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ISBN:9787802191150
作者: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
页数:258页

作者简介

《大国崛起:日本》为《大国崛起》系列图书之一——日本,它展示的历史细节和专家观点,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通往浩淼历史和繁杂现实的路径。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已同步发行。这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部以世界性大国的强国历史为题材并跨国摄制的大型电视纪录片。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9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书籍目录

序一 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中央电视台台长 赵化勇序二 电视人也在铸史/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罗明引子 百年维新一、开国二、倒幕三、维新四、强兵五、兴业六、开化七、宪法八、扩张九、战争十、复活十一、大国十二、你往何处去脚下是历史的回响电视片解说词大道行思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京都保存有日本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市内历史古迹非常多,列为“国宝”的建筑物有38处,定为重要文物的建筑物有199处。京都富有浓厚的日本风情,这里是日本漆器、纺织物、陶瓷器等传统工艺品的产地,同时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日本人称为“真正的日本”。 今天的京都是京都府的一部分。京都府位于本州岛中西部的关西地区,面积约610平方公里,人口150万左右。京都是日本宗教和文化中心,日本禅宗就起源于京都。丰富的文化遗产使京都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日本历史和文化重镇。今天的京都在日本享有“学都”之称,有2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京都大学闻名国内外,日本的诺贝尔奖得主大都毕业于这所学校。 京都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各式各样用做祭祀的寺庙星罗棋布,但许多建筑在古老中带着现代的气息。更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城市以灰黑白为主色调的独特建筑风格,白色作为主色调,在这个城市运用得让人叹为观止。 京都的人们生活节奏平缓,下班后通常去酒馆喝酒享受生活。京都有许多保存着古老风韵的艺妓,她们的表演给异域人士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古代特有的娱乐方式在今天依然被这里的人们精心保存着。 京都是一个复杂的城市,从全世界慕名而来的外国人很多,他们已经适应了京都特有的生活情趣。对这个城市而言,我们只是匆匆过客,他们却留了下来并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 今天清晨,京都的大街小巷笼罩在如烟的小雨中,在细细的秋雨和谈淡的夜色里,我们来到那条夜里艺妓经常出现的赏花小路上,雨水将铺在路上的青石板洗得一尘不染,耳边还回响着她们脚上的木屐轻轻叩击石板的清脆声音。似乎清晨的寂静也成了周围风景的一部分,让人不忍心发出一丝杂音,就像不忍心在洁白的雪地上踩一个脚印一样。直到远远地传来了送早报的摩托车喇叭声,新的一天开始了。渐渐地,天亮了,路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井然有序而忙忙碌碌的一天开始了…… 京都人十分爱护自己城市的环境和传统风格,1994年京都市出现了60米以上的旅馆,不少人认为这些高层建筑破坏了京都原有的风情与气氛,有些景点甚至拒绝这些高层旅馆的住客入园,以示抗议。 京都并不是一个守旧的城市,它只是致力于保存其古老的风貌。在发展新的艺术、文化等方面,京都不遗余力。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使京都继承了建筑、绘画、雕刻、园艺、民俗艺术等丰富的文化遗产,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的灵魂。日本国内将近15%的重要文化遗产都可以在京都找到,它的文化遗产,不论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位居日本全国之冠。“占都京都文化遗产”已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 在京都拍摄时我们发现,古朴、典雅是京都建筑的风格特征,京都的二条城、真本愿寺、东寺西寺等是其中的典型。京都的,寺院既包含了建筑之美,又包含了园林、造型之美,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是传统艺术的精品。 京都的古建筑十分完整,被仔细地保护着,也为京都的市民们所珍爱。这个古都的气息拥有它独特的个性,京都人喜爱它的古韵,迷恋于它所带有的“神”的气息。


 日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在读这套书前我并没有看它大名鼎鼎的电视纪录片系列,所以我的评论只是从电视图书这个角度出发。看这套书的最大感觉就是电视和书的不同。作为图书出版的一个较新的类别,电视图书的流行并不长。由于是由电视节目改编过来的,这套书色彩斑斓,插图多,样式也新颖。可惜插图不够精细,也难有太经典的。作为节目的翻版,并没有更多的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来论述,更多时候感觉是解说的文字版。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好处:文字是凝固的,更容易让人停下来,思考自己想思考的。许多专著的长处便是深刻和全面,而这套书更像是那些大部头书的插图简化儿童版。但即使这样,也并不妨碍这套书成为打法时光的好东西,毕竟它比市面上的许多书还是要好很多。
  •     国人总喜欢叫“小日本”,很看不起日本这个岛国,如此莞尔小国何以与我泱泱大国相提并论?可就是这样一个莞尔小国,在同样面对列强时,开拓进取,通过明治维新一越成为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产生负效果,导致其急剧扩张,二战几乎毁灭一个国家。半世纪之后,这个战争废墟上满目疮痍的国家如凤凰般浴火重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小日本”?!日本真的“小”吗? 东方的岛国从地理上看,日本是地处亚欧大陆东端的岛国,资源更显匮乏,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生存便成为永远的主题,也造就了有着深远危机意识的民族,且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但又不同于有着相似特性地处欧亚大陆西端的英国,保守的时候极度保守,面临危机的时候又让人大迭眼镜的极度激进。自古以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着东方民族特有内敛和含蓄,往往在保守的时候,由于民族性作怪也不会极度保守,不思进取。同理激进的时候也不会极度激进,完全革自己的命。也就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拿来主义”——在保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政治体制、文化思想,与自己民族相融合,包容并收,形成自己一套独立且适用自己的机制。日语就是个很好例子。众所周知,日本最初没有文字,汉字从中国传入之后才有了文字,但全部使用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不是很习惯或者说其民族性决定了不可能永远将汉字使用下去,便在拼音(注)的基层上以汉字草体为基础,发明了具备注音功能同时可以表义的假名,加之语言使用上的需要,大量保留汉字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并作了适于日本人改革,日语就这样诞生了。到了近代随着大量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加入了用片假名来表示外来语的方法,现代日语基本上成型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语发展就是日本这种民族性的一个缩影。日语生于中文,使用汉字和古汉语的语法,但同时又使用假名,日本本土原有的词汇不按汉字音而训读,没有就按汉字音读•••••••从这点上看,日语把“拿来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如此才铸就明治维新的辉煌和其后悲剧般的历史,同时也铸就战后的复兴,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改革与维新关于明治维新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早有公论,自己也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不过倒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这并非一场革命而是改革,一场缘于岛民危机意识,基于“拿来主义”精神的改革!从本质上看明治维新并非想改变旧有的封建专制,只不过旧封建专制已十分落后,已经到了挨打的地步,才催生改革的呼声,也爆发一场是“汉学”还是“兰学’争论,结果依然很有日本特色:目前日本封建经济模式已经十分落后,要想“富国强兵”就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从而促成了镰仓考察团的诞生,对西方列强进行一番考察,最终得出“尤可取者,以普鲁士为第一”的结论。从表面上这个结果似乎没什么,实际上对德国历史有所了解就知道,德国经历神圣罗马帝国辉煌后分裂,在英国和沙皇俄国两个侧翼大国下夹击下,谋求统一相当艰难,最终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与俾斯麦的睿智和审时度势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抓住了克里米亚战争这个机会,成功完成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统一”以外,还为德国选择一种介于英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政府内部从表面看上去是君主立宪制,同时皇帝却还保留着一定的权力以及足以抗衡政府的资产和军队,这样若皇帝实行“开明的专制”那德国就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相反就是一个以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封建国家,只是将落后的土地经济转换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皇权却并未旁落。而这种体制正是日本期盼的那种即保有天皇,又进行经济改革,完成富国强兵,成为一个强国的体制,加之岛国的危机意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注意是改革,不是革命!)开始了。改原有封建藩镇为州府道县制,农业经济为主转换为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并以发展重工业为优先等等,同时对旧贵族进行收编或者说“赎买”,以金钱和一定政治权力换取的土地,也就有了“华族”,新贵族应运而生。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家开始有了地位,启蒙思想也有了一定的市场,“自由民权”运动随之而来。鉴于这种形势,议会还是出现在19世纪末出现了,此时日本形成了一套表面上看起来是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君主立宪体制的国体,实际背后由于天皇拥有足以和国家抗衡的财产,还有禁卫军等一定的军队,外加支持天皇的“华族”等等,有了足以抗衡议会的资本,只要愿意皇权还是在天皇手里,也完成了“普鲁士第二”的维新。从头到尾这都不是一场革命,而是改革,对于旧有落后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变原有的强权为经济手段(如:税收等),但骨子还是一个封建国家,也就形成了封建资本主义帝国这个怪胎。加之本来封建体制下对于领土的野心,同时资本主义时代原始积累的需要,走向侵略与扩张的道路也在所难免。侵略与扩张前面已经说过相对于大陆国家,岛国资源更显匮乏,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生存便成为永远的主题。加之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内敛、含蓄的特性不可能向英国那样要保守极度保守,要激进极度激进,也促成了日本在不放弃本民族特性的情况下汲取别人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特性。也正是如此,当其相对强大起来的时候,开始扩张的道路。自古以来,在日本岛内部就战争不断,部落与部落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生存下去,不断地战争。往往强者最终会获胜,取得自然资源,得以生存。随着其后日本的统一,学习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进入相对“平静”平安时代。但骨子里那种胜者为王的思想并没有什么改变,同时接受封建土地经济这种在当时看来相对先进的经济模式之后,对于领土野心变得就更大了。各地藩镇纷纷崛起,日本进入风云际会的战国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做着一统天下的梦,甚至如丰臣 秀吉那样把梦都做到了国外,结果可想而知。随着德川幕府的建立,日本再度统一,相对于平安时代文官当政,进入武士当政的时代。这个政权虽然天皇大权有所旁落,再怎么说还是封建王朝,出于土地经济的需要和个人欲望,同时民族本身特性,以及对资源的极度渴求,对于领土野心重来也未放弃过。只不过当时中国实力相当强大,日本即便有心征服朝鲜(中国自古就是朝鲜的保护国),之后谋求满洲,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最多就有点倭寇来骚扰而已。可随着中国国力日衰,日本在经历明智维新这改革之后,成为一个有着封建属性的资本主义帝国之后,再加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公然开始谋求朝鲜,并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取得凯旋已久的朝鲜,随后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在东北亚地区获得大量利益。到此为止,日本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资源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生存不再那么艰难,民族性和危机意识不再那么膨胀,加之连年战争消耗,进入休养生息的大正时代。但不代表日本不再想扩张,只是满足了需要而已,再次面对威胁依然会那么做,比如:制造“九一八事变”谋求满洲就是一个典型。究其原因,东北有着丰富资源,同时张作霖不合作态度威胁到他们。而随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给了这个本来就不彻底,带有明显封建属性,且由于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过于重视重工业发展根基不牢的资本主义帝国重重一击。大正时代平和成了反面典型,军国主义者开始鼓吹自古以来只有征伐才是正道的歪理,一个国家就这样走向了灭亡。复兴与发展这种征伐才是正道的歪理,带来一场几乎毁灭了一个民族的战争。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已经什么也没留下,沦为战败国。在美国主导下,封建遗存基本被消除,消掉明智维新之后,天皇手中的隐性权力,建立起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完全进入一种经济社会。如:战后对于很多战前三菱这样控制在国家手中或者说忠于天皇的大家族资本家实行改制,变过去绝对权力控制,为现代以银行为主导,通过入股方式控制的体制。这样对于公司绝对控制权就降低了,即便背后银行想这样做,同时要考虑货币价值和金融市场本身,也不敢妄为。在经济上也从原有的带有封建属性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完全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再次进入相对稳定的休养生息阶段,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同时在政治上,战后人们受到战争的摧残,加之“自由民权”再次兴起,那种征伐才是正道思想没有市场,带之是追求平等与共存的思想。虽说由于冷战的缘故,使美国出于自己利益拉拢日本,造成思想变革的不彻底性,才会有泡沫经济爆发后,社会的迷茫,奥姆真理教的诞生,到最后战前思想的抬头等等,但不要忘记如今日本已经不是战前的日本,只有一种势力一个声音。在这样一个基本退去封建思想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还有大量祈求平等与共存的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如今是两种势力对峙的时代。对于明天或者未来,历史告诉我们,战前那种思想带来只有毁灭,平等与共存才是日本应该选择道路,才能成为一个为世界认同的国家。注:在没有进行拼音改革前,汉字的拼音也是类似于日语假名,但只起到注音的作用,详细可见《汉语拼音方案》。我的Blog链接:http://ihatov-linhui.spaces.live.com/blog/cns!709263E62B579A72!277.entry
  •     条理还算清晰,不过侧重分布感觉不是很合理,前面大段篇幅讲幕府,讲武士后面从倒幕开始,其实日本才开始迈上发展的道路,对比中国的发展,感觉中国在走的路,在经历的阶段,都是几十年前日本经济起飞时候已经遇到过的,工业抄袭起家,每年10%左右的GDP,人民消费观念变化,人口城镇化,被美元逼迫升值,感觉和现在中国的境况都是一样一样的差别在于中国靠给全世界做代工厂来拉GDP,当年日本是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给美国做后勤供应起的家

精彩短评 (总计77条)

  •     我觉得写得好客观 。。可是谁又知道是不是真的客观,但是一本书只要能把你说服,那就成功了。
  •     不得不承认日本这个民族的特殊性
  •     近代化的历程真是波澜壮阔啊。
  •     纸张质量有点问题,有一本封面都破了
  •     央视看过的,看书印象更深刻
  •     官话
  •     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国家令世界如此矛盾,敬佩又仇恨,尊敬又厌恶。但不敢怎样,在近半个世纪中,她惊人的崛起就表明那个岛国的民族有着不俗于世的能力,堪称榜样。
  •     明治天皇的智慧: 明治维新-彻底学习先进者,强者;让先进者,强者教自己。自己才能崛起,才能超越之前的对手。
  •     这本目前好时最长
  •     日本靠学习,学东学西
  •     日本人“菊与刀”的本性,可以在书中有所解释
  •     作者高瞻远瞩,大处着笔,有政治眼光,有前瞻性,内容也丰富,青少年的好读物。
  •     虽然属于入门级,但是很多我确实不了解。从小被灌输的对日本的仇恨充斥了很多人的内心,而我们却对“仇人”一无所知,实在是惭愧!
  •     帮别人买的,他满意就行
  •     虽然只能算相对比较浅地叙述历史但创作群体还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在这个全民读史的氛围里,凸显了他的一定的作用
  •     没读完。。。
  •     奶奶的小日本原来是这样成功的
  •       国人总喜欢叫“小日本”,很看不起日本这个岛国,如此莞尔小国何以与我泱泱大国相提并论?可就是这样一个莞尔小国,在同样面对列强时,开拓进取,通过明治维新一越成为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甚至产生负效果,导致其急剧扩张,二战几乎毁灭一个国家。半世纪之后,这个战争废墟上满目疮痍的国家如凤凰般浴火重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的经济强国。“小日本”?!日本真的“小”吗?
      
      东方的岛国
      
      从地理上看,日本是地处亚欧大陆东端的岛国,资源更显匮乏,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生存便成为永远的主题,也造就了有着深远危机意识的民族,且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但又不同于有着相似特性地处欧亚大陆西端的英国,保守的时候极度保守,面临危机的时候又让人大迭眼镜的极度激进。自古以来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有着东方民族特有内敛和含蓄,往往在保守的时候,由于民族性作怪也不会极度保守,不思进取。同理激进的时候也不会极度激进,完全革自己的命。也就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拿来主义”——在保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政治体制、文化思想,与自己民族相融合,包容并收,形成自己一套独立且适用自己的机制。日语就是个很好例子。
      众所周知,日本最初没有文字,汉字从中国传入之后才有了文字,但全部使用汉字对于日本人来说不是很习惯或者说其民族性决定了不可能永远将汉字使用下去,便在拼音(注)的基层上以汉字草体为基础,发明了具备注音功能同时可以表义的假名,加之语言使用上的需要,大量保留汉字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并作了适于日本人改革,日语就这样诞生了。到了近代随着大量西方科学技术的引入,加入了用片假名来表示外来语的方法,现代日语基本上成型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语发展就是日本这种民族性的一个缩影。日语生于中文,使用汉字和古汉语的语法,但同时又使用假名,日本本土原有的词汇不按汉字音而训读,没有就按汉字音读•••••••从这点上看,日语把“拿来主义”发挥的淋漓尽致,也正是如此才铸就明治维新的辉煌和其后悲剧般的历史,同时也铸就战后的复兴,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改革与维新
      
      关于明治维新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早有公论,自己也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不过倒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这并非一场革命而是改革,一场缘于岛民危机意识,基于“拿来主义”精神的改革!从本质上看明治维新并非想改变旧有的封建专制,只不过旧封建专制已十分落后,已经到了挨打的地步,才催生改革的呼声,也爆发一场是“汉学”还是“兰学’争论,结果依然很有日本特色:目前日本封建经济模式已经十分落后,要想“富国强兵”就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从而促成了镰仓考察团的诞生,对西方列强进行一番考察,最终得出“尤可取者,以普鲁士为第一”的结论。
      从表面上这个结果似乎没什么,实际上对德国历史有所了解就知道,德国经历神圣罗马帝国辉煌后分裂,在英国和沙皇俄国两个侧翼大国下夹击下,谋求统一相当艰难,最终因为克里米亚战争,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与俾斯麦的睿智和审时度势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抓住了克里米亚战争这个机会,成功完成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统一”以外,还为德国选择一种介于英国和沙皇俄国之间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政府内部从表面看上去是君主立宪制,同时皇帝却还保留着一定的权力以及足以抗衡政府的资产和军队,这样若皇帝实行“开明的专制”那德国就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相反就是一个以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封建国家,只是将落后的土地经济转换为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皇权却并未旁落。而这种体制正是日本期盼的那种即保有天皇,又进行经济改革,完成富国强兵,成为一个强国的体制,加之岛国的危机意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注意是改革,不是革命!)开始了。改原有封建藩镇为州府道县制,农业经济为主转换为资本主义经济为主,并以发展重工业为优先等等,同时对旧贵族进行收编或者说“赎买”,以金钱和一定政治权力换取的土地,也就有了“华族”,新贵族应运而生。当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家开始有了地位,启蒙思想也有了一定的市场,“自由民权”运动随之而来。鉴于这种形势,议会还是出现在19世纪末出现了,此时日本形成了一套表面上看起来是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的君主立宪体制的国体,实际背后由于天皇拥有足以和国家抗衡的财产,还有禁卫军等一定的军队,外加支持天皇的“华族”等等,有了足以抗衡议会的资本,只要愿意皇权还是在天皇手里,也完成了“普鲁士第二”的维新。从头到尾这都不是一场革命,而是改革,对于旧有落后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变原有的强权为经济手段(如:税收等),但骨子还是一个封建国家,也就形成了封建资本主义帝国这个怪胎。加之本来封建体制下对于领土的野心,同时资本主义时代原始积累的需要,走向侵略与扩张的道路也在所难免。
      
      侵略与扩张
      
      前面已经说过相对于大陆国家,岛国资源更显匮乏,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生存便成为永远的主题。加之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内敛、含蓄的特性不可能向英国那样要保守极度保守,要激进极度激进,也促成了日本在不放弃本民族特性的情况下汲取别人先进技术为我所用的特性。也正是如此,当其相对强大起来的时候,开始扩张的道路。
      自古以来,在日本岛内部就战争不断,部落与部落之间,部族与部族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生存下去,不断地战争。往往强者最终会获胜,取得自然资源,得以生存。随着其后日本的统一,学习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进入相对“平静”平安时代。但骨子里那种胜者为王的思想并没有什么改变,同时接受封建土地经济这种在当时看来相对先进的经济模式之后,对于领土野心变得就更大了。各地藩镇纷纷崛起,日本进入风云际会的战国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做着一统天下的梦,甚至如丰臣 秀吉那样把梦都做到了国外,结果可想而知。随着德川幕府的建立,日本再度统一,相对于平安时代文官当政,进入武士当政的时代。这个政权虽然天皇大权有所旁落,再怎么说还是封建王朝,出于土地经济的需要和个人欲望,同时民族本身特性,以及对资源的极度渴求,对于领土野心重来也未放弃过。只不过当时中国实力相当强大,日本即便有心征服朝鲜(中国自古就是朝鲜的保护国),之后谋求满洲,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最多就有点倭寇来骚扰而已。可随着中国国力日衰,日本在经历明智维新这改革之后,成为一个有着封建属性的资本主义帝国之后,再加上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公然开始谋求朝鲜,并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中国,取得凯旋已久的朝鲜,随后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在东北亚地区获得大量利益。到此为止,日本基本满足自己的需要,资源需求得到一定满足,生存不再那么艰难,民族性和危机意识不再那么膨胀,加之连年战争消耗,进入休养生息的大正时代。但不代表日本不再想扩张,只是满足了需要而已,再次面对威胁依然会那么做,比如:制造“九一八事变”谋求满洲就是一个典型。究其原因,东北有着丰富资源,同时张作霖不合作态度威胁到他们。而随后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又给了这个本来就不彻底,带有明显封建属性,且由于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过于重视重工业发展根基不牢的资本主义帝国重重一击。大正时代平和成了反面典型,军国主义者开始鼓吹自古以来只有征伐才是正道的歪理,一个国家就这样走向了灭亡。
      
      复兴与发展
      
      这种征伐才是正道的歪理,带来一场几乎毁灭了一个民族的战争。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已经什么也没留下,沦为战败国。在美国主导下,封建遗存基本被消除,消掉明智维新之后,天皇手中的隐性权力,建立起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完全进入一种经济社会。如:战后对于很多战前三菱这样控制在国家手中或者说忠于天皇的大家族资本家实行改制,变过去绝对权力控制,为现代以银行为主导,通过入股方式控制的体制。这样对于公司绝对控制权就降低了,即便背后银行想这样做,同时要考虑货币价值和金融市场本身,也不敢妄为。在经济上也从原有的带有封建属性的市场经济,转换为完全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再次进入相对稳定的休养生息阶段,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同时在政治上,战后人们受到战争的摧残,加之“自由民权”再次兴起,那种征伐才是正道思想没有市场,带之是追求平等与共存的思想。虽说由于冷战的缘故,使美国出于自己利益拉拢日本,造成思想变革的不彻底性,才会有泡沫经济爆发后,社会的迷茫,奥姆真理教的诞生,到最后战前思想的抬头等等,但不要忘记如今日本已经不是战前的日本,只有一种势力一个声音。在这样一个基本退去封建思想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还有大量祈求平等与共存的思想,某种意义上说如今是两种势力对峙的时代。对于明天或者未来,历史告诉我们,战前那种思想带来只有毁灭,平等与共存才是日本应该选择道路,才能成为一个为世界认同的国家。
      
      
      注:在没有进行拼音改革前,汉字的拼音也是类似于日语假名,但只起到注音的作用,详细可见《汉语拼音方案》。
      
      我的Blog链接:http://ihatov-linhui.spaces.live.com/blog/cns!709263E62B579A72!277.entry
      
  •     屁大点的地方怎么能有统治整个亚洲的野心?!
  •     随意翻翻,仅用以消遣
  •     一直很信任当当网认为所有的书都是正版买回整套<大国崛起>发现数多错别字我想如果是正版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盗版的书按正版的价格出售,我以后宁愿去书市买价格合理的盗版书!
  •     读高中的时候这部纪录片轰动一时,那时唯一没看的就是这册。那时的自己也是无脑愤青一枚吧。
  •     看起来就是很高端霸气上档次
  •     这家店的客服服务态度很是让人不满意,我在这家买了三本,包括一本美国,结果在收到书的时候发现只有两本,首先店家没有在货少发的情况下通知买家,还是我主动去联系才说的,第二,那本美国的定价为40,给我退了33.1,还非坚持说那本书的价格是33.1.这是服务态度的问题,说明根本不了解顾客的订单信息。处理问题态度不积极,挺让人失望的
  •     这应该是大国崛起纪录片的台词,就书来说写得并不出彩,但是好好地给自己补了一堂历史课。一次次地面对挫折,日本都能迅速地向强者看齐,学习并努力赶超,高效快速,真让人敬佩。这个民族真的跟我们很不一样。
  •     去日本看中国
  •     觉得毕竟是中国人做出来的东西 从中国人的角度有些东西判断还是有些主观意识存在 不够客观 先前关于德川幕府 武士道专制描写的很详细 但是后来 关于经济腾飞 特别是日本何以制造出像松下 丰田那样的高端品牌 靠的是什么?仅仅是美国技术的引进和革新吗?这些只说了结果还不够全面
  •     日本是敌人,但是从敌人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多,中国如果想成为真正的大国必须要坚定地进行全面的改革。
  •     《海国图志》真是造福了小日本了,只叹国人不识货啊~
  •     面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包容性,可能中华文化根本提不上所谓的兼容并蓄吧
  •     你再怎么骂小日本,战前战后他都比你先进。
  •     内容值得学习,书壳有点脱胶
  •     还好吧!封面的胶有点开了,不过整体还不错
  •     大国崛起,天时地利人和
  •     始惊,次醉,终狂
  •     了解近代
  •     孩子学校的必读书孩子学校的必读书
  •     对日本的崛起稍有了解了,对这个国家我原来是了解太少,太虚幻,以往只从美感角度面对日本的态度是该改变了。
  •     总体是按年代梳理大事件的感觉。把读者带向某个时间节点,去了解日本和当时的世界之间发生了什么,我觉得还可以
  •     彩色印刷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效果。导演手记写得很真诚。
  •       条理还算清晰,不过侧重分布感觉不是很合理,前面大段篇幅讲幕府,讲武士
      后面从倒幕开始,其实日本才开始迈上发展的道路,对比中国的发展,感觉中国在走的路,在经历的阶段,都是几十年前日本经济起飞时候已经遇到过的,工业抄袭起家,每年10%左右的GDP,人民消费观念变化,人口城镇化,被美元逼迫升值,感觉和现在中国的境况都是一样一样的
      差别在于中国靠给全世界做代工厂来拉GDP,当年日本是靠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给美国做后勤供应起的家
      
  •     看了让人不乏沉重不乏振奋!没看完-------看完再来说吧这个版本特别好!!!简直太太太太好了!
  •     一山难容二虎,来日必有一战
  •     该书选得图片太多,致使好些文字看不清楚,实在令人遗憾!
  •     对日本文化有个深入的了解后,就不难理解日本人的“变态”了。
  •     总的感觉,文章分析的角度和深度还是不错的~
  •     脱亚的思想会是一个轮回
  •     看本书前 我并没有看 同名系列纪录片 我不懂国人 为什么一味的矮化日本 在我的观念里大和民族是非常值得尊重的 本书从一个平和的视角介绍 日本是怎么从模仿中国 到超越中国 以及日本近代历史的演变
  •     比《德国》、《英国》等写得乱,同一系列中算是偏差的一本。
  •     大国崛起:日本
  •     图文并茂。油墨味刺鼻。
  •     很好的一本书看完让人为之振奋!~
  •     书是很不错的,只是装订的太差,拿到手刚翻开第一页胶就裂开了,估计以后阅读的话会散成一页一页的!
  •     虽然写得中规中矩的,但是却揭露了日本崛起的本质。彼时的清廷以及当下的我们……读史让人清醒。
  •     因为两本小说才对它的历史有兴趣和有所了解,想看银魂
  •     “尚未入口,饥甚”!!!
  •     书的内页有些地方脱胶了,不过鉴于是最后一本了,还是挺不错的。到货也很快啊,总之五星评价了。
  •     看着很累.好多字都有底色,挺费眼神,不过从知识来讲,还是挺丰富的
  •     真不怎么样,对于CCTV制作不报什么希望,写的非常碎片化,前面也没有介绍关于日本的历史,如果对日本历史不了解的人,读这本书会感觉很多空降兵突然到来,不知道这么高的分怎么刷上去的
  •     粗略了解
  •     日本的崛起是最值得国人学习的。
  •     第二遍读就是比少年无知时看感悟来得多!
  •     描述得挺简单,就是对日本投降前夕,军部和内阁矛盾政变的部分一笔带过,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对明治维新前后的部分也显得简略了些~不过,还是值得一看!
  •     小镇青年志气高,
  •     作为不那么极端的人,对很多事情的情感和认知可以交织在一个相对中间的位置。唯独对日本这个国家,喜爱与憎恨是如此分明地共存。
  •     日本是个学习的民族,我们更应该理性的去看待他们。
  •     收到书以后,看了没几天,书本就散胶了,其他还好
  •     我这种完全不懂历史的人,算是完成了一个科普
  •     一个可怕的民族,对强者崇拜地学习,对弱者残酷地杀戮。“面对西方,进行一场最为彻底的·为超越对手而进行的学习."
  •     后面的笔墨过重,历史发展,就要客观的去看。
  •     当我收到书以后,书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书里面已经脱胶了。。我很想问这书是正版的吗
  •     送货还是比较快的,质量也可以,喜欢!
  •     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学习,这个民族最终得到崛起。清朝时当慈禧太后在大把花钱享乐的时候,日本天皇却在节衣缩食发展本国实力...
  •     欸。小日本和你德完全同根同源嘛,希特勒有病确实,但是侵略我支是开国任务嘛。落后就要挨打而已。
  •     满载青春回忆的一本书啊!大约是初一,为了它攒了半个月的饭钱。那时候还不知有电子书和打折书店这种东西,在新华书店花48块钱买的。内页是彩色的,配有很多插图,还蛮适合初中生~可以说对日本的了解就是从这本书开始的。读的时候还做了详细的书摘和笔记,但我会说内容已经记不大清了吗><但是书的结构很好,最喜欢的的是采访部分。
  •     央视的纪录片的质量还是不错的,相比新闻而言
  •     史观一贯的正确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