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史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0049002
作者:[美] 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
页数:1056页

作者简介

自1950 年初版以来,帕尔默等人所著的《现代世界史》便一直被誉为是一部殿堂级的历史学术教科书,并被广泛采用作教材。在近60 年的时间里,本书作者不断修订,如今已出至第10 版,其销量在同类作品中一直名列前茅,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中寿命最长、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
本书内容丰富、领域宽广,以洋洋百余万文字阐述了现代欧洲的崛起这一世界性的事件。在作者笔下,曾经默默无闻的欧洲(或曰西方),在从16 世纪初至今的五百多年里,逐渐创造出了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
作为一部将传统叙事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作品,作者在以政治和制度的演变为主线的同时,对于社会史、文化史、宗教史诸方面也作了简洁而生动的阐释。全书贯穿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和现实情怀,思想的火花与睿智的表达时时可见,使得阅读本书成为一次美妙的思想之旅。
-----------------------------------------------------------------------------------
现代化”的概念来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这在本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西方近现代史著作中,有明显的转向。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R.R.Palmer)与科尔顿(Joel Colton)合著的《现代世界史》。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形成为主线,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
——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先驱
不断的创新就要求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为读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参照系。这里的这部书为读者所提供的,便是当今美国历史学界一部分相当流行的见解。其中的优劣得失,正可为我国有关世界史的研究和知识提供一份参照系,而并非仅只是向一般读者提供某些有关的知识而已。
——何兆武,著名翻译家,思想文化史学者
《现代世界史》不是现代化理论的图解,而是一部出色的历史叙事。历史总是比理论更丰富生动。现在一些宏大叙事往往抛弃历史学讲故事的传统,而《现代世界史》把历时性叙事与重大论题较好地结合起来,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的事件、局势和结构三个层面比较合理地结合起来。读者不难发现,该书既长于联系和比较,铺张了宏大视野,又洞幽烛微,揭示历史细节中的奥妙。
——刘北成,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毫无疑问,帕尔默三人所著的最新版本依然是市场上最好的世界史入门教材之一。
——乔治·J·马可波罗和戴维·J·普罗克特,塔夫茨大学
他们的著作的一个显著特色便在于写作风格,清晰,美妙。
——纳撒内尔·格林,卫斯理大学
能够作为推荐给历史专业学生求学生涯的第一本和最后一本著作,这样的作品,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而《现代世界史》便是这样的一部杰作。
——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论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
简目
序一 用“现代化”的视角解读现代世界史 罗荣渠
序二 现代世界史的标准著作 何兆武
序三 历史教科书的黄金标本 刘北成
致中国读者
第十版序
第五版序
大事年表及地图、图表目录
导论:地理与历史
欧洲在现代史上的影响
第1章 欧洲的兴起
第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动乱,1300—1560年
第3章 经济重建和宗教战争,1560—1648年
第4章 西欧日益强大,1640—1715年
第5章 东欧的变化,1648—1740年
第6章 科学的世界观
第7章 争夺财富和争夺帝国的斗争
第8章 启蒙时代
第9章 法国革命
第10章 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第11章 工业、思想与争取改革的斗争,1815—1848年
第12章 革命和秩序重建,1848—1870年
第13章 大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的强化,1859—1871年
第14章 欧洲文明,1871—1914年:经济与政治
第15章 欧洲文明,1871—1914年:社会与文化
第16章 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871—1914年
第17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8章 俄国革命和苏联
第19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主政治、反帝国主义以及经济危机
第20章 20世纪30年代的民主与独裁
第2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2章 冷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重建
第23章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后殖民国家
第24章 从帝国到民族国家:“二战”后的非洲与中东
第25章 共存、对抗和新的全球经济
第26章 对苏联式共产主义的国际反叛
第27章 变动中的现代世界
统治者与统治年代
延伸阅读:建议与书目
索引
出版后记 我们需要一部什么样的现代世界

编辑推荐

《现代世界史(插图第10版)(套装共2册)》内容丰富、领域宽广,以洋洋百余万文字阐述了现代欧洲的崛起这一世界性的事件。在作者笔下,曾经默默无闻的欧洲(或曰西方),在从16世纪初至今的五百多年里,逐渐创造出了一个辐射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的世界体系。

前言

《现代世界史》是根据英语世界经典历史名著 A History of Modern World第10版译成。作者R.R.帕尔默、乔•科尔顿、劳埃德•克莱默三人均为在西方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历史学者,于2002年过世的帕尔默教授更被公认为同时代最顶级的历史学家之一。本书刊行五十余年来,历经九次修订,并被译成瑞典语、芬兰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汉语等多国语言,早已成为西方最受欢迎的世界史教材。商务印书馆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的建议下,曾于1988年“内部发行”推出该书第5版,广受读者欢迎,并被国内众多高校相关专业列为教材或参考书。罗荣渠先生特别推崇此书,认为其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而今我们引进本书最新第10版,综合罗荣渠先生的夫人周颖如女士转述罗荣渠先生的意见和清华大学历史系刘北成教授的建议,定名为《现代世界史》。对中国现代化及其衍生问题的思考是我们出版本书的根本出发点。2008年1月,我们曾推出美籍华裔学者徐中约的史学巨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旨在阐明,中国的近现代历史并非被动的与“西方”打交道的过程,而是全体中国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与之相呼应,本书所要展示的,则是这个自16世纪以来便与我们难解难分的“西方”世界,又是如何形成的。更进一步,我们还想展现的,是非西方国家在面对西方挑战时所各自做出的不同反应,以及他们如何应对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机遇和问题,而这也是当今中国曾经经历和正在面对的。作为一部西方学者写就的历史学术教材和读物,本书在对许多历史事件的看法及立场上自然难免与我国主流学术观点有一定的出入,有时甚至迥然相异。我们对此未必赞同,请读者自加甄别。但不可否认,这也正是本书的价值所在,因为正是这些独立而宝贵的观点,将为眼下正在进行全方位、立体式中西交流的国人提供借鉴与建议。这也是本书作者与出版者的共同心愿。本次第10版中译本拥有强大的译校阵容,其中将近一半为商务版的原班人马,新增内容的翻译审校则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部分优秀学者承担。新老两代学人共同秉持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态度,以对世界史的深刻洞察,将这部巨著的精髓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传递给广大读者。学界耆宿何兆武先生亦翻译了本书的序言和导论,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实令本书增色不少。周颖如女士给予本书的出版大量协助,在此表示感谢。本书浩浩百余万言,跨越现代世界几百年沧桑,涉及大量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若有漏误及不妥之处,烦请读者见谅并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时及时更正。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2月

内容概要

R.R. 帕尔默(R.R.Palmer,1909—2002),美国著名历史学家,1934 年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36—1977年间先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和耶鲁大学。作为法国大革命研究权威,以及美法两国革命比较研究的先驱,帕尔默曾先后担任美国法国史研究协会主席(1961),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70),同时也是美国哲学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活跃成员,并被欧美多所大学授予荣誉学位。1990 年,帕尔默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授予费尔特里内利奖。
本书是帕尔默的代表作,此外他还著有《18 世纪法国的天主教徒和不信教者》(1939),《民主革命的年代:美国与欧洲的政治史》(1959)等。
乔·科尔顿(Joel Colton),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1950—1989 年任教于杜克大学历史系,曾任洛克菲勒人文科学奖学金与研究项目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
劳埃德·克莱默(Lloyd Kramer),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北卡罗莱纳大学历史系教授,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兼职教授。
译者
何兆武(1921— ),著名翻译家,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苇草集》等。翻译本书前言、导论,并作推荐导言。
孙福生(1933—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原历史系主任,兼任中国东南亚研究会会长和中国国际关系史研究会理事。翻译本书第1、2、3、5、7、9章。
陈敦全(1939—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译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达尼肯《众神之车》、《COLLINS袖珍英汉双解词典》(香港)等。翻译本书第4、6、8章。
周颖如(1927— ),商务印书馆编审,曾与周川合译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托马斯《林肯传》,主译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美日战争的来临》等。翻译本书第10章,校译第21章。
周鸿临(1933—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翻译本书第11、12、17章,校译本书第13、16章。
苏中友(1951—2002),广西师范大学教师。翻译本书第13、14、15、16章。
范丽萍(1966—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校译本书第14、15、17章。
杨慧娟(1936—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翻译本书第18章。
罗敏兴(1926—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精通英语、俄语。校译本书第18章。
陈少衡(1929— ),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商务印书馆编审。译有休斯《欧洲现代史(1914—1980)》(合译)、狄更斯《荒凉山庄》(合译)等。翻译本书第19、20章。
周熙安(1925—2000),原名周川,商务印书馆编审,曾参加翻译《光荣与梦想》、《克格勃》等多部著作,还曾与周颖如合译卡斯顿《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托马斯《林肯传》等。翻译本书第21章。
牛可(1969—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副教授。翻译本书第22、25章。
董经胜(1964—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秘书长。翻译本书第23章。
潘华琼(1965—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曾于1998年至2000年在比利时新鲁汶天主教大学进修。翻译本书第24章
王昺(1948— ),辽宁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比较文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翻译本书第26章及“延伸阅读:建议与书目”
陈启能(1934— ),史学理论、俄国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校译本书第26章
董正华(1950—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富布赖特研究访问学者。翻译本书第27章。
推荐者
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代表作《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堪称我国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进程研究的奠基之作。
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历史》编委,世界近代史学会副秘书长。著有《福柯思想肖像》等,译有布罗代尔《论历史》、福柯《疯癫与文明》、汤因比《历史研究》(合译)等。

名人推荐

“现代化”的概念来取代“西化”概念,这绝不仅是一个修辞上的问题,而是对观察现代世界的“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修正和突破,这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近现代史著作中,有明显的转向。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帕尔默(R.R.Palmer)与科尔顿(Joel Colton)合著的《现代世界史》。此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以“现代世界”的形成为主线,从“现代化”的新视角来观察近期世界历史的进程。——罗荣渠(1927—1996),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先驱不断的创新就要求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为读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参照系。这里的这部书为读者所提供的,便是当今美国历史学界一部分相当流行的见解。其中的优劣得失,正可为我国有关世界史的研究和知识提供一份参照系,而并非仅只是向一般读者提供某些有关的知识而已。——何兆武,著名翻译家,思想文化史学者《现代世界史》不是现代化理论的图解,而是一部出色的历史叙事。历史总是比理论更丰富生动。现在一些宏大叙事往往抛弃历史学讲故事的传统,而《现代世界史》把历时性叙事与重大论题较好地结合起来,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所说的事件、局势和结构三个层面比较合理地结合起来。读者不难发现,该书既长于联系和比较,铺张了宏大视野,又洞幽烛微,揭示历史细节中的奥妙。——刘北成,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毫无疑问,帕尔默三人所著的最新版本依然是市场上最好的世界史入门教材之一。——乔治•J•马可波罗和戴维•J•普罗克特,塔夫茨大学他们的著作的一个显著特色便在于写作风格,清晰,美妙。——纳撒内尔•格林,卫斯理大学能够作为推荐给历史专业学生求学生涯的第一本和最后一本著作,这样的作品,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不可多得的。而《现代世界史》便是这样的一部杰作。——亚马逊网络书店读者评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被路易十四撵走的高级贵族目前又重新在政府中出现。有一个时期,奥尔良通过大体相当于各个部的各贵族委员会来工作;支持者赞美这个制度是政治自由的复活,但委员会证明自己不能胜任,不久就被解散。法国老的高等法院,特别是巴黎的高等法院,曾被路易十四置于无声无息的状态,但在他死后又生气勃勃地重申自己的存在。高等法院最初由资产阶级法官组成,但路易十四及其继承者为了筹款而把法官职位变成可以出售的官职,并附以贵族称号以提高售价。因此,在摄政王时期,高等法院的法官职位可以出售或继承,而且几乎所有的法官都成了贵族。由于他们对官职有财产所有权,国王不能将其免职。摄政王将许多权力让予它,利用巴黎高等法院来改变路易十四的原意。高等法院扩大了自己的地位,通过拒绝实施他们认为违反法国不成文宪法或基本法的措施,要求取得立法和征税的认可权。从摄政时代一直到1789年大革命,议会断断续续地设法行施了这种权力。对法国来说,18世纪是专制主义遭到有组织的特权集团的牵制和抵消的时期。这是贵族复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贵族们夺回了被路易十四剥夺的许多权力。 大不列颠的议会(parliament)与法国高等法院(parlements)极不相同,英国的贵族在政治上比法国贵族能力较强。英国议会被证明是实施公共事务的一个有效机器。上院是世袭的,除主教外,大部分议员都由政府任命,构成上院成员的四分之一左右。下院根据现代概念来说并非国家代议机构。只有富人或受富人资助的人才能占有席位,他们是通过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方法在城乡当选的,几乎不考虑人口多少和人民的意愿如何。一些自治市无保留地得到承认,例如皮特家族的老萨伦。但各行各业通过政治领袖们的阴谋诡计或购买席位,设法派出代表进入下院。一些议员代表“地主集团”,另一些议员则代表“公债集团”(主要是政府债权人),还有一些议员代表“伦敦集团”、“西印度集团”、“东印度集团”等。所有重要的政治集团都可以指望他们的愿望能在议会上受到注意,因此,他们全都乐于利用这种议会渠道。议会虽然腐败、行动缓慢而且花费很大,但它是有效的机构。议会不仅是个大体的代议机构,实际上也获得了立法权。 斯图亚特最后一位君主安妮死于1714年,按照议会制定的1701年王位继承法,汉诺威的选帝侯乔治一世继承了王位。乔治一世是斯图亚特家族的近亲,一个新教徒。他是一个庄重的不会说英语的中年德国人,大半生在德国度过,他带着一些德国牧师来到英国。乔治一世从未在英国受到欢迎,至多被认为在政治上是合宜的。他不可能在英国的公共生活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因而他在位期间,议会从国王那里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 主要问题仍然是1688年革命的各项原则是否应当维护。促成了这个相对不流血革命的协议,被证明是暂时的。将这次革命看作是自己的功劳的辉格党,长期以来一直是少数派,由极少数大地主贵族、伦敦富商、小商人和宗教界的非国教徒所组成。辉格党一般来说控制着上院,而下院则情况极不稳定;乌得勒支和约时期,下院的多数派是托利党。


 现代世界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陆陆续续终于把上册看完了。阅读的过程并不枯燥,甚至是一种享受。因为作者的叙事功力非常强,行文有自己的内在逻辑;用词优美直白。每一章大约三十页,一天读完并不费劲。其中的好多章节,也是我们高中熟悉的内容,甚至有一种莫名的亲切之感。因为是教科书的原因,通读一遍还是很容易的,但是要掌握作者的行文逻辑,加上对世界体系,历史轨迹的形成的理解,还要补不少功课。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引领启迪读者的大众教科书,本书的成功是无疑的。
  •     先说说,这本书有一万种不去读的理由。但是就算影音版,看到那些评论里表述的,删减『不一致的观点』,也的确让人心灰意冷。另外,翻译的问题也确实影响阅读时的连续性。好多语句,复杂度,简直跟这扉页里列出的豪华天团的有得一拼,可惜水平还是不太相称。而原版的A History of Modern World价格完全是教科书的定价,让人望而却步。看过《人类简史》之后,突然对近代的欧洲崛起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遍寻一路国内能够找得到的相关的书,最后选了这一套。没有读完,刚刚读了两章。。什么概念?头两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下中世纪前的欧洲发展,着重于古罗马的宗教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的一些发展,一直到中世纪;第二章介绍中世纪末期,以及文艺复兴初期的一些情形。大致心里面对基督教的一些情形有了些认知。也就是说,从古罗马开始接钵古希腊的文化风俗之后的一大重要变迁——从古希腊的众神宗教,变为一神论的基督教。然后随着东西罗马的分裂,最终天主教和东正教的对立关系确认。也是西罗马和拜占庭的对立。从一开始,自上而下,不够具有凝聚力和统治力的帝国,加上西亚东欧毫无屏障的地域情况,也导致欧洲的发展格外的走向多点的复杂化。另外,五世纪开始的穆斯林,在经历两百年的十字军东征之后,依然顽强的传播下去。十字军东征并非单独针对穆斯林,还包括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直到十三世纪,默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似乎在强大的震撼中,人们对宗教也有了新的认知。而认知正是拨开文艺复兴面纱的和煦有萧瑟的风,带着黑死病的腐尸,千百年战乱的硝烟味道。在此以后,天主教内部对罗马教皇的权威,产生出更多的挑战。马丁路德的新教,加尔文的清教,英国的圣公会,进一步摆脱宗教的控制和束缚。欧洲的国的概念,逐渐现出轮廓。伟大的文明的诗篇,终将开始!可以说这两章的文字不算很多,整部书,难以说是一部大部头,但也不算做一个『简史』。尽管是翻译的,但R.R.Palmer的文字描写功力可见一斑!紧凑而丰满的把近代以前的铺垫,明明白白的表达清楚。打算慢慢读下去,必经,从篇幅上,这也不过相当于George Martin的头三卷冰与火之歌的阅读量。有机会的话,我还是想拜读一下原著。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装帧、印刷很精美,内容上乘,值得购买,值得一读。
  •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世界史,值得一读,特别是有关作为现代化先驱的欧洲是如何兴起的,以及基督教的历史作用。
  •     书很扎实,内容逻辑性强,调理清晰,适合学习历史
  •     提纲挈领,可读性强,书后的拓展阅读书目也是极好。
  •     书写的不错,观点很独特,能诱发人的深层思维。纸张怎么闻着有点臭,该不是。。。
  •     这是我第一次明显发现翻译有瑕疵,让我读到感觉不通畅的历史书。不过也是第一本让我觉得写得超过同类书一大截的历史教材。原书确实写得妙,拜托翻译用点心吧。
  •     这不是追着帕尔默而来的嘛……传说中的经典,挡不住的好奇心噢。。又是大部头
  •     家里屯了好几本世界史的书,这本大概翻了一下,跟之前的不太一样,内容不错,作者是名家。
  •     严肃风格的语言兼顾了阅读的趣味性,来龙去脉错综复杂,局势变幻波谲云诡。全书聚焦欧洲现代史,从后殖民时代始涉及其他文明和地区,难免有“西方中心主义”嫌疑。然而“现代化”若是以“民主”“科学”等关键词来定义,则其他文明确实缺少独立生成的基因。
  •     入门,回头把英文影印版再刷一遍……
  •     外国人的历史观念不同,值得与国内教材对比,这是中山大学考研的指定用书
  •     多看看外国人写的历史书,会让我们所了解的史实更全面,看法更客观。
  •     据说是美国的世界史教科书,部头太大了。写法倒是别致。
  •     这本书应该可以说是很多国内教材的模版。45年以后的部分就很一般了。
  •     上下册,板砖样样的,感受"欧洲的奇迹"
  •     书很厚 挺贵的 看的不是太懂 跟中国人编的书不太一样
  •     国外的历史教科书完全可以当书读的。翻译实在太差了,大长句就生硬的翻出来,读3遍都不知道说的什么;语序也不知道变换一下,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     Masterpiece
  •     其实是欧洲现代化史,内容丰厚。虽然把这么多内容压缩成一本书导致有些地方一两句带过简洁得逼人不停翻百度百科啊
  •     拖的时间挺长的。。现在才读完也真是够了。。
  •     我更愿把其称为现代西方史,尤其是上卷,欧洲几百年写的细致入微。
  •     后半部分翻译太糟
  •     很适合初学欧洲史的同学读
  •     选图不错
  •     此书为经典的现代世界史读本。
  •     从14年在学校图书馆无意翻到这本书开始,到今天终于全书读完,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无数次的被工作打断,又无数次的重新捡起,反复多次确实很低效,但收获太大。欧洲历史不是中国历史简单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看似纷繁混乱的漫长历史中欧洲总是在不断进步,这时你会真正明白世界是如何走向了今天,也会领略到什么才是真正纵横捭阖、不为时代和局势所累的眼界。强烈推荐。
  •     装订很好。内容也不错,是历史入门书里的佼佼者。
  •     刚刚收到,超级厚啊。啃吧,少年。2014.3.20
  •     世界史只能看欧美人写的。
  •     不太喜欢欧洲中心论,这种欧洲把民族主义推广到全世界的模式。而且在叙事上,其他地区几乎被切成碎片;以及在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欧洲文明以外的地区基本消失了,只是等着欧洲人来发现而已。
  •     没我想象中的好,还是能看吧
  •     书是好书,译得太烂了。不同人承包数章,常见前后文人名地名译文不一致,还有神tm一战双方译成同盟国和轴心国,译这部分的人对这段历史有没有基本常识都颇为怀疑。西方史界大致经历了欧洲中心论-世界史-全球史的过程,近年尚有生态世界史兴起,这本是欧洲中心论的老经典。
  •     这略读的。抛开琐碎的历史细节,对于现代我需要了解些啥呢?近几百年出现的事物:科学,民主政治,人人平等,计算机……可这些光从中学教科书上不就能知道了吗?即便细细看过这部大部头我又多知道了些啥呢?我需要从历史里了解什么?
  •     我买过这本书吗?没印象了
  •     断断续续看了九个月,这应该是除了教科书系列小说外跨度最长的一本了,但比起里面说的五百余年的历史,终归还是了解得太浅,接下来该是挑喜欢的历史精读了吧
  •     近代史扫盲书。以及,为了政治正确来批判“西方中心论”是不可取的。
  •     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
  •     不知世界,便不知中国;不知中国,便不知自我。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