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08646037
作者:[美]马扎林·贝纳基,[美]安东尼·格林沃
页数:256页

作者简介

“我了解自己的内心。我能公正而准确地评价他人。”
我们终其一生与种种文化态度共存,它们所针对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国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会阶级乃至是否有残疾。在这些文化心态的影响之下,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对他人有些偏见,这正是顶尖心理学家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在《盲点》一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上面引述的自我认知提出了质疑。
本书作者用“盲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以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贝纳基和格林沃尔德抛出了这一系列问题,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潜意识偏见”或“隐性偏见”。
“内隐联想测试”大大改变了科学家了解人类思维的方式,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对思维“盲点”一窥究竟。两位作者作为“内隐联想测试”的发明者,不但启发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出了畅销书《眨眼之间》,更在《盲点》重向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生动好玩的实验和问题,从昆虫与鲜花、小鸡与婴儿、老年人与年轻人、耶鲁教授与医生,到乐团演奏与花样滑冰,等等。

书籍目录

推荐序  VII
序 言 XIII
第一章 社会动物的认知错误 1
视觉认知错误:两张桌子完全相同 5
记忆认知错误:根本没有“昆虫”这个词 9
两种著名的认知错误:可得性启发法与锚定效应 12
社会认知错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14
我们为何会背离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20
第二章 事实的阴影——各种颜色的谎言 23
灰色谎言:抱歉,她不在家 27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28
红色谎言:我爱你 29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31
用问答方式来做研究可行吗? 34
重新审视我们的诚实度 37
第三章 寻找我们内心的潜意识偏见 39
扑克牌分组测试 42
“花卉—昆虫”内隐联想测试 43
关于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 50
关于种族的内隐联想测试 53
无意识的偏好是否等同于偏见? 59
从测试结果能否预测人们的行为? 61
第四章 思维的鸿沟——沃尔沃家用轿车与红色保时捷 67
思维的两个系统: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 70
分离:互相矛盾的理性与直觉 72
认知失调带来的困扰 74
你真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 77
你会和入殓师约会吗? 78
潜意识的强大力量 79
你觉得这则幽默好笑吗? 81
相比年轻人,谁更喜欢老年人? 83
将忧虑转化为改变自我的力量 86
第五章 给不同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 89
刻板印象有对有错 93
刻板印象不会一成不变 95
刻板印象或多或少是负面的 97
群体分类与我们的行为 99
擅长分类的人类思维 101
我们所持有的那些刻板印象 108
刻板印象与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 110
刻板印象是一把双刃剑 113
第六章 偏见的隐性成本 115
地球是球形的vs.地球是圆形的 118
关于“一夜成名”的记忆实验 123
刻板印象的代价:错把好人当成罪犯 125
疑心的负担: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之路 132
刻板印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136
求职时,你是否看重领导的性别? 142
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刻板印象 145
第七章 “我们”和“他们” 149
“印迹”会如何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模式? 153
婴儿的偏好与选择行为 156
儿童与他们的“性别俱乐部” 159
“最小群体”实验的重大发现 162
大脑是否在乎“我们”和“他们”的差异? 165
裁缝的手与耶鲁教授的手 168
第八章 终极目标——消除盲点、隐性偏见与歧视行为 173
乐团如何才能招募到最优秀的演奏家? 176
认知错误能被消除吗? 178
尝试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办法 183
歧视行为与好人的内群体偏好 188
向前一步,摆脱对自身的偏见 192
认知错误、盲点和解决方案 195
附录一 197
附录二 219
致 谢 239

内容概要

马扎林•贝纳基(Mahzarin R. Banaji)& 安东尼•格林沃尔德(Anthony G. Greenwald)已经合作了30多年,两人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他们志趣相投,都希望通过研究理解人类思维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运作方式。他们和同事布莱恩•诺塞克一起开发了“内隐联想测试”。这种方法改变了他们自身,也改变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和所研究的学科领域。在implicit.harvard.edu网站上,有超过1400万人完成了这项测试。在本书中,来自作者所在实验室的研究数据和上述网站的测试结果首次与普通读者见面。


 盲点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理性人即“合乎理性的人”,又称“经济人”,理性人概念的形成与经济学的发展密不可分,是理性主义与经济学的产物,亚当·斯密发展了理性人的观点,赋予理性人两个特质:自利,理性。理性人的概念在博弈论中也颇为重要,博弈论的大前提就是一定要把参与者或者群体定位为理性人,否则博弈无法展开,他们的好恶、信念就变得不可预测和分析。西方经济学中假设的理性人是这么一个概念: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为自己取得更大的效用、利润或社会效益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构。不过真的是这样吗?现实中的我们能够理性到为自己获取最大效用吗?为什么我们的决策和判断中会有那么多非理性的偏见呢?华尔街经济的市场定价原则真的是用于我们日常决策吗?《理性动物》告诉我们:我们的判断和决策中很多看似非理性的偏见,经过仔细研究后就会发现它们是深度理性和睿智的,但并不总是像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理性和睿智。这种深度理性(Deep Rationality)反映的是深层次的进化智慧,是人类祖先经由成功与失败的千锤百炼而来的。而我们的选择正是根植于这套祖传的精密机制,它则常常运行于我们有意识的意识之外。比如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即人们对损失的关注往往甚于对收益的关注,损失对人造成的心理影响比等量的收益更大。对于经济学家来说,损失厌恶是不理性的,毕竟500块钱就是500块钱,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看似愚蠢的损失厌恶,不妨从进化的角度思考一下。假如损失厌恶曾经一直导致我们的祖先做出糟糕的决策,那么人类(以及猴子)的大脑会预设这种心理偏见吗?可能不会把。更合理的解释是,大脑之所以会预设这种偏见,是因为它在历史上促成的决策曾经提高了人类的适应性。自然选择是个相当有效的过程,因此如果你发现一种行为在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普遍存在,那么最好首先猜测这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而不要认为是出于愚蠢的决策。可是我们的生活环境与冰河时代已经完全不同,我们的大脑确是遗传自那个时代的人类,这样的设计缺陷(当然你可以说是设计特点)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个决策,不可避免地让理性人做出不理性的决定。经济学家建立了理性行为模型,用以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社会行为,这些理性行为模型背后的假设是,个体在进行决策时遵循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原则。《猿猴的把戏》却证明人类行为的适应性以及它的进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最平凡和最专业层面的延伸,试图告诉我们人类行为并不是经济学家认为的那么理性。比如电梯困境。电梯里的大多数行为都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而是针对这种场景的一种自发的、本能的反应。被人袭击的威胁并不是真实的,但因为我们的大脑认为危险是存在的,所以我们会即时启动自我保护行为。电梯是相对晚近的一种发明,而在人类历史上,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靠近其他人这样的情形已经反复发生了无数次。考虑旧石器时代的两个穴居人在追寻猎物脚印的时候来到了一个又黑又暗的洞穴,跟电梯差不多大小的洞穴。结果洞穴里没有熊,有的只是一个恶狠狠挥舞着棍棒的饥饿的穴居人,这个时候杀戮就是旧石器时代可被接受的一种方式了,就如为了离开一个晚会你谎称与医生有约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后者更温和一些。要是击中了对方的脑袋,这位倒霉的穴居人就可能挂了。我们的心灵由这些穴居人进化而来,虽然其他心理能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爱和信仰的能力)属于比较新的能力,但面对可能具有危险的社会场景时,我们大脑的应对方式没有任何新意。《盲点》则更激进一些,其研究范围就是理性行为的界限,着眼于意识和潜意识、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之间的巨大鸿沟,并通过内隐联想测试来揭示这种差异。两则带有种族歧视的故事可窥一斑1) 让·保罗·萨特曾说如果一个女人和某个皮货商的关系不佳,她会给他们的争执加一个看似毫无联系的解释,那就是皮货商是犹太人。为什么女人不把对皮货商的好恶与他的某种个性相联系呢?他们之间的争执跟他是不是犹太人有什么关系呢?2) 问题:怎么判断将你家洗劫一空的是亚洲人?答案:你的狗不见了,而小孩的作业却做完了。人们所属群体的信息似乎成为了人们是谁、做什么甚至可能做什么的强制性解释,从而为每个群体所收到的不同对待方式进行了自圆其说。理性人的前提是谈判或博弈双方都是冷血的经济人,各自寻找最大化的物质回报。但是人类并不是冷血的经济人,我们更多的决策涉及的是家庭、朋友和长期合作伙伴,对于他们,我们无法以理性人的身份做出冷血的理性的分析。- banny 2014年12月31日 北京
  •     每一个号称自己没有偏见的家伙都在“内隐联想测试”中得到一个足以让上下颌分离一会儿的结果,你从来没做过的甚至你从来都没有想过的居然在这样一个测试的结果里出现了。你会觉得不安、羞愧、懊恼、百思不得其姐妹……没什么,放轻松,潜意识就是一头被封印的几乎没什么机会出来溜达的小恶魔。人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自发思维,一种是反省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就像是你纠结的时候在你脑袋里打架的那两个小人。一个玩命儿的要你“解放天性”,一个严肃的要求你要遵从各种约束。虽然每一次不都是理性占据了上风,但趋势终归是好的。自发思维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偏见、歧视和暴力冲突,反应思维让这个世界往平等社会的乌托邦缓慢靠近。当你看见路边蹲着的和地铁里行乞的乞丐时,你第一反应是视而不见还是去掏兜里的零钱?当你看见手机上的未接来电,你第一反应是拨回去还是心想现在骗子怎么这么多?当你看见一个花枝招展的美女迎面走来你第一反应是感叹她惊为天人还是心想东莞的冬天还没有过去?当你看见一个花臂大汉站到你旁边你第一反应是觉得特别安全还是赶紧往他相反的方向站了站?你是不是也会对这些人有这样的“刻板印象”?虽然你不认同所有的乞丐和未接来电都是骗人的,你也不认同所有的美女都去了东莞谋生,你也不认同每一个纹身的彪形大汉都是流氓无赖,可是刻板印象还是会作祟。刻板印象就是完全不经过任何有意识的思考,就把对某一群人的印象当成了判断某个人的依据。不要害怕,你基本上不可能避免运用刻板印象。因为只有在这种刻板印象是对自己抱有成见的情况下,刻板印象才能影响你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毁灭。潘石屹给哈佛捐了不少钱,引来一大群人骂街。严格来说,这是就是偏见或歧视。书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作者的朋友原本要向自己的母校(白人学生居多)捐款,在意识到偏见之后,她咨询了作者的意见后,最终向母校和另外一所黑人为主的学校分别捐款。另外一个是某著名大学教授不小心割伤了手指,在被同时就诊的学生认出来之前她就是一个普通的病人;在被认出来之后她受到的高规格接待已经完全可以用过度治疗来表述了。在这两个例子里,作者的朋友只是中和了偏见而不是消除了偏见;看病的医生觉得著名教授的身份当然应当用更高规格的医疗才配上,这理所当然,没有任何偏见。可是你也可以用马太效应来解释这一切。“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虽然我们没有落井下石,但是“火上浇油”的事儿却干了不少。你不觉得媒体上时不时地爆出乞丐有房有车用水果机的新闻会增加你对路过的每一个乞丐的厌恶感么?负面的消息加上认知错误的盲点,我们就像是被蒙在鼓里的傻子,不知道下一步应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盲点不仅能庇护偏见,也能庇护特权。这样一来,不仅是歧视者还是被歧视者,不论是是给与特权者还是享有特权者,都意识不到歧视行为的存在。而且还会有这样一种谎言,其实我们对真实的答案心知肚明,但是我们认为在对话中谎言比事实更加令人信服。这些被叫做“印象整饰”的谎言在你的社交活动中会让你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一个梦想平等的社会终极目标当然是消除盲点、隐性偏见和歧视行为。但是作者并没有找到一个能药到病除的处方。在有效消除认知错误的策略尚不存在时,最麻烦的情况就是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无意识的内群体偏好将外群体成员置于不利之地。不管你是不是能辨认出偏见歧视,都要做好准备消除认知错误。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远离刻板的影响
  •     有逻辑但混乱 有道理到重复 有些地方存在争议问题……
  •     盲点,无意识的反击
  •     前面还算有趣,后面就在啰嗦和赘述了。
  •     写的知识点不多,只就个体的隐性偏见进行全方位的描述。最棒的是把实验过程呈现了出来——然后大家都可以真正发现自己内在的潜意识中的偏见了。可惜的是本书中并未提出除盲测外的有效方法来破除之——或者说,现在真还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被提出来。所以说也不是作者的问题,只是因为研究本身的进展所限,会让人有点失望。另外平权这事儿还真不是建立制度就完了,关键还是改变人的思维,大概又要经过几代乃至更久的努力了。
  •     附录二是整个内隐测试的总结,值得一看。全书基本上把哈佛的内隐测试进一步解释了一遍,我也做了个测试。测试本身是有意义的。但心理学总有种隔靴搔痒感,把现象解释一遍而已。有时候和人类学相比又走得太远。总之不是一个路数,还啰嗦。
  •     很多举动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     物种天生具有隐形偏见,刻板印象会在多数时间影响我们的行为。总结完毕,不想看具体实验的话这书就可以略过了。
  •     大概翻了一下,并没有什么新意。即使是名为“终季目标——消除盲点、隐形偏见与歧视行为”这一章,其实也没提出什么真正有效的方法。
  •     基本上时在介绍内隐测试,不过确实是可以测出内心真实想法的测试,大脑的自然反应无法控制。
  •     无论是否承认,偏见就在那里,它是我们人类这种社会性、群体性动物本能习得的。
  •     通过实验来分析的方法可以借鉴,但主要讲种族歧视,这块兴趣不大
  •     好书啊!
  •     真的非常啰嗦。。
  •     还行 内隐性偏见无处不在啊
  •     为了凑满一本书蛮拼的,感觉可以缩成三章的长度
  •     我们说过最多的谎言只为了“印象整饰”;虽然隐性偏见难以克服,总要学着回避吧。很普通的常识性著作,及格。
  •     起初看还挺吸引人,后面越来越啰嗦。用的术语太专业,读起来较难读通。
  •     人类都是依靠分类系统思考的,很有道理,反省思维为主观意识、自发思维为潜意识,不过消除潜意识还是很难的;研究潜意识和反抗潜意识难道是现在心理学的主攻方向吗?怎么都在讲这个。
  •     观点清新,论证赘余。自省的最高境界,不是对不作为的批判,而是对不可见的悲悯。
  •     内隐联想测试,外群体同质效应... 还是挺有意思的
  •     为看脸的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     三分,零零碎碎说不到重点,偏见无时无刻不存在,说到底还是要自省,知道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能够用理智纠正。
  •     解释很多我们中国人逻辑思维中的偏见和盲点,也告诉大家如何利用。
  •     201605
  •     一般,一堆实验堆砌。讲得比较浅,逻辑也散
  •     引起许多思考,喜欢这本。
  •     作者重述了达芬奇画鸡蛋的过程,以及如何画出一只不那么坏的蛋。
  •     看了是古典推荐的才看的 书中内容没什么新意 失望
  •     观点是很有意思,但也保持了国外这种作品一贯的啰嗦==
  •     沿着理性行为的界限,探究我们如何判断自身、他人以及人们所属的社会群体…着笔于前后矛盾的观念即反应思维的产物与自发思维的产物,亦即存在于意识和潜意识、反应思维和自发思维之间的巨大鸿沟,并通过内隐联想测试揭示这种差异
  •     隐性偏见是每个人都无法绝对避免的问题。有些可能我们自己都浑然不觉,在生活中确实需要注意自己对其他人的刻板印象
  •     【得到解读版】
  •     不自主的感官非理性思维影响着直觉
  •     “道理我都懂、然后呢……”
  •     基于人性特点,偏见其实是难以避免的;基于政治正确的导向,更多的偏见转为潜意识偏见或隐性偏见。
  •     就是在讲各种测试,感觉那个内隐联想测试不是很靠谱啊。
  •     跳跃式的看完了。吸收了一个关于刻板的故事还有个关于肤色的笑话。
  •     就学会了一个内隐态度实验研究,感觉整本书就讲了这一件事。
  •     有点文字游戏的感觉。一般般吧。。看看实验设计还有点意思
  •     隐性偏见无处不在。
  •     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书,虽然不好说作者是不是已经事先决意立足于探讨种族歧视问题搜集证据(绝大部分论述集中于此),但无论其中关于人对自身隐性意识认识程度之低的说明也好,还是相关的心理学实验介绍也好,都还算全面。结合前段时间读《自控力》的心得,果然要说,人的自觉力才是驱动人提升自身以及认清世界的引擎。喜欢附录部分。虽然书的架构有点分散,似乎重心不稳,但提供的视野尚佳,推荐。
  •     其实本书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种族歧视。
  •     讲偏见之书,盲点是你以为你自己公正不偏见歧视,其实你生长的文化环境里已经在你的文化基因里种下了偏见的种子了。
  •     这类心理学书籍都很有趣,闲下来不妨看看
  •     潜意识偏见这个东西的存在确实有据可依,这可能和误差一样,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也只能让它变小,始终无法根除。
  •     有点看不下去。。很多测试。可能偏专业吧
  •     对于普及内隐联想测验来说简直是神书,然而对于大众来说,内隐联想测验有什么好普及的。
  •     反省思维与自发思维之间存在认知失调 了解认知错误 寻找方法理解隐性偏见 是达到内心想法与外在行为平衡的根本要素 认知错误是产生好恶情感甚至热情的根源 人们所属群体的信息似乎成为人们是谁 做什么甚至可能做什么的强制性解释 从而为每个群体所受到的不同对待方式进行了自圆其说的辩护 不公正的刻板印象往往导致对某种群体中的所有单一成员进行定性 无意识的内群体偏好可能造成歧视 然而我们并不一定认可或赞同无意识的刻板印象 它是思想受到文化环境塑造甚至侵略的产物
  •     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