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我們的世界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5日
ISBN:9789866973758
作者:艾倫.魏斯曼

作者简介

或者甚至會有這麼一天:
我們早已消逝,卻不堪忍受沒有地球的寂寞——
我們曾經如此愚蠢地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自取滅亡。
我們,或是我們的記憶,也許乘著宇宙的電磁波搭上回家的航船,
久久縈繞在我們深愛的地球。
沒有了我們,地球母親將默默承受、繼續生活;
可是,如果沒有了她,我們根本無從存在。——艾倫.魏斯曼
如果人類突然從地球上消失,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模樣?誰會是地球下一個主人呢?
藉由這種大膽創新的假設,可以審視人類對環境的影響!
作者以說故事的方式,述說如果人類消失後,城市會迅速癱瘓,高樓大廈倒塌,核電廠大量輻射物流散。博物館中豐富的藝術品、銀行裡成堆的鈔票、美酒佳餚、錦衣華服統統會浸在積水、塵埃、黴菌裡漸漸消失。農業田地將回復到野生型態;成千上萬的鳥兒繁衍存活下來;冷冰冰的城市中,隨著人類消失,蟑螂也將絕跡。最後遺留下來的,或許是人類早期興建的那些紀念性建築物,還有,塑膠、青銅雕塑、無線電波以及一些人造物,將會是我們留給整個宇宙最後的贈禮。
沒有了我們,地球依然會繼續存在下去,依然會水草豐美、生命繁盛;可是沒有了地球的我們呢?會面臨什麼樣的境況?
《沒有我們的世界》深刻地指出地球上受到人類各項活動的影響,以及它天生具有的復原能力。作者以別開生面的方式,來讓讀者對環保這個已經司空見慣的議題有全新的認識,藉由人類消失給世界帶來的變化,呈現人類為地球所帶來無法抹滅的慘狀。正如作者所說的,人類的活動正在傷害我們自身所處的環境,這種損害其實必將導致人類最終的滅亡。作者最終提出一個基本又有說服力、而且不需人類滅亡便可留住地球的解決方式。

内容概要

艾倫.魏斯曼(Alan Weisman)
西北大學文學碩士,目前為亞利桑納大學新聞學院暨拉丁美洲研究榮譽副教授,曾任教於麻州的威廉斯學院與亞利桑納州的普雷史考特學院,並擔任《洛杉磯時報雜誌》的特約編輯。他在美洲、歐洲、非洲、前蘇聯、中遠東等地區都做過和環境科學有關的深入報導,發表於《哈潑雜誌》、《紐約時報雜誌》、《洛杉磯時報雜誌》、《大西洋月刊》、《探索》等雜誌上。他的作品另外還被收入《2006全美最佳科學寫作文集》一書中。除了寫作,他也為美國公共廣播電台等單位製作廣播紀錄片。
魏斯曼的新聞報導與散文著作多次獲得國際獎項,包含地極獎(The Four Corners Award)的最佳非文學類著作、洛杉磯記者協會最佳專題報導、西方最佳新聞寫作獎、羅勃.甘迺迪新聞獎、聯合媒體獎、巴西政府頒發的全國最佳新聞獎。他也曾經得到美國福特基金會、公共廣播電台、洛克斐勒基金會、麥克阿瑟基金會等組織的研究獎助金。1998年,他以南美哥倫比亞的生態村落為主題,完成了《葛維歐塔村:重新發明全世界》,立即獲得美國智庫頒發的獎項。其他著作包含《血裡的回音》(An Echo in My Blood)、《疆界:美國與墨西哥》(La Frontera: The United States Border With Mexico)等。2005年,他於在探索雜誌發表〈沒有人的地球〉(Earth Without People)這篇文章,榮獲2006年美國最佳科學寫作獎,進而延伸完成這本《沒有我們的世界》。
為了撰寫本書,魏斯曼先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到世界各地訪查,足跡遍及各大洲,包括了在波蘭與白俄羅斯之間綿延50萬英畝的最後一片原始濕地、南美洲瑪雅文明的舊址、南北韓現在已成無人區的阪門店、亞馬遜熱帶雨林。透過這些地區的探訪,魏斯曼建構起全書最基本的圖象:沒有人類的干擾與破壞,自然的生態系統發展均衡,生機盎然。
除了察看自然景觀之外,魏斯曼還與地球科學、建築、物理、農業、藝術、神話等各個學科的專家就各項細節交流,研究19世紀以來,隨著能源、醫藥、食品加工等領域的進步使人類的數量倍數成展,我們帶給自然環境何種巨大的負擔。


 沒有我們的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科學的想像和預言——看艾倫﹒魏斯曼《沒有我們的世界》/杜子軒我聽見艾倫﹒魏斯曼《沒有我們的世界》這本書的簡介,假如世界上的人類突然間全部消失,究竟會怎樣呢?很有趣,迫不及待就要找來看。當時,因為書中牽涉太多科普知識,讀得有點困難,但它彷彿帶你遊走知識建立的世界,又透過這些累積下來的科學認知,去推測一個沒有人類的未來世界。那時,我看到一半就放下了,因為讀得比較吃力。沒料到近日拿起來一翻,竟有動力續此前緣。也許因為日本大地震和世界各地不斷浮現的災難,讓我對它重新感到興趣,堅持翻到最後,而且巧合到翻到關於核能一章,不禁反思了很多人類文明的問題。核電廠洩漏的輻射和污染對地球的影響是難以補救的。我們自誇的各種文明,如七大奇跡,在自然界裡不足幾十年,就會侵蝕、破壞和崩塌,地球修復和破壞的活動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我們引以為傲的那些建築,說到底靠著我們的修補而已,它們本身是那麼牢不可破的東西嗎?甚麼才是不朽的呢?延伸思蜀台︰http://www.wretch.cc/blog/azaleahintz/34341460有人說人類才是地球上的病毒,也許不無道理,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實在非常驚人,我們想保護自己的念頭近乎神經質,大規模毀滅自然界的動植物仍不肯罷休。人類雖然講環保,但保護是十的話,破壞卻是天文數字。畢竟人類和自然有互相依存之關係,自然界缺乏人類仍能繼續發展,但人類失去了動植物,倒是幾乎無法生存,從科學延伸出去,大概要想想共生哲學的問題,尾聲一章談及不同的宗教哲學,寫得苦口婆心,無論如何,值得一看。二零一一年五月二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