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章节试读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8-17
ISBN:9789570838589
作者:蕭馳
页数:367页

《玄智與詩興》的笔记-第1页 - 1

任何学术著作都应当批评。但批评的目的只是为了促进学术发展,要心平气和,要有理有据。可惜的是,犀燃这篇“批评”一上来就将他所能想到的种种最不堪的词语--“各种常识缺乏,各种曲解横说,各种颠倒史实,各种逻辑断裂,论证粗率”---扣到此书头上,而以下他所列举的例证却又几乎无一条著到边际。这使人想到他如果不是没有读懂,就是出于恶意和偏见,目的只是要急于骂倒。不妨逐条看一下他说了些什么:
1. 关于《十九首》说话人和诗人的分离,这是关于抒情诗的基本理论,即使诗是写诗人所感,说话人也与诗人不能划等号,正如小说中的作者和叙述者要区别一样。犀燃提出《十九首》许多诗的女性口吻是由男性代拟根据何在的问题。即以他质疑的《冉冉孤生竹》)诗中“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而言,难道不是女性口吻?关于作者的性别,不妨看看这方面的权威马茂元的论著。学界也大都肯定《十九首》是汉末中下层文人的作品而非民歌。中下层文人可能是女性吗?如果说缺乏常识,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缺乏文学史的常识。
2. 犀燃将“独白”中的语调的转换理解为《诗经》中的一般的省略和突转是不对的,因为那不涉及人称的问题。而且,如果只符合一个条件,无法即说是戏剧性独白。
3. 犀燃以此书“以艰深文其浅陋”的证据是用了“解构”来说玄学。此书郭象一章重在具体讨论玄学的哪些观点与山水诗相接,并非只改用“解构”去重复一般性的玄学讨论。书中具体提出是郭象的迹本说所彰显的生命原发精神,上与嵇康等衔接,并与即目入咏传统桴鼓相应,却与决定论的汉儒宇宙图式相违。据我所知,尚无人从此提出山水诗的问题。这与犀燃所说的一般讨论从儒学到玄学的陈词滥调完全不同。犀燃以为此书用了“解构”一语就罪不可赦,这才真正是“粗率”。
4. 犀燃认为郭象一章对原发精神只有说明,没有论证。但是,如果他愿意静下心,读一下此书引证吴承学注意到的诗题变化,并以大谢山水诗的诗题为例说明即事诗题与山水诗的出现同步,就不会说这不是“论证”了。此外,此书借对郭象迹本说的讨论以证明与原发精神的关联难道不是论证?
5. 犀燃以本书提出《十九首》继承乐府代拟传统而将本书口上“论证缺乏逻辑”的帽子,并说“后人写乐府诗,用乐府诗题,往往就按最初题目所写的内容模仿之,因此是代拟的,可这跟《十九首》有什么关系呀?”很显然,犀燃将此书所说的拟代理解为拟古了。
6. 犀燃谓本书第六章第一节只是重复了道家与儒家上古缅怀不同的常识,而细读不难明白:此书是要提出“秦汉之际新儒家”与陶渊明的关联,这也就找到儒道在陶诗中相接的问题,也避免了过去以儒或以道诠释的各种矛盾。犀燃显然只知道有儒与道,而或许不知有不同的儒和不同的道,更不知蒙文通这个“秦汉之际新儒家”一说具卓识。如果说“粗率”,这才叫粗率。据我所知,尚无人将蒙先生这一发现用于陶渊明的研究。
7. 犀燃以山水画是散点的,综合的来质疑诗中的即目即景问题。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时序问题,山水画真正诞生是唐以后,不能用後证明前,这涉及到“论证逻辑”是否“粗率”的问题。第二,难道即目、即景与综合、散点矛盾吗?犀燃说“诗表现的是心灵的恒久状态”,这不免荒唐了,如果恒久,还有易感的情吗?
8. 我不明白为什么此书在注释中提及蔡英俊教授关于《九歌》具有剧场因素的提点就成为了“伪严谨”并“暴露了作者缺乏文学史的常识”?此书对即便是他人交谈中的片言只语也标出出处,这显然是应当持有的学术态度。不知这触动了犀燃的哪根神经?难道如时下学界的整页、整篇的抄袭才光明正大?才得称之以“不伪”?什么“伪”、“装13”这样的谩骂甚至肮脏语言最好不要出现在学术讨论中。因为它只会让人感到犀先生似乎不是学界中人。
9. 如果对一切偏见和恶意都不去计较,他的“批评”中关于“抒情的戏剧性独白”用于《十九首》的讨论是否生硬,倒是可以讨论的。因为《十九首》未必首首都可以适用于这样定义。但现代学术的生命在于提出问题,并引起讨论。有问题、有讨论余地的观点比重复旧说好得太多。重复旧说的文章才真正没有任何发表的价值。这一点,是学人应具有的基本品格。


 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