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激励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8
ISBN:9787505850774
作者:李宝元
页数:612页

作者简介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部曲•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第2版)》作者认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五个字,即“战略性激励”。以此为主线,修订版分“原理”、“基础”、“焦点”、“股权”和“整合”五篇,每篇两章共十章内容,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切合实际和科学逻辑地展现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精要内涵、经典思想、前沿成果和关键操作技法。《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部曲•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第2版)》在体例安排上新颖独到、图文并茂,关于操作方法的描述具体形象、直观精炼,理论解说力求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特别是正文中穿插有“精选管理案例”、“经典作家论坛”、“经理亲历实录”、“关键操作方法”、“相关文献参照”等专栏,生动、丰富、有趣的背景资料与正文内容相互映衬、参照、呼应,使读者在一般原理方法学习时具有“活灵活现”的实感意境。

书籍目录

引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历史渊源 0.1几个相关概念释义/2 0.2企业作为特别契约组织的制度意义/4 0.3工业化初期古典企业的劳工管理模式/5 0.4劳资冲突与人事管理模式/7 0.5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缘起/8 0.6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理论研究脉络/9 0.7基于战略性激励: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及内容体系/ll 0.8中国企业应用前景展望/14 第1篇策略性激励:原理 1.人力资源管理:获取战略竞争优势 1.1企业市场竞争战略优势分析/22 1.2现代企业直面应对战略性竞争挑战/25 1.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32 1.4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原理/44 1.5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体操作方法/52 1.6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基本框架/58 本章专栏 专栏1—1:精选管理案例北京鸿安公司的虚拟经营管理体系/26 专栏1—2:相关文献参照提高竞争优势的l6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32 专栏1—3:精选管理案例 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典例/36 专栏1—4:经理亲历实录 日本八百半公司海外教育活动遭遇的尴尬/42 专栏1—5:经典作家论坛德鲁克论战略规划/45 专栏1—6:精选管理案例 海尔集团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62 2人力资源管理:以激励为核心/69 2.1以“人”为本管理要义/70 2.2激励基本矛盾:组织目标与个人行为/77 2.3制度与管理:激励两个基本层面/79 2.4企业制度激励问题及其解决思路/87 2.5激励因素论:核心思想及政策含义/92 2.6激励机制与管理过程/97 2.7应对挑战:以激励整合组织行为/102 本章专栏 专栏2—1:精选管理案例“以人为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经营战略/76 专栏2—2:相关文献参照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模型及其意义/81 …… 第2篇战略性激励:基础 第3篇战略性激励:焦点 第4篇战略性激励:股权 第5篇战略性激励:整合

编辑推荐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三部曲•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第2版)》可作为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首选学习用书或参考书,也是企业界人士案头应备人力资源管理学著作,特别适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教本使用,也是凡关注“人的问题”之社会各界人士概览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领域值得一选的好读本。

内容概要

李宝元,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研究会理事等职。作者长期在高等院校从事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曾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特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发表经济管理类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10多篇被《新华文摘》等全国著名文献转载或转摘;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十余部。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本理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形成某种社会性的精神创造力,就成为人力作为“资源”、“资产”或“资本”要素内在规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作为“生产力”,其价值更直接、更重要地体现在其社会规定性方面。因为,单个人的能力,即使是智能精神方面的创造能力,总是有限的,原因在于单个人的寿命是有限的,其用于增长学识和技能的时间就总是有限的;而在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化交换的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互相利用”实现知识技能在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替代和积累,使整个社会的精神创造力在规模上无限扩张、在动态上加速增长。 “以人为本”真义 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目标价值与手段意义应该是内在统一的。说到“以人为本”,不能仅在客体性和手段意义上去理解,而忘却了对人来说具有更本源、更直接和更主要的主体性和目标价值,也不能将主体性和客体性、目标价值与手段意义割裂甚至对立起来去解说。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作为“资源”、“资产”和“资本”的手段意义,与人作为“利益主体”、作为组织和社会“主人”的目标价值,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统一辩证关系。对此,马克思曾有精辟论述。他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这两种情况在两个个人的意识中是这样出现的:(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为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也就是说,这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能把自己变成为那个人而存在,而那个人只有为自己而存在才把自己变成为这个人而存在。”这种辩证关系具有普适性,同样也适合于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人与人以及组织与组织成员个人之间的二重性相互关系。 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组织与员工各自有其特定利益和目标,但却是互为“手段”、相互“利用”的。企业利用员工的人力资源作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将他们作为其创造价值、赚取利润的“资产”或“资本”;而员工个人也借助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和机会获得了其“谋生手段”、实现了他们个人的自我“人生价值”。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从组织的角度出发,研究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企业应该如何恰当地、有效地和充分地“利用”员工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并使之最大限度地“整合”起来形成具有战略竞争优势的凝聚力和群体创造力。当然,这种“利用”在“境界”上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大有策略艺术可讲。


 战略性激励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