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

作者简介

国内邮局订购代号:4-4

国外邮局订购代号:M443

邮购地址:上海市巨鹿路675号(邮编200040)

邮购定价:4.8元另加3元挂号费


 萌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我至今仍然对自己当初有着那么强烈的文学爱好而感到惊讶,现在想来,这完全是由《萌芽》培养起来的。再看现在的《萌芽》,很难想象,它曾是一本叱诧风云、风靡青少年并铸就了韩寒的杂志,因为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它,我最近一次购买《萌芽》得追溯到韩白论争时,《萌芽》刊登韩寒博文的那一期。作为一本老牌的纯文学杂志,《萌芽》走过艰难时刻,也多次达到了辉煌的顶峰,并且不可避免的走向没落,而没落是正在进行时。《萌芽》创刊于1956年7月,历史系出身的人对1956年比较敏感,因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年代,新中国的百姓物质文化生活都极端落后。《萌芽》这本文学刊物在此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获得了众多读者的拥戴,并长期占据文学刊物的老大位置,成为培养青年文学人才的阵地。封面那鲁迅先生手迹“萌芽”二字大概成为很多人摹写的对象(至少我模仿过)。此后,《萌芽》三落三起直到现在。前两次是停刊后复刊,后一次是读者群流失,以及赵长天出任主编后使其起死回生。1995年是《萌芽》的低谷,在市场化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善的时代,《萌芽》仍然没有进行改革,导致无以为生,据说政府不拨款,连编辑的工资都发不出。于是《萌芽》开始改版。第一期头条是关于申花足球队的纪实文学,编辑们跑到申花足球队员家,挨个进行采访。另一篇主打文章则是约来著名作家苏童的小说。发刊后,杂志社进行市场跟踪调查的结果是,苏童的小说远不如"申花足球队“受人关注”。赵长天说,那一刻,他突然“醍醐灌顶”。“以前做杂志,是做文学圣殿,现在则要一心一意做市场”。我想,绝大多数80后的人熟悉《萌芽》都是先从“新概念”这三个字开始的,而新概念,则是由韩寒炒起来的。现在回过头去看,不得不佩服赵长天当时的眼光以及运气。说他有眼光,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作文教育的失败,以“新概念”为噱头必定能引来极大的关注,同时,中国有那么多的中学生,其中人才济济,不乏写作高手,但他们被中国的作文教育压抑许久,以“新”为突破,必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说他运气,是因为第一届就碰到了韩大才子,一个对中国教育体制不满同时文笔老练一肚子墨水被学校视为叛逆青年的中学生,正符合新概念的理念。“新概念”与韩寒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其门当户对之程度超过了任何一对恋人。他们想不火都不行。韩寒也着实没有让赵长天等人失望,一部《三重门》横空出世,风靡万千少男少女,当时夸张的说中学生人手一册,新概念与韩寒的人气同时节节攀升,以现在的视角来看,这是一次经典的炒作手段,由于其成名之迅速,让老一辈的作家或是所谓专家难以望其项背,于是引发新老两代人的论战,韩寒以一己之力力战群雄与媒体,成为青少年的偶像。新概念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作文比赛了,而是成了一种符号,代表创新与先锋,略带一点叛逆。这当然与传统的作文教育背道而驰,所以新概念在语文老师中并不受欢迎,他们还是希望学生老老实实的看《高考满分作文》,以在高考时取得更高的分数。但是,家长却对新概念热衷起来,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与多所名校合办,获奖者有望直接免试被北大清华录取,这是一个多么诱惑人的条件,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仿佛看到了捷径中的康庄大道。新概念与萌芽就这样火了一把,但是如果你认为它会一直火下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我看来,2005年,《萌芽》已经开始衰落了,现在,《萌芽》必须为它的生存问题考虑,是就这样保持原样坚持下去,还是像1995年一样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从1995年到2005年,《萌芽》辉煌了十年。它的衰落是可以预见的,正如九五年之前《萌芽》因固守其旧有的体制而跌至谷底,在改革十年后,《萌芽》又成了另一种形式的保守,我称之为反保守后的保守时代。在今天,我忽然想回想一下,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抛弃《萌芽》这份杂志的。我记得读高中时,有一段时间曾为其疯狂,每月月底就往书店跑,询问《萌芽》是否到货,并且到旧书摊寻找它的旧刊,可谓它的忠实读者,但是,后来却对它提不起兴趣了,套用现在常用的一句话,我审美疲劳了。《萌芽》的畸形崛起已经为它的没落埋下伏笔。我们看在市场化改革后,《萌芽》的名气与新概念,与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人是挂在一起的。这些人为《萌芽》积攒了大量的人气,在《萌芽》几年的运作中,这一批知名的作家完全可以支撑其发展。这些人风格迥异,各有其众多的读者群,其中以韩寒与郭敬明最出众。我想假如整本《萌芽》杂志的文章全是由韩寒或者郭敬明写的,其销量也足以傲视整个出版界。但是,韩寒没过多久就玩赛车去了,偶尔友情赞助它几篇文章,郭敬明则是过河拆桥,翅膀硬了之后与他的伯乐胡玮莳交恶,靠他们两个来维持人气不太可能了,因为他们的读者群更愿意买他们的书而不是看《萌芽》,郭敬明甚至自己做杂志以比《萌芽》更加市场的手段从一些懵懂的青少年口袋里赚钱。张悦然、周嘉宁虽然也风头不弱,但读者群较小,无法与前两位相比,而且她们的影响力无法持久。周嘉宁的意识流在当时算是新颖,我甚至特意买了一本《陶城里的武士四四》,当时我这个对意识流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伍尔夫《墙上的斑点》的层面上的文学爱好者对这种写作方式羡慕不已,然后多年过去,回头再看《四四》,已经完全没有当初的感受而且也无法将其读完。在前几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取得丰硕成果之后,《萌芽》与新概念都趋于保守了。而“新概念”的保守,正是源于其理念之“新”。由于“新概念”推出了一批有一批成功的少年作家,引起群起效仿。于是,“18岁的孩子写出来的东西像30岁的人写的,这就是成熟,这必定是好东西。少年写手们的小说普遍都有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那种成熟感与深沉,对于社会的看法,对于感情的理解,对于往事的缅怀,对于血腥与暴力的迷恋,对于仇恨的情有独钟,都是以一种难得的冷静来描述的,这是‘新概念’作文大赛很多作品的风格;其次就是语言的富于激情,以及思辨的理性化,这些对于正常的写作者来说都是需要用时间来培养与锻炼的,但是这些孩子们或许从小就有着良好的阅读环境,过早地就接触到了成人们的书籍,再就是孩子们普遍的早熟也是他们写作追求成熟的快感、排斥感性的激情的重要原因。”(《“新概念”:少年写作的另一种八股》)这些小写手们彻底抛弃在课堂上学来的传统的写作方式,刻意求“新”,从而跌进了另一个深渊,喜欢玩弄文字,作品空洞无物与八百字作文如出一辙。作文又回到了“新”的传统道路上。或许那些名校的老师们已经看到了这种变化,所以,获奖者只能获得自主招生名额而不能直接进入名校了。而《萌芽》同样走入死胡同。众多读者反应它每期都是同样的风格,作者也总是那么几个人。《萌芽》杂志社与“新概念”获奖者会签订三到四年的合约,他们的文章自然先发,这种内部的小体制导致其他的写手很难挤进去发表文章,每期基本上是同样的人同样风格的文章,所以,一个网民表示,《萌芽》只要买一期就够了,反正每期都是一样的。《萌芽》在如此保守的时代,本来有很好的改革机会,却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就是“韩白论战”。“韩白论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虽然它发生于网络上,但是传统媒体若能抓住机会照样能从中分一杯羹。《萌芽》介入了,转载了韩寒的博文,我想这一期杂志销量必定增长了不少。但是,它错就错在没有坚定的标明立场。杂志只是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转发韩寒文章,同时注明文章都是作者观点与杂志无关。在这个话题就是销量的时代,《萌芽》错过了。倘若《萌芽》坚定的标明支持韩寒,同时组织写手大写文章声援,必能引起更高的关注度,杂志可以借此成功转型,不是专做青春文学(其实它纯粹是言情小说),而是加入文学评论与杂文,那么它就不会被读者批评模式化了。再者,韩寒好歹是你《萌芽》一手培养起来的,自己的孩子都不支持,多么令人心寒。(我当时看到那句注明的话就及其不爽)。80后在成长,而《萌芽》却没有成长。《萌芽》的铁杆粉丝一代成熟了,你难道还能让他们阅读你十几年不变的文章?他们的流失是必然,或许一部分人会因为情感上的忠诚,每年依然订阅《萌芽》,但是,更多的是,将这个曾经伴随他们成长的名字渐渐遗忘。而《萌芽》的变革,却是将读者定位为90一代,培养了更多的90后写手。而在今天这个网络化高度发展的时代,90后比以前的80后有着更多样化的阅读选择,就是网络。网络文学的低门槛使得越来越多怀才不遇的文学青年将目光对准网络,在网络上,想写文章就写文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当然,不能违反和谐),没有《萌芽》的小体制。而且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学也开始与网络文学合作,好文章很有可能被伯乐发现,从而进入传统文学领域。同时,网上阅读的方便(不用每月等杂志)以及海量的文章,当然,还有免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在这种情况下,《萌芽》的衰落已经是必不可免了。2010年2月10日,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在青松城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4月1日,63岁的赵长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萌芽》的未来一定是不容乐观的。所以,《萌芽》现在正在筹备建立自己的网站,由电子期刊渐渐地取代杂志。这或许说明,《萌芽》的危机已到了不得不救的时候了。
  •     在昨天的晚饭过后回到住处,心里有了久违的感伤。猛然感觉在过去的四五年时间里,我都是浑浑噩噩地过去的,我忘了什么叫心底的声音,我只知道我面对现实的压力,我忘了过去单纯地只是喜欢读些文字,我只知道我需要很多生存的技能。在今天的晚饭过后,脑海不知不觉出现了久违的高中时代,我看萌芽,就是那段时间。在高二的某一天中午,在校门口报亭中拿起了我的第一本萌芽,一本封面很有亲和力的杂志,下午的上课时间里,我掉进了这个有动人味道的陷阱,然后一本本的开始阅读,很自然的。在繁杂的公式和教条的文字轰炸下,萌芽的文字像是一只时间凝固剂,每次开始阅读完成之后,我会有种从某个世界跳回教室的感觉,只是心里还激荡着那些文字。很多很多细细地文字,让我动容,这种动容是一种让一个七尺男儿想要洒泪的冲动,我现在知道只有当你全身心的投入一件事情时,情感也会随它起伏。在这个雨后安静的夜晚,我在异乡的某个房间中,回想过去的四年多时间,难以名状的感动?少吧。完成一件事情后的踏实,少吧。用文字记录思想的欲望,少吧。忽然之间,就在这个夜晚发现那一潭清澈至今还在我心底,它微微的涟漪轻轻地就将我过去的四年时间抹去。成人的世界,我现在还只会应付,应付了很久,我剩下的也只是应付,因为我的情感一直都被冷冻,久而久之它也麻木了。庆幸吧,那一潭清澈还在,我的萌芽时代。09年4月19日于重庆
  •     曾經最愛的一本雜誌 每一期都會去買,如果沒有買到,會失落好一陣子,好久好久不能釋懷,到處看誰有沒有可借 三兩好友,拿在手中,不覺得分量沉重,卻也憂心忡忡,會好看么這一期,這一期,會有我想看的文章么 那個時候上課,會偷偷把萌芽放在書本下面,一直看一直看,老師下來的時候又及時用課本蓋住 那個時候晚上,在昏黃的檯燈下,讀書累了,帶上耳塞,一邊聽搖滾一邊看萌芽,這是屬於我的凌晨三四點的時光 那時候會反復把一本雜誌看好幾次,一個月就那麼一本,讀的速度太快,就再無興趣可言,可還是一直翻一直翻,不知不覺已到底,很多本也已經翻到爛了,而線如今也安靜地躺在我的書櫥中,偶爾也會沖一杯咖啡,坐下來慢慢回憶,那篇文章,那個人,還有那個時間 其實一本雜誌,到後來,會讓你想起很多東西,你會想起當時與你一起看這本雜誌的人,你會想起當時你在課堂上看雜誌時老師的目光 那時候高中,書包裡必然會放一本萌芽,新的或者舊的 很多人覺得萌芽過於文藝,瞭解性僅存在與知道韓寒和郭敬明是從裏面出來的,卻不知道裏面其實還有更多好的作者,只是他們少一個機會,不被那麼人理解 那些陪我看萌芽的人。 你們 現在好么 在天涯的哪一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