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四年》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 延安四年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534752544
作者:沈霞
页数:185页

沈霞的故事

节选自拙文《平平淡淡才是真——茅盾与孔德沚》: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9cd7950102vcnr.html=============在朋友的劝说下,夫妇两个决定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红色首都”延安看看。1940年5月底,茅盾一家到达延安,夫妇两个感到这里的表面气氛还不错,准备长期安顿下来。茅盾把家搬到了鲁迅艺术学院,亚男进了女大,阿桑进了陕北公学——选择在延安安家,也决定了女儿未来的命运走向。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1940年10月,茅盾不得不把孩子们留下,夫妇两个跟随董必武等人离开延安,前往战时陪都重庆。不久,再次到达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又不得不相继转到了桂林、重庆,直到抗战最终取得胜利。日本投降的消息带给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以狂喜,茅盾夫妇也自是悲喜交集,正期盼着崭新生活的开始。可是,1945年9月20日前后,一个天大的噩耗突然传来——沈霜同志因人工流产事故已于8月20日去世!茅盾如遭五雷轰顶:当天下午,我和德沚回到唐家沱。我真的像得了一场大病,昏沉沉地躺在床上,心中一直翻腾着这件事。沈霞自小继承了父亲的文艺细胞,她的英语程度不低,而且还是延安抗大的俄语班高材生。她早已入党,后来嫁给了自己的同学、文学工作者萧逸【2】,“他们在四二年订婚,四五年结婚。婚礼十分简朴,简朴到使我和德沚心疼”,就在抗战胜利前夕,沈霞已经怀有一个多月的身孕。本来这应该是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可是却不期风云突变。由于中共急于夺取战略大区东北,因此在抗战胜利的消息刚刚传来后,便开始布置大批人马秘密前往东北,以期先下手为强;沈霞夫妇由于精通俄语,也在应征前往东北之列,为了路上方便,只好忍痛将孩子打掉。在那个时候,流产手术已经不算什么大手术,谁也想不到会有危险。可是,偏偏赶上负责手术的那位医生也在急忙收拾行装前往东北,难免有些心不在焉;而且时值道路被洪水截断等诸多不利因素,终使仅仅24岁的沈霞被残酷的命运夺去了年轻的生命!德沚多年来跟着丈夫到处奔波,形影不离,然而她的心有一大半在孩子们那里。她总觉得把两个宝贝丢在延安吃苦是她的过错,儿子来信少,因此女儿的来信就成为了茅盾夫妇这几年中最大的乐趣。女儿乖巧懂事,因此女儿的死讯茅盾一直不敢告诉妻子,直到把儿子接到了妻子身边。茅盾起先只有夜里一个人偷偷地哭,妻子发现后也起了疑心,但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爱女已经弃她而去。1946年8月,女儿去世一周年的时候,茅盾为英年早逝的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写序,他在其中便写道:“二十多年来,我也颇经历了一些人生的酸甜苦辣,如果有使我愤怒也不是,悲痛也不是,沉甸甸地老压在心上、因而愿意忘却,但又不忍轻易忘却的,莫过于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了童年的欢乐,为了把自己造成一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甘愿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完成的时候却死了,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这比在战斗中倒下,给人以不知如何的感慨,似乎不是单纯的悲痛或惋惜可以形容的。这种太早的死,曾经成为我的感情上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愿意忘却,却又不能且不忍轻易地忘却,因此我这第三次回到了香港想去再看一看蝴蝶谷这意念,也是无聊的;可资怀念的地方岂止这一处,即使去了,未必就能在那边埋葬了悲哀。”实际上这段借题发挥的文字,也是为了纪念自己的女儿。女儿死了,德沚万分悲痛。但儿子也大了,他应该有他自己的生活和追求,因此深明大义的母亲没有强留儿子在身边,而是放他回“解放区”工作——但愿这一次他不因自己的信仰而牺牲生命。孩大不中留,夫妻相生相伴的真谛,于此愈发凸显。【2】萧逸于1949年4月在太原战役中牺牲,享年34岁。


 延安四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类似图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