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0607494X
作者:[英]庄士敦
页数:214页

作者简介

本书讲述了作者庄士敦担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教师期间,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19年,庄士敦开启了自己的帝师生涯,成为了溥仪的老师。这一年溥仪14岁,庄士敦45岁。庄士敦带着先进的西方思想与现代科学步入紫禁城,为这个古老皇宫带来了新气象。庄士敦的到来让自幼封闭宫中的溥仪大开眼界。在这位洋夫子的引导下,溥仪戴上了眼睛,剪掉了辫子,在宫里装上电话,骑起自行车。庄士敦则对这位特殊的学生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
在本书中,庄士敦以洋帝师的独特视角,披露了末代皇帝在紫禁城中的生活细节,以及大量鲜为人知的宫廷文化、习俗和秘事,也从他的立场回顾和反思了清王朝灭亡的全过程和历史逻辑,讲述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溥仪最终丧失特权,离开紫禁城的惶恐生活,将溥仪经历的人生落差描述得惟妙惟肖,能让读者看到鲜活的历史场景。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1898:戊戌变法
第二章 维新运动的失败
第三章 1898-1901:太后反击与义和团运动
第四章 1901-1908:光绪皇帝的最后岁月
第五章 慈禧太后
第六章 1911:辛亥革命
第七章 清室“优待条件”
第八章 大清皇帝和洪宪皇帝
第九章 1917:张勋复辟
第十章 《松寿老人自述》
第十一章 紫禁城:1919-1924
第十二章 帝师
第十三章 黄昏中的清廷
第十四章 内务府
第十五章 少年皇帝
第十六章 君主制的希望和梦想
第十七章 龙的躁动
第十八章 龙振双翅
第十九章 龙凤呈祥
第二十章 阴谋与计策
第二十一章 御花园
第二十二章 颐和园
第二十三章 十一月五日事件
第二十四章 龙的困顿
第二十五章 皇帝出逃
第二十六章 龙归故里

内容概要

庄士敦(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国人。他是“辛亥革命”之后,惟一进入小朝廷的帝后生活之中,并在紫禁城中生活过的外国人,也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拥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在华生活工作三十多年,醉心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后成为著名汉学家。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学科的老师,备受溥仪的敬重,师生情谊深厚。1930年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其间,庄士敦指导过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庄士敦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从北京到瓦城》《佛教中国》《佛教徒的中国》《威海卫狮龙共存》《儒教与近代中国》《中国戏剧》等。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如果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这个系列策划的初衷是变换视角,由旁观、客观来印证、补充或者颠覆主观,让我们得以从局外人的立场反观中国的历史与名人的话,庄士敦笔下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溥仪》应是一个例外。庄士敦的经历和身份使得他对中国对清廷有着强烈的卷入,因此,整本书的样貌就有了鲜明的特点。超出了纯粹客观的叙述与评价,变得有血有肉。庄士敦的讲述自1898的戊戌变法至1930的溥仪离开天津前往满洲止,是清廷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和激烈嬗变的阶段。他的教职则分为两个阶段,从1919年开始到1922年11月皇上大婚,再从皇上大婚到1924年皇上被驱逐出宫。在庄士敦的亲见亲历中,光绪、慈禧、荣禄、醇亲王、溥仪等等有了与世人眼中完全不同的面目。而在我的眼中,人,才是历史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抛开对事件和环境的描述,我更关心庄士敦眼中的一个个人。关于光绪,庄士敦说道:“当岁月的激流最终沉淀下去的时候,睿智的历史学家们会把光绪皇帝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给他一个公道的评价。”在慈禧或者说在中国以孝道为天的文化背景中,即使强悍如康熙,在很多时候仍然要体现对太后的尊重。这也是西方人很难理解的为何太后的地位会在皇帝之上的原因。而当光绪试图选择一个可以制衡反对派的人的时候,不幸的是他选择的是袁世凯。而对于这个人,我们也不能单纯指责光绪看走了眼,因为之后,他一次次走向了背叛。关于慈禧,在西方人与东方人的评判中迥然不同,西方人普遍认为,她有着高超的政治艺术,“使得一个庞大的朝廷在没有天子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运转”,而庄士敦毫不留情地对此进行了批驳:“慈禧只不过是一个无知的女人,她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为所有的坏事负起责任”。“她所受的教育和她所处的环境以及她本身性格和智商上的弱点,使得她很容易成为一枚棋子。”那些保守派的棋子。因为,“爱慕虚荣”是她最为突出的缺点。至于溥仪的父亲醇亲王,有个有趣的说法是“清朝始于摄政王,终于摄政王。”醇亲王是个好人,但不是好的摄政。因为他感兴趣的不是政务,而是戏剧。办事毫无效率,缺乏勇气、责任精力和意志力。庄士敦对此的言语是:“如果有两套方案拿给醇亲王看,我们完全可以让他选择一个,然后执行他没选择的那一个。”但除醇亲王之外,找出一个更合适的几乎不可能。对应众说纷纭的溥仪,庄士敦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才华横溢,风趣幽默,与人为善、擅长艺术,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他化名“邓炯麟”向北京的报刊投的诗稿,多次被发表。编辑一直查找这个人而不可得。但同时,庄士敦也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两面的矛盾型性格,在他的另一面——浮,轻浮,并在小事上过分固执。回望历史的时候,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总会时时浮出水面。让人不得不为之喟叹。多一重视角,多一份客观,拨开迷雾,我们可以越来越贴近所谓的“真相”,然而,也只是贴近而已,真相,终不可得。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2016.10.8-10.11 看完末代皇帝的电影过来的,了解那个时期的局势。溥仪个人也是有点人格魅力的吧。书里没有电影里写的溥仪那么脆弱,孤独,虽然被囚禁是个事实。书里更多是介绍那时候的局势,很少关于溥仪私人生活的描述。
  •     因为末代皇帝来看的
  •     其实是耍赖皮的。前半本几乎没怎么提过溥仪虽然我也明白这都是为了交代背景和铺垫,但是我还是只想多了解他。
  •     和《末代皇帝》前半段一模一样,但前半本书写的背景太多,没有切合溥仪真正的生活,后半本书呢,则庄士敦开始远离了溥仪,并不完全了解他所做的事和内心的状态,总而言之难以当成史料,更多的是史迹趣味阅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