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书评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020099564
作者:刘心武

有些话矫情到死

有些话真要看吐了。作家写个书非要这么赤裸裸地表忠心?人物都很“典型”,——为了讲故事不得不塑造出含有某一特点的人物。作者有心把小说向纪实靠拢,就别整这些虚的,薛纪徽说了,“甭装孙子。”最讨厌的人物是慕樱。当然别人喜欢我也不反对,很主观的事儿。其次讨厌荀磊。这个人物完全是被作者写傻逼了。书里的青年知识分子可都够小资的,听音乐全是西洋的,谈吐也离不了西方文学,也是够洋派。书里的知识分子也都很博学,什么知识都信手拈来,这真的不是空中楼阁吗?我看这些80年代的知识分子比当代知识分子都博学。我认为作者完全是把一些需要查阅资料才能说出的知识,全让人物不经意间随口说出了。比如荀磊,顶多一个“翻译家”,对钟表文物却有惊人的判断力。我也质疑那个年代的教育,国内培训一年,去英国两年,回国就成了“家”,能翻译全书,同时生活品味也完全靠拢西方,这现实吗?相比之下,我认为我们时代的教育简直太落后了。这群知识分子也真够酸的,比如荀磊,聊天都能聊出满嘴“历史命运使命”,还有“自我意识复苏”“民俗美”不一而足。真让我等新时代大学生自惭形秽,随便拿出哪一个话题都无法如此深入。读书前看简介,说全书只写了发生在12小时内的事情。于是还有什么说的,必然是不停插叙啊。所以结构上我也没觉得多么惊异。刘心武一个成都人,这本书却写出了满篇的京片子。挺逗。当然某些社会心理,现象等的分析还是很精彩的。

无主之书

首先说一点,《钟鼓楼》很好看。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可读性强,之后再谈其他。结构很有意思。全书从章节上看,总共就只写了早上5点到下午5点的事情,也就是说只是一天中发生的事。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本大部头的书我没读过,因为知道肯定读不下去,多半弄不明白,虽说如此,简介总归是看过的,知道这本书也是只讲了一天的事情。不过,《尤利西斯》是意识流,《钟鼓楼》可不是。关于刘心武老师,说起来还是他研究《红楼梦》更加广为人知吧。小说方面,我只读过开伤痕文学风气之先的短篇——《班主任》,长篇没有读过,此次得到多看书券,正好换得一本。读完全书,发觉书中并没有一个主角,而是展现世态百象,有点像《红楼梦》的叙事方式,可红楼也还以贾黛为主,《钟鼓楼》可就很平均了,我还是第一次读到如此“平凡”的小说,人物众多,经历却毫无一点出奇之处,说得上是对日常生活的“零度还原”。不过,主角虽然没有,主线倒是有一条:婚宴的举办。调侃地说,钟鼓楼才是本书主角,代表着时间;或者如书中第五章第一节标题所言:本书的一个大主角——四合院。可以说,每一小节都可以单独成立,感觉就像短篇小说集,因为前面需要为读者一一地介绍人物,但是除前两章是最接近独立短篇的存在外,后面几章相互间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了:某一人物的行为总会或多或少地对他人产生影响。如同先广撒网,然后收拢一般,也像蛛网交错,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赞赏其行文和结构。看得出,作者是在有意模拟现实中那些看似微小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可贵的是,每一节读来都趣味盎然,不会觉得枯燥。前期的铺垫与后面的矛盾爆发拿捏有度(其实也是个小矛盾,日常中哪有刀光剑影),不会给人留下刻意为后文布局之感。书中至少有两节用来专门介绍四合院和钟鼓楼,对这两段我是略读,因为大段大段介绍长文较为乏味,稍稍有点脱离于故事之外,有兴趣者可细读,涨知识。最后,这本书是完全没有结尾的。嗯?我居然完全不觉得惊讶和愤怒,其实也很正常。本书讲的是一群性格、身世各异的普通市民的故事,会产生何种结局都不足怪(或者说平凡得让人没有探究的欲望),因而一点也不会觉得不对劲。同时,作者在全书末尾也以自问不答的形式,列出了读者想知道但书中并未给出答案的一些问题,大概也是为了堵住读者之口: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没写可不是因为疏忽了。但有个地方有一个问题,人物的对话太书面了,不像口语,例如末章旬磊对秀藻说的一大段话,正式得简直就是公文了!这个应该是个例,毕竟之前的对话都夹杂很多京片儿,没有这种情况。作者对普通人的行为、心理把握十分到位。例如书中给我很深印象的那位詹姨,对于她的多嘴多舌、心直口快的个性真是惊得“五体投地”,虽遭人忌,却是副热心肠。各位周围应该不乏其人吧?话说,那年代(八十年代)北京结婚都这么迷信么?而且也真够复杂的。另外,书中对那条鱼的描述完全把我恶心到了,估计是真有其事。


 钟鼓楼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