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5
ISBN:9787500405108
作者:(英)A·J·艾耶尔
页数:255页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4页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4岁以前一直在家中受教育,后去林茨上了3年学,又赴柏林学习工程学。网传就是在林茨的这三年,维特根斯坦和希特勒成了同学,并且造成了后者的反犹思想。
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的渊源http://www.douban.com/note/229358883/
《林茨的犹太人》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832162/
不过这书似乎不靠谱,如果豆瓣提供的封面无误,则该封面显然来自传说中的维希合照,见下图传说红圈内就是希特勒(右)和维特根斯坦(左)然而,这张照片也被美国国会图书馆http://www.loc.gov/pictures/item/2002737348/收录,相关信息显示该照片其实摄于1901年6月。而1901年时,维特根斯坦还在维也纳的家中接受家庭教育,所以不可能出现在传说中的这张照片里。
另,实科中学http://baike.baidu.cn/view/4400917.htm在德国其实属于次一级的中学,低于文科中学http://baike.baidu.cn/view/903673.htm。维特根斯坦虽肯定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依然不足以通过维也纳文科中学的入学考,才去林茨上实科中学的。
维特根斯坦在1903年入学的时候应该就跳了一级(入学考成绩看来不坏,家庭教育总算起作用了),直接读五年级。而希特勒正好留了一级(网上搜出来的年表都没有他求学的内容,不知道具体留级的时间。但维基百科提到1903年1月3日他父亲猝死后,他在学校的成绩开始恶化。所以估计就是在03年留级的),还在读三年级。而1904年他的成绩依然没有好转,又留级了,于是被劝退,转学到斯太尔实科中学(似乎程度比林茨实科中学低,希特勒可以升到四年级不用留级。可惜1年后他最终还是因为通不过考试而辍学。)。因此两人在林茨实科中学只共同渡过了1903至1904一个学年而已。
PS:上段提到的年级都是按照入读实科中学后开始计算的(也就是照着咱们中国人的习惯),其实按照德国、奥地利等国的学制,大学前都应该从小学就开始累计年级,总共是十三学年。上段提到的年级都应该加四。顺便一提,以现在的学制,实科中学的毕业生是不能考大学的,一般是读满六年(十年级)毕业,进入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读书准备将来参加工作。但成绩好,想读大学的学生可以继续读两年,读完十二年级后转入文科中学读十三年级。毕业后就可以考大学了。
但是维特根斯坦只在林茨读了三年,就去柏林读了Technische Hochschule(工业大学?)。上世纪初的奥匈帝国学制实在不清楚。。。话说维基还讲他高考失败。。。难道在奥地利上不了大学所以去了德国?到底是怎样呢?看来得弄本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152040/来看看,先记一下吧。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49页

大体上说,我认为自己是抵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的,相应地也不愿默认他试图强加给哲学的限制,但这无损于我对他的卓越才华和独创性的赞赏。在这些方面,我认为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哲学家中仅位于罗素之后。本书是艾耶尔的最后一部著作,出版于1986年。想来艾耶尔在晚年认为有必要对曾影响年轻的自己甚巨的维特根斯坦做一个总论。虽然全书大量篇幅都显示了艾耶尔对维特根斯坦(特别是后期)哲学观的不同见解,但这全书的最后一段话,依然说明了维特根斯坦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PS:这本中译本初版于1989年5月,而译者序则写于1987年12月30日,可见当时出版界对西方哲学的动向还是追得很紧的。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0页

维特根斯坦每次讲完课总感到精疲力尽。据马尔肯姆说,如果能在班里找个伴,他总是直奔电影院,并挑前排座以便使注意力更加集中。他对美国电影十分偏爱,特别是由卡门·米兰达和贝蒂·赫顿这类女明星主演的那类十分吵闹的音乐喜剧。看来这本《回忆维特根斯坦》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37663/也值得读一下。
高山杉:《〈师门杂忆〉读后余话》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37663/discussion/52941712/
卡门·米兰达http://bk.baidu.cn/view/1831902.htm
贝蒂·赫顿http://baike.baidu.com/view/1832119.htm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8页

罗素在他的《记忆中的肖像》中讲了下面这件有关维特根斯坦年青时候的事:“他常在半夜到我屋里来,几个钟头内一直来回踱步犹如笼中之虎。一进门时他就声明,在离开我的房间后他就自杀。所以尽管我很困,也不愿撵他走。其中一个晚上,经过一两个小时死一般的沉寂,我对他说,‘维特根斯坦,你是在思考逻辑呢?还是想着你的罪孽呢?’他答道,‘都有’,于是又重新陷入了沉默。”
我相信这段描述刻划了维特根斯坦个性的特点。他对所献身的哲学,或者所从事的任何其它事业严肃认真、坚持不懈。他对人评价严厉,对己也毫不宽容。尽管如此,他临终前仍说道:“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1页

赖尔是仅有的几个既喜欢维特根斯坦又不怕他的人之一。另一个是剑桥的经济学家皮埃尔·施拉法,他曾使维特根斯坦确信《逻辑哲学论》有欠妥之处。C·D·布罗德不怕维特根斯坦但也不喜欢他。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维特根斯坦的影响对学生思想的独立发展总的来说是有害的”。据冯·赖特说,维特根斯坦本人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我本人也被他们对维特根斯坦个人风格的一味模仿弄得哭笑不得。摩尔在《G·E·摩尔哲学》一书的自述中写到:“当我刚认识维特根斯坦时,就立即感到他在哲学方面比我聪明得多,不仅是聪明得多而且是深刻得多。他对真正重要的、最值得追求的那类探索,以及进行这种探索的最佳手段具有更为敏锐的洞察力。”我想维特根斯坦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尽管他对摩尔的品格表示赞赏。换任何一个地位比摩尔低的人,也许就会引起维特根斯坦的不满。但事实上,我并无理由做此推测。冯·赖特在关于维特根斯坦的传略中写到:“我相信,大多数热爱维特根斯坦并获得他的友谊的人又都怕他。”当他这样说时,我不知道他是在多大程度上说他自己。吉尔伯特·赖尔http://baike.baidu.com/view/9954343.htm
皮埃尔·施拉法 http://en.wikipedia.org/wiki/Piero_Sraffa
C·D·布罗德 http://en.wikipedia.org/wiki/C._D._Broad
冯·赖特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org_Henrik_von_Wright
G·E·摩尔 http://baike.baidu.com/view/44388.htm#sub6790511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46页

考虑到维特根斯坦的个性之强,以及他对自己哲学观念的全力信奉,人们会期待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建立一个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他自己的意志运转的哲学流派。如果这点未能实现,其主要责任在维特根斯坦本人。他不是不喜欢有追随者,而是老想把他们吓住,因而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至少在一定场合下,他不鼓励他们以哲学为学术生涯。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09页

在外行人眼里,科学日益被看作是魔术的一种形式,它带有不幸的结果,即那些神秘的理论和实践无论怎样充满莫名其妙的语言,都被当作科学的真正对手。如果确定性的标准就是绝对的肯定,即要求人们不仅同意一个理论而且反对与其相悖的信念,则科学理论就不那么十分确定。艾耶尔的意思应该是说因为科学在大众眼中越来越像魔术,难于理解,于是许多并不一定科学的理论因为也具有相似的表象,而被公众当做可与科学相提并论的东西(好啰嗦。。。)。至于最后一句,大致就是可证伪性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F%E8%AF%81%E4%BC%AA%E6%80%A7吧
顺便一提,阿瑟·克拉克1997年出版的“太空漫游”四部曲的终结之作《3001太空漫游》曾经提到:“有人说过,高度发展的科技与魔法无异。”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9988613/,难道就是从这里取材滴?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6页

维特根斯坦个人生活俭朴,也许是由于读了托尔斯泰关于福音书的著述,还在战争期间,他就决定放弃个人的全部财产。他并没有把钱散发给穷人,那会使他们受到腐蚀;而是把钱分给了自己家族的成员。由于他们都已经腰缠万贯,这些钱不会给他们带来坏的影响。好想受到坏的影响啊啊啊~→_→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 第一章 自我毁灭的试验场

「青年维也纳」的知识分子与其先辈的区别在于,他们认出周遭的腐朽,不肯假装世道还能一如既往地延续下去。相信旧的作曲系统走到头了,是勋伯格的无调性系统的基础;确认巴洛克式的建筑装饰成了无意义的空壳,是阿道夫·鲁斯拒绝装饰的基础;感觉到某些很真实和重要的东西在社会的规矩和习俗下受到了压制和否定,是弗洛伊德假定存在无意识力量的基础。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69页 - ·

生存就是世界,我的意志渗透于世界之中。
我愿意为这可怜的工资做规规矩矩的事,直到哪天做个规规矩矩的人死去。
1994年:整个人类不可能有一种比精神困苦更大的困苦了。我这样认为:基督教信仰是对这种最高困境的逃避。
基督教只适宜那些需要无限帮助的人,也就是说,只适宜那些感到无限困苦的人。
对于不可说的东西,必须沉默。
因为要给思维划一个界限,我们必须能思考这个界限的两边(那就是说,我们必须能思考不可思考的东西),所以界限只能在语言中加以划分,处于界限那边的纯粹是无意义的话。
世界的意义必处于世界之外。在世界中,一切都如其所是而是,一切都如其所显现而显现;其中不存在任何价值——如果有它,它则没有价值——……因为一切现象与如其所在的存在都是偶然的。 (额?)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通过还原,确切的说,分析,可以言说的东西才显露出它的真实结构。
真理最终在于亦此亦彼,而不是非此即彼。
我必须放弃钱财;因为只要我拥有钱,我就感觉到自己像条没打气的橡皮管。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19页

我印象里的维特根斯坦个子矮小、身体瘦弱、神情紧张;具有一双蓝色的富有洞察力的眼睛;英语讲得很流利,几乎没什么口音,只是偶尔在习惯用语上出点小错。他的住处大都象1932年吉尔伯特·赖尔第一次带我去看他时所见到的那样。当时他住在一幢高楼顶层的楼梯间内,起居室象个修道士的密室,没有任何装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是维特根斯坦自己用的。屋里没有沙发,只有两把供来访者使用的折迭椅。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2页

维特根斯坦至少对罗素和摩尔的著作的某些方面还是感兴趣的,但总的来看他对现代哲学评价不高。他特别喜欢斯特里特和史密斯公司出版的美国侦探杂志中的故事。马尔肯姆从美国给维特根斯坦寄了一批杂志,维特根斯坦写信给马尔肯姆,认为这些故事比《心》上的文章讨人喜欢。当他这样说时,我不认为他是在开玩笑。维特根斯坦在信里说:“您的杂志十分精彩。如能读到斯特里特和史密斯的杂志,人们怎么还会读《心》呢?这个问题使我迷惑不解。如果哲学与智慧有任何联系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心》中不会有一点儿智慧,而侦探小说里却常常有那么一点儿。”《心》(又译《心灵》)http://en.wikipedia.org/wiki/Mind_%28journal%29是英国主要的哲学杂志,G·E·摩尔(1921–1947)和吉尔伯特·赖尔(1947–1972)都曾担任过该杂志的主编。
1915年,斯特里特&史密斯公司(Street & Smith Publishing House通俗小说和男性杂志的老出版商)出版了《侦探小说月刊》,开创了一种新型的低级杂志,即这种杂志只发表一种类型的小说。实际上斯特里特&史密斯公司旗下的推理杂志还有多种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treet_%26_Smith_publications#Detective_and_mystery

《维特根斯坦》的笔记-第224页

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是1931年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指导教师吉尔伯特·赖尔向我介绍了《逻辑哲学论》。它一下就对我的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和决定性的影响。我和维也纳学派的成员一样,与语言图式论毫无关系。同他们一样(哥德尔仍然是例外),我完全信服:逻辑和数学的真命题是重言式或恒等式,在这两种场合中都“没有述说任何东西”;不存在物质必然性这样的东西;形而上学是严格地无意义的;以及除了更可取的针对科学理论和概念的分析实践外,哲学没有任何功能。


 维特根斯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