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核心考点

出版社:宋士军、 袁芳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01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10053160
页数:310页

作者简介

《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核心考点:医学基础知识》严格依据医疗卫生系统最新考试要求编写,内容符合医疗卫生系统考试的考查重点——检测考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测评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判断能力。《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核心考点:医学基础知识》是一本专门针对医疗卫生系统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的复习教材。本教材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从最基本、最重要的考点出发,深入浅出地向考生讲解各个知识点,使考生对知识点有足够透彻的印象和理解,从而烂熟于心。真正地使考生一书在手,知识尽有。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医学生物学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1) 第一节无机化合物(1)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1) 第三节生物的基本特征(4)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5) 第一节概述(5) 第二节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6) 第三节细胞的增殖周期(9) 第四节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10) 第三章生命的延续(10) 第一节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10) 第二节配子的发生(11) 第三节减数分裂(11) 第四节受精作用(12) 第四章遗传与变异的基础(12) 第一节遗传的分子基础(13) 第二节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5) 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17) 第五章人类遗传病(17) 第一节染色体异常与疾病(17) 第二节单基因遗传病(20) 第三节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遗传病(22) 第二部分人体解剖学 绪论(24) 第一章运动系统(25) 第一节骨学(25) 第二节关节学(30) 第三节肌学(33) 第四节内脏学(37) 第二章消化系统(37) 第一节消化管(38) 第二节消化腺(41) 第三节腹膜(42) 第三章呼吸系统(43) 第四章泌尿系统(45) 第五章生殖系统(47) 第六章内分泌系统(48) 第七章循环系统(49) 第一节心(49) 第二节动脉(51) 第三节静脉(54) 第四节淋巴系统(56) 第八章感觉器(56) 第一节视器(56) 第二节前庭蜗器(58) 第九章神经系统(60) 第一节总论(60) 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61) 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64) 第四节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68) 第五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70) 第三部分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73) 第一节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73)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73) 第三节生理功能的调节(73) 第四节体内的控制系统(74)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74) 第一节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74) 第二节细胞的跨膜电变化(76) 第三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78) 第三章血液(79) 第一节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79)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80)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82) 第四节血型与输血原则(83) 第四章循环生理(84) 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84) 第二节心脏的生物电活动(86) 第三节血管生理(88) 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91) 第五节器官循环(93) 第五章呼吸(94) 第一节肺通气(94) 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96) 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97) 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98)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100) 第一节概述(100) 第二节口腔内消化(101) 第三节胃内消化(101) 第四节小肠内消化(103) 第五节大肠内的消化(104) 第六节吸收(105)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105) 第一节能量代谢(105)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106)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108) 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血液循环特征(108)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109) 第三节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110) 第四节尿液的浓缩和稀释(111) 第五节尿生成的调节(111) 第六节血浆清除率(112) 第七节尿的排放(112) 第九章感觉器官(113) 第一节感受器的一般特征(113) 第二节眼的视觉功能(113) 第三节耳的听觉功能(115) 第四节内耳的平衡感觉功能(116) 第十章神经系统(116) 第一节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116) 第二节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117)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18) 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119) 第五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121) 第六节脑的高级功能(122) 第十一章内分泌(123) 第一节概述(123) 第二节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124) 第三节甲状腺(125) 第四节肾上腺(126) 第五节胰岛(127) 第六节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128) 第十二章生殖(129) 第一节男性生殖(129) 第二节女性生殖(129) 第四部分生物化学 第一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31)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的结构与功能(131) 第二节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34) 第三节酶(135) 第二章物质代谢及其调节(138) 第一节糖代谢(138) 第二节脂类代谢(142) 第三节氨基酸代谢(145) 第四节生物氧化(147) 第五节核苷酸合成代谢(149) 第六节物质代谢间的相互联系和调控(150) 第三章基因信息传递(151) 第一节DNA的生物合成——复制(151) 第二节RNA的生物合成——转录(154) 第三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155) 第四节基因表达调控(156) 第五节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159) 第四章器官和组织生物化学(161) 第一节血液生化(161) 第二节肝胆生化(162) 第五章生化专题(164)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164) 第二节癌基因与生长因子(165) 第三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169) 第五部分病理学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170) 第一节细胞、组织的适应和老化(170)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71) 第二章再生与修复(174) 第一节再生性修复(174) 第二节瘢痕性修复(175) 第三节创伤愈合(175) 第四节骨折愈合(176) 第五节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76)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77) 第一节充血(177) 第二节出血(178) 第三节血栓形成(178) 第四节栓塞(180) 第五节梗死(181) 第四章炎症(182) 第一节概述(182) 第二节急性炎症(183) 第三节慢性炎症(188) 第四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89) 第五节炎症的经过和结局(189) 第五章肿瘤(190)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190) 第二节肿瘤的异型性(191) 第三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191) 第四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93) 第五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93) 第六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94) 第七节常见肿瘤的举例(194)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197)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197)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199) 第三节高血压病(200) 第四节风湿病(201) 第五节感染性心内膜炎(202) 第六节心瓣膜病(203)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203)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3) 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5) 第三节肺炎(205)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208)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209) 第一节食管疾病(209) 第二节胃肠疾病(210) 第三节肝脏疾病(213) 第九章泌尿系统疾病(218) 第一节肾小球疾病(218) 第二节肾盂肾炎(221)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222) 第一节感染性疾病(222) 第二节病毒性疾病(223)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疾病(224) 第一节甲状腺疾病(224) 第二节糖尿病(224) 第十二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25) 第一节结核病(225) 第二节伤寒(227) 第三节细菌性痢疾(228) 第四节阿米巴病(229) 第六部分药理学 第一章药理学绪言(230)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230) 第一节药物作用(230) 第二节药物的量效关系(231) 第三节药物的作用机制(232) 第四节药物与受体(232) 第五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33)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34) 第一节药物的跨膜转运(234)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234) 第三节药物消除速率规律及药动学参数(236) 第四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237) 第一节拟胆碱药(237) 第二节抗胆碱药(239) 第五章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240) 第一节拟肾上腺素药(240) 第二节抗肾上腺素药(243) 第六章局部麻醉药(244) 第七章镇静催眠药(244) 第八章抗癫痫和抗惊厥药(246) 第一节抗癫痫药(246) 第二节抗惊厥药(246) 第九章抗帕金森病药(247) 第十章抗精神失常药(248)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248) 第二节抗躁狂和抗抑郁药(249) 第十一章阿片类镇痛药(249) 第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250) 第十三章钙通道阻滞药(252) 第十四章抗心律失常药(252) 第十五章抗心绞痛药(255) 第十六章抗高血压药(256) 第十七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259) 第十八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261) 第十九章利尿药和脱水药(262) 第一节利尿药(262) 第二节脱水药(264) 第二十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264) 第一节抗凝血药(264) 第二节抗血小板药(265) 第三节纤维蛋白溶解药(265) 第四节止血药(265) 第五节抗贫血药(266) 第六节血容量扩充药(266) 第二十一章组胺受体阻断药(267) 第二十二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267) 第一节平喘药(267) 第二节镇咳药(268) 第三节祛痰药(269) 第二十三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269) 第一节抗消化性溃疡药(269) 第二节泻药和止泻药(270) 第三节止吐药(270) 第二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271)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类药(271)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类药(272) 第二十五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273)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273)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273) 第二十六章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274) 第一节胰岛素(274)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274) 第二十七章抗生素(275)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275) 第二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278) 第三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279) 第四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280) 第二十八章人工合成抗菌药(281) 第一节喹诺酮类(281) 第二节磺胺类与甲氧苄啶(282) 第二十九章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283) 第一节抗真菌药(283) 第二节抗病毒药物(284) 第三十章抗结核病药(285) 第三十一章抗寄生虫病药物(286) 第一节抗疟药(286) 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287) 第三十二章抗恶性肿瘤药(288) 第七部分微生物学 第一章微生物概述(289)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布(289) 第二节消毒与灭菌(289) 第三节微生物感染(291)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93) 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大小(293)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293) 第三节细菌的形态学检查(297)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298) 第一节细菌的理化性状(298) 第二节细菌的新陈代谢及能量代谢(299) 第三节细菌的人工培养(301) 第四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302) 第一节细菌变异的现象(302) 第二节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302) 第三节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方式(303) 第五章细菌致病与抗菌免疫(304)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作用(304) 第二节细菌感染的发生(307) 第三节抗菌免疫(307) 第六章病毒概述(309) 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309) 第二节病毒的增殖(310) 第三节病毒的抵抗力(311) 第四节抗病毒免疫(311) 第七章真菌概述(312) 第一节真菌的生物学性状(312) 第二节真菌的致病性(314) 第八部分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315) 第二章抗原(315)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315) 第二节抗原的种类(316) 第三章免疫系统(316) 第四章免疫细胞(317) 第五章免疫球蛋白(318) 第一节概念(318)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318) 第三节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319) 第四节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320) 第六章补体系统(320) 第七章细胞因子(321) 第八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322) 第九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323) 第十章固有免疫应答(324)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325) 第一节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326) 第二节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326) 第十二章黏膜免疫系统(327) 第十三章免疫耐受(328) 第一节概念(328) 第二节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及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329) 第三节免疫耐受的意义(329)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330) 第一节概述(330) 第二节I型超敏反应(330) 第三节Ⅱ型超敏反应(332) 第四节Ⅲ型超敏反应(332) 第五节Ⅳ型超敏反应(333)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333) 第一节概述(333) 第二节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334) 第十六章免疫缺陷病(334) 第十七章肿瘤免疫(336) 第一节肿瘤抗原概述(336) 第二节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337) 第十八章移植免疫(337) 第一节基本概念(337) 第二节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338) 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技术(338) 第一节体外抗原抗体检测(338) 第二节免疫细胞分离(340) 第三节免疫细胞的特异性、数量和功能检测(341) 第二十章免疫学防治(342) 第一节免疫治疗(342) 第二节免疫预防(342) 第九部分诊断学 第一章临床常见症状(344) 第一节发热(344) 第二节皮肤黏膜出血(345) 第三节水肿(346) 第四节疼痛(347) 第五节咳嗽与咳痰(348) 第六节咯血(349) 第七节呼吸困难(349) 第八节发绀(350) 第九节心悸(351) 第十节恶心与呕吐(352) 第十一节呕血(352) 第十二节便血(353) 第十三节腹泻(353) 第十四节黄疸(354) 第十五节血尿(354) 第十六节少尿、无尿与多尿(355) 第十七节尿频、尿急与尿痛(355) 第十八节眩晕(356) 第十九节抽搐与惊厥(356) 第二十节意识障碍(357) 第二章体格检查(357) 第一节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357) 第二节一般检查(358) 第三节头颈部检查(362) 第四节胸部及肺检查(364) 第五节心脏及血管检查(366) 第六节腹部检查(370) 第七节脊柱、四肢及关节检查(372) 第八节神经系统检查(373) 第三章实验室诊断(374) 第一节血常规检查(374) 第二节尿液常规检查(376) 第三节粪便常规检查(379) 第四节肝脏病常用检查(380) 第五节肾功能检查(382) 第六节脂类代谢检查(383) 第七节血糖及其糖代谢检查(384) 第四章器械检查(386) 第一节心电图检查(386) 第二节超声波检查(390) 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考点精讲课程(395) 中公教育 全国分校一览表(397)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医学基础知识》是由多位医学专家和具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深入研究历年医疗卫生系统考试真题及最新考试要求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又经过数次的专业审读,内容翔实可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医学基础知识》从最新考试要求出发,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知识点覆盖面广,命中率极高。《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医学基础知识》将众多命题研究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指引考生找到正确的备考方法,明确复习重心,减轻考生负担,助考生事半功倍,轻松备考。

前言

前言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优化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根据人事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必须经过公开招聘考试通过后方可录用。医疗卫生系统的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须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人数达10万人,报考比例更是节节攀升。为了帮助考生在掌握考试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范、专业的考前训练,以熟悉考试题型、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中公教育力邀医学界资深教育和命题专家,在深入分析、研究全国医疗卫生系统招考考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指导用书。本套教材共21本图书,基本涵盖了医疗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的大部门科目,包括广受考生欢迎的11本基础教材,及10本专业课试卷。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1.紧贴考试,针对性强本书严格依据医疗卫生系统最新考试要求编写,内容符合医疗卫生系统考试的考查重点——检测考生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测评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针对性强,使考生免做无用功。2.精准把握,命中率高本书在深入分析、研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考试的理论知识点与命题实践相结合,对知识点进行系统地归纳总结,知识点覆盖面广,命中率极高。“以最短的复习时间获得最好的成绩”是每一个考生的心愿,本书将众多命题研究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汇编成书,指引考生找到正确的备考方法,减轻考生负担,助考生事半功倍,轻松备考。3.内容权威,实用性强本书由多位医学专家和具有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精心编写而成,又经过了数次的专业审读,内容翔实可靠,不仅集权威性、时效性于一身,而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对考生快速提高考试成绩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超值服务,巩固提升凡购买医疗卫生系统系列正版丛书,凭随书附赠密码卡,登录资料网站,即可立享价值150元精选资料下载,有效巩固各学科知识点,进一步提高应试能力。中公教育医疗卫生考试研究院2013年1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探讨生物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所以也称为生命科学。生物学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而且生物学理论概念的建立对医学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生物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生命物质即原生质,是指组成细胞的全部生活物质。 各种生物的原生质组成,在元素组成上极为相似。按其在生命体中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CA、CL、K、NA、MG、FE,其中C、H、O、N四种元素含量约占细胞的90%。微量元素包括:CU、ZN、I、BA、MN、SE等,这些元素含量虽少,但在细胞的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组成原生质的所有元素,在生物体中并非是简单堆砌,而是以不同的比例按不同的方式相互结合形成各种化合物。组成原生质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物主要包括水和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称为生命大分子。这些化合物按照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便构成了原生质。 第一节无机化合物 一、水 水是原生质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占细胞总量的60%~90%。不同的生物或同一个个体的不同器官,其含水量相差很大。 水在原生质中以两种状态存在:游离水和结合水。游离水是指以游离状态存在的,可自由流动的水。原生质中绝大部分水属于游离水。结合水是指直接与蛋白质分子或其他物质结合的水。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主要的生理功能有:①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水中。水在体内流动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同时,也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或者直接排出体外。②参与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细胞内的各种生化反应,都必须在水环境下进行,水还可以作为反应物直接参与化学反应。③水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二、无机盐 无机盐在原生质中的含量为1%。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原生质及其周围环境中,含量较多的有K+、NA+、CA2+、MG2+、CL-等。 无机盐离子在原生质中的含量虽然很少,但其功能却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①维持体液的酸碱度。②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③维持细胞的膜电位。④构成某些蛋白质或酶的组成成分。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 一、糖类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其中葡萄糖是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人血液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常见的双糖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植物淀粉和纤维素。人和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糖原,糖原在肝脏和肌肉的细胞中含量较多。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糖类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供能: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来自糖类。②某些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例如糖类可参与构成生物膜。 二、脂类 脂类是脂肪、类脂和甾醇类化合物的总称,其特点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它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人和动物体内的脂肪还具有保护组织器官、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类脂由脂肪酸、甘油和含氮碱基组成。人体内重要的类脂是磷脂类。磷脂分子是细胞各种膜的组成成分,构成膜的骨架,对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的内外物质运输具有重要作用。 甾醇类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酸等。这些物质对维持细胞的结构和正常的新陈代谢起重要作用。


 中公版2013医疗卫生系统公开招聘考试核心考点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