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校注》书评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0-7
ISBN:SH10186-121
作者:袁珂校注
页数:623页

中国神话研究

听中文系贺君言必修课神话研究实乃言颂一通山海经,待亲自观其大略,深为此赖此书求生计之开课教师感到无奈。我虽不才,请试言之。《山海经》乃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其《山经》最无趣,其普遍句式如下,X山之X曰X山。其X曰XX之山,位置在XXXX,山上多XXXX,有XXXX。XXXX和XXXX的特点是XXXX。有东(南、西、北)XX里,曰XX之山,多XXXX,如此反复。《海经》和《大荒经》趣味性稍好,然而也以此格式贯之,这种“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的初民逻辑,还真是让后代的我们“泪流满面”啊。想起鲁迅先生写的《阿长与山海经》,说到山海经在近代史作为中国的童话故事书来启蒙小孩的,然而读过原本的人都知道,里面除了夸父逐日,共工触山,蚩尤大战几个仅有的能吸引小孩的亮点之外,跟国外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爱丽丝漫游仙境,绿野仙踪相比,简直是被彻底比下来了。如果作为所谓的百科全书来看,倒是可以一读,不过这种虚幻的百科知识,本就违背了百科全书科学性的追求。文学性不强,神话性不强,科学性不强,当作认古字的书,与说文解字合看,倒还可以。真的是一本大大的闲书,只有当社会到了饱暖思淫欲的时候才能坐下来静静的看吧。

读书杂志 by xiaosheng

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0招搖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珂案:狌狌卽猩猩)(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翻至下葉,見本書第一幅插圖:小頭狌子,和大頭狌爸,小手牽大手,走路不怕滑~然,“伏行人走”,說明狌狌一般用四肢行走,奔跑時纔人立呀(人猿泰山直立捶胸:呵——啊呵啊呵——啊—呵——)P.S. To F1913:未知93版袁注較80版有何增改?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1其中多育沛[八](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八] 郭璞云:“未詳。”(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小說之最古,神話之淵府】——猨翼之山[一],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一] 郝懿行云:“《初學記》二十七卷引此經作稷翼之山,多白玉。”珂案:王念孫云:“《一切經音義》九十三引作卽翼之山,下文又有卽翼之澤。”是也(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小聲:“止啼山極惡仙地”或本此,^-^http://bbs.lehu.shu.edu.cn/Uploads/UserDirs/1/1/333/IMG_4641.jpg草原上的兔子、止啼山的兔子、極惡仙地的兔子間的區別(那多. 那多三國事件簿之汜水關三英戰呂布[M]. 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4. 16)——【“文身”溯古?】——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1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二],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三] 珂案:二句王念孫校作翼文曰順、背文曰義,引有多證。郝懿行亦同王校。(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6~17)——【“流行語”溯古】——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1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8~39)蠻蠻:我們都是單翼的天使,互相擁抱纔能飛翔~——【“大禹是條蟲”配套讀物】天狗是種貓——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1陰山……有獸焉,其狀如貍[二]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四][二] 郭璞云:“或作豹。”【聲案:貍子=貍貓=豹貓=山貓】[三] 郭璞云:“或作貓貓。”(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3~54)——【F1960 白頭天狗貓】配套讀物——某警察追捕一黑人至一白人宴會,進去卻發現全是白人,爲什麽?http://bbs.lehu.shu.edu.cn/Uploads/UserDirs/1/1/333/2009598274656A68FACA3E318B5BD8DA09CEAE1EC6001.JPG那個黑人的臉嚇白了……http://bbs.lehu.shu.edu.cn/Uploads/UserDirs/1/1/333/200959827296090FF7A483A4E1EC8C784EC950A095065C.JPG——【“忘憂草”配套食物】四眼魚鷄(特供非素食者)——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2帶山……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鯈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七],其音如鵲,食之可以已憂。[七] 珂案:經文四首,王念孫、郝懿行並校作四目。郝云:“今圖正作四目。”(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8~69)P.S. 旣然,從小說裏,可以集出一本食譜(《村上春樹 RECIP》《隨園食單》沒看過,不敢妄言)《山海經》這樣的地理書,更沒有理由不作如是觀~然,小聲竟未見有什麽《山珍海味》《山吃海喝》《山野海鮮》……嘆嘆P.S.2 您,是否讀過《破解<山海經>——古中國的X檔案》?^-^——【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一釣十魚】——譙明之山,譙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羅之魚,一首而十身(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9)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2馬成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白犬而黑頭,見人則飛,其名曰天馬(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6)天馬,是黑頭的狗;天狗,是白頭的貓嗚呼,子平曰: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能指,與所指~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3吳林之山,其中多葌草[一]。[一] ……《字書》云:“葌與蕑同,蕑卽蘭也。”(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0)這是何等的系聯力啊~——【“忘憂草”溯古】——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一],其葉如葵而赤莖,其秀如禾,服之不憂。[一] 珂案:經文鬼草,《太平御覽》卷四六八引作鬼目。(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0)鬼眼狂(kyo)囧臉蠕過……——【配套寵物(特供動物保護主義者)】——霍山……有獸焉,其狀如貍,而白尾有鬣,名曰朏朏,養之可以已憂。(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0)子文:難怪你們都喜歡養貓——【名可名】——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5《山經柬釋》卷五《中山經》:又東百三十里,曰銅山,其上多金銀鐵(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54)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動物世界】忍術——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5蜼,猨屬,仰鼻岐尾,天雨則自懸樹,而以尾塞鼻(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58)——【“自鳴鐘”溯古】——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5《山經柬釋》卷五《中次十一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65)“鍾”似當作“鐘”,霜降而自鳴(《中次七經》有“鼓鍾山”:“鼓鍾之山,帝臺之所以觴百神也”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42愚亦嘗疑,時姑作“盅”解)或者,“鍾”可同“鐘”?【配套讀物】衝沖記同 by 子平蜀本袁注《山海經》P280“首衝南方”引郭注,衝猶向也與今“沖”義意合(太陽當空照,貓貓沖我叫)——【校雠拾得】——原帖地址:http://bbs.lehu.shu.edu.cn/Article.aspx?aid=15228&page=136《山經柬釋》卷五《中次十一經》“章山”章注二(脃石):珂案:脃,俗作脃(袁珂校注. 山海經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72)當有誤

长留传

骁骑将军,名长留。 昔孝宗皇帝长公主尚司空卞无穷少子仪,有锦娘。少豪直,敏,而好学,年十八,适忠奋侯谢标。后年余,忠奋以护国大将军大败北夷,拓疆九百余里。改号大平。是年,生长留。时上为东宫,观书嵌春殿,由是名之,并以故加宠。 骁骑少孤,上怜其孤儿孀妇,长以随左右,出则同车,入则同食。尝遇四月飞雪,民间有冻死者。乃以锦被覆长留,拥之同卧。盖以其年幼不耐寒故也。其宠若是。及承天命,爱逾人臣,显赫加於天下。 富田侯赵勤与京兆尹江礼恺素有隙,构以通敌,祸延九族。上方震怒,未有敢言者。江自虑终难辨白於上,遽令忠婢怀幼子自狗窦脱去。追购甚急。骁骑年未弱冠,闻之则曰:“吾闻‘千金之子,不死於市’。固不赦罪,乃及与稚子乎?”纳之府中。富田以禁卫围第,大呼:“我奉上谕,君欲复为江氏耶?”骁骑出,拔剑斫地,肃然曰:“长留固愿以身存江家子而不可得。”富田不敢进。围之,三日不出。使报上,上叹曰:“此天欲存之!”竟发有司重问。终不以一言加责。由是高义之名遍传天下。 东里小儿歌曰:“五陵世家,莫如一谢。谢家长留,名冠京华。” 稍长,则风流内蕴,有林下风度。尤善骑射。江东名士李竹溪,与忠奋有旧,尝盛赞之,曰:“长留为人雅致,率真直肖其母,胸中甲兵更胜其父。” 后因言语得罪,幽於白水。无何,亡。辞庙堂之高,戏江湖之远,莫知所踪。 十一年,北寇南犯。骁骑游於河套,遇流民,感而从军。 大将军裴章,赵括辈也。初一交战,手足无措,而致令死伤者众。骁骑幸而得保全身,返,则语同袍:“不忍中原子弟送於竖子手。”持剑直入中军帐中,出上向日所授金牌示之众人,曰:“谢家长留,奉命来代裴将军。”即缚裴章,迟则恐变,遂矫诏斩之。既而选精卒六万余人,出玉门,战於黄野,克。 震动天下。 上赦其罪,而欲再行封赏,不可,奏曰:“臣少而冥顽,无寸功於社稷,托父荫以自荣。长辈或以长安君之事说臣,亦不以为然。及至辗转流离,方知民生之艰难,而耻昔日之所为。且重罪之身,敢以一己之私利坏国家之伦常乎?” 上曰善,减赋三分以利民生。 初,长留以矫命领军,大破北军,名震朝野,赐号骁骑将军。以善战故,累功至於定远王,封五十城,禄万石。屯兵塞上,北夷恐惧,以有长留故不敢叩关而犯者,凡十二年。 万统二十三年,有小恙,不顾,由是沈重。 后大渐,上亲往视之。车辇迟,恐成永诀之恨,自驰往。至则殁矣。问之左右,皆曰,骁骑自知不起,乃凝睇东望,呼上名而终。-----------PS:长留,源自《山海经》西次三经: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积石山再向西二百里的地方,叫做长留山,是神白帝少昊住的地方。山中 野兽都长着有花纹的尾巴,而山中鸟都长着有花纹的头。长留山盛产各色美玉。山上有惟员神磈氏的宫殿,主管太阳落西山后向东反照之景。)

推荐收藏这个版本

虽然是1980年出版的书,可是制作非常精致,不能用“精致”,应该说是一种用心带来的质感。没有乱七八糟的编者心得,是很专业和客观的校注。只能说,80年代初的出版行业,诚挚尚存~

读《山海经》

读罢《山海经》,我不由想到《庄子•逍遥游》中的几个字,《山海经》者,“志怪者也”。《山海经》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古今之说法,不一而足。书名“山海经”,但它绝不是一部经典,这个“经”应该是“经历”的意思,所谓“山海经”者,实为所“经历之山海”也。因此古之目录学家将其列为地理类,自然是无可厚非的。这一说法,虽不科学,却也有依据。看《山海经》时,我便发现《西山经》《北山经》中的山川远远多于《南山经》《东山经》中的,这便是我国地势西高冬低的最好体现。但是《山海经》所述之事物,实为怪哉,非常人所能辨也。所历愈久,人们便开始产生疑问,不把它当成一部地理著作了,而发现它与小说颇为相似。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山海经》,说它“盖古之巫书”。这一论断十分精辟,为后世所称道。我观之,亦深感恰到。在《山经》之末,都有祀神的记述,其用途十分明了。现在的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保存中国神话材料最多的一部古书。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巫以记神事”,神事者,神话之别称也。与之相对的就是“史”,史以记人事。因此,我认为《山海经》就是一部记录上古神事的“史”书。《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部分,毕沅在他的《山海经新校正》中注释过。《山海经》的立名,是刘向,刘秀(歆)父子校书(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216年)才开始有的。而它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到汉代初期这个漫长时期中,作者非一人。《山海经》应是刘向父子的命名,可是司马迁《史记•大宛传》中却提到了《山海经》,故毕沅称之“其名久也”。这里存在一个小小的误解。司马迁《史记》的原文是这样的:“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可是在东汉王充《论衡•谈天篇》中引的这段话,却少了一个“海”字,紧接着又说:“史公之言,《山经》,《禹纪》,虚妄之言,凡事难知。”所以《史记》中《山海经》的“海”字很有可能是后世之人篡加的。再者史公所言“所有怪物”,应是《山经》所记的奇禽异兽,怪蛇怪鱼,还有稀奇古怪的花草树木等。而《海经》则主要记述的是异域的国度和民族,并非什么“怪物”。中国古代神话杂乱无章,不成体系,不像古希腊神话那般条理清楚。《山海经》便体现了这一特点。看《山海经》时,总觉得神话故事只是点缀,一笔带过,仅仅是记述的附带品。古时的先民更关心的似乎是奇珍异物的功用和祭祀山神的方法。中国古代神话的功力性明显要强于西方神话,这实在是与中国远古先民所居住的环境相关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发源得实为不易,与其他的文明古国根本无法同日而语。古巴比伦有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埃及尼罗河的汛情可以为人们带来肥沃的土壤,而古印度的恒河两岸也都是沃野千里。而黄河流域的土地贫瘠自是不说,连年的洪水也威胁着先民。中国的先民总是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自然在叙述神事时更多地体现的是抗争和功用的意识。我们总惊叹古希腊,古罗马的绘画,建筑,戏剧,史诗是如何如何的有艺术性,自愧不如的东方民族却总为着极其功利性的目的在进行着所谓的艺术活动。我们也有出色的建筑——都江堰,可是我们从来不觉得它很美,只在乎它有多管用。艺术固然伟大,这却不是我们的先民奢求的。古希腊艺术兴盛的时候——公元前四五百年,中国正处在四分五裂的春秋战国时代,人民的性命朝不保夕,又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搞“无用”的艺术呢?而百家齐鸣只不过是各国君主霸业的派生物罢了。因此,我们常在教课本上见到这样的话:“这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正因为灾害连年,战乱频繁,所以《山海经》中的神话才不可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只看一遍《山海经》,与没看无异。这是一本内容庞杂,包罗万象的奇书,从中可以读出那个时代的精神。有机会的话,我想为它做个详细的札记。

山海经里的妖怪

《山海经》里有好多要妖怪,西王母也不例外,她的形象是“豹尾虎齿而善啸”,一点也不慈祥。后来民间开始出于某种原因而美化神仙们,到了西游记里,西王母修成“正果”,配给了玉皇大帝。小时候看西游记的那会儿见到个稍微不像人的雷公嘴的就觉得这家伙好神奇,而在我们最朴素的神灵信仰里,神仙都是妖怪模样。伏羲和女娲便是这天生的一对,拖着条长长的蛇尾巴,交织在一起,生出了凡人。女娲塑泥造人便是另外一说了。话说初民的认识有限,不懂得进化的道理,认为本氏族的祖先与某种动植物有密切关系,氏族的祖先就是图腾动植物的化身或转世。想来那时候人类对自然还非常敬仰,没有把自己当作世界的中心。后来西王母变成了老外婆的样子,女娲娘娘也成了中年妇女,大概是先民开始觉得自己了不起了,便可以大摇大摆地觉得自己是神仙的子民。书里的级别较高的妖怪不是身体某部位比较多,或者个子比较大,就是头比较像人。好像青丘国的狐狸,有九条尾巴;北海的大螃蟹,钳子像山一样。这些部分以讹传讹的比例比较高,也是因为初民对大自然的了解不够。就好像以为渤海内有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但也不是所有的怪物都是胡编乱造的,像书里的猩猩,被说成是猪身人面。想来也是因为对动物的了解不多,所以只有这么几种已知的动物作参照来描述其他的。另外免不了也会有些夸大的成分。初民对大自然的探索和敬仰,一部怪力乱神!原文链接:http://imminjie.wordpress.com/2012/08/05/monsters-in-shanhai-stories/


 山海经校注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