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 (第三册)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11537709X
作者:吴军
页数:344页

作者简介

【《文明之光》系列荣获由中宣部、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选的2014“中国好书”奖】
吴军博士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却在过去被忽略的历史故事里,选择了有意思的几十个片段特写,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有机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
《文明之光 》系列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全景式地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多样性。
《文明之光》系列第三册讲述了音乐、美术、计算机、互联网、金融、硅谷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启迪、微粒子和宇宙天文学、环境保护等,共八个专题。
看完这个系列,读者朋友可以体会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虽然不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人类总是会有办法解决它们,我们要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其次是能够认识到普通人对文明发展的贡献,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贡献者。
【编辑推荐】
一曲理性乐观者的牧歌 通俗易懂的世界通史入门读物
娓娓道来几十段精彩的文明史片段,闪耀人类文明的三卷赞歌!
作者以人文与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选取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件:大航海,文艺复兴,古代罗马,美第奇家族,瓷器,牛顿,爱迪生,航天飞机,原子能,绘画、音乐,计算机时代……透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式的讲解,揭示人类文明不断解决问题、曲折前行的辉煌历程,以及平凡人等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够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体会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多样性。
在具体的讲述上,作者以科学的态度提及不同的观点,并不只执一家之言或是轻易给出一个结论,比如评价宋朝就提到了钱穆、陈寅恪、费正清的不同观点。正是这种贯穿始终的科学态度,让这本书给人启发的同时也令人信服。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先生、美国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教授分别为《文明之光》作序,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书籍目录

I 前言
第十七章 从巴赫到柴可夫斯基—— 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1
第一节 精制而典雅的巴洛克音乐
第二节 英雄史诗般的古典主义音乐
第三节 凸显个性的 浪漫主义音乐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 民族主义音乐
附录一 贝多芬给他的永恒爱人的书信
附录二  格里尔帕策(Franz Grillparzer,1791—1872)在贝多芬葬礼上的演讲
附录三 经典音乐发烧唱片推荐
第十八章 从 达维特到麦克斯—— 绘画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41
第一节 标准审美的(新)古典主义
第二节 温情脉脉的 浪漫主义
第三节 光与色交织的印象派
第四节 写实人生的新世纪绘画
附录一 近代到现代绘画艺术的主要流派
附录二 世界著名艺术博物馆馆藏介绍
第十九章 计算的时代—— 从算盘到人体的一部分/87
第一节 自动计算— 从梦想到实现
第二节 划时代的发明—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第三节 超越科学计算
第四节 让每个家庭都拥有计算机
第五节 “三无”时代
附 录 计算机大事记
第二十章 伟大的博弈—— 华尔街的今昔/137
第一节 庞氏游戏和泡沫
第二节 华尔街的诞生和发展
第三节 一个人掀翻华尔街
第四节 将鸡交给狐狸照看
第五节 不断重复的愚蠢
附 录 一些金融术语的含义
第二十一章 亘古而长青—— 硅谷的奇迹/184
第一节 旧金山湾区
第二节 硅谷的诞生
第三节 硅谷的发展
第四节 常青的奥秘
附 录 硅谷大事记
第二十二章 互联网时代/220
第一节 互联网的诞生
第二节 商业模式之争
第三节 互联网的本质
第四节 互联网从2.0 到3.0
附 录 互联网大事记
第二十三章 上帝的粒子—— 希格斯玻色子和希格斯场/264
第一节 世界是能量的
第二节 上帝的粒子
第三节 宇宙的起源— 大爆炸
第四节 宇宙的终结
附 录 宇宙诞生的时间表
第二十四章 增长的极限—— 珍爱我们的地球/288
第一节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缓慢的增长
第三节 珍爱地球
第四节 科技的力量
附录一 有关中国历代人口变化的说明
附录二 有关韦伯太空望远镜有趣的统计数据
索引/325

内容概要

吴军博士,硅谷投资人,丰元资本创始合伙人,计算机科学家。
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在美国两家风险投资基金(中国世纪基金和ZPark风险基金)分别担任董事和顾问,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及该校国际事务委员会的顾问。他曾经是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从2012年起任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和顾问。
吴军博士于2002年加入谷歌公司,与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吴军博士还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2010年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2012-2014年回到谷歌,领导计算机自动问答项目。2014年,他在硅谷创办了丰元资本风险投资公司。
吴军博士的著作《浪潮之巅》第一版荣获“蓝狮子2011年十大最佳商业图书”奖。《数学之美》荣获国家图书馆第八届文津图书奖、2014中国书业评选年度图书,入选广电总局“2014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及“2014年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推荐书目”。《文明之光》荣获2014“中国好书”。


 文明之光 (第三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在2014年的最后一个月份,期待已久的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第三册与广大读者见面了。第三册书的结构与前两册基本一致,分为八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相互独立,涉及到的主题主要包括:近代音乐、绘画、计算机、华尔街、硅谷、互联网等。在最后两章中,作者对宇宙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进行了介绍,同时提醒大家在发展文明的同时要珍爱我们的地球。通读全书之后,我对“文明”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人类是渺小的,人类的生命更是短暂的,而人类总是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在发展,这就是“文明”在起作用。“文明”带给人类一种积极的态度、一股向上的力量,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和美好。作为一位IT从业人员,我对本书中描述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章节尤其感兴趣。吴老师认为,未来的计算机会体现出“三无”特点: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能,而现在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互联网3.0时代。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几乎每天都要与计算机和互联网打交道。我认为,未来计算机的特点如下:第一,计算机的网络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本地处理能力不断减弱。如今,如果一台计算机不能联网,那么我想很少有人会使用它。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很多之前在本地完成的操作(如文档阅读和编写等)被搬到了云端。因此,在未来,网络处理能力会成为衡量一台计算机性能强弱的重要标准,而依赖于计算机进行本地处理的操作会越来越少。第二,计算机随处可用,随叫随到。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刚被发明的时候,体积相当的庞大。据书中描述,ENIAC占地160多平方米,重达30吨。我想今天在地铁上玩平板电脑的人如果听说手中电脑的“老祖宗”是如此一个庞然大物,肯定会吓一大跳。在未来,随着人们流动性的增强及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大家的需求就是随时随地可以使用计算机,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收起来(甚至折叠)。个人认为未来计算机的定制化现象会比较多,因为计算机的设计要适合各类人群的特点。第三,计算机成为人的左膀右臂,替人类完成大部分日常工作。随着机器智能的进一步增强,未来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如:搬运货物、打扫清洁、指挥交通、驾驶汽车等。到那个时候,计算机会成为人类的好助手,而人类只需要专注于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即可。对于未来的互联网,我认为会呈现以下特点:第一,互联网上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明显。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马太效应”将在互联网上得到最明显的体现。拥有大量用户的互联网公司将会吸引更多用户的加入,访问量高的网站的人气将会进一步提高。体现在个人身上,经常使用互联网的人将会掌握更多的上网技巧和收获更多的资讯,而较少使用互联网的人将会更加的闭塞。第二,互联网用户将从“主动”变为“被动”,各种信息将被“推送”给用户。在网络发展的初期,每个用户都是主动上网去获取需要的信息(这样才有了各大网站和搜索引擎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化,很多的信息将会被“推送”给用户(如微信的信息推送),用户的角色将会从“主动”变为“被动”。第三,每个人都将是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大家都可以获取很多信息,都会有表达个人想法的意愿。同时,很多自媒体(如微信、微博等)发展迅速,为大家提供了展现个人的好的平台。在未来,每个人(不分年龄、学历、工作性质等)都能够方便地向互联网中添加内容,每个人都将成为互联网内容的提供者。从《文明之光》第三册(以及前两册)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类前进的车轮是靠文明推动的。不管是谁的发明和贡献,文明的最终体现都在于促使人类整体的进步。吴军老师将人类文明的几十个片段放到了《文明之光》三册书中,真可谓是匠心独运,让人由衷的敬佩。《文明之光》三册书将近1000页,可以说是字字珠玑,章章精彩。不管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抑或是从事哪方面的工作,我都推荐你仔细阅读《文明之光》!(在个人独立博客上对应的评论:http://www.zhouzhaoxiong.com/398.html)(本人微博:http://weibo.com/zhouzxi?topnav=1&wvr=5,微信号:245924426,欢迎关注!)
  •     吴老师对文学,艺术,科学的理解很深,用平淡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虽然他对土工政府的看法我不是很认同,但是我还是很欣赏吴老师透彻的总结。2015.12.28日读完
  •     我读《文明之光》的心得体会由音乐巨人——贝多芬产生的创作引子2014年12月29日,有幸被周筠老师邀请加入“文明之光—吴军老师在这里”读者微信群。周老师鼓励读者写书评,互相交流,传播文明。“练就有进步,表达和跑步一样,就是要练。”于是乎,执笔写下对此书,或者说是对《文明之光》系列和对吴军老师在微博上时常更新的“《文明之光》之《发明365》”,谈谈目前的一点感受。个人看书的习惯是,先看序言、前言部分,一个是别人对这部书的评价,一个是作者自己对此书的总结,两个角度加以诠释。然后才是去看目录和内容提要,最后就是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或章节开始阅读。吴老师《文明之光》系列的书,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每个章节相对独立,可以挑着看。先说说序言部分。序一题为 跨界写作的勇气 推荐者表达出对吴老师以科学家严谨作风来从事历史题材的写作的勇气的赞赏,并且对那些既懂科学发明又懂经营管理的人表现出格外的敬意的肯定。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这位推荐者本人是一名懂经营管理的优秀企业家。序二题为 大数据时代感受人文和科技的跨界之美 另一位推荐者也用到“跨界”一词,可见此书一斑。“大数据”一词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人文与科技的交织演绎出《文明之光》的魅力所在。推荐者写道,“我们要读懂人类文明史,更需要从宇宙形成的原点出发,用大历史的眼观来看待一切。”这一点让我联想到之前看过的《星际穿越》,进而引发我对宇宙起源的兴趣,便开始啃读霍金的《时间简史》与《宇宙起源》两部书。(来个小插曲,本人会因为某些背景音乐的吸引而去看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好像这句话还不能完全表达我的那种心情,在后边还会说吴老师书中所提到的关于音乐的事情。诺兰拍的这部电影本身的美,再配上汉斯季默的背景音乐,我是真醉了。《黑洞与时间弯曲》、《量子世界》等这类书籍已入手,但目前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只待以后继续研读。)推荐者给出了自己对文明的定义,“平行于生物基因,可以代代相传的一个信息系统。”并且指出,“文明的主线是能量与信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不过是为能量与信息的交流铺路,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密度。”这又是何等的大气和魄力。“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这代人首次找到了时间的原点、历史的起点,可以说是历史的幸运儿。”“在今天的世界,用铁路与航海在地理上建立联络已不是那么重要,建立知识的桥梁,连接不同知识领域的孤岛,才是推动文明的动力。”这些话语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有时候甚至成为我不能赖床的一个动力,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比喻,实际上确实给我的人生增添了动力和勇气。而这位推荐者是著名的华裔科学家,在拓扑绝缘体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并获得了美国富兰克林奖。再谈谈前言。“人总是要有些理想和信仰。”首句就让人的心顿时沉淀了。当吴老师被人问及理想时,吴老师给他们讲到的是贝多芬晚年的一个故事。具体内容这里就不谈了。但是不得不讲的是,“我自己也有着贝多芬和罗曼罗兰那样的信念,相信最终人类能够团结成兄弟。”“我相信,即便今天不完美,将来终究会变得美好,而实现这一切则是要依靠文明的力量。”这些话在第一册的时候看到过,但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直到阅读完第三册的第十七章——从巴赫到柴可夫斯基,讲述近代音乐的发展历程,并结合看罗曼罗兰《巨人传》之《贝多芬传》才慢慢理解这番话所饱含的深意,或许我的理解还十分肤浅,但这确实是最真实地表达和流露。“音乐不仅是人类发明的最美妙的声音,更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当语言不足以表达情感时,音乐便产生了。”我这人对音乐有着天生的热爱,有时近乎狂热,但不失理性。第一次接触到古典音乐,应该是在1998或者1999年的样子,因为那个时候大姐在外地读书,有最初最简单的磁带机(记得那个时候买最普通的都要100多RMB),然后买了一本翻版的世界十大名曲,上面有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那时第一次听,就十分入迷,感觉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音乐。其实,那个时候的我才上小学,懂个啥,但就是觉得特别好。或许人第一次接触到的东西觉得好,这会影响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某些事物的喜好。但是我想说的是,直到今天,我仍然要感谢那本磁带,因为它带我初次领略到了今天所说的古典音乐的美,并且会一直热爱下去。吴老师在第三册P21-22页写道,“我必须说贝多芬是迄今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虽然他生活的年代和我相差了两百年。”“在我一生生命的最低点,是贝多芬(和尼采)使我站了起来,让我有了今天的一切。”“贝多芬的音乐及其创造历程,以及贝多芬的理想,在某种程度上是促使我写《文明之光》这一系列的原因,它们让我有一种冲动,让我通过讲述文明的故事,介绍文明史上的英雄(而非屠夫们),来赞美人类向善的力量和人性美好的一面。”我带着要寻找某种力量或是信心、信念、信仰的好奇之心开始阅读傅雷翻译版的《贝多芬传》(罗曼罗兰著)。还是那个习惯,先看序(译者序和原序)。惊讶地发现,傅雷在序中写道,“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读罢,才更进一步体会到吴老师的那番话语。贝多芬说,“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罗曼罗兰写道,“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藉以自卫。”“噢,人啊,你当自助!”最后的总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傅雷在《贝多芬与力》结尾道,“人已超临了世界,跳出了万劫,生命已经告终,同时已经不朽!这才是欢乐,才是贝多芬的欢乐!”每次读到这样的文字,我的血液里无不充满着力量,但同时,告诉自己的大脑,要冷静,沉思。而昨天看到这条微博(http://weibo.com/2887339314/BE8SulOG0?type=comment),其中的“真心支持我和周老师的读者,我和@出版人周筠一直在尽我们的努力回报大家。周老师花了很多功夫试图找出在豆瓣上认真写书评的读者。”萌发了我应该要写点东西的念头,加之之前周老师的鼓励,“练就有进步,表达和跑步一样,就是要练。”还有就是联想到傅雷的序,“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作为读者,写下阅读感受,并能和作者互动,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感恩和回馈的方式呢?传播文明是一件快乐和幸福的事情,我力所能及地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来传递吴老师的《文明之光》,并向身边热爱阅读的同学、师兄和亲人介绍这些书籍。如果他们也能同样感受到人类文明之美,那么我想,我的内心一定是甜蜜的。关于写作和表达吴老师在《亘古而长青的昨天》写道,“我的这篇作文,得分很差,高中花了三年时间,在余老师的帮助下,作文才有了起色。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两点,写东西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另外,朴实的语言可能比华丽的词藻更能吸引人。”这大概说的就是“修辞立其诚”吧。一直以来,觉得自己的表达和写作很欠缺,所以两年前就买了一套《跟大师学语文》,共五本,不时翻阅,特别是现在到了自己要写论文的时候了,感觉愈加强烈。不过我喜欢阅读,可能是积累的太少,习惯没养成好,但有信心把读和写这件事做下去。然后我附录一些自己的摘抄笔记。********************拿起笔来之前写文章这件事,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准备工夫。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再就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正确的语言习惯,即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的规律。所谓不走样,就是语言刚好跟心思一致。所谓不违背语言的规律,就是一切按照约定俗成的办。想心思凭藉的语言必然是约定俗成的语言,决不能是“只此一家”的语言。语言的规律。一是语汇,二是语法。语汇,在心里是意念的单位,在语言里是构成语句的单位。语法是语句构成的方法。注意语法,首先得养成剖析句子的习惯。习惯总得一点一点地养成。写成一篇观察得好认识得好的文章,那根源在于平时有好习惯,习惯好,才能够吧文章的材料处理好。所以,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准备工夫。准备工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急躁是不成的,秘诀是没有的。实际生活充实了,种种习惯养成了,写文章就会像活水那样自然地流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都重要,我看更要着重训练。所谓训练,就是使学生学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怎样写作语体文的最高境界就是文章同说话一样。所以锻炼语言习惯是寻到根源去的办法。锻炼语言习惯要有恒心。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够明白;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口头该怎样说的笔下就怎样写,把无形的语言写下来成为有形的文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喜欢这种善意叙史的态度,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今后会怎样。虽有个人偏好和感情色彩,不掩作者知识面的宽广和思维的严谨深刻。精品!
  •     如蜻蜓点水,面铺的广,但比较科普,文字流畅,最后几章讲的还不错
  •     第三册为最后一章“增长的极限”打五颗星,在雾霾中挣扎的我对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不得不陷入更深的思考。
  •     把全球通史用生产和消费的角度重述了一遍。值得推荐给中学生
  •     不够凝练,属于快速入门读物
  •     科技史很好,普及了不少知识,总体来说挺不错。
  •     从第一册一路读来,酣畅淋漓。作者往往在不经意间把主题和现实中我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另人豁然开朗。司读性极强
  •     wonderful book.
  •     耗时持久,终于浏览完了这本科普读物,我都在怀疑→_→豆瓣图书评分的可参考性了……
  •     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以及地理、自然历史,等等。然后给我的孙子创造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红和瓷艺的机会。
  •     去年读的,学习了,印象最深的是陶瓷
  •     更喜欢第一册和第二册,第三册更多的是艺术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对于艺术我是门外汉,而计算机互联网浪潮之巅基本也都叙述过,所以较第一、二册带给我的触动就偏少了,不过整体还是强烈推荐文明之光这套书
  •     互联网部分写的真是精彩
  •     吴军老师的书给力!
  •     感觉此书还是超过吴军的能力范围了,现在历史书也很难写的有新意了,从中得到的收获不太多。不过吴军这种先写起来 ,未来再慢慢出修订本也是一种好办法。本书当然不是每个章节都好看,没写“内燃机”和“石油化工”这两个重要的篇章也有点不太理解。总体来说,等出修订版的时候再入实体书收藏会更加好。
  •     讲音乐和科技的部分不错,最后也留下了可持续增长的人类终极命题,逻辑观点很直接也是不错的梳理。
  •     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然满怀美好的希望。
  •     文明之光三部曲全部读完了,确实很震撼,三本书回看整个人类发展史。第四本还没有买
  •     前两个章节看得我快要哭出来,又翻出了在华盛顿拍下的日本桥,当时只是觉得好看,现在再看感慨颇多。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于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与科学家愈发尊敬了。
  •     艺术的几章讲的很好,重新燃起我的兴趣
  •     第三册比较大杂烩,整体连贯性不好,不过还是了解了很多新知识
  •     行文生动
  •     看第一章喜欢上古典音乐喜欢上贝多芬,接着领略绘画,然后看泡沫效应,感科技的力量,最后作结,无限的人类和有限的资源.可能是和生活相近,又有深入浅出所以颇得我心吧
  •     ”我必须学习政治和战争,这样我的孩子才有可能学习数学和(自然)哲学,以及地理、自然历史,等等。然后给我的孙子创造学习绘画、诗歌、音乐、建筑、编织女工和瓷艺的机会。“ 很幸运地,我们这一代已经有机会学习绘画,诗歌,音乐......
  •     已被吴博士的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圈粉
  •     受不了动不动就安利他的其他书
  •     吴军博士简直是我们理工男的楷模。既有国内名校的加持,又有出国深造的背景,发布高质量论文,就职过谷歌腾讯,同时还有不俗的审美和格调。谁说理工男都是呆直男的?
  •     现在我知道了:人类文明六千年,原来我什么都不知道。
  •     已经看了作者不下五本书了,有部分重复的内容。吴军更像一个科普作家,告诉我们义务教育中没有学到的东西。五千年固化了思维与想象,我从未如此清晰地睁眼看见这个世界,闭眼想象这个世界。
  •     音乐,绘画,计算机,硅谷创业,金融,互联网,物理学,特别是后面几项的发展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因此有较为直观的认识,除了惊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日新月异,又不得不感慨宇宙之浩瀚与人类之渺小,正如终章所言:珍爱我们的地球。
  •     吴军博士是计算机科学家,讲计算机互联网信手拈来,物理学也头头是道,讲绘画艺术略主观不够生动,彩蛋是讲古典音乐... 怎么讲,跨那么多界我也许读出了一丢丢主观和自负的味道
  •     大往来深圳的机场上读完巨著,觉得吴军博士真是功力深厚,从科技到音乐和绘画都理解深刻。最后一章讲到公元以来的2000多年经济增长率只有每10年2%,慢增长是常态快增长是偶然。中国经济已经慢下来,这是常态,稳态。通过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是核心。未来科技越来越发展得快,人类文明准备迎接全新的未来吧。
  •     知识渊博,涉猎广泛。
  •     不错,有意思
  •     以史为镜
  •     没有前面两本精彩,后面一章讲物理的基本看不懂
  •     从柏林回波恩的火车上把它看完了,后面的宇宙起源和霍金的宇宙讲的很像。真爱地球写的又真实又生动。
  •     通勤时间长就是好。。。
  •     西方近代到现代的艺术(音乐和绘画)伴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确立、民族的觉醒经历了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民众主义时期,佐证了人类追求自由、解放和进步的过程。硅谷能够长盛不衰,根源于它的“叛逆”和不断自我汰旧,还包括自我繁衍的风险资本的加持。互联网的本质至少可表现为平台、信息和通信分别成就了Amazon,Google和Facebook。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夸克是由纯能量构成的,能量和质量相互转化。而能量能成为有质量、体积、形状的粒子,希格斯的假说--宇宙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场,如同一种胶把这些纯能量的东西固定在一起,它赋予宇宙基本粒子的质量、体积和形状。每一种场对应一种力,每一种场对应一种粒子。这四种场:重力场、电磁场、强核力场、弱核力场。
  •     隐隐约约有种担忧,人类步子迈的这么大,会不会扯到丹
  •     复盘过去不只注意它有多辉煌而要看它留下了什么!
  •     前两章很有收获,后面内容有的已经了解,就觉得有些外行。
  •     开始读第三本了,开篇就是古典音乐,实在是太喜欢了,“和后来的贝多芬或肖邦不同的是,巴赫的音乐很少带有主观的感受,它们表达的是一种客观的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虽然不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人类总是会有办法解决它们,我们要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
  •     上帝的粒子一章是惊喜。
  •     我喜欢看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发展进程,不过第三册后半部和《浪潮之巅》有很大部分的重合了。
  •     感觉19-22章是浪潮之颠里面的内容,有点水
  •     kindle上看的,花了10+小时精读,角度很特别,有意思。 1. 一个坏决定也比不做决定好的多。 2. 任何制度都有局限性,秦的立法不适用统一以后的中国,罗马法也不适合罗马帝国,我们的制度针对的是几百人的部门,而不是几十人或几千人。 3. 西班牙和葡萄牙拿出股份来激励探险者,好处大家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呀,而华泰奖励又怕多了,还要设置上限。 4. 美国宪法指定的过程中也是利益的各种争斗 5. 爱迪生:世界需要技术,技术需要市场。 6.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说服人。 7. 硅谷工程师有无尽的创新能力,能让他们尽量发挥的是资金和足够的诱惑。 8. 创新只需要做两件事,想一个足够创新的点子,然后尽快实现它。
  •     2016.06.05.
  •     挑选人类文明的几个点
  •     第三部来到了现代社会,很多话题涉及吴军的专业领域,明显可以看出可谈的话题和观点变多,奈何篇幅有限,还是略有瑕疵,另外最后两章算是对吴军整部作品主旨的完整诠释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