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书评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7日
ISBN:9789571348698
作者:龍應台
页数:312頁页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

有些人你永远不必等在当当上买的书不知为何半个月才到拾起书的时候我就坐在餐厅的椅子上一边等着老妈烧饭一边看书书中淡淡的情节似乎预见了将来一些会发生在我和母亲身上的事情也许如果我会的!

《目送》有感

一直认为散文是写给女人的,所以年轻时喜欢三毛的书,跟随着三毛游遍非洲。而现在人到中年了便丢弃了三毛拾起了龙应台、张爱玲、毕淑敏。婚姻、家庭、孩子的教育成了生活的主题,对亲情、友情、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近在读龙应台的《目送》,感触颇深。她道出了中年女人对老、对幼的深厚感情,她所经历的一幕幕相信在你我身上都曾上演,也许正在上演呢。她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全都记录下来,我们让它流失在记忆的长河中,而且是那么的不经意。读着龙应台的书,感受她的生活,其实也是我们的生活,惊叹她怎能将生活中的琐事写得那么温柔!

《目送》:“放下”之美

《目送》:“放下”之美范典/文姓名中的“台”字指明了她的属性,正像她自己说的:“我们华人凡是名字带着地名的,它像个胎记一样烙在你身上,泄漏你的底细”。然而龙应台的人生历程显然要复杂得多,父母于上世纪四十年代从大陆迁移至台湾,一辈子都在缅怀,在记忆的樊笼里沉吟。她成长于斯,却心存漂泊感。正像聂华苓曾在《三生影像》中所言:“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龙应台也似乎在这种分裂中寻找自己的人生轨迹。那日路过博库书城,正要进门,见一女生怀抱一本《目送》匆匆出来——我太认识那绿色缠半透明硫酸纸的封面,因为自己正在读此书。每日临睡总要翻上几页,当她的文字揉在台灯暖色光里浸入我的心肺,竟读到岁月和苍茫。这,沉淀于无声的灰尘般的文字,一个女生能懂?从风口浪尖走来的龙应台,曾经针砭时弊、对党政不留情面的批判,遭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排斥和挤压,最近她的新书《大江大海1949》因涉及国共内战而在国内被禁,弥补读者阅读之痒的也只有《目送》,你可在书中片段找寻到与《大江大海》相叠的部分,然而只有无奈和怅惘。父母如同被浪打上浅滩的鲸,失掉了润泽己身的养分,至死仍徘徊在分离的瞬息。她的文字是沉静的,像脱离了世俗尘嚣,自带一种寓境,对,像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却不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状态,她是太知,以至于日常一件小事,也要引用到历史上的集体事件——像德国纳粹、国共内战大迁移、炮击金门事件……历史的尖啸滞缓于她对生活的理解中,倒像是化繁为简、化干戈为玉帛的一种时间理念。也唯有时间能印证岁月,然而有些痛楚却并非时间的长河可以吞噬,历史残留于个人身上的毒液一代留传一代——看着父母老去、儿子长大,隔阂与代沟的产生有了对照,对父母的不理解同样在与儿子的交流中得到反馈,而后她明白不可强求:“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种无奈和不必强求的心态,似乎于她是一种“放下”,青春已逝、父母已逝、历史已逝,生活在岁月磨砺下变得纤毫毕现,蜕下文化学者的外壳,她是母亲和女儿。除了尽职除了悲天悯怀,还有一些生活常识需要她从头学起,文中屡次引用杜子美的诗句,她不正像一位现代的女杜子美么,忧国忧民,心力交瘁——当一回头,蓦然发觉家庭、儿子、父母、亲朋好友,才是验证自己人生最终极的价值所在,她“放下”了。于天地自然、万物生长、柴米油盐之中映满她哲思辨理,有时,词章连幅,有时喷薄淋漓,这样的漂泊者,除了才情与文思,更多在她的责任,所能做的,是观照和体验,在大与小、远与近、实与虚的时境中,一种质朴的情感如同小溪,从容淌过。书中穿插作者游历中所摄相片,或古朴或怀旧,奇趣横生,与文章相谐相映。人生的历练反倒使她返朴归真,以自己的情感去磨合父母及儿子的。当她见天鹅垂颈而眠如丢弃的白衬衫,而野鸭兀自在旁撒欢,不禁泫然欲泣,儿子笑她“小孩子”;当她母亲垂暮患上老年痴呆,不识自己女儿时,当她父亲一次次掏出离散时亲人交给他的一双鞋底时,那些身份综合成一个女人的无奈,化解无奈的唯一途径不是叹息,而是理解。只有时间能磨灭一些无奈和遗憾,也只有时间,能新增一些理解和感受。所以,没有人生的历练和岁月的冲洗,怎能读懂她的文字?

看不下去,新书转让啦!

读到前几章,就感觉书中传递的一种消极和迷茫.前几天刚校完一份书稿,里面提到,应该对读书的内容就所分辨.其实就龙应台的文风,我是挺喜欢的.只是不想再被其中的情绪所感染,像一种宿命论.人应该清楚地活在上帝所创造的自由和敬畏他的荣耀中,生命是何等喜乐和有意义.所以呢,我想转让啦.谁要联系我,新书喔~~

妈妈的人生笔记——评《目送》

也许读书和爱情一样,timing很重要。在对的时间读到对的书,就如同在对的时间遇到你的真命天子,未曾预想的一见如故,淡然的笑容下两颗汹涌澎湃的心蓄势爆发。感谢《目送》带给我这样一段非凡的历程。高三某次语文月考后,我和一个室友没有如往常一样吐槽考试。一起走回寝室的路上,两人一言不发。打开寝室门,她拿起纸巾,独自去了天台。我没有追上,对于一个刚刚失去父亲的18岁少女,我想她需要一个人的空间。那张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选篇是《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①]——在这争分夺秒的考试中,我竟放空了十来秒,鼻子隐隐发酸,甩甩头,才冷静回归考题。高三暑假,在书店里偶然看到龙应台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就又想起《目送》,在书店老板帮助下买到了库存的最后一本。可是之后只读了其中几篇就没了兴趣。《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姐妹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这都是一个在“两点一线”生活中禁锢了6年、普普通通、19岁的我所不能领悟的精神体验。那个暑假的我,需要的只是聚餐、K歌、桌游、通宵、旅游,心里只有自己和同龄朋友圈,我也是龙应台序中说的“大陆人”之一——爱读《(不)相信》,因为“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 [②]。时隔仅仅两年,可这两年我仿佛才体验了真正的“人”与“生”,“人生”从过去停留在作文里虚无渺远的词汇变得越来越实实在在。告别了有一群那么相似的朋友陪伴、只有一个目标的简单生活,来到了十多年青葱岁月里朝思暮想的大学。这里有和我不一样口音、不一样高考试卷、不一样家庭、不一样民族的那么不一样的一群人,这里的课表有好多空格,这里有很多社团,生活有了更多的点,也就有了更多的线。不再有人从清晨7点的早自习寸步不离地陪伴你到晚上十点的晚自修,在厕所外等你,陪你排队买饭,帮你解题,等你一起交作业……第一次,我体会到“寂寞”。我以为爱情是最能消减它的,竟发现“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才明白“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 [③],我的寂寞却是“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③],这是每个个体必须经历的人生体验,我的爸爸妈妈一定也经历过,只是没有告诉过我,世间还有这样一种“寂寞”,或许是因为太爱我,从未考虑过留下我一个人独自面对纷杂的世界,也就不忍告诉我“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④]。“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⑤]大学给予我最大的反差是,没有了“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地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那个早晨睁开眼时、晚上闭上眼前“温暖而安心的世界”[⑤]不再天天出现。有人计算过,大学四年,寒暑假回家一共有8次,若寒假一般为20天,暑假一般为40天,那么一共有480天;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节合计20天,但一般因为车票开销、作业、其他旅游安排等原因不会都返家,若粗略定为8天,那么就合计有32天。也就是说,大学四年1461天里,理论上可在家居住的时间有512天,约为三分之一,可谁都明白,实际的数据也许不足300天。正是失去,让人懂得珍惜。于是我渐渐地、渐渐地,实实在在地意识到,因为极度信赖而常常忽略的家人的意义。“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还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得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黄昏里,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桌子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⑤],龙应台细细地在我脑海中放映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这次,她是以母亲的身份,仿佛我的妈妈一样,讲述着“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我和她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家庭,竟有着惊人相似的“家”。那些刻画入微的白描,是我曾忽略的“家”。现在呢,“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⑤],我想象龙应台在灯光灿亮时,静静在角落凝视着她父母的微笑,抑或是在唇枪舌战的议会上思绪突然飘回家里,听到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心里隐隐作痛。我们的家里甚至都没有“一个一个”,只有“一个”,然后如我前面计算过的一样,一年几度的回家,父母几度的目送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很久,很远。“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⑤],我的爷爷,是最后一种,在去年一个叫做“平安夜”的早晨。我和龙应台一样“愚钝”,“开始求索生死大问”是因为猛然失去这样一位至亲,“像海上突来闪电把夜空劈成两半,天空为之一破,让你看见了这一生从未见过的最深邃的裂缝、最神秘的破碎、最难解的灭绝”[⑥]。“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⑥]是的,不过五米,透过落地玻璃,清楚地目送着爷爷的棺木进入炉门,点火,燃烧,好久好久以后,钢板床缓缓滑出炉门,偌大的棺木已经消失,只剩灰白相间的骨灰,颅骨和腿骨还依稀可见轮廓,然后一个戴着手套的工作人员快速地扫集着。有那么一瞬间,我想破口大骂那人,竟用那种低廉的刷子“清理”一个人生命最终的物态存在。可想想又觉得自己可笑,想起初中那篇课文,周国平先生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不是么?恍然大悟。可“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你如何懂得,什么是什么呢?”“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①]。“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这几个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棵树上折断了手。”[⑦]——那是手足。作者总结“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⑦],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无法拥有这样的情谊,堂表关系大概是最接近的。可我们的父母这一辈人大多是有兄弟姐妹的,这些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妈也是我们最亲近的人。记得爷爷去世时,家里忙做一团,招待宾客、打理后事、安排墓地都需要“家里人”料理。那时候,我深深体会到“手足”这样一种关系真不是简简单单的“朋友”可以替代的,那是血肉相连的信赖,是无与伦比的默契,是理所当然的付出。作为一名华人圈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家,一个家庭也被迫承受两岸分离苦痛的中国人,贯穿于整本书的还有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同胞情。龙应台写四十多年素昧谋面、被父母亲落在大陆的大哥;写父亲逝世后归葬福建,“七十年的天翻地覆,物换星移,不过是一个下午去市场买菜的时间”[⑧];写90多高龄的母亲在“糊涂”后,日日念叨“我要回家”,细细描述江南水乡的秀丽,描述童年生活的快乐;写母亲坐在前往浙江的列车时,吵闹着“我要回家”,让她的孩子们明白“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⑨];写在台北去香港的航班上,另一个找寻回程的旅人,一个在飞机着陆时颤巍巍地激动起立的老伯……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这是我永远无法深刻理解的一种情愫,这是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消亡的一种情愫,这是应令所有炎黄子孙共痛的一种情愫!龙应台通过描述照料父母亲晚年生活的片段,来传达这些身在异地、心系故里的同胞们的无奈,她用淡淡的笔锋淡淡地描述这本沉重的话题,透过她对父母亲思乡情的关爱里,更有她对这民族悲剧、对万千家庭悲剧的同情与难过。龙应台如母亲般,细腻、温婉地诉说自己半百的人生体验,这是作者作为一名母亲、一位肩负荡涤华人灵魂使命的著名作家献给读者们、可供三代共赏的沉甸甸的人生笔记。它能给没有经历过的人以指引,引你走好这一段段目送;给经历过的人以安慰,给目送、转身、又将启程的你递上一块拭泪的手帕。① 《目送》② 《代序》③ 《寂寞》④ 《山路》⑤ 《寒色》⑥ 《什么》⑦ 《共老》⑧ 《魂归》⑨ 《回家》

至少世界还有你们爱我!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无言的想起了周国平的《妞妞》,我在看这两个父母的故事,同时也想起了我的父母。 面对这样深沉的感情,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

追逐思念的目光

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到如今满是思念的泪水和无奈的惆怅。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

目送时间的背影

连续每晚三点睡觉,早上被鞭炮吵醒,午休又是各种电话,头痛。仅剩的一点智商和才情都和脑细胞一样,疲惫不堪,写写废话当调剂了。冯唐的文字像啤酒,有点意思但上不了台面。龙应台的文字像清茶,谈不上经典,仍有淡淡的醇香。一个恃才傲世,浮夸;一个谦逊沉稳,细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最小的时候,觉得友情最重要,小伙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闹别扭了异常难受。后来,爱情至上,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即使和全世界为敌也再所不惜。相反,亲情,代表了唠叨啰嗦,各种管束,只想逃离。只是有一天,突然瞥见母亲头上的白发,心中一凛。想起网上一句话,妈妈是个美人,岁月你别伤害她。亲人的逝去,是别离的最深的诠释。过年去外公家拜年,却看到外公哭了,交待身后事,后纳的妻子,只是铿锵地说我付出了一辈子,他的钱,你们别想。丑陋的面孔,一场闹剧。你终究要找的另一半,不是保姆,不是靠金钱收买。彼此相携同行,是一件愉快而圆满的事情。一个人先逝去,另一个顾不上忧伤,想着与他的子女争夺遗产,那种人,那种感情,那种人生,是畸形而扭曲的。再找另一半的时候,我甘当做一个完美主义者,最差的结果不过单身,那又如何?人生,最不能够的是将就。钱钟书说杨绛,是爱人、朋友、亲人的完美结合,这或才是伴侣的意义所在。偏题了。目送,目送亲人,目送朋友,目送时间的背影。在得到和失去中,安静前行。

四顾苍茫,唯有目送

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由龙应台亲自朗读的一版《目送》,每一个字每一篇目,她的文字她的声音。在某一个静谧的晚上,我翻开书,戴上耳机,聆听这部倾心已久的书。开篇文章的题目便叫《目送》。这是对回忆的叙述,她的声音温柔,却又那么刚强。因为是回忆往昔的时光,所以她可以那么温柔;因为知道回忆是改变不了的过去,她必须那么刚强。“有好多方式可以送别:喝一杯酒,可以送别;折一段杨柳,也能送别。但是,有一种送别,你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够用沉默,用眼睛。”龙应台要说的不是朋友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送别,也不是恋人间“欲别牵郎衣”的送别,而是每个人这一辈子里怎么也回避不了的——父母与子女间的送别。字里行间,她说,父母与子女间是有一种奇异的感应的,“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这是距离与时间都阻隔不了的,由血缘带来,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感应。但成长却是一个极度痛苦的过程,对于父母子女都是。它在剥离父母子女间从生至今的联系。父母的成长是由牵引着孩子,到并肩而走,然后只能目送;孩子的成长是由不断回头顾盼父母,到不再回头,最后只能目送。这个过程,这种剥离活生生地发生在你身上。它一丝一丝地抽取,没有伤口,没有鲜血,以致你以为没有感觉,却渐渐把你的心剥落得空荡荡,你终于发现是那么地痛,以致眼泪都流不出来。对于父母而言,孩子与你曾经那么亲密:居住在同一个身体,感受一致的心跳;曾经那么依赖:离了你的怀抱便会大哭大闹,夜半依偎在你身旁说着“妈妈不要变老”;曾经……柔软小手握在掌间的感觉还那么熟悉,绵糯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实际上在你没有发觉的岁月中,孩子已经慢慢长大了——他的手变得有力,她的声音变得成熟,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悲哀吗?不,不断回头只能倒退,人生应当是那样,一直向前。作为父母便必须了解到,你不是孩子的全部,孩子也不是你的全部。先知在《论孩子》中说: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停留在过去。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所谓羁绊,所谓生而来的联结总会消磨、断裂。父母与子女总会生分,总会离别。但是这样的离别应当是欢愉的,尽管心中隐隐地带着酸涩。你是弓,孩子是箭,箭蹦跃而出,又快又远,是你给予的力量,孩子会去到你看不见的未来,那里璀璨、美好。只是在送别时,言语苍白了,行动迟缓了,四顾苍茫,你能做的是以目光相送,默默祝福,把离开的背影深深地、深深地,刻进脑海里。而前方的人,在你饱含爱意的目光里,也会走得更坚定,更安稳。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曾经是天与地:父亲的背像那高大的山,你趴在上面看到了最美丽的风景;母亲的怀抱像那温柔的海,你蜷在里面得到了最轻柔的抚慰。你曾经以为他们能够陪伴你一辈子,永远能在你出门时细细叮咛,永远在那称为“家”的地方等你。可是,突然一天你发现,父亲的背变拱了,母亲的手变笨了,你开始害怕听到“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另一联,开始懊悔那些过于恣意对待他们的岁月。因为你明白,在不久的将来,在以后的道路里,千百次的回头都再找不到曾无怨无悔地站在你身后的那一双人。在死亡面前,你四顾苍茫,言语再也没有用处,只能“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孤单吗?不,他们离去了,可是爱一直在。父母的爱如春风如细雨,点点滴滴散满了在有他们的日子里,你浸润其中,慢慢认识了世界、看清了未来,他们的爱让你懂得去爱人,让你知道自己被爱着。人生的道路那么长,父母只能陪伴你度过开头,但给予了你一辈子可以坚强走下去的力量。而往后,你必须懂得,“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说,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一些目送,一些回首。

棺木里躺着一个安详的老人,儿女们为她穿上崭新的衣裳,于嘴唇涂上清淡的胭脂。棺木外罩着一层玻璃,两旁堆满了花圈。她的家人披着浓重的黑色和悲怆,站在棺木的左边。会场音乐庄重而腐朽。站在会场中间的来客,面目低垂,或哽或泣,他们从全国各地而来,看那老人最后一面。有个主持在棺木右边娓娓道出老人的故事,一遇哽咽之处,便停下调整气调,颤抖着把手上的写了一夜的文字读完。灵堂没有哭哭啼啼,宾客都在压抑着情绪,因为老人的儿女们也是如此。灵堂后面是火葬室。仪式结束,连结的大门打开,棺木在轨道上缓缓移动,被推入一个永恒地道别。老人的儿女们再也无法抑制,扑向棺木,跪倒在棺沿。老人的面容依旧慈祥如昔,只是她如此的面容,即将从此消失。当初她膝下的两个乖巧地听她讲故事的女儿,现在握着冰冷的棺材的边缘。她们呼嚎着母亲的名字,已经无法站起。她们不情愿就这么被人扶起拖开,她们不情愿就这么看着自己的妈妈消失在一堵大门之后,从此只能在照片和往事里追忆。她们站起来,无能为力,被堵在人生难忘的一刻,对着母亲,目送此程。龙应台将她的父亲在《目送》中介绍出来,已经是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眼不能睁,足不能行的花甲老人。当龙应台已经踏上目送父亲的伤痛之路,她开始想起当父亲想要挽着她的手,她是如何尴尬而严厉地逃避;开始想起父亲想要留着她共进晚餐,她是如何用会议和工作不情愿不耐烦地拒绝。而当她发现,她想要挽起儿子的手,却被他理智地回绝。她又何曾没有走另一条被目送而去的道路?《目送》。四十多岁的人,请不要读这本书。它太沉重。里面的承载或许会让你开始寻思年轻时的轻狂无情残忍决断,会让你开始追悔因为不假思索的拒绝而酿成的人生遗憾,会让你重新思考当看到父母头发开始花白,背脊开始佝偻,步履开始蹒跚时,自己难以周到的关怀。他们可能将要卧病在床,难以再游逛他们曾经留下爱情纪念的河山;可能将会失忆,无法将你的面容和他们的儿女关联在一起。当他们躺在你跟前,等待你说表达一句“爱你”,却无力说出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他们慢慢走向一个历遭避讳的尽头,我们看着他们依旧熟悉温暖的背影,目送他们终于就此离开。一切一切,只因我们还未启程。二十多岁的人,请不要轻易地读这本书。它太深刻。当中的内容与我们应该绽露的肆意青春格格不入背道而驰。它把我们暴露在人的生死面前,淡定安稳地把沉重的告别,幽幽的悔恨,终此无法挽回的遗憾推向我们还来不及做出反应的思绪面前。它让我们在不平静的阅读中猛然抬头,四下寻找父母的存在。生怕这短短阅读的时刻过去,自己又能创造一些令人扼腕的错。也许,二十多岁的人,才是真正应该翻开这本书,认认真真品味其中的人。我们还未踏上目送的路途,离回首来路的道别更是遥远。于是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段落,这样的笔调,如及时关怀的提醒,如一勺苦苦地定心剂,把你从花花绿绿的世界里往未来苦痛的现实里拖去。阅毕,大口大口喘着气,惊恐又惊喜地庆幸起,自己不是写下这篇生死大问的作者。有些沉重,有些伤感。而无法避免的,我们应该怎样踏上那条看似遥远的目送的路?

摘记

P17 早上,灿亮的阳光扑进来,华飞还睡着。我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心想,在这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P21 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地透彻I: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P26 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介”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P28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P127 如果把每一户人家放进一个独门独户篱笆围绕的屋子里去,四十四户是个颇具规模的村子了。人们每天进出村庄,路过彼此的桑麻柴门一定少不了驻足的寒暄和关切。P176 每一年,四千个孟买人死在铁轨上。很多人的记忆中,是有铁轨的:德国人记得在民生凋敝的“二战”后,孩子们如何跟在运煤车的后头偷偷捡拾从晃动的火车上掉落下来的煤块。台湾人记得如何跟着火车跑,把火车上满载的甘蔗抽出来偷吃。贫穷的记忆,在事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但是孟买人如何回忆铁轨呢?你能想象比“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更贫乏的状态吗?P257 你对老二使一个眼色,附在他耳边悄声说:“问他,问他小时候跟他妈怎么样——”老二就用脆脆的童音说:“也爷,你小时候跟你妈怎样啊?”“我妈妈?”他坐直,声音也亮了一 点,“我告诉你们听啊——”孩子们发现奏效了,瞅着你偷笑,脚在桌子底下你一脚我一脚,踹来踹去。“有一天,我从学校回家,下很大的雪——从学校回家要走两个小时山路。雪很白,把我的眼睛刺花了,看不见。到家是又冷又饿,我的妈妈端给我一碗白米饭——”他站起来,用身体及动作示意他和妈妈的位置。孩子们笑翻了,老大压低声音抗议,“不行,一百块要跟我分,妈妈帮你作弊的——”“我接过妈妈手里的饭碗,想要把碗放在桌上,可是眼睛花了,没有想到,没放在桌上,‘空’的一声碗打到地上破掉了,饭也洒在地上了。”老二正要回踢哥哥,被他哥哥严厉地“嘘”了一声要他安静;“也爷”正流着眼泪,哽咽地说:“我妈妈好伤心喔。她不知道我眼花,她以为我嫌没有菜,只有饭,以为我生气所以把碗打了。她自己一整天冻得手都是紫青色的,只能吃稀饭,干饭留给我吃,结果呢,我把唯一的一碗饭打在地上,她是抱头痛哭啊……”他泣不成声,说:“我对不起我妈——”孩子们张大眼睛看着你,不知所措。

对时间的无奈,对生命的目送

在我拿到这本书之前,同事小朱就作诗一首,每节的最后都用“不必追”结尾,并以此一炮打红,得到了才子的美誉。他说,就是读《目送》一书之后,觉得写的甚为绵软,诗性大发才得此佳作。去到姑姑家,也被推荐此书,读过一遍,泪流满面。一本散文集,写父亲母亲兄弟和孩子,写年轻和老去,写诗词和佛,写故乡和行走,满满地情感和智慧。有的路真的是只能一个人走,只能独自面对,到处都是青春的张扬,成功的光芒,可是真的没有哪一本书教会我们,如何接受慢慢地变老,如何挽回逝去的时光和生命,怎样才能不那么痛地度过那些日子。写母亲,写她年轻时的鲜活,写她如今的不知身在何处。写父亲,写他的乡情,写他小小的骄傲,渐渐地老去,慢慢地离去。写他们的努力,努力的无济于事。写孩子,写他们怎么慢慢长大,怎么叛逆,怎么独立,写他们眼中的母亲。“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写旅途,写风景,写旅人,写杜鹃,甚至虫子,写生活的点滴,写爱的诗词和佛经。“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生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父亲和母亲

只看了前两篇。她写父亲的病,母亲的老,很让人动容。我好象对这类写父子亲情的文字没有免疫力。曾经买过一本《心灵鸡汤---亲情记录》,记得里面有一个孩子与父亲的故事:孩子小时候不能经常与父亲见面,父亲就跟儿子约定下次见面时带儿子去放风筝。他时常从外地寄来各种做风筝的材料给儿子,儿子都把它们珍藏着,怀揣着一个美好的梦想,盼着爸爸回家的时候带他去放风筝。父亲回来的那天带回一张漂亮的点缀着金线的蓝色风筝布,帮儿子做好了风筝,儿子把做好的风筝放在床边的椅子上,伴着这个最漂亮的风筝睡着了觉。他们本来以为第二天会刮风或下雨,没想到第二天天气很好,他们一起快乐地放起了风筝。许多许多年以后,儿子长成了一个中年人,父亲和他一起喝下午茶,惊讶地发现儿子的钱包里珍藏着一小块当年做风筝时的蓝色金线的风筝布。一直被这个故事所感动。惊讶那本书文章的作者,对生活有这么可亲的感受,可以用那些或朴实,或动人,或诙谐的文字,写出这么感人的亲情。另外有一篇是写一个母亲把她的儿子称作“外星人”,因为她的儿子实在太调皮太叛逆了,与那个大人的世界和所有想管束他的力量实在是格格不入。不过这个母亲并不是真的想责备她儿子,她只是用开玩笑的笔调来写她家的“外星人”,写得很有趣,透出一种为人母的亲切和自豪和甜蜜。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说我长大了,其实我还不够坚强。慢慢的,只是想法多了……那些朋友啊,亲人啊,都是一件棉袄能够让你暖暖的,但你还是你,我们只是个体。会有些幸福不想和别人分享,有些麻烦自己承担,有些话默默对自己讲,有些秘密永远藏在心底。不是我没心没肺,只是面对寂寞是迟早的事,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更没有谁会陪自己一辈子。曾经天真的以为,只要形成一个小团体,就什么都不用怕了现在才发现,那不过是表面的假象我想要更加理性的对待自己,然后,开始一段旅程。我想在某一天,我也能勇敢的对明天说:“我愿意。”

这是我了解台湾的第一个途径

读这本书以前,对台湾的印象是很模糊的,只知道宝岛台湾,台湾出艺人,感觉那些人都是与我们两个世界的人。目送这本书是学校里老师推荐的,所以就去看了一下,还不错,至少刮过一次潮流吧。目送之后,又看了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都蛮好的。也许是女孩子,容易被这种细腻的文字打动吧,还是推荐下下。

龙应台的文和蔡琴的歌

识蔡琴先是识了她的声音。娘舅是Hi-Fi发烧友,十几二十年前他就在组装各种晶体管功放,配上99.9%后面还带着好多9纯度的纯铜音响线以及各种滤波设备。娘舅用如此隆重的架势为我介绍了一个名叫蔡琴的声音。从此在之后的十几年间,当我们还在用CD的时候,蔡琴的一摞专辑就一直放在音响架的最上头。“你总是听与你年龄不符的声音。”无论在中学还是大学,同学会这么评价我,我想他们口中的这个声音就是蔡琴的歌声。对同学认为的“不和谐”我向来不以为然——我只关注我喜欢的声音。“蔡琴的声音,有大河的深沉,有黄昏的惆怅,还有宿醉难醒的缠绵。”出生在同一时代的台湾作家龙应台这样描述自己的朋友蔡琴。著名作家的文字仿佛总似一位点穴高手,精准到位而足够发力。“大河的深沉”,这是对蔡琴的声音多好的描述!深邃、沉静而包容。作为风格睿智豁达的女性,蔡琴还是一位主持人。她的话语间充满着些许有点爆棚的自信,但又经常峰回路转带着潇潇洒洒的自嘲。传统意义上,蔡琴有着非常悲剧色彩的婚姻,或许正因为有如此不同的体验才让她的歌声中染上别样的韵味,是厚重是百味。听众或者观众因此会带着不一样的眼光去看待她的自信与自嘲,有人甚至可能更加期待她真实的泪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这位歌者自有着铿锵坚贞的一面,正如她唱歌时配搭的有着她那个年代,无论大陆还是台湾,特有的激昂态势语。大河情深和铿锵激昂这两面性又让我想到了龙应台,这位台湾的文化部部长、大作家。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出生在台湾所以取名“龙应台”,她的父母应该是有点自私的,只顾着自己的履历。大陆的姜文挺有意思的,他喊龙应台为“龙大哥”,说她“嘴角紧抿、眉心微蹙,线条粗砺、肌肉僵硬、满脸天下事的‘男人婆’”。可是姜文又说龙应台其实是很有女人味的。这点我同意,“龙大哥”的文字除了针砭时事,鞭辟入里的铿锵一面之外更多的是温柔、细腻与深情——你要说大河情深也可以。尤其是在说自己的中德混血儿子时,那文字中母性满盈地有些许的泛滥。我不知道这些文字会否让没有子嗣的蔡琴有极其的遗憾。除了对自己的儿子,龙应台的文字也将极其饱和的温情奉献给了她的父母。这些文字将两代人的情感甚至是生活中相处的场景还原地如此“高保真”,有些还充满着妙趣与余味。比如有这么一出:龙应台妈妈看了她的一本书边摇头边说,“女儿啊,你这一本书,我是不敢送给朋友的。”因为其中有一页描写流浪汉的:“街口,和往常一样,坐着三两个流浪汉……其中一个头发脏成一团的人叉开腿歪坐在地上。裤子显然已没有拉链,我不得不瞥见他的毛发和阳具……马匹经过眼前,滚动着一股气味,是干草和马汗的混合吧?倒有点像男人下体毛发的气味,说不上是好闻还是不好闻……”“怎么会写这种东西?”她想想,又认真地说:“你怎么知道‘辣里’——‘辣里’是什么气味?”(龙妈是杭州淳安县人士,方言中的“那”发音成“辣”。)女儿很认真地回答,“妈,你不知道‘辣里’——‘辣里’是什么气味?”老太笑了,大笑,笑得呛到了,断断续续说:“神经病!我‘辣里’晓得‘辣里’有什么气味。我是良家妇女。”女儿等老太笑停了,很严肃地看着她说:“妈,你到七十岁了还不知道‘辣里’有什么气味,确实有点糟。”然后执起老太的手,一本正经地说:“但是别慌,现在还来得及。”“要死了——”老太笑着骂女儿,而且像小女生一样拍打她;很大声地笑,很凶悍地拍打……这就是“龙大哥”的文字。你能闻到花园的馨香也能闻到老底子厨房里灶头上的味道。我无法像龙应台、马英九那样去参加蔡琴的演唱会时用平视的目光与她的歌声作远程的交流。我也不是一个合格的粉丝,不会举着荧光棒去呐喊去挥洒动情的泪水——如果荧光棒、尖叫、哭泣是粉丝标准行头的话。其实或许蔡琴的粉丝本身就无需装备荧光棒、尖叫与泪水吧,只需去静静地聆听那大河的深沉。蔡琴的演唱会很少有噱头,她的乐队也都是基督徒,没有花哨的样式,只有一贯的正气。这两位有点传奇色彩的文艺女性在中年的时候又选择了不一样的生活重心,一个从政一个跟了耶稣基督。

喜欢

最近最喜欢的一本书 也算是09年还有点书看虽然有人把龙老师和梁老师比 说梁老师如何高段但龙老师这些篇章的确让人鼻子发酸 比方那个写蔡琴和杨德昌的比方那些最后写自己和父亲的无法承受那样的离别甚至不敢想象 虽然就在眼前

如果有下次,我會親自目送你離開。

  (自己最討厭離別的情緒,好幾次不敢送行。但是當自己離開的時候,送行的人會是我對城市留戀的回憶以及最美的風景。下定決心,有機會,我會勇敢的送行,在看完這本書後,更加確定。)  在蔡琴演唱会中,蔡琴的歌声唱的不是一首歌,是在说一件事、怀念一个人。就想这本书,温柔细腻的文字,却又带着悲伤。喜欢这样的龙应台,有着知识分子的理性,却又不失感性的一个人。在温馨欢快、歌舞升平的表象里,龙应台却看到的是政治人物的落寞、惦记的是沈君山的逝世。几千人齐聚ㄧ堂,沈君山独自离去。「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从清醒的母亲手中接过的首饰,到母亲失忆时每一个解释,母亲在回家过程中,对家乡景物的不熟悉而生成的恐慌。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逝去时光。在那段时光里,有孩子的欢笑、厨房的气味、丈夫的柔情、街坊的叫唤。龙应台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目送这个时光的流逝,她知道自己永远是母亲的女儿,却没办法为母亲找回那段流逝的时光。  目送儿子安华入学、交换学生,人生的每一个关口,孩子带走的是母亲关怀的眼光,母亲的心一直系在孩子的身上。就算有准确高科技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得知儿子的位置,但是她知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遭受如此的监控,只能等着孩子的来信,从只字词组中搜集一些信息;甚至儿子亲手为她烧菜要她学起来,龙应台很细心的学习,想着要如法炮制做菜给儿子,但是儿子已经能照顾自己,这样的示范是要她烧菜给自己吃,好好照顾自己。为孩子烧菜多年,孩子的反馈,说明孩子长大了,已经能照顾自己了,但身为醒妈妈,还停留在「习惯」里。当孩子对妈妈说:「我知道,那是你们那一代人的──习惯。」习惯,我想这是对一个时代的不理解。穷惯了,总是珍惜、甚至是节俭;劳动惯了,总是停不下来。但在这样的习惯模式里,习惯有时候带着很多回忆,在无数次的重复中,重温那一段时光。  当妈妈不断的问话、龙应台不厌其烦的回应:「我是你女儿」,我们一直习惯这样的身分角色,但可能不称职,如果有一天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想到最简单、最根本的事情,而不是烦躁无主的追寻名利。  而我,好想知道龙应台最后有没有陪父亲参加同学会。父亲在一连串的车祸事件之后,被女儿劝退缴械,钥匙、行照从此封锁,舍不得花钱坐出租车的爸爸,从此没有出门。在女儿屏气凝神开会时,还怯生生的致电要求,忘记女儿之前已经说过没时间了吗?几十年后的同学聚会,老兵不死,希望已经放在下一代人的身上。直到父亲的送葬,龙应台见到了那「被历史绑架」的大哥,商讨着父亲的葬仪之事,在这过程中,湘楚的习俗、儿女的坚持,都在谋合重整,只为完成父亲遗愿,只为目送父亲这一程。生跟死不是对立,而是一个过程。就像龙应台说:「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但是人生这个旅程,没有回程票。就像十六岁时那孩子,离开了中国故土,从此生根台湾。花鼓队伍中那个最老的,是父亲儿时的玩伴,十六岁那年,当时两个人去了菜市场,一个回来,一个走了。龙应台在另一本書里也写着妈妈美君在离乱颠沛之际,以为战乱平定就可返家,没想到庙前的一回眸,石狮子已成故乡最后的记忆。那位叫莫不谷的老兵,那段文字以《离乱》来命名。那个时代,那些人,我们目送他们远去,而我们又该往哪里走?  「我可以陪你吗?」突然想这样天真的问,你那些亲爱的人,他们有他们的故事,他们也曾年轻过,你好想知道。虽然龙应台在书中写着:「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你也知道用尽一切力气你也追不上,但是如果能够,希望陪着他们,至少在爸爸羞赧的对龙应台说着:「女儿对不起,这实在不是载大学教授的车子。」握住他们的手,告诉他:「谢谢你带着我来。」。

无知的孩子

“有一天,我从学校回家,下很大的雪——从学校回家要走两个小时山路。雪很白,把我眼睛刺花了,看不见。到家是又冷又饿,我的妈妈端给我一碗白米饭——”他站了起来,用身体及动作示意他和妈妈的位置。······“我接过妈妈手里的饭碗,想要把碗放在桌上,可是眼睛花了,没有想到,没放到桌上,‘空’的一声碗打到地上破掉了,饭也洒在地上了。”······”也爷"正流着眼泪,哽咽地说:“我妈妈好伤心喔。她不知道我眼花,她以为我嫌没有菜,只有饭,以为我生气所以把碗打了。她自己一整天冻得手都是紫青色的,只能吃稀饭,干饭留给我吃,结果呢,我把唯一的一碗饭打在地上。她是抱头痛哭啊~”—— 龙应台 《目送》谁都不会记得,一个无知的孩子,一遍一遍地回想这个场景,在风中泪流不止、泣不成声。那个无知的孩子,总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却始终不懂得感恩。不愿主动想起窗口眺望的眼光,忘记背对着你流着泪的眼睛。无知的孩子,只知道埋怨那种要求的期望的语调,却未曾想过她经历的哀伤。 也曾碰到过许许多孝顺孩子,那么肆意又那么自然地表达爱意。那是种多么诱人的情感,纯粹的羡慕,真的,不夹杂一丝妒忌。无知的孩子,继续着她的无知,却也知道总有一天该终止。只是如何,她认同的是哪种方式?

我正看着你,渐行渐远... ...

很美的繁体版本,很重又很大的一本书,在书店简单的翻阅了一下,读了几个小小的故事,说真的,被吸引的是书名,和那张像素描似的画。记得很早很早的以前,母亲也是这样推着坐在后面的我,一路前行,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不是这张黑白的画,我是否还能想起来曾有过这样的过往?好像就在昨天我刚刚和母亲吵过架,记忆是这么的清晰,而十多年前的事情,要不是这幅画,嗯,我又怎么会想起来呢?总会有那么一些小小的场景或是擦肩而过的身影,勾起那个属于自己的无限回忆。目送,总觉得这个词就是一个说不尽的故事,是那种不能说出口,却一直在心里的感受,被定格成一个最深离别的,一生都在不停完成的仪式。其实,目送的何止是父母与子女的情缘,这一生里,有多少人,和多少事,还有那个远去的自己,我都在不断地,凝视着,在时光里渐行渐远,无数次。。。

原谅时光,记住爱

“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二十一世纪的《背影》”看到《目送》封皮上如此醒目的宣传语,再看看作者是龙应台,于是我很快就做出了购买的决定,怀着欣喜的心情愉快地完成了整个阅读过程,被龙应台深刻、温情的笔触,朴实但引人深思的七十三篇散文引起一阵阵内心的悸动。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尽了失败与脆弱、失落与放手、不舍与绝然,如此一本关于生死的笔记,深邃、忧伤、美丽。作者通过身边的亲人、朋友、所见所闻的一切来诠释生命的最终意义,“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样几乎于口号似的话早已被我们默记于心,但是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使得我们根本无暇关注身边的一切,生命本来的意义被本末倒置,通过《目送》我折服于龙应台对生活独有的洞察力,只有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并在思考中有所总结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真正触动人心旋,使得我们暂时放慢生活的节奏,跟着她来一起思索人生的真谛并在思索中有所收获。一.故土与乡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些描述归家的诗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对于故乡,那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都会牢牢记入心底的地方,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只有在故乡,我们才感觉到自己完完全全的归属于这片土地,就像艾青所说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肆无忌惮、没心没肺的大笑,我们可以顽皮叛逆、把自己快乐纯真的童年时光抛洒其上。直到有一天,成长变成了一种苦不堪言的东西,我们天真烂漫的笑在突如其来的某一天里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曾经单薄的身影颠簸在夕阳微弱的黄昏里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时候,我们惊讶的发现自己离故乡也越来越远了,捧上故乡的一掊黄土,带着父母的叮咛与牵挂,我们带着不舍独身上路并开始辛酸而艰难的闯荡与打拼,多少年后,我们却无奈的体会到:原来到不了的地方是远方,回不了的地方是家乡,家乡成了我们一辈子魂牵梦绕的地方。《目送》里作者的父亲十六岁时离开到处是山沟沟的家乡,挑着两个箩筐到市场买菜的他看到市场上招募少年兵的告示就毅然放下扁担跟着就走了,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走却成了绝别,这一生直至生命的终结也没有机会再看一眼养育自己母亲,国共内战,国民党退居台湾,他与亲人也从此天各一方,每当念起《陈情表》、《四郎探母》都是潸然泪下、老泪纵横。七十年后,在他的葬礼上,他的遗体终于回到了故土,他的魂灵终于可以安息,而且故土上的人们也并没有忘记他,少年相识但头发早已斑白的老人们纷纷点燃鞭炮来送他的遗体归天,的确,对这山沟里的人而言,今天,村里走失的那个十六岁的孩子,终于回来了。七十年的天翻地覆,物换星移,不过是一个下午去市场买菜的时间。想到了一首曾经感动过自己无数次的诗,是于右任的《国殇》:“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 葬我于高尚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 /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台海相隔,至亲远离,唯有日夜期盼会有团聚的那一天,终于等到了那样的一天,但自己已经垂垂老矣,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年老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然无故人。 二.父爱与母爱这个世界上,唯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沉浮,那就是父母的爱。这样一种世上最持久最恒久的感情,不管是否有伤害,有动摇,有忽略,总有那一份绵久敦厚的情在那里等,总是会等到谅解,等到坚定,等到在乎,因为这种感情,不是两个人相遇后而产生,而是从一开始就注定血浓于水。自己常常听人家说:儿子是母亲前世的情人,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为这样浪漫的说法一次次露出会心的笑,父母对子女,倾其所有却不求回报,在子女身上看到自己的血脉与生命的延续。《目送》里有句话自己印象特别深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读来有些许苍凉、悲伤的感觉,从嗷嗷待哺的婴儿到如今朝气勃发的青年,子女却离父母越来越远,不论是物理上距离还是心里上的距离,父母曾经贴心的“小绵袄”、“小背心”因为要承担起他们自己的家庭、养育他们自己的孩子而渐行渐远,只留给父母一个决然的背影。就像《目送》里,随着时光的推移,作者年老的父亲得了失语症直至永远离去,作者的母亲记忆力严重衰退,行为举止都停留在她自己的孩童时代,作者才生出许多的后悔与感慨。“只有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这样的警句同样适用于父母子女之间,往往子女对父母的爱,其中最刻骨铭心的因素不是受了教育之后的感恩,而是无法阻挡父母老去的绝望。脑海里突然浮现了自己曾经无数次看到爸爸面对奶奶与爷爷的遗像而眼角湿润甚而泪盈于睫,想起爸爸曾经问过自己的一个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痛楚与遗憾是什么吗”,“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爸爸的自问自答在我的记忆里扎下了根,作为子女们,以为要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就应该好好的做出一番事业来,把自己大半生的时间花在了事业上,直到鸿图大展,经济基础丰厚之时,终于想到应该尽心尽力来侍奉父母了,却发现父母早已等不到那一天了,该是何等的辛酸与悲伤!纵然作为子女们都明白:人生本来就是由一场场旅程组成的,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子女们心中,有万分不舍。但是真的能够如此释然的明白并做到“寄居是本相,苍茫中有潇洒”的人几希?我们从出生开始,一生就背负起种种情感并一一的回应这些情感,可是,当某一个人走远,永远离开,承接情感的容器被火焰化为灰烬,那么,那些浩大的空荡荡的情感要落到哪里呢?有时常常在想,到底应该如何在我们所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之间自处呢?我想关键是在爱与被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的平衡点是以珍惜为前提的,譬如子女对父母,“百善孝为先”,在兼顾事业与自己家庭的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机会,用心与父母沟通谈心,包容父母的罗唆与唠叨,尽心的用爱来侍奉双亲。“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的一生短短几十余载,就像光束中飞舞的细微尘埃,随风起落,不可存留,不被探测与需索,最后只是归于静寂。就像《目送》里所说的:“人生由淡淡的悲伤或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那些打马而过的时光,它们驮着我们日益成熟的心跨越生死之间的地平线,在生活与生活密不透风的罅隙间,人生所承载的种种情感总会叫我们泪流满面,而在这个漫长的、没有边际的过程中,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只是——原谅时光,记住爱。

目送----是一种温柔的力量

看完目送,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它以一种温柔的方式地给读者注入了一股坚定的力量.她的笔触太柔软,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春天的嫩叶和秋日的残花,让人不忍触碰.但是你又能感受她内心那种强大的能量,对于孩子们,老人们的爱与关怀.对于世界上疾苦的人们,她也能用最柔软的方式来表达最强硬的呼喊.我在想,如果每天的自己也能够时时活在一种关注,一种思考中,一份悲悯中,是不是有朝一日我也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目送'?寥寥数行也可以,只是一种感情的流露而已,但似乎又充斥着一些矫饰做作,不久连自己都厌弃.浮躁的世界总是占领我,但是目送又还我一份平静的回归,它让我静静得读,慢慢地想,合上书,我的心又是满满的.幸福就是,读一本好书,然后感受一霎那的灵感显现,不用为了什么而思考,心里甜蜜而富足.^-^

有的很好,有的很矫情

对家庭关系的描述很让人感动.但是有些刻意的抒情让人觉得矫情.还有...嗯...有些情节有点像韩剧有点刻意显摆的感觉.

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事物有自己的方法, 人呀, 不要試圖改變, 人要承認緣分盡了, 放手吧, 最少在一起時的感受刻骨銘心.

龙应台-《目送》

早上准备坐车了。看到妹妹的桌上,有几本书,我让她给我一本,好打发车上的时间。一般来说,车子上的时间,我大多是睡觉的。尤其是在卧铺上,我可以倒头就睡,中途起来上厕所,然后继续睡。她拆开龙应台的《目送》,我说新书你就留着吧,我看其他的就好了。她说她已经看完了,这本是买来收藏的。一本可以收藏的书必然是不错的。一上车,我就开始看书,虽然在火车上的感觉让我一如既往地想睡,我还是忍住了。我惊呼,原来还有一个写书那么好的人叫龙应台,暂不说她的背景。只需要从书的字里行间,你会发觉,这个女人的学识,措辞的细腻,对事情认识的清醒,对感情的拿捏的精确都令人惊叹。如果把读书说成是品尝一道菜的话,有些作者的书,是味道很好,但是营养不够或者是只是家常菜难登大雅之堂。而有一些作者的书,则是华丽,让人要花好多时间来研究他的字,看得很慢很慢,看完之后不知所云。在春天的火车上,天气由早晨的微凉到中午的炙热,那些温情的字,让我看看在旁边用手捂住眼睛闭目的弟弟,看着被抛在身后的稻田,那些绿油油的颜色,让人暂时忘记了云贵地区的缺水之苦,一切都是细致的美丽。摘抄几句:“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默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路上的同代人。”——《山路》“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山路》“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回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1964》“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雨树共老,挺好的。”——《共老》这本书,挺好的,推荐。

不必追

父亲姓龙,母亲姓应,在台湾出生,出生在台湾,故叫龙应台。很喜欢她的作品,尤以《目送》和《相信不相信》为甚。1、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2、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看着他的随笔,他的事情,想着自己

很难得我会看散文,更难得我会喜欢看。看着他的生活,对老年痴呆母亲的耐心、悉心照顾。想着爷爷的老年痴呆,当年却不曾有作者的这番照顾,在那个少不更事的年纪,只顾着自己。现在回想起,人们的渐渐老去,自己亦成长为大人,可是却依旧习惯依赖父母。父母的背越来越弯,不知不觉中头发已花白,步履变得缓慢,挡在我前面遮风挡雨的身躯正在逐渐消失。作者为父母做的一切,不知道日后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耐心。看着这本书,回忆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成长和父母的衰老。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回想自己工作后,从没能为父母做过什么,却还是想着索要,是太不成熟,太没有责任感,过于自私的表现吧。我还没学会自己走自己的路,太不够坚强,太不够成熟。还没成长到可以照顾父母,父母就已经老去。战争年代的人总是有个各种各样的悲喜人生,大都悲多于喜。从小就想围着爷爷凳子边,听他说他当年怎么英勇抗战,怎么带领支队打游击战,也想和他讨论是不是和电影放的一样。却从没有这样的机会,等我学会走路说话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思维的能力。在姥爷的带动下打小就爱看也看了一堆战争片。姥爷只说太假太假,也不愿多说那个年代的事情了,而且一边说着太假一边又忍不住看。只知道他们的战友情那是生死之交,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复存在那么纯的关系了。看着作者写台湾老兵的情况,想着内地的老兵,其实也好不了多少,只是没人关注而已。

可敬可爱的灵魂

认识龙应台,是小时候在旧书摊淘的《十月》《收获》杂志上那些语言简朴但是锋芒不藏的犀利文字,读大学时亦没有再读她的文字,如今偶尔在《中华读书报》上读到她的文字,依旧尖锐痛快,但是这样的女子让我敬她却不敢靠近她,直到在读了《目送》,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感情失败者,一个独居女人,她放佛就是灵魂里的自己,细腻的内心关注周遭不可思议的一切,篇篇散文真挚动人,龙应台,有着可敬又可爱的灵魂。

目送——花开花落,缘此同一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们看书,总是喜欢在字里行间搜寻自己的身影,自己的经历,当书中出现的那么一句句子,短短的那么几个字,有透彻心扉的了然,每个字,每句话,都替自己的内心找到了真正的归宿。龙应台先生的《目送》,是我看的她的第二部作品。深情,后悔,忧伤,疼爱,感慨,刻骨清晰。她试图做好人生舞台上的每一个角色:女儿,母亲,作家,领导......书里面很多精彩的句子,现在一一抄录,并记下自己的感触。“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越来越喜欢一个人模仿“暴走族”,用双脚去踏足未曾经过的路途。“我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一个人,不觉得寂寞,是有强大的内心。但是,我总感觉自己寂寞的时候多,也许发呆是可以打发寂寞的好办法,神游于自己的天地里。时间,空间停滞下来,不再理会炎热的夏季,复杂的人际关系。“三十七岁的梵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的单程票,说走就走了,行囊里只有煎熬的痛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星夜》,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幅地图——梵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路线:从教堂的尖塔到星空里有一颗很大,很高,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勾到它。”曾经,安妮宝贝写过这样一段文字“还有画家会在田野里站立一个下午,只为画下春天的玉米地和桃林,画下那些光和影,那些植物的芳香和灵魂,以及淳朴的农民在田地中劳作的自然姿态吗?还有人在绘画的时候,一边对着画布涂上颜料,一边对着置身其中的风景,发出内心的赞叹和深深沉溺的欣赏吗。美。这一切的美。对美的真实感情,让一个人的心里曾经如此狂热,激奋,孤独和痛楚。”站在文明的21世纪回顾梵高所处的那个年代,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窘迫,孤独潦倒,不被人理解却不停奋斗的荷兰穷画家。现世对梵高和他的作品的欣赏以及疯狂求索,其实,已经超越了对其作品本身的纯粹的美。更多的时候,梵高是一个精神形象,自由地为内心而活,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清醒和觉悟,那股对生活和美的激情,是丰富内心的精神象征。我们崇拜他,也许多半来自于那独自跳舞的灵魂不为世俗所动的安然吧。梵高的每一幅画作,是炽热地对生活的观察,即使模仿地惟妙惟肖,能重现画家作画时矛盾纠结而又狂喜的内心吗?“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火石,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花开花谢,潮起潮落,我看着奶奶走向生命的终结。她的生命,如一口枯井,不断地被人汲取,直到最后,耗尽最后的一滴水。白发苍苍的她,脸上的一条条刀割般的皱纹在无声地诉说什么。那属于她青春年华的岁月,究竟赋予了她什么?为什么会使一双原本清亮的眸子变得模糊而忧伤。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如果人死去,既没有前世,也没有来生,没有转世,投胎,孟婆桥,那么天地苍茫,孤独的灵魂将何处安置?干枯而冰冷的身体,要长埋于杂草之下,仅留一块墓碑令人铭记吗?来去如浮云,生命,原本不过如此卑微。而我们,也只能按照本分,按部就班地继续自己的人生旅程。便纵有荆棘满地,也只有硬着头皮一个人走下去。

你来看此花时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你来看此花时,正是山花烂漫时。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年越来越喜欢这种散文的书。摊开书本,泡一壶茶慢慢喝。看一段文字,掩卷思索一会儿。起来抽一支烟,在夜色中看看天心的星辰和月光,或者出门在街道上走几步,再回来呵呵手,继续读。类似的书总是读得很慢,一篇文章读完了光是耗在回味的时间就比看书的时间长。比不得小说,可以一路畅快的翻阅,到精彩处击节而赞,到惊险处憋着一口气,不到结局就寝食难安。散文没有这样的魄力,散文也不需要这样的紧迫感。我没看过龙应台之前的书。只是这本散文啊,格调和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真是像得很。多厚多重多深沉的情感,缓缓的涓滴不漏的渗透进从容淡雅的字句之间。一眼看过去没多少出彩的犀利言辞,一段读过去才渐渐明白里面的深情厚义。这倒是可以和大陆系列青年作家的散文做个比对。近些年来大陆青年作家出的散文集,多是在遣词造句上做文章,文辞哗众取宠满目生花,粗看头头是道,却经不得反反复复的推敲琢磨。好像是泼墨山水一样浓墨重彩,恨不得句句都是金玉之声。《目送》《这些人,那些事》这样的书不一样,他们都是把很大的话题很小心翼翼的说,很重的东西,轻轻的放下来。我想,真的要到了那种知天命的年纪,走过了人生的起起落落,看惯了风风雨雨。即便是面对人事变迁生离死别,也能从容淡然的处之,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吧。静水流深,水太深了,流动起来就没有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了,就显得淡泊。一切流于形式的追求外在虚荣,都显得不再重要。所以,才能静下心来,倾听源自内心的声音,闲庭信步轻描淡写的画出一幅关于人生的饱满画卷。有一天和朋友在山上晒太阳,我们坐在山间的石头上,看着落日西斜暮色四合,天边彩霞满天。夕阳泣血,染红半边天空,美得无法言喻。但是很快就过去了,很快天色就黯淡下来,雾霭慢慢升起来,山下的城市在一个瞬间万家灯火齐刷刷的亮起来。我们往回走,脚下踩着厚厚的松叶,发出沙沙的响声。我想着,为什么,这世间,但凡是美好的事物,都不能持久呢。后来晚上又喝朋友们在一起喝酒吃饭,席间言笑晏晏觥筹交错,灯光美酒都映照着每个人无比明亮的脸。恍惚中以为这一刻也是很好的,过了也就没有了。就像太阳会下山,宴席要散场。最后还是得一个人站在马路边上等车回家。还是会觉得落寞。后来看到书里的句子:“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连父母子女都是如此,你又如何去苛求萍水相逢的友人,同你共朝朝暮暮呢。有过这一刻光景,也是好的吧。

她的人生

一个人 对过往人生的摘述 确切的说 是与终要离别的爱无法舍弃的 总是无限珍惜 变得美好呵呵看看算了 不要太投入 毕竟 是她的人生 而已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本《目送》掂在手里,单就书本身就很显分量。是龙应台的魔力还是我的错觉,这书越读越重。我是怎样读完这本书的?开头是几次晚饭后坐在饭厅出声朗读,妈妈在打毛衣,她也喜欢听龙应台,只是台版书看起来太费力;中后部分是每天陪爷爷下楼散步时,爷爷锻炼,我看书;最后几十页是这几天晚上坐在客厅里,爸爸看电视,妈妈打毛衣时看完的。断断续续,这本书读了好久。又好像潜意识里的故意所为,不舍得将它这么快就看完。我分明感觉到它的沉重,有时候读着读着,会深吸一口气或者放空发呆,才得以继续。我远不及龙应台的阅历和情怀,但她是一个极好的笔者,让读者深深共鸣。陪爷爷下楼散步,他走累了就会在拐弯处坐下,是这个小区里几个相熟的老人家闲聊碰面的老地方。天气晴好时,几个老婆婆就会像约好似的从自家出来,到这个地方晒太阳、拉家常。有一天,见一个60来岁的老妇人端着一晚外卖往楼上走,神情抑郁,就被已聚在一起的几个老邻居叫了过来。那老妇人走近了,语带哽咽。三两句中,我也大概也清楚了她的委屈:儿子媳妇不孝顺,还对她动手,她实在难过。几个老邻居为她不平,但也只是口头泄愤而已,又一个老妇人说自己家几个兄弟姐妹也为了赡养老母的事情争闹,请了个保姆是如何如何的教人不放心。末了,那垂丧的老妇人端着那碗早已凉了的外卖往家走去,叫人不忍。昨天进入最后一章:满山遍野茶树开花。我将这章看作是龙应台对父亲深切的怀念与忏悔。龙应台用“你”来代替自我,站到自我之外,像是一次审判。《目送》是我至今看过的龙应台作品中,最私密的一次泄露。扉页上已然袒露: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末章写父亲的笔触与整本书中断续出现写母亲的不同,让人读出无止境的悲伤意味,尽管我想象的不是一个在父亲病榻前泪流满面的龙应台,我从不认为眼泪能抑制和代表最极致的悲恸。仅是这章每一篇标题下的那几行短短的字,都刺人心扉。当我读得只剩几十页时,昨天的散步时间就结束了,爷爷说回家。我就远远地站在他身后,他突然抬头侧望,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是依旧翠绿的树还是刚刚掠过的鸟儿。我突然发现,每一天我都这样跟在他的身后,只是怕他不小心踩空或绊倒,而从未将我手中捧着的书名和这种注视建立起联系。我敲着键盘的这个时候,放着陈奕迅的《最佳损友》。   【……  位置变了各有队友  问我有没有确实也没有  一直躲避的藉口非什么大仇  为何旧知己在最后  变不到老友  不知你是我敌友已没法望透  被推着走跟着生活流  来年陌生的  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  不知你又有没有挂念这旧友  或者自己早就想通透  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总好于那日我没有  没有遇过某某……】想起一些人和最近的事,不知结局会不会是歌词里那样描述的际遇。《目送》细腻而残忍,别以为看到的只是龙应台内心剖白与经历,其实篇篇都是影射,告诉你我,谁都在目送,只是当时已惘然。

嘉会里巷10号

嘉会里巷10号 那些温暖 - --《目送》另类读后感其实很早就明白,时间的流逝会使一切像被冲洗了一样,留下了淡淡的记忆的痕迹,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总有些东西是不受时间影响而永远鲜明的,那是些逝去的,却永存我心的一些片段。爷爷家住在嘉会里巷10号,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恐怕这条小巷已被习惯了红灯绿酒的人们所不屑吧,即使它的附近是一条热闹的小路,还有一个白色的大教堂。但拐过那个路口,外面的世界的喧嚣就会消减许多,而毫无征兆地展现出一片祥和宁静的气氛。一排青灰色的砖墙,发出幽冷,阴暗角落的藤蔓植物,无序且恣意地生长开来,凌乱的瓦房,上面长出有些生机的杂草,很多年纪很大的玉兰树,爷爷总喜欢从树上摘下几朵玉兰花,笑眯眯地放在耳朵上,香味随着风飘向很远很远处。这些树似乎存在很久了。到现在,爷爷已经有了白发,牵着孙女的时候,树冠已经长到需要把头仰得很高才能看见,而四散的枝叶也荫绿了不少。爷爷伸出手拍拍树干的时候,枯瘦的手上皱纹像级了干裂的树干,再看爷爷的脸,我觉得是两个被岁月改变了容貌的充满智慧的朋友在对话。古老的地方似乎总有一些沧桑的记忆。看着那些会随着风“吱呀”地哀叹的老木门,看着那些剥落了红漆的门框,迈过中间塌陷的木门槛,与坐在小板凳上洗青菜的大妈打过招呼,来到一个小院子里,躲过一棵不知名的树,一只白色的猫正一优雅的姿态走着“猫步”,一看见我,认生,很快地蹿到房顶,然后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两眼散着寒光。再就可以看到爷爷读书的身影,他躺在一张黄色的竹摇椅上,摇椅缓缓而又静静地摇着,爷爷的背影孤独地不成样子。爷爷家很多书,小时候常常隔着玻璃板看着书柜上的一大排书,似乎是杂志吧,只是那时候我认识的字不多,只能在书柜附近流连忘返,喜欢那些书散发出的潮湿的淡淡的清香。但那里只是属于爷爷的天地,我的天地还是在那窄窄的满是潮湿味道的小巷,小时候,过春节时,嚷着叫爷爷给红包买鞭炮,因为这小巷大多是老年人,所以一到过年就冷清地可怕,在加上寒风刺骨,就显得阴森。而我左手拉着妹妹,右手拉着爷爷,兴高采烈地买了两盒小小的鞭炮,红色的外壳,里面有好几十个小小的鞭炮,擦上火,惊恐得往前一投,然后捂住耳朵,一蹦三跳躲到爷爷背后。一,二,三,啪!爆竹的声音与空气产生摩擦,传到我的耳朵里,心里弥漫了大片大片的喜悦。新年好,新年好!我扑到了爷爷身上,爷爷笑呵呵地抱起我,举得挺高,在空中转一圈后,在我的兴奋的尖叫声中,又轻轻把我放下。而至今也可以记得,被爷爷抱起时,院子的正上方,蓝色的天空飞过不知名的黑色小虫。还有角落里那棵玉兰树盛开时弥漫着淡淡的香味。忽然发现在匆忙的生活中,已经很没有回忆起爷爷,回忆起嘉会里巷了,有时偶尔路过走在这条巷里时,便触景生情,那些片段如涌的泉水般流出,又像鸟一样在我脑海飞过,才让我明白了那些被隐藏了的情感和依赖。梦回嘉会里巷10号,我看到年少时的爷爷,春日杏花吹满头,谁家年少足风流,那时的树依旧青葱,我看到爷爷站在树下,他抬头望向树顶,入眼的却是一片缭乱的绿。当文革轰轰烈烈地进行的时候,爷爷却因为是地主的第三代而没办法上大学,纵使他有着令人咋舌的高成绩,纵使他有一腔年轻的热血,却被历史的高墙隔绝在了外面。然后我开口,我叫了一声,爷爷。他却没有回头。然后后来,院子里就多了人,有小女孩的艳红身影在树下玩耍,那时树上已经长满了白色的玉兰花,像雪一样点缀着,融化在温暖的空气中。虹舞!有人叫。小女孩转过头来,咯咯地笑着。那是我的妈妈。我看到爷爷走来,小女孩就扑到了他的怀里。我突然明白过来,原来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了。但这又不是梦,我知道这些事情确确实实地发生在梦回嘉会里巷10号。爷爷所经过的那些历史,离我那么远,离他却很近。时间万物总是在以自己的规律生长着,当我站在这小巷的里仰头看这些树时,想起它们在小巷过去几年或几时年里所目睹过,那些课本上或者黑白记录片上看到的事,所经历过的事情,它们如此亲密地接触过,也许它们曾咒骂过,绝望过,但经过上上下下的沉浮后,它们又重新舒展了枝干和树叶,像长吁了一口气。或许在一年一度的潮湿的季风掠过树梢的时候,它们便会默默地低声吟唱。吟唱着这传奇的嘉会里巷,和小巷留下来的,永不磨灭的传奇。不知道为什么会想到这些,但每当仰起头时,心中还是会对这些树充满敬意,就像我对爷爷一样。如今我偶尔才有空去看望爷爷。我走到爷爷面前,不再如儿时那样扑到爷爷的怀里,撒娇。而只是望着比我矮半个头的爷爷,笑着说,新年好。心中却泛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苍凉。爷爷穿上一件黑色的毛衣,格外精神,领上的一颗扣子一闪一闪的,晃着我的眼睛,很亮。那一天,细长的小巷里只有我和爷爷两个人,安静地听着风吹过玉兰树的声音。阳光把我和爷爷的影子拉得很长。爷爷手里拎着刚买来的两瓶豆腐脑,还在一晃一晃的,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时间好像凝结了,我听见旁边爷爷走路时,从口中发出微微的喘息声,然后我闻到了头顶上玉兰树散发出的清香,再转头看着爷爷头上的白发,以及眼角和额头的皱纹。才明显感觉到爷爷老了,真的老了。爷爷老了,嘉会里巷的阳光依旧温暖,院中间的那把摇椅,依旧在慢慢地摇。爷爷失神地躺在上面,偶尔翻一二本书。我看着地上的影子,一晃又一晃。

目送,眼睁睁看着走。

无疑在学校书店看到,首先题目很好,看了第一篇觉得很好就买了。呵,眼睁睁看着,无奈,也无法改变。看着父亲走,看着儿子走。。。似乎就是人生活中的许多无奈,目前还有没有看完!

有点矫情

我对散文总是有点敬而远之。即便是龙应台的散文,即便是如此有感触的主题,还是觉得文字有些许矫情。我可以忍受一点点的触景伤情或是多愁善感,可是龙的文字的感性程度让我有点受不了。给我的感觉就好象一个人在走路,隔几步路就莫名其妙停下来大发感慨。并且,在结构上,她总喜欢把某两件事情放在一起当作偶合,而这种巧合又显得做作。没错,这些主题是有很多感动可以写,可是用更加平淡简洁的写法,是不是会达到更好的效果?生活应如白开水,而不是柏油马路上斑斓的油迹。不过听龙应台本人演讲,倒是一个真的享受。

天地幽幽,怆然泣下

关于孩子,龙应台写过三本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最近的一本《目送》。第一本《孩子你慢慢来》,是一个年轻的妈妈享受着做母亲的过程,和孩子一起洗澡,骑车载孩子去上学,兴之所至地在野花丛中嬉耍,那样的亲昵,那样的温柔甜蜜。第二本《亲爱的安德烈》,孩子长大了,长成了一个高大消瘦,爱喝红酒的青年,在桌子对面坐着,目光是妈妈无法参透的遥远。妈妈不甘心,既然无法和孩子交谈,便请求孩子和自己写两地书,以书信的方式来沟通,或许可以逆转孩子的渐行渐远?到了《目送》,妈妈不再奢望孩子的回眸。妈妈说,其实世间的父母子女,结果无非是一场目送,而他们用坚决地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可是当孩子对妈妈说:拜托,过马路时可不可以不要拉我的手,妈妈的泪还是就那样光天化日地流了下来。孩子从母腹中挣出,脐带被剪断的一瞬,便开始了与母亲的渐行渐远。孩子从母乳转到奶粉,不再依赖妈妈的营养了。孩子会爬会走,不再粘在妈妈怀里了。孩子上幼儿园,有了自己的小小天地了。一小步一小步地,他就长成一个的独立的小人儿了。可是,当孩子对妈妈的依恋越来越少,妈妈对孩子的爱却无法控制地越来越深。为什么造化会有这样的安排呢?如果下一代的独立是物种繁衍的必须,那么让双方都有脱离彼此的愿望岂不更方便吗?比如狐狸父母,在幼仔长大以后会主动赶它们出门。为什么在人类的世界里,母爱注定会发展成一场单相思呢? 除了与儿子,《目送》也是对老去父母的目送。五十六岁的龙应台,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泣下。又想到,可以把此书与《我们仨》作一对比。同样讲的是生离死别,明白“人生实苦”的杨绛,除了一句“我们仨就这样失散了,就这样轻易地失散了”,再不煽情。两位女作家,一个冲动率性,一个娴静端庄,真正文如其人。而两个极其聪明的女人,两个有过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女人,不约而同地明白,家不过是人生苦旅中一个短暂的驿站。这样悲凉的真相,读过,忘掉也罢。

至情

世界上最撼动人心的感情最是那无声惜细流的亲情,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那根叫做做亲情的线总会紧紧的拉拽着我们,使我们免于流离失所,四处漂泊.....我们的脚步向前,身后却总有一双灼热的眼睛深情为我们守望,那是只知付出不图回报的“目送”,我们在这种光辉的照耀下步步向前,带着感激,带着回望~~

言简意赅、意味深长

《目送》这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家人永远都是不管你走多远,都连在一起的人,咀嚼其中万千滋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从目送的“代序”中,可以看到龙应台老师生活的细小的一部分。传达给我感觉是,在那远离尘嚣的居所,读书,写作,走在路上看风景。简单的却不乏味。在安静的居所,细细思索着生活。她的笔触,一如她的生活一般简单,可是不经意之间传递给你淡淡的温暖与感动。会偷走你的眼泪。让你开始思考生活中的微小的细节。在本书的第一页写的是:“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兄弟们。”所以想必此书记录的必然是与她的父母与兄弟们相关的。 目送共分为3个章节。最喜欢第一个章节《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此章节中,记录她与父母的生活中的点滴。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她如何面对父亲离世之后,有些年老痴呆的母亲。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如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自己的母亲更多的爱。看着她与母亲之间的平凡生活中细碎的点滴,让我感动。我不自觉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尽管他们还很年轻。可是看到作者的书写的文字,让我开始惭愧。简单的文字,平凡的事情,却表达最真实与真切的情感,让我感受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无法切断的爱。在父母年老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像小时候她们照顾我们一样,给与她们无私的爱,更多的关怀与耐心。没有厌倦与不耐烦,更多的用心感受她们内心。在父母还未年老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她们多一些交流,多一些耐心。摘抄: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1964》这几句,浓缩我们的一生。寥寥几句,包括我们的喜悦与苦痛,悲伤与快乐。想来在自己年老的时候,也许曾经的岁月都已褪色,那些色彩鲜艳的也都残留在回忆里了。也许会存有遗憾,或者也会有无奈,只是我们早已学会看淡这一切,最后平淡地转身离开。可是这个家,会怎么样呢?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会遇到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寒色》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不到回程车的老人。-----《回家》龙应台老师细腻的笔触,碰触我们内心最柔暖的地方。我们也许从她的文字中,会感到有些许的无奈,淡淡的悲伤,温暖的感动。只是这些生活的无奈,悲伤,温暖,我们都需要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它,那些愉悦的或是悲伤的。

目送完~

《目送》/龙应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阅读方面一直是很瞎的:随兴而至,兴尽而归。读完《目送》,心头泛起一层又一层的喜欢——直接把龙应台老人家标签为自己喜爱的人——在baseline是我仅记得她的名,还不晓得她的强悍背景的情形下(连马英九都批评,算是吧?)。柳林说她“深情且煽情”,而我却执迷着这些深情且煽情的细节,觉得它会敲在心里,令你在某个早晨的阅读过程中呼吸慢慢重起来,眼眶一下子湿润。“煽”字用的太矫、激越、显得有计划,她不会,也不至于,她的文字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邀请式的阅读。我得好好谢谢她。最喜爱的部分是她写父亲和母亲的那段。时光像沙漏一样,精确又残忍的描刻着老人进入倒数的状态,我屏着息读,无奈却只得一个字:舍。既然“舍”和“不舍”都是一样的,干干脆脆的也舍去那层不舍吧,她在目送说的很明白么,“不必追”。深爱着的父母在慢慢的滑向另一个世界。关于他们的各种记忆的混杂,声音、样貌、气味、触感、景像,像随时可以启航的时光机器的按钮,带你回到那些片段——又看到他们年轻时的活力、辛勤劳作、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又感受到他们对子女的疼爱保护、严厉有加。我搭坐着她的时光机器,看教育孩子们背《出师表》的父亲、年老仍爱娇美的母亲时,幽幽的想,这是龙应台对时光、对生命的目送,其实每个人,是不是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目送:以个人为分界点的,作为儿女对父母的目送,和为人父母对子女的目送?看爸爸妈妈变老,变钝,能量颓弱,逐渐成为喧嚷繁华街道上的稀有人种,逐渐将腿脚生根在屋间挪动,逐渐把行动生息融化进家具摆设、时钟滴答声里,逐渐呼应不了你的唤声和笑容,这些场景,不是为了把感情煽起来,是叙述了必然的,世间万物枯荣的规律,父女深情/母女深情的从追到舍。看儿女(没有体验,年龄上又属于她们母子的夹层,觉得真实有趣)鲜活长大,混沌中炼出棱角个性,变成熟经世,头脑飞快,得意洋洋,可是逐渐的,他们慢慢将你的深情推开,不再是幼儿时期那个只知“受”的孩童,以他们世界里的逻辑跟你说,那确是爱,可是妈你能不能不那样?!——天真的想,我或有望成为一个不同一点儿的妈?天知道。时间是件很妙的事情,像电光火石,青草上的露珠,那么长又那么短。像我,对父母的定格回忆就总是会奔跑回家还在乌鲁木齐时的他们(哦,这时我需要时光机器)。这么说好了,爸爸妈妈应该永远都是三、四十来岁的样子。爸爸宽厚、妈妈爱一惊一乍。爸爸爱大声放歌听,周末大清早就响着《成长的岁月》,哼着“过去为没有得到而伤悲…”对赖床的你和姐姐说,起床啦,今天要配合你妈妈好好大扫除!妈妈爱故意生个小气,让全家人宠着她转,嘟起嘴坐在沙发一端,灯光下看颧骨高高且晶亮。妈妈开心欢喜时就用改称呼来一声声叫的你们都觉得丢脸:加一个狗啊猫的在名字后面,开心哇?爸爸爱实用,爱吃,对外表的生活能简单就简单,因此姐妹两对衣服的fantasy从小就压抑着。(难怪姐姐工作以后那么爱买漂亮衣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么)爸爸教育我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喝不掉的发苦的杏仁露,既然是自己选的,总得把它喝光;教育我承受必须要承受的——葱花蛋炒饭从早到晚三餐供应,不依我的喜好为转移,接受不接受都是它来填肚子——人生多少件事情同理炒饭原理呢?爸爸常说,我们顺其自然,我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这对快成年的我,却是听到的最好的建议,他从没有致力将我捏成某个特定的形状。我不接受父母年老的事实这个想法,是去年在火车东站接他们的时候异常清澈起来的。爸爸不再是在乌鲁木齐胜利路造高架桥时的黑瘦结实的原型了。妈妈的瘦肩装在黄色西装外套里面,也不再是那个衣柜里挂着军绿色连衣裙、白色丝巾的女主人的形象了。时光的沙漏,严谨的很,敬业的很。我要接受这些:三、四十来岁的爸爸妈妈变成了五、六十来岁的爸爸妈妈。记得龙应台写给父亲在湖南老家送葬时的一段场景,也是书的最后了。原本在陌生人、陌生地方不愿意掉一滴眼泪的她,听到司仪用浓重的湘楚之音开始做法时,彷佛又回到了小时听父亲陶醉的吟哦诗句的情形,听父亲一句一句教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眼泪就立刻涌出来了。我看到这样的段落,虽是旁观者,也一下子难受起来。脑子里盘旋起了《成长的岁月》热闹的调子,想起在小岛上已经五、六十来岁爸爸妈妈。这段邀请式的阅读,我得好好谢谢她。

我读<目送>

<目送>的语言很平实,但是从来不缺美感.作者很善于于生活的细微处去感悟人生,或喜,或悲,或嗔,或痴,或愤慨......很适合睡前一读,然后让你在梦里思考.<目送>像是作者在经历过一切之后对人生娓娓道来.那一片片短文,像是电影的回放,放的是作者自己的故事,却也让别人看到自己.

目送远离在 不断远离

在七月一个带雨的清晨翻阅着这本草绿色封面略带质感的书,播放器一直单曲循环着阿黛尔的chasing pavements.龙应台的文字很棒 里面有许多对家庭 地区 语种的描述 一个女作家 有相应的细腻情感 更尤能看出一种难得的磅礴让泪水崩堤之处是在III的漫山遍野茶树开花 每篇小文前的对话 是小女目送父亲的远离 不断远离. "爸爸,是我,你今天怎么样?" "牙齿痛,不能吃东西" "有没有出去走路呢?昨晚睡得好不好?"从幽冥 到魂归 历经的是目前我无法体会的伤忧 我似乎能透过龙应台笔下薄薄一纸 看到时光的末端那头苍老的声音 涩涩地传来一声声呼唤"女女,女女."珍惜眼前人.我能做的无非如此 只能幽幽看着远离在 不断远离 正如龙应台对时间的解读 "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时间用什么衡量?时间 用什么衡量。父亲额上深浅不一的沟壑 母亲眼角淡淡晕开的细纹 还是房梁滴答掉落的雨珠?"妈妈,是我,爸爸能说话吗?" "一天都没说一句话" "把听筒给他,我还是试试看吧" 这种无奈 这种捂在心头也仿佛难暖过来的无助 一点一点 一点一点充斥在眼眶间我始终信着 人生末端 有一条看不见的 但是与我们的旅途平行的道路 若干年后的如今 我们终会抵达。

残酷的《目送》

正在看,还未读完,但觉得心情很压抑。三联版《目送》封底上说,“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正是这样,只是人生可能还要把这几个词颠倒下顺序,美丽,深邃,忧伤。有的时候,我们不愿面对真相,但真相在那,即使你逃避她也是那样。喧哗与躁动,到头来都是忧伤。所以说这本书真的很残酷,年轻的朋友提前看看挺好,可能可以尽量做一点,将来想起来,能让自己心安得事。

回望

大部分书读完就放一边儿了,只有它不舍得,一直在枕边。冷静,戏谑,坚持,独自,探寻,等候,浅尝,叩问,懂得,微笑,澄明,不忍,微凉,屏息,穿越,释然……这些青颜色的情感都有,独独没有“纠结”淡定地一清二楚。想引用一些用来讲课,希望可以令更多人受益,事件可以,话语却不可以,因为这些话语都是一个人的事情,怎能禁得起热闹?

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细腻的文字,真挚情感的流露

虽然还没有读完,但很值得一读细腻的文字写出真实的情感,很适合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泡一杯清茶,安静的慢慢品味文字带给人舒服的感觉

无能为力岁月的逝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文字细腻的直触内心的最深处。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兄弟的共进,孩子的离去,淡淡的言语背后是对岁月无情流逝的伤痛。时间是个多么可怕的东西,我们就这样无助的看着它流逝,看着身边的人变化、离去,来来去去,有时我们能做的只是观望,无能为力。忍受不了生活的变幻,接受不了沧海桑田的更替,原本脆弱而瘦瘦的心灵在历经太多之后变得有点麻木而坚韧。年少时的敏感多愁已渐行渐远,我们谓之成长成熟。可坚强而麻木的心那,我是多么不希望看着自己长大。有一天父母会年迈,有一天兄弟会自己搬进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有一天你会孤独的守着你的方寸之地,有一天你会更加的孤寂。现在你感慨自己记忆力的顽强,能记住的事情尚多,可当那一天来临只时你会不会怨恨你超强的记忆力?因为那些成为了你不能面对世事变幻的真实存在。二十几年了,我守着父母,守着自己一直能照进阳光的20平米房间,觉得无忧,觉得会永远陪着他们,直到他们头发花白牙齿掉光渐渐老去,觉得尽管没有爱情没有友情可还有亲情。可是我一直不敢想象的是,有一天这样的一所大房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要怎么面对曾经的共济,曾经的阳光普照。平淡的语言,这本书的最后还是让我泪腺一阵发紧,不能言尽是怎样的一种酸楚。无能为力岁月的逝,流逝的光阴背后是自己不忍面对的孤寂的岁月,还有父母的年迈,脸上的皱纹,头发的花白。掩书长叹一声,给娘去一个电话:问她今晚逛不逛街,26号去海南她得准备一双穿的舒适的运动鞋。PS•我不是很喜欢配在书里的那些插图照片,很多照片的感染力还没有《孩子你慢慢来》里的照片来的强烈。那些照片下配的文字也只是一篇散文里的一两句简短的话语,我以为她可以另外再写一些字。其实照片可以只是照片,可以没有任何的字。2010.03.15-2010.03.18 over

目送——跟媽媽一起讀的好書

慢慢的,慢慢的, 我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漸行漸遠、、、不必追,不是真的么必要追,而是沒能力追。在時間和生老病死面前,親情是如此的無力。你改變不了兒子的疏遠,爸爸的離世、、、書中描寫幾代人間的感情非常細膩,是值得跟媽媽或者爸爸一起閱讀的好書。

我想对母亲说

曾经有人评论《目送》是当代的背影,当翻开之后,那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总让我看着心疼。曾看到过有一篇文章写得是:美国前总统林肯老的时候得了老年痴呆,慢慢地不记得任何人。一天,他的女儿对他说:我爱你。他看了看她,然后说:谢谢。我突然间感到恐慌,马上给母亲打了电话,对她说了这个故事,母亲笑我多心,对我说,不管怎么样我也不会忘记你地啊,就算忘了我自己也不会忘记你。前一段时间,看到《目送》时,那种恐慌铺天盖地而来,突然觉得那不是我们左右的,如果将来,母亲真地不记得我了,那我该……不,不行,我绝对不要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我想对母亲说:你一定要活很久很久,也要记得我那么久,因为我想供你读大学, 因为我想陪你去旅游,因为我想等着你向我耍赖说要什么东西。所以,你一定要记得我,否则,我不会认账的,你知道,我一直很擅长赖账的。

目送

目送,听起来就是个伤心的词。并不是因为里面的内容而感动,只不过是感同身受。有些事情要等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倘若这还算做一篇读后感的话,想起初二那年临走时看见爷爷骑自行车的一刹那,当时竟然没来由的就有点想哭了。又想起做上长途汽车的那么多次,做上火车的三两次,以及飞机场影响并不深刻的几次,然而离别无疑都是令人伤心难过的。眼看着窗外的风景迅速的倒退变幻,那么大了,也还是忍不住会哭的。如果这样的分别已经很难过,有时想起所谓的生离死别,就更不忍心再往下了。所谓的父母与子女一场,就是眼看着他们即将消失在拐角,而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要追。

不经意

不经意的去翻阅,不经意的去体会。不经意的去感动。我承认会去阅读正的是那句话吸引了我“我慢慢的,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在今生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确实,一语道破了亲人之间的无奈。很多爱。只能默默的关注,却不知道这样默默的,却能长久到生命的终结,只要活着人的活着。死掉的人也就活着。我没有一气呵成的看完他,曾经看到一半就放下了。确实觉得只有那篇,或者说,只有那句话感动到了我,越到后略显无味了些。那次,不经意的又翻起了它,静的夜,心也会变的很静。很大,她的文字却占据了我所有。眼睛不可自拔的爱上了那些文字,久久不肯离开。越读到后面。越被他淡淡的文字所感动。如此轻描淡写的叙述。看似都是不经意的思绪。却牵动了我所有的感官。他说海面上有最亮的金星。我看到了。他说那粉红的夹竹桃开的满树斑斓,我看到了。他说坐的菩提树下的人。我也看到了。书里的所有的一切我都看到,嗅到,感受的到。知道最后潸然泪下,模糊了实现。我也不愿把视线抽离

龙应台并不总是那么尖锐

龙应台,最犀利的一支笔。在这本书却化成温软细雨。于儿女,有如此深意于母亲,有如此温情。开篇《目送》一文,看得我双眼婆娑。比若《背影》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希望最新的《1949,大江大河》能在大陆出版。

悲伤如何止步

此刻,在这个空间里,周围是那样熟悉,但你却没有察觉。四下里消隐了光线,就像是用LC-A拍下色彩浓重的照片,有着独特的暗角,在视线的中心,聚光灯下,你俯首寂坐,没了生气。我这样地审视着你,从你前方的空中高处。你的表情漠然而又复杂,你将自己化作画室里的模特,一动不动,没有半点声响。不过,我还是听见了,听见了一些声音——那是潮水的汹涌,浪波一遍一遍拍打着海岸的礁石;那是夏日里的虫鸣,蟋蟀悉悉索索穿过院子里的花丛;那是孩童的欢笑,小脚轻盈地划过如镜的冰面;那是奶茶的香气,茶包在牛奶中悠悠舒展开微红的汁液……可是啊,当你脑海中的记忆仿佛倾倒泥浆一般向你袭来,将你淹没,使你窒息,你全身无力、腹中作呕时,你却顿然明白,有些人走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些人永远活在最后留在你记忆中的那一刻,而你,却仍旧要孤单地活下去。我知道,你在看着我,目光如此温柔,虽然触碰不到,却能感受你的爱意与关心,我知道你能明白,能明白我无法言喻的悲伤……不,也许这不是悲伤,因为我没有哭泣。但是泪水这东西对于我却相当吝啬又不适时宜,可能是一部题材老套的商业烂片,却令我泪如雨注,可如今,我想要宣泄我这心里的堵,它们却仿佛脱离我的身体,飞升出去,去了浮云游动的天空,去了草麦青青的原野,去了河川山峦,分崩离析成山间的岚气,萦绕盘舞,再缓缓地飘洒坠落,渗入土壤之中,融入漆黑深邃的潭水里。我是如此爱你,不知你可曾知晓。我不善言语,总是缄默,并且痴痴地抬头望着你,纵使远隔千山万水,海角天涯,我不曾忘记你,时常挂念着你,不知你可曾听到有个人从心底发出朦胧难辨的呼唤?那个声音出自一副年轻健壮的身体,却稚嫩清澈如同屋檐下的风铃、村落间涓涓涌动的小溪,从离开的那一天起,有一个灵魂倔强地留在了原地,十数年间未曾成长,他在固执地等待,等待团圆的鹊桥跨过静默的河流,直达花开的彼岸,一如往常欢笑着奔向你的怀抱——一个从未拥搂过的怀抱、一个只有三个月记忆的怀抱、一个沉默而宽广的怀抱、一个呼唤着你的乳名的怀抱。我已失去年轻呐喊的力量,曾经我畅想过立于铁轨的一旁,在碎石零乱的基埂上,当列车呼啸着飞驰而过时,爆发出肺腑中积压的愤怒与迷茫。而今我已然沉沦,身体一点一点地腐烂溃败,时间的蛆虫永不停歇地吞噬我的内脏与骨骼,将我掏空,唯独残留下一副青黄参差的皮囊,待时机成熟就冲破我的皮壳,爬出一头不知名的怪物。它是黑暗的化身,是死亡的使者,是轮回绽放出命运的花朵。可我不想这样结束。失去的,我要燃起新的火焰来温暖渐丧温度的冰窟;被掏空的,我要创造新的生命来抓住奔窜不歇的缰索。只可惜,告别终究是在所难免。你听见了吗?那敲门声,由远及近,由弱及强,单调的音符,反复的节奏,你有些惶恐,又有些期待。我要开门吗?不,这门会自行敞开,屋外一片光亮,却一点都不刺眼,我听见身后一些嘈杂的声音,可是无论怎样留意,都辨别不清,知觉开始混浊,门外的远处,一个忽隐忽现的身影,似乎要向我伸出双手,可此刻我一点都不害怕,我不由自主地从内心深处萌生出对那一双手的信赖,我一定曾经认识过他,我们之间一定发生过故事,一段令人无比怀念的时光。唢呐嘹亮,砂铄翻腾,枯白的纸片凋零摇曳漫天飞舞。今夜,这丧钟为谁而鸣?今夜,这丧钟为我而鸣。悲伤不能止步,逝者不能挽留。但历史终将把我们忘却,一如这火中诞生的齑粉,随风四散,无处觅得踪影。即便假日我重新踏上那片高原的土地,一个唯一会唤我乳名的土地,可是那位给我起这个乳名的老人,却不在了。故乡,已经离我而去,我是草原河流中的浮萍,没了归依。只能待这雨季过去,得以停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赢得片许时光,迎接宿命的死亡。(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四位老人,我的至亲,献给未曾有过和曾经有过的短暂而又纯洁无瑕的人间真情。我爱你们。)2013年7月6日

感动都和回家有关

看到两章泪流满面一章是写一个台湾老兵如何坐飞机去香港转机然后回大陆探亲。那也不能自主的选择,那些作别故乡的几十年。那些年迈时找不到亲人的无助。那些颤颤巍巍。一个老兵。她说的是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也是一个老兵。不过已经去世。如果没有她将亲自带他转机回大陆。回他魂牵梦绕之故乡。一章是写他们兄妹三人带母亲回浙江老家。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一直在火车上无法安睡,念叨着要回家。是,送她回家了,她一直还在念叨着回家。后来才醒悟,原来母亲要回的那个家不是任何写有地址写有邮编的家,也不是任何邮差可以到达的家,那不是一个空间,那是一段时间。是四十年前的时空。

如果你也在忽略父母

《目送》的封面是一片绿,有一位母亲推着自行车,后座上是她的孩子,两人均侧头,看向旁边,不知那儿有怎样的风景?对于这个“强悍”的女人,我很敬佩,读她的《野火集》,有种冲动和惭愧!看《亲爱的安德烈》,又觉得她是一个平凡又可怜的母亲,为了和18岁的在异国长大的儿子交流沟通,一次次地用写信的方式来小心翼翼地探讨和求索。在《目送》里,涉及华安和华飞的章节也有,但更多的,写的是她的父亲和母亲。我在前天晚上开始读《目送》,心里就有种隐隐的疼痛,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我不知道自己为何有这样的情感?因为我知道她是一个五十岁的女人在讲她八十岁的老母亲,讲她们之间的相处,讲她如何照顾她的母亲,讲她的母亲如何停留在之前的岁月无法自拔.....而我还不到三十岁,没有孩子,我其实很难体会到母亲的感觉,可我确实被感动了,这是否说明,作品本身不知道容纳了她的多少情意才能够感人至此?昨天下午3:00-5:00有一场培训,本无需参加,可是被迫还是去了!顺手带上了《目送》!两小时的时间,让我读完了剩下的所有章节,期间,眼泪几次滑落,即使仰起头,装作若无其事,甚至告诉自己,“没关系,没关系,只是书而已”,还是不行!没有带纸巾,我只能用手指用手背去擦!手上湿漉漉一片,不敢再翻,只能停顿片刻,让自己的心情平静!我原以为自己只是忽略了生活,却发现,我一直在忽略自己的父母!我有多久没有认真地观察他们?我有多久没有认真地听他们说话?我有多久没有认真地陪在他们身边?我一直在异乡工作,间隔一段时间会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我以为这样已经足够,我以为这样已经尽力做得很好。“难不成,要我换了工作回家去陪他们么?”大概他们也不会同意的吧!我会想:“我也想照顾他们呀,但生活真的让人无奈呀”---都是托辞吧,都是借口吧,让我们心安理得地过着自己舒适的生活的借口吧!我无法言语,龙应台父亲去世的时候,她的巨大悲伤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竟有些害怕,又有些窃喜,我害怕,如果自己也遭遇那样的情境,会是怎样可怕?但窃喜,我还年轻,子欲养亲还在,我还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不再后悔,不再遗憾!

人生的无言,生命的目送

近日在读龙应台的《目送》。总是喜欢这样的文字,讲自己的经历,道自己的感悟,不长篇累牍,细细短短却真真切切的让人省思。“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想到每次做火车离开家,老爸老妈总是买好站台票送到我上火车为止。到车里我催促唠唠叨叨的老妈快点下车,她便来到我做的那一排的窗口,和老爸或蹲着或伏着背看着我在车里的一举一动,直到列车开动,视野不再...想到老妈会在电话里和我争吵完摔掉电话,却还是会拿起一旁没有帮我织完的毛衣...想到讨厌的老爸会恶心的在电话的那一头说好想我,可我却总是不耐烦的和他说话...想到老妈晚上一个人孤零零的看电视然后打瞌睡流口水...渐渐地,他们都成了寂寞的老头老太太,有了老人怀疑固执的通病,可初衷却始终是希望我过得好,我理所当然的挥霍着他们的爱,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他们...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可我们往往选择了其他看似华丽的东西而没有选择陪伴父母左右,而留在家里的父母却一天一天的老去盼我一通电话一个假期。 做人子女总是自私,做父母却是无限奉献。我何尝不了解父母的心意,父母有时强势的让我们在亲情和其他之间做抉择,这是多固执可笑的一道题,现在我理解他们了,在他们眼里我永远都是不谙世事的小孩子,他们接受不了我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不能永远相伴,但是亲人温暖的目光却总是相随,不曾远离....

关于龙应台

我所佩服的女子二十年前,我在看龙应台的《野火集》。二十年后,再看《目送》。龙姑娘已经变成龙XX,56岁,似乎只有时间可以消磨一个人内心的戾气,变得沉静而雍容。她的尖锐深藏于那不着一字看似无声的铅粉里,却深深扎进我的血管。流血。在上海回北京的路上,包括在机场等候的时间,和因为希拉里同志访问SB的空中管制的两个小时计算在内,5个小时,我慢慢地、慢慢地看了了这本扎的我内心血迹斑斑的书。有些文字,看后即忘,付之一笑。有些文字,牵着你回过头来,细细品味。龙姑娘就是这样了不起的女子,和了不起的文字。世间自然有这样的女子,让须眉叹服,比如大陆的胡舒立、迟子建,比如台湾的龙应台。该记下的一些文字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龙应台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介”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龙应台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龙应台<<湖心亭看雪>> 明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明 王阳明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龙应台十月 ——周梦蝶就像死亡那样肯定而真实 你躺在这里。十字架上漆着 和相思一般苍白的月色 而蒙面人的马蹄声已远了 这个专以盗梦为活的神窃 他的脸是永远没有褶纹的 风尘和抑郁折磨我的眉发 我猛叩着额角。想着 这是十月。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 是的,至少你还有虚无留存 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 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 甚至眼泪也不是……

因为不舍,所以目送。

上高中的时候,每次回汕头都是姐姐开着摩托车来接我,然后回校的时候也是姐姐开着摩托车送我去坐校车。我习惯了坐在窗边,姐姐习惯了尾随校车,把我送到了海湾大桥才返回。每次隔着玻璃挥手,再悄悄地抹去自己的泪。因为不舍,所以目送。往后的每次离别,在心里都那么的刻骨铭心。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许多人喜欢目送这一篇,可我更喜欢山路,最后的一段: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透彻!

老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

收到图书馆发来的邮件,龙应台的<目送>到了.龙应台这个名字十几年前代表犀利的刀锋.她把社会切开露出血淋淋的内在,然后拍桌子说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野火集里燃着青春理想的盛火,企图把潮湿的社会烧得发烫.然而我看她的第一本书是<孩子,你慢慢来>.我认识她,只是因为,她是一个会说故事的母亲. 她年轻时喝过洋墨水,写过檄文,之後远嫁德国.再後來离婚,回到台北,曾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在台湾打架骂人说脏话的国会大厅里,寂寞的像一条水藻.现在应该在港大教书.<目送>的内容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才看了大概半本,最直接的感受是--这个充满了热情与火的人,老了.这几年,离婚了,儿子长大成人,越发不可及,父亲去了,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已经完全认不得去看望她女儿...我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只能漫漫的说,随便的说.每一次毕业,我们和大部分曾经朝夕相处的人,就再难相见.但那只是人生最初的曲线,之後的长路里会发生什么,那些曾经笑过的脸会遇到什么样的未来?每一次我回想起坐在教室里那一班人的样子,总是觉得恐惧. 就象龙应台写的小学同学聚会后设想: "如果在我们12岁的时候,有个灵魂很老的先生,在讲台上说:孩子们,四十年后的今天,你们会有两人患上忧郁症,两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三分之一的人觉得婚姻不美满,最聪明的四个人,两个做了医生或者律师或者商人,剩下两个,碌碌不得志大半生..."这样会算命的先生当然不会有,但是如果这些都是概率事件,如果它总是会发生在我们之中的某人身上,你能感受到命运的手在抉择吗?你舍得身边那些人消失不见吗?如果真的这些都是真的,12岁的小人儿,还会勇敢的过人生吗?--我们不知道结局,只有长长的路要走.最近听到一首歌<mary had a little clock>,说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Johnny is so in love with mary when she was engaged, sadly she was not her fiance. He's now on the roof to say goodbye, what if mary was not late that day... 歌曲里一遍又一遍的询问: "So God I ask why today? Are they not dear enough to you? Did they not pray? Is that how you work your way? Now I'm so afraid."年纪长些的同辈人告诉我,毕业,会发生许多事.工作的那些会说,走上社会,会遇见更多.未来令人恐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未知,是因为结局已经确定了,而我们害怕那个结局,害怕成为那个结局里的一员.曾经高高兴兴从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却无法再高高兴兴的走上社会大学,事情就是这样.上个学期三门心理课,我学到了很多,想了很多,获得并不是只书本上的知识,更不是处世的道理.我看到的,听到的是人生,大部分人都会经过的最常规的人生. 我第一次了解孩子对家庭和父母造成的影响与变化,第一次学习中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意识,希冀,与焦虑,所有这些,就好像一次人生的预览.大部分人是这么经过的,而我,你,我们终将成为洪流里的一粒. 这不就是我们拼命想要挣脱的枷锁?可是人,每一个人,都只能参与这轮回,永无止境.这样的焦虑疑惑,不是因为临近毕业,或者说,不只是因为它.龙先生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依然说曾经相信的很多事,变得不相信,曾经不相信的,有些相信了.她说的那些,我只有23岁,我已经听的懂.年岁真的能让人看清这个世界么?前几日与林老师长谈,说起宗教.林老师说,他希望智慧能帮助他解释这个世界,而我内心不够强健,深深感受到莫名力量的环绕,故始终不能成为无神论者. 把不能解释都归为虚空的某种存在,照西皮的说法,是缘. 龙先生说不知不觉,身边的朋友,开始诵经礼佛.李叔同38岁亦看透出家,"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思考的最后,依旧是"花枝春满,天心月圆",藏于冥冥的缘份.龙先生的笔,和从前不一样了.她依旧像个少女一样感受着这个自然的呼吸,和人与人之间的交集.然而她的灼热,却散去了.她说,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目送孩子离开缘份.子女何尝不是如此.父亲病故,母亲病重,龙先生也同样目送他们离开,同样挽留不住. 以前老妈总是追着我问,我老了,你会不会和我住一起? 我嘴上不说话,心里却是不乐意.那时尚未离家,一心觉得,生活还未开始,为什么已经决定了不能独立.现在身处异乡,发现高速路上的车子里大部分是老两口一起,心理学课上又发现美国人进养老院在美国很普遍,特别是丧偶之後,但是每每看到,看见老人一个人去超市,乘公车,在路上艰难行走,心里依然觉得不安.我依旧是东方文化里生长的人,我们甚至要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龙先生老了,她花更多的时间和她最珍惜的人在一起.是否她也感受到了某种远方的召唤.看她写着与母亲同睡,散步,给母亲上胭脂,带母亲回乡,她是在挽住时间.而她的两个儿子,正如她年轻时一样,和我们现在一样,远离再远离.我看<目送>几度落泪.这本书应了白居易:老来多健忘,惟不忘相思. 文字是可以很煽情的,但是真实的人生却不能用煽情来形容.有一天,我们也会有孩子,要为他/她改变自己乱七八糟的生活轨迹,要催他/她吃早点,喝牛奶,要给他/她打电话唠叨,要被他/她忽视,远远的甩下,要觉得再也追不上.有一天我们也要公然老了,静静的想想或许已经想不起来的从前.或者有一天,我们和龙应台的妈妈一样,永远的停留在20几岁的那个时间,永远找不到家,永远回不来.未知的一切,依旧未知.愿你被这世界温柔对待.P.S. 一个BBC的纪录片值得一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Up_Series 这些人从7岁开始,每7年会被采访一次,他们今年应该已经52了,纪录片尚未结束.

爱得深沉与沉默

合上手中这本淡绿色封面的书,已经是深夜。窗户没有关,夜里的风微凉,轻轻吹动着白色的纱帘。我起身关窗,看见对面楼上那盏依然亮着的台灯,灯光下伏案的背影,不禁驻足微笑。那是个一直勤奋努力的孩子,夜夜学习到深夜,定是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勾勒。十几年前我趴在床头点着蜡烛挑灯夜战,偌大的仓库一般的宿舍十七八支蜡烛一直亮到深夜燃尽,像十多盏警示灯敲打着年轻的心。不小心困顿的低下头去碰倒了蜡烛,蚊帐烧了拳头大的窟窿,撕上两张白纸贴着,黑夜里瞪大眼镜听着蚊帐外小型轰机一般嗡嗡的声音……那个时候还太年轻,年轻的从来不想什么是20岁后的生活,对于我来说未来是什么,只是几个月后的暑假以及暑假后能不能迈进的大学校门。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个人简历的表格里写着年龄30,婚姻状况是已婚,你会不会感到手足无措。有一天你送孩子去上学,看着他的背影你会不会茫然若失。有一天你牵着妈妈的手陪着她慢慢散步,你会不会感觉恍然如梦。有一天你坐在摇椅里,看着夕阳回想起这长长的一生又会不会感觉原来人生真的很像一场梦,这梦仿佛随时都要醒了。龙应台在她的《目送》里委婉的写了这场梦,这是一场父母的梦,她的梦,孩子未来的梦。这梦里有喜悦有无奈也有深深的无法表达的悲伤。每天晚上睡前只看两篇文章,怕看多了自己会失眠,在这本书里龙应台把浅浅的悲伤若有若无的贯穿在整本书中,她不写自己有多悲伤,但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仿佛利剑一般就可以直接洞穿你内心最深的隐秘,人生的不可选择和无奈让悲伤像洪水一样将你淹没。她在开篇写,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父母目送子女离去的背影,子女目送父母永远离开的背影,有一天做子女的为人父母,目送自己孩子奔向未来的背影,突然领悟了父母那深情的目光。生活的轮回无形但是力量强大,即使你悟到了其中的奥秘仍然无力将它传播,生活自有它的定律,每个人总要走到这一步才能看到其中的道理,任是你如何苦口婆心的叮咛嘱咐,他总要经过自己的历练才会懂得。她写的如此波澜不惊,却笔笔深入,她走过了自己的历练悟到了其中的道理,她经历了生死的离别,放下坚强尖锐的外衣,露出平静温暖的眼神,她把成年的孩子送向美好的未来,她搀扶年老的父母走完最后的一程,她独自站在海边,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每一篇文字都是爱,这种爱,来自灵魂的深处。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会懂,生活的突变让我不知所措,有一天我发现父母不再是自己强大的支持我感觉恐惧,因为这种深深恐惧让我变得尖酸刻薄,失去耐心,我听不得母亲尖锐的控诉,父亲愤怒的沉默,我知道我在恐惧,但是无法说出口。他们现在需要的,我要怎么说,我还不够坚强,既不能承担更无法给与。、最喜欢那篇《幸福》,一遍又一遍的读,最后一段尤为深记。她说,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 ,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当卸下了所有的负担外衣,当放下了所有欲望的装饰,不再是国家的政治的经济的利益的前提下,幸福就是那样简单的一声,我回来了。离开的人,继续独自前行,目送的那个身影当是最孤单的吧。

不用排比句会死么?

龙应台大名,当然属于如雷贯耳那种级别的,所谓“龙卷风”,所谓“两岸三地最犀利的一支笔”。可个人却一直没怎么读过其人文字。早年,其人以一部据说“针砭时事、鞭辟入里”的《野火集》扬名立万那会儿,我还只是一个生活在苏北农村、成天就知道滚铁环掏鸟窝斗公鸡的小屁孩儿,所以任你烈火燎原也燎不着我一根毫毛;后来,其人声名之盛固然时有所闻,我也年岁渐长而初知人事,但到底也没对其提起多大兴致,皆因始终对“时政”二字不甚感冒,且多少有些偏执地以为,文人论政终不免有“空屁”之嫌。直到最近跟三联的朋友聊起,才蒙赠《目送》一册。按照他的说法就是,已经很不“时政”,改“温柔纤细、深情动人”了,绝对值得一读。于是就读了,可结果不得不说,龙应台依然不是我的那道菜。某种程度上说,朋友说得没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等文字,不可谓不精彩,且绝对“深情”得够可以。但要说如此这般就有多么“动人”,却未见得,至少“动”不了我。据说很多人都是被“动”了的,所以龙应台自己都不免有些沾沾自喜的说,“很多人说,邮箱里起码收到十次以上不同的朋友转来这篇文章。”这话我信,可恕个人直言,这事儿其实没啥好喜的,须知,已沦落至要靠炒作“下跪”来搏眼球的《艺术人生》,多年来也是颇“动”过很多人的那。其实,龙应台“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的那个意思,几十年前朱自清就珠玉在前过了——尽管个人并不认为朱自清当年的那篇《背影》就有我们的文学史告诉我们的那么好,但到底真性情毕露,而较之朱自清的下笔之谦恭克制,不客气一点说的话,龙式“目送”文字,“温柔纤细”得距离《艺术人生》式煽情也就一步之遥而已。更致命的是,或有草率乃至轻妄之嫌的说,这年头,其实几乎就没啥当真值得“深情”书写的,所以任谁一“深情”起来,就难免“矫情”。此纯属个人偏见。当然,龙应台有言在先,这本书里,在大陆点击率和流传率最高的,本就不是她自己偏爱的《目送》一文,而是另一篇,叫做《(不)相信》。这话也我信,而且,关于大陆人何以独独钟爱此文,龙应台的分析也大有道理,“在大陆的集体心灵旅程里,一路走来,人们现在面对的最大关卡,是‘相信’与‘不相信’之间的困惑、犹豫,和艰难的重新寻找。”但个人却尤其不喜这篇。撇开文章里那些老生常谈的“高见”不论,单是那连篇累牍的“曾经相信过……后来知道……”式排比句,就相当吃不消。而类似的这种排比句式,恰恰是龙式文章的拿手好戏,简直就俯拾皆是。当然不是说排比句式本身有什么问题,事实上,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按照早年我辈所受中学语文教育的说法,其是很强大很有气势的。只是很不幸,个人对这种句式从来殊无好感。个人的看法是,这种句式,即便真有所谓“强大气势”,那也只是外强中干之假象而已。说起来,个人之所以不喜排比句式,追根溯源起来倒是也跟中学时的经历有关。不怕见笑的说,事情是这样的: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好上有事没事地弄几句文舞几句墨这口子了,本来在那个小城中学还薄有小名来着,可后来就来了个语文老师,大力推崇另一擅用排比句之女生而每每贬抑我之不擅“修辞”。“病根”也许就是这么落下的,而个人今日之不喜龙应台,或者竟也根源于此?

过上二十年才会明白吧

我想这本书对于22岁的我,遇见的太早了,能够感觉到她对渐行渐远的生命的挽留和目送,从中体会到一个从容且细腻的女人。然而实在是因为阅历不够,无法全然体会,相比《亲爱的安德烈》我读完心中充满喜悦

渐行渐远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催着女儿快回来。女儿说,我都不是很想家了,是娘亲想我了,叫我订机票赶快回家,语气一点都不友善。催着女儿赶快订回学校的机票。女儿又说,怎么感觉是在赶我走一样,不让我在家多呆一些时候啊?一时无语,记不得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这个小人儿已经不让我操心了,她在外面的几年,天上来地上去的,独来独往很多次了,回家和离家就象家常便饭一样轻车熟路了,好象真是不需要我操心了,可她又总是不让我省心。这不,在回来的前一天,在QQ上和我聊天时说,想要吃肉了,要吃好多你做的菜了,要吃椿芽煎蛋、青椒鸡、鱼香茄子。。。。。看到她打的字幕,仿佛看到她都快要流口水的样子,感觉到她就象小时候在我身边撒着的娇。于是就象从前那样逗她:拜托有出息一点好不好,别老是说吃啊?你是回来看老妈我的还是回来过吃瘾,享口福的啊?没想到那小人儿居然说:回来是看老妈你,顺便享口福。听说,这小人儿在外地,每周必出去打两回牙祭,还认得了一帮吃朋友,一起交流吃的心得体会。不禁感叹,我怎么养了这么个饿鬼转世的丫头哟,象是八辈子没有吃过饭一样。女儿回家,总是朋友来同学去的,在家也没有好好呆上几天,居然没机会做菜给她吃。女儿要走了,才想起,还有好多女儿喜欢吃的菜都没有做给她吃呢,于是在她离开的那天早上,早早地出门去菜市买了菜回来,做了她喜欢吃的青椒鸡、肝腰合炒、青椒茄子。看着她狠狠地吃,心里说,多吃点,好歹去北京又可以撑几天了吧,不至于那么快就饿肉了吧。说实话,我是个没出息的妈妈,每次送女儿走都会忍不住掉眼泪的,这次女儿走,我想我会笑着送她离开的,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她的离开。然而下楼时看到她正把包放进车子后备箱,望着那个瘦瘦的,小小的,让我牵肠挂肚的小人儿,想着昨晚她和我说她的纠结“是回来读书还是继续在北京读书”的问题,眼泪又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把头扭到一边,没敢让她看见了。和我们一起送她到机场的还有她的好朋友夏,她和夏小声的说话。我在前排坐着一路沉默。到了机场,女儿自己忙着换登机牌,托运行李,我只是跟着,要进安检口了,女儿回身抱住我,我笑着说,好好照顾自己。女儿也笑着说,知道,记住要想我哦。说完就快步走向了安检口,她的背影很快就淹没在人群里了,徒劳的挥一挥手转身离开。在回程的路上,眼泪还是不由自主的就涌了出来,挡也挡不了,擦也擦不完。老公说每次都这样,女儿大了总会离开的。我说我也不想,是眼泪不听话自己要掉下来。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我知道孩子的路越走越长,越走越宽,而我们做父母总是会落在她的身后,看着她越来越远。但是我们知道她是我们的奇迹,我们只能学会期待,在期待中惊喜看见她梦想的实现,惊喜的看见她的世界五彩斑澜在我们眼前呈现。

过去-现在-未来

永远忘不了小时候与母亲共伞时拉着她的衣袖半撒娇半埋怨的情景:“妈妈妈妈,伞撑得好高啊,都遮不到我。”永远忘不了小时候对镜试穿母亲的各色衬衫寻思着什么时候才能穿上这么大这么漂亮的衣服呢?永远忘不了小时候无意摔破碗碟后父母的责备训斥之景与我巧获三好奖状时他们爽朗开怀的乐,一切都展现出强健的风采。而今。。。不知何时起父母的背塌了发白了,肤色已暗淡无光褶皱丛生,行动也不再眼疾手快健步如飞了,眼神话语更不再神采奕奕气势如虹了。与母亲共伞,已是我撑伞,她依偎。整理母亲的衣橱,放眼望去全是黑白灰。如今我偶尔说错话做错事,父母已只是扬扬手摇摇头,示以谅解。小时候盼长大,却不曾想过,父母的年华已一点一滴在我们的长高长胖中变矮变瘦。当他们回望时,会否霎间恍然并期冀其仅为南柯一梦?或许,只有在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才能体味到朱颜辞镜的那份无可奈何的哀伤吧。我们回不到过去,更飞不过未来,那么,就趁我们腰挺手直时努力搀扶父母一步一步往前走吧!

可以靜靜讀

第一次讀龍應台起初 讀著的時候會哭 於是放慢了速度 有時不敢拿起來讀到中間 會樂 她甚至有些笨笨的可愛 生活瑣記 感覺親切末了 淚水再決堤 親歷過死亡的人會明白那種無助 眼看著心愛的人一步步走進冰冷海水 無法阻止 無法救渡讀著 會明白一個母親 一個女兒的心情種種 笑了 又哭了。

龙应台的文章,真的很不错赞,赞,赞,赞,赞,赞,赞。。。。。永远赞,(*^__^*) 嘻嘻他的文采,让我佩服我要慢慢欣赏她的这篇文章《目送》

读《目送》有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景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多少情感凝聚在那深情而又渴望期盼的眼眸之中。。。。。。

越真实,越动人

这是第一次读龙应台的散文。悄悄的记下我爱的句子。那些生活中平凡的琐碎,细微地让我们不再动容的感动惊人地被龙呈现在我面前。读《目送》,恍然从这个以崇尚“所谓的伟大爱情”时代中抽离出来。不再虚张声势地认为描绘爱情的华丽语句是多么的扣人心弦,那些有关相遇与依依分别的场景是多么的矫情与虚假。当我看到这一句,“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没想到可以站得这么近”其实我最爱的是《回家》,家是什么?是一个具体存在的地方,一种令人沉静的心境,三五亲友,还是一杯热茶的温度?在母亲的心里,“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你会发现龙把生活写得如此真实,记下这些需要果敢的内心。她让我们想起,原来我们缺乏的不是柔软的情愫,而是勇于正视回忆和心安理得心情。

写给我的爸爸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在一个温暖的深夜里,一口气看完这本《目送》,眼泪一直默默的流着。突然很想写一些字,给我的爸爸。爸爸昨天50岁了,看着他凑在妈订的硕大花束前略显羞涩的微笑着,我的鼻子突然酸起来。不知道多长时间没叫一声“爸爸”了,从很小的时候就是一声简洁的“爸”,我知道爸爸不会计较这些,而正是因为爸爸不在乎,于是我也变得不在乎。爸爸是一个很奇怪的人,外人看他总是一副冷若冰霜,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可是在家里爸爸确实一个性格温顺,颇为幽默甚至有些婆婆妈妈的角色,他对我的唠叨甚至多过于妈妈。妈妈说生我时,爸爸昼夜不分地守了即将分娩的她几个星期,终于在一个夜里支撑不住回家睡觉,而我恰巧生在他走后的几个小时后。一直以为这是爸爸对我极好的理由,却从没问过他。5岁的那个夏天,一家在公园的湖里划船,偏巧租的船有毛病,过湖心的拱桥时,已经进了半船的水。眼见到不了码头,只能找到一个最近的岸边靠船。爸妈让我先上去,谁知我手一撑岸,脚下的船竟向后移动,重心偏了,人也慌了手脚,就直接掉下了船。还没扑通几下,就被一只大手提了起来,连一口水也没呛到,我就被岸上的人七手八脚的拽上了岸。这才发现爸爸在水里,手还保持着举我的姿势,他连眼镜都没有摘就跳进了湖里。回家的路上我哭了一路,“哭什么,不是上来了么。”爸爸拧着湿衣服,对我说。学了10几年的琴,每个寒风刺骨的冬夜,从老师家出来,迎接我的永远是爸爸的老二八和温暖的后背。一路无话,但是我踏实的会在自行车的后座睡着,他牢牢的用左手掌把,右手扶着我。青春期叛逆的无法无天,愤懑的常常尖叫大哭,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和妈吵的不可开交。他从来不和我吵,只是反反复复的重复着他的道理,急的四处踱步,却从来不打我。终于干了那件愚蠢无比的事情,血流下来的时候,他一瞬间迸出了眼泪,那是我唯一一次见他哭。然后他骂我,抖动着嘴唇。长大了,渐渐变安静的性格。也终于去了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上学,一上就是7年。他的工作这几年不顺,我知道,深夜里还能听到他沉重的叹息。在心里,他是太过清高的知识分子,所以他过得痛苦。而他在默默的思念着我。听妈说,一个深夜,好酒量的他居然喝醉了,一个人坐在床边流泪,一直只重复着一句话:“我想闺女了,我想闺女了。”我拿着电话,南方阴冷的冬夜,我蹲在宿舍的长廊里嚎啕大哭。他半百了。生日饭桌上,他跟我讲选男朋友的标准,讲完一大堆,他突然想到什么,又急急的补上。剥着虾,讲完就丢到我盘里。一直倒是没吃什么,只是一杯杯的喝着酒。妈最后问他,有没有什么“生日感言”,他沉默了一会,还是说了:“感谢生活。”我总在想,当时爸爸毫不犹豫的跃入湖中,是否想到若失去我的情景?我知道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可是爸爸,你知道吗,我在回程路上的痛哭却是为了你,我害怕不会游泳的你为了救我而死去。这是5岁小女孩单纯的傻念头,我从来没说过。可是我现在,想告诉爸爸一句我22年来没说过的话:爸爸,我爱你。

很难相信两种文风出自同一个人的手笔

先看过龙应台的野火集,想着这个女人文笔真是尖锐加犀利。再到目送,心里彻底被她的文字搅柔软了。尤其是最后写她对父母的感情那一章,竟一口气反复读了三遍。虽然没有直接的表白,感情却流露得动人不已。感谢她,把我对父母的爱,全替我表达了出来。

差强人意读《目送》

短篇散文集,一个上午就翻完了。所谓关于死生的拷问,不是不真实,而是私人性太强,加上上很多煽情的词藻,不具备普遍思考性。我跟壮壮说,这样都能出版?你把日记凑一凑吧。遭到了傲然的拒绝:“我要对读者负责。”看,这才是一个大写的文人。

你们要好好的

在复习得很崩溃的期末看这本书真不明智 根本停不下来在学校图书馆看这本书更不明智 压抑着哭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真是够呛就是那种不忍心往下读 因为读完就没有了 但是根本停不下来看完了又不想再翻开了 因为太触动 几乎有点残忍为人子女 有太多无可奈何 无能为力即使可以坦然接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终不敢想象有一天会目送他们的离开到那个时候,追,也没有用。昨天和拉拉聊天,说妈妈们都觉得钱花在我们身上比花在她们身上值,而我们都不能理解。但是,我想,等我变成妈妈了,大概又会绕回去吧。有时候,他们会成为甜蜜的负担,因为在意,所以在他们和梦想之间,如果找不到平衡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往他们这边偏,这种神奇的牵绊,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目送对方的背影,也可以安心地自己走下去。你们要好好的,为了自己,为了我。

淡淡的感触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几句话。看到这里,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触动到了,很多一直忽视的东西,一直任其流逝的东西,被这些淡淡的句子触摸到,重新占据我的脑海。关于亲情。关于爱。越是平实的文字越是给人以无形却震撼的感动。目送。就是这样吧。

沙漏

从《孩子你慢慢来》初识龙应台,跟着买《亲爱的安德烈》,回头去看咄咄气盛的《野火集》,再到直面生死的《目送》。薄薄四本,透浸她30年的光阴。小儿的杂志上一篇《目送》,节选了孩子长大的前一段。让小儿试看。他言:“不懂耶”。拿过完整版,跟他讲他看的只是节选,再试试看看这有生有死的全篇。半响,走过去看他的读笔,开篇写道“《目送》是妈妈推荐的短文,它告诉我人生最简单也最难懂的道理——生命也和时间一样,在无情的流逝。”对于这篇文字,小儿真的懂了吗,我不知道。对于生命和时间,我又真的懂了吗?

不眠

不想睡。躲在被窩裡看書。深夜,食書的大好良機,越看越精神。龍應台在《目送》里喜歡用到你。有趣。每次想表現自我深情的時候,我看到的文章里大抵都會用到“你”,親切至於,還把與對方的距離拉近幾分。而他她這類第三人稱,常常是在表達一種陌生的情懷,又或是失望乃至絕望的情緒才會從筆下冒出來。我很少看到作者在寫自己的時候,很清楚是在寫個人感情,用到的稱呼卻是 “你”。想把自我抽離出來罷,畢竟書裡大半透出的都是悲傷,偶還有些落寞。如果用你的話,我想,至少在落筆的時候,可以跟為冷靜些,去梳理一下心頭的的洶湧,不至於沉浸甚至迷失在濃厚的情緒之中。她寫所愛之人。父母,孩子,周邊親朋。我還是二十出頭的姑娘。所以難以體會孩子的方面。但若是以一個孩子的角度去看,倒是有相似。總是有那麼段時間,我自是不肯稱之為叛逆期,但總覺得自己的傾心總是重要過父母的關心和自己本該對父母的關注。反正離家千里,不可以的時候大可以關上電腦,卑劣些,隱身即可,很容易便屏蔽父母的監管與嘮叨。脾氣不好就在skype哄鬧甚至出言不遜,也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任性之言多多少少地曾經傷了爸爸媽媽的心。我想,父母對於我們,是不是總是“驀然回首,那人總在燈火闌珊處”呢?好像那就是個必然事件。我們總明白,在這個世界上,無論你做成什麼樣,總有人會無條件不計代價去愛你,去接受你,那就是父母。看到她的最後一篇文章,還是忍不住紅了眼眶。我想到大音希聲,也許,大慟息心吧。用“你”,痛徹心扉是不是真的會容易過去一些。若是站在局外的角色里,想必看得透徹些,也可以通過疏離的空間,給多自己一個澄淨安定下來的機會。有的時候不免想想,多么難以言說的一種感覺。對於似有若無的愛情,一句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對於那仿佛是真真實實存在的親情,剩下的那句話卻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心裡小小的聲音不住地祈禱,爸爸媽媽,你們將來,可不要老的記不得我。她寫香港。我覺得是自有一番溫情。竟然寫的我這麼個固執的人有些喜歡上這個城市了。我曾放言,除了access to all the books這個屬性讓我大為讚賞之外,其餘對我而言並無太多留戀之處。但是看到她筆下的香港,她寫香港人口中的馬騮山,她寫洋紫荊,她寫木棉。原來這也不知在什麼時候成爲了我記憶的一部份。在沒有放下所有有的沒的的姿態去悉心瞭解之前,又有什麽資格去虛誇喜惡呢。我還自詡不絕對,現在看來,真是有些武斷了。有的時候抱怨什麽這個城市愛不愛你的鬼話呢,你有沒有,先去用心去觀察貼近這個城市本身呢?她寫寂寞。在真正以寂寞為題的文章中,我只是記住一處。一個人處著,這是沒得選擇。若是你為排解寂寞,某時處在人聲鼎沸之中,發覺你依舊是一個人,那你會不會覺得那寂寞,又是更上了一層境界?總以為我們去尋找朋友與伴侶,找愛,是爲了不再寂寞。只是你怎麼知道,多了一個人,多了那一群人,你就不寂寞了?而在那些言其他的文章里,我倒是想,反而有種“不著一字,盡得寂寞”的風致。單身的生活,身為外省人的生活,旅程不斷的生活,某個存摺里數字無法避免地減少的生活,一個人對著《星夜》或是星夜賞析的生活。只是她的寂寞,自有一股大氣。不是那股子小情小調,隱隱中有股清冷與淡定的味道。她寫旅程。並沒有太多驚喜。只有一點讓我分外羡慕,她的觀察,更多的不像是一個旅客,反而像是當地的居民,儘管有著十分努力要融合進本土生活的痕跡。生活氣息濃了很多,一住好些年的城市數來挺多,那麼他人遊記中的流動性在她這裡反倒清淡了些。旅客太艱辛,倒是試圖做一個local,要溫情許多。只是這代價與資本,是一個也少不了的。現實一些,就遠遠地羡慕一下罷。朋友知我在看這本書,建議到她的愁味太濃,看了有響心情。是的,拿著書的時候分明覺得自己的心在一點點下沉。讓我看著看著不忍心看下去。卻又讓我急急地在深夜不愿入眠,直到關上書的最後一頁。好像顛了個個。我成了你,你成了他(她),而他(她)什麼時候又像極了捧著書沉思的我。要讓我選擇,即使淪為無可避免的寂寞,至少可以寂寞得大氣些,用些心力,學她個神似。

目送

也许是年纪的关系,这样的句子总是让 人唏嘘。但年纪带给我们的或许不只是伤逝,有些情怀也只能等到一定的年纪,凭借着时间的厚度,才能写的出,感受得到。时间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伤与领悟?父亲过失、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她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与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等。“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当人生走到某个阶段,我们或许都必须经历四顾苍茫,惟有目送的无力挽回,但人生本来就是如暗夜行山路,接纳梭鱼的不期而遇与告别,或许就是这条漫漫长路最好的和解。

目遠送

我們從母親的身體裡出來,最後卻要到土地的身體中去.誰都一樣,無所謂說什麼善,惡,所有人最終殊途同歸.有時候覺得"相處"是很奇妙的事情.人不是獨立的麼?時間推移,目光接受一個個生命,又得遠送更多的人.送走的人,龍應台說,他們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其實人可以做的,如果可以,珍惜就足夠了.

谢谢龙应台先生

有些事情,人们根本不谈。有些情感,人们根本不分享。有些伤痛,你根本不知道痛在哪里。有些眼泪,根本流不出来。说的没错,有些事情,我们藏在心底,不能谈;有些情感,我们只能独自体味,无法与别人分享;有些伤痛,平日被忙碌所掩盖住,我们根本不知道痛在哪里,只有在梦醒时分才察觉心中的钝痛;有些眼泪,只能在眼里打转,却根本流不出来。而这些尘封多时的事情,一触即发的情感,莫名的伤痛,流不出来的眼泪,都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谢谢龙应台先生用她细腻的文字与我们分享了这一切,有时候治疗伤痛不一定要强力的镇痛剂,一份真挚的共鸣已经足够。谢谢龙应台先生,我会珍爱我的父母,关心的我兄妹,善待我的朋友,热爱我的生活。

读目送

二十年前读过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她的笔似刀剑,巾帼不让须眉。毕竟是女性,目送如何婉转动人。深秋的灰暗下午,在办公室枯坐,偷空读了两篇,心里感动起来。人生倏忽易逝,一晃进入不惑之年,对人事的看法和感受竟大不一样。真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愿坦露心迹,但见到真情流露,自然十分感动。

抱抱

《目送》,还没有看,但我知道,这是我喜欢的书,是能够让我热泪滚滚的文字。我了解自己,心底不能碰触的一环是什么?致命的伤是什么?那一碰就心如刀绞的深远长久的痛,甚于牙疼,甚于流血。哪怕再过十年、百年,甚至我终老,都不能减轻。相反,却是历久弥坚。愈是年长,愈是懂得;愈是懂得,愈是难过;愈是难过,愈是思念成疾。即便是幸福,我仍然有哀愁,因为失去的这个人,让我的生命不再完整,有一分欠缺,很重。我又重新多愁善感起来,开始又变得爱哭泣,常常不自觉泪流满面,心如锥扎。与此同时,心灵也开始变得慈悲柔软。每次看到有人伤心难过疼痛,总是非常想抱抱人家。同病相怜。也许不能真的缓解什么,但有人了解终究会让人心里好受一点点吧。就抱抱,给点温暖,给点安慰,比言语管用。在最深挚的感情面前,说什么都让人觉得肤浅、苍白,觉得不足以表达。更何况我不善言辞。面对深久的疼痛,就静静的倾听,听完默默地抱抱吧。是“我了解、我懂”的意思。听说在公交车上让座的人中有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我相信这是真的,不容置疑。这个年纪的女人,应该更深刻的理解了“为人母、为人女”的含义。生活就是这样代代传承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我们懂得以后,又由自身传递、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目送之一

相比《(不)相信》,《目送》于我更能产生共鸣。许是书就以此为名,又或者,我早已明了人生注定不断“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人到中年体会至此是情理之中的,可我却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明了了人生这种离别的必然性,是一种残酷,还是一种睿智?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也写到过,人们总是在目送背影。是啊,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送走了多少背影?有些会走了又来,有些走了就是走了,再也见不到面。慈祥的父亲看着走进学校的孩子的背影,微笑着久久不愿离去;朋友们在机场为好友送行,一直看着那熟悉的背影消失在管卡;与心爱的人分手,看着那冷酷的背影头也不回地越走越远……人生就是再不断地离别,不断地目送。人们大多都不喜欢分离,所以自古就说倘若吃梨,必是独享,不可与人“分梨”。但是,无形中,我们狠心地主动离去,也无奈地目送故人。“有许多人相遇,又有许多人离开,而现在又有许多人在我身边.因为我们都是迎向遥远旅途的人们.对离开的人留下回忆,留下的人也要继续活下去.这就是人生吧!”我始终留着这句话,反复品味,是想告诉自己,有些事实是必须接受的。那么,既然分离不可避免,那在一起的时候就该更好地拥有。然而,这又有多少人明了呢?

從孩子慢慢來到親愛的安德烈到目送

最早接觸龍應台作品是百年思索,其後至書店收羅了她其他作品,她的目送用詞造句,感覺似乎有余秋雨散文式的堆砌

母亲节那晚读了《目送》16.5.8-16.5.14

今年母亲节没有给妈妈买东西,好像去年也没买,好像好久都没给妈妈买东西了。记得在大学刚刚学会淘宝买东西的时候,隔三差五的就往家里买东西,没见过的零食、好看的衣服、好用的护肤品,虽然当时很穷,在碰见好的东西时还是很兴奋的买给家里,想让妈妈多享受一些之前没有的。现在没那么拮据了,但好像很少想起给妈妈买东西了,总以干活太忙、很少逛淘宝来搪塞,就连重要的母亲节也敷衍过去,真的要应了哪些说法,长大后,就得靠着“常回家看看”来提醒自己别忘了爸妈。之前总对那些半年甚至一年不回家看爸妈的人极度鄙视,现在很害怕自己也会变成那样。5.8号,母亲节,夜已深,为没好好重视母亲节懊恼,失眠。打开《目送》,读到那段:我慢慢的,慢慢的发现,所为母子一场。早已泪流满面。脑海中浮现,每次离家,爸妈送我到村口,坐上汽车后从来没敢再往窗外望一下,我害怕,害怕看见他们不舍的眼神,消瘦的身躯,害怕每一次离别,害怕每次离别后空落落的感觉。可能是年龄小的时候不懂事,感觉妈妈爱我是从高中开始的,高中我住校,两周才回家一趟,隔三差五她会给我来送牛奶,零食,那段时间我的了一场大病,不想回家怕耽误学习,妈妈就在来县城学校,住在一个亲戚家,来全职照顾我,白天我去上课,她等下课;晚上回去找她,她再照顾,这一整天只为晚上照顾的我好好的。那时,我感觉妈妈开始爱我了。一次,我家里的一个亲戚长辈拌嘴了,回家我就开始哭了起来,妈妈见我哭了二话没问,直接给我那个亲戚打电话。说:我家女儿,半年才回一次家,我从来没舍得让她哭过,从来没让她受过委屈,你凭什么惹我女儿,让她难受。。。说着说着妈妈也哭起来了。在妈妈眼里,无论什么原因,让儿女难过痛苦就是不对。从那时起,我体会到了世上最无原则,最无条件的爱---母爱。不知道将来我能不能做个像妈妈这样的母亲,但现在我要努力爱母亲如她这般爱我。让妈妈快乐,为自己少些遗憾。

喜欢(不相信)

一直想买的一本书,直到生日那天才当做生日礼物送给自己。很喜欢,文字淡淡的,但是能体会到作者经历了时光后所凝结出的感情。喜欢那篇(不)相信。正和现在的自己相似,貌似曾经相信过得许多东西都在接收者挑战。看待任何事情的方式也在慢慢的变化着。

我看此花时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摘自 龙应台《目送》引文“爸爸,是我。你今天怎么样?”“礼拜天你回不回来吃饭”...... 看着龙应台的这些文字,也许每个人都会无比熟悉。我亦是的,差不多,除了我称呼的是“妈”。离开老家工作后几乎每天给母亲打电话,电话里,我就讲着同样或类似的话,回答着同样或类似的问题。“妈,是我,你吃过饭了吗?吃的什么菜”“今天感觉怎样,药按时吃了没?” ...... 年前,母亲来我这儿住了,电话不用讲了,可是问答依旧。 “妈,今天做了什么菜?”进门时的老问题。 “我上班去了。”出门时的老套话。 “今天有没有出去走走,去哪里了?”再进门时的老问题。 这些天,包括春节假期的每一天,所有上班之外的时间给了母亲,开始了我们很久没有的朝夕相处,甚至睡在同一张床上,要知道,在老家时,我们都有各自的房间,怎么说这么大的人了。尽管我租的房有两个卧室,可是我们还是不约而同地说就睡在同一个房间。 在母亲来前,我就在网上搜集信息做好春节七天的种种安排。所以,我们这七天很充实——大年三十和初一的旅行,初二在家休整、补年夜大餐,初三去慈城古镇,初四在商场购物、给她添置过年新衣,初五看了电影《十月围城》(一贯一进电影院就随电影打瞌睡的母亲看完了整场),初六送她去看越剧演出。每一天都满满当当,母亲每天一早就会问“今天我们做什么”。假期结束,我则开始了下班就有饭吃的好日子。于是,相比起在老家时中午还在单位吃饭,现在每天中午回家吃,我刷完了碗再聊几句不着边际的天,就匆忙去办公室;相比在老家时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吃好饭和邻居去散步,我做我的事儿,现在是一吃完晚饭,我们一起去散步或一起看电视讨论情节。直到她睡下,这时通常已经是晚上十点,我便开始自己的事儿,上网,看书或者码点字。 于是,我和母亲忽然间就紧密多起来,多到也许情侣、爱人就不过如此。可是也许距离太近就会容易有龃龉。昨晚,我们就冲突了。起因是我劝她去这里的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或者晚上可以去某某广场和老太太们一起跳舞。要知道,我好容易才打听到本地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场所。 “我六十多岁了,我有我的生活方式,不要你的安排。” “我不安排你,我怎么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我怎么忍心看你个人出门?” “我怎么会一下子就和人家陌生的老年人说话,我干嘛非要参加他们的老年活动? ” “如果你在这里住一年,总不能一年就只和我一个人说话,我总不能二十四小时陪着你吧!” “你老给我安排这个那个,你这是虐待!我一个人有我一个人的安排。我不要你管。”...... 我无语了。原来,我自以为是的安排在母亲看来竟是一种虐待。要知道,我若想做自己的事儿,便只有确信安排好她才觉得可以去做,因为这不是老家,她除了我谁都不认识。能去哪儿,能有什么活动。比如那两个有越剧演出的晚上,我送她进场,就在旁边“永和豆浆”点了一杯“一块五”的豆浆坐下,看了三小时的书,再去接她回家;而那个广场有演出的下午,我给她占好位子,然后回来做好饭送去,再去图书馆看书。就算在老家,我似乎也从没这样给过母亲的关注。因为会有个声音告诉你,“你得去陪你娘”。否则就觉得亏欠了什么、愧疚着什么……可现在她告诉我,这种安排是虐待,尽管我知道她的这个用词完全没有恶意。 于是,我开始困惑,父母与子女,尤其是我们这样单亲家庭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爱的表达方式。这次春节,当我们在普陀山时,母亲不顾身体羸弱一步一步地走上佛顶山为彼此祈福时,我是偷偷地泪流满面的;当她每次午饭后嚼着我剥好的瓜子仁和每天晚上接过热好的牛奶,和我一起整理我们在北京、香港、澳门、重庆、三峡和普陀山的照片时,她脸上是有幸福感的,尽管她从来没有对我表达过肯定。而我在离家漂泊的这些日子里,当我迷失、心生苦楚时,她是唯一对我不离不弃的人,尽管我什么也没有说、她也说不来什么大道理,但我知道她就在那里,我只要听到电话里有她的声音就够了;当她把所有的关注放在我身上,我亦是她的唯一,尽管这样的唯一也让我不堪。可是,一旦彼此朝夕相处,直面关系时,才发现,原来爱的方式那么重要,不只是“为谁”的命题,相处的方式也那么重要,不是简单的给予。想起有朋友说,“她是不是已经习惯你不在一起生活, 只是你放不下”,也记得好友说,“你想太多了,你妈自己能做到的好吧”。也许,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已经把母亲当作孩子去安排甚至教训,我还自以为是地当作是一心一意地为她好。 今天是元宵,下午母亲一个人出去走走,我没有陪着,在家,让春日里的阳光和音乐,和我一起翻书,吮吸着又安静又美好的午后时光。母亲出门时,我看到她的背影,白发,有些晃眼,动作很慢,有些颤巍,让我想起那年离开江西出来漂泊时她在机场送我,之后我在重庆、深圳和宁波的火车站接来和我团聚的她时,也是这样的背影。 她散步回来后,跟我讲述了她的见闻。这次,我只作个听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你不要强加给我。我这么大年纪了,性格改不了。不要以为你为人家好就是好。”这是母亲心平气和时和我的谈话,言辞凿凿甚至有些文艺,虽然她没多高的文化。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逝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当我读到龙应台这段文字,如鲠在喉,泪水盈眶。像某句歌词,“有许多时候,眼泪就要流”,这样的泪水无关于悲凉,无关乎无奈。也许,我们就是在彼此的目送里陪伴对方。不是身形,是身心。尽管当我试图把这段文字跟母亲解释时,她是漠然而不知所云的,原本以她的文化程度或是理念又怎能接受也许龙应台也是多年以后才领会出来的道理的。但是,我还是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找到我们彼此最好的爱的方式,这样的爱里,又有着彼此可以呼吸的空间。 龙先生说,“很难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对于一向喜好行路的我而言,一直相信,相信那些生命里的目送中出现的温暖。那一刻,我看此花时,花没有在我的心外,此花之色,和这个春日下午的阳光一样明媚,尽管偶尔会发现几处不掩瑜的瑕迹。 “妈,我们吃完饭找灯去赏吧!” “不,你要带我去吃宁波汤圆!” 多年以后,我会记得,某一年的正月十五,这个本应该弥漫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郎情妾意的元宵夜,我牵着的是母亲的手,走过几条街,找到一家宁波的百年老店,吃到了传说中的宁波汤圆。这一晚,十五的月亮果然很圆,虽没有灯如昼的花市,可我看到了花,花也看着我。

柔软到心碎

用三个睡前时间看完了龙应台先生的《目送》。初识龙应台是80年代末,一本印刷拙劣的盗版书《野火集》点燃了一个少年的心,我第一次惊讶地发现居然有刀锋般凛冽的 现代汉语——这在一派歌功颂德吞吞吐吐鸳鸯蝴蝶的文字里显得格外醒目,那些文字对一个校园里不谙世事的年轻人而言,多的是酣畅淋漓,少的是深度的解读,甚 至缺少基本的解读。但不管怎样,“龙应台”这个男性化十足的名字深深打入记忆,并影响了我日后的文风和关注的焦点,一旦寻着“蛛丝马迹”,便会追过去看 看。龙应台当然是从过政了的,当然是离开欧洲了的,当然是老了的,不变的是她一贯的健笔凌云,网上盛传的《相信(不相信)》、《请用文明说服我》、《谁不是天 a m母亲》等雄文证明着龙应台一如既往的理性、坚毅和彪悍。20年来,我陆陆续续读着她的文字,她是我尊敬的学者、作家,我却不知不觉忽视了她是个女性,尽管她早 在20多年前就用“胡美丽”调侃过误读她性别的读者。所以,我自然而然忽视她作为女儿和母亲的角色。第一次意识到我的错误是读她的《孩子,你慢慢来》和《亲爱的安德烈》,现在是《目送》。作为母亲,作为一个17岁男孩的母 亲,我实在和她有太多相似的“遭遇”,比如被儿子嘲笑“土”,比如被儿子坚决地甩脱企图拉他的手,比如被儿子不温不火有礼有节的“回敬”噎得够呛,比如无 奈、欣喜而又有点酸楚地看着那个原来每天缠着自己黏糊的小baby,突然人高马大地,要走了……龙应台记录的那些细节,都是我似曾相识的经历,父母的心永远把最柔软 的一块地方留给自己的孩子,不管这孩子多大了。龙应台的老父亲想拉着奔6女儿的手过马路,我70多岁的父亲会在天黑前催我回家,没有一次不叮嘱:慢慢开车;龙应台的妈妈让她丰胸、臭美,我的妈妈 给我熬好阿胶膏,时不时检查我服用进度。而我呢?不管儿子跑到哪里,哪怕是地球的另一边,都会牵挂又牵挂,甚至在打不通他电话的时候恨不得抓狂得挠墙,所 以看到龙应台写儿子给一个雄赳赳的背影去登机,我就几近泪奔……《目送》不是单纯写亲情和友情的文集,这里面有对生命本来面目的探究和思索,有哀伤,没有抱怨:如何面对孤独寂寞,如何面对生老病死,如何面对生命中的磨 难和吊诡,如何在风云激荡的时代,把最深沉的爱化成最深刻的悲悯和关怀,凡此种种,是一个好作者必备的心灵高度,所有的怒斥,底色都是爱。这也是我成年后 对迅翁的理解。读到龙应台独居小岛,听杜宇哀鸣,那时刻,让我有拥抱她的渴望。

因为目送

有一种情,随生命而来,随岁月而生。源源不断,意境深远。也许当我们转身看到他的背影,心底泛起一阵阵酸楚,可却清楚的明白,这是必将到来的到来。在龙应台轻轻的笔触里,我们感到了深深的痛,这是,一种切肤之痛,是一种需要用一生去感悟的痛。失去,抑或得到。不足究论。因为,亲情永远是主旋律…………

老去

休假回家,在列车上读完了这本书。回到家里,一屋子老人。老家的叔叔婶婶来省城玩,给家里的三位老人也多添了几分热闹。想想该晚些回来的,那样这热闹就可以由我接续而延长些。老人们的年纪加起来将近四百岁了,但是记忆力都出奇的好,也相当的有倾诉的冲动。那些关于故人的相同回忆或不同回忆,会引发一致的喟叹或一时的争论。崔永元说应该用口述实录的方式记录上一辈的生活经历,保存那些将要被忘记的人和事。说来惭愧,我对父辈们的经历不甚了解,以前也没有想法去了解。也许了解这些老人的故事确实没有什么大的意义,他们只是从老去的时代走过来的普通人而已。那为什么我会惆怅呢?搭中巴回家的途中,一位目光浑浊的老人坐在我的对面,已是夏天却还穿着几件毛衣和厚厚的罩衣,身上散发出的味道暗示着他已无法照顾好自己。在他步履蹒跚的爬上车门,颤颤巍巍准备挤坐在引擎盖上时,售票员带着一脸生怕惹上麻烦的表情拦住他问:你去哪里?老人用浓重的乡音低低回答:新邵。不去不去,快下车。就在老人无所适从时,跟上来的老妇人替他解释:我们是去航天医院。--我想,老人回答的就是他心中的归属,那是用年轻时的回忆编织起的故土,那无法归去的家园。

觉得不成功 封页很噱头

呵呵 看了一遍 其中前面的一半看了两遍 引用了不少 我把引用的东西都在抄下来了现在还记得 好像是蜀人张岱? 的自己给自己写的墓志铭呵呵 这个印象较深觉得龙的这本不好 其他的没看过还是黄碧云 带给我的绝望使我感觉好·

是留下背影,还是目送他们的背影?

相比《(不)相信》,《目送》于我更能产生共鸣。许是书就以此为名,又或者,我早已明了人生注定不断“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人到中年体会至此是情理之中的,可我却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明了了人生这种离别的必然性,是一种残酷,还是一种睿智?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也写到过,人们总是在目送背影。是啊,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送走了多少背影?有些会走了又来,有些走了就是走了,再也见不到面。慈祥的父亲看着走进学校的孩子的背影,微笑着久久不愿离去;朋友们在机场为好友送行,一直看着那熟悉的背影消失在管卡;与心爱的人分手,看着那冷酷的背影头也不回地越走越远……人生就是再不断地离别,不断地目送。人们大多都不喜欢分离,所以自古就说倘若吃梨,必是独享,不可与人“分梨”。但是,无形中,我们狠心地主动离去,也无奈地目送故人。“有许多人相遇,又有许多人离开,而现在又有许多人在我身边.因为我们都是迎向遥远旅途的人们.对离开的人留下回忆,留下的人也要继续活下去.这就是人生吧!”我始终留着这句话,反复品味,是想告诉自己,有些事实是必须接受的。那么,既然分离不可避免,那在一起的时候就该更好地拥有。然而,这又有多少人明了呢?

母亲的话

  作了母亲,有很多很多想对孩子说的:告诫她的、与她分享的、安慰她的、赞扬她的、跟她解释的。。。。但是,这一切,应该如何说起呀,千言万语,最后却只能默默无言。  孩子呀,母亲塑了你的骨、你的肉,可是最害怕不懂你的心,甚至伤了你的心。读目送,就像在读我和孩子的彼此。值得一读、二读、三读。

书评|目送:人生便是一场因果论

1曾有段时间我很倒霉,骑个自行车也能在无人无车的街道上飞出去,导致脚骨骨折,住院的时候隔壁床是一个老太太,在一次交谈中她说让我去找个“神婆”看看,驱驱霉气,我当时半信半疑,毕竟现在倡导的是科学时代,若去信鬼神怪力之说,对于我这样读了十多年书的“知识份子”,岂不是白读了?不过若是放在私底下谈,我却是相信这个世界上是有灵魂的。看过杨绛先生的《走到人生边上》一书,里面有这样的描述:我首先要说,人有灵魂。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体,而身体具有生命,称灵魂。灵魂时看不见的,但身体有没有生命却显而易见。灵魂是否不灭,可以是问题;而活着的人都有生命或灵魂,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肯定说:人有两部分,一是看得见的身体,一是看不见的灵魂。这不是迷信,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谜,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仅仅是一秒间的事情。亦如曾经我不相信爱情,后来我信了,因为知道那是遇人不淑,并不是天下人皆如此;曾经我相信友情,后来我却不信,但也并不是不信,只是开始懂得改变的力量;曾经我不信亲情,后来我信了,但我知是因为他们的经历造就了他们自己,有些父母并不是不爱,只是不懂如何爱。而这一切缘由皆有因果,细细回想,才惊奇发现这份经历的曲折和真相,让我不得不感叹,因果也是这世上一道难解之谜。几日前再次翻看龙应台的《目送》,逐字逐句品读,才有了几丝体会到书中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描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其实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子女,两方都在各自做着离别,父母在与子女,子女在与他们的孩子,这像是一场永不停息的轮回的离别,把所有人都圈在其中,它冷眼让你清晰地看见这场始末,却像是一个最公正的审判人让你无法动其一二,只奈个束手无策。说来也巧,看完《目送》后,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影片《花神咖啡馆》,它主要讲述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一世男人在前妻和现女友抉择,上一世的男人原来是前妻前世的儿子,因为患有唐氏综合征,女人独自抚养儿子,在一次偶然间,遇见了同样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女孩,也就是现女友的前世,女人无法面对儿子想要离开她的现实,在疯狂而决绝下毅然选择了死亡,也许这就是因果循环,到了这一世,男人虽然在此之前跟前妻幸福生活在一起,但命运以及一些人为的因素使得男人与现女友相遇,并让男人由此更加坚定现女友就是自己此生要寻的灵魂伴侣。此前,我一直想不明白自己为何一定要把此电影和书结合在一起来讲,最终想通了二者的联系,用一词来讲便是:因果。2《目送》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话没说完,他已经牵着你的手准备带你上楼。你曾经很婉转地对他说:“我四十岁了,你不必牵我的手过街。”他说“好”,到了过街,他的手又伸了过来。后来你有很严肃地告诉他:“我已经五十岁了,你真的不必牵我的手过街。”他说“好”,到了过街,手又伸了过来。他的手,肥肥短短厚厚的,很暖。然后有一天,一个个儿很高、腿很长很瘦的年轻人,就在那光天化日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很认真地对你说,“我已经十八岁了,你真的应该克制一下要牵我手过街的反射冲动。”你当场愣在那里,然后眼泪巴巴流下,止不住地流。 这是一段关于女人与父亲和儿子相处时发生的同样一事,女人到了一定年龄开始不喜欢被父亲牵手过马路,而才十多岁的儿子对她也做出了同样的事,相似的场景,相似的情绪,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换,却在一瞬间在车水马龙的喧嚣中让女人彷佛看到了无边无际的空旷和荒凉,于是她在回到现实中的一瞬间,如同绵羊一样让父亲牵着她的手,原来许多事的发生会如覆辙般再次出现,只是它给予你的将会是更加沉重的回报,亦或感悟,这便是因果。在花神咖啡馆中,前妻一直耿耿于怀丈夫如此迅速的与另一个女人在一起,没有一丝留情,她困惑,她愤恨,她也无可奈何,直到她开始做梦,梦见一个小怪兽,她寻了一个灵媒,才知道他们三人之间的前世姻缘,直到此刻,前妻开始真正释怀,她找到那个男人,以母亲的心情去拥抱亲吻那个男人和女人。故事到了结尾,我再次想到了因果。3来回翻阅《目送》,我发现自己更在意书中描述亲情的那些文字,它描写母亲得了老年病,母亲不认识“我”了,“我”照顾犹如小孩的母亲,每一次见面就像陌生人一般,而“我”一遍又一遍像幼时被母亲细心照顾般耐心去照看她,怜惜她,陪她说话,陪她画指甲。儿子逐渐长大,“我”开始一个人生活,原本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开始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可是一旦孩子回到身边,就又会变得能干的人,儿子耐心教育“我”,让“我”别这样,可是“我”却仍然坚持去“打扰”他,像曾经父母对“我”一般。母亲开车出了车祸,兄弟们叫“我”去劝父亲不要再开车,因为“爸爸只听女儿的话”,而“我”一通话下让父亲不再做声,“我”以为这样会让父亲出门更安全,可是“我”却不知道这却使老人再也不愿出门,直到很久很久之后,父亲请求“我”与他一起去参加同学会,苍老而怯怯的声音因为“我”的不耐几近凶悍的语气从电话那头传来,仍然在坚持着说,后来“我们”发现父亲在急剧变老。可是什么是“老”呢?“老”的意思,就是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的注视。亦如“我”忽视了父母的语言,儿子“讨厌”着“我”的打扰。若是静下心思考,回想起曾经的那一切,竟觉得自己亦如故事里的“我”般,去烦恼父母的唠叨,去忽视父母的需要,等察觉到自己的恶行,只觉周身温度开始下降,浑身力气尽失,是一个犯下这世间极恶极大不为又醒悟过来的囚犯。读到最后,我感叹:很多时候,我们年轻、任性,从不顾及别人的想法,等到了一定年龄,你再回头,你会发现过往的一切都会以另一种形式还给你,它会悄声无息潜入你的生活,又以极狠厉的方式给你一击,在你还来不及积聚仇恨时,却让你只剩悔恨、遗憾,而人生就是一场因果论。

一本无法放下的书

与现今一些畅销书不同,龙应台的文字幽静又充满女性的柔美与智慧,细腻的笔触动人心弦,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积,而是自心底流出来的对人生对爱的感悟,在书中,她既是女儿也是母亲,更清楚放入了解那一份血浓于水的情感。于是我看完后,跟妈妈和外婆打了电话,知道他们心底一样有牵挂。

真的不值得一读

我是挣扎着买的这部书。因为实在不喜欢这个人。但网上热评好评如潮,终于还是忍不住看看到底写的什么样子。太单薄了,文字,情感,生活,太单薄了。港台作家写这种小品,还是要推荐林文月,甚至李碧华,至少真实。

“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在目送他的背景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景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我是被这一段话打动的。《目送》,如同《我亲爱的安德烈》一样,感受到另一个龙应台,文字犀利敏锐针砭时弊的另一面当然会有丰富的情感包括内心的柔弱,有身为母亲面对儿子成长并将要离开的落寞,作为子女面对父母衰老死亡的复杂感,面对流逝内心不由自主的失落感。谁不是在生命长河里百感交集的生活呢,只是我们总是习惯夸大了其中的某一段落罢了,在光晕中让自己以为身处水深火热。长大了,看待世界对待人物的态度不再是单面的好恶和单向的评价,知道有的人奋起抗争,有的人听天由命,有的人忍受命运,各花入各眼罢了,有什么黑白之分呢。只是我们在慢慢变得有力量,有力量去接受生命的任何一种馈赠,有力量去等待选择之后的答案,也许无解,可总是在向前的。“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走。”

《目送》是一种勇敢的放手,也是一种信任和尊重

第一次知道龙应台是在高中做语文试卷时,那时埋头于应付高考,突然出现了这么一篇《目送》,被文字中两代人情感所打动;然后了解她是在高考完的暑假,读到了她和儿子的书信集,感慨万分;再后来,在大学里,听听她的讲座、看看关于她的视频,对她的认识更加深入了……我很喜欢她看似温柔的文字里藏着的锋利匕首,那把匕首往往能刺进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亲情、家庭、国家……我很欣赏她对事对人的态度,从容、大度、又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有时候又觉得她很“可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母亲,时刻为孩子们担忧,但又必须忍受孩子们的抱怨等等。其实,我感觉她的文字来源于丰富的经历,来源于深刻的思考,在她的文字里总能找到这几个关键词:家、国、天下……总之,《目送》是一种勇敢的放手,也是一种信任和尊重

测试

测试 from 豆瓣桌面测试 from 豆瓣桌面测试 from 豆瓣桌面测试 from 豆瓣桌面测试 from 豆瓣桌面测试 from 豆瓣桌面

没想到里的想不到

知道龙应台,在很早,零星的看过她的几篇文,看她的文字难以琢磨她的性别,或强硬,或细腻,或明朗,或暗淡,有时凌驾在世界之上,有时又沉溺在世俗之间。她笔下的东西,有些还不是我这个孩子可以看得懂的,但是那一份沉甸甸的东西,在看过她的文字后就再也舍不下了,让我决定买着一本的原因,莫名的很,我是高三生,在某一次的语文模拟卷的现代文赏析就是《目送》,看着这一篇文章,久久不能落笔答题。原来,爱可以到这样的地步;原来,亲情里有这样难舍难分。恰好在那段时间家里的两位长辈突然不行,住院。看着那篇文章想起,每次去看老人家,都忍不住红了眼眶,正考试的我,忍不住,眼泪滴在了试卷上,晕开了一大片······后来,就买了这本书,一个晚上放下N多试卷,一页页的翻看,太值得了。虽然有些东西我还体会不到,但是其中的一些片段让我难以忘怀,我想这是本能让人学会爱和感恩,了解与反思的好书。真是没想到里的想不到

動人的親情故事札記!

這本書不只談親情故事.還有作者近年關於當下生活的散記.並以自拍照片襯托著文字....作者素有支犀利的筆.於人生百態多有見地.但這書所編著之各篇章中.關於親情的部分.才是真正感動人的中心主題.

新华书店三联近期销售排行榜

目送 ISBN: 978-7-108-03291-1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龙应台著 定价: ¥39元 版次: 2009年9月第1版 印次: 2009年9月第1次印刷 …… --------------------------------------------------------------------------------老子十八讲 ISBN: 978-7-108-03305-5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王蒙著 定价: ¥29元 版次: 2009年10月第1版 印次: 2009年10月第1次印刷 …… --------------------------------------------------------------------------------孩子你慢慢来 ISBN: 978-7-108-03363-5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龙应台著 定价: ¥28元 版次: 2009年12月第1版 印次: 2010年1月第2次印刷 …… --------------------------------------------------------------------------------七十年代 ISBN: 978-7-108-03166-2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北岛.李陀主编 定价: ¥42元 版次: 2009年7月第1版 印次: 2009年7月第1次印刷 …… --------------------------------------------------------------------------------我们仨 ISBN: 7-108-01880-2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杨绛 定价: ¥18.8元 版次: 2004年12月第1版 印次: 2005年8月第20次印刷 …… --------------------------------------------------------------------------------中国大历史 ISBN: 7-108-01036-4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黄仁宇 定价: ¥19元 版次: 2007年2月第2版 印次: 2007年4月第22次印刷 丛书: 黄仁宇作品系列 --------------------------------------------------------------------------------京味儿 ISBN: 978-7-108-03258-4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崔岱远著 定价: ¥18元 版次: 2009年12月第1版 印次: 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 …… --------------------------------------------------------------------------------1944-松山战役笔记 ISBN: 978-7-108-03245-4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余戈著 定价: ¥39元 版次: 2009年8月第1版 印次: 2009年8月第1次印刷 …… --------------------------------------------------------------------------------中国哲学简史 ISBN: 978-7-108-03079-5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冯友兰著 定价: ¥35元 版次: 2009年5月第1版 印次: 2009年5月第1次印刷 ……

你来看此花时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龙应台《目送》窗外的柳枝飞成了平行线,一阵阵雨落得让人心思全无。中秋的夜,温度降了下来,开始寻棉袜和夹衣。妈和爹在家中,原本想回去的,只被雨耽搁。很多年的中秋,都没有在家中。峡江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夜记得无比清晰,其时一人立在船头,耳畔传来了王菲的<雪中莲>,顷刻间眼泪漱漱地掉,终于动了离念。之前,舒宁约我回家,理由很简单,不能不想爹的。回去了却又不知如何躲避照例关心的话题,如何是好呢。有些话语不用说得明了,一个眼神便能真真正正地碎了我的心,却彼此心疼。这是我至亲的人,我从没想起爱惜共处的时光,也不曾习惯给他们温暧的言辞。初时离家,车站,爹每次都会搂搂我的肩,不言语。我从不回头,从不挥手。如今想来离去的身影当时对他们是一种决绝,却对我是需要虚假的凛冽掩饰无以言表的弱。相送,是勇气的花缠上了眷念的藤,是眼底的千丝万缕绕成了心头的百转千回。至此,我不曾相送,亦一个人赴站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女人写的书女人读

收到雷雷同学横跨太平洋的邮包已经是圣诞过后。用三倍价钱的邮费寄两本书,是只有我们才干得出来的事情。但又怎能表达我感激的心情,只因为只有你我,才会明白,中文写的书,是比任何绚丽首饰,名牌包包,喧闹派对都要珍贵和郑重的礼物。不知是朋友有意,还是无心,这两本书都出自两个女性作家--龙应台的《目送》和钟芳龄的《书店风景》。在备战考试的间隔期间,在各种法条的英文单词缝隙间,在上厕所煮泡面刷牙睡觉前的时间,我囫囵吞枣的看完了它们。第一次知道我是会嫌弃书太薄的。第一次明白,我们对于母语文字的依赖,是超出自己想象的。始读龙应台的书,源于雷同学的推荐,以前,一直以为这是一个出现在古籍文言里的男人。女人写的书,是看得出来的。不论龙应台取了一个多么男人的名字,不论她是曾经多叱诧风云的政坛铁娘子,不论她是多么无畏和勇敢地去触动政治敏感词汇。她终究是个女人。她写母亲,儿子,兄弟,保姆,孩子,老人....她写虫子,野猫,山川,莲花,星夜,光阴....她细腻,敏感,悲天悯人,甚至有一点点儿的“矫情”,那些是男人写不出来的矛盾多虑,温柔多情。也许,你会觉得女人写的东西“肤浅”:她写老挝贫困的孩子,在写到他们站在河滩上眺望游船上的荷兰男孩儿时打住;她写薄扶林村子里铁皮罐的房子,在老人打开门,隔着纱窗窥探光阴时结束;她写母亲的老年痴呆,写兄弟们沉默下的亲情,在家庭谈话开始前,在我想深入窥探前,没了下文...好像每一篇文章,都在刚开始一会儿的时候就结束了。没有深入艰涩的分析,没有绵长混乱的逻辑,没有喋喋不休的劝导.它只是一本女人的散文集。她只是用女人的视角告诉你,厨房里有一只叫马陆的虫子,花园里有浣熊捣乱,路边的花开了,儿子抱怨我啰嗦了...她也忧国忧民,德国森林的生态破坏了,世界上有上亿的地雷威胁孩子的生命,老挝的贫困让菩提树下的光散着悲情....但她所有文章的视角,都只是以一个女人,女儿,母亲。这是女人的书,写给女人看。无论你是政界铁腕,商业精英,律政佳人,还是白领丽人,普通员工,家庭主妇。别忘了你是女人。别忘了,我们的敏感,悲悯,多虑,温柔,脆弱,甚至“肤浅”, 是男人不能拥有的专利。做女人,其实很好,让这个僵硬的世间,有流泪,温暖,迷糊,啰嗦,多愁善感的时间.....

你写的,我想我懂

龙应台,第一次接触她是因为一个老同学的推荐,于是我在卓越订购了一本。这是一本很容易把人吸引进去的散文集。关于离别,成长,老去等等,寄情于文,不同于大家所说的犀利尖锐的文笔作风。那些生活在动荡年代的人们已经在慢慢老去,时间在吞噬他们的岁月。回忆似乎已经成了他们唯一的消遣。我们的父母,终其一生努力给予我们安稳的生活,那作为他们的子女,你是否有给予相应的关怀,陪伴,体贴。她,龙应台的字里行间流露这对父母的怜爱,对孩儿的担忧。我们都以为成长之后的忙碌可以给予父母一丝安慰,但其实他们要的,只是你的快乐与幸福。即使不想接受,但是还要承认养育你照顾你的父母已经年迈,纵有不舍,还是要经历离别。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他或者她离去之前,好好的陪伴,为他们一个温暖的晚年。至于孩子,也是在不知不觉间成长起来,慢慢的会挣脱我们保护,希望能自由飞翔。不知道等到以后我女儿长大了,还会不会需要我。如果真的是那样,我又会怎么对待呢?我会不会像她,龙应台一样,感到惊讶、失望与不适。关于人生,关于离别,关于我们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事物,在《目送》中都被深化,被放大。其实她只是希望我们能关注而已。

多少感情经得起卖弄

阅读《目送》是一个考验记忆力的过程:好几篇散文我至少在初中时就读过,不能说特别好,但不知为什么多年以后还被翻出来;这也是一个考验忍耐力的过程:书里充斥着业余的摄影以及自恋的影像解说。两相考验之下,我甚至有些愤怒了。我对龙应台总体印象还不错,倒不是因为她的菊霜剑气,只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坚定的女人。当年杨绛先生在老房子里写《我们仨》,我想华语文学界如果还有另一个如此坚强而深情的女人,她应该是龙应台。有感情,有观点,细腻,但不乏英雄气。结果《目送》一举推翻了我过往的观点。柔情可以被表达,甚至可以被无节制地表达,但绝不可以被卖弄。忽略掉中间那些严重注水的篇幅,头尾对于亲情生死的思考,除《目送》一篇“看上去很美”以外,其余几乎都是冷酷地卖弄自己的感情。龙应台在书中一再强调年老的父母如何痴呆、无自理能力、无理智、无情感,而自己又如何孝顺坚忍,两次提到自己穿着沾了父亲粪便的裙子赶回台北。她的潜台词似乎并不是“我们如此相爱”,而是“我如此爱他们,如此孝顺,孝顺到自己都要被感动了”。父母在龙应台的笔下几乎与玩偶无二。她给痴呆的母亲涂指甲油,像小女孩给自己的洋娃娃画大花脸;她护送年迈的父亲,像小女生护送一条自己喜爱的狗。在龙的笔下,父母无法感受痛苦,也几乎无法感受喜悦,他们无力产生太多的感情,他们除了被女儿小心翼翼地照顾并写进书里之外,没有任何价值。父母子女生离死别,悲伤总是来自于走的那一方已经承担或将要承担的悲苦和重担。龙应台不同,她的悲伤来自于自己此刻所承受的悲苦和重担,由始至终,她关注的只是自己。她不是被“生老病死”这个厚重的话题所触动,她是被自己的伟大所感动。如此,这些文章未免显得浅薄做作。我是个八卦的人,喜欢看坚强的女人脱下外衣,做蓬头垢面的家庭主妇时是何形状。我曾经想象龙应台会无比深情,无比通透,用她抨击时弊的笔写下一些至少可以称得上隽永的散文。我大大失望了。脱下坚强的外衣,这居然是一个“知音版”的龙应台,外在极尽煽情,极尽卖弄,内里却浅薄得让人吃惊。当然,这并不是一本有害的书,偶尔也有些触动人心的闪光处,尤其是写自己与儿子的关系时,颇有动真感情的时候。也许只是我们的期望太高了,希望柔弱的林黛玉可以会武功,希望武艺超凡的十三妹能吟诗作对。翻开本书之前,我期待一种通透的柔情,或者一种聪明的小女人气。而我什么也没看到。

我想我永远不能接受你的变老

在出站口滚滚移动的人流中,忽而闪出一个四下顾盼的身影,素颜。因为在火车上没有睡好,眼睛还有些肿。终于找到了我,开心的咧嘴笑着,孩子般的,因平日里不苟言笑似乎又有点别扭。那笑容,不很美,嘴角因为北京干冷的天气不很灵活,可却能让人觉得那是动人的,是开心的......这个场景,最近时常在午夜里,如黑白默片在眼前慢格播放,并定格于那个画面:她眼头上岁月的印记,布于手上零星的褐色斑点。我就注视着那些皱纹,似乎想用凝聚的眼光将它抚平。眼泪,实在忍不住了,我在一个异乡的夜里由于没办法接受另外一个人的变老,无声的嚎啕大哭起来。我自知不是一个如此感性的人,甚至比一般人更坚强的,却也有希腊神话里阿基琉斯的“脚踝”——不能碰触的地方,不能正视的画面——那是另一个人的变老。那个女人,总是眼里带笑的望着我,说我太像她了,“甚至和别人说一句软话,就要后悔三四天”。我总回答道。这是优点啊。那个女人,在我的心目中,皮肤白皙,身材不似那般完美,却属于同龄人里上好的,穿衣的品味总教人称道,习惯于别人的的赞美与嫉妒。而今,她也渐渐适应着这种转变,竭力的淡然。我却败了,那一道道可恶的纹路,像默片突然加载了低沉的音轨,每次重现都重扣着我的心——那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或之轻。那终会愈深的纹路里记录了我的成长岁月,承载了不拘泥于时空的牵挂,对于我的。如果,我在她的身旁,每天晚上在幽暗的睡灯旁盘点着这些皱纹,哪天多了一条,我想我不会这般难过。可我终究会越来越少的陪在她身边,可能是对我的惩罚,那些纹路竟是几条几条的长起来的。有人说,女人是先于男人成熟起来的。而到了40岁以后,就会越来越孩子气。我总是想,我们现在的关系,我像是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儿,那么看着她垂垂老去的时候,我这般难过的心情是不是如同白发人送黑发人一样悲怆?看着她,慢慢变老,有一天告别我。她看着我,慢慢长大,准备着和我告别。既然都会分离,我想要一张不老的容颜。“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里面的句子,我是流着泪读完这本书。我想到,每一次的分离,都是她看着我的背影离开的。我不知道她会不会从我转身的那一刻就开始想念我,就会觉得孤单,我很害怕答案是肯定的。我想,以后都不要给她背影……

内心温暖而强大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我们这一代人,错措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之后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这种愚钝,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在人生的某些方面,你永远是那最后“知道”的人。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远行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可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士,不可以不弘毅。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现代社会的国民可以在一个邪恶的政权领导下做出可怕的事。毕竟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细细品味

品味其书,欣赏美文,欣赏其写作风格,知其思想、性情、人格。这便是我们读书的目的。龙应台,我喜欢她的作品,喜欢她的《目送》,喜欢她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的写作风格,喜欢她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从其作品中,也能解读出其思想、性情以及人格。那么龙应台有什么样的思想、性情和人格呢?都说她的笔锋较为犀利,然而《目送》这部作品中,显得更为柔情、温和。或许这是她不同以往的写作风格吧。对于龙应台的作品,《目送》使我接触的第一本书,也是唯一的一本书,我还是别人介绍给我的。我看了之后,就喜欢上了它。为作品中的优美文字所吸引,为她的思想、人格所折服。在我的想象中,龙应台是一个个性独立、见解独到、好强但又不失柔情的女性。这部作品对我影响很大,我从未这么仔细的阅读过任何作品,从未如此享受过。每天,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看一看她的作品,不看,似乎缺少什么。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目送

从住院开始就开始看书并且思考一些平时没时间考虑的问题。 比如有些时候必须一个人走过。 碰巧开始看龙应台的书《目送》里面写满了中年接近暮年女人的感触, 很多语句让人明知是必然亲历的但是宁可永远听到的是别人的倾诉。 “父亲过世、母亲失忆,死去与老化的演绎,加上儿子成长迫使作母亲的她要独立,“五十岁了,我的人生课程才从头上起。”我的人生课程哪里是起点哪里是开始?男人心里有个peter pan,女人终归是要去做那个放弃等待peter pan而长大嫁人的Wendy,或者有时要去做那个刻薄但是却肯替peter pan喝毒药的精灵? 书摘如下: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一震,醒来的时候,仍旧闭着眼,感觉光刺激着眼睑,但是神智恍惚着,想不起自己是在哪里?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城市,自己是在生命的哪一段──二十岁?四十岁?做什么工作,跟什么人在一起?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因此,整本书,也就是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面对老去是沉重抑或淡定

现在想起来还遥远犹如飘在河的上游望向下游可这普通的一生又毕竟不像入海的大江大河更像是悄悄消失于沙漠的溪流愈走愈乏力,愈走愈孤单目送别人,也被别人目送既然终究如此是否可以活得淡然该笑便笑该哭便哭该怒便怒该张扬时不掩饰该撒手时不犹豫该执着时不动摇只因这唯一的一次路过

远远的 安静

上大学以后热爱文学或者好好的读书都成了奢侈,同学在一起更愿意玩笑一切,我也曾默默的问自己 难道想好好的读书已经过时了?目送里我远远的看到了我的坚持是没有错的,总有人在世界的角落里和你一样,再不济,还有父母那我们无以为报的爱恋,对于他们,我们自打出生就注定了亏欠

得到的都是侥幸 失去的都是人生

part one一大早上 又泪流满面好像《目送》要把这些年忍下的泪水 都一次补回来part two忘记了 最开始 是怎么了解到这本书的去年的某段时间 YLH在疯狂的下各种语音文档还仍了一个网址给我 说 你想要什么 我帮你下于是看到了 目送 要她帮忙下了 发给我在好久之后的后来 她说 为什么是我下了 发给你啊其实你自己下也是一样的O(∩_∩)O哈哈~~~不过当时我们俩都想不到大抵是因为太熟了谁做都和自己做一样了【笑~~~听语音的时候 听到“我慢慢地 慢慢地了解到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 只不过意味着 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心都柔柔的想着这本书一定会是我很喜欢的一定要买本回来看看于是ML送我《尘曲》的时候我还说我最近很喜欢《目送》啊 你应该早点问我的啊 你就可以送我《目送》了啊笑,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 其实我也很喜欢《尘曲》的也是之前想买的一本书 有些人就算不问 也能清楚你喜欢的是什么好妙不可言的感觉啊~part three生老病死 人之常情可是看到的时候 还是忍不住流泪书中母亲 老年痴呆 记不起事情儿女们就想尽办法来安抚母亲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他已经年老了 可是还是总是担心我们这些小的虽然我们都早就成年好多年了可还是挂念 总想着怎么给我们好的就想很多年前 家中很贫困的时候他说 要是挣钱能像挑水一样就好了 我怎么样也要给你们挑够水啊那时候不觉得什么 这怎么可能了可是后来的今天我们怎么劝着要她休息一下子 他都不愿意 就连身体不舒服的时候 都吧肯放弃又想起他那硬邦邦不灵活的腿脚真希望 自己有一天能够给他一切美好的东西

蛇蝎毒妇

龙应台应该是一个狠毒的女人,这本《目送》常看得我痛不忍睹,她怎么能把那些痛事细细道来?她怎么忍心?我看着看着就崩了,不能、不忍再读...想到我的那些亲人...想到一次次的送别...她怎么能忍心说出这些痛事,还那么真切?龙应台,你肯定是个蛇蝎毒妇!

无法偿还的爱

喜欢天好的时候,在公园里,阳光懒懒的照着,找片树荫,席地而坐;或者在KFC,要杯红茶,坐在孩子们的玩耍区对面;或者在长长的车程里,捧着它,阅读它,让自己在这喧嚣的环境里,享受心灵的洗礼,在她温婉、细腻的文字里伤感着、惆怅着。 有人说,千万不要在公共场合看这本书,我选择反其道而行,因为害怕自己在孤寂、静谧的环境里悲恸不已。虽如此,但那些忧伤、深邃的文字仍深深的触动着我,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龙应台《目送》我的母亲是个非常聪明能干人,一般这样的人都比较强势,而父亲则是个木讷寡言的人,每每看到母亲在责骂父亲的时候,心里暗自悲切,羡慕着朋友的母亲说话是怎样的轻声细语,还期盼着母亲哪天可以变得温婉可人些。所以从内心里非常的抗拒与她亲近,直至有天她看到我倾诉内心不满的日记,母亲坐在灶头的小凳上抹着眼泪,我一下子心疼起来,在我心里那么坚强的母亲因为我的只字片语,黯然神伤的样子让我无比的自责。长大了,渐渐的明白了母亲的苦楚:外公是个右派,与外婆是二婚,在那个年代,在那些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里,母亲是被轻视的。无奈的嫁给了村里并不中意的男人。因为生了两个女儿,婆媳关系也日渐紧张。母亲整日在家筹谋着生计,操劳着,从来听不到一句安慰的言语。终于明白,当所有的劳累与辛苦都是一个人默默承担的时候,再好脾气的人也不可能心态平和。而为了自己的孩子,母亲总是那样的舍得,哪怕自己吃糠咽菜。我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母亲,再轻声软语些,再心平静气些呢!写到这里,又想落泪,为了青春期时叛逆的无法无天,不断的用言语刺激着母亲的底线;为了深夜里那些沉重的叹息,心气那么高的母亲,这些年过的痛苦;为了自己太晚熟,年少时不曾好好的心疼过自己的母亲,甚至从未拥抱过她···突然想起一个年过七旬的垂暮老人的话:'很想念自己的父母,想念他们曾经那么的疼爱过自己,假如想要回报他们的那份情意,只有来世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孩子,再好好的疼爱他们。”他的悲哀是:子欲养,而亲不在。所以,感谢《目送》,让我在此时就看到了背后默默注视我的那道心酸的目光。

值得认真体会的一本书

很惭愧的,在2010年行将消逝的年尾回首自己读过的书,真用心的不多,但这本《目送》让我真正用心和感动。人世间最珍贵的是亲情,它可以让愤怒变得平和,让粗犷变得细腻,让尖刻变为温婉,让龙应台这样犀利的斗士返璞归真为安静和感性的女子,一个母亲和女儿,一笔一笔记录着自己与父母子女的点滴,记录着自己对儿子和爸爸妈妈的感念,以及,对亲情的无限依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读她写父亲教她朗诵《陈情表》的那部分,几度鼻酸欲泣,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应该是与自己的至亲阴阳相隔无法尽孝报恩吧,无奈作为儿女的我们往往到最后才能体会。总之,一本让人感动的书,值得一读。

《目送》—— 生命和人生的省思

龙应台的08年新著——《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跟过去壮怀激烈的野火式风格不太一样,更多是对生命和人生的省思:深邃,忧伤,美丽。七十四篇散文,写儿子的离、家的意义、父亲的逝、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她写尽了幽微,如光冷照山壁,我挑了一些精华的部分给大家分享。   1、写到儿子的离:有种不经意的忧愁还有无可奈何。她送第一天上学的儿子,看到那么一个小小的背影,逐渐淹没在人群里,他不断的回头,以确定母亲还是在的,最终消失在门里;16岁的儿子要出国学习,在长长的队列里等候安检,他没有回过头看母亲一眼,母亲的心里不断的喊,回过头看一下,看一下就好,然而最终他消失在门里,没有看一眼;21岁的儿子,已经开始勉强容忍母爱了,虽然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所以她写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2、写到家的意义:家是什么,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能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可是这个家,后来会怎样?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凄清。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很多时候,一会儿就有了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有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在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去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儿女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儿女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起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了栀子花幽幽的香气。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3、写到父亲的逝:”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儿女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4、写到兄弟的携手同行:“所谓兄弟,我们不会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有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或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作,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会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有时候,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聚首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然而又不那么简单,因为,和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样,我们从彼此的容颜里看得见当初,我们清楚地记得彼此的儿时。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公尺,但是同树同根,日夜开合,共老。挺好的。”5、写到朋友的牵挂:“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 一路飞奔到机场。临上机,再给她打电话:“你让玛丽去帮我打扫时,拜托,洗衣机有洗过的衣服忘了拿出来晾,请她处理,还有,冰箱里过期的东西全部丢掉。都发霉了。”丽莎说:“没问题。你要保重。”我也说:“你保重。”然后我关了手机。提起行李。这样常地来来去去,这么常地说“你保重”,然而每一次说“保重”,我们都说得那么郑重,那么认真,那么在意,我想是因为,我们实在太认识人生的无常了,我们把每一次都当成可能是最后一次。”你来看此花时,每个瞬间都是稍纵即逝;稍纵,即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而我们这一辈人早违背了古训,千里移民,漂洋过海,远渡重洋。家里的孩子也一个一个都走掉,一个去了深圳,一个去了上海,一个来了北京,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有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和母亲。而留在家里的父母也一天一天的老去。唯有珍惜,珍惜现在,及身边的人和事。珍爱生命,珍视自己,珍视家人和朋友。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龙应台是一个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的女人,她在《目送》中的文字,就像家常话语流淌在纸上,简洁细腻,还略带一点文艺腔。龙应台的散文结构精巧、语言平实,内里却包含着人生智慧与生命哲学,让人读毕之余,能够掩卷沉思。龙应台散文的结尾常常有电影一般的镜头感,很有禅意,是另一种留白。上个月,参加同事父亲的葬礼,直面死亡的时候,我才想到,我们平时并不去想自己的生命,总以为生命之路,漫漫而修远,山高水阔,来日方长,这是很无知和天真的。生命其实很脆弱,因为它在时间面前无能为力,在命运面前也无能为力。时间就像火车,蛮荒里没有始发站,也没有终点站,我们每个人都会在路途中的一个不知名的站上车,在另一个不知名的站下车,在这站与站的中间,就是我们走过的路。生命就是这样一条路途线段。而人在旅途的一生,看风景的眼睛和心情,是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良有以也。所以,有些话,不到那个年龄,我们说不出;有些事,不经历过另一些事,我们看不懂;有些人,不看着他们的背影,我们读不透。龙应台为人母又为人女,人生之风景已十历八九,所以写到生命、写到亲情、写到人世间的无可奈何,便有了一种豁达与淡定。如果我们与父母朝夕相见,与爱人长相厮守,我们或许不会明显地感到他们的老去,因为我们每天相见,但是,我们一定会在某个瞬间,不经意地发现,爸爸的牙什么时候掉了一颗,而笑容却依旧,妈妈的手什么时候变得粗糙如东北初夏的土地,而这双手仍然在搓衣板上洗衣服,在他们是什么都没发生,在我却是说不出的疼痛,心瞬间被刺痛,或许这时才知道,生命确有不能承受的东西。我们不能说,爸妈,你们停下来等等我再老去,因为时间不会等。对时间的逃走,谁都无能为力,难怪朱自清先生对匆匆疾走的它“头涔涔而泪潸潸”,没法子,我们只有看着他们老去。目送,是用注目礼的方式,对生命致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错,一生一世,我们目送着亲人的远行乃至消失,残忍又坚韧。“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因为她懂得时间无情,所以她对生命慈悲。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笪颢天——《目送》读书报告《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最近总是听到一个词“抗击打能力”。学校总是分成两种人,一种强人,一种不强的人。学校总是爱说一句话“胜不骄,败不馁。”龙应台女士说一句话“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伤口,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的确没人教过我。这不是学校的责任,因为我们自己的内心不够坚韧。这不是家长的责任,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足够丰富。这不是社会的责任,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比起哪一代,都更加美好。我第一次读到那篇《跌倒》的时候,我真的想哭,内心翻动着,想把自己每天微笑的脸放下,统统快快的哭一场。我没有抗击打能力,我一直觉得这真的很难,在对成绩不重视和太重视之间找到平衡;在认真做题不断和参与社会锻炼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有的人不论哪方面,都已经把我落太远,和我身后也和有的人人拉开距离之间找到心态的平衡点;辨识好寻找和放手的时刻,在现实与梦想之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我说这几句话,若是用在考试总结或许再合适不过。但是我自己,用我自己的心灵面对这些的时候,世界太残酷了,我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这条路,可能只能我自己走。“一个国三的学生在学校的厕所里,用一个塑料袋套在自己头上,自杀了。”这是龙应台在开头一句话,也是一则新闻。我确信自己不会到那个地步,同时有想起肖健鹏总叨唠的一句话“人永远不能在现在的这一时刻预知将来的某个时刻的想法。”大家都一样。当我们被批评娇生惯养,当我们被告诉“你看看那谁谁谁多好,总考年级第一。”的时候,我们也看看周围,看看将来,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我们一人将要抚养的那么多老人,我们将要在70亿80亿人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资源,环境。而到那时,我们会看过去,既无战争的创伤,也无敌特与反革命势力的扰乱,更无饥荒、残疾的打击,我们连个理由都没有。一切的一切只怪自己,只怪我当初……但我现在就是在“当初”,我该怎么办?有两个存折,每天我们从一个上取出一些,又在另一个里面存上一些。能取的永远不能存,能存的永远不能取。每一秒都那么残酷,但每一秒生活都在继续,都得努力。我在思考上面的每个问题时候,又在不断地问自己,我到底为何思考,我到底为何而生,生而为何?而当世事变迁之后,会怎么样,又有谁告诉,将来什么是成功?龙应台在《1964》里面有一段话,她说她想象十二岁那年,在火红烧天的凤凰花下之时,如果有一个灵魂的老者对他们说,之后又将会怎样。“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在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为每天的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的人觉得自己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自杀,两个人患了癌症。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它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好吧,我们今天也在灿烂花开的岁月里,我们恰好读到。但是,结果呢,难道真的会有改变么?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面对长辈。这些我再熟悉不过的人。以前有时候,不,是以前经常。我会埋怨,这些人为何总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我之上,为何总是在未能彻底弄清楚我的问题前就提出一堆的解决办法,为何总是对我的人生做出属于你们的规划。我也经常有《卡夫卡给父亲的信》提到那些感觉,那些事。时代不同了,现在谁不追求自由,谁不追求活出自己的人生。我只要在努力,在拼搏,能取得自己的满意的生活就已经非常好了。我为何还要在你们的面前变成另一个样子。我开始自己害怕,而又暗自琢磨。我向来不是所谓叛逆的孩子。而如今对于父母的一切我又是怎生得对待。我怎么了?我好想对于他们的话有了无数反驳的意见,而又从来没有开口;我对于他们给我的一切,似乎有着前所未有的试图摆脱愿望;我对于他们的思想观念似乎有着从未有过的不可理解。我曾经害怕,害怕这些想法,观念会左右我的生活。“他出来的时候,我不立即走过去,远远看着他到车肚子里取行李。十七岁的少年,儿童脸颊那种圆鼓鼓的可爱感觉已经被刀削似的线条所取代,棱角分明。他发现了我,望向我的眼睛既有感情却又深藏不露,很深的眼睛──我是如何清晰地还记得他婴儿时的水清见底的欢快眼睛啊。”这是一段龙应台对于自己的孩子华飞对描写。那时候的华飞和我如今一样大,他的妈妈和我的妈妈大概相似的年纪。直接上的母子好像都是相同的,无论生活条件怎样,文化背景怎样。同样的,一个处于青春期,一个处于更年期,两大人生的关卡不约而同的降临在一个家庭之中。是老天故意如此?还是生活的造就?我开始在试图回避,试图尽力不与父母之间的观点相左。但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明白,如今,16岁,与父母就是一种离也离不开,靠也靠不近的关系。当我被送到学校,当我走出家门,好像意味着自己一点点征程开始。想着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想着自己的生活。丝毫不顾忌身后有没有父母的挂念。就算是回头的一瞥,多半是看看父母走没有,而不是在不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而读完这时候。我的想法似乎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我知道,所谓的青春期的教育大多是无用的,因为那些教导只会让人更加叛逆。因为我们现在本身就处于这样一个16岁,父母本身就处于这样一个46岁。什么力量能让我们逃脱开自己生活,心境,思维的轨迹呢?高考?对于一些人来说,似乎可以。但对于大多与我这样的普通孩子来说,恐怕还是不行的。“我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睁大了眼睛看着我,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这太可能以后就是我与我妈妈之间的对话了。龙应台和安德烈先经历过了。明天会是我们之间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比如这条。我是一个失眠的人。原来,有时候十点躺下,两三点钟才能睡得着。我在床上躺了太久。以至于常常有一个问题跑到我脑子里来。生死。一个世界,马英九在这边,蔡琴在那边。“今天是七月七号的晚上,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风陷入昏迷的第二晚。 这里有五万人幸福地欢唱, 掌声、笑声、歌声,混杂着城市的灯火腾跃,照亮了粉红色的天空。此刻,一辈子被称为「才子」的沈君山, 一个人在加护病房里, 一个人。”我爷爷在九年前去世。在他走之前,我曾问过爸爸。人死后会是什么样?是空虚么?是还会想事么?我躺在床上,我急的要哭。我发现这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事情自己无论怎样都想不到。我又在想,我出生之前我在哪儿?我是谁?我急的又要哭,我还是想不到。那一晚最后我还是睡着了。但那一刻,我也许不同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夜深人静之时,什么力量能进入思维。白天无论何等纷繁,都在这一刻消失。你看不见,你听不到。白天的一切故事都已经结束。你期盼,但你怎能知道你还能迎来明天的朝阳?你想停下来,但你怎么能让时间停止?我们刚刚考入清华附中,而今,却已经高二。未来,是不是我们又将面对生死考验?这一切来得太快,你停不住,退不回,甚至都不能稍有改变。而你愿接受?愿挣扎?都无用,因为最后都将迈进自己的那条路,那条只属于自己的路。我们如今,经历着实践的一切,每天上课,下课,奔波。我们经历磨难有所成就会怎样?不经世事安然于心又会怎样?借龙应台的一个说法,我们对于时间,在跨年之时,人们聚集,人们都已经不再习惯看星星的移动和潮汐的涨落,他们只能抓住一个日期,在那一个晚上,用美酒、音乐和烟火,借着人群的吆喝彼此壮胆,在那看不见的门沿量尺上,刻下一刀。人们的确没有这个胆来面对生死。你愿说,人生有伴,我可与其同行,之死而不分离。“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你难道真的觉得生死是可以两个人走的么?生活,人生我们需要自己的同伴。“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相隔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但是生活如此,生死之事却不能。死亡永远是不可解的。它的限制太多,太不可思议。让我们必须放下一切来面对。面对之时,“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有三种法,於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者为三,谓「老、病、死」。我们怎么去面对这些「不可爱」「不光泽」「不可念」「不称意」之事?没人能交给我。“死亡,是一个秘密会社的暗语吗?因为经历了死亡,所以可以一言不发就明白了一切的一切吗?”或许就是这样的安排,万物有时。有自己的路来走。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可能今天,也只是修行的开始。而修行的路可能也毕竟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这永远是有意义的徒劳,或许让我们更为平静的接受,或许,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淡然。弘一大师病危前手书之偈语,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回家

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想妈妈,也想老爸,也想家里的所有的人。想着妹妹时,心里一阵心酸,不知道她到底什么时候能长大,也许我所对她做的方式不对,但只要结果是好的,就算现在她在讨厌,我都心甘。只希望别对她又有别的伤害。也希望平安、健康都会陪着每一个人。

野火集,书如其名,浓墨重彩,笔诛墨伐,热闹非凡;而目送则轻渲慢染的,柔情,满纸满页的蔓延开来。岁月爬上心头,愤怒化为无奈,激情化为柔情,忧大家到忧小家,这样强烈对比的人生写照,真实到不能再真实,却也难免让人唏嘘。目送该是从一位多愁善感的中年女子角度来写,即使已加克制了,也仍免不去那些婆婆妈妈的碎碎念。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不外如此。倒是书中多次提到大不列颠,心中难免怀念,往事随风,却也回味无穷。

刚柔并济。

比起安妮宝贝,一个我觉得比较擅长舞文弄墨的女子,龙应台的感触来得更加深刻,虽然文字不间的锋利,用词不见得用心,但时时处处都能让你感觉到其文法的优雅,用词的精准,更重要的,是那流淌在字里行间,浓郁得化不开的深刻的感触与感悟。深刻而又具体。不流于轻浮,亦不造作无病呻吟。难得的有深度的散文类作品。非常美好。大力推荐。

不必追

读野火的时候就觉得龙应台是一个很犀利的师奶。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在她笔下如柴米油盐道来,即使我悟性不高,也能懂。后来听说开始出一些写家人的书,一直没机会读,不可想象。这次逮到本《目送》。读下来,很多篇都是写她与她的母亲的事。温暖。让我想起我妈。搬出来住之后,每次回老家吃完饭下楼,她打开窗户伸出脑袋,眼巴巴地送我的情景。对于家人,我和很多人一样羞于表达爱。觉得应该要自我,然后自我地做一些听起来富丽堂皇的事情。之前住在老家喜欢整天地蹲在电脑前。搬出来之后,就懒得回家陪老妈吃饭,陪老爸聊天,然后泡茶看电视。但是有时被触动,突然就觉得时间嗖嗖地过去,很怕失去家人,甚至到了担心的地步。在文字里面,龙应台和她的母亲过着一种慢调的,似乎与现实时间没有关系的日子。母亲如何时空错乱,把居住的地方当成是故乡,孩子般在里面玩耍。不停地忘记事情,却记得对孩子的爱。女儿怎样哄母亲,一起逛街玩耍,涂指甲画眉毛……在一些触起我心痛的情节里,描写却是愉快从容的。或者,用一句老套的话说,生活就应该珍惜现在。我们会被目送,也会目送一些人。但是这只是因为。人与人就像是长在一片山坡上的树。我们的生命是平等的,只是时空如山坡高高低低。

人类的悲剧与喜剧

之前曾跟朋友提起,畅销书中,目送火得莫名其秒。谁叫它是纯文学。最近花了三个晚上用四个小时终于阅毕,还真是有其畅销的理由。尽管表面是写厌烦她监护的儿子,老年痴呆的母亲和瘫痪的父亲,已经最后的生老病死,中间穿插一些生活感悟。所有的细节组合在一起,都是一般人所必须经历或大部分可能经历的。可以说是抽离出人类的诸多悲喜情感,而非博客体的自说自话。龙应台的台湾视角可能当前还是比较敏感,因此内地的引进依然颇为小心。但剥离其他从描述人类普遍情感的角度出发,龙是值得一读的。

父母与孩子的情谊

书其实都是一个个的小故事。或者是一些细小琐碎的生活情节。但是,就是这些事情,在感动我们那些细小的部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情谊,就是一步一步的,你看着我成长。然后,我又目睹你们一步一步地苍老。真的,我们知道的,父母和我们,越来越远。

温情

封面看到了我自己,说父母的文章,看了总令我心酸,这里面有对日渐年老的双亲的内疚,又隐约看到自己变老的那天……封面的女人推着自行车载着孩子,这是我买这本书的原因:那不就是现在的我吗?

注视

“女儿,与其到时候不知道东西会流落到哪里,不如现在清清醒醒地交给你吧。”从序开始,这本书就开启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是那一手细软,拉开了我们无尽的相思……最近总是会梦见妈妈,梦见她也跟我说着同样的话,“我的那些首饰不见了,可能是在老房子的时候被偷了吧,你找不到的”妈妈怎么知道我在找这些东西。妈妈走后,爸爸让我收拾整理妈妈的东西,由于在外地上学,家里很多的东西都是妈妈放的,很多东西我跟爸爸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找,也是没有头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妈妈刚过了百日,我发现,我对她的相思尤胜从前。回忆里有那么一件事情我是自责的,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大夫告诉我跟爸爸,妈妈就最近几日了,还是回家吧。可是这话怎么跟她说呢,爸爸说不出来,在门口红着眼,亲戚都看着我……我开了房门,深呼吸强忍住泪水,笑着对妈妈说:“妈,我们回家吧,大夫说你好多了,可以回家呆两天了。”天知道我说这句话时我多想拿把刀捅自己。她说:“不给我治病了吗?”就这一句话,我的内脏在翻腾……是啊,我不要自己的妈妈了吗?可是,我得让她回家啊,这里离我们的家很远,我想让她回家,毕竟家里还有很多人在等着她,看她最后一眼。我,想让她走的幸福,走的安心啊。这些天我一直都在想,她不会怪我的吧,不会怪自己女儿狠心吧。龙应台讲述他目送自己父亲时的感情,让我一直哭不停。这个世界教会了我们很多的东西,可是没有教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我所有的记忆都被目送给唤出来了,最后的两天,妈妈已经没有意识了,眼睛一开始是张开的,可是已经不会转动了,喊她,也已没有了反应,只是那很粗大的喘气声还在告诉我们,她还在我们身边。我紧紧紧紧的握住她的手,从没有放开。我知道,她想留下,她想看我找到幸福,她想亲手为我添红妆。她想亲手送我进礼堂,她还想听见我对她说我爱你……我知道,我都知道。慢慢的,她的手在出汗,我一直抚摸她的额头跟她讲:“妈,我是你的女儿,我会一直陪着你,你放心吧,我很好,爸爸也很好,我会好好照顾他的,我永远都是你的女儿……”我不停的重复,直到不知被谁拉开,我发现妈妈的脸被黄色覆盖,我发现她们都在给她穿着奇怪的衣服。我还在坚信着她没有离开,她还会忽然起来,还会跟我说,你哭什么,有什么好哭的。还会对着我笑。我离那个火炉很近的,我想看着她……只是,每过一天,我觉得我对她的想念就会增加许多。我还是会很坚强的过每一天,因为,我还有一个把我视为掌上明珠的父亲,为了他,我也会好好的。我也知,他比我还要想念妈妈。

行人亦云

有很多的人推荐过这一本书,前几天终于看完。一直对台湾的作者写的散文很有好感,仿佛他们比我们更加热情的把对生活细致的感受记录于册。大陆写小说的永远要比写散文来得多来得好。但是,老实说。可能口碑太好了。目送让我失望了。以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为主题的书有几章更不知所云,好像是为了凑成一本书才加的一章。一路平平淡淡。一本好的书就像一部电影一样,要有可看性,就要有起伏,有感情的高潮。而目送我一直等最后的高潮,可是,平平淡淡的就结束了。前几章还是很不错,越到后来越不像话。也是难怪,评论文章引用的金句都在前几章。那么是不是其实只有前面几千可用。那么出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不过老实说,前面的一小部分还让我觉得很满意不过还是会觉得这是龙应台缺乏诚意的作品

我想说一些龙应台的负面看法

首先,我比较喜欢这个作家,思想独立,有一定深度,而这作为一个女性作家,是非常不容易的。女性解说生活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一个小女人的世界里,就如安易如一系列古诗词解说的书籍。看了不少龙的书。当然我在读龙应台的书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个我感觉不舒服的地方,想拿出来与大家讨论。1、龙应台有伪抒情的嫌疑,她太容易动情了,一点花草虫鱼都能让她做作地感动。如文中有一次写她看到一动物在水路小憩,竟然感动的流泪。不能不让我感觉她有点在炫耀自己的纯真,炫耀自己的善良,炫耀自己的敏感 ,炫耀自己能发现他人不能发现的生活之美。2、龙的想法过于天真。也许是我的思想没有达到吧。龙在关于国家政治话题时,总是一厢情愿地流露出对西方政治文化崇拜,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中国大陆的嘲讽。在她眼中,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完美的,西方的一切都是好的。我承认,我们的制度有需要改进,但民主并不是万能,需要符合一定的国情,需要一定的成本。专制制度成功的并不多,也可以认为是历史的偶然,但放眼全球,民主制度成功的也只是少数。 也就是那几个传统的强国。除此之外的表现大都并不如专制政体或并不比专制政体要好。而且因为民主而国家分裂(亡国)的并不在少数。象前苏联,前南斯拉夫,前捷克斯洛伐克等等。我们大陆可以走出来自己有民主之路。龙总是在批判,却从未指出前进的道路,这不能不让我感到她的虚伪与天真。真正的知识精英,应该可以认清两个制度的优劣,认清当前的实际情况,从来找出一个最好的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一直在炫耀自己的国外体验,炫耀自己的精英思想。3、她的文章与书,处处充满了一种西方文化至上的气氛,充满了一种对自由的向往。时时发表其实非常天真的政治感想。不能否认,她的想法是好的,是对的,但是,却是不符合现实的。这就像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她的那些关于政治,关于国际问题的想法,都是从人性从西方所一直宣传的理论出发,可惜政治都是以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这一点龙应台一直在忽略,或者说没有看到。所以,她的感情是细腻的,她的政治评论却是不能接受的,太天真,太理想化,太精英化,太清高,太居高临下,太女人。

孤单才是人一生

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不断忘着其背影。人其实是一种群体动物,恐惧孤单,一直寻找爱情或者亲情、友情来冲淡或者寄托。

如清风拂面

总有那么几本书,可以让人马上从烦恼中抽出,思维一下子开阔了很多,淡然了很多。捕捉生命中很细节却很美好的事物,很多事情回头看看,不过如此。而龙应台花了很大的篇幅说了她的母亲,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次翻开这本书,总能让我平静下来,感觉喝了杯清茶般舒畅,自然。

淡淡的滋味

淡淡的滋味,却也有唏嘘的离愁。行走于南北江湖,沉醉于蜀中温柔乡,远离了家、亲人,身边有为数不多的一些老朋友,更多的只是擦肩而过的行色匆匆……

亲情

感人的亲情,温情的描述,人生路上同行能伴多久?我们在目送至爱亲朋,也在他们深情的眼波中,被目送......是在“年华祭”的悠扬琴声中,看完此书的,字字珠玑,如琴键敲打出一段人生的背景音乐,合书,曲不断......

水瓶座的龙应台

最近比较流行星座,偶尔会有朋友会问我生日星座来测我的一些东西。我耳濡目染,知道自己是水瓶座的男生。有一个比较喜欢的朋友,特别喜欢星座,使得我最近一段时间也对这东西有了一些敏感。有一日她发来短讯,说要推荐我龙应台的《目送》。我马上找到一本电子书看了看目录,开玩笑似地给她回讯:这本书很合我胃口,龙应台先生很水瓶座。说完这话,我马上去搜索龙的生日,不出所料,这是一个水瓶座的女人。读龙的《野火集》能体会她文风的犀利,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权力的争取。而读了《目送》的目录,便可以看出这女人的柔情,这女人心底的情愫。复习期间的两个晚上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了之后很不过瘾。很想能有时间多读几遍,现在很难遇到让我有这样的一本书了。

很近很近

是前两天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每天都是在临睡前翻几页感觉,像牛奶好像能让我睡的更安稳似的像朋友,在耳边絮絮叨叨

再冷静的女人也有一颗柔软的心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时代报上看到了一篇介绍。龙应台这个名字从念法上就有一种强硬的味道,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她是个男人。而她以前的作品都以冷静犀利著称,但这本书却是关于家庭,亲情,这种最温情的内容,这种反差让我有了兴趣。原谅我又从网上下了一个不完全版,所以看完后并没有形成很震撼的感受。只是明白了,再坚强硬朗的女人在面对家人的时候都有一颗柔软的心,对于生死,对于日益老去的父母,对于谁也无法阻挡的时光,再生冷的文字都蘸满了情绪。人生是一场目送,父母目送着我们长大,我们目送着父母老去,一辈又一辈,每个人眼里看到的都只是背影,只是一切都“不必追”。这个残忍的女人还是用精辟的语言道破了人生的无奈,点中了每个人都会有触动的穴位。

想起你们一脊背的目光 我就会泪流满面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在重庆到汉口的火车上和汉口到合肥的动车上看完了这本《目送》。每次我的离开,你们给我一脊背的目光,我从不回头,却知道你们一直在那。我犹记得两年半前,来重庆读大学离开家的那次。我摇下车窗,和外婆挥手道别,外婆抹了抹眼角,我的感情防线就瞬间崩溃,直到车驶出那座小城,我才停止了啜泣。在火车上,车发动的瞬间,一个女孩和窗外的人挥手竟捂着嘴哭了起来,又惹得我眼泪汹涌。寒假有次晚上和外婆一起睡,半夜感觉脚边多了个热水袋,我醒了,外婆说:你的脚到了半夜都还是冰凉。顿时就说不出来话了。从不在你们面前表现的软弱,可你们却掌握了我所有弱点。在华岩寺的佛祖面前跪拜,多半也是祈祷你们平安健康。有时候想起你们,心里就担心,放不下,会夜夜失眠。我把愿望暗暗隐藏,等待能够交付给你们的那天。

海葵

如果可以的话,不要为了谁牺牲太多,先做好自己。谁也不能保证这个你爱的人能真的爱你多久,即使你能够永恒不变地可爱,也无法保证他能够永永远远地那么解风情。即使他能够永恒不变地很爱你,也无法保证你能够永永远远地爱他。我想,作为一朵海葵,在她还那么美好的时候,应该很难同时再做好一朵多彩的玫瑰,只是短暂的爱情让海葵超越了任何一朵的玫瑰,在海葵和玫瑰之间你无法变换自如那么就先做好自己,做一朵骄傲的海葵做一只自我认可的海底植物吧多么特别啊比起陆上那些靠肥料生存的娇艳花朵就这样吧,海葵那飘飘洒洒的一生,在很多渴望归宿花朵看来凄惨无比,可是生为一朵海葵,那才是你本该有的人生。

不必追。

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去读散文随笔了,当然了,自己还是喜欢写。两三年前特别喜欢林清玄的散文,什么煮雪,温一壶月光下酒,“屋上清光一脉”,实在是美极。怎么还会有比这样的意境更美的东西?然后常常为了写上一个美丽的句子,不惜想上几天。后来就读得少了,相比之下小说就读得多了。读书之余,常常思考人生。夫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我却是常常渴望在文中能够求得行的几番准则。再后来,觉得实在才是最重要的。要活得实在,文章,自然也要写得实在。什么华丽,花哨的东西,都不必去追。以前还翻看过一本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但是内容却已经完全记不得了。散文一个比不上小说的地方便是,大概容易被人遗忘。但是《目送》还是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样的句子段落,很实在。也只有这样平实的情感,才最动人。

目送

一:《外出》我:“我出去了哦。”爸爸:“哦,和谁一起?”我:“同学。”奶奶:“去哪里?”我:“淮海路逛街。”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尽量早点吧。”爸爸:“晚饭留吗?”我:“好。”奶奶:“伞带好,路上当心。”我已经走出了家门,奶奶追出来补充了这一句。六点,第一个电话。爸爸:“你要回来了吗?”我:“恩,准备回来了。”爸爸:“你明天还要上班,不要太晚。”我:“知道了。”挂了。六点一刻,第二个电话。妈妈:“你要回来了吗?”我:“爸爸不是刚打过电话来?”妈妈:“哦,是吗。他在客厅,我在房间。你要回来了吗?”我:“……恩,马上。”烦了,挂了。七点,第三个电话。爸爸:“你还在玩?”我:“地铁上。”烦死了,挂了。八点半,第四个电话。爸爸:“你在哪?”我:“家门口,开门。”汗!挂了。爸爸:“那么晚回来!”原本想顶嘴的, 后来看到桌上留着的热气腾腾的饭菜,估计是热了几次了。算吧算吧,有人牵挂是幸福的。二:《离家出走》为了一点小事也能数落我半天。很生气很心寒,这个家是住不下去了,打包走吧,离家出走。在街上游荡了三个小时,冷死了,最后还是决定自己回家,我就是这样没出息,又是一次妥协。到家后,奶奶像个孩子一样对我说:“你不能这样对奶奶,奶奶老了,你要理解我。”还端了一碗昨天因为我感冒特意去买的刚刚煮好的鸽子汤给我喝。我还能继续生她的气吗?不能了。三:《目送》我和妈妈闹别扭,她气急了,来一句:“以后你上班自己去坐车,我再也不送你了。”我说:“谁稀罕。”第二天,我就赌气起的很早,梳洗完毕甩门而去,心里却如天气般寒冷。走了一段,我听到妈在背后叫我:“快,上来。”无需再多言语,眼泪就这样啪嗒啪嗒掉下来了,坐在妈妈自行车后抱着她,感觉无比温暖……只有妈妈才会天天陪我早起,只有妈妈才能坚持用她那辆“老坦克”送我去车站,直到看我坐上了车才离去,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四:《被子里,有太阳的味道》我:“奶奶,你不要再打呼了。”奶奶翻了个身,含糊的应了句。过了几分钟又来了。我:“奶奶,你又打呼了,奶奶!”奶奶:“哦,恩,我不知道……”过了会鼾声再次而来。就这样,一个晚上,我吵醒奶奶好几次,奶奶吵醒我好几次。第二天,我开始抗议。我跟爸爸说:“奶奶年纪大了,晚上老是打呼,我睡不好,想搬到小房间睡。”爸爸:“哦,好吧,明天帮你搬。”梳洗完毕,回房,钻进被窝,里面有太阳的味道,好温暖,突然鼻子酸酸的。从有记忆起,就一直与奶奶同房睡,因为爷爷去世的早,爸爸说怕奶奶孤独,让我与她作伴。小时候,我会依偎在奶奶身旁听她给我讲民间故事,讲笑话,猜谜语……当然,也会把她的床尿湿。长大点,我会依偎在奶奶身旁给她讲学校里的故事或者与她抢电视节目看,当然每次都是我获胜。再长大点,就开始住校了,周末回家,奶奶都会孩子似的说:“哎呀,你不在好不习惯呀,冷清死我了。”住了六年的校,奶奶每晚只能与电视作伴,然后渐渐习惯。如今,工作了,虽可天天回家,但很多时间在书房,好多次等我回房都看到电视机看着而奶奶却已睡着。想着想着眼睛湿湿的,实在应该多花些时间在亲人身上,哪怕只是陪着他们看看电视说说话。我蹬蹬蹬跑出房,敲敲爸爸的房门,轻声说:“爸爸,明天,我不搬了。”即使是鼾声,因为是有亲人的气息,所以就能让人感到温暖与踏实。这种安心祥和的气息又能伴我多久?

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

小津电影《独生子》片头字幕里说:人生悲剧第一幕从成为父母子女的关系开始。读《目送》读龙应台所经历的父母子女关系中 生 老 病 死 的人生过程不同年龄段的读者也将会经历、正在经历或者已经经历过同样的目送如果经过就是——只有经历了才能过去那么“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是人生必须历练成长的一个过程书中引用周梦蝶的诗歌片段:所有美好的都已美好过了甚至夜夜来吊唁的蝶梦也冷了是的,至少你还有虚无留存你说。至少你已懂得什么是什么了是的,没有一种笑是铁打的甚至眼泪也不是……究竟什么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要自己去体会自己去领悟吧

目送生命中的每个瞬间

看着龙应台的文字,虽然朴实,但也发现了在朴实中的极致感性。看着她注意着父亲的一言一行,不知是她日后的点滴回忆,还是她敏锐的目光能够洞悉一切。对于父亲欲言又止的小心,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每一个转瞬即逝的神色,都好被她手中的相机定格了下来。这一瞬,在我们的生活那么平凡,平凡到没有人会去注意,但却被这位细腻的女儿看在眼底,记在心底。或许,在我们关注这个世界,关注哪里发生了政治活动,关注社会爆出了什么内幕时,我们忽略了许多的“细节”,我们忽略了生命中许多的“不经意”,忽略了组成生命的每一个瞬间。细细留心,细细回忆,那些瞬间组成了我们的回忆,那些瞬间记录了一个人生,那些瞬间见证了一个时代。有时总是疑问重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那些人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其实,人们的想法都流露在他的日常表现中,细细留心,你会发现每个人心中都有秘密,每个人身上都故事,谜底就在他们自己身上。龙应台的文字总是那么得深邃,宽广,细腻,令人动容。看着看着,我总是感动得想落泪,并非因为描写得多么悲壮,多么感人,而是她的文字触动的是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流露的是最真挚的情感,点点滴滴,如此得不起眼,如此容易被人忽视,但到了她的笔下,却能如此扣人心弦。字里行间,思绪随着她的笔尖游走,感情随着她的笔触高低起伏,淡淡的,深深的,铭刻于心。敏感,细腻,龙应台好似拿着放大镜透视着生活的每个细纹,每种细微都在她的透视镜下呈现出深刻,深深的思索。目送,这个题目很新颖,替代了“离别”,替代了“观察”,替代了“凝视”。一生中,或许我们都在“目送”着,目送儿女,目送父母,目送朋友,目送城市,目送社会,目送世界,目送生命中的悲欢离合,最终回归于生命的原点。恐惧,不安,捉摸不定或许是我此生最害怕的“感觉”。生命的神秘在于“未知”,有了“未知”就会想要去探索,探索的过程中所有的感觉蜂拥而上,让你应接不暇,无法喘息,于是,人们开始害怕探索,害怕未知,更倾向于看得到的面貌的生活,即使那不是最好的,也会因为“安逸”“定心”而妥协。但是,我什么都看不到,即使那样的生活看得到头,但世事瞬息万变,看到了也好像朦朦胧胧,似有似无。我愿意在上天给定我的空间之限(地球)与时间之限(生死)下,去探寻一切,去探索一切,每分每秒,每时每刻,都浪费不得,记住我曾目送的每个瞬间。

离别的季节,感受...目送~那一刻的深沉。...

第一眼,是被朴素的封面所吸引。第二眼,是背后那深沉的笔调所描述的亲情。再看之时,每当情感共鸣的时候,总觉得心里,是隐隐的。刻骨的。看此书时,我的身边的生活,也经历着变数。我体会着它的变化,却只能概叹,生命的化学。同时,我又想起了“普通人”理论。我觉得,原来,当一个普通人,都已经很幸福了。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是在去丽江时候机厅里看到的这本书。封面并不出彩,但奇怪的是,这本书总在我面前滑落,我不得不一次一次从地上把它拾起来。候机时间尚有余,我翻开了这本书。“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文字,当场就挪不开脚步,眼泪哗哗地流下来。还能追什么呢?还能追回爸爸妈妈吗?甚至连他们的背影也不曾记得是什么模样。最近总会这样,无端地就伤感起来,意识到时眼泪已流了一脸。姐姐跟我说她也是这样“也许,过了妈妈的百天就好了吧。”姐姐说。可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痊愈,有很深的无助感,特别是遇到让我纠结的事情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最记得有一次跟妈妈讲一件我不太占理的事,本以为妈妈会有什么相左的意见的,谁知道妈妈一点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毫不犹豫地站在我的一边,根本一点原则性都没有,所想的只有一点就是我的孩子不能受委屈。这才知道,世间真的只有爸爸妈妈才会这样无条件地,无原则地爱自己的孩子。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很多对爸爸,妈妈的那种细腻的情感交流,很能共鸣。尤其是在她爸爸病后,妈妈老后,那种对父母的依念与关爱。这在龙应台的作品里是比较少见的,完全不同于她以前的写作风格。都说老人会返老还童,上了年纪的老人逐渐变得像孩子一样偏执,简单,丧失独立性,需要依靠,害怕孤单,害怕年轻时的创伤和阴影。每看到她和妈妈打电话,妈妈说“你是我的雨儿(看完才知道这是台湾方言发音,就是女儿的意思)吗”。这边应着“是的,我是你的女儿。”“雨儿你在哪里,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不停地问,不停地问。啊,我想起爸爸走后,妈妈是怎样地急切地等待着每一个周末,等待着我们回去吃饭,让她看看我们,让我们看看她。每次总要做大桌菜,囊括每个她爱的人的喜好。有时有事不能去,妈妈就好失望地在电话那端“哦,那你们忙吧。”。。。。。。妈妈活着时都不曾好好留意妈妈的等待,现在想到泪流满面,现在想到肝肠寸断,现在想到一切都已成烟。。。。。。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时候是我们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他们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回老家,每次走时,我昂头在前面大步流星,偶尔回首,总看见奶奶撩着围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着眼睛。那时很不以为然,又不是再也不见,干嘛就像最后一次般伤感。但是,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会有人为你留恋,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就算有千万次的回头,会有谁人在一直目送着我的离开,哪怕转了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走在山路上,听到风声,看到叶飘零的样子,也会无由来地想起我再也没有可以肆意撒娇的怀抱,可以容纳我任性的海港,可以拒绝长大的空间,我就忍不住哭得很伤心。朋友看着我,“你哭得真难看。而且是相当难看!”那又怎样?那又怎样呢,又怎样呢???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然而就算我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现在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电梯:http://www.douban.com/review/2856565/?start=100http://book.douban.com/review/2856565/?start=200

亦官亦文的她的回归轨迹

三联出的龙应台新书【目送】快要看到尾声。书的版面设计和纸质感觉和书的整体风格都比较搭调。龙应台(我一直以外他是老爷爷,笑)女士的小品散文读后突出的感觉是如芭蕉落雨,杨柳垂岸,清新中流露出女性视角下昔日初出的忧愁。在淡淡的回忆和叙述中,生活中的的点点滴滴都被定格聊聊数字的文脉里。看她的文字,每个题目的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周记的话题,比如我的父亲,母亲。最难忘的一件小事。但是如果那时候我没有看作文选而是这本文集,估计会早些知道什么叫写作而非为了作为而文章。不过中国文人的情怀大多是缜密而敏感的,龙应台的文字也不露痕迹的宣泄着作为一个文人,一个用汉字抒怀的中国文人,一个用笔杆子游离于生活之内之外的女性文人的独乐乐。文字的内道不是读后的气宇轩昂,而是蓦然回首的微微一笑。书的大部分是在公车上读完的。本来我以为公车上看单词书会更方便,但每次我都会看了一页就晕厥反胃,人的生理构造和文字有着神秘的缔结联盟,当你反胃的时候,说明那种书已经在你体内激起了化学变化,可以在公车上依然一路看完的书,我觉得起码不会对身体起排异反应,是适合自己的书。龙应台既是文人又有过从政的经历,在我看来,女人当自强的典范是她。现在她回归文字,或许是来汲取养分,亦或是重拾被遗忘的独特。文人忧国忧民自出世于厅堂,这是一种执拗的智拙;文人多回归于草野,是大开大放后的悠然,悸动。

我只想说及时行孝

孝顺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字,意义不同,但是孝即是顺。我们的父辈已经渐渐老去,即使有时候会有点糊涂,有时候会有点孩子气,我们能顺着他们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龙应台的书中我看到了老人的寂寞与无助,明白了我们是如此的被父母需要。及时行孝吧!

你是我眼中的焦点

有时间的轻柔的多思的感情洪富的台湾人,坐在饲料车上一路走来的童年也不能妨碍才女吃考究的牛排,听过气音乐剧,被慢动作感动,喜爱排比句,连珠炮似的发问,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不过父亲化为一抔土的时刻,确实催人泪下,但是,只是有时间的台湾人才会花时间和脑力记忆这些个细节,人类共有的感受总是这样容易被触动,台湾有原则,有文化,讲究传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小资得太厉害,见解有些狭隘,当做文学来听听就好了,不可把她的作品作为认识世界的窗口。我听得是有声书,如果配上插图也许值得购买,不过听起来内容和情感更为动人而已。

一边看《目送》一边写下的

龙应台说,这本书里在海外流传最广的是《目送》,在大陆流传最广的是《(不)相信》。虽然我希望我能有海外的人那样的情怀,但是我还是像很多大陆人一样喜欢《(不)相信》。10月25日这两天看《目送》,喜欢《1964》ing。……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有人跟我们这样上课,会怎么样?11月6日 15:55有地铁真好,可以看书,那些很长很长的书我平时是没有耐心去看的。有了地铁,看了很多很长很长的书,很好很好的书。11月11日 15:43我妈妈清早起来,坐在床上做头部按摩。自从她喜欢看养生节目就会了很多保健方法,很多保健方法的实施仍然挡不住她迅速地老去。11月12日 07:52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137ba00100g6fs.html) - 《目送》的读书笔记_舒泥_新浪博客《目送》很好看,但是看了将近一半以后发现她不断地唠叨着她和儿子和母亲之间的种种琐事。仅仅几年前,我还像他儿子一样抗拒母亲的关爱,现在已经习惯多了。也许几年之后我也要像她一样照顾我的母亲。时光就是这样流失的,一点一点的,我就变了。11月14日 08:55我喜欢《幸福》这一篇,幸福就是有条件过日常生活。11月14日 15:01《目送》进入第二部分之后似乎不太好看,有点不想看了,但是很怕错过《(不)相信》、《1964》、《幸福》那样的文章,还要继续看下去。11月16日16:01《目送》看到结尾处有点恐怖,和父母告别前的点点滴滴很令人不安。你也在感觉妈妈的衰老,你也会惊讶的发现她走起路来怎么步履蹒跚?她仍然固执的要照顾你一日三餐,衣食起居,像照顾一个奶娃娃。你不在反抗,就那样趟着享受着,心里充满不安——这生活会持续到哪天?长一点吧!再长一点!11月25日 20:48《目送》今天全部读完。父亲回乡安葬,乐队中最老的老者是父亲儿时的玩伴。十六岁两个人一起去了市场,父亲跟军队走了,他回了家。我们在青年时会羡慕龙应台的父亲,有双脚丈量河山的经历,有传奇的爱情,有培养四个博士的骄傲。但到结尾,我突然羡慕父亲儿时的玩伴,不用被乡愁和颠沛流离折磨的老人。11月26日 21:04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137ba00100g6fs.html) - 《目送》的读书笔记_舒泥_新浪博客

读《目送》-《为谁》《寒色》《牵挂》

龙应台的《目送》被誉为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生死大问”我还没有共鸣,而人生的深沉略有一些体味。《为谁》:安德烈兴师动众地花了几个小时准备了一顿西餐,与龙应台一起品尝,母亲说:好,我学会了,以后可以做给你吃了。儿子认认真真地说:我不是要你做给我吃。你还不明白吗?我是要你学会以后做给你自己吃。我记得以前看CCTV的一个幼儿教育节目,嘉宾说: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吃饭总是吃得乱七八糟,于是父母给他们喂饭,其实是父母自己图省事。是啊,我们都是习惯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对待别人,用自己以为浪漫的方式对待爱人,殊不知对方可能完全不喜欢甚至不需要。《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和静秋的爱情被称为史上最纯洁的爱情,我深深地记得老三对静秋的好,就是完全站在对方角度的好,静秋说:你不要来找我,老三就真的不出现,但是他托人给静秋送来了最鲜艳的山楂花,他小心翼翼地暗中保护静秋,以静秋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待她。老三这样做是真的为了静秋。《寒色》:到底家是什么?这个让龙应台语焉不详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找答案。小时候的作文里我们总是说家是最温暖的地方,长大了才知道家有很多种存在的状态,很多时候都不是温暖,甚至可能比冰窖还要寒冷。记得《蜗居》里有这样一段情节:深夜,宋思明在和海藻耳鬓厮磨地缠绵后回到家看都不看老婆一眼,随手把衬衣扔在洗衣机上并发号指令“这件必须手洗啊~”也许家对于宋思明来说就是个逃离虚伪,放松灵魂的地方,而对于他老婆来说无疑就是死局,挣不脱逃不掉。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牵挂》:同事的博客说:好像现在只有一个人会主动打电话发邮件关心他,其他人都是他主动去问候,稍微主动一点甚至都怕引起别人的误会。是你慷慨赠予了你的时光和情感,因为时间、空间、文化、语言上的不同,许多往事显得新奇,许多故人也越发惹人想念,这段时光或许是生命的移植,让你抽身出来,以局外人的身份去体察悲欢离合。能够被人牵挂,也是一种幸福,只是很多被牵挂的人并不知道。

读出的伤痛

以前就听说过龙应台,还从网上给小胖下载过龙应台的《目送》一文,读了,读得声情并茂,孩子也听得十分用心,读完了之后,除了隐隐的痛,还会有洪大的爱,看孩子的时候。从当当网定回的一箱书里,有龙应台的两本,第一本拿起的,就是《目送》,今天在阅读故事之前,给孩子又读了《目送》,读到“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时”,孩子接出了后面一句话“不必追”!孩子还不能体谅做为母亲读这句话时的沉重和无奈,大爱与流连忘返,但是孩子肯定知道,在她小小的心里有一个印象,有一天她会走,走的时候我们不必追!所以我们要享受的就是这几年,能和孩子在一起息息相通的几年,再过几年,我们真得会成为两个世界,即使离得很近,但是谁也难以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要有的,是一颗接受的平和的心,还有因无愧与父母所做的一切的努力!看着孩子累得沉沉得睡去,鼻翼还在微微的颤动,有很多很多的情感涌上心头,有很多的理解在她的一言一行里,有很多的祝福在她的梦乡里,体味着孩子的成长,似乎自己也又长大了一遍,这会儿似乎没有一点功利了,只是希望她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孩子,所谓的母女一场,真得只不过意味着,不断的看着你睡梦中的样子,看着你有一天背上行囊的背景,然后告诉自己--------“不必追”!

目送

三联出版社说,这本书“极致残酷”。不是说此书狠狠披露了人性的邪恶和弱点。相反,它温馨而从容,盖原因在于爱父母爱儿女之情,无论是谁,都可在某一块净土上为心灵找到片刻宁静。不晓得为何母亲和父亲的故事自成首尾两篇,中篇如何杂七杂八。这些已无关紧要了。时而担心她被记忆时断时续的母亲当作陌生人,时而听她被安德烈嘲笑无知和落伍,时而远远观望她爬在清澈溪流嫩草畔拍摄白鹅,时刻默念由她字字敲打的经文。你看她舞文弄墨,以作文的凛然正气,对待所有相信与不相信。她亦如娇弱女子,害怕软体动物,惊悚神经从脊背传到头盖骨。她若无其事而又轻拭父亲裤管流出的稀黄排泄物,为高龄母亲手脚指甲涂一层年轻的颜色,为皱皮裹下的眉骨淡描入时棕黑线条。其父其母相继悄然离世,今生今世曾不断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被告知“不用追”后,她在转角处停止目送。所谓父女母子一场。笔者曾经久久停留于日夜循环同首佛歌的厅堂,那是一种洗尽铅华的素心与白茫茫的尘世。佛经超度了他人,不如说超度了自己。《岁月神偷》里奶奶说,如果你肯放弃所有最心爱的东西,把它全都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可以和你的亲人重逢了。

后知后觉者是也

第一次以这种方式看一本书,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听。Y介绍的这种方式还真是第一次,感觉太棒了。电驴上的女播音员用独特的带着点港台腔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读完全书,如果是我一个人看这本书,绝对不会在心里用那样的语调,柔柔的、暖暖的……像春日里的和风拂过我的脸颊,说不出的亲切。就像是龙应台本人在和一位老朋友说自己写的书一样——我就是那位老朋友,就是在对我一个人说。书中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在那样的语调描述下,曾一度让我眼角润湿。“所谓父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知道她怎么能用如此平凡的文字写出来如此鲜活的感情。啊,我忘了,这些亲情、友情亦或是爱情,就是这么平凡,就是这么朴素吧。生活里原来处处都和情沾边,或许我们当时做这件事的时候不知道,没意识到,但是过了之后或许几天,几年。。才察觉到~“牵着宝宝的手坐公交到地老天荒,任落英纷飞时光飞逝,牙掉了眼花了头发变白了。爸爸只要握着宝宝的手就永没有终点站~”,这是你说的,说话算数噢~

《目送》

最近被一个女人吸引了,她就是龙应台,四月看了她的三本书,《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大江大海1949》,不过她的成名作《野火集》还没看。今天先写写《目送》,我比较喜欢“目送”、“(不)相信”、“跌倒寄K”、“散步”等几篇。第三篇文章“目送”描写了儿子几次离开自己走向远方时的情景,从幼年时的怯怯和不愿离去,到长大后的不愿多等、不想被妈妈拖着手、不再回头。接着笔锋一转,想到了父亲的背影,想到了父亲在世与父亲离去后的事,想到了自己在焚炉前对父亲最后一次深深的凝望。那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中心,看着老父日渐衰老滑向左边,儿子长大独立头也不回奔向右边,自己却只能直挺挺站在那,眼见他们离开,却只能目送他们离去的叹息,这是生命的叹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书里也写了她发生许多趣事,例如她不会煮饭,不知道蛋多少钱,分不清楚蜈蚣与马陆有什么不同(我也分不清,马陆我应该还没见过)。直到儿子到香港与她居住,她才惊觉自己这方面的低能。她记下自己的尝试与挫折,也写下对父亲的回忆以及与母亲的相处。从牵着幼子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孩子青春期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父母亲中滋味自己为人女儿的过往,人生充满一去不返的背影与目送,看到的是他们永远用背影对着自己。人生走到这样的年龄阶段,是四顾苍茫,唯有目送。“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一本写给亲人的书

这本书读起来有些悲凉,因为他想所对抗的是时间年华衰老、父辈离去、生命交替,要留也留不住,该走总会走,消逝的,莫不让人心痛又无力慢慢去读,可不忍再多读,因为,我知道,我最后也不得不面临一样的目送

让人成长的读物

第一次读龙应台的文章是高中时候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当时就深深记住了这位作家。她的文章,总能引起我心中的共鸣。有时间,还会再读一遍。

生命的目送

许多的喧嚣过后总渴望在某一刻回归宁静。就像此刻,窗外聚集灰色的云,窗内收音机播放久远的歌曲。还有这样一本《目送》相伴。《目送》,你们可曾读过《目送》?龙应台自己说,这是一本“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的书。“对时间的无言,对生命的目送”,这样的主题光是写下已觉沉甸甸,怎堪再细斟慢酌?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龙应台犀利的文笔,冲锋炮般攻击这世上各式各样的不平等不合理。可我一直觉得她有着最纤细的心,最深沉的人文关怀。正式因为她对这世界爱得浓烈,才会滋生出各式各样的不满意,期望改变。《野火集》里她针砭时弊,呼吁民主;《亲爱的安德烈》里她敞开胸怀,慈母爱语;而《目送》里她变身一个哲人,思考这人生最深邃最永恒的话题。关于生,关于死,关于世世循环,生生不息。读这本书,常常读着读着便停下来,向窗外望去。这一刻的天静极了,是风雨欲来前带着隐隐压迫的静。双眼不自觉的失去焦点,沉入某种云深不知处的迷茫。今年我25岁,这人生最深邃最永恒的话题,我能明了多少?像父亲的逝去带给龙应台海上闪电撕裂夜空般的震动。去年夏天外婆的逝去让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生老病死。目睹至亲一点点衰败老去,孤单的走向那个黑暗的尽头,是这个世上最残忍的事情。在父亲弥留之际,龙应台说,爸爸,你放下吧,放下吧。这话竟和妈妈安抚人生最后一刻的外婆说的话如出一辙。生死边缘的人,会因为这样的言语稍稍放下么?我不知道,我不敢细想。我小小的心不堪负担这人生最大的困惑。龙应台,她怎么可以在整整一本书里用这样平实近人充满画面换的言语,徐徐缓缓的谈论生与死,幻与灭?她是不是也步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境界?世事纷杂已耗去半辈子时间,一切繁华荒芜抛在身后,像所有大师一样,洞察了风雨,于是云淡了风清。合上书的时候,我跟自己说。物质可以让人获得暂时的满足与快乐,而真正带给人安慰与安宁的东西却永远是触及灵魂有血有肉的精神。

把你的手交给他

今天有去参加一个婚礼,是我直属领导的。我是参加婚礼必哭的稀里哗啦的。所以自己是万万不敢去搞那个大场面的。老娘说我的神经太脆弱。一部分是看新人结婚,感动的。还有就是受不了父亲把女儿交给另一个男人,一个传说可以给这个女孩带来终身幸福的,为她撑起一片天空,他可能不会让她成为最富有的女人但会让她成为最幸福的云云。每次看见这个情景都会潸然落泪。对于父亲而言,女儿是宝贝。我一直觉得宝贝这个词,真正其实是用在这个场合的。我自己反正觉得父亲对我要比我母亲上心,虽然他的上心的实际意义并不大。这里暂且抛开教育方式等等不谈。父亲是个粗人,确是个极爱惜东西,极在意的人。比如他的照相机。比如我。以前晚上跟朋友出去,如果我不回来,他是肯定不睡的,跟我妈大呼小叫。等我一拿钥匙开门,他的呼噜就打上了。搞的我娘气的不得了。有一次我看演出,到1点才回来,他非常出离愤怒,离家出走,说要去历博住。他是有点小孩子脾气的。但我知道他是非常疼我的。08年底,我分手了。他很开心。可能觉得对方他并不看好,自己的女儿又回来了。年三十那天,我说要去后海转转,已经快敲钟了。非常寒冷。他骑着自行车带着我,骑了40分钟。最后又扭回了家。身上都出来热气了。当时我坐在后面。心情本来不好的我流着眼泪,觉得别人可以伤害我。而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男人,确肯定是我的老爹。前几天,我需要给我的女儿办独生子女证,一老一小保险,由于东城区的办事处,居委会,社保所,什么的都在胡同里,坐车开车都非常不便,我要骑车去,他偏要跟我一起。我嫌他唠叨,一会说中国的办事效率低,一会说居委会这帮人不干什么事,一会说,你看他们把胡同里面的好的小院子都占了。但他偏要和我一起。说我许久不骑车了,扭啊扭的他不放心。我说大热天就不要了。他还推着车跟着我。后来我发现,我真的上路就心慌。这车来车往的,让许久不骑车,不出门的我一惊一惊的,我跟在他的身后。觉得很踏实。“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总是想起龙应台的话。现在有时候也因为女儿的事情和父母起些小争执。感觉一代人一代人的轮回的确就是这样。我看着他的背景。是那么的踏实。就如同我看着那个父亲把他的宝贝女儿交到一个男人的手里。然后看着他的女儿,一步步往前走去。

有关目送

去卫生所输液前,我拿到了龙应台的《目送》。快递员来送书时我还在睡觉。原来下午在朦胧中感觉有人进来是妈妈轻轻的将书放在我的桌上。我满心欢喜,终于不用在身体痛苦时还读那些无聊的文字了。放在家里的书没读的大概以后也不会读,我曾逼迫自己每本都翻一翻,但终归以为自己已经失去了阅读的动力。后来我明白了,其实是大多数作家已经不会去写一本简单却充满阅读快感的书了。她的文读起来极像杨绛先生,平实却又暗含无尽的智慧与包容。谢谢你让我找回了阅读的快感。瓶子里的液体缓缓注入我的血管,而她的文字而则缓缓注入我的心海,我面带微笑心甘如饴。读完第三篇,左边床上的女子用手机玩游戏,丁丁当当的声音搅得我心烦意乱,文字也瞬间没有了魅力。我环视四周,对面的老人在睡觉鼾声如雷,他旁边的孩子也面无表情。我终于忍无可忍对着她喊,你能不能关掉声音?她受惊的转过身来,望过去时我发现那竟是一张属于孩子的脸,眼神中闪动着不安。我开始后悔,可终归语塞。声音再没有了,可我却已无心阅读。她还那样小,也许母亲要回家做饭,也许父亲还要上班,她自己躺在那里玩游戏也许时间就不会那么难捱。可一个陌生的凶恶男子却对她无端指责,剥夺了她简单的快乐。走时,我回头看了一眼,她无奈的看着天花板,手机放在了床边。我一直追求平淡而有质量的生活,然而却总是一次次的为自己的武断和粗俗而后悔。我剥夺了一个小女孩的快乐。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

两天看完这本书。浮躁的心似乎找到了个支点,又有了生活与前行的动力。虽然很快读完,但还是读的很仔细。这本书文字看似平淡,却有很多关于亲情、人生的思考。看完之后,细细回想,余味无穷。就像吃橄榄,刚开始没有味道,后来越嚼越香。所谓亲人之间的缘分,就是你看着他的背影,愈走愈远。有母子亲情打动人心,父女之情更是读来心痛。是啊,亲情如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未尝不是如此。时光飞逝,韶华易逝,岁月洗尽铅华,真假是非此时再重要,到了彼时会变得不再重要。往事如烟,历史都如轻烟,化于漫漫岁月长河,人与人的是非纠葛又算得了什么。

鬼扯一下

是很有力量的文字,触得动人心。可是总觉得这些是用来写的,不是用来读的。生老病死都是太无奈的东西,若已经懂得了,那还是不要反复深读为好。

一撇一捺

期盼着《目送》在内地出版,终于在书店里买到了。连续几个晚上把它看完,时不时的还朗读给老婆、孩子听,和她们讨论、感慨。有些章节让人感动的要掉眼泪,让我想起过世的奶奶,91岁高龄的姥姥;让我想象过去曾经的战火硝烟、现在海地的死者和生者。有些章节让我们捧腹,前列腺原来不是铁岭的一个县啊~~喜欢龙应台的文章,没有主义的争吵,只有跳出局中的清醒面对;没有种族的差别,只有一撇一捺的人性!

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还未能体会到龙应台作为母亲的那种感觉,但是作为女儿,我却懂得,自从上了学,就无法再和父母在一起,从上高中的每周见一次面到上大学的每个假期在一起,直到现在,一年才能回一趟家,长大就意味着分离。每当想到这些,我就很感伤,我愿意时时刻刻都陪在父母的身边,却不得不背离他们而去,组成新的家庭,培养新的子女,周而复始。直到现在,我和父母依然每天保持一次通话,和他们聊聊工作,听他们讲讲烦恼和幸福。我知道,小的时候儿女需要父母,而现在,父母也同样需要我们,就算远离,也不必用背影。

今天阴天,适合念这书

我年少便不喜龙应台,理由未知。此亦我些许年来看的第一本她的书,上一本还是念小学时候的事情。生命的路上,我们目送着走在我们前面的人,身后的人目送着我们。苍茫又悲凉。我是到了对待生死不再淡然的年岁了么?

你我花一生的时间目送彼此渐行渐远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读龙应台的《目送》,读这句话,心仿佛猛地被拉开一道长长的口子,顷刻间血流如注。我想每一个有父母子女的人,都能够理解这种感情,都能体会那个目送的目光与渐行渐远的背影之间的深意。记起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幼儿园,每次到了门口,我总是没心没肺地哼着小曲儿往前跑。只有一次偶然回头,发现母亲还站在原地看我,嘴角边带着温柔的微笑,目光里流露出来的,是不自觉的慈爱和温柔。那一瞬间,我被她的目光所纠缠,忽然如梦初醒般明白了这人世间最原始、最伟大的爱。考上大学那一年,她将我送到武汉,办入学手续、铺床褥、挂蚊帐……然后就是在那九月的武汉街头,我们挥手道别。她大概是对我很放心,大概是不想让我有所牵挂,上车之后,她没有再回头。而我立在街边,默默目送载着她的车辆渐行渐远,直至不见,心里巨大的空落,久久难以填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如果早些年我就能用这样朴实无华的语句概括我们之间的缘分,我或许能更明白,无数次骄傲的起航不过是将我与她的距离越拉越远,虽然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她目光的版图。工作以后,一年才回家一次。每次离开,行李里塞满了她买的家乡特产。她与父亲将我送到车站,我坐在车上隔着玻璃向他们挥手。薄薄的玻璃,一隔又是一年。今年她终于有时间来了趟昆明。早晨醒来的时候,她总是环过手来,轻轻抱我。她抱得那样轻,那样小心翼翼,一个母亲带着喜悦、颤抖,轻轻拥抱离开她多年的孩子。我的气味会让她觉得陌生吗?我的身体会让她感到不适应吗?每次她抱我,我都闭眼期待她抱得更紧一些,但她没有。她那样轻,像是怕惊醒了我。短短的几天相聚,然后又是别离。她走进火车站,我在她身后目送她的背影。终于明白朱自清为什么写了那样动人的一篇《背影》,原来在父母与子女的相互目送中,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那个模糊至看不见的背影,才最让你动情、最让你深刻,那样的情景印在脑海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我亲爱的妈妈,原来我们这一生,无论怎样深爱彼此,你我都只能目送彼此渐行渐远。

目送

其实,一直不太喜欢龙吟台的,一直觉得她的文字太过犀利硬朗不够柔美,所以她的作品看的不多,能够过脑的就更没印象。偶然在书店看到了《目送》,刚开始并不知是龙吟台写得,只是被它淳朴的墨绿的封面所吸引,翻开来:1/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至此,这本书就没有被放下了。每次翻看这本书都会重读上面那句话,每次重读那些话,心中都有种淡淡的忧伤,莫名的悲哀总在心头挥之不去,是啊,人生不就是一个迎接和目送的过程啊!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倾注了多少双期盼和祝福的目光啊!童年、少年、青年直至有了我们自己的家.....一路走来,在我们成长的每个历程中这目光都一直追随着我们不离左右,在我们人生每一个转折的启程点,当我们背上行囊独自上路时,你是否想到过身后那双关切的目光!我一直都知道不论海角天涯,那目光都将追随我左右,随身动影动.........一直是个很笨的人,很倔强不讨人喜欢。小时候妈妈的同事逗我说不是我妈亲生的,是捡来的,哭着去向妈妈证明,妈妈笑着说:“是啊,你很笨,很强啊。”没再问了,擦了眼泪就去玩了,可晚上却躲在被子一个人哭泣。从此,事事都和妈妈妈呛着来,还振振有辞的说:“你又不是我妈,你又不喜欢我...”那时妈妈总是无奈的摇摇头笑着说:“是啊,所以你很笨啊!”渐渐大了,看着镜中的自己就是妈妈小型的翻版,知道那都是玩话罢了,一切一笑置之...........慢慢的到了亲春期开始像男孩一样的叛逆,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人交谈,经常莫名的悲伤,那时妈妈总是旁敲侧击的给我意见,可那时的我孤傲的像只孔雀,怎能听进只言片语啊,眼睛都长到脑袋上了。直到有一天,世上那个最爱我的另一位忽然的离去,那一刻后我充满了自责,我知道人生是多么的无常,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也许,一个转身原来的所有都变了,一切也都物是人非了。也就在那以后,我决定好好守候另一个世上最爱我和我最爱的人了。可也就在那时发现不会爱了:许多话说不出口,许多爱做不出来,只有在心中默默的去关爱了,我在角落一直默默地注视着那个最爱的人.........这许多日子以来,我陷入了人生的又一个低谷,痛苦的不能自拔,把自己藏了起来,像鸵鸟一样的把脑袋埋在沙子里,不去面对现实不去面对生活,逃避一切,包括亲情,虽然我知道就算全世界都背叛我抛弃我,你都不会,我一直都是您掌中的珍宝,心中的最爱,正因为如此才不想让您牵挂,不想让您我的分享痛苦,所以,至亲至爱啊,我一直逃避着您,更是爱深您啊,所以,每每想您时,匆匆踏上路程又犹豫的转身,就连您的声音都不敢听,怕自己彻底崩溃,所以手中的电话是拿起又放下..........就连母亲节也是短信代替了.........但我知道我身后一直有你关注的目光。今,忽闻您最近身体不大好,耳朵也听不清话了.......如万箭穿心,顷刻间泪流满面不能自己,今生我要拿什么才能换您的健康快乐,如果可以我愿用我所有包括生命........至此,心痛不已 无法继笔.......还是让那句话来结束这篇文字吧!!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心殇2010 5 12

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

你是否一个人在站台上目送亲人远去?是否在和家人分别时担忧那恐怕是今生最后的相聚?是否感受过一个人在考场、职场这些无硝烟战场上激烈的竞争?“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最怕的,还是目送

原来龙应台是个女人。看《亲爱的安德烈》,这个女人是啰嗦的普通娘亲,是个眼浅的的母亲,是个不会做饭的大妈。看《目送》,这个女人是个心思无比细腻,sentimental到无以复加的御笔者。总觉得我们这在韩寒郭敬明这些80后作家的文风浸淫下的一代之中,大概是没有人能写出像朱自清林语堂这些大家那样的散文,也不晓得会品味没有,所以要另辟蹊径,跳到另一个池里去泡泡。《目送》真的是个惊喜。如果说张爱玲是刻画心里活动的高手,三毛是写实派的代表,那么龙应台就是综合二者的煽情大师。最最让人揪心的,是笔墨中不见哀伤二字,看完却是让人心里空荡荡的,尽是想象不完的哀伤。她把小时候上学放在背包里的便当贴在背部的热度也写了,把生活中的花木虫鸟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写了,把家附近的那片人家跟那段历史也写了,把上到高堂下到两儿的点滴也写了,把自己不懂做饭到翻查古籍为查只言片语都写了,但是你不觉得琐碎。我不知道自己懂了多少,但透过文字,一篇篇的散文,我知道自己看到了很多画面,仿佛那就是我的生活,我的未来。让人记住的,就不是那些文字,而是那些自己看到的。看到了,会心酸,更可怕的,是让我害怕了。

很好的书

渡边唯一的仁慈,是让小鬼艾德带走了小狗爱因,然后大人们就一步步开始了清醒的葬送:斯派克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杰特明白老搭档的臭脾气所以沉默不语,而当时的菲原本已经是第二次不辞而别——“因为分别太难受了,所以我一个人走了。”《杂烩武士》里15岁的风这样告诉仁和无幻——可又找不到回去的地方,终于还是把自己扔给了BEBOP号,却被告知终曲即将奏响。然而菲不是风,她能悠然对着木乃伊状的伤员剥桔子然后自己吃掉把桔皮留给他,却终不能坦白地承认的自己的不愿别离,不愿被抛下。...

闲数落花,若夜婉转,耳语呢喃

当我们在期中考试的阅读上看到《目送》时……龙应台新作,希望给你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小镇,流水,水里茭白叶子菱角叶子翠嫩生生,木船头立着鱼鹰,芭蕉梧桐,丝雨淅沥,挽着裤脚的婶婶踩着青石路的水汪,院子外一团又一团丰盛的木槿花,朝开暮落的木槿花……

今年的除夕,依然是一个热热闹闹团聚

今年的除夕,依然是一个热热闹闹团聚、欢乐无限的日子。而我的一个朋友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深深打动了我。她平日是一个人缘非常好的人,因而节日收到的祝福短信特别多,此起彼伏。如果她老是忙着看短信,别说一条条回复了,势必要耽误她专心面对老人的时间。因而她把手机调到静音,因而她始终面对老人暖心微笑、侃侃而谈。我被她的细致的孝心所感动,被她的用心所折服。《目送》读后感:http://www.xuexicelue.com/book/437.html

如果你和我一样,那就一定要读这本书。

如果你和我一样,在十八岁的时候离家,读书、工作、成家,父母的家只是电话那头的声音。如果你和我一样,在无数个送别的场面,坚决地回头,而且不再回望一次,被无数人称赞有肩膀,有担当的时候,只有未来看得见你泪流满面。如果你和我一样,父母在,却远游。看这本书吧,它让你看见我们这群人的未来。

书评

最喜欢《目送》和《相信》两篇,一篇告诉我该在有生之年尽力善待亲人,一篇指导我用心去看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就算是正义、历史真相都需要相对去看)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谆谆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胭脂

妈妈来参加我的婚礼。离我的婚礼还有两天,她就到了,要帮我准备婚礼的事情。其实,婚礼的事宜一切从简,并且很大一块是交给酒店准备的。她所能做的也就是帮我订好喜烟。她暂住亲戚家里,因为我还没有自己的房子让她不受拘束的、如自己家一般宽松的住着。这一点,我很惭愧。婚礼当天,妈妈去理发店做头。其实她原先的发型就很自然。“不用再烫发了啦,这样就挺好的。” 我对妈妈说。“可是这样不会太没精神么?”妈妈还是执意要去做头。她回来的时候,我看到她的头发还是湿漉漉的,显然没有用吹风机吹干。“为什么不叫理发师吹干头发呢?天冷会感冒的。”我问。“刚做好的卷发怕吹干会张开太蓬松,更加不自然。”妈妈对自己的头发十分了解。我在空调房里换上婚纱,然后开始漫长而复杂的化妆工程。修眉,涂上粉底液,上腮红,画眼线,贴上假睫毛,刷一遍睫毛,还有眼影,口红。梳好头发,带上皇冠,披上头纱。走到客厅里,看到表姐正给妈妈搽粉底液。她回头招呼化妆师,“快拿点口红来给阿姨涂上吧,这样不会使嘴唇太苍白。”妈妈却拒绝了,“这个粉底液太白了,我都有点不自然呢。”看着妈妈不太自然的脸,我走神了。家里有一本旧相册,里面有一张黑白照。那是妈妈抱着一个婴儿。年轻的妈妈很美,乌黑的长头发,清秀而不带瑕疵的面庞,炯炯有神的双眼带着笑意。妈妈也曾年轻过,妈妈也曾漂亮过,妈妈也曾有浪漫的爱情故事。经年岁月,她年轻的脸不再,变成日渐长满斑点的爬上皱纹的泛黄的脸,她的眼睛依然明亮,但是承载着过多岁月的痕迹,她的爱情故事也慢慢的融入在亲情之中。婚礼很热闹,也很顺利。我不时地望向妈妈,这一晚,她是高兴的,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似乎她之前的艰辛与磨难都不曾有过一样。我带着她向宾客敬酒,她也从容的接受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这一切,在她的人生中也是第一次经历。我知道,她是满意的。

我还不行

我还不行,看的太快 这样的文字,一定要静静地,一句一句的看完.尽管如此,我依然看得泪水连连 我们和父母的缘分,不过意味着,今生今世要不断目送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你自己哭泣,别人也为你哭泣

我羡慕她和妈妈在一起,抹指甲油或是侧身睡着,心里是安静的,也是满满的。我记得很清楚,在阳台上,哭着看父母离去的背影,少年时候也还是容易受伤的,中秋节的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啃着父亲送来的苹果,和着眼泪一起吞到肚子里。我是习惯隐忍的,压抑自己想要的去迎合自己在乎的人,什么都可以不要,什么都可以迁就,其实我早就已经丢了自己。那么多的背影,你总是哭着看那些背影,你也是其中的一个,你自己哭泣,别人也为你哭泣。

目送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每回我固执的一个人转头就走的时候,是我的背影告诉你们了不必追么?而,每次,我奋不顾身的离开的时候,你们刻意的相送,我看着你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你们是在告诉我说自己选择的路自己好好走么?生命中一场又一场的目送。我都来不及的。所以我无数次梦见的那个人,我温柔以待。可是醒来心里总像是空出了一大块,一大块,永远都填补不了的一大块。禁不住的悲恸。“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你们进不去的我的内心世界。也许我永远都不想向你们展露我的所谓内心,所谓不可与人知的,也许你们都不理解,可,这不是我们的距离。这不是我要刻意制造的距离。“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如果是这样,我不追。我只希望,此刻的岁月绵长人间静好可永存心间。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唯此为报也。

今天老妈在电话里无比幽怨的说:“你都一年没有回家了,清明就回来了嘛。”忽然发现好像是噢 ,去年清明和朋友去的宁波,51和爸妈去的绍兴,6-7月没有假期,6月买了房,7-9月办买房手续装修,十一老妈陪我买家具,十一月老爸到访,十二月年末冲刺,一月奶奶到访,二月爸妈来过春节,三月去了厦门。算了算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和爸妈相处的时间都不超过1个月,黯然 黯然 再黯然。忽然想到龙应台的那些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再到现在的《目送》,从婴幼儿时期一味的简单纯真,到青少年时期的冲撞和无措,再到成年期后对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审视。“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很小的时候老爸就会带着我背书,有句话牢记在心——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唯此为报也。嗯 是该 回家了吧~~~

目送

“你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看龙应台的一本散文集《目送》,人过半百了,回望一些往事就有了更深入的感触,眼前的平常一幕,在她心里也有了更多的含义,只是淡淡的景色描写,已能用苍凉渗透别人的身心,掩上书时,它留给我的是那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动和说不出,道不明的失落。每一篇都能引起感悟琐碎生活的共鸣。就像题记里写到,“七十三篇散文,她写下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与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深邃,忧伤,美丽。

这样看着你走

忽然想起多年前看过的一篇文章《觅渡、觅渡,渡何处》,当年瞿秋白在门前的觅渡河登上小舟,去寻找历史的道路时,他的父亲多半在门外无声的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朱自清在车站看着父亲离去的身影,写出了感动几代人的《背影》;而龙应台目送了父亲的离去、母亲的老去,也在目送儿子离开求学再次重逢之后,她的儿子大抵也只是站远几步,说:你怎么像个五岁的没见过世界的小女孩啊。说实话,知道龙应台的时间很短。偶尔翻当当网的图书畅销榜的时候会好奇,《目送》是一本怎样的书,在上面待了这样长的时间。当时也没过要去看。看这本书是因为在上班往返的拥挤的车上,手机里缺少一本可看的书。也只有看过才知道,这本书名不虚传。原谅我没有买实体书看,在网上找的时报文化的版本。在看第一篇之后,我就想买几本,自己慢慢欣赏和送人了。很少有文字能这样吸引人,把亲情,把人生中一些虽然很重要,但大多数人不会仔细思考的课题写的这样入微,这样真挚。我不知道龙应台是怎样的人,也只是在文中她与年老母亲的对话,在她与儿子剑桥相逢,欢快的指着树、花草、河里的鹅时,才看见一端。我在想,已经多久没看到这样的文字了。也许这片土地已经贫瘠到不能再出产这些了。前些天看北岛的《城门开》,仿佛有这样的感觉,但那些文字又显得过于私人化,不是北京长大的孩子,多半不会体会到那种深情。两者有些相似的是,很多人说他们不再有年轻时的锋芒。北岛的诗歌曾是怎样的激烈,龙应台的野火曾是如何的警醒。在看到龙应台说海外喜欢《目送》一篇,而大陆更推崇《(不)相信》时,脸上会泛起一种了然于胸的微笑。也有人对这本书的几个版本进行比较,大陆出版的缺少了哪些篇幅,哪些地方进行了修改。我想,我们不仅是对某些事情过于敏感,缺少了宽广的胸怀,这些毕竟离个人的生活较远,更重要的是我们缺少了对书中所描述的这些亲情的珍重,离亲人太远、太冷漠。不然的话,这本书的价值又在哪里。我已经能想到,是如何一次次的目送孩子远去,而当自己老去,见孩子一面会是多难,孩子对自己是怎样的没有耐心。我慢慢理解,为何龙应台会远离政治,去写这些个人的亲情。当你不再年轻,父母老去,真切的感受到人生的无常,目送孩子去追寻自己梦想的时候,多半会感受到这种天地间巨大的孤寂,只能试图稍稍抓住仅剩的亲情。也许也会像书中的母亲那样,在关灯之后,见到儿时的家、厨房传来的香味,池塘边的玩耍。书还没有看完,会慢慢的欣赏,也会希望,改变点什么。

读《目送》

刚看完这本书,不得不佩服龙应台观察得精细,对父母对孩子,对生活的种种人和事,这些都是我们感同身受的,龙应台在体验这一切。她的真切描述让我联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她那每一句朴实语言都在教导我对人生对社会对亲人如何交往的真知灼见。我认为这本书值得一看!

懂得

以前讨厌散文,絮絮叨叨的,没意思,哪有小说来得有趣,而现在渐渐爱上了散文。通过散文,看到了这个作家的灵魂,也看到了自己。起初,听到龙应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个铮铮汉子,谁承想却是个敏感细腻的女人。知道这个女人,喜欢政治,而我本身又讨厌关于政治的东西,因而,从未考虑过读她的作品。只是,有个同学送了我一本《目送》,信手一翻,便不忍释卷。什么?你懂得什么是什么吗?李叔同到底看到了什么,而立之年就遁入空门?难道他那么早就已全然懂得了什么是什么?“汝之开悟,何其迟也”,我听到龙应台对我说。我不是李叔同,也不是那些早已懂得的人。很多时候,读书听话,觉得,嗯,有道理哦。但必须经历了,思考了,才懂得很多文字的意思,才懂得很多话的含义,才体会到其中的味道。就像小时候,在院子里,捧着本小说,像模像样的读,爸爸说“读得懂吗”,我说“有什么不懂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如此而已嘛”,爸爸温和地笑了。一天突然“开悟”,才懂得了爸爸“读得懂吗”的意思,才懂得了爸爸笑的意思。“老伯伯孤单一人,步履蹒跚行走千里,在门与门之间颠簸,在关于关之间折腾,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已知道他的身世。”一句“不必问他为了什么,我已知道他的身世”,包含了多少过往,包含了多少懂得,因为懂得自己,才懂得别人。弗洛伊德说,当我们经历了一些事,我们知道了自己对此表现出来的样子,当看到别人也有类似的表现,就会知道他正在经历什么,才会懂得他的内心。弗洛伊德给我“汝之开悟,何其迟也”,找了个借口。“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怎样的智慧才能度过?跌倒,怎样可以变成行远的力量?失败,为什么往往是人生的修行?何以跌倒过的人,更深刻、更真诚?”有些人,一生或许都平平淡淡,无大起无大落,无过忧无过愁——小时,父母爱护,中年,爱人相伴,晚年,儿孙绕膝。这是多少人幻想的平实幸福的人生。可是,还有一些人,一生磕磕碰碰,摔摔打打——幼时,或被父母抛弃,或被拐卖,或父母早逝……中年,或爱人离去,或失业困顿,或突得绝症……晚年,或白发人送黑发人,或儿女不孝,或孤独终老……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两种,选择哪一种?当然是前者?只是,命运岂是你我左右得了的? 我相信,前一种人生幸福快乐,而我更尊重后一种人生,这样经历一次又一次修行,这样跌跌撞撞走完漫漫人生路,当所有的过往都化成深刻的思想,当所有的沧桑都刻在真诚的眼神里,他的晚年会不会也与富贵(余华《活着》)一样平实。人本身是寂寞的,需要很多很多爱来填满自己寂寞的心。罗素说,他5岁的时候,就已感到人生怎么如此孤独。“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在这条修行的道路上,罗素徜徉书海,与先哲相伴,终成大家。“两个人一起走时,一半的心在那个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风景。要真正地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以前,出去玩,一定会跟一群朋友一起,热热闹闹,嘻嘻哈哈。渐渐地,喜欢上一个人上路。一个人敬畏自然的鬼斧神工,一个人看形形色色的游客,一个人品味生活的辛酸,一个人感叹人生无常,一个人蜷在角落独自垂泪……一个人享受这无边的寂寞,一个人在路上独自修行。原来孤独,也是美好的。“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 你的背影渐行渐远

最喜欢她的目送,一直害怕失去,害怕面对永远的别离,直到看到《目送》中''我渐渐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那时,心中终于渐渐释然。。。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有这样的一本书,谈生命,谈生活,谈小小的感触和大大的人生道理,与我们,是一种幸福。

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这句话慢慢的懂得了!

怎么能给《目送》写书评?

怎么能给《目送》写书评?介绍《目送》倒是罢了,何以评价她?倘若寥寥数语或是长篇大论的将读后的伤感和自己对自己家人亲友的回忆一并吐出,实在是稀释了《目送》的浓情!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不评才是最好的评论。我不是在写书评:“沙上有印,风中有声,光中有影”我想,眼里还有泪……

目送

龙应台的这本新书是在毛毛引导下买来看的。  本以为喜欢大主义、大智慧的我,不会爱上类似的书。会买,是有毛毛推荐之功,也有自己想了解之意。我常想,一种事物会流行,总有一定的原因。我不是想看《目送》,而是想看流行《目送》的原因。  拿到书,先就被它的书衣所吸引。如湖水般的深绿色,深深浅浅的,再简简单单的配上“目送,龙应台”几个字,简洁明快,又有说不出来的温柔。  翻开来,随着龙应台的文字,我的心变得慢下来再慢下来,觉得整个人变得柔情了许多。一篇接一篇的小文,写父母、写兄弟、写儿子、写朋友、写寂寞、写寻找、写有些路必须一个人走……。龙应台是何等坚强的女人,而这回随着她笔端流出来的味道,是何等的温柔。我迷上了这份温柔。  但会写这篇日志,原因却是另外的。我只是想告诉有缘读到此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是人家的儿女,去买本《目送》好好读读,因为它能略带悲伤的告诉你,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在”;如果你已有儿女,我还是建议买上一本《目送》,送给自己的孩子。我认为,你可以不给他们买什么英语词典、复习材料,但这书是必买的。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理解你,理解你的牵挂、理解你略显啰嗦的爱,也能够明白爸爸妈妈有一天是会老的。  正如我一样,总觉得父母是我一辈子的靠山;但读完《目送》,突然明白不久后的一天,我才是父母的靠山。为了爸妈,我要幸福快乐的活着。只要有我这样坚强的靠山,爸妈才能幸福快乐的过好晚年。此话说得虽有点早,但从此时此刻做准备着,我这个靠山到时才不会不稳。

夕阳中的目送

我喜欢三个当代中国女作家,席慕容,毕淑敏,龙应台。龙应台作品风格犀利,但当写亲情时却又感人至深。读过《目送》我想你会对亲情有新的了解。虽然我看过了电子版,但是不够尽兴,希望可以买到正版的。慢慢的我发现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不过是我们站在小路的这头,看着父母的背影渐渐离我们远去,而且他们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我一直想读《孩子你慢慢来》可惜没机会。如果有一天我有龙先生的签名赠书,哈哈那一定幸福死了。如果有一天,我当了父亲,我还会再读这本书的。

那些心里的美好

这本书是室友从图书馆借来的,虽然装帧和这本不同但是向我传递的都是些默默的文字。《目送》不仅让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和我,更让我想到了我的奶奶和我的两个舅舅。她总是那么执着的等待着,等待着一年一次春节的到来;因为只有在那个时候她的两个儿子回到她的身边,她是孩子们的慰藉,孩子也是她的慰藉。我的奶奶是一个坚强的母亲,是一个强大的智者,她深深的明白——“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所以对于孩子,她总是那么宽容,而对我她不仅给予了我奶奶的慈爱更给了我母亲般的温暖。虽然她离开我们十一年了,但是那些往事,那些心里的温暖我怎么会忘掉,可能已想不起来了,只是因为早已融入了血液中。记得每年过年和奶奶的采购只为等待舅舅回来,他们在家里的日常用品年年都是新的。奶奶是一个节俭的人,却从来没有让舅舅们回来用过旧的毛巾。还有我,永远记得那个一块钱的奖励。从小我都很难开口向家里要钱,想买东西都是在家里找一毛钱硬币凑的。可是我每次考试考了好成绩,奶奶就会奖励我一元钱,我的父母都没有想到的奖励,我亲爱的奶奶想到了!奶奶对子女的爱是深沉的,浑厚的!

一个人的书

看完时已经深夜了。有奇怪的感觉,涩涩、甜甜。虽然有人说没有做过父母,难以体会目送里面的深情,但换位思考,“华安”看了会理解母亲的心情。想起自己也曾这样,不愿跟母亲上街,刻意拉开些距离,天下的孩子都一样,成长之后看当初的自已,犹如黑白电影,清晰又疏离:“原来自已也是这样?”包括父母一天天衰老、离去,这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情节或笑或哭,感受生命的可贵,亲人离去的无奈,很奇怪的体验,让我提前明白了这些不愿意面对的事。合上书,封面的龙应台,很普通家常的女人,却有这么强大的小宇宙,感觉她像一株繁盛的榕树,根深叶茂,有撑起天空的气魄;飞花点点,又有温润静雅的柔美。PS:希望大陆的版本不要再删减。人民有自已的选择鉴别能力。

淡淡的人间温情

很早就想要看的一本书,终于看完。写亲情的温情小说集,写父母兄弟儿女之间的琐事所生发出来的忧伤感动付出,虽然写了很多人,但想一想却像一个人,一个人既可以是父母,也可能是儿女,而两代人三代人一代对于另一代的感觉是一样的,作为儿女年轻时总是会烦父母,当父母快要离去时,才一直一直的怀念旧时光,一直的不愿他们离去,天天的挂念着,直到父母离开,却还是怔怔的觉得他们还在;作为父母时,慢慢的自己也变成自己父母当年的样子,对于孩子有无限无条件的爱,有一刻不停的思念与关心,也会有一些自己曾经觉得烦的事情现在却加在自己孩子身上。但我们都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爱。书中最最有感触的也许正好是作者也最喜欢所以作为书名的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好吧,这句话写完之后,上面那一段都是废话了。还有一句特别好的:何必问缘起吾来看汝汝自开落缘起同一其实这些文字单独拿了出来,会失去魂,而也不知道该怎么去理解,就如同听一首小民谣,你却不知道这首歌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即使你再努力的去听假装很感动,但是你还是不会听懂。总是避免谈自己的父母,大学以来自己看了很多书,它们给了我很多很多思考,而我也懂了,对于父母的心雨态度,绝不该是自己高中时的那样。百善孝为先,孝为何?孝为顺,多多的说一些是,少说写不。长大了父母也不会对你的需要自己做出决定的大事做太多干涉,更多的是一些“多穿件衣服吧。”“带上伞出去吧。”这样一些也许自己会觉得有点烦但是事实上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这些事情上,没必要抵触他们,也许一些大的事情上面,父母可能会有因为各种因素的局限,所以也许很烦对你深思熟虑的结果,但是记住自己要足够理智的与父母进行分辨,急可能适得其反。而动不动说出断绝关系的人,或者已死相逼的人,足够愚蠢。龙应台的文字,有种我真的没有词语来表达的哀伤,或者悲戚,或者忧郁,读来会进入一个无物的状态,像心上压了一块石头,但是石头不大,还可以缓缓的呼吸,一杯香茗,小小一口,却回味无穷。2016/3/21 15:37 /关渔

病榻上读《目送》

在病榻上读《目送》,着实不是个好选择。这本书每一页都让你翻得不忍心。和父母的渐行渐远,和儿子的隔代疏远,和兄弟的携手共行,到底一个人的寂寞会不会好过两个人的寂寞呢?龙应台,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心思细密,写出敏感文字,仿佛字字都能敲打到你心坎最柔软的所在。这样一个女子,她听见杜鹃叫会心痛,她独自过大年三十,她为不记得人事的母亲涂上花花绿绿的指甲油,再不厌其烦地告诉母亲,“我是你的女儿。”苍老,究竟有多悲凉,爱人不见的寂寞,究竟有多伤感。《目送》非常适合,让你独自在生病的床上读着,可以逃离世事的方法,竟然是生病,生病的时候读目送,会读到你内心一片平静,像不起波澜的海面,曾经的波涛汹涌,是在海底深处的暗流,你看不见,更体会不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的一则真实的故事,一对夫妻分居几十年,男人迟迟不肯和女人签定离婚协议书,有一天,男人变成植物人,躺在病床上,连翻身,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女人是他法律上的伴侣,所以他的生死由女人决定,女人的决定是,不让他死亡,让他保持植物的状态。故事还没完,前去看望成为植物人的“我”,在回家后,给自己分居已久的爱人,写了封EMAIL,告诉他,是否要和自己办手续,否则,未来他的生死可能还是要由自己决定。爱人的回信很快就来了,信很简短,只有一句话,大意是,谁能知道谁活得比较长久呢?有点黑色幽默吧,不相爱,不相守,偏偏不肯相离。用一纸婚书约束住的两个人,终于达成某种长久的关系

书中写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作者从自身件件小事入手阐释了一开始时提到的这句话。我也是我一个比较恋家的人,自认为非常孝顺。如今已不是孩童时代那个没心没肺的我,越长大,越觉得我真该陪陪自己的父母,陪陪家里的老人,不要等到树静风止时才皤然大悟,亲还在,亲在待。

人生事

龙应台的书都读过,刚看到预告就准备买了,买了也读了。还是喜欢《孩子你慢慢来》,像一朵刚绽开的青色小花。而《目送》中写到的我还正努力面对着,却难以面对。

感动的都与回家有关

读到两章泪流满面。一章是写一个台湾老兵如何坐飞机去香港转机然后回大陆探亲。那也不能自主的选择,那些作别故乡的几十年。那些年迈时找不到亲人的无助。那些颤颤巍巍。一个老兵。她说的是她的父亲。她的父亲也是一个老兵。不过已经去世。如果没有她将亲自带他转机回大陆。回他魂牵梦绕之故乡。一章是写他们兄妹三人带母亲回浙江老家。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一直在火车上无法安睡,念叨着要回家。是,送她回家了,她一直还在念叨着回家。后来才醒悟,原来母亲要回的那个家不是任何写有地址写有邮编的家,也不是任何邮差可以到达的家,那不是一个空间,那是一段时间。是四十年前的时空。

无比真实的人生和美丽不起来的人生

在我的小小梦想进入现实后,某一本书中的描述却出现在现实中。这本书就是《目送》,先是jo去年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完全不在意,搁在我的床头,后来,后来,我就放在前公司的推荐书目中,然后我想到了带回家送给妈妈,因为她现在是我最心疼的人。她的小小身躯,和我的偶像心雅,一起给了我心安,和快乐。(此时所有的男人,在我眼里都不晓得算什么,连装饰品都算不上啊)。然后,xm的父亲突然离开了,因为那个元宵节前夕的周末的晚上我们找不到可以救治他的两位中医生之一甚至一点线索也难,在垂危之时,谁谁谁都是弱势。80后的jony说自己家里6位医生,外公还不是走了;60后的dq说自己的父亲被抢回一条命却丧失记忆,告诉我这是人生常态;可这些都不能安慰我,我在想我的爸爸妈妈,如果突然离开了,我该怎么办,我不停的想,不停的想,大哭了一场,更像生了一场病。雷的daddy,也动完小手术,我问他要飞回去看吗,他说没事了。中国人喜欢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们呢,此时你再笑话中国人的医疗水平和药品有多差,可遥远的爸爸也还是躺在了病床上了呀。伤感伤感,无济于事的伤感。I could handle death,but I can't handle feelings......2010/3/6 15:30:49

你好,再见

关于渐行渐远的背影,关于父母子女之情,这是最感人最伤人的话题。以前看龙应台的文章很多都谈到她和孩子的故事,这次的《目送》饱含了亲情,可我却并不觉得写的精彩,有一次验证了那句话——写作是一件越做越难的事。这本书的精华,就凝结在书名二字上——目送:以来是你对离人的留恋,二来是无力去追的无奈。不管是父母对你的目送,还是你对子女的目送,或者是对他人离开的目送,都是离愁的哀伤和无奈的坦然。不目送又能怎样呢?自不是“陪葬”了吧,更不能是集体毁灭吧,总会有先来后走、悲欢离合。不接纳又能怎样呢?

我会再翻阅的。

这本书,不同于《亲爱的安德烈》和《孩子你慢慢来》,老实说,读起来有点小累。 我想,呵,是因为我一直还把自己当做小孩,缩在壳里,不想去做角色的转换。等停过一段时间,在经历一些,我会再翻阅,到时必有会有不同感受吧。

调查下,有多少人是因为那段话才买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我是书店看到这段话才在网上买了这本书的,今天收到了,还不错吧,一个个小故事,封面也很好。调查下,有多少人是因为这段话而买的,呵呵。。。

被自己当成催泪弹的一本书

读着、哭着,时常抽泣出声。其中关于父母、子女的太多故事总是让我忍不住去想自己的父母。可能是自己太脆弱了,但这的确是一本自己非常非常喜欢的书。平时一本书看个十天半月未必能完,这本书一翻开就舍不得放下了。

《目送》

故里,父母的背影已经远去,留下的只是一片熟悉而又陌生景象!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每个人都是这世上一座孤岛

本来没有打算买这本书 只因在书店里看见封面的那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怔怔的呆看了许久,眼角泛泛地湿润那日 刚好因为琐事跟母亲发生些口角 赌气冲出家门回到家 捧着这本书 给母亲认真地念了这段话其实这不是书评,以我现在的资历去评价一本这样厚重的书还远远不够。我只是单纯的想记录自己的一些感触在今晨 缓缓地读完最后一页 泪 不自觉地湿了枕巾它带我的不是大悲大悟 而是内心的宁静。龙应台父亲的老家在衡山。南岳山脚下。我想我是太能了解他父亲嘴里所说的家乡。有火焰蓝的蜥蜴。浓厚的湘音。屋后的大片树林。绵延的山路。这些都真实的存在于我儿时的记忆里。唯一不同的是 我童年的回忆里还弥漫着茉莉花的芳香那是奶奶最爱的花 她家的阳台上种满了茉莉,然后装在一个一个小瓶子里 放在床头。于是清明扫墓,我都会捧几朵茉莉撒在奶奶的坟前。很多时候 说出口的再见 也许就意味着再也不见。读到最后笔者的父亲去世时 我深深地跌入对亲人的回忆里。第一次触摸到死亡 是奶奶。那时我才小学二年级。约摸记得那天晚上 奶奶像往常一样跟我说, 薇薇,明早陪奶奶去晨练啊。我躺在奶奶的身旁 不知过了多久 听到一阵骚动爷爷说奶奶摔倒在厨房门边了,我慌乱的跑到厨房看见奶奶倚在那 一动也不动 嘴里呢喃着打着呼噜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是脑溢血的征兆 我只是以为奶奶睡着了。而后,我看见奶奶被抬进救护车,在医院,被白白的布遮住脸。我还不明白,我抚摸着奶奶的手,胆怯地问妈妈,奶奶去哪儿了?追悼会上,我隐约感觉父亲流泪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的泪。那期间 我没有掉一滴泪。伯伯说我冷血。奶奶生前那么舍不得我。可是他不知道,在以后的无数个夜里我都偷偷地在被窝里流泪。我把跟奶奶最后的合影藏在枕头下。每天看 每天念。最近的一次分离是爷爷。去年3月15日。当时我在西安上学,在电话里听到那个消息 心里狠狠地纠在一起不顾一切的买了一张南下的火车票 站了一个通宵来到爷爷灵前,望着照片里熟悉的但不再生动的脸庞 我泪如雨下因为重男轻女的观念。从小爷爷就不喜欢我,他偏袒哥哥弟弟们。对此我也有过埋怨 但是看见爷爷安详地躺在那儿 心忽然就软了不管之前有过怎样的芥蒂都统统瓦解 这就是亲情。我记得那次在爷爷家 最后吃完年夜饭爷爷送我到门边 说着再见 并一再叮嘱我要好好学习。我只是敷衍着匆匆道别,嘴里说着再见,再见。却没想到,再见才是最大的谎言。小时候跟哥哥打架 闹别扭爷爷每次都帮着哥哥责备我 说我不懂事而奶奶才是我的保护伞那时起我就知道 我在爷爷眼里什么都做不了 因为我不是男孩子这种没来由的怨一直萌生在我的心里 我以为它应该根深蒂固了 可是每次看见爷爷步履蹒跚 行动迟缓 满头白发的样子 那根深深地刺 真的一瞬间就融化了。昨天跟父亲盘算着今年过年该怎么安排依我们这儿的风俗 大年初一应该去奶奶家吃年夜饭 初二去外婆家我这才猛地反应过来 父亲已经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我很想问父亲 会孤独么? 还是因为有我和妈妈 所以还有家的温暖。父亲每天都很忙碌,我几乎看不见他的身影。只是看见他每次吸烟的时候 提醒他要少抽几根每次在天气晴朗的时候 陪他去散步 有时候 我掺着父亲的手缓缓地走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走路如风 我必须快步地来回倒着小腿 才能跟上他的步伐而现在 我习惯快步行走 父亲却成了远处一个小点。夜里 仿佛又感觉到有宽厚长满老茧的手掌拂过我的眼眸却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外面风很大 心很空 我看见自己静静地坐在20年前的老房子里 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必追。。。。。。

有种不经意的忧愁还有无可奈何。她送第一天上学的儿子,看到那么一个小小的背影,逐渐淹没在人群里,他不断的回头,以确定母亲还是在的,最终消失在门里;16岁的儿子要出国学习,在长长的队列里等候安检,他没有回过头看母亲一眼,母亲的心里不断的喊,回过头看一下,看一下就好,然而最终他消失在门里,没有看一眼;21岁的儿子,已经开始勉强容忍母爱了,虽然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所以她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乡里,已无故人。

我承认是封面上的这段话吸引我买下了龙应台的新作——《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禁哑然。利用每晚睡前的一段时间,断断续续读完了这本散文集子。儿子长大、父亲逝去、母亲渐衰、兄弟姊妹渐行渐远。生命的历程,靠短短几十篇小文清晰勾勒轮廓。家,不过是众人相逢的驿站,终究,还是要散去。生命的进程中,只有前行,无法选择其他路径,相伴的亲人,只能一次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目送,不必追。生命的力度,因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目送,才愈加显得温情留恋。合上书本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丝丝的痛楚,彻底的清醒居然很残忍。“我想我最近失去用一种有情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能力了。”龙应台的提醒很到位。我们不缺情,只是不大好意思说叨。我们含蓄,我们内敛,我们矜持,收的过头了,倒不晓得该怎么放一放。试试有情的眼光看世界,有情的心灵待亲人。文字的间隙里,悠忽一下子看到三十年后的自己。“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

目送的距离

一生,会很忙忙碌碌。但亲人的爱却一直伴随你到死。一点点的长大。慢慢的成熟。一路有他们的目送,而你却不自知。爱的分量很重,却让你有安全感。我想,任何人都害怕生老病死。不记得身边熟悉的人了,总沉浸在过去的时光。可不会是遗憾的,有他们的爱陪伴,也是幸福的。目送的距离,是无尽的,永恒的。

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点心痛。。。

那天,看完目送后写下的一段文字

正月十六的凌晨,父亲母亲起床了,他们细碎的说话声传进了我的房间,我知道,元宵节过完了,今天是我和弟弟出行的日子,虽然对我们来说,一年之中,这样的回家然后回单位的情况会有很多次,这样的出行是如此的普通,但是,对于父母来说,这似乎永远都是大事,是他们应该重视的事情。躺在床上,我听见煤炉开盖子的声音,听见水龙头打开往水壶里面灌水的声音,听见高压锅盖子合上的声音,听见母亲轻轻呼唤弟弟起床的声音。我爬起来,看见母亲昨晚在观音像前点的红蜡烛依然一跳一跳的旺旺燃烧着,父亲正往刚开的水里下面条,母亲用刀切着一直热气腾腾的鸡……从窗口望出去,天还未亮,一个星星挂在空中……费力的吃下一大碗底下传统的卧着鸡蛋的面条后,母亲说,一人带上一只鸡腿,这是自家养的鸡,路上饿了的话可以吃。我无言,默默地吧装着鸡腿的保鲜袋放进挎包,我清楚,如果说不喜欢吃或者不带着的话,她会很失望的。对他们说,不要送了,天还没有亮,外面很冷,我和弟弟一起出门下楼,风果然嗖的寒寒的打了过来,路灯昏暗,孤星依稀,我两静默无语的往马路走去,忽然间,回头看到后面有手电筒的光,仿佛有两个人跟在后面,父母亲居然跟了出来,寂静的马路上,父子母子兄的的脚步声混在一起,隐约中,心里浮现出沧桑的感觉……我劝他们回家去,春寒料峭,于心不忍,母亲停住脚步了,父亲执意陪着我们兄弟到车站。我知道,母亲并没有马上回去,她还站在那里,她的目光还在目送我们前行,目送着我们的背影渐渐隐没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我不忍回头,多少次了啊,我是从小离家的孩子,每一次回家,每一次分离,我都能感觉到如这次一样的目送的力量,在母亲的目光中羞愧难当……20多年前,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县城,父母隔一段时间来看看,小时候的我性格很执拗,我不喜欢没有父母的日子,当他们回去的时候,我倔强的不肯出门,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明白,在他们离开时,我经常躲在房间里,透过窗户目送他们远去,此时,泪水长流……年纪大了,我心中的亲情实在是浓了,但是,正因为心里还埋藏一个大秘密,所以表象的亲情却是淡了,我很伤感,父母年近甲子,带我长大的爷爷去年永远的走了,奶奶已经84岁,体弱多病,我自己将到中年,孑然一身,事业无成,爱人虽然已是我生命和身体的一部分,却不能每日厮守,我们的关系也不能公之于众……岁月轮回,似乎要向更伤感的方向发展,无奈无助。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08年出版的书,那个时候正值大学,友人送我此书时,很认真地给我讲,你一定要认真读读龙应台。当时也看了,感动之余,只记住几篇有名的文章《(不)相信》、《爱情》、《目送》。工作之后,第一届的学生,九个班,每个班我都给他们放了龙应台自己朗读的《目送》、《(不)相信》。此后,我再也没有翻看过,哪怕将书上覆盖的灰尘擦去的心愿都没有。暑假回家,临走前一天晚上,将此书捎带着,路上重看。还是像当年一样认真,每一个字每一个字都看上好几遍,手不释卷。三大板块,第一《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篇目构成主要讲述的是子女父母亲情以及人生感悟,第二《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更多的是乡愁,战争的创伤,第三《满山遍野茶树花开》,回归主题,以父母晚年生活道出浓浓的乡愁意识。乡愁情结,人的灵魂需要皈依,“我们家的父亲在灯下教我们背诵<陈情表>。念到高龄祖母无人奉养时,他自己流下眼泪。我们记得父亲在灯下教我们背诵<出师表>。他的眼睛总是湿的。”这种深入骨子里的乡愁成为那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情结。而这份做人的正直善良,通过古诗文、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子女。龙应台写亲情类的文章,总能抓住你的软肋,看似平淡的语调,总能打动你的心。而擅长白描和排比的手法,更能将你的情感带到另外高点。“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写金门埋着炸弹的这一篇,作者反战的情绪牢牢埋在文字行间。战争结束了,政客们下台的下台,散的散。可是留给普通老百姓的是无尽的痛苦,一不小心就会踩着地雷,而这一踩下去,更多的创伤会来,断肢,身体上的苦痛还有心灵上的折磨。那一片本该属于孩子的天空,永远永远成为了禁区。这是一支情感最最浓烈的笔,笔下流淌着一代人,永远的哀伤、思念、百转千回的对故土的眷念之情。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儿女时代的感恩。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满春,天心月圆原书摘录

是风格的改变 可这改变也自然

读起来每篇都挺有感觉的 有一篇还看哭了 我觉得现在有这种感动挺不错 而且挺难得的 一直支持龙应台 支持她理性的文字和散文性的的语言 力荐

生死笔记

买了汉王以后,就很少买纸质书了,昨天却鬼使神差的买了龙应台的目送。因为正是封面上的话打动我,说出了我几年来心中的不平静。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目送由一篇篇小散文组成, 看到的是整个生命的轨迹,生,老,病,死。篇幅多了,看到后来有点嫌她啰嗦,但是她也五十六岁了,值得原谅吧。等我到五十六岁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智力这样的乱打。突然想起大学时有人问想出国的我:为什么要出国呢?是等念完书以后躲在国外的某小镇研究某个已经死掉的小作家?现在我没有出国,也已经忘了那人的姓名,但是问题在记忆里却变的异常清晰,原来干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今天的我担忧小宝少长了一斤,看到博客上的++们在担忧三年级小孩已经要学英语时态,恋爱中的朋友担忧婚姻是否幸福。。。爱神的告诉我今天不要担忧明天,一切交给主,抑或是信心还是逃避? 很快,我们便到六十岁,再相聚时想必自己或者朋友中的一些都已不在,站在人生道路的当中看向尾巴,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当我们老眼昏花头脑迟钝时,只需担心今天的口水是不是又比昨天留的多了。很少摘抄人家的东西。但是有些实在太好了。如下还是想摘一下同大家和以后的我分享:早上,灿亮的阳光扑进来。华飞还睡着,我打开窗帘,看窗外那一片平凡而现实的风景。心想,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我们这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的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儿,或相濡以沫,或怒目而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同一条路上的同代人。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每天为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得人觉得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 ,两个人患了癌症。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周梦蝶六、七岁时大人问及其志向,周梦蝶说:「我只要这样小小一块地(举手在空中划了个小圈圈);里头栽七颗蒜苗,就这样过一辈子。」梦蝶今年八十六岁了,过的确实就是头栽七颗蒜苗的一辈子。当他垂垂老时,他可以回乡了,山河仍在,春天依旧,只是父母的坟,在太深的草里,老年僵硬的膝盖,无法跪拜,乡里,已无故人。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人生本来就是旅程。夫妻、父子、父女一场,情再深,义再厚,也是电光石火,青草叶上一点露水,只是,在我们心中,有万分不舍:那撑伞的人啊,自己是离乱时代的孤儿,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别人。儿女的感恩、妻子的思念,他已惘然。我们只好相信: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时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说马陆。。。这可怖的东西还真的有它自己的风情和生命呢,无数只的脚,无穷尽的奋斗,一生的努力,只能走一点点的路。我有点心软了。没有摘完,但是我打算不摘了。

真的是全家可以看的

不會寫書評但是這書不錯 推薦噠作者的閱歷還有她的感情 對人生的觀點都深切的讓讀者感受到了

推荐,毫不犹豫的

读到的好书不少,这本尤其。龙应台的文字阅读,是很累人的,因为她古文造诣也比较深厚,一不小心,就不懂了;但是也很省力,因为只要跟着她的文字去感觉,就能很具像的看到她绘声绘色的给你描述她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她的书很适合在旅途过程中看,一段一段的,可以切割,互不影响;看完一段还可以闭目养神,丝毫不影响继续欣赏的情绪。这本书的后半本,幸好是在异国的大巴上,所以哭得稀里哗啦,也无伤大雅。惊讶于她文字的杀伤力,仿佛柳叶刀,直接快速的切割你的神经。看完这本书已经好多天了,但是里面的文字经常时不时的跳出来刺激我一下,又一下。特别是她描写她父亲的那一些文字,刚好很巧的和最近身边的一些境遇重叠,再次被柳叶刀划拨了神经。。。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听着we dont try,结果直接导致大脑存储的时候把音乐和文字放在一块海马上了,不停的穿越来穿越去的。呵呵,不过,文字和音乐还是比较匹配的。有时间,会再把这本书翻一遍,虽然里面很多的文字已经过目不忘了。对于我这种如此糟糕记性的人,已经是个奇迹了。

我读《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这是兼具母亲和女儿双重身份的台湾女作家(社会批评家,思想家)龙应台龙先生,在她的散文《目送》里记下的一段感想。在目送一文中,龙应台描写的是她个人的感情,与儿子逛街,他不愿牵她的手;送机的时候,儿子跟着人流前行,连头都不肯回,她就在背后依依不舍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儿子长大了,已经有了疏离感。母亲得了老人痴呆症,反反复复地问她是谁,一遍一遍地重新认识她这个女儿;但是与母亲逛街的时候,母亲依旧是一副爱美的样子。与父亲逛街时,她自己已经人在中年,父亲却像个孩子似的,要牵她的手;父亲住院期间,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她却只能匆匆地来,匆匆地走,父亲就坐在轮椅上默不作声地望着她离开••••••等等。还记得第一次离家在外上学,忙碌中的父亲母亲,出我意料地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将我送到那座于我陌生的城市。我的行李装满了五花八门的物品,直到现在,室友都不忘调侃我,问我是不是以为学校里面什么都买不到呢? 我暗自骄傲,这都是我那伟大的父亲母亲千方百计地咨询其他父母的成果。第二天,父亲母亲离开的时候,我恋恋不舍地跟在他们身边。一路上,他们又不厌其烦地叮嘱了我一番。走到校门口,母亲突然转过身,淡淡地对我说:“快回去吧!••••••”。于是,我就很听话地头也不回地耷拉着脑袋一溜烟地往学校里面走。那时那刻的我,根本就不会想着回头去看一看。临毕业前那一年,第一次和同学约好去到南方的那座城市,离开的那天刚好赶上大年初五,家里忙着招待客人,我一个人背着行囊向一群人道别,根本顾不上身边的父亲母亲。我们一路上坐着火车晃晃悠悠地走,欣喜若狂地领略沿途各地不同的风光,情不自禁地细数着每个城市的不同之处••••••转车,再加上晚点,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初到遥远异域的我,心中充盈着新奇和兴奋,想当然地认为父亲母亲早已经熟睡,无需打扰。第二天中午,当我跑去打电话的时候,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焦急的声音,父亲母亲彻夜未眠,一直在等着我这个没心没肺的女儿向他们报平安。从那以后,我的随身物品里多了一件长久以来被父亲母亲鉴定为并无多大用处的东西——手机!不知不觉中,我们毕业了。那一年的七月,是伤感的。我和一群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站在拥挤的站台,静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幕幕情景:无数个泪眼朦胧的年轻的脸庞,无数双紧握着久久不肯放开的手,紧随着飞驰的火车追逐的脚步,车窗内外对视着的目光••••••我被挤在攒动的人流中,一路小跑,目光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一个个远去的身影移动着。此时的我,才真真正正地体会到原来目送着亲朋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是如此的艰难。毕业以后,来到南方的这座城市工作,一呆就是几年。不定期地回家,定期地离开,每一次临行前,父亲总是默默无语地看着我来来去去地收拾行李,母亲则站在一旁絮絮叨叨地指挥。于是,背起行囊的时候,忙碌的父亲就看着我坐上的士,母亲则是每次都坚持将我送到入口处。在分手的一刹那,没用的我一向都是低着头,从来都未敢正视母亲灼热的目光,嘴里勉强应付着她无数次的嘱咐。然后,急急地转身,眼里噙着泪花,脚步却越来越快。那时那刻的我,根本就不愿也不敢回头。回想以往,身边的人来的来,去的去,经历过了无数次形形色色的送别的场面,人已经逐渐变得麻木。但是每次,还是不愿面对背后的那灼热的目光。不是不敢,是不忍心。“我们的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目送

很典型的台湾作家的散文书。平淡 细腻 温馨 感动。但有时会觉得作者似乎过于敏感,甚至到有点病态。这不是贬义,而是一种现象。不分男女,很多台湾作家身上都能看到这种现象(难道都受了三毛的影响) 。他她们很喜欢观察身边小事,也愿意被身边小事所感动所感悟。这本书的确是很不错,但是这类书看多了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如《背影》般清新的文字

封面就给我一种莫名的温暖有,勾起好多关于情的记忆,似乎看到了朱自清文章里的那个“背影”大致翻翻文章发现里的照片更是温馨,一张张平凡的脸,一张张不平凡的表情都在叙述着他说的故事特别一段文字让我触动买了这本书“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读《目送》有感

读《目送》,心里会在喧闹里突然沉寂下来,跟着它一章一节的走下去,慢慢地你会发现,书中不是她的经历,变成了自己的。从出生以来所有的记忆,轻轻地铺展开来,那里有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有自己,有父母,兄弟姐妹,有老师,有朋友;有伤心的,有甜蜜的、、、、、、、

细腻却不矫情,优美却不脱离人间烟火

看完散文经常会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好看,细腻,有文采,然后就词穷。龙应台在我印象里是一个针砭实事的作家,我甚至不知道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与她有关系。《目送》若论精彩其实也就尔尔,因为台湾作家通常都有这个文采,这是我们不得不悲哀的地方,台湾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古典式的,所以很多人都可以信手拈来作一首格式工整的古体诗,平时所看的书也是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某某古人的游记、散记之类的,想想我们也就读过这几位有名的某首诗而已,况且现在已经统统记不得了。但是《目送》好在细腻却不矫情,优美却不脱离人间烟火,将生活中的种种描述出,让人羡慕有这样的文笔来描述生活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妈,我不爱吃鱼

“ 妈,我不爱吃鱼。”近日看龙应台的《目送》,其中一篇《母亲节》,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笑得要死。那是龙应台引用了儿子从电子邮件中给她发的一段非常经典的母子对话,仔细想想,像我们这样已经做了妈妈的,谁没有一大堆这样的“母子对话”:我去探望我妈。一起在厨房里混时间,她说:“我烧了鱼。你爱吃鱼吧?”我说:“妈,我不爱吃鱼。”她说:“你不爱吃鱼?”我说:“妈,我不爱吃鱼。”她说:“是鲔鱼呀。”我说:“谢谢啦。我不爱吃鱼。”她说:“我加了芹菜。”我说:“我不爱吃鱼。”她说:“可是吃鱼很健康。”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爱吃鱼。”她说:“健康的人通常吃很多鱼。”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她说:“长寿的人吃鱼比吃鸡肉还多。”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爱吃鱼。”她说:“我也不是在说,你应该每天吃鱼鱼鱼,因为鱼吃太多了也不好,很多鱼可能含汞。”我说:“是的,妈妈,可是我不去烦恼这问题,因为我反正不吃鱼。”她说:“很多文明国家的人,都是以鱼为主食的。”我说:“我知道,可是我不吃鱼。”她说:“那你有没有去检查过身体里的含汞量? ”我说:“没有,妈妈,因为我不吃鱼。”她说:“可是汞不只是在鱼里头。”我说:“我知道,可是反正我不吃鱼。”她说:“真的不吃鱼? ”我说:“真的不吃。”她说:“连鲔鱼也不吃? ”我说:“对,鲔鱼也不吃。”她说:“那你有没有试过加了芹菜的鲔鱼? ”我说:“没有。”她说:“没试过,你怎么知道会不喜欢呢? ”我说:“妈,我真的不喜欢吃鱼。”她说:“你就试试看嘛。”所以……我就吃了,尝了一点点。之后,她说:“怎么样,好吃吗?”我说:“不喜欢,妈,我真的不爱吃鱼。”她说:“那下次试试鲑鱼。你现在不多吃也好,我们反正要去餐厅。”我说:“好,可以走了。”她说:“你不多穿点衣服? ”我说:“外面不冷。”她说:“你加件外套吧。”我说:“外面不冷。”她说:“考虑一下吧。我要加件外套呢。”我说:“你加吧。外面真的不冷。”她说:“我帮你拿一件? ”我说:“我刚刚出去过,妈妈,外面真的一点也不冷。”她说:“唉,好吧。等一下就会变冷,你这么坚持,等着瞧吧,待会儿会冻死。”我们就出发了。到了餐厅,发现客满,要排很长的队。这时,妈妈就说:“我们还是去那家海鲜馆子吧。”估计这样的母子对话发在网上时,后边是一堆无以计数的跟帖,一大堆儿子们女儿们一定都在跟帖中大喊“无语”啊,“晕”啊,或者是兔斯基撞墙啊,或者是找出自己跟母亲对话的另一个版本然后贴一只小猴子双手扑地作绝望状啊……总而言之,大约都会对做妈的这种契而不舍的唠叨表示出无奈和烦恼。于是,读着这段对话,就像看到了一群半大小子姑娘在开声讨会,还看到一群妈妈也很无奈地笑着骂“白眼狼”!呵呵。只是,笑了一遍又一遍之后,突然会鼻子发酸,换一个位置,当我们是儿子、是女儿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常因为这样与母亲的对话而心生出无奈和烦恼,竟不能理解当母亲的那一片心,反而会不耐烦地反吼几句,或不耐烦地转身离开,留下尴尬的母亲独自站在厨房里或餐厅里呢?如果母亲还健在,我们还来得及弥补,可是如果母亲不在了,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去才能找到她,并且对她说:“妈,我想吃你做的鱼”呢?天下母亲!天下儿女!

安静聆听,细微感知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龙应台了。透过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时刻不同心态的书,一点一滴地触碰到,她丰富细腻的内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样桀骜而犀利,用锋茫毕露的文字,呼吁国人为保护环境而努力,为社会腐败而愤怒。 《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她,是那样慈爱而温柔,用一个母亲的赤诚爱意,温暖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给安德烈和飞利浦一个没有遗憾的童年。 《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样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时,用理性的头脑,谨慎的文字传达自己的关切,为他分担成长的烦恼。 而今的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丰富多变的内涵。 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在面对的父母时,仿若在呵护柔弱的婴儿,那般的温柔耐心,细细私语。她知道“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却再也找不到归程的旅人”,她知道“妈妈想要一个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从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快递拿印章来’……”她年迈衰老甚至开始神志不清的妈妈想要的,只是那样平淡而幸福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凝聚着她一生丰盛的记忆,她的爱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恋…… 她也在书中写战争的残酷,贫穷的无奈,写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经相信和不相信的东西,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父亲离世后巨大的伤痛,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喜欢龙应台了。透过一本本凝聚着她在生命中不同时刻不同心态的书,一点一滴地触碰到,她丰富细腻的内涵。 《野火集》中的她,是那样桀骜而犀利,用锋茫毕露的文字,呼吁国人为保护环境而努力,为社会腐败而愤怒。 《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她,是那样慈爱而温柔,用一个母亲的赤诚爱意,温暖孩子成长过程的每一步,给安德烈和飞利浦一个没有遗憾的童年。 《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她,是那样小心翼翼,在安德烈步入青春叛逆期时,用理性的头脑,谨慎的文字传达自己的关切,为他分担成长的烦恼。 而今的龙应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丰富多变的内涵。 这是一本记录她生活点滴的散文。在这本书中,她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母亲在对待日益成长的孩子时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女儿在面对日益苍老的父母时耐心温柔的守候;记录了自己做为一个采访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亲切;记录了她做为一个敏感细腻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闻杜鹃时感受到的那份凄楚和伤痛。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在面对的父母时,仿若在呵护柔弱的婴儿,那般的温柔耐心,细细私语。她知道“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却再也找不到归程的旅人”,她知道“妈妈想要一个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从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快递拿印章来’……”她年迈衰老甚至开始神志不清的妈妈想要的,只是那样平淡而幸福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凝聚着她一生丰盛的记忆,她的爱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恋…… 她也在书中写战争的残酷,贫穷的无奈,写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经相信和不相信的东西,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父亲离世后巨大的伤痛,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我们有了经历才会读的懂

我们从紧紧的挨着母亲的身体到远离母亲再到最后扶着她,我们从没有想过她为什么是我母亲,对她会对我好从没有一丝犹豫。似乎仅仅这一点是“永远存在的” 我们没有想过她的孤独,在我们和朋友聚会时。没有想过她也会哭泣,在我们偷偷舔自己伤口的时候,我们没有想过的太多。。。 直到我们也老了,而她们早已习惯了被忽视而忘记了我们。当看到作者的母亲以为自己回到了童年,而忽然梦醒时轻轻呼唤“妈妈,我妈妈呢!”的时候我的心好像被扎了一般,我们最后所记得的妈妈,再也没有了,没有了

有太多的事,不必追

买来之后就出发去开年会,于是带在身边走了。冗长的会议中间,取出来,夹在大笔记本里,读了一页,眼眶微红、鼻翼渐酸;再读,泪水夺眶而出。桌对面的领导和身边的同事,同时惊诧而视,急忙收起书,擦眼泪。有太多的事,不必追。父母年岁渐长,两鬓生白,我却不在身边,没有目睹那曾经硬挺的腰背如何慢慢弯折,只在一年一会之时,猛然发觉,似乎是又苍老了几分。大社会蹒跚前进,时而踟躇,时而奔跑,挟裹着你我,不知归所。龙应台有大爱,却偏偏也沾着政治,政治面前,人民如蝼蚁、人命如草芥呵。她的取舍挣扎,化为文字,就是这一辑的文章如斯。


 目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