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格心理学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44401265
作者:叶奕乾
页数:403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多年来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的讲稿基础上,参阅了当代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经多次修订而成的。今将其奉献给广大读者,作为引玉之砖。
本书编写时采用“大理论和相关研究”的结构体系,系统论述了人格心理学各大学派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新的科研成果阐述了人格形成和发展中各种因素复杂的交互作用;介绍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介绍了人格问卷和投射测验40种左右。
本书文字通顺,条理清楚,便于学习,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心理咨询工作用书;也可供有关专业(心理、教育、医疗、哲学、管理、人事和文艺等)工作者和爱好者参阅。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  第二节 人格心理学研究概况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 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  第二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第三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第四节 埃里克森的自我心理学  第五节 霍妮的基本焦虑说  第六节 弗洛姆的社会人格论第三章 人格特质论  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心理学  第二节 卡特尔的特质心理学  第三节 艾森克的特质心理学  第四节 吉尔福特的特质心理学  第五节 五因素模型  第六节 相关研究:情绪模式第四章 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论的人格理论  第一节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  第二节 多拉德和米勒的刺激-反应理论  第三节 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第五章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  第一节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第二节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第三节 相关研究:需要和动机研究的进展第六章 认知主义人格理论  第一节 威特金的认知方式理论  第二节 凯利的个人构念理论  第三节 米歇尔的人格理论  第四节 相关研究:认知方式研究的进展第七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  第一节 遗传机理  第二节 人格与遗传第八章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二)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社会环境第九章 人格评估(一)  第一节 人格评估的发展  第二节 观察法  第三节 自然实验法第十章 人格评估(二)  第一节 人格量表  第二节 投射测验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叶奕乾,教授,1932年生。江苏苏州人。1955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入该校读研究班,1956年留校任教。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和教授,曾任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兼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编辑部主任。主编有《心理学》(华东

图书封面


 现代人格心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在我手头上的一本心理学书中,讲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划分的。其中,自然环境包括胎儿成长的胎内环境和以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为代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有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贫乏环境与丰富环境、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因素以及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共六种影响因素。下面要说的是教育。在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中,一般认为,教育在人格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书中,教育又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部分。其中,家庭中影响人格的因素有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气氛与父母榜样、出生顺序、独生子女、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这里主要要说的是独生子女——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唯有这一点大大颠覆了我之前对独生子女的种种看法。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的论文是博汗农(E.W.Bohannon)所写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和他的老师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G.S.Hall)早在19世纪末就对独生子女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独生子女在特殊儿童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而且社交性差。但是后来美国芬顿(N.Fenton)等人用12项指标研究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193名儿童中的34名独生子女,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是在自信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从而否定了博汉农提出的独生子女性格特异性问题。还有来自日本的反驳。日本保育会会长山上俊朗教授认为,博汉农的研究只考虑了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考虑其他条件。在博汉农的一项研究中,所选的44名独生子女中,父母俱在的仅19人,其余的都是父母不全或失去双亲;众所周知,因为没有得到足够来自父母爱的小孩更容易成为社交性差的“特殊儿童”,那么独生子女存在的特异性就无法归因,起码仅仅归因至独生子女本身是偏颇的。他指出,为了真正确定独生子女存在的特点,必须排除各种异质因素。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配对研究时,选择的小孩必须在家庭经济地位、居住状况、年龄、身体发育状况、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条件都相同,仅仅是在有无兄弟姐妹这一点上不相同。其实在博汗农对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参杂了家庭结构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日本学者松下觉分析了八种家庭构成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构成类型的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不同的。除了“生身父母不全”这一家庭类型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差,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他方面,独生子女都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也有显著差异。类似的还有日本学者梅田对父母教养态度与独身子女特异性的关系的研究,他将父母的教养态度分为溺爱型、严格型、放任型、民主型和矛盾型五类。研究表明,只有民主性家庭中独生子女没有任何特异性,显示了明显的优良人格。而溺爱型家庭中的子女有任性、依赖、逞强等6项特异性;严格型对应的利己和心胸狭窄等8项;放任型对应有好动感情等11项特异性。从这两项研究来看,我们对独生子女的一些批评事实上并不是他们的错,可能和他们的家庭机构或者和教养态度等等有关。美国心理学家福尔博(T.Falbo)等人在1986年在美国《心理学公报》上发表文章,分析了自1925——1984年期间发表的200余篇有关独生子女研究的文章,并对其中115篇文章的结果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再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成就、智力、性格、社会性等几个方面,或优于非独生子女,或与他们没有显著差别。得出同样结论的还有美国人格特质论心理学家吉尔福特(R.B.Guilford),他和伍斯特(D.A.Worcester)在中学生中以非独生子女141名、独生子女21名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在诚实、勤劳、创造性、自制和秩序5项人格特征中,独生子女均比独生子女优越的结论。回头我们再来看看国人的研究。我们学者傅安球教授和林崇德教授等从1980年开始,调查了120名独生子女(中学生、小学、幼儿园儿童各40名,城乡、性别的比例大致相同),研究内容包括8个方面。其中关于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谦虚精神差些,依赖性较大,接近1/3的人缺乏独立性,不自私的占多数。该研究还表明,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向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因此,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此外,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有明显的个别差异。1984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万传等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了独生子女依赖性、助人为乐、独立性、攻击行为和友好行为五个方面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除了独立性和友好性之外,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无显著差异。在独立性方面,5、6岁组的独生子女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差;在友好性方面,只有5岁组的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此外,结果发现存在独生子女组中有一种两极分化现象,他们中得分高和得分低的人数都比非独生子女组多。这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最后书上说,近年来的研究既否定了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也否定了独生子女自然优越的观点。其实想一想也对,就我接触的独生子女而言,他们也没有既独特又普遍的问题;有些问题倒真是普遍,那是人的通病,并非独生子子女所独有。反观自己,作为一个非独生子女,却落下一身臭毛病。我们还是听书上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独生子女的优势(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父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儿童),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培养独生子女具有优秀的人格。详见:现代人格心理学 叶奕乾编注 上海教育出版社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谢谢夸奖,不过不得不说,这些都是从书上抄来的~
    书上也说了,阿德勒(A.Adler)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影响孩子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和所处的地位影响儿童的生活风格,对其人格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也验证你说的阿德勒对中间儿童评价较高,他本人也是中间儿童出身。
    其实,我在想,编著者会不会特别照顾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忽略了那些对独生子女政策不利的研究。
  •     概念不清﹒﹒尤其是精神分析极烂
  •     胶水没粘牢,新书就要脱胶了,心疼我的书啊,天啊。。。还没翻,就要坏了,什么个质量啊。
  •     额,拖到现在才给评论,这本书助我考研成功,赞一个!
  •     为了考试买的,纸张蛮厚的,内容么,一般吧~~
  •     看完我彻底乱了
  •     超级喜欢这本书``会一如既往支持当当
  •     如果不是教材……
  •     我买这本书是为了写论文的,挺好的。主要是关于人格心理学的教材太少了。
  •     印刷挺好,内容也还不错
  •     写得很一般,错得很明显
  •     这本书还不错啦!
  •     很新,不错。比同时买的心理学导论(黄希庭)好多了。
  •     说实话,我觉得条理比郑雪那本人格清楚,没有太多废话
  •     考研用的,买来看着还不错
  •     是一本专业基本书籍,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应该还好。
  •     学习一下
  •       在我手头上的一本心理学书中,讲到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划分的。其中,自然环境包括胎儿成长的胎内环境和以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为代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有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水平、贫乏环境与丰富环境、教育、社会实践、主观因素以及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共六种影响因素。下面要说的是教育。在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中,一般认为,教育在人格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书中,教育又包括家庭和学校两个部分。其中,家庭中影响人格的因素有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气氛与父母榜样、出生顺序、独生子女、超常儿童和低常儿童。这里主要要说的是独生子女——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唯有这一点大大颠覆了我之前对独生子女的种种看法。
      
      世界上第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的论文是博汗农(E.W.Bohannon)所写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和他的老师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G.S.Hall)早在19世纪末就对独生子女进行了研究。他指出,独生子女在特殊儿童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而且社交性差。但是后来美国芬顿(N.Fenton)等人用12项指标研究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193名儿童中的34名独生子女,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是在自信上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从而否定了博汉农提出的独生子女性格特异性问题。还有来自日本的反驳。日本保育会会长山上俊朗教授认为,博汉农的研究只考虑了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考虑其他条件。在博汉农的一项研究中,所选的44名独生子女中,父母俱在的仅19人,其余的都是父母不全或失去双亲;众所周知,因为没有得到足够来自父母爱的小孩更容易成为社交性差的“特殊儿童”,那么独生子女存在的特异性就无法归因,起码仅仅归因至独生子女本身是偏颇的。他指出,为了真正确定独生子女存在的特点,必须排除各种异质因素。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进行配对研究时,选择的小孩必须在家庭经济地位、居住状况、年龄、身体发育状况、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条件都相同,仅仅是在有无兄弟姐妹这一点上不相同。
      
      其实在博汗农对独生子女的研究中,参杂了家庭结构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日本学者松下觉分析了八种家庭构成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构成类型的的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不同的。除了“生身父母不全”这一家庭类型的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差,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他方面,独生子女都比非独生子女优越,也有显著差异。类似的还有日本学者梅田对父母教养态度与独身子女特异性的关系的研究,他将父母的教养态度分为溺爱型、严格型、放任型、民主型和矛盾型五类。研究表明,只有民主性家庭中独生子女没有任何特异性,显示了明显的优良人格。而溺爱型家庭中的子女有任性、依赖、逞强等6项特异性;严格型对应的利己和心胸狭窄等8项;放任型对应有好动感情等11项特异性。从这两项研究来看,我们对独生子女的一些批评事实上并不是他们的错,可能和他们的家庭机构或者和教养态度等等有关。
      
      美国心理学家福尔博(T.Falbo)等人在1986年在美国《心理学公报》上发表文章,分析了自1925——1984年期间发表的200余篇有关独生子女研究的文章,并对其中115篇文章的结果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再分析,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成就、智力、性格、社会性等几个方面,或优于非独生子女,或与他们没有显著差别。得出同样结论的还有美国人格特质论心理学家吉尔福特(R.B.Guilford),他和伍斯特(D.A.Worcester)在中学生中以非独生子女141名、独生子女21名作为研究对象,得出在诚实、勤劳、创造性、自制和秩序5项人格特征中,独生子女均比独生子女优越的结论。
      
      回头我们再来看看国人的研究。我们学者傅安球教授和林崇德教授等从1980年开始,调查了120名独生子女(中学生、小学、幼儿园儿童各40名,城乡、性别的比例大致相同),研究内容包括8个方面。其中关于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自信心也比较足,但谦虚精神差些,依赖性较大,接近1/3的人缺乏独立性,不自私的占多数。该研究还表明,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有一个发展过程,在向良好的心理品质发展。因此,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关键在于教育。此外,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态度有明显的个别差异。1984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万传等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了独生子女依赖性、助人为乐、独立性、攻击行为和友好行为五个方面的人格特征。研究表明,除了独立性和友好性之外,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无显著差异。在独立性方面,5、6岁组的独生子女明显比非独生子女差;在友好性方面,只有5岁组的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此外,结果发现存在独生子女组中有一种两极分化现象,他们中得分高和得分低的人数都比非独生子女组多。这与家庭教育有密切关系。
      
      最后书上说,近年来的研究既否定了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的观点,也否定了独生子女自然优越的观点。其实想一想也对,就我接触的独生子女而言,他们也没有既独特又普遍的问题;有些问题倒真是普遍,那是人的通病,并非独生子子女所独有。反观自己,作为一个非独生子女,却落下一身臭毛病。我们还是听书上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独生子女的优势(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父母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教育儿童),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培养独生子女具有优秀的人格。
      
      
      详见:现代人格心理学 叶奕乾编注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遭吐槽无数 人格定义你妹的居然考简答。。。
  •     作为教材才买的,一看全是学过的东西...把各家理论非常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而已。这本书作为心理学初学者的教材的话还可以。
  •     质量很好,主要是我很需要这本书,买了之后来的及时……
  •     考试考试。
  •     问同事借了一年零一个月的书,今天终于算是看完了。较差的书。书名叫现代,其实里面只是把很多当代心理学的名家的理论、结论,一一列举了一番罢了。读起来没有整体的系统的感觉,相当的杂论,就是把几十本书抄成一本而已。
  •     找了很久~终于在www.********.comshane找到了~好开心~而且货到付款~免去了上当受骗的可能~
  •     本以为有心理测试题可以做,可是......
  •     作者以严谨的文字和清晰的逻辑对目前仍存在众多争议的“人格”这一定义做了恰当的分析,对人格心理学的各个学派与思想内涵也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内容丰富,可读性强。虽然我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的,但是现在的专业和心理学也是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我自学了心理学的主干课程,在我看来,这本书作为人格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很值得推荐。
  •     看来你做了很多功课,这本书只是把关于人格的众家之言统合在一起做个走马观花似的略要,lz想到掘进深入的一些细节,值得称赞。
    不过,在中国,现在反倒是非独生子女的条件可能来得要优越些了(这点不需要解释吧),我很同意你说的,有些在独生子女身上的问题也是人类的通病,因为各种各样的缘故被主观扩大化了,比如阿德勒认为次子最好,只是因为它自己是次子,这可能是研究上的一种期待效应。
  •     讲得比较简单,但比其它的又比较全一点.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