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论纲》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9743232
作者:王名
页数:418页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第11页 - 绪论

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大致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到1992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原始生长期。截至1992年底,归口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15.45万家,相当于1978年的22倍。这一阶段我们称之为“社会组织兴起阶段”。第二阶段从1993年至今,我们称之为”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和新的发展高潮阶段“。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组织经历了两个不同的过程,一是党和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及因之形成的社会组织缓慢发展的过程,二是在市场经济发育成熟、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社会转型全面展开进程中社会组织逐步走向新的高潮的过程。……2000年底登记注册社会组织的总量……略低于1992年的水平……从2000年前后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过去我对公益组织的关注局限在草根组织。起点基本在1995年,标志性事件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举行,按照惯例期间要举办非政府组织论坛,引发国内对民间组织的关注,2008年汶川地震后抗震救灾真正让草根组织火起来了。所看到的是因社会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民间力量,对公益组织的认识基本就限于这部分民办非企业单位、工商或未注册的草根机构。论纲中从更宏观的角度给了我对全局的认识。伴随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和政府转型发展起来的各类行业协会、社会企业;在社会转型重建中发育起来的社区社会组织;全民动员的“大慈善”走向精英主导的“富人慈善”,这一历史过程中兴起的各类基金会;以及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国际公益力量,都是公益领域中的重要主体,他们有共同的功能也有相对独特的角色,彼此影响,共同推动着社会发展。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期待后面的论述。
哈贝马斯强调具有组织、社团与运动三种形式的公民社会是公共领域的载体。在他的论述中,公民社会具有三元结构:一是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与社会相并称;二是作为功能性存在的社会共同体,独立于国家与经济共同体;三是作为生活世界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相区别。明白这段论述,不过更想知道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划分?三元之间是什么关系?不是很理解,先mark,书读完了也许会有不同的认识。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社会企业论纲 - 社会企业论纲

社会企业是个外来物种,各国界定也不同,我们国家目前也没有官方的界定标准。有共识的可能就是它是一种介于公益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组织。我第一次接触社会企业这个概念是看尤努斯的《穷人的银行家》。现在再回想我当时的理解,格莱珉银行就是我心中创新解决社会问题的公益组织。国内最早听到的例子是残友,内心觉得这是一家福利企业,在创新解决社会问题上跟格莱珉银行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直到今天,我所知道的国内的社会企业基本上都是复制国外的模式,也挺遗憾。
在越来越多人的生活超越温饱水平,开始追求社会发展的今天,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公益组织注重效益是大趋势。因此,处于两者之间的社会企业更可能是未来主流的组织形态。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第82页 - 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近年来,康晓光等进一步提出了“行政吸纳社会”的概念,认为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政府积极应对,采用“社会的方式”进入社会,在社会自治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成功地重建了行政控制,从而形成以国家与社会融合为特征的“行政吸纳社会”的制度模式。限制、功能替代和优先满足强者利益被认为是这种模式的三大机制。
按照我的理解,改革开放前应该说没什么“社会领域”(普通人没什么参与社会事务的空间与渠道),政府管理着一切,行政不是吸纳社会,而是控制着社会的方方面面。社会转型不过是一个逐渐放松控制的过程。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以前学历史的时候一大重要考点,当年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强调其重要性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死记硬背下来:实现“拨乱反正”,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现在回顾社会组织的发展,具体认识到这次会议的影响,它也是社会组织得以发源的体制起点。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是为实现经济建设最重要的一项体制变革,广大农民承担了农村改革的任务。可为什么最先开始焕发社会力量,出现社会组织、呈现生机勃勃景象的农村,后来没落了呢?书上没讲。真的是被精英的介入挤压地失去了生存空间?突然对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发展改兴趣了……
虽然改革开放初期的知识分子与农民都具有经济困难、社会地位跌宕起伏、政治上处于边缘化的特点,知识分子成立各种学会、研究会,与农民共同成为结社大潮中的主力。但显然知识分子阶层后来的发展跟农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明显。政治精英、知识精英、经济精英与社会精英进入社会组织,引领新的发展高潮。中国先后在1982年、1988年、1993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每次机构改革都以政党机构的裁减、人员编制的精简、政府职能的转移为目标……1984年、1987年、1993年和2000年出现了四次大规模的“辞官下海”浪潮。从现实感受来讲,不管是哪路精英,在社会组织这条道上,发展好的(容易取得社会资源、社会影响力广泛)都与政治精英有关系。从这点上讲,农民自发结社形成的组织走向没落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社区社会组织论纲 - 社区社会组织论纲

广义的社区社会组织指活跃在社区内除政党、政府之外的各类民间组织。狭义得社区社会组织是伴随着社区功能的逐步完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群众组织形式,是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发成立或参加,介于社区个体组织(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
单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社区社会组织”按照活动范围圈定了部分社会组织,它可以是社区基金会、可以是社区社团、也可以是社区服务机构。这里的社区可以是地域范围的共同体,也可以是血缘上的共同体,还可以是某一思想或信仰的共同体。但实际上,我国“社区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国家推动社区建设直接相关,因而仅指地域上的社区。
过去国家依靠单位管理社会,单位是国家的单位,人是单位的人,组织是单位内的组织。现在要发展社会力量,单位不再是国家的了,人也不再是单位的,突然要人们自己发展组织,还是需要时间的。现在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里,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还是会依赖基层政府。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结论:评析与主张 - 结论:评析与主张

有了社会组织,就有了超越个体的集体或共同体;有了集体或共同体,人们之间就能对话与交流,就能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并形成社会联系和网络;有了社会信任的网络和组织,社会互动、社会动员、社会参与、集体行动等种种的社会行动,才有了可实现的基础和条件。这个逻辑,其实就是社会学所强调的社会资本的逻辑。
社会组织能够构建社会资本的基础还是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信任这种东西,建立起来不容易,一旦出事基本就是毁灭性的。完全依赖每个人的自觉性去维护太难了,还是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公开信用记录,提高失信所要付出的代价,不仅适用于商业机构也适用于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行业协会论纲 - 行业协会论纲

行业协会要想代表整个行业的利益,理事会中大中小企业代表比例要适宜,会长要轮换,治理应实力和民主结合、权利和责任一致、向中小企业提供选择性激励。这是理想中的行业协会,实现它的第一步在于其发起者们要有足够高的思想觉悟,可以做到为行业发展而放弃部分自己的利益。这点很难,特别是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讲。
我一直在想将来会不会有个公益行业的协会?公益行业协会能做到代表所有公益组织的利益吗?从慈善法要加强行业自律的角度来说,成立公益行业协会是很有可能的事。只希望未来的公益行业协会是由公益组织发起的,不要变成工商联或工经联。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第98页 - 社会组织功能论纲

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具有一定程度公共性质并承担一定社会功能的各种组织制度形式的总称,这些组织活跃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其形式、规模、功能千差万别,但一般都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或共益性、志愿性四个方面的基本属性。……志愿性强调这些组织的参与者和支持者通常不存在外在的强制关系,而更多基于自愿、自主的奉献精神和不求回报索取的博爱精神,各种形式的志愿者成为其重要的人力资源。
以上是本书对社会组织的定义。个人理解,社会组织的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是针对组织的,志愿性的描述更像是针对个人的,可以说志愿性是社会组织从业者的一大特点,但对于将它作为界定社会组织的条件我保留意见。社会组织流动性大、离职比较容易、加入社会组织的人更可能是出于对理想的追求、希望贡献于社会,也确实有免费志愿者的存在,这些都不假。但企业与员工一般也没什么强制关系,很多人进企业也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那些真正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产品和服务往往也是由企业提供的。社会组织的从业者也是秉持专业精神在做事,总提牺牲奉献让人感觉有道德绑架之嫌。
……从“社会影响”或“外部性”这样一个功能视角上,可以把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大体划分为如下五个大的类别:(1)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2)权益保障和政策倡导领域的社会组织……(3)工商行业和市场经济领域的社会组织……(4)政治参与和治理领域的社会组织……(5)一般社会领域的社会组织
这个划分有点怪怪的,不在一个层面上。社会服务、政策倡导、政治参与是工作方式或手法、权益保障是工作目标或成果、工商行业是工作领域……从现实情况看,公益组织现在很多都是服务、资助与权益保障、政策倡导并行的。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社会组织功能论纲 - 社会组织功能论纲

从社会功能、产权特征和治理结构上观察和分析,我国的社会组织存在较为突出的功能障碍。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社会资源不足,公益产权基础薄弱……二、双重管理限制,法律政策环境不利……三、专业能力缺乏,多元力量难于整合……四、社会监督乏力,市场机制挤压公益
这部分看得我有点逻辑混乱。社会组织的功能障碍不是指社会组织因自身原因未能实现某些功能吗?列出的四个方面除了专业能力缺乏造成的资源整合功能障碍外,其它问题都是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的外部环境障碍。
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课题包括六个不同的维度:(1)理念维度:政府是否承认社会组织的存在和价值,双方有没有平等?(2)政治维度:政府是否允许社会组织的自主和独立,是否给予其自由?(3)制度维度:政府是否保障社会组织的空间和权利,是否有法治基础?(4)资源维度:政府是否提供社会组织必要的资金支持,有没有财政支持?(5)体质制度:政府能不能做到对社会组织有效监管,有没有刚性约束?(6)机制维度:政府是否能和社会组织进行良性互动,有没有合作?
政府和社会组织究竟是什么关系?我理想中的状态是平等的,只是职能不同罢了。就像理想中我们认为所有职业也不分贵贱。但实际上,就像不同职业薪资、社会地位不同就一定有贵贱之分一样,政府单方面握有权力,又有谁能说自己跟政府是平等关系?当我们说政府允不允许、要不要求社会组织如何的时候,已经承认了两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政府给了社会组织合法性,又是谁赋予了政府合法性?同样为公众服务,慈善法赋予了公众监督问责社会组织权力,又何如保障公众监督与问责政府的权力……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国际NGO论纲 - 国际NGO论纲

从总体上看,在华国际NGO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扶贫、环保、教育、卫生、社区等各领域相关公益项目为主的公益类在华国际NGO;二是以经济贸易、社会服务、联谊互助为主的非公益类在华国际NGO。
我只接触过公益类在华国际NGO,对于非公益类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在华外国人,估计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接触的机会。单从接触过的国际NGO来讲,感觉在公益项目效果和管理上普遍要比国内组织好很多。一直没认真研究过任何一家国际NGO在华的发展,mark下这章提到的一些研究著作,以后要学习下,借鉴经验。
《中国NGO研究2001—以个案为中心》、《境外在华NGO:与开放的中国同行》、《中国NGO口述史》
最近做调研联系在国际组织的朋友做问卷,涉及到注册的问题,专门去看了今年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监管更严格也不能完全算坏事,毕竟合法活动也是有保障,明确要各地政府配合的。只希望今后出台的具体登记管理流程不要太繁琐就好。对不能在国内募款这条个人不是很理解,假如我就想捐助国际机构做的项目也不行吗?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 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国内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这也是双重管理制度形成的原因。学术社团最早复苏。1977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报道当时刚恢复活动的中国科协在天津召开学术讨论会,标志着文革后学术社团活动的开始。整个80年代,每年成立的学术团体几乎都在300家以上。在科协的推动下,各地农民自发成立专业技术研究会,至1992年底达12万家,涉及140个专业门类。经济类组织的发展从1978年国务院恢复红十字活动开始,卫生、宗教、个体劳动者协会、以国有企业为核心的行业协会纷纷涌现。相对于有一定业务指导单位的社会团体,无章程、无先例又无法规的基金会出现的相对晚一些,始于1981年8月成立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经过了十几二十年的野蛮生长,1993年开始进入规范管理阶段,依法登记、清理整顿,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建立双重管理体制。经历短暂的发展低潮后,1999年开始,工商协会、国际组织扶持下的草根组织、非公募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迅速,出现新的高潮。
原来农村的社会组织发展那么早,农村合作基金会让我想到现在的城市社区基金会,可惜1999年国务院宣布全国统一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其债权债务由农村信用社接受。如果能给予正向的引导,农村的发展会不会比现在更好?这样的话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背井离乡一定要到远方谋生,可能老无所依、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外来人口问题……会少很多吧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公民社会论纲 - 公民社会论纲

爱德华兹的《公民社会》……围绕公民社会的主要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为强调公民社会是结社生活的分析模式,把公民社会视为区别于国家体系、市场体系的由各种形式的非政府组织构成的第三部门;二为强调公民社会是美好社会的应然模式,把公民社会视为基于一定理想价值、社会资本和道德共识之上的理想的社会形态;三为强调公民社会是公共领域的实然模式,把公民社会视为体现公民民主意识的公众协商、理性对话的政治机制或平台。
不记得自己第一次接触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只记得自己踏入公益行业是想要做公民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建立作为公民应有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它让人认识到世界万物间的联系,认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和环境进而影响整个世界,培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世界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学会尊重和理解;建立正向的价值观;培养批判性思维。
直到今天我想做的事情依然没有改变,但心态却发生了改变。不再那么急于看到改变,更倾向于传播多元价值本身。大家能够看到各种不同价值的存在及各种不同的可能就好,至于最后的选择如何都不再重要,认同改变也好,不认同不改变只要和平共处,各做各的,保持多样性也很好。我也相信时间会证明什么是好的东西,而好的东西必将使人受益,进而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与选择。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第25页 - 社会组织发展论纲

改革开放后,最先涌现的是学会、研究会、协会之类的社团,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也是发起主体,20C80s后期才开始有规范的管理框架,90s步入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民间性。 我国的社会组织先天就跟政府与企业有血缘关系,基本就是父母,现在长大了想独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比较有新鲜感的是在各级工商联体系中登记注册的企业家商会。本质上讲就是社团中的行业协会,何时能去掉历史赋予的统一战线特殊色彩,大家都是平等的,无对抗也就无统一,就真的是走入公民社会了。
1953年10月成立的“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在全国县以上行政体系中,基本建立了工商联的各级组织。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县以上工商联组织3130个,占全国县以上行政区划总数的97%。
社区基层组织和农村专业协会感觉蕴含的力量很大,但真的不了解情况。不是本书的重点,有空找些资料看看。
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非营利(不分配、不牟利、财产保全),非政府(决策自主自治独立、治理民主公开社会性、运作非垄断竞争),社会性(资源、产出、问责)。就当前的从业感受讲,都处于渐进的过程。如果完全按此标准做社会组织认证,估计得死一批。
2007年民政部更新了社会组织分类标准,借鉴了联合国《国民账户体系非营利机构手册》的分类。从原来的10类变为14类(含其它类),不过就之前我查的国民经济统计里对社会组织的经济贡献这部分好像还没分类列出。如果将来有统一的算法和统计结果,那对推进应用SROI、计算社会组织的投入收益比大有助益。
2004年爱德华兹的《公民社会》……按作者的理解……公民社会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一个社会中,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都能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它们作为公民自发和自主的结社形式能较容易地获得合法性支持,作为公民及其群体的社会表达形式能多渠道地进行沟通、对话、协商和博弈,作为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组织制度形式能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得到来自公共部门的资源以及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公民及其群体因社会组织的存在而增加社会资本,企业等营利组织因社会组织的存在而富有社会责任,党和政府等公共部门因社会组织的存在而更加民主、高效和提高问责能力,整个社会因社会组织的存在而富有和谐性、包容性、慈善博爱以及多样化和承受力。这样的一种由社会组织的充分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状态,我们称之为公民社会。
这段公民社会的解释讲得真好,读完可以做个美梦^_^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基金会论纲 - 基金会论纲

公益性、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托性是基金会区别于其他各类社会组织的基本属性。我觉得与其他公益组织相比,基金会特别的只是基金信托性。简单说,一方面,基金会以公益捐赠为基础会形成独特的信托关系;另一方面,基金会不但要把钱用于公益,还要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之前一直没仔细研究过公益信托相关法律法规,新慈善法信息公开细则中不知道会不会有基金会财产保值增值运作信息的公开规定。如果有,我们直接跟着大基金会投资理财好了^_^
……在承担公共责任的同时,由于公益产权基础而在治理上带有若干重要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为由所有者缺位、使用权受限、受益主体虚拟化所造成的约束乏力、激励不足和责任不清。
非公募基金会还好一些,特定捐赠人一般都会关心自己的捐款使用情况,主动监督和问责。公募基金会就比较差,大家一人捐几块几十块之类的,转眼就忘了,找人问责都不一定能想起来当初为什么而捐的,更不用说很多时候找不到人问责或问了没下文或说不清楚的情况了。所以,基金会要必须要公开透明,以保障和监督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中国基金会的兴起是自上而下的,最早成立的基金会都有党政机关的扶持,基本都是动员社会捐助的公募基金会,又缺乏信息的公开透明,结果是有目共睹的。美国基金会的兴起是由社会精英阶层的富人们带动的,一开始就很注重捐助效果,不但促进良好的行业规范和氛围,也培养和影响了社会公众的意识,为后期公募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积极条件。所以说中美基金会之差绝对不仅仅是在数量和资金上,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价值的能力上。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结论:评析与主张 - 结论:评析与主张

关于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存在不少观点如“规范体系论”、“统一立法论”、“分类监管论”、“发展为本论”等。个人感觉没啥冲突,都需要。对“分类监管论”中提到的“善意推定”比较有好感。
善意推定,一方面指的是“对组织的非法意图,组织的行为的非法性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的前提下,推定其目的是善意的,行为是合法的,按照政府对待一般组织的态度对待之”。另一方面,“善意推定要求我们按照文明世界的原则处事,那就是接触、了解、沟通、理解,求同存异,宽容、包容,而不是敌视、拒斥,或者采取鸵鸟政策,回避问题”。
我坚信信任不仅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基石,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石。如果连社会中以互益或公益为特征的社会组织都无法让人相信,还有什么是能让人相信的?不过有时候想想,信任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也确实需要勇气。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第68页

社会组织在内部组织建构方面的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
1. 对党政机构的模仿
2. 向境外NGO的学习
3. 制度化过程的作用
4. 基于自律的制度创新
最初社会组织的成立需要通过党政机构的支持来获得自身的合法性,通过由党政部门领导担任管理者、核定编制、安排干部任免、设置行政级别与工资级别,形成类科层化的组织机构,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网络……成为体制内的组成部分。与向境外NGO学习相比,这不过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被动模仿。
在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个过程较为清晰地呈现出一个从有限群体的无限结社到无限群体的受限结社的趋势。关系资源的重要性真是随处可见。在无明确法规可循的时候,你要想法设法建立关系,让自己成为主导者的同类,一旦被认为是自己人,便能获得合法性。有明确法规的时候其实更简单,只要满足ABC,你就是自己人。感觉上像是潜规则变成了明规则,仅此而已。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行业协会论纲 - 行业协会论纲

古有行会,近代有同业公会。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工商业不复存在,国营工商业直接以企业身份加入工商联接收政府管理。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职能转移,行业协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
现阶段三大行业协会体系:以国家及地方工经联和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以全国总商会和各级工商联为核心的商会体系,和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为龙头的企业家协会体系。
行业协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行业等具有经济关联性的多数企业为主体,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以保护和增进会员利益为目标的非政府社会组织
从行业协会的定义来看,我国古代的行会和现代市场内生的民间协会更符合。建国后到现代大部分行业协会(政府部分成立或政府发起企业组织完成)都多少会从政府管理的需要出发,而非完全从会员利益出发。不过当行业协会完全从会员利益出发时,公众的利益谁来维护?比如毒奶粉这种行业性问题。行业自律的动力是什么?谁对行业做监督和问责?行业是否也要有全面的信息公开?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第117页 - 社会组织功能论纲

我们将社会组织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一是动员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功能;二是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及一定的公共服务的功能;三是建构和增值社会资本的功能;四是推进公民参与和社会治理的功能;五是表达公民诉求、维护公民权益并进行政策倡导的功能。
特别记下这段话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它突然给了我写报告的思路。从专业领域发展和社会组织功能发挥两个角度去论述,就可以秒杀所有公益项目发展思路啦。在社会组织的众多功能中,我觉得最容易被我忽视的就是构建和增值社会资本了吧,可奇怪的是我却处处在感受着它。明明我很认同公益项目中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出现彼此信任,也许是这种关系很多时候还不具有可迁移性吧。它往往仅局限于特定的项目和场景中,在此之外的时候不容易信任别人的人依然如故。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由量变引发质变。
基金会……必须一方面实现其作为公益组织所承担的公共责任,另一方面要克服公益产权所带有的治理缺陷。……要保证基金会这类公益组织向其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向社会进行有效的问责和交代,以保证其有效的治理 ,有三个重要的原则:第一,公开透明原则。……第二,社会监督原则。……第三,独立运作原则。
一开始,我觉得公开透明是理所当然。公益组织接受公众捐赠,自然要对公众公开信息。后来想到非公募基金会我有点被卡住,为什么我花自家的钱还要向公众交代,转念想想,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公益组织,既然注册成了公益组织而非公司,为公众而非出资人谋福利,其社会使命是否得以有效实践就还是需要社会来监督。非公募基金会是个神奇的存在。

《社会组织论纲》的笔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论纲 - 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论纲

社会组织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发展的路径是外延式的生长和内涵式的能力提升、组织建设和网络建设,发展的前提是观念转变和制度创新。
总体来讲,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出发点还是方便社会管理,大部分地区的政府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是从政府职能转移的角度去考虑的,较少地区是真的从社会发展需求本身、站在公民社会发展地角度去考虑。致使社会发展远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组织不但总体数量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地域与领域部分不均,质量也相对滞后,立法也滞后,地位也没什么保障……
在制度创新方面,copy一下薛兆丰教授总结的美国创新的四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合作”。薛教授说,到美国听了那么多教授、投资人、企业家的演讲。有一个小小的观察,带给他挺大的震撼。就是他常常念不出演讲人的名字,因为好多人的英文名根本不是英文词汇,都是各个国家的语言音译过来的。这就说明,人才的多元性和它们之间的合作,是美国创新里很重要的。
第二个是“制度”。创新必须要有制度环境的支持与保障。比如美国的《拜杜法案》就极大地促进和鼓励了专利技术的商业化,从而保证了创新的持续发展,再比如高校对教授的宽松管理,让教授们能够在教学之余创办企业什么的。
第三个是“教育”。美国的高校在硬件方面其实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但是在软件上,就要强很多。比如说你在一个好学校读经济学,那么你就能在一个学期内,见到大部分当今世界上经济学界的大牛。再比如说你在学校里听个中美关系的演讲,都是基辛格他老人家亲自上台。另外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创新课程,给学生研究经费,栽培他们、鼓励他们创新。
最后一个是“聚集”。薛教授说,他们曾经参观过一个做脑电波技术的公司,那家公司在西雅图。为啥在西雅图呢?因为所有做脑电波技术的最好的公司,全都集中在西雅图。同样的,做互联网的可能就都集中在硅谷,东海岸也可能集中一批做某项技术的公司,做医学的可能就集中在休斯顿。不管什么领域,总是有一个聚集的地方,而这么一聚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创新。


 社会组织论纲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