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地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1
ISBN:9787300050256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页数:422页

作者简介

《房龙地理:关于世界的故事》主要内容:为什么丹麦人沉溺于静谧的书斋,而西班牙人则热衷于广阔的天地?为什么日本在近代要向外扩张,而国土同样狭小的瑞士却保持中立?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历史发展与其地理环境有何关联?在房龙这本生动、风趣的地理书中,您也许能找到答案。在简要地介绍了基本地理知识之后,作者按国别分别讲述了各国的地理环境,侧重于分析地理对国家的历史演变、人群性格的形成的影响,因此这是一本关于“人的”地理书。

内容概要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to v&n Loon,1g82―1 944)是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生于荷兰鹿特丹,1 911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在其求学前后,曾先后从事多种职业,并游历过世界很多地方,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房龙在写作方面取得了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13年第一部作品问世到1944年去世,房龙写了二十多部作品。其主要作品有:《荷兰共和国衰亡史》、《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宽容》、《圣经的故事》、《与世界伟人谈心》等。房龙的作品饮誉世界,先后在荷兰、德国、法国、瑞典、日本、丹麦、希腊、印度、中国等二十多个国家翻译出版。
房龙写书文笔睿智幽默,文风清新。他的著作往往涉及多种领域,包括音乐、绘画、历史、地理及科学知识,内容旁征博引,史料信手拈来。郁达夫曾分析过房龙的写作艺术:“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读他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倦了。”然而,真正使其著作历时而不衰的原因是他看待问题的独特角度。他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关注人类的生存,关注人类的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发展观,给后人以深深的启迪。
房龙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其著作通俗易懂 ,趣味性强。郁达夫曾说过:“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这么一写,读他的书的人,无论大人小孩,都觉得娓娓忘卷了。”
房龙的书在20年代就翻译到了我国,给当时很多作家以启发。90年代重新翻译,立刻引起销售热潮。他的书不仅生动有趣,还表现为世上特征,以至于有报道说,当时的白领女性手袋中除了化妆品,就是一本房龙的书了。


 房龙地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书的翻译很烂,读着很不舒服,非常僵硬死板,可能中国的好翻译不是太多吧,但是透过这层翻译去猜测其英文版,作者有自大和无知的嫌疑,书中的内容,视角还不错,就像封面上所说的,关于世界的故事。但是书中多次出现,某某某非常复杂,极度复杂,我就不说了,这种话。我自己对于我不太懂的东西就会对别人这样说,因为不懂嘛,所以说其复杂,然后顺理成章的说不能三言两语说掉,好像自己是懂的,自己很厉害,但是很复杂,所以别人一定听不懂,就不说了。这个房龙我估计就是这样一个装逼货。另外书里作者不接地气,经常用比较高大上的表达方式,乍一看满头雾水,然后琢磨下才懂,或者就永远懂不了,嗯,房东是个装逼货。金圣叹之类的人物吧。
  •     作者:乃鼎斋无机客     今天在新语丝上看到一把沙的《翻译得惨不忍睹:〈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  耐力生存手册〉》文章,就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翻译得不够理想的书籍,而且还是  部中英双语版的图书。   书名《房龙地理:关于世界的故事》,译者纪何、滕华,责任编辑程建农,  2003年9月第一版,2004年2月第三次印刷。   从这印刷次数看出,此书销量是不错的,起码在万本以上。   当初这部书是在大学里买的,因为是双语版的书籍,我自然是对照着英文仔  细阅读,可在读了大约10页后,我就佩服起译者和编辑起来,一部中英文对照的  书籍,怎么也要把翻译做得好一点吧。毕竟现在的读者英文水平都不差,翻译的  错误都能瞧出来些。   下面就罗列一些纪何、滕华两位译者的不佳翻译:     Fishing boats, however, love this territory, for fishes who were  born in the Arctic and were therefore accustomed to the cold temperat-  ure of the Labrador Current feel very unhappy in the tepid water of the  Gulf Stream. While they are slowly making up their minds whether to go  back to the Pole or try to swim across the warm Gulf Stream, they are  caught by the nets of those French fishermen whose ancestors patronized  the legendary Grand Banks of America hundreds of years before any one  else.   但是渔船却很喜欢拉布拉多流的寒冷,而不喜欢待在湾流的暖水中。因为鱼类  正在缓慢地决定回北极或顺着温暖的湾流游泳时,它们往往被法国渔民的渔网所获  。这些渔民的祖先在几百年前比任何人都更早地发现传说中的美洲大堤。    [我觉得译文在校对的眼皮底下顺利通过,其中的环节值得怀疑。我的改译:然而,  捕鱼船却喜欢这片区域,因为鱼儿们生长在北冰洋,因此也更适应于拉布拉多寒流  的低温,在湾流的温暖海水中会感觉非常不适。当鱼儿们踌躇不定、不知该游回极  地还是尝试游过暖和的湾流时,它们就落入了法国渔夫的渔网。在好几百年前,这  些法国渔夫的先祖赶在所有人前面,发现了传奇般的北美大瀨。(还要另加注释:  Grand Banks: 大西洋北美大陸棚的一部分,在加拿大紐芬蘭南和東南部。) ]    Then at last any reasonably intelligent sailor, provided he could read  and write, was able to determine within a couple of miles how far away  he was from the North Pole and from the equator or in technical terms, in  what N.Lat (degree of latitude north of the equator) or S.Lat. he might  find himself.  最后,某位相当聪明的海员——他被证明能进行读写——能够确定他离北极和赤道  有多远,用术语来讲,即他能确定自己处于北纬多少度(北半球的纬度)或南纬多  少度。  [我的改译:最后,任何一位稍许聪明些的海员,只要他能读能写,就能够确定自己  所处的位置距离北极和赤道有多远(误差在一两英里左右),或者用术语来表述,  即他能确定自己处于北纬多少度(北半球的纬度)或南纬多少度。]    It altered the length of the balance-spring in proportion to the expans-  ion or contraction caused by changes in temperature in such a way that  his chronometer was practically weather-proof.  它(经线仪)能根据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或收缩而改变内部弹簧的长度,在这种  意义上来说,他的钟表是一种实在的天气证明。  [weather-proof译错,句意不实。我的改译:它能对应由温度改变而引起的膨胀或  收缩效应而改变游丝的长度,就如这样,他的计时仪几乎丝毫不受天气的影响。]      Then you will begin to understand why Europe, with its convenient mountain-  ranges and its even more convenient river systems, with nine times as much  coast-line as it would have if it were rounded off as neatly as Africa or  Australia……  欧洲,有着便利的山脉和更加便利的河流系统,如果凑个整数,其海岸线的长度将是  非洲或者澳洲的九倍……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欧洲注定要扮演领头洲的角色了。  [“如果凑个整数,其海岸线的长度将是非洲或者澳洲的九倍”,知识性的错误祸害  无穷。“假如欧洲的海岸像非洲或者澳洲那样呈平滑状的话,海岸线长度将只是目前  的九分之一”,此处以意译为主,如若不妥,请赐教]    These figures are more or less accurate for they were gathered by the Int-  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ion connected with the League of Nations,  a gathering of learned men who are able to consider such matters with a  cool and detached eye and who are under no obligation to doctor the returns  to please the local pride of any particular country.  这些数字大概是精确的,因为它们是由国际统计联合会收集的。而这个组织有博学学  者组成,这些人能够以一种平静和公正的目光看待各种事务,他们在毫无压迫的情况  下拟订出报告书,以取悦所有国家的“地区自豪者”。  [面对译文,无语了。改译:这些数字大致是准确的,因为担负收集工作的是与国联有  关联的国际统计联合会。它们由一群博学的学者组成,这些学者能够以一种冷静独立  的眼光看待事务,他们不必粉饰回馈的数据以取悦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自尊心。  local pride 翻译得并不是最到位,有更好的译法请赐教。]    以上中英文皆为我亲手键入,难免输入有误。如有错误,请包涵。
  •     《房龙地理》,人大出版社。先摘几条房龙关于地理的说法,对这本书自然就有了大略的理解:1.我们所有人都生活于同一个行星上,我们所有人共同为我们碰巧生活的世界的安宁承担责任。2.自然赐福于我们,并且将会毫不吝啬地给予,但是作为回报,她要求我们研究其感受并且服从她的命令。3.我乐于将它称为人的研究,就是研究人怎样为自己和家人寻找食物、遮风避雨之所以及娱乐,尝试找出人类使自己适应背景或重塑自然环境,使他与自己有限的能力和谐并且变得舒适、滋润并幸福的方式。4.在这本地理书里,人是首要的。人的自然环境和背景为其次。5.人类的国际间的手足之情是一个崇高的梦想。6.对于过去的错误,高高在上的坐着审判没什么意义。将我们的想法收集起来,并将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汇总会更有益一些,因为我们借此能够避免将来可能犯下的一些错误。7.任何一个民族的根总是深深埋藏于土壤和灵魂之中。土壤影响着灵魂,灵魂有影响着土壤......当我们掌握了二者真正的内在含义时,我们便拥有了开解任何国家的特性的钥匙。这本书写成于1932年。以那时的西方视角来看我们国家,很多方面会感觉有点不适应。比如说,把西藏放到“中亚高地”一章来写,而不是“东亚大半岛--中国”一章(他倒没有否认中国对此地的主权),也许会引起愤青的激动。但是,最引起我注意的是他对我们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性格生存哲学的犀利观察,或许这正是我们自己观察力的盲区,也是房龙地理区别于普通地理书之处:“(中国古代哲人的道义观)至少给予一个群体--由四亿人组成,操几十种不同的方言(一个来自北京的中国人将会发现很难听懂来自南方中国兄弟的话语,这就好比是一个瑞典人和一个意大利人进行交谈),他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一种共通的东西,一种对待生活沉浮的决然的中国态度,一种实用生存哲学,它将会使卑微的苦工能够忍受艰辛劳作,如果换成一般的欧洲人或美洲人,这种劳作将会要他的命,或会逼他自杀。”我们自己当然很清楚,中国人早早地发现了一块广袤的、多样的、适合生存发展的土地,在这里繁衍成长。文明之火几乎从未断绝,也成长起世界上最大的族群。但是,勤劳和坚忍始终没有带给最广大的中国人梦寐以求的能持续的繁荣、富裕、安宁、幸福,以及他们很少梦见的自由和几乎没有梦见过的民主。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吧,哪怕你在思考地理问题的时候。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第一次了解欧洲人种和地理,以及印度和日本。Tartar人种,蒙古人,满州人,SLAVE人,感觉都比较像。中国人最好了,其实caucasian和asian还蛮像的,双方对对方的印象在1000年完全反转了,很有意思。经济的发展原因吧。这本书读的很慢但是收获很多
  •     说实话 是房龙先生的地理
  •     小时候的我多么热爱地理啊~
  •     witty!!!!!!!!!!对我有影响的一本书
  •     房龙的书都不错,一定要去看原版
  •     高中看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人文地理了,插图好像都是房龙自己手绘,蛮有趣的。
  •     去年寒假计划里就写着要读完房龙,拖延到今天终于看完了。。。特别丰富的一本书,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引入了地理,还传播了宽容和饶恕和和平的思想。mark
  •     没拿本地图在手边是遗憾
  •     总体来说是不错的 就是作者想要写的东西太多 反而失去了一些具体
  •     好吧 我承认我买到了最次的版本 连插图都没有TAT
  •     书中所说,建一个大箱子就能把世界上所有人装进去,然后从峡谷中推下来,和这个世界相比,人还是太渺小太渺小。
  •     一般般啦
  •     在20世纪初就认识高度而言,有好几层楼那么高
  •     感觉把地理文学化了,对于地理我还是喜欢充满地图的atlas
  •     房龙是个人
  •     只翻看过关于中国的,还行吧。
  •     历史
  •     有兴趣
  •      真正的专家,把难懂的知识讲的有趣 形象,格外有意思;从宇宙视角来谈的一本书,看的人的世界观会更广,影响人生观,更为豁达、客观、理想,明白人生的意义
  •     有好几个版本的 内容一般
  •     个人观念太多了吧读到中国这个描述简直逆天。其它州的历史我一点也不了解。读完以后还是不懂
  •     几乎是在地理课的桌洞里把这本书看完的,李梅丛老师对我太宽容了
  •     欧洲黄金期的地理书还是挺不错的,那个时代的地理观念已经相当成熟
  •     还是不错的通俗读物。但是现在去看却少了当初阅读美国的故事和圣经的故事的那种快感。希望以后能与自己的孩子来一起阅读房龙吧
  •     看的不是这个版本,翻译糟糕,而且感觉到逻辑的混乱和内容的肤浅,简直就是地理知识的科普+区域概况,还是前几个世纪的。
  •     简单生动的故事读物
  •     讲地理的地方非常浅显,将历史的地方缺乏逻辑 而且废话特别多
  •     看的是人大出版的双语版本。开始几章挺惊艳的,后面的看中文也觉得烦躁。匆匆一读
  •     1本绝佳的儿童读物。房龙画画那么糟糕,可我甚至试图学他:-)在正方形的餐巾纸上画德国陡峭的、隔绝世界的大峡谷,简笔的线条,ugly but sharp,exactly the way I pictured him in my head.
  •     第一次听完一本书,有意思的人文地理读物不好找,而我又偏爱。房龙的作品从《宽容》到《房龙地理》是诚意之作。愿目前头顶上空这段低气氛的高压气旋快快过去,绝不能将“勇气与睿智变成无言的愤怒”。
  •     书是好书,但对我来说,还是过于深刻了
  •     盛名难附,给小学生读还可以
  •     真的像一个同事说的。。。错误好多。。。
  •     ‘确定纬度的正确方法要比确定经度的方法早数百年发现。’咦!这是个咋回事来,房龙的《房龙地理》来解答了哦。看了人文,历史和艺术,地理当然是不能不看了。娱乐的原则是一个都不能少。
  •     一切历史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常识一本,可读
  •     :K91-49/3240-1
  •     讲的很有趣~另外我记得历史大概是到一战之前?和今日的格局还是不太一样的~
  •     如果不去旅游的话,地理又有什么意义呢?
  •     看过差不多就忘光了,留着以后环游世界用
  •     房龙更多的还是在写人,人性。
  •     读了“中国”。黄河1852年决堤改道,50英尺的堤坝形同虚设。由黄海迁往渤海湾后,京杭大运河也随之停运。
  •     有人文关怀的地理介绍,人文关怀的科学
  •     房龙以高度的人文情怀阐述了民族个性与自然环境的必然之处 也有其时代局限性 总的来说 看到了地理的有趣和历史的发展
  •     买了房龙的所有书。写的有趣。
  •     几乎是在地铁、公交和火车上读完的这本书。对世界地理知识尤其是山脉河流地理位置的匮乏,注定第一次的阅读只能是走马观花。把世界地图了解清楚后再重新读一次。房龙的笔触简明轻快,他讲述的故事总是通俗易懂。
  •     据说房龙受希特勒影响很深 所以读一读 顺便纵观一下人类和地球的相处史
  •     现在再读,感觉有点复古了。你如果看过《人类简史》,房龙的这本书的很多观点你将都会持保留意见。
  •     房龙的书总是那么好看!当你走进一个陌生的国家,这里的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他们是什么性格、有什么习惯?这些习惯和地理环境、过往经历又是怎样的关系?经此书描述,每个国家马上就栩栩如生起来,如同画像一般。每到一处前,前可先翻看以把握概貌。把复杂的事说简单不易,说的诙谐有趣那才叫本事啊!
  •     可能是自己地理太差了,没拿地图对着看,很多人文不太清楚看的不是很懂
  •     地理历史扫盲?关键是,房龙就是有办法把这写的非常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