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
ISBN:SH10188-191
作者:阿·罗布-格里耶
页数:274页

作者简介

新小说的代表作

内容概要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


 橡皮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橡皮作为叙述道具存在的深层目的就是对答案的消解,貌似侦探小说的步步推进却始终无法接近答案。小说还原的仅仅是一种存在感,混沌的偶尔有一些提示的碎片。而并不是真的要找到什么。除去对小说的技巧分析,只是想说我自己的猜测。猜测认为瓦莱斯就是杜邦教授的儿子。作者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小说中部莫名其妙浮现瓦莱斯与母亲回到此城寻找亲人的回忆,后来说瓦莱斯找的其实是他父亲。还有酒鬼杀父弑母瞎眼耳聋的谜语,晚上瓦莱斯误杀了杜邦。酒鬼说的很多话都不是废料,引出了很多线索和暗示,后面的情节也部分证明他说的话具有一定真理性。而瓦莱斯则在文具店对杜邦妻子浮想联翩。在权利与混沌秩序的操控下,瓦莱斯成了俄狄浦斯式的悲剧人物,是混乱的关系,滚雪球般的蒙蔽了他的双眼,虽未真正被刺瞎,但也差不多了。侦探小说情节下是一出现代悲剧。而如果猜测正确的话,这个现代悲剧的力量也早已被所有事件人物的无意义荒诞性消解。而与瓦莱斯类似的是那个绿衣凶手,两者目的不同,手段结果却如出一辙,两人同样是各自权利集团的棋子,为了一点所谓的任务。一直在寻找真相的瓦莱斯与不断模糊情节的道具橡皮是个悖论,橡皮擦去字的同时也给人穿透故事背后看到模糊现实的契机,就像这世界本身荒诞存在着。
  •     读了两遍,也没太读明白.好像<尤利西斯>之类的意识流小说,虽被众人吹捧,却不是大众所乐读的.只能佩服作者,这样一个无聊的主题能够写出这么多的文字.
  •     罗布—格里耶的《橡皮》讲述了一个线索并不复杂的故事。一个恐怖组织计划对某政治集团进行暗杀,已经接连杀了八个人,都是选在晚上七点钟。杀手在第九次行动刺杀杜邦教授时意外失手。杜邦为了逃生,让茹亚尔医生对外宣称他以中弹身亡。内政部长和杜邦关系密切,便派侦探瓦拉斯前去调查。瓦拉斯不止杜邦未死,在经过种种调查之后决定在杜邦书房埋伏,却误杀了代替马尔萨来取文件的杜邦。作为故事,小说从咖啡店老板的视角开始,引出作为咖啡店房客的侦探瓦拉斯,并像读者通报了杜邦死亡的消息。紧接着,以杀手的视角再现了暗杀当时的场景,继而以杜邦教授的角度讲述他受伤和装死的事实。可以说,在序幕中,故事已经被交代的相当清楚了,并没有什么悬念可言。但,故事仍在继续。从第一章,侦探瓦拉斯开始行动。他在警察局、茹亚尔医院、杜邦女仆家、杜邦前妻那里收集了一系列线索,这些线索并没有使案情明朗,反而使他更加迷惑。瓦拉斯最终决定在杜邦书房埋伏,最后误杀杜邦。这样杜邦由传说中的死亡到事实上的死亡,仿佛仪式的完成。作为读者,我们从序幕中已经了解了案件的全部事实,在接下来的几章中,读者便略带怜悯的看侦探搜集线索,痛苦的进行思考和推理。两名暗杀者也成为读者观察的对象,读者看他们不断自我怀疑又不断自我肯定,如同看笨拙的小偷作案,不禁哑然失笑。《橡皮》讲述了一个关于谋杀的故事,但它与通常的侦探推理小说的模式不同。传统的侦探小说往往在谋杀事件上设置悬念,读者关心的是,谁杀害了死者?为什么杀死他?随着侦探的深入调查,这些疑问都会越来越明晰,直至水落石出。《橡皮》却在一开始就明确了读者的疑问,我们很清楚谁是凶手,也清楚杜邦未死,于是转而关注侦探能否通过调查发现这些真相,期待他最终能消灭恐怖组织或者保护杜邦。读者在这里如同全知的上帝,俯视场景中的人物活动,从而跳出了小说,以局外人的身份思考。吸引我们读小说的因素不再是情节,随着侦探的调查,我们突然发现本来简单的案件,在各种线索的交织中变得扑朔迷离,仿佛离真相越来越近,但事实上毫无进展,直到瓦拉斯误杀杜邦,小说也在咖啡店老板的无谓申辩中结束。这些都使我们对小说的预想落空,陷入迷茫状态,原本并不复杂、缺乏悬念的小说突然在结局时让读者开始困惑了。在案件的各种线索中,“橡皮”不断出现,但在小说结束时我们突然发现,“橡皮”与案件毫无关涉,是节外生枝的多余之物。“橡皮”第一次出现在小说第一章第三节,侦探瓦拉斯走在政府广场上,在去警察局的路上信步走进一家文具店,要买一块橡皮,并细致的描述了橡皮的样子。紧接着瓦拉斯开始了与警察局长的交涉。第二次买橡皮是瓦拉斯从酒吧赶往咿呀的路上,第三次发生在从警察局调查结束,向科伦坡街走去的时候,第四次是侦探从马尔萨家出来,最后一次是在全书第五章,在寻找不到合适的橡皮之后,瓦拉斯意识到应该去杜邦的小楼看看。故事走向结尾。橡皮在书中一共出现了五次,每一次作者都借侦探之口细致描绘橡皮的形状、功用。我渐渐明白他想要的是哪种橡皮,说实话,我手头就有一块,绘图用的,软软的。我开始好奇,橡皮的出现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在好莱坞的模式中,如果开始给墙上的枪一个特写,在接下来的几幕中,这把枪一定能派上用场。我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模式。但是《橡皮》恰恰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橡皮除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没有任何意义。“橡皮”总是出现在小说情节即将转折或重新展开的地方,也擦去了过去的痕迹。侦探反复调查毫无结果,加深了读者心里的强烈怀疑:每个人都是说谎者。茹亚儿医生谎称杜邦中弹,杜邦谎称自己死亡,暗杀者谎称自己完成任务,报纸也谎称“窃贼杀死杜邦教授”。整个世界都是由不同的谎言构成的,瓦拉斯无法找到真相,只有以杜邦的真正死亡作为所有谎言的真实结尾。橡皮的出现没有意义,侦探的调查没有意义,如同这座小城的奇怪布局,每条街道都一模一样,环行大道从起点永远走不到终点,整个小说都充斥着卡夫卡式的荒诞,这些都让它不像侦探小说,成为了罗布—格里耶所谓的“新小说”。希区柯克曾经将自己的悬念艺术比作“在苏格兰平原上诱捕大象”,苏格兰平原本没有大象,虚张声势去诱捕,荒诞中又充满着想象。《橡皮》也是这种意义上的小说,从标题就已经开始和读者玩起了智力游戏,我们跟着侦探徒劳的兜圈子,作者也终于将一个简单的故事演绎成让人茫然的迷题。这就是“新小说”的艺术,是“在苏格兰平原上诱捕大象”的艺术。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叙事游戏
  •     他的细节很好,细节太好了,细节让人受不了
  •     “我就是老板!”
  •     高中图书馆借来的。没印象了。
  •     久违的记忆。
  •     文本侦探是反侦探的!PS. 这文本不是谜,是谜底。PPS. 与之(和类似于它的)相比,任何文本都是谜语,是所谓虚设。PPPS. 和格里耶的策略相对照,博尔赫斯便屈居于弱势地位,起码就现实世界而言是如此。
  •     呃咋就爱不起来这样的新小说涅,俺奏是个情节控。。。
  •     蹲厕所里抽根烟我就脑子迷糊了.
  •     人聪明,任性。
  •     追踪变得徒劳,橡皮不停擦拭
  •     五星丛书! 五星丛书! 五星丛书!
  •     很好的一本书,是国内许多作家的恩师。
  •     随着后现代的大量迸发,格里耶这本为打破现实主义光环而作的新小说,虽然打破了时间、情节以及人物等关键要素,但并不抽象,在多意义的情节模块中,依然有一个完整的类似于侦探的故事。如果没有阐释,并没有十分集中的体现出格里耶本身的创作主张。
  •     格里耶表现了他的野心 对小说的可能性是一大创造 但缺陷也在于 技巧性过于明显 不得不脱离境界型作家行列
  •     侦探故事的外壳。。。慵懒的叙事风格。。不错。
  •     我读得最早的新小说~~
  •     我当一篇心理悬疑剧看完了 细究的话 作者往这本小说里面罩上了几层面纱吧 而我已经没心去揭开面纱了
  •     好像看了希区柯克电影一样嫌疑
  •     421
  •     个人觉得没阿加莎写的好。
  •     不是我喜欢
  •     官批的新华旧书店
  •     一本诡谲玄妙的小说,阅读的过程也是全新的体验。
  •     老书了,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几本小说
  •     好看。伪心理悬疑很有趣,可以和《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读。
  •     这本书倒是承载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吧。可惜,现在这回忆变成了毒药。格里耶小说,只能归入不入流,三分,是留给逝去的时间。
  •     很像电影
  •     越看越有感觉
  •     没觉着"新小说"有多新……从外壳上看似乎是侦探悬疑小说,最终却导向了荒诞的层面。"橡皮"中的俄狄浦斯阴影隐约投射出了全书的主调。这起莫名其妙的谋杀和乖谬的弄假成真的死亡,就笼罩在莫名其妙的氛围中了……
  •     电影式的表达方式,看着舒服、形象、自然。
  •     实在实在看不完
  •     难看
  •     侦探小说的外表,但新小说提供了比侦探小说更多更值得注意的细节,拥有更复杂、处于变动重构中的时空,给予了作者创作空间,同时也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随之而来的是晦涩的叙述和较高的阅读要求。
  •     法国新小说,通过多种视角对某一事情进行描述,很独具一格地写作手法。
  •     第一次看完一本新小说~格里耶写了一个十分精致的故事。PS:感谢学校图书馆
  •     豆瓣之前,高中。补齐。
  •     在二手书店买过的年纪最大的书...........
  •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旧书摊上花了大概两毛钱买下的。之前不知道新小说,也不知道格里耶,买下它,仅仅是当时只有两毛钱。那会读高中,可能是八六年吧。很震撼的阅读体验,原来小说可以是这样!
  •     我也可以用一块橡皮擦掉你留在我生活中的痕迹
  •     晦涩
  •     上大学的时候很迷恋现代派小说,但是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     觉得太注重形式了
  •     纯粹的技术性小说,寻找除此之外的意义恐怕是多余。
  •     #我底男神# 难得有好译本,教人愛不释手!虽有八十年代老问题:译者序剧透个底朝天,指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软弱@putengfei,但总体来说棒极了。早期细节书写比後期作品多点秩序,文风清爽而不青涩;戏仿悬疑小说等手法此後也曾多次使用,逆时序读去,互文是如此温馨。
  •     耐人寻味的不留痕迹。
  •     书后的借书卡显示有个叫郭小撸或者郭山撸的在95年借了它
  •     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实、想象和推测,时间的同时性,空间的重复性,对物体的描写取代了对人物的塑造,客观准确的语言具有电影剧本的特征,叙述中任意的断裂和连接影响阅读,让文本变得枯燥。结尾峰回路转,令人意外。法国的新小说派。
  •     努力工作却把自己搞成杀人凶手的侦探,千方百计伪装却最终仍难逃一死的被害人,完全脱离于事件之外的凶手,以及从开始就在固执己见却最终猜出真相的警察局长。。。
  •     《城堡》的痕迹很明显,迷宫的感觉,环形结构,压抑沉闷。
  •     我一直都不喜欢太现实的小说,尤其是这种琐碎的描述的。现实已经太令人烦,我们为什么还要在看小说的时候再烦一次。。。。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