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806579275
作者:[英]多丽丝·莱辛
页数:503页

近年来读的最喜欢的小说

故事写得好,情节自然而然地推进。译得也很好,所以读起来才能如此流畅。虽然是部很好看的幻想小说,但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莱辛的奇思妙想,而是她的故事背后对人性,种族,社会,自然环境等等的思考。尤其是,这些沉重的话题并未影响到故事的可读性,反而是让这样的幻想故事更加真实。

一种游戏(08年3月写的)

今年过年前,寒假开始后,表妹锦来考雅思,在我这里住了阵,一起去图书馆,她复习,我找书看。在新书架找到一本好看的书,《玛拉和丹恩历险记》(Mara and Dann Adventure),作者是八十多岁的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 。厚厚的一本,一天半时间看完,这激情很久没有了(是太懒惰,没去找好的小说)。对于喜爱的总是离得最远,我总是不敢去靠近。因此,一直没有说说她和她的文字。很想有爱好看小说的人们能去看,一起分享共同的美好是件很让人期待的事情。我们总是需要被需要、被认同、被感激。不喜欢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中学时属于一项语文训练能力之一。【小说讲述在未来社会,因环境破坏导致冰川纪重临,文明毁灭。北半球冰封地底,南半球沙暴肆虐。幸存的人类生活如同原始部落人,远古的文明对他们来说只是历史残迹里遥不可及的神话。玛拉和丹恩姐弟俩在一场战争中成为孤儿,在族人的救助下得以逃脱,隐姓埋名,在干旱地带的村落中长大。随着旱情和沙化的不断加剧,姐弟俩被迫踏上逃亡之旅,北方是传说里地球仅存的能提供充足的水源、食物和建设家园的地方,为了家园,俩姐弟历经千辛万苦,弟弟对“同面人”(克隆技术的应用的产物)的困扰,姐姐作为女人的磨难等,都一一呈现出现实的残酷和原始。】莱辛创作《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时已逾八旬,看其文字却更游刃有余,纵横的皱纹显示着的是惊人的阅历和思想。老年人总是被我们忽视、嘲笑甚至遗弃,认为老年人就代表着古老、陈旧、落后,无数“贬义”的词语一一可拿来形容。我们崇尚什么?高科技、深奥的哲学……莱辛在这本作品里却处处体现出抵制高科技,拒绝理性,“我们不需要这些”。因为正是这些带给了我们灭顶的灾难。上周刚去参加了学院举办的科技文化节,数理化的天下,其中一个报告讲了个例子:当我们戴着笨重的高度玻璃眼镜时,我们总是在努力着能创造出既薄又不会摔破的眼镜片,是的,我们的确成功了。可是我们没有去想这个新生的事物是否能与我们大自然的花草树木一样,既为这个世界提供了美好(是的,新生产的眼镜确实为我们的世界提供了美好),又能在不需要的时候被我们的大自然自动净化?没有,我们在创造新东西时根本没想去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总以为地球是万能的、无限的、不竭的。农药的发明曾因给我们的农业带来了不可思议的神奇而得到了诺贝尔奖,六氯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农药杀虫剂,主要用于小麦拌种,防止各种粮食作物的真菌危害。六氯苯可以蓄集在各种脂肪组织中,长期接触会损害肝脏、皮肤,并能致癌。而且残留于食物中的各类其他农药,除了造成人们急性中毒外,还可能有致癌性,致畸形、神经毒性、生殖毒性、眼毒性和破坏我们的免疫系统,难以找到治疗方法的不可知的疾病数量在飞速增加,细菌,感染,遗憾……这类词不时的来袭击我们的神经。还记得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影片里约翰对他的哈佛同事们讲述他来自140世纪之前的穴居时代时,一开始大家都不相信,生物学家哈里说,按照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的频率,我们人类一般能活到190岁,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死于慢性中毒了。我们过早的失去了我们的生命。总有一天,我们需要去遥远的星空才可能寻找到我们很久以来就存在着的非常普通的,却随着科技的发展、理性的倒置而逐渐消逝了的东西,譬如人类的皱纹、个体的特殊性、温婉的微笑、我们的眼泪、酸甜苦辣的感觉、永远得不到的期望而引起的萌动……我们不知道还在失去什么,将要失去什么,我们也无所谓早已失去了什么。我们只关心我们得到了什么。P.S:一个游戏这本书里有个适合孩子和父母玩的游戏,在那个时代,属于远古文明流传下来的智慧,类似今天渐渐离我们而去的古老寓言和智慧。今天的我们作为孩子时,无穷索取,更早的不知天真为何物,更早的对父母失去了耐心,更早更多的拥有了“社会给予的”愤怒,更早的学会了生存和掠夺。不知这是否就是原始世界残酷一面的还原?当我们作为父母时,又忘却了曾是孩子时的苦恼,日日为了事业、为了家庭(真的是为了家庭吗?你想错了吧!),在赚钱,在拼搏……无视家庭,无视伴侣、无视孩子的需要。提供了物质,就给了一切吗?其实你什么都没给,只给了冷漠,给了错误。这个游戏,名字叫做“你看见了什么”。流行很广(也许和那个时代高科技的失去有关系),白天忙碌的父母们回到了家,在外玩耍的孩子们也回到了家,全家人愉快地晚餐后,孩子们聚在爸爸妈妈的身旁(古老的成语:承欢膝下)。爸爸或妈妈开始提问,问题一般随孩子心理年龄的长大而逐渐深入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可以有无数个问题,父母一直提问,没有给出任何答案,让孩子自己去寻找。第一层:一般是适合较小年龄的孩子妈妈问:“宝贝,你今天看见什么?”孩子:“我今天看到了……” (按孩子年龄大小,表达能力强弱,描述的细节和准确度有所差别。)总是这个问题作为开始,当这个问题将问未问的时候,孩子们的心里就开始激动,开始兴奋。当孩子讲完了,孩子们会因为被关注、被倾听、被需要而感到满足。每天乐此不疲,你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注重细节,越来越具备观察能力,越来越能理解这个世界。第二层:对逻辑有了一点了解,10岁之前吧当孩子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妈妈在某一天忽然问了个不一样的问题。妈妈问:“宝贝,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孩子说:“……”孩子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许在大人们听来是不可思议的,却总能找到我们忽略的东西。也许这个时候我们同时也在作为孩子的被问者吧。第三层:孩子已经是少年了当永远的两个问题又一次得到了增加时,魅力也就显现得更加强烈。妈妈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孩子说:“……”这个时候孩子或许需要深思一下了(如果孩子没有深思,或许需要您引导一下),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彼此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在被根植下去了。寻求自我答案的旅程渐渐明朗化了。第四层:孩子渐渐长大了妈妈问:“你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吗?”孩子说:“……”可以一直问下去,“你为什么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们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个奇妙的世界,有着太多的疑惑在等待着我们的孩子。当我坐在图书馆一楼的自修室里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用左手支撑着我的额头,因为我在掩盖我的皱纹,我的眉头总是不由自主地皱起来,感觉那里很痒很难受,头皮发麻,眉头皱着,可以减轻这个难受。这些关键词是我想起这本书就联想起的,或许多一次的阅读能多几个,可能会的。关键词:未来 警示 地球 环境 干旱 冰川 人种 克隆 战争 资源食物 水 生命 生存 物种 繁衍 北方 统治者 被统治者逃避 害怕 勇敢 挣扎 变异 文明 高科技 武器 毒品 女人男人 承受 欺骗 努力 学习 遗迹 知识 力量 纠缠 依赖心理 太阳能 飞机 船 团结 朋友 帮助 善良 残忍 离开 信任 理想 农业 交易 初级关怀 次级关怀 海洋 雪 自由

终极的想象

【读品】成刚/文 我祖母的母亲在八十岁那年依然脚力强健,但她更乐意在庭院中央一株开满白花的苹果树下一动不动坐上大半天,和自己唠嗑,用让人惊愕的想象替代了瘦小的记忆。那时起,我就执拗地认定在人的晚年想象力将第二次达到峰顶,如火山休眠前的全力喷射。祖母八十岁时,她的话语中常泛起某种闪光的物质,一种源自幻想的朴拙,格外鲜活。我对老人们的想象力愈加敬畏。在许多人眼里,皱巴巴的皮肤等于皱巴巴的心灵,这是一种无依据的歧视。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八十八岁高龄尚抱得诺奖归来,让所有人与自己都瞠目结舌,已是对年龄歧视的有力反击,意味深长的是,莱辛创作幻想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时已逾八旬,仍让自己去几千年后的时空里溜达了一大圈,脸不红,气不喘,进一步证实了我的猜想:年龄与想象力的盛衰不存在因果概括关系。也许在现世和记忆渐次退潮后,心境复返清明,想象力才会盘坐在高高的浪头上无阻碍地到来。老人们的惯用词汇表中很少包括“GPS”、“4G”、“智能手机”等等,《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对高科技含量词语的态度也不犹疑,一开始,莱辛就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手段去减少它们露脸的可能性,作为釜底抽薪的一招,莱辛将玛拉和丹恩姐弟俩置放在文明坍毁后的蛮荒时空内,那里的人们以雨水和河水解渴;靠木棍退敌、御兽和稼穑;房舍用砖石与茅草建筑;教育被一种家族式游戏取代(“你今天看到了什么?”);图画不再以纸作载体、而是树叶、皮革之属;人们使用“细胞”、“年”、“月”等语词,那得归功于遗传,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如何被发明,很少有人将“发明”运用到对话中。在以日出日落来定义“天”的时代,“发明”是一种绝迹的行为。当我们利用科学去臆想未来的便利与美满时,莱辛在伦敦北部的小山岗上不动声色地冲人们示意:喏,这就是未来!这是莱辛预测的未来,或者,是她竭力躲避的那种。书中有一个情节:戴玛死后,玛拉在兄弟丹恩的带领下一起去 “Ifrik”洲北部地区讨生活,路经一荒凉小城,差点就用金币换来“空中飞行器”,凭借它,两姐弟可以安稳快速地抵达目的地,避免遭受干旱、洪水、恶龙、蜥蜴、敌人的致命袭击,然而莱辛要丹恩放弃,她打发他们用扁担挑着水桶再次行在白骨累累的大地上。在书中,科技每次出现,都有危机陪伴。科学并不是通往拯救之门的正途。《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无疑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对姐弟在荒漠与沙化的包抄下逃亡。在理性和科学似乎无所不能的时代,历险记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种文学题材,它存在的前提是,外部世界是不可预知,人人敬畏的,它随时会发怒,用各种自然力量来惩罚人类某些欠妥的举动,人生活其中必受制约,如履薄冰。旱、涝、冰等自然灾难比两姐弟的戏份还重,村庄、动植物、人、文明瞬时就被湮没,在本能的逃生中,人们无暇他顾。有些词语连讲出口都是一种奢求,比如永恒的同义词“一直”,它屡屡让玛拉禁不住“害怕”、“流泪”,它让她体验到生的短促和无措,而非自得。需要特别指出,在小说第一章中,七岁的玛拉和三岁的丹恩在跟随两位恩人去石村路上所遭遇的洪水,大可以跟漂起诺亚方舟的那场铺天盖地的水灾并论,甚至能肯定,前者是后者的延续,都是“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的耶和华所为。如此,姐弟二人一路向北的颠沛流离是否可看作赎罪“苦行”的一种,或彼此互为方舟的逃难?结尾处他们在海边农场重拾宁静是否是得恕再返伊甸园的象征,一个是亚当,一个是夏娃(亚当是玛拉,丹恩似是取自她的一根肋骨,敏感,脆弱),有点惆怅的是,他们深爱对方,却不容许自己和亲人结合。《圣经》等伟大作品的气息在莱辛的打字机周遭弥漫。博尔赫斯在散文《雷.布拉德伯里<火星人编年史>》中提到: “16世纪初,罗德维科.阿里奥斯托这样幻想:一位勇士在月亮上发现了已从地球消失的东西,如:情人们的眼泪和叹息,被人们消磨在赌场里的时光,毫无意义的计划以及得不到满足的欲望。”那么,莱辛在1999,多孑难且突进的20世纪的煞尾处,写作《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自有寓意。她是在指给我们哪一种 “消失”的东西:敬畏?自律?谦逊?爱?抑或别的?所有这些力量是否皆汲取于对终极的想象?《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英国] 多丽丝.莱辛著,苗争芝/陈颖译;译林出版社 2007年11月版本文刊登于《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日博阅B2版 请勿私自转载

余震中,或者我们可以读书

经历和看见以及听说灾难的人,心理都可能会有巨大的灾难阴影。哪怕是看新闻,都可能承受巨大伤害。这些天来,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哪怕是很远的人。有个很遥远的朋友说,他父母天天白天看央视,看得流眼泪。他就不。晚上,他们都睡下了,他再一个人看电视。看得眼泪长流。都是这样的。不敢看又不敢不看。怎么都放不下。决心离远一点,让心情平静一点。还是忍不住买了南周来细细地读。在网上四处搜索。在电视机前驻足。写了几篇相关的稿子,西闪已经叮嘱我不要再写,免得沉入其中,不能自拔。《南周》的很多报道比网上的要显得冷静。更像更深的刺。从天灾看到人类命运,看到人类灾难。忽然想起冬天看的多丽丝·莱辛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是一部关于人类末日的幻想类小说。这类书本来不是我喜爱的类型,这类小说一般不会有太高的文学成就。当时看的时候,我还不停地跟王力雄的《黄祸》相比,觉得在同类小说中,后者更好一些。现在忽然想起《玛拉和丹恩历险记》里的很多情节。想起人类惶惶逃难中,那些光辉的人性、黑暗的人性,全都那么彻底。才觉得莱辛真的很厉害啊。哪怕是这样一部,貌似通俗的小说里,表述得这样真实,对人性的崇高和卑下,都了解如此深刻。现在的时刻,我们如果做不了什么,甚至说不了什么,我们就看吧,或者,还可以读书。推荐朋友们可以读读这本。这本轻松,通俗,故事流畅,也许现在能读下去吧。而且背后一样有人类的大命运。而且,这本书还是给了人希望。


 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