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史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52005289
作者:白吉尔
页数:365页

作者简介

《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的记叙涉及一个半世纪的历史,目的在于强调该城市演变过程中,导致这种持续性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沉浸于当地社会生活中,日复一日,多层次各方面综合研究的目标集中于这个或那个领域——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上海史显得极其复杂。它经历了激烈的和对立的历史插曲和片断:被迫开埠、太平天国起义、资本主义突飞猛进,以及革命运动、国民党独裁、日本占领,最后过渡到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以及进入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然而,从远处观察,在异地遥望,这部剧烈动荡的历史似乎由一种定式操纵着,一种超越一切的寻觅,即对现代性坚持不懈的追求。

书籍目录

目  录
序……张仲礼
中文版序: 从远方遥望上海……玛丽·格莱尔·白吉尔
中文版再版序言: 十年之后……玛丽·格莱尔·白吉尔
前言: 上海与中国现代化
第一部分 开埠(1842~1911)
第一章 上海城里的外国人(1843~1853)
“蛮夷”的到来
从纳贡制到条约制
双重误解
为什么是上海?
外国人特定居住区
双重面貌的城市
第二章 地方外交和国家政治(1853~1864)
小刀会占领中国城(1853~1855)
太平军的进攻(1860~1862)
中国人定居租界
上海模式与条约制度
第三章 上海资本主义的诞生(1860~1911)
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
世界主要的港口之一
银行和投机
早期工业化(1860~1895)… 42
工业的新崛起(1895~1911)
洋行与会馆公所
买办
中外资本主义
外国领事—经济舞台上摇摆不定的角色
没有结果的官方现代化运动
第四章 上海社会万花筒
早期上海滩的居民
租界里的日常生活
中国人社会
第五章 租界模式
公共租界
例外的法国人
中国士绅缓慢的动员
城市现代化与思想转变
第六章 1911年革命
“杀呀!杀呀!万众直前”
没有未来的资产阶级革命
对未来失望
第二部分 大都会(1912 ~1937)
第七章 上海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1912~1937)
1920年代的经济奇迹
上海的新企业家
商业资产阶级的初创时期
国民党与经济制度现代化(1927~1937)
国家资本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
第八章 革命的熔炉(1919~1937)
革命力量的高涨
上海的革命政党1321925年五卅运动
国民党镇压共产党
外国人的恐慌
蒋介石与 1927年“四一二”事变
从起义罢工到城市恐怖:共产党影响在上海的衰弱
救亡运动和群众运动的新高潮
第九章 秩序与犯罪(1927~1937)
大上海市政府
道德秩序与社会控制:新生活运动
国家与社会的相互交织
不相称的结果
犯罪盛行
鸦片与“犯罪肆虐”
青帮与“法国亲戚”(1927~1932)
掌控华界
第十章 海派文化与现代性理念
城市新貌
消费的狂热
对外国影响的开放
时空转换
崇尚体魄和外表189“摩登女郎”
新式娱乐活动
上海的文学与文学在上海
上海和新艺术
早期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第三部分 一个时代的结束(1937~1952)
第十一章 战争,沦陷和国际地位的终止
淞沪之战和中国城被占领(1937年)
孤岛(1938~1941)
慕尼黑和维希对租界的影响
上海精神到哪去了?
黑暗世界(1941~1945)
沦陷的上海
抵抗
合作分子
生存
第十二章 返回革命潮流中(1945~1952)
从梦想到幻灭(1945~1949)
上海资产阶级的最后一把火
中国自由主义的尾声
共产党攻克上海前夕2491949~1952年的上海
统一战线的战略
社会进入新秩序
第四部分 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
第十三章 上海地位的变化
计划经济的支柱
规模宏大的工业基地
城市建设被迫停止
严格控制下的社会
新的不平等
“文化大革命”和上海“激进主义思潮”
第十四章 重振雄姿(1990~2000)
改革列车的尾灯
龙头
浦东与再现辉煌的城市
新上海人
娱乐、金钱与自由
海派的幽灵
尾声:迈向21世纪的上海
大事记
参考书目
译后记

内容概要

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教授,法国大学荣誉教授。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和资料中心主任,巴黎东方语言文明学院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专著有:《旧政权结束时上海的金融危机》(Une crise financière à Shanghai à la fin de L'Ancien Régime,Mouton出版社,1964年);《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L'Age d'or de la bougeoisie chinoise,1911-1937,Flammarion出版社,1986年);《中国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到今天》(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e Chine de 1949 à nos jours,Armand Colin出版社,1987年);《孙中山》(Sun Yat-sen,Fayard出版社,1994年);《清朝官员与买办:东亚危机的关键》(Le mandarin et le comprador;les enjeux de la crise en Asie orientale,Hachette出版社,1998年);《19-21世纪中国的资本主义和资本家》(Capitalismes et capitalistes en Chine du XIXe au XXIe siècle,Perrin出版社,2007年);《中国,新国家资本主义》(Chine. Le nouveau capitalisme d'État,Fayard出版社,2013年)等。


 上海史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没资格评价本书。 本来只是打算看一看上海是什么东西,没想到意外间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缩影版本。 历史知识严重匮乏的我,不是很能理解被一带而过的情节。 内容或许有些极简,但却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歪果仁,书写极其厚重的中国历史的心理。
  •     起初是被”再版序言“吸引的,作者记述了最近10年上海发展情况,其中作者的评价相当公允,然而这样的对新近的历史评述在国内是很少看见的,尤其是一些批评,比如,胡时代对内地的重视,自贸区的困局等。开埠以来的上海史应该是异常丰富的,如果作为进入近代上海甚至近代中国的一处入口,这本还是非常值得一看。另外还有非常珍贵的配图。
  •     感觉到后半部分还是很意识形态且一笔带过
  •     通史的优点在于贯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但是在细节上很粗糙,实料和人物架构不足。
  •     比较混乱。
  •     租界历史写得好
  •     伟大的城市。
  •     我权当是小说来读了
  •     翻书党。其中提到1989年6月没有一起流血事件发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到的。
  •     失望,本以为一书在手天下我有,结果读了13%放弃了,总觉得颠三倒四,语序混乱,抓不住重点,看得很费劲。作者只是“读者文摘”,没有自成体系。租界可以乱,但你不能写的也乱,感觉作者自己也在那说“我擦,好乱,我也晕了!” 也难怪,她只来过中国15次,敢写这么大标题的著作,质量可想而知。
  •     竟然是外国人写的。可是正如程乃珊翻译一样,好像只能外国人写才能看。
  •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生活了30年的上海人,却对自己的家乡的历史和文化知之甚少。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黑上海、辱没上海人品格的"运动"中,我也不禁想知道,上海和上海人到底是哪里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人有着什么样的不同。虽然看完全书,我依然不甚明了,但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认识上海,又给了我重新认识上海的新视野与新动力。我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在上海和睦共处,没有傲慢与偏见。
  •     2016年第4本。正如作者所说,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些浅了
  •     很有意思,上海历史这么看我很喜欢
  •     提供了一種書寫城市史的可能方式,但相較於她《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 》,水準相距甚遠。
  •     系统认识上海的开始。
  •     备考教材,第三部分未读 如此完备,难得。也正因此有择取各家观点糅合之感,以第四部分观,许多引用值得深入阅读,扫国外上海当代史研究之盲?也可能触碰新的研究取向~
  •     本书的主体叙述从1842年开始,直至本世纪初,对于开埠前的上海政商结构和近十年的新发展也有涉及。作者整体立足于上海的现代性过程,通过华洋之间、政治与经济之间、新的政治传统与旧的城市文化之间的交锋,虽然承认上海城市发展中存在高潮和低谷,但仍存在一以贯之的城市性格,49年之后的许多政策依旧可以寻觅到传统逻辑的影子,认为上海代表的是有别于北方官场传统与南方买办传统的另一种调适传统,即驾驭西化、因地制宜、自我完善、改造社会。作为通史,本书基本做到了面面俱到,引用丰富,但是每个点有欠深入。因为作者带着个人的论述于书中,因此多注重历史过程的意义,而非精确的进程和结构介绍。本书翻译也不完美,如将“虹桥火车站”翻译成“上海南站”。
  •     角度挺独特的,对了解上海的前生今世有帮助.
  •     被深深的感动了 就好象第一次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样的感动 终于对我们这个城市的前生今世有了全面的了解 知道她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 知道那些被人遗忘被扭曲被忽视的背后正确的历史 了解她曾经的骄傲和丑陋 而详尽的资料尽然出自于一个法国女性之手 一个法国人比上海土生土长还保持着本土历史关注度的人更了解这座城市 这是一本每个上海人都应该阅读的书 也推荐给每一个喜欢谈论上海的人 这是与这座城市相关的人应该了解的她的真实的面貌。
  •     写的好,该点到的都点到了,而且观点鲜明;翻译的也挺好。唯一的缺憾我想应该是对于里弄的描述少了,正好卢汉超的《霓虹灯下》可以为之弥补。
  •     读过的角度最丰富,最生动最严谨的中国城市史,唯天朝最具城市精神者值得拥有。法国人对历史上各种意识形态下的城市发展逻辑都理解得很到位。中国最伟大城市(虽非最强大)的建成依靠的是她的整个市民阶层,无论资产,中产,无产,官员还是殖民者,为自觉,自治和自由而作出的的共同拼搏和牺牲
  •     知识渊博的长者居然一笔带过
  •     谈到了文革、八九北京事件
  •     社会主义阶段前写的很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