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11350623
作者:武志红
页数:256页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86 彻底被控制的结局常是被抛弃 - 86 彻底被控制的结局常是被抛弃

我们都不容易看到并尊重恋人爱的逻辑,相反,我们都执着于自己爱的方式上,并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这就导致了孤独,并且越相爱越孤独。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页 - 实拍图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219页

当我们先找到自己的心,再能感应到别人的心乃至万物的灵时,孤独就消失了。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和别人,和其他万物都是同一个存在。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31页 - 拆掉自恋的高墙——我们都是受虐狂吗?

有些强迫症患者每天洗手近百次,把手洗破了都停不下来。看上去,他们是在追求极端的洁净,但如果深入地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潜意识中必定藏着对“脏东西”如欲望的渴望。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03页

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常常不是外在力量上,而是人格力量上的。并且真正自信的人,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8页 - 8

印度哲人克里希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怎么做到这一点呢,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是,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会自然映现。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给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会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与它对抗,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处,随即就可以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如实地看到恋人的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头脑中建构出来的形象。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43页

“小我”的重要特征是自恋和二元对立。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9页

对关系的渴求是最本质的生命渴求之一。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207页

比起“大话西游”系列,《西游·降魔篇》有一个理念上的进步。前者中的魔性都是贪婪,后者中的魔性,则都是如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说的“恨是爱而不能”。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76 支配者常意识不到自己爱否定人 - 76 支配者常意识不到自己爱否定人

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47页 - 第一章 拆掉自恋的高墙

苏格拉底说,知道得越多越明白自己无知,而只有接受自己的无知状态,才可能知道更多。相反,那些总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人,也就是真的无知了。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5页 - 第一章 拆掉自恋的高墙

即使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平常事,像在与别人的争论中,迫切地希望打败对方,以证明自己是对的,仍然是“小我”对死亡的恐惧而引起的。如果你以你的观点自居,把你的观点等同于你的“我”,当你错的时候,你这种以思维为基础的自我感就会严重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你的“小我”不能承认错误,错误就等于“小我”的死亡。——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206页

并且,所谓的一切丑陋,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松子被嫌弃的一生》中,小说家八女川自杀前留遗言说:“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份遗言现实中有人说过,就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如此强烈的对生命的否定,原因很简单—没有被爱照亮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羞愧。因这份羞愧,而觉得自己存在着的一切都是丑陋,但一旦有爱的光逐渐照进来,存在着的一切都是荣耀。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55页 - 第一章 拆掉自恋的高墙

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31页

二元对立是心理学所说的自我结构,也即“小我”的核心机制。“小我”主动产生的念头势必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力,所以我们并不能“心想”出一个美好的新世界来,而“小我”所追求的“好”总是由别人的“不好”来衬托的。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66页 - 第二章 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1、权利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59页

无论是在社会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望。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21页

我们所执着的一切看法中都藏着类似的洋洋自得,如果能清晰地捕捉到这种洋洋自得,就可以部分地放下了。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他否定你,是希望你听命于他 - 他否定你,是希望你听命于他

《不要用爱控制我》
没有人发现我的控制欲,因为我是一个对待朋友很有友善的人。但当周围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发火,我以为那是‘发神经’…每次这样后我都很自责,类似这样的行为会发生在我与妻子之间:
1.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受到孤独和被拒绝。
2.表现的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漠地说“没什么”。
3.如果她问我问题,我就发火。
4.我总是说她的错。
5.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这个男人这么做,是因为他潜意识追求这样一个结果:希望太太彻底认为自己不行,而认为他行。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页

45
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存在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存在。这体现的就是合一,就是爱的开始。在存在更深的层面上,你与万物是合一的。
47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喜欢使用评价的人喜欢确定感,说起话来斩钉截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势必能容忍甚至喜欢模糊状态。
这是因为,评价源自“小我”,而“小我”无比自恋,真以为自己知道一切、能左右一切,所以喜欢评价的人就喜欢表现“小我”的自恋。相反,富于创造力的人不会急着去解释。他们知道,所谓的模糊状态,也即自己的真我还没有和事物的本真相遇。这时,假若急着去解释,就是强行将小我强加给事物,于是就远离事物的本质了。所以,容纳模糊状态也就是他们的真我和事物本真慢慢相遇的过程。
52
亲子关系中,父母经常使用的逻辑是:我对你这么好(A),你必须听我的(B),否则你就不是好孩子(C)。
55
自恋幻觉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是压制对方的存在感,最终导致对方试图远离自己而损害了关系,这是我们陷入孤独感的根本原因。
怎样才能打破自恋幻觉呢?一个关键是,彻底明白自己做某事的初衷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是自己的选择,所以是自己为这一选择负责,而不是别人为自己负责。
这个逻辑就斩断了ABC三个环节的纠缠。既然我做A是为了自己,那么B就不存在了,而我也就无从发出C的信号了。
59
宏大的理想主义和亲密关系中的“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一样,都是貌似将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但他们之所以对别人那么感兴趣,不过是渴望将自己的自恋幻觉强加给别人而已。
无论在社会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放下对别人的控制欲望。
而且,一旦我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真正尊敬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选择范围,懂得感激已经拥有的一切,从而可以更深沉、更踏实的活在当下,活在真实的世界中。相反,当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是集中在别人的身上时,你的世界就很容易是一个怨气冲天的世界。
65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即玩这种游戏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这样一来,这个关系就失衡了。这样的人,他看似在乎你,其实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会诱导你强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而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他会视而不见,他既不关心你的想法,也拒绝真正了解你。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受压制,因为只有你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对他,他才会满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会满意。
权利的投射性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相辅相成,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孤独的游戏。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后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无能,你很强大,我必须听你的。如果一个执着于权力游戏的人碰上一个执着于依赖游戏的人,两者会相处得相对比较默契。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你不让我依赖,你就是不爱我。
接受独立的“坏我”,走出依赖。
75
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真正了解你。
78
支配者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强化版的“我行,你不行”,他会绝对的,一贯的认为“我行”,同时又绝对的、一贯的认为“你不行”。
所谓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即他感觉自己绝对行,或者说,他的支配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时,他就会展示“我可以为你做一切”。
不过,支配者这样做时,他藏着一个假定的条件——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他们不仅会收回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还会施出霹雳手段,以惩罚不听话的恋人或家人。
彻底被控制 等于 被洗脑
彻底被控制的结局常是被抛弃
埃文斯认为,男人超强的支配欲和女人超强的依赖,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恐惧。恐惧什么呢?分离!
90
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理解便可达成。
92
记住她原来的样子,这是我能送给我们彼此的最佳礼物。
如实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爱恋人本来的样子,这也是我们活着的每个人应该努力做到的一点。
102
她不接受他投射过来的自卑是明智的做法,因为一旦她接受这种投射,她就是承认自己不行了,那么,以后这个老板就会继续蔑视她。相反,她讲这个投射给挡了回去,暂时会令老板觉得不舒服,但这个老板因而会知道,他继续向她投射心理垃圾是要付出努力的,于是他以后会有所收敛。
她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这样的人会本能地识破你的假自信,从而不会接受你投射过来的心理垃圾。但同时,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假若你真的在他面前袒露你的脆弱,他不会看不起你,相反会一如既往地尊重你。
131
心中充盈着爱与被爱的体验的孩子,是不会太乖巧的。相反,他们会醒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而不怕给父母添麻烦。同时,他们也会努力的去表达自己的爱,而不会轻易退缩。
有能量的孩子,比乖巧的孩子更健康,也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
145
可以说,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共同需要。通过鬼故事,父母和儿童共同将“坏”的东西投射到鬼故事上,于是他们之间的分裂变弱了,这个最重要的关系得以保护。
150
过于偏执的理想化背后藏着的都是严重的分裂,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相比对于养育者的宽容,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坏我”的宽容,这是一个尤其难以实现的工作。
159
于是,当这个人欺压弱者时,他一方面会希望欺压成功,可以将自己“内在的小孩”完美的投射到对方身上;另一方面也渴望弱者能够奋起反抗,假若弱者真反抗了,将他彻底打倒,这时欺压者反而会尊重弱者的反抗,甚至还会感激弱者这么做。
因为,弱者将扮演强者的他打翻在地,这就实现了他的“内在的小孩”的反抗愿望。
170
那些最不受宠的孩子,反而常是最“孝顺”的孩子。他们在成年后为了得到父母的欢心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以至于严重忽略自己的配偶和孩子的幸福。
通过贬低奉献者的生命价值,接受奉献者的愧疚感降低了。
那些只付出不索取的人,他们很少会得到接受他们帮助的人的尊敬,甚至一些人对恩人仇恨胜于对其他所有人的仇恨。
183
每个人都在坚持自己的逻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逻辑看对方。结果,越爱就越孤独,因为越爱时就越坚持自己的逻辑,而这时就看不到对方的存在了。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60页

如果这个社会中普遍的逻辑是谁欺负我,我反击谁,那么这个世界要美好很多。但不幸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的逻辑是,强者欺负弱者,弱者欺压更弱者。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38页

心理学学到最后,就会失去同情心。因为你总会发现,在不是非常明显的强迫情形下,不幸总是不幸者自己选择的结果。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20页 - 拆掉自恋的高墙——远离你自我实现的陷阱

即使最消极的人也一样是超级自恋的。所谓绝望,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而是最严重的自恋,也是最大的执着之一。绝望的核心是不甘心——“为什么我就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以及“我怎么做都没有用,这一点上没有谁比我更聪明”。最终选择自杀的人,一样是处于自恋中,要么是复仇,要么是不愿意面对真相。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页

认同上瘾的人需要连续不断地得到认同,否则他们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除非别人说他们行,他们才认为自己行。他们的安全感完全依赖于外部的肯定。对认同上瘾的人的座右铭是:要是别人不认同我,一定是我做错了事情。或者更糟:要是别人不认同我,一定是我有什么问题。
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的萨满依格加卡加克曾说: 生命远非人智所及,它由伟大的孤寂中诞生,只有从苦难中才能触及。只有困厄与苦难才能使心眼打开,看到那不为他人所知的一切。 所以,拥抱你的痛苦,这是成为你自己的必经之路。
自恋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即我前面提到的,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围绕着这种感觉的,是自己很少能察觉的一些预言,如“我早就知道事情会这样运转的”。 这种预言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即如果我有了一个什么样的预言,我就会只关注与这个预言相符的信息,并且会将事情朝我所预言的方向推动,而事情一旦背离了这个预言的方向,我会很容易受到刺激。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自恋的幻觉呢?下面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首先,去认识自己围绕着自恋所建立起来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即便最消极的人也一样是超级自恋的。所谓绝望,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而是最严重的自恋,也是最大的执着之一。绝望的核心是不甘心—“为什么我就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以及“我怎么做都没有用,这一点上没有谁比我更聪明”。最终选择自杀的人,一样是处于自恋中,要么是复仇,要么是不愿意面对真相。
其次,去认识自己的幻觉被打破时的恐慌和愤怒。如果知道愤怒从哪里来,就可以少发脾气了。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恐慌的含义,就可以少去控制别人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去认识我们为什么会执着于那些想法,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形成我们自恋的幻觉的养料。
“小我”需要痛苦
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我们很容易被我们的想法所控制,因为我们认同了这些想法,将这些想法等同于“我”,如果放下这些想法,就好像“我”要消融一样。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相的某种形式。 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摘自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
不过,“小我”的核心内容是一对矛盾:对痛苦的认同和对抗拒痛苦的武器的认同。
人会恋念曾经的苦难。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和苦难抗争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对抗苦难的武器。但是,如果没有苦难了,武器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试着去问自己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你很容易爱上你发明的武器,你不愿意它被放下、封存甚至销毁,你无意中渴望它一直发挥作用。这就意味着,它所针对的痛苦应一直存在下去,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本来是用来消灭痛苦的,但最后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武器的存在需要以痛苦为食。 这是一种特定的联系,即某一种武器总是需要以某一类痛苦为食。 每个人的命运中都有一种似乎特定的、频繁出现的痛苦,而它之所以不断轮回,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的“小我”所创造的“伟大”武器需要它。
“小我”的产生
张德芬说,我们多数人最初在自己家中会获得两个经验: 第一,学习否认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等一切内在的东西,而以父母的外在标准来看待自己; 第二,否认自己的价值,深深地认为自己是一个弱小的、无能的小东西,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 这两个经验结合在一起,会令我们对“好我”特别执着,对“坏我”充满恐惧。
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是自恋的,他会认为,周围一切事情的结果都是他所导致的。当妈妈亲近他时,他会认为,是他此时的想法或行为令妈妈亲近他,所以他此时的“我”就是“好我”;相反,当妈妈疏远他时,他会认为,是他此时的想法或行为导致了这一结果,所以他此时的“我”就是“坏我”。 这是最初的“小我”的产生。
这是一对矛盾,“坏我”总是“好我”的对立,一个人意识上对“好我”很执着,也意味着,他潜意识上对“坏我”同样很执着。
受虐者有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你伤害了我,所以你应该对我的痛苦负责。
“小我”对幸福和快乐并不感兴趣,“小我”最感兴趣的是“我是正确的,我早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谁比我更聪明啊”。 那么,成为受害者是最容易获得正确感的途径,施虐者一旦发动攻击,那么他们就铁定被按在道德错误的位置上了。 此外,以受害者自居还意味着不必对自己的人生负有责任。在受害者的内心中,负有责任意味着“我是错误的”,这就挑战了“小我”的自恋需要。
投射和认同的游戏
咨询室中的沉默,就是心理医生在限制自己“小我”的表达。当心理医生的“小我”在咨询室中退位时,来访者的“小我”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退,而被“小我”所掩盖的东西就会映现出来。 每个人的“小我”都活在自以为是的投射和认同的游戏中,即“小我”假定自己早就掌握了自己人生和周围世界的规律。而在人际关系中,“小我”会将某些东西投射到对方身上,对方一旦有了反应,“小我”则会特别关注符合它所投射的内容。放到咨询室中,即来访者在传递信息时已做了假定—“我早知道心理医生会怎样反应”,并会在心理医生的反应中寻找符合自己假定的内容。 来访者的投射很多时候会取得成功,心理医生会不自觉地中了来访者“小我”的圈套,而认同来访者投射的内容并给予回应。 例如,习惯依赖的来访者,会表现出“我这么无助,请你帮帮我”的样子,而心理医生则会对这样的来访者给予分析和建议。然后来访者会表示,医生你太棒了,你真是我的大救星,而心理医生也有了价值感…… 这是来访者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而心理医生也会有自己的投射与认同的游戏。一些在咨询室中很强势的心理医生,他不断地说话,不断地接话茬儿,其实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作为一个心理医生的价值感而已。 假若心理医生和来访者都在喋喋不休地说话,那么,他们的话茬儿可能看上去接得特别好,但事实上,这不过是两个人孤独的心理游戏而已。尽管来访者的一些“问题”会暂时被解决,但根本上会强化来访者“小我”的逻辑,让他对自己的这些逻辑更执着。
两个人都喋喋不休地说话时,看起来是他们彼此理解,但这常常是一种假象,他们其实看到的都是自己:我在你的讲话中索取我“小我”的养料,你在我的讲话中索取你“小我”的养料。因为两个人的“小我”貌似很像,所以两个人都以为遇到知己,但这不过是遇到了自己的投射而已。
德国哲人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称,绝大多数人都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将“我”等同于思维。关于这一点的最经典表述是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
思维只不过是“真我”的一个功能而已,而我们却将思维视为“真我”自身,这导致了我们各种各样的问题。 “真我”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我们能与“真我”合一,那么我们将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相反,由无数种思维组成的“小我”是一直处于变化中的,所有的想法都是有严重局限性的,而每一个想法的消失都会令“小我”感觉到自己要死去,所以,惧怕死亡的“小我”会极力维护自己的想法,以此维护“小我”的恒定性。 这是我们喜欢评价的根本原因,评价自然是来自思维,而我们如此挚爱评价,是因为我们多数情况下将“我”等同于思维,但这只是“小我”而已,而非“真我”。
“小我”的重要特征是自恋和二元对立。自恋,即“小我”会认为自己左右着世界,而“小我”既然是由无数种想法组成的,那么这种自恋的具体表现就是捍卫自己的所有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什么,都急于将其付诸实施。 二元对立,即“小我”是矛盾的,“小我”的任何一个具体想法都有其对立者。譬如追求成功的对立是惧怕失败,渴望快乐的对立是惧怕悲伤…… 二元对立带来了冲突,“小我”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想法的争斗,这种内部冲突令“小我”感到痛苦,于是“小我”渴望将内部冲突转化为外部冲突。那样的话,“小我”的痛苦不仅会有所减轻,而且外部冲突中的优势感还满足了“小我”的自恋需要。 结果,原本内心中喋喋不休的念头的争斗变成了外部的争斗,而评价便是外部争斗的初级表现,再发展下去便是控制、暴力和战争。
投射性认同,即我将我的东西投射给你,你认同了我的投射,并表现出我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所渴望的行为。如果精确地表达其逻辑,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 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你就会得到C。
检验我们是否为自己生命负责的一个简单标准是:我们是否在抱怨。抱怨就是自恋幻觉的C部分。如果C产生了,那前面势必有A和B。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的,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即玩这种游戏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中藏着一个“你必须如此,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它完整的表达是:“我以我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1.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2.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3.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4.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相辅相成,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孤独的游戏。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后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无能,你很强大,我必须听你的。如果一个执着于权力游戏的人碰上一个执着于依赖游戏的人,两者会相处得相对比较默契。
我们都执着在自己的逻辑上,并且,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只是一套逻辑。我们会自动认为,越危险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执着在这一套逻辑上,只有这样做才能拯救自己。
一个执着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几乎都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抚养者的欢迎的,并且会受到表扬;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的自主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起码会导致抚养者疏远儿童。所以,这个儿童早早就会发现,要想拥有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他越没主意、越无助,抚养者便会对他越好,和他越亲密。
现代心理学发现,一个人想和你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外部关系,就意味着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
成就动机
一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 心理学家认为,成就动机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一个人成就动机的水平等于追求成功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倾向的强度。所以,前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强;后者越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就越弱,因为如果太害怕失败就会不敢接受挑战,从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高成就动机者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开拓精神,喜欢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他们富于创造性,总是力图将每件事做得尽可能地好。 2.具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3.正确的归因方式。他们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总是从自己身上寻找答案,并改变自身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改变自己是最容易的,但低成就动机者总是把成功归结为外在原因,如运气,于是自己不去努力改变自己,从而丧失了进步的机会。
霍纳是最早研究女性成功恐惧的美国女心理学家。1968年,她请女大学生构思一个故事,其开头语为“第一学期末,安妮发现自己在医学院的班上名列第一”,而对于男大学生,开头语中的“安妮”改为“约翰”。结果发现,68%的安妮的故事比较悲惨,典型的故事是她取得事业成功,但在婚姻上不幸,要么是迟迟找不到另一半,要么是离异。相反,91%的约翰的故事比较幸福,最终的结局多是“才子佳人”,不仅取得了事业成功,还找了一个漂亮老婆。 霍纳由此提出女性有恐惧成功的倾向,原因在于社会和家庭给女性的定位是柔弱的、被保护的、不出头露面的,所以成功就意味着对这种性别角色定位的挑战和背叛。我国研究者也做过类似的研究,都验证了霍纳的结论。

不过,女性并不是恐惧所有方面的成功,在符合女性性别角色定位的职业上,譬如护士、音乐、演艺、文学等方面,女性的成功恐惧就比较低。相反,在女性的传统领域,男性倒明显有了成功的恐惧。
挫折商的英文简称是AQ(Adversity Quotient),是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概念。 1997年,斯托茨在《挫折商:变挫折为机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挫折商。简而言之,挫折商就是一个人化解并超越挫折的能力。2000年,斯托茨又出版了《工作中的挫折商》一书,从此以后,AQ成了职场培训中的重要概念。AQ不只衡量一个人战胜工作挫折的能力,它还衡量一个人战胜任何挫折的能力。面对同样的打击,AQ高的人产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一家电信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高AQ员工比低AQ员工的销售额高出141%。其他研究也发现,高AQ员工的生产能力、创造力和沟通能力也显著好于低AQ员工。并且,高AQ的病人在手术后恢复得也远比低AQ的病人快。
宿命的重复
在心理治疗中,或者在一切亲密关系中,这都是很关键的一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逻辑。我们认为,自己的某些特质是“好我”,这些特质可以让自己维持并促进某个关系的发展;而自己某些特质是“坏我”,这些特质会导致一个关系的疏远甚至结束。 因此,当我们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好我”,并刻意压制“坏我”;而当我们想与一个人疏远时,就会表现出“坏我”,而不再表现“好我”。 譬如,一个依赖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他会表现得非常依赖,有时就是所谓的“可爱”。相反,一个支配者,当想与一个人亲近时,就会表现出非常有能力的一面。 这时,如果那个人中招了,真的在我们表现“好我”时与我们亲近,并在我们表现出“坏我”时结束与我们的关系,那就意味着,我们的逻辑再一次得到了强化。 这是导致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本所在。例如依赖者总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依赖;支配者则会发现,别人之所以不接纳他,好像总是因为他还不够有力量。所以,每当遇到一个危机事件,我们都会进一步强化自己的逻辑,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僵化。 假若说治疗能发挥作用的话,关键点就在于,心理医生帮助来访者明白,他可以不必对那个逻辑那么执着。也就是说,他的“好我”并不一定会促进关系,而他的“坏我”也并不一定会疏远关系。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47页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喜欢使用评价的人喜欢确定感,说起话来斩钉截铁,而富有创造力的人势必能容忍甚至喜欢模糊状态。
  这是因为,评价源自“小我”,而“小我”无比自恋,真以为自己知道一切、能左右一切,所以喜欢评价的人就喜欢表现“小我”的自恋。相反,富于创造力的人不会急着去解释。他们知道,所谓的模糊状态,也即自己的真我还没有和事物的本真相遇。这时,假若急着去解释,就是强行将小我强加给事物,于是就远离事物的本质了。所以,容纳模糊状态也就是他们的真我和事物本真慢慢相遇的过程。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5页 - 第一章 拆掉自恋的高墙

最核心的自恋是控制感,即我前面提到的,几乎完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认为,“我能控制我的人生,我能左右世界”。围绕着这种感觉的,是自己很少能察觉的一些语言,如“我早就知道事情会这样运转的”。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23页 - 我们都是受虐狂么?

……对痛苦的认同和对抗拒痛苦的武器的认同。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最远的距离是咫尺天涯 - 最远的距离是咫尺天涯

《圣经·创世纪》中写道,原来人们说一种语言,他们齐心协力要建一座通天塔。上帝想阻止这项工作,于是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当语言不通时,这个塔便建不下去了。这就是“巴别塔”的含义。
“我努力记住她原来的样子,而不是那个为了安抚我的悲伤而被我构建出来的形象。”
记住她原来的样子,就是我能送给我们彼此的最佳礼物。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的笔记-第106页 - 第二章 为何我们越爱越孤独

高成就动机者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开拓精神,喜欢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并全力以赴获取成功。他们富于创造性,总是力图将每件事做的尽可能的好。
2、具有坚定的信念。他们目标明确,对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会持之以恒,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目标。
3、正确的归因方式。他们把成功归因于能力与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这种可变的内在因素。这种归因方式会使他们总是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并改变自身的缺点,不断努力、不断进取。改变自己是最容易的,但低成就动机者总是把成功归结为外在原因,如运气,于是自己不去努力改变自己,从而丧失了进步的机会。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