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自述》书评

出版日期:2016-5
ISBN:9787210082859
作者:胡适
页数:200页

胡适的自我介绍

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有人说胡适在大陆相当于鲁迅在台湾,大陆的我们从小就学鲁迅的文章却很少接触胡适的文章,而台湾的人则更多学习胡适的文章很少看到鲁迅的。在此之前对胡适没有太多的印象,不过知道他是白话文改良的主要人物,他长得挺帅的,《建党伟业》里吴彦祖演他的时候底下全是花痴的女学生,哦,对了,还知道他挺花心的,怕老婆,他老婆江冬秀是个挺厉害的女人,除此之外,就是上学时候语文课本上摘自他回忆母亲的文章,当时对他母亲给他舔眼睛治眼病这一细节记忆深刻。不得不说政治有时候很有偏见,导致一些意识形态也会有微妙的影响。也许是胡适当年投奔台湾的行为,让他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无法有更多的篇章。媒体们也很少关注他,这导致我知道他的消息异常寥寥。这本书是胡适四十岁时为自己写的自传,他为了“给史学提供资料,给文学开生路”,先是热衷于号召周围的好友写自传,比如林长民,梁启超,梁士诒,可惜他们没听或者以时间还长就推脱了,可见名人们也有拖延症啊,结果这些人都在写自传前就离开人世了,这让胡适有点引以为戒,早早就写了他的自传。这里我有点心理阴暗的想到看过的八卦,说胡适一生风流,想和江冬秀离婚却被江看穿他爱名利,以此为胁迫耍泼大闹,导致没能离婚成。他这种早早写自传的行为还真有点爱名的倾向,不过说穿了一个人总要有点缺点,虽然他爱名利,也风流,但是人长的帅,学问又好,何况他的自传写的真的很好看,和他的人一样文质彬彬。这本书文字非常的有意思,胡适自己说他的文字是“明白清楚但浅显”,不过如果一个人的文字能做到既描述的清楚明白,又让人不费力的看懂,本身就蛮厉害的。比如白居易,人家作诗就追求老婆婆都能听得懂,真正有能耐的还是把高深的学问说的浅显,说明他已经知道了问题的本质,所以能用简单的话来表达。全书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他父母的订婚故事,写的挺像乡村小说,却很文雅,很有趣。第二部分主要讲了他的幼年生活,这个部分能看到他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母亲对他的影响。第三部分讲了他在上海求学的少年时光以及如何去国外留学,第四个部分讲了他对于白话文的倡导前后的思想变化以及背景故事,最后附录了英文的自述以及胡适的年表。以前学课文的时候没动脑子思考,也没有生活阅历,所以学过也就过去了。这次重新看他写的幼年时光,对他母亲的教育深感叹服。书中这样写:“每天天刚亮,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如果犯了错,犯的是小错就等到第二天早晨清醒了才教训我,犯的是大错就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看到这里我真的挺佩服他母亲的,每天早晨都这样教育孩子,并且以身作则。古人云吾日三醒吾身,他母亲虽没有每日三省其身,不过这种督促儿子学习用功的努力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后来他去往上海写道:“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他的学习习惯与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书不厚,其中有很多细节值得细细去揣摩。比如他幼时在学堂学习,母亲给先生的学费很高,所以先生能够一字一句的给他认真讲解,让他打下了良好的文言文基础。而其余孩子交的学费不够,先生就只是让他们死记硬背,完全不懂学习的乐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些孩子们大多不爱学习。这让我想到任何一门学问一开始的基础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基础没有打牢的情况下,想要盖高楼是很难很难的,开始学习重视字典真的很重要啊。其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知道学习的乐趣,从而让他自发的爱上学习,探索发现知识,这比光教知识点要有用的多。毕竟,只有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想学习想改变才能发挥主动性。书中能看出胡适对他母亲感情非常深,他幼年丧父,母亲是填房又早早守寡,后娘不好当,何况他的兄弟姐妹们几乎都比他母亲年纪大,所以我想,会不会是因为这个缘故,当初他想和江冬秀离婚,江冬秀威胁他要敢离婚就杀死他们的两个儿子,胡适遂作罢。也许他也是怕如果离婚的话,江东秀没办法一个人照顾好自己的两个孩子吧?书中提到的关于文学改良的问题,让我想到之前看钱钟书《围城》里面他后他的后记写的一些话,大概是说,白话文是一种新的语言,需要时间去积累出新的词汇以及更好用更灵活的文法,这门语言才能慢慢地臻于成熟。当时我不太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但是这本书看完以后我大概明白了。这本书前半部完全可以当做小说来看,非常的平易近人,语言典雅而有趣,其中深情也让人可以慢慢体味,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看完书让我对胡适本人很好奇,蛮想抽时间看看他的文集,看看他的学问,相信也不会让我失望吧。

用自由和宽容普度众生

熊培云先生曾说过:“在所谓人的历史中,读传是条捷径——传记浓缩人生精华……我们在逝者的影子下完成对社会的回忆与改造,完成对往届社会优良品质与智慧的追索与继承。”诚如斯言,读胡适先生的《四十自述》有如听闻他亲自讲义,于字里行间见识他的风骨和做人、做学问的道理。《四十自述》源于胡适先生深感中国缺乏传记文学,希望能抛砖引玉,“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全书以胡适先生父母的婚姻说起,包括幼年的私塾教育、秉持无神论的缘由、赴上海及美国求学、倡导文学革命等共六章,文末还附有先生英文撰写的《What I believe》及生卒大事年表。先生笔下的父亲铁花先生,是个神秘又令人敬重的人物。胡传,字铁花,又字守三,故文中称“三先生”,他关心时局、钻研地理,壮年投效东北边荒,暮年奉旨调往镇守台湾,展现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铁华先生于55岁逝于厦门,时年幼子胡适仅4岁。他留下遗嘱说胡适天资聪颖,家人应令其读书上进。这寥寥数语对胡适为学的一生有着重大的影响。胡母冯顺弟不知书却深明事理,她奉行的育儿之道对今人尤有借鉴。她从来不在人前骂孩子,而是在次日提点得失,令其反省过错。胡母在大家族里的隐忍也让幼年时的胡适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正是自醒吾身常思己过的克己复礼之道。胡适秉持的无神论来自于少年时阅读司马光家训及《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中提到范缜的《神灭论》把形与神比之于刀子和刀子的锋利。范缜确实是个雄辩之才,他还把人的富贵贫贱比喻做树木开花随风飘散,至于飘落到茵席还是粪坑之中纯属随机性事件,何来的因果报应之说?这些文字把少年时的胡适从鬼神地狱的困扰中解救出来,并影响了他一生。然而,在我看来,范缜的论证并不严密。范缜只是把形与神的关系、人有贵贱之分做了一个精巧的比喻,比喻虽妙,似乎令人无言以对,但终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科学的说明和阐释。深谙逻辑学奥义的胡适先生不可能没有识破其中的关窍。实际上,灵魂是否存在是一道既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的命题,属于something beyond science。胡适先生之所以拜服无神论,可能是在启智的早期就先入为主地接受了这种思想吧,及待成年后就难以改变了。先生详细介绍了赴上海求学的经历,包括当年读的书目,遇到的师长和同窗,以及筹建中国新公学的始末。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与友人探讨争论中国的白话文革命,他奉行实用主义哲学,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宽容和自由是他生命中的两大主旋律,这些思想都对后世影响深广。在篇末英文版的自述中,前半部分是关于父母婚姻及儿时读书的叙述,后半部分则详述其所尊奉的人生哲学(my credo),中英文对照着仔细研读,别有一番心灵触动。胡适先生在不惑之年改写了《西游记》第八十一难“观音点簿添一难,唐僧割肉度群魔”,割肉喂魔的唐僧或许就是先生的写照,用他的自由、宽容和理性普度乱世中的芸芸众生。

自传

胡适先生的自传,印象中吴彦祖演过胡适,带着圆圆的眼镜,一副知识分子的样子,当然也很帅,看晓松奇谈的时候,晓松说历史上只有三个时期,知识分子被重视,其中有一个时代就是民国时代,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年代,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要是大师们都可以写一本自传,那是最好不过的历史史料,这也是胡适写自传的初衷,自传基本上写了他自小求学到发起白话文运动的整个心路历程。现在的普通话的普及,对于新一地的我们而言是多么的理所当然,但是在哪个年代,是遭受了多少的非议,现在每每读到古代著作,看到文言文都一头雾水,是因为白话文的普及,让我们摒弃了文言文,没法窥得古人的智慧,现在读起来都是那么多的晦涩难懂,这是好事吗?韩国一直以来都效法中国,国人使用中文,后来民间文字后来居上,最终完全取代,虽然韩文是完全的表音文字,无表意,导致韩国无法成就真正的大师,难以产生深刻的思想,但是韩国人还是可以自豪的说,他们让文字不再是精英文化,让国人的文盲率大大降低,让大多数人可以得到教育,这比有没有产生大师更重要,那么白话文运动现在看来还是益处多多。

还好胡适来得及写自述

四十自述说起胡适,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当年在美国没拿学位的他在中国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于是怀着对胡适的这份好奇与崇拜,我入手了这本《四十自述》。《四十自述》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该书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胡适先生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从中能够感受到先生特有的儒雅、睿智、幽默的文人气息。胡适十分推崇写作“自传”,他不光自己身先士卒,还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劝说他人写自传。尽管遗憾多于感动,尽管胡适自传文字产量也不高,但是,不能不承认他的抛砖引玉,与后来中国文学史的一大批自传文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恰恰迎合了他写自传初衷:“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地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整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书写了胡适的文学之路及其所领导的文学革命,而他之所以有这些成就也是源于他扎实敦厚的文学底蕴,从他的童年时代我们就不难看出,读万卷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变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期间,他的母亲是他教育方面的引导者,而胡适,也正是目睹了母亲坎坷的一生,承载着母亲的无限期待,才激励着他在人生轨迹上不断的走向巅峰,不断的突破自我,并且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当然,也离不开他父亲文学造诣方面的遗传,还有他不同常人的天资禀赋。政治方面,我不想过多赘述,总的来说,胡适的才华是公认的,他为国民文化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磨灭的。他跌宕起伏的一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为家事忙,为情事忙,也为国事忙,始终在岁月的年轮中旋转。作为性情中人,胡适宽大为怀;作为书生大使,胡适酷爱自由。宽容与自由是胡适生命中的两大主旋律,贯穿终生,造就了一个多面的胡适,如一面多棱镜矗立在世人面前。强烈推荐阅读。

自述也非件容易的事

近一个月来心思有所变动,尝求明智辨理,大概是随着阅读数目的改变而激发,似乎想来一次自我意识的觉醒。(然年已23岁整,知晚矣;又知若果不复醒,愚昧一生而已)胡适老家在安徽绩溪,当年绩溪与休宁同属于徽州,这样看来我可算作他的老乡。只是100年之间,中国已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胡适五岁回到绩溪家塾念书,念的是《论语》、《礼记》、《中庸》之类的古文,而自从近代以来其与陈独秀大力提倡“文学革命”改文言文为白话文之后,中国教育随之改变,到我读书时有九年义务教育,且几乎只学习白话文了。自序里胡适解释说写自述是“抛出几块砖瓦,只是希望能引出许多块美玉宝石来;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那个风云突变的年代,丰富的经历往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书里胡适尝试用小说式体裁写父母的婚姻,又用严谨的叙事风格写了自己接受教育、出国留学和开始文学革命的历程。从拜神到无神,是受了念书的影响。因为重读“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高兴起来,不再害怕希望脑子里地狱的惨状。后又因为读《资治通鉴》有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从此走上无鬼神的路。这大概也算是从舆论中自我觉醒,经过阅读、思考才能从身旁轻信鬼神氛围中走出来。这不单单需要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也需要勇气去表达出来。我想起自己自幼同奶奶生活,每逢鬼神节日都陪同她一块在家里拜神祭祖,直到她去世这种行为才终止。我自小接受“科学”的教育,却始终没能主动去劝说一次也没有反抗自身行为的意识。大概在那司空见惯的烧香祭祖习俗里,我也只是一个小小传承者。只是思想有所萌动之后,总希望问自己个为什么,也知真正了解自身行为的意义。从古至今,很多人不都是不太关注自己的行为以及那行为带来的意义吗?哲学上最基础的问题是追问生命的由来,“我是谁”,“来自哪里”……这些基本问题难道不是我们生而为人应该尝试去求解的嘛?胡适14岁开始到上海求学,经历过转学、从旧公学退学到参与新公学的成立并担任教员、出国留学等,每一次的变动都是一个选择的难题。只是,当一个人有了慎辨的心智便懂得人要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后来胡适与友人争论“文学革命”,逐步坚定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决心,不论是最开始在孤单中坚持,还是后来同陈独秀一块在《新青年》上发表言说鼓励新文学,他开始用自己的独到见解、思想力量踏进改变社会的潮流。又想起自己有阵子一直恍惚地思考终极意义、价值、历史问题等等,还尝试着问别人“你是关心社会还是关心自己?”其实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关心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关心社会。大概是因为将要踏入社会这场洪流,内心的困惑反而更多。后来有次课上听到老师忽然提起校训:“勤读立耕,立己达人”,恍然明白这不就是解答自己困惑的最好回答嘛?做人,先努力完善自我,而后做到以己之力施与他人。这不也应当是每个青年该有的志向吗?历史总是滚滚向前,洪涛中留下个人的印记并不多见,多数人也只是成了丁点“泡沫”。时间本不具有衡量的意义,但人拥有其独特的一生,便能在自己的时间里抹上色彩。

无关风月

胡适,北大教授,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有关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多,尤其是在胡适老家,作为名人他的故事有着各种版本。当看到胡适自己写的这本《四十自述》时,我不免有着太多的好奇与期待。他自己也在自序中说,希望老辈朋友写写各自的自传,他邀请了很多人,比如林长民、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等等,可是答应或者受到他劝告的这些人却都让他失望了。而他自己的这本四十自述,却也多是生平和学术介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他毕生着力提倡的是民主、自由思想和理性主义。我一直想从他的自述中看出点有关风月的东西,可惜都没有。13岁的时候包办婚姻和江冬秀结婚他没有说,上海读书去美留学一别十多年没说。1915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之后两年内,他写了一百多封情书给韦莲司也没有说。为了曹诚英他想和原配离婚也没有说。我一直在想,胡适已经四十多了,他的前半生到底有过哪些不寻常的事情,毕竟在这本《四十自述》出版的时候,他已经有42岁了,应该有很多话很多故事能说,但是他没有。他在书里先用故事的形式讲叙了父母的相遇和结合,再用了时间的顺序讲述了自己读书求学的经历。当他去了上海在各个学校求学,后又为了应考怕别人取消,便弃了胡洪骍的本名改名为胡适,适字取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到文章最后的时候,便多是开始了对于文学革命的探讨,各种短文、律诗、宣言,让读者看到了一场场的笔战和白话文作诗的发展。想来在胡适先生的心中,那些记忆中的、日记本中的各种记录,远远比自己的风流事迹重要的多。或许是像他本人说的自己不大适应小说题材,父母的故事之后,他的自述便回到了严谨的历史叙述上面去了,便显得十分正统,可以给历史学家们直接做材料参考了。在看书的时候,一直对于后面的时间有些弄不明白,比如:二二,六,二七;十九,六,廿六;廿一,九,廿七等等。若是简单的年月日,那文章便并不是简单的时间顺序了,于是思考只好作罢。想着胡适一直希望别人能多出自传以供给后人参考,但活了71岁,他的自传这也是唯一的一本,文学价值可以想象。而作为普通读者,我多希望他能在自传中也能写写他自身生活经历,感情经历,让他的思想和生活相连,突显一个生动的形象来,而不是在各种民间传闻和外人的拼凑中看到那样的一个他。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胡适的《四十自述》,以他的求学路为主线叙述了他四十年的求学人生。幼年失怙,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扶助下的成长之路。文中处处饱含对母亲伟大奉献的感念。人的一生能够顾念的事儿不能太多。写这篇评述之前,我百度了胡适词条。胡适也是饮食男女,但区别于众世间人的,是他以学问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回忆是回忆者的选择,在这本书里,对胡适最重要的便是厚重的亲情,以及在亲情督促下,求得的学问。每个人到世界上都有责任,而胡适的学问之路便是他生为人子所具有的义务。外祖父母身为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是如何克勤克俭,本分明礼,努力上进,为家庭与子女争取光明的未来。而他的母亲又是如何为了家人,不顾外祖母的不甘,且又是怎样年少却有定见,情愿嫁于年长自己二十多岁但正直有为的秀才官人老丈夫为继弦。而胡适的父亲又是怎样一位克尽职守,鞠躬尽瘁的读书人。父亲去世后,从此年轻的母亲生命的全部便是为了胡适的学问之路。这样厚重的亲情,胡适真的也无法选择其余。书中有一个细节是有一天,在学堂同学向他请教日常书信的意思时,他恍然大悟,受异母长兄的气,不易求来的读书之资,母亲为何总要比别人多付给先生一些大洋。年少离家后,他也有与其他年轻人一样轻狂胡闹的时候,但他时刻不敢忘记的是自己身后那双殷殷期待的眼睛,便总能及时背负起自己的人生责任之轭,继续前进。胡适是幸运的,作为才能四乡闻名的秀才官人的幼子,他的人生角色从小便被母亲郑重选定了,那便是读书做学问。他的母亲是如此坚定地认定并培养他,他也有幸,有能、成就了学问之路。

文学大家养成记

文学大家养成记——读《四十自述》文/凡悦颜自古时势造英雄,时局不同,英雄的成名方式也不同。《四十自述》是胡适唯一一部自传,“给史家作材料,给文学开生路”,是作者做此书的初衷。在当时的中国,传记文学匮乏,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学大家、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在不惑之年,作者甄选了自己人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著成此书,并力求客观真实,不论是对于史家还是如今的读者,想要了解胡适本人和当时社会背景,都是极具意义的。全书分六章进行,以时间为顺序,书写了胡适的文学之路及其所领导的文学革命。序幕中提到胡适父母的忘年婚姻,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胡适的一生。家庭教育是胡适文学之路的开端,在他进学堂前已认得近千字,这得益于父亲为其讲方字,加上后来两位先生为其讲解古文,为胡适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便进入了开卷有益的阶段,看小说加上活学活用给别人复述的过程,让胡适弄通了文字;读《资治通鉴》,三十五个字从拜神到无神,影响了作者一生的思想;在《竟业寻报》自由发表文章,使作者的白话文得到了训练。书是以往智识与经验的总和,当初司马温国公著书之时,万万想不到八百年后竟感悟了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作者从单纯的背诵文字,到知其所以然,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接触的知识说不定在某个时候就为你铺平一段道路,就像有了之前的文字和古文基础,作者就能自己读懂《神灭论》一样。人生和读书类似,永远不要抱怨自己所走过的路,因为说不清什么时候就会让你得到效益。第三个阶段,就是好奇心与求知欲会进一步被激发,胡适在《人生有何意义》一书中也曾阐释过“为读书而读书”的观点,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读懂更多的书。胡适的文学之路亦是如此,在书中看到大世界,在现实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以往的文学积淀让胡适得以反思文坛现状,以此提出“文学改良诌议”,他反复强调的“言须由衷,言之有物”,恰恰也是古今文学上通用的真理。但是从推想到真理的形成却需要漫长的努力。胡适曾云,“莫想小试便成功,那有这样容易事”,在文学中找到兴趣、建立理想,并为之实践,这是胡适先生最值得人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文学大家养成记的最高境界。这个阶段势必要经历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形成。提到文学改革,很多人都认为胡适先生当时的做法过于激进和偏执,在本书中作者也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死文字决不能产生活文学,既然白话适合做中国活文学的工具,那就必须先把这个工具抬高起来,给它让广大民众认可的机会。后来作者也做了反思,或因自己少年意气太盛,叫朋友难堪,将他们推向了对立方,但正所谓“理不辨不明”,正是作者与那一班文人每日一邮的较量中,让作者明确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也激发了作者的斗志,由此开始了《尝试集》这一用白话做诗文的大胆创作,这也就是所谓的切磋之乐吧。在这次伟大的文学变革之中,作者将凡事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英雄永远有着满腔孤勇,他们抱着必胜之决心,虽不能百分百确定不会前功尽弃,但胡适先生说的好“即使如此已无愧,即此失败便足记。告人此路不通行,可使脚力不浪费”,凡事敢于尝试,有大无畏之心,人生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很可惜这本书没有作完

当时潮流中的新青年真是满腔热血,会想着改良社会强大国家。只是在上海求学期间,发生了日俄战争,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同情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毕竟十年前发生了甲午战争啊。胡适倡导白话文革命,确实是符合形势的。当时民众受教育程度低,如果用传统文言,无法接受新潮流新思想。推行白话文,可以模糊社会阶层,提高民族凝聚力(不要忽视语言的力量,看看《一九八四》,就知道语言禁锢是思想禁锢的一把利刃)。但书中录的初期尝试的那几首诗真不敢恭维,就是打油诗嘛。不过还是很佩服他,不仅仅敢想,更能寻找方法并且努力去做。提到那个时代的新诗,徐志摩真是有天分,明明是学经济的,还能把诗作得这么优美动人。现在做古诗的人少了,估计能读懂古诗的人也不多。之前看了一些宋词,很多典故都不知道,《易经》就更是一窍不通,觉得有些遗憾。如果没有这场文字革命,我现在能毫无压力地翻阅古籍吗?还是因为没有机会读书而不识字?挣扎着把后面的'What I Believe'也翻了一下,有没有看懂就不确定了Orz英语渣强烈建议这篇文章应该翻译出来作为《四十自述》的补充,倒不是因为'What I Believe'是《四十自述》的创作蓝本,而是因为'What I Believe'最后部分对于他当时的思想做了一个概括,而这部分重要的思想概括并不包含于断片的《四十自述》中,很可惜。如果《四十自述》对当时的思想有一个完整阐述就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呀。最后翻了一下年表,大牛一枚!可惜因为某些原因,不为大家熟知。


 四十自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