者・窄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一面想着生活的快乐,自己的自由;另一面心里又有许多顾虑,不舍。。。。幸福就在那份宁静中,宁静里的渴望。。从麻木的忙碌到心里长出触角,开始喜欢生活的一切,爱上了倾听他人的故事,能去理解所有,。。热爱上了生活。然而生活有好多选择,可以放弃选择,即便选择也却只能择其一。。。。这才是我们要热爱珍视生活的理由
  •     我不幸很受理查德的敬重,因此之故,我什么也不敢做了。一种敬重,只要不能停止珍视,就不容易摆脱。----《帕吕德》比起狗我更喜欢猫。并不是不喜欢狗,而是怕自己被喜欢被信任被期待。小时候暑假住在亲戚家,样了一条大狗,我很喜欢,每次吃饭,都偷偷拿自己碗里的肉去喂它。后来我回家的时候,狗狗一路追出来,跟着车子跑,我看着心疼,可是它就是不肯回去,跑了很远很远,直到追不上了。后来我就很怕和狗相处,我总是尽量避开它们的眼神,我总是尽量不对它们好,不去招惹它们。因为我知道,我负担不起它们的感情,那太沉重,我怕辜负,我怕它们把我想得太好了而有一天它们会发现我不是那么好的人,我怕它们失望。人也是如此,男的,女的,长辈,小辈,学生,同学,朋友。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那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不能停止珍视他们对我的喜欢,我怕他们不喜欢我,所以我便什么都不敢做了。人不识因为了解才喜欢另一个人的,有时候可能是因为不了解。他们喜欢我,但并不了解我。他们用自己的判断来断定我是那么一个让他们喜欢的人,所以我就被喜欢了。所以当他们告诉我,我是那样一个人时,我就不的不做出那样的样子。妈妈说,你是乖孩子。于是我不敢做坏事,不敢欺负同学,不敢说谎。老师说,你是聪明的孩子。于是我不敢考砸了,不敢背不出书。学生说,你是对我们最好的老师。于是我不敢发火不敢翻脸。朋友说,你是可靠的人。于是我不敢不遵守诺言不敢轻易拒绝。男朋友说,你是温柔的女孩。于是我不敢使性子不敢有怨言。哦,可是,可是我不喜欢这样不喜欢这样不自由这样累。所以我逃避,所以我躲起来。所以我不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在一起。
  •     虽然《窄门》的书名确实取自圣经,但其含义及整本书的内容以及想表达的皆为出于纪德本人的思想观念。那么,首先,圣经里的窄门究竟指的是什么?马太福音7:13,14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通往毁灭的路又宽又阔,进去的人也多;通往生命的门是窄的,路是狭隘的,找着的人也少。为什么怎么说呢,这就好比选拔活动那样,上帝耶和华通过圣经所颁布的诫命就好像选拔的必要条件那样。每一个都将使一部分不符合标准的人排除在外,所以,门就窄了。故,窄门只是一个比喻罢了,象征真正蒙上帝悦纳并不易,人数也不会太多。窄门针对的是所有的人。所以,耶稣说:“你们要竭尽全力穿过窄门进去。”(路加福音13:23)而,阿莉莎则将窄门具象为自己,且仅仅是针对杰罗姆而言。这样的解释,在文学上可以视为是管中窥豹以点带面,但在信仰上却是断章取义甚至是扭曲真意了。关于吃禁果这个词中禁果的含义以及圣经中对于婚配关系的一些规定,以及纪德生平的一些细节或经历,对于《窄门》一书的分析不可或缺,故附于下(多干货):1. 伊甸园里的“禁果”象征什么?关于“禁果”的象征意义,有各种不同的传统主张:有的说“禁果”是指苹果,象征性交;有的说“禁果”是比喻,象征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的说“禁果”象征人长大成熟后通过实践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被善用,也可以被误用。可是,既然创造主吩咐人“要繁衍增多,遍满地面”(创1:28),这果子必然不可能象征性交,因为人惟有通过性交才能生育繁衍。这果子也绝不可能象征明辨是非的能力,因为完美无罪的人必定有辨别善恶对错的道德能力,才能够服从上帝的命令。这果子也不可能象征人长大成熟后获得的知识,因为人日趋成熟并不是犯罪。按理来说,造物主也不可能要求人停留在不成熟的阶段。这棵树显然象征惟独上帝才拥有的权力,是造物主留给自己的,也就是说,他才有权为受造物决定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上帝是至高的统治者,人要想蒙他悦纳,就必须做他视为善的事,避开他视为恶的事,这要求绝不过分。2. 为什么要结婚?事实上,“禁止人结婚”被列为“邪灵的教训”。(提摩太前书4:1-3)可是,对于那些想毫不分心地事奉耶和华的人来说,独身会有利得多。因此,人结婚如果是由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原因,比如同辈压力,就不明智了。 那么,结婚有没有正确的理由呢?有。婚姻也是仁爱的上帝给我们的恩赐。(创世记2:18)因此,婚姻也有某些益处,能为人带来福分。比方说,美满的婚姻是家庭生活的最好基础。孩子需要在稳定的环境中成长,有父母养育他们,爱护他们,管教他们,指引他们。(诗篇127:3;以弗所书6:1-4)但是,养育孩子不是结婚的惟一理由。这段经文谈的主要是友谊的价值。当然,缔结婚姻就是缔结最亲密的友谊。传道书4:9-12表明,两人结合就能互相帮助,互相安慰,互相保护。经文暗示,两股线拧成的绳子可能会被拉断,但是三股线拧在一起,要拉断就不那么容易了。照样,婚姻如果不是单靠两个人的誓约,就会格外稳固。只要夫妇俩最重视的都是让耶和华的心欢喜,他们的婚姻就会像三股线所拧成的绳子一样。由于他们在婚姻生活中切实仰赖耶和华,因此他们的结合非常坚固。此外,也只有通过婚姻,人才能以正当的方式满足性欲。惟独在夫妇之间,性关系才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泉源。(箴言5:18)独身的人尽管过了圣经所说“年华方盛的时期”,即性欲开始旺盛的时期,可能还是得跟性欲搏斗。性欲要是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不洁或不当的行为。保罗在上帝的启示下为独身的人写了以下劝告:“如果不能自制,就应该结婚,因为与其欲火焚身,不如结婚好了。”(哥林多前书7:9,36;雅各书1:15)不管一个人是为了什么缘故结婚,都应该对婚姻有现实的看法。正如保罗说,“结婚的人必身受患难”。(哥林多前书7:28)已婚的人会面对一些问题,是独身的不会遇上的。3. 为什么以往上帝容许近亲通婚?圣经的确记载该隐娶了自己的妹妹或侄女为妻(创世记4:17;5:4),亚伯兰娶了同父异母的妹妹。(创世记20:12)可是,上帝后来通过摩西颁布律法,明令禁止近亲通婚。(利未记18:9,11) 今天基督徒会众也不容许近亲通婚。近亲通婚很容易把父母的不良遗传因子传给下一代。为什么上帝在人类历史早期容许近亲通婚?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时候,他们十全十美。上帝定意全人类都由他们繁衍。(创世记1:28;3:20)所以,在人类历史早期,尤其在最初几代,一定要近亲通婚。尽管有罪,早期人类还是较接近完美,生下畸形儿女的机会比后来的人少得多。这一点可以从当时一般人都很长寿看出来。(见创世记5:3-8;25:7) 亚当犯罪后大约2500年,上帝明令禁止近亲通婚。这个禁令不但保障了上帝子民的后代,也提高了上帝子民的道德标准。当时在耶和华仆人周围的民族中,一直盛行各种堕落的习俗。(见利未记18:2-18)4. 纪德的童年以及和表姐的关系纪德从小接受两种矛盾的教育:母亲认为“孩子应当顺从,而不需要明白为什么”;父亲则倾向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我解释清楚”。188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纪德随母亲离开巴黎,来到外祖父家。纪德早年体弱多病,异常敏感,在母亲的抚养下接受了清教徒式的教育,酿成了他的叛逆性格。1889年通过学士学位考试之后,纪德向表姐玛德莱娜求婚,但遭到拒绝。1895年他母亲死后,他与他的表亲玛德莱娜(Madeleine)结婚,但一直都只是名义上的夫妻。母亲名叫朱莉叶·隆多,是位天主教教徒。另,清教徒精神第一段:清教徒是创业精神的代言人,他们认为人开创产业必须要禁欲和俭省节约。他们限制一切纵欲、享乐甚至消费行为,将消费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产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上,如此必然导致资本的积累和产业的发展。不是纵欲和贪婪积累了财富,而是克制和禁欲增长了社会财富。5. 已有文献对于纪德及其作品的分析纪德笔下的人物几乎总是陷入一种预设的欲望与道德的两难境地而无法解脱,在人格上也表现出二元对立的结构,这似乎演绎了纪德自身的内在困境,“无论说什么或者干什么,我好像总是被册成两半,一半在后面看着另一半在前面犯错误,在看笑话,无动于衷,或者煽耳光,喝倒彩。当一个人是这样地被撕成两半,他是无论如何不能有一颗诚实之心的,甚至无法理解诚实二字为何物”,确实如此,纪德一生就像米歇尔一样在道德责任与真诚自我之间,努力寻求一个平衡的支点。所以,纪德笔下的人物,某种意义上讲是作家自我内在困境的想象物,它以一个相似的灵魂,用来否定作家自身内在的分裂,以找回人性失却的天堂。安德烈·纪德的创作具有矛盾性的特质。生活中,纪德有时是圣洁的天使,有时是肉欲的魔鬼;个人婚姻上,他既深爱着妻子玛德莱娜,又纵情于恋童癖和同性恋带来的快感;创作中他主题多变,既有对宗教和传统道德的绝对遵从,又有对宗教的游离和对“非道德主义”的推崇。本文共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纪德创作思想的矛盾性。笔者认为,纪德创作中的矛盾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宗教的推崇和反叛、对道德的背弃和仁爱及对待两性问题的精神之恋和同性恋倾向。纪德最初对清教的崇拜狂热到后来的怀疑反叛;他从开始的严格奉行清教的道德观念到信奉“非道德主义”;他既爱着妻子玛德莱娜也视马克为同性恋的对象;他既与众多的男性发生关系,也堕落于与妓女的快感。第二部分重点探析纪德创作思想矛盾性的背景成因。结合纪德生活的时代特点、文化氛围、生活环境以及个人经历,分析纪德创作思想矛盾性的成因。纪德出生于19世纪后半叶20世纪上半叶的欧洲社会,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动荡的时期。社会的变革冲击了纪德为代表的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他们道德和宗教观念的形成。同时,纪德出生于富有的宗教家庭,父母性格的差异,母亲对他灌输的清教教育,以及多变零碎的教育经历都对他的生活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部分具体阐述纪德在矛盾困境中的探索之路。分析纪德为解决矛盾所做的努力。纪德在灵与肉的矛盾中找不到出路,从而转向自我,寻求艺术化的努力—写作,完成与自我的对话。另外一条出路就是旅行,走出家庭,摆脱家庭的栓桔,去接触大自然,呈现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在上面的引述中也提到了,他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道德和与其背道而驰的行为的和解之路。圣经里面对于婚姻以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规定已经在童年的时候扎根于纪德的心理,而且,他也多少程度上也相信着。因为如果他不信的,就不会因与其相背而痛苦了。圣经的律法和肉体的律法在他的身上争战,其实这种战争对于所有的基督徒都是不可避免的。保罗也曾说过:“按我内在的人来说,我确实喜欢上帝的律法, 但是我看出身上另有一种律法,跟我思想的律法交战,把我掳去,要我听命于身体里罪的律法。”但他是怎么处理这样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战争的呢?他说:“我是不断痛打自己的身体,使身体成为听命的奴隶。”这便是问题所在,当人碰到认知和行为上的矛盾的时候,大都只有三种路:一是纠正行为以符合认知,二是否定或忽略认知以放任行为,三是和解。如果这个认识是指代信仰的话,那么选择了第一种的才是真正的信仰者,另外两者分别可以成为背道者和叛道者,而叛道者对于信仰的不好的影响更甚,就好像是披着羊皮的狼,宣传着披着美德的丑恶。另外还有一种结果是崩溃,像是导致了自己所爱的人的灾难,那么,有些人便不能接受自己的行为进而拒绝自己和现实世界,以致疯癫。看一下阿莉莎给杰罗姆的信中的一些内容:现在我不禁叩门自己,我所期望的究竟是幸福,还是走向幸福的过程。主啊!谨防我得到极快就能实现的幸福!教会我拖延,推迟我的幸福,直到您的身边。不是处于进展的状态,无论多么幸福也不可取。我所想像的天堂之乐,并不像混同于上帝那样,而是像持续不断而又永无止境的靠拢……如果不怕玩弄字眼儿的话,我要说不是“进展性”的快乐,我一概不屑一顾。主啊!杰罗姆和我,我们走向您,相互鼓励,携手向前,走在生活的大道上,如同两个朝圣的香客,有时一个对另一个说:“你若是累了,兄弟,就靠在我身上吧。”而另一个则回答:“只要感到你在我身边就足够了……”可是不行啊!您给我们指出的道路,主啊,是一条窄路,极窄,容不下两个人并肩而行。以及最后一页的几段话:“唔!”她应了一声,仿佛不以为然。接着,她的脸掉转开,俯向地面,就好像要寻找什么丢失的东西:“这么说来,你认为一种毫无希望的爱情,也能长久地保存在心中啦?” “是的,朱丽叶。”“而生活之风每天从上面吹过,却不会吹灭它吗?……”这可能是纪德想通过作品对于自己之前的人生的一种纠正,他同时化成了“阿莉莎”和“杰罗姆”,他可能希望自己可以像阿莉莎那样可以将这份感情保持着距离,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他希望最后双方都可以将彼此记在心里,虽然不能在一起。他想为自己的身边留住最后一片净土,如果可以回来过去的话。他享受着这种禁忌之爱,当失去了这种爱便渴望找回来并且一直拥抱。所以,他让杰罗姆做到了。为了使故事显得合理,所以他引入了一个词——窄门——并且自己给了一个符合情节的定义。他以此来麻痹自己,想让自己逃脱内疚和不安。他一直在这样做……其实,他真的是个可悲的人。而窄门,而不过是他生造的披着美德的自私之门。资料来源:其中1-3来自守望台线上书库,4来自百度百科,5来自两篇文献:[1]马继明. 论纪德叙事作品中人物的独特内蕴[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05:59-62.[2]王玉玲. 安德烈·纪德创作的矛盾性初探[D].青岛大学,2014.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两个一起看的,对于深柜同志表示无奈
  •     看了《文学少女》的结局之后去读的,读完又去重新读了《文学少女》,感觉太棒了TAT
  •     看的是精选集
  •     ……主,我不敢以你的名义
  •     大一
  •     好喜欢《窄门》
  •     那种幸存者和杀人犯沾沾自得的嘴脸
  •     矛盾的乐趣
  •     纪德尤其善于探究未经社会改造的原装自我
  •     没有什么感觉,可能是道德的宽泛吧。这些背德现在成了个人的选择而已。我不信头顶三尺有神明,所以我是背德者。关于窄门,应该是因为年纪大了对炙热的感情共鸣少了,所以感受也少点。
  •     我太爱你,我太爱的人已经不是你。徘徊在纪德与法兰西的边缘。
  •     短篇小说集。放浪形骸的纪德。
  •     只看了前三篇,《背叛者》《窄门》《田园交响曲》。谁不曾渴望成为另一个人的阿莉莎呢,到最后发现自己只是朱丽叶而已。“‘你再给他写信时,就告诉他……’她迟疑了一下,又含笑极为轻柔地说:‘说我治好了。’”
  •     《背德者》和《帕吕德》不错。至于大家都说好的《窄门》,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看到最后倒有点儿生理上的反胃。
  •     很能果腹。
  •     oh fresh meat
  •     这一个星期看了窄门和背德者,犹如一道惊雷,准备继续看田园交响曲,想学习法语
  •     1947
  •     阿丽莎你就可劲作吧
  •     翻译得贼好啊!
  •     让人失语
  •     不知道为什么看不下去,就把冲着去看得背德者看了,感觉就是一个花花公子为自己的辩解...
  •     当初有个同事瞄了一眼这本书就劝我,这种书少看,看多了看问题的眼光会变得奇怪,haha,她说的还真没错
  •     三部曲中只喜欢《田园交响曲》……前两部比较无力
  •      结束了《背德者》的第二次阅读。红色封面的新版本。小时候最喜欢的印象至今的那句“没有罪恶,没有历史,没有文学,没有艺术,不过是一株既无花又无刺的粗壮的玫瑰棘。”被新版本翻译成了“一株茁壮的玫瑰树,不长刺也不开花……”由此可见信达雅的消逝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语言艺术也需要历史传承~
  •     两本书适合一起读。
  •     我爱的就是这种毅无反顾的三观不正,人性的矛盾在里面闪烁着光芒
  •     为什么《背德者》给我一种“这是本旅游宣传小册”的错觉,而且我觉得男主角的行为也称不上“背德”,大概从作者写作时到现在享乐主义盛行、人类的整体道德水平退步了。
  •     《背德者》幸福得到之后,便成为枷锁;春意令我心伤,我执意挥霍掉这幸福。 《窄门》 笔友的悲哀就在于语言和文字永远是高明的骗子,"理性的爱"本来就是伪命题。 《 田园交响曲 》 从前没有法律,我就那么活着;后来有了戒律,罪孽便复活,我却死了。
  •     纪德信教吗?
  •     附注就是帕吕德我看得我痛苦
  •     读纪德的小说总有一种不做死,就会死的感觉,背德者所做的在我眼中完全就没有违背道德,纪德的小说三番五次的刻画宗教与人物追求幸福的冲突,可想宗教对人的残害之深,我觉得只要是自己想要的,一切皆可抛,至于田园交响曲这样的典型太多了,主人公强怕妻子接受自己的观点,也为了盲女做着自己认为称之为美德的事情,实则害了这个姻缘,己所欲,勿施于人
  •     自由不算什么 ,难在善于运用自由。
  •     背德者。窄门
  •     一个诚实的人 心中有爱 有叛逆 把这些龌蹉和不堪奉送给读者
  •     赞!
  •     你们尽力从这窄门进来吧
  •     于是我觉得,我生来的使命就为了某种前所未有的发现;我分外热衷于这种探幽索隐,并知道探索者为此必须从自身摈弃排除文化、礼仪和道德。
  •     可说是纪德刻在骨子里、内心深处的保守么?从最初“清心寡欲的生活让我沉醉。我最与渴,正如别人醉于酒。”,到心如灰。
  •     人最恶劣的本能才是最坦率的。相比窄门,我更喜欢背德者的真实。
  •     | I565.45/2122-6
  •     我只读了背德者、窄门和田园交响曲。而在窄门刺痛了我,在阿莉莎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     宗教好可怕的感觉
  •     随便在书架上拾起的,其实记忆并不是很深,拷问自己的欲,不敢伸手也不敢放手的才是最可怕~觉得自己还不到读纪德的年纪~
  •     最喜欢的其实是《田园交响曲》
  •     刚开始不认识纪德,觉得写法好潮啊,后来发现他也是个花枝招展的Gay,Gay的想象力比女人绚烂多了
  •     窄门说的就是,一个很作的女人,有心理问题,最后作死了。 但我必须承认纪德已经成为我的新偶像。
  •     很少阅读的法国文学之一 觉得人物们太作 喜欢的窄门里的一句话 你们尽力从这窄门里进来吧
  •     #果然不能看简介# 以前看简介 一直骂他妈傻逼 在公交上看完两个故事 差点没有力气讲话 并且是在知道作者生平的情况下 作者完全是把自己的生平拆成了两个故事啊 在没有看过原著的情况下觉得李玉民翻的非常好 流畅不费力 还有虽然之前看梵蒂冈地窖的法语节选就知道纪德描写场景的水平 但还是叹为观止了
  •     追随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