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42627070
作者:王小波
页数:436页

作者简介

《王小波全集珍藏版沉默的大多数》是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所编著的,该书根据王小波夫人李银河的授权,将他的部作品系统、全面地提供给读者。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王小波的精神家园吧!王小波无疑是当代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1997年4月11日,正值他创作巅峰之时却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留给读者无尽的惋惜和怀念。然而,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

书籍目录

序言
沉默的大多数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刺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论战与道德
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
我看文化热
文化之争
“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
极端体验
洋鬼子与辜鸿铭
我看国学
智慧与国学
理想国与哲人王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
人性的逆转
弗洛伊德和受虐狂
有关天圆地方
优越感种种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肚子里的战争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椰子树与平等
思想和害臊
体验生活
皇帝做习题
拒绝恭维
关于崇高
谦卑学习班
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高考经历
盛装舞步
有关“错误的故事”
迷信与邪门书
科学与邪道
科学的美好
生命科学与骗术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对待知识的态度
有与无
虚伪与毫不利己
诚实与浮嚣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掩卷:《鱼王》读后
萧伯纳的《巴巴拉少校》
《血统》序
《私人生活》与女性文学
从《赤彤丹朱》想到的
王朔的作品
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
男人眼中的女性美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生活和小说
工作与人生
我看老三届
苏东坡与东坡肉
驴和人的新寓言
愚人节有感
摆脱童稚状态
李银河的《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
李银河的《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
关于同性恋问题
有关同性恋的伦理问题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拷问社会学
我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精神家园
用一生来学习艺术
我对小说的看法
小说的艺术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工作·使命·信心——《黄金时代》得奖感言
与人交流——《未来世界》得奖感言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思维的乐趣》自序
卡尔维诺与未来的一千年
盖茨的紧身衣
关于文体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文明与反讽
关于“媚雅”
长虫·草帽·细高挑
卡拉OK和驴鸣镇
从Internet说起
奸近杀
外国电影里的幽默
电影·韭菜·旧报纸
商业片与艺术片
我对国产片的看法
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
电脑特技与异化
旧片重温
为什么要老片新拍
欣赏经典
好人电影
都市言情剧里的爱情
有关爱情片
《祝你平安》与音乐电视
承认的勇气
明星与癫狂
另一种文化
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
电视与电脑病毒
在美国左派家做客
门前空地
卖唱的人们
打工经历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北京风情
文化的园地
环境问题
个人尊严
君子的尊严
居住环境与尊严
饮食卫生与尊严
有关贫穷
域外杂谈·衣
域外杂谈·食
域外杂谈·住
域外杂谈·行
域外杂谈·盗贼
域外杂谈·农场
域外杂谈·中国餐馆
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
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王小波的精神家园又是怎样一番风景呢?让我们跟着《王小波全集珍藏版沉默的大多数》去看看吧!

前言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萧翁说明辨是非难,是因为这些是非都在伦理的领域之内。俗话说得好,此人之肉,彼人之毒;一件对此人有利的事,难免会伤害另一个人。真正的君子知道,自己的见解受所处环境左右,未必是公平的,所以他觉得明辨是非是难的。倘若某人以为自己是社会的精英,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对,虽然有狂妄之嫌,但他会觉得明辨是非很容易。明了萧翁这重意思以后,我很以做明辨是非的专家为耻——但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是年轻人,觉得能洁身自好不去害别人就可以了。现在我是中年人——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为这个缘故,我开始写杂文。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杂文集,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伦理问题虽难,但却不是不能讨论。罗素先生云,真正的伦理原则把人人同看待。考虑伦理问题时,想替每个人都想一遍是不可能的事,但你可以说,这是我的一得之见,然后说出自己的意见,把是非交付公论。讨论伦理的问题时也可以保持良心的清白——这是我最近的体会,但不是我打破沉默的动机。假设有一个领域,谦虚的人、明理的人以为它太困难、太暧昧,不肯说话,那么开口说话的就必然是浅薄之徒、狂妄之辈。这导致一种负筛选:越是傻子越敢叫唤——马上我就要说到,这些傻子也不见得真的傻,但喊出来的都是傻话。久而久之,对中国人的名声也有很大的损害。前些时见到个外国人,他说:听说你们中国人都在说“不”?这简直是把我们都当傻子看待。我很不客气地答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认识的中国人都说“不”,但我不认识这样的人。这倒不是唬外国人,我认识很多明理的人,但他们都在沉默中,因为他们都珍视自己的清白。但我以为,伦理问题太过重要,已经不容我顾及自身的清白。伦理(尤其是社会伦理)问题的重要,在于它是大家的事——大家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内。我在这个领域里有话要说,首先就是:我要反对愚蠢。一个只会明辨是非的人总是凭胸中的浩然正气做出一个判断,然后加上一句:难道这不是不言而喻的吗?任何受过一点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这世界上简直:戌不到什么不言而喻的事,所以这就叫做愚蠢。在我们这个国家里,傻有时能为成一种威慑。假如乡下一位农妇养了五个傻儿子,既不会讲理,又不懂王法,就会和人打架,这家人就能得点便宜。聪明人也能看到这种便宜,而且装傻谁不会呢——所以装傻就成为一种风气。我也可以写装傻的文章,不只是可以,我是写过的——“文革”里谁没写过批判稿呢?但装傻是要不得的,装开了头就不好收拾,只好装到底,最后弄假成真。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某人“文革”里装傻写批判稿,原本是想搞点小好处,谁知一不小心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成了风云人物。到了这一步,就只好装下去了,真傻犯错误处理还能轻些呀。我反对愚蠢,不是反对天生就笨的人,这种人只是极少数,而且这种人还盼着变聪明。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愚蠢里含有假装和弄假成真的成分。但这一点并不是我的发现,是萧伯纳告诉我的。在他的《匹克梅梁》里,息金斯教授遇上了一个假痴不癫的杜特立尔先生。息教授问:你是恶棍还是傻瓜?这就是问:你假傻真傻?杜先生答:两样都有点,先生,凡人两样都得有点呀。在我身上,后者的成分多,前者的成分少。而且我讨厌装傻,渴望变聪明。所以我才会写这本书。在社会伦理的领域里我还想反对无趣,也就是说,要反对庄严肃穆的假正经。据我的考察,在一个宽松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优雅,收获到精雕细琢的浪漫;在一个呆板的社会里,人们可以收获到幽默——起码是黑色的幽默。就是在我待的这个社会里,什么都收获不到,这可是件让人吃惊的事情。看过但丁《神曲》的人就会知道,对人来说,刀山、剑树、火海、油锅都不算严酷,最严酷的是寒冰地狱,把人冻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罗素先生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弟兄姐妹们,让我们睁开眼睛往周围看看,所谓的参差多态,它在哪里呢?在萧翁的《巴巴拉少校》中,安德谢夫家族的每一代都要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那些话都编得很有意思,其中有一句是:人人有权争胜负,无人有权论是非。这话也很有意思,但它是句玩笑。实际上,人只要争得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1997年5月20日

内容概要

王小波,1997年,四十五岁,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辞世。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5月,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0月《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0月,《沉默的大多数》由香港明镜出版社出版。

章节摘录

沉默的大多数一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他是前苏联的大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写自己的音乐,一声也不吭。后来忽然口授了一厚本回忆录,并在每一页上都签了名,然后他就死掉了。据我所知,回忆录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自己在沉默中的感受。阅读那本书时,我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当然,当时我在沉默中。把这本书借给一个话语圈子里的朋友去看,他却得不到任何的乐趣,还说这本书格调低下,气氛阴暗。那本书里有一段讲到了前苏联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就不见了,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纷争都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壶里吐痰。顺便说一句,前苏联人盖过一些宿舍式的房子,有公用的卫生间、盥洗室和厨房,这就给吐痰提供了方便。我觉得有趣,是因为像萧斯塔科维奇那样的大音乐家,戴着夹鼻眼镜,留着山羊胡子,吐起痰来一定多有不便。可以想见,他必定要一手抓住眼镜,另一手护住胡子,探着头去吐。假如就这样被人逮到揍上一顿,那就更有趣了。其实萧斯塔科维奇长得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象他是这个样子,然后就哈哈大笑。我的朋友看了这一段就不笑,他以为这样吐痰动作不美,境界不高,思想也不好。这使我不敢与他争辩——再争辩就要涉入某些话语的范畴,而这些话语,就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看过《铁皮鼓》的人都知道,小奥斯卡后来改变了他的决心,也长大了。我现在已决定了要说话,这样我就不是小奥斯卡,而是大奥斯卡。我现在当然能同意往别人的水壶里吐痰是思想不好,境界不高。不过有些事继续发生在我身边,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胎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教坏。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你要给人讲“五讲四美”,最好是戴上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还不大够用,最好穿上一身警服。“五讲四美”虽然是些好话,讲的时候最好有实力或者说是身份作为保证。话说到这个地步,可以说说当年和朋友讨论萧斯塔科维奇,他一说到思想、境界等等,我为什么就一声不吭——朋友倒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我怕他挑我的毛病。一般人从七岁开始走进教室,开始接受话语的熏陶。我觉得自己还要早些,因为从我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克螂。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六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除了怀疑话语,我还有一个恶习,就是吃铅笔。上小学时,在课桌后面一坐定就开始吃。那种铅笔一毛三一支,后面有橡皮头。我从后面吃起,先吃掉柔软可口的橡皮,再吃掉柔韧爽口的铁皮,吃到木头笔杆以后,软糟糟的没什么味道,但有一点香料味,诱使我接着吃。终于把整支铅笔吃得只剩了一支铅芯,用橡皮膏缠上接着使。除了铅笔之外,课本、练习本,甚至课桌都可以吃。我说到的这些东西,有些被吃掉了,有些被啃得十分狼藉。这也是一个真理,但没有用话语来表达过: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这个世界上有个很大的误会,那就是以为人的种种想法都是由话语教出来的。假设如此,话语就是思维的样板。我说它是个误会,是因为世界还有阴的一面。除此之外,同样的话语也可能教出些很不同的想法。从我懂事的年龄起,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而且肩负着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的神圣使命,等等。同年龄的人听了都很振奋,很爱听,但我总有点疑问,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除此之外,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够含蓄。而含蓄是我们的家教。在三年困难时期,有一天开饭时,每人碗里有一小片腊肉。我弟弟见了以后,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冲上阳台,朝全世界放声高呼:我们家吃大鱼大肉了!结果是被我爸爸拖回来臭揍了一顿。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一直比较深沉。所以听到别人说我们多么幸福,多么神圣,别人在受苦,我们没有受等等,心里老在想着:假如我们真遇上了这么多美事,不把它说出来会不会更好。当然,这不是说,我不想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对于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我是这么想的:与其大呼小叫说要去解放他们,让人家苦等,倒不如一声不吭,忽然有一天把他们解放,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总而言之,我总是从实际的方面去考虑,而且考虑得很周到。幼年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是我变得沉默的起因。二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我可没有想到自己会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假如想到了,未必有继续生活的勇气。不管怎么说吧,我听到的话也不总是那么疯,是一阵疯,一阵不疯。所以在十四岁之前,我并没有终身沉默的决心。小的时候,我们只有听人说话的份儿。当我的同龄人开始说话时,给我一种极恶劣的印象。有位朋友写了一本书,写的是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书名为《血统》。可以想见,她出身不好。她要我给她的书写个序。这件事使我想起来自己在那些年的所见所闻。“文革”开始时,我十四岁,正上初中一年级。有一天,忽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班上的一部分同学忽然变成了红五类,另一部分则成了黑五类。我自己的情况特殊,还说不清是哪一类。当然,这红和黑的说法并不是我们发明出来的,这个变化也不是由我们发起的。在这方面我们毫无责任。只是我们中间的一些人,该负一点欺负同学的责任。照我看来,红的同学忽然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这是值得祝贺的。黑的同学忽然遇上了很大的不幸,也值得同情。不等我对他们一一表示祝贺和同情,一些红的同学就把脑袋刮光,束上了大皮带,站在校门口,问每一个想进来的人:你什么出身?他们对同班同学问得格外仔细,一听到他们报出不好的出身,就从牙缝里进出三个字:“狗崽子!”当然,我能理解他们突然变成了红五类的狂喜,但为此非要使自己的同学在大庭广众下变成狗崽子,未免也太过分。当年我就这么想,现在我也这么想: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我上小学六年级时,暑期布置的读书作业是《南方来信》。那是一本记述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读物,其中充满了处决、拷打和虐杀。看完以后,心里充满了怪怪的想法。那时正在青春期的前沿,差一点要变成个性变态了。总而言之,假如对我的那种教育完全成功,换言之,假如那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我的期望得以实现,我就想象不出现在我怎能不嗜杀成性、怎能不残忍,或者说,在我身上,怎么还会保留了一些人性。好在人不光是在书本上学习,还会在沉默中学习。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至于话语,它教给我的是: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把“文化革命”进行到底。当时话语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会有人性。三现在我来说明自己为什么人性尚存。“文化革命”刚开始时,我住在一所大学里。有一天,我从校外回来,遇上一大伙人,正在向校门口行进。走在前面的是一伙大学生,彼此争论不休,而且嗓门很大;当然是在用时髦话语争吵,除了毛主席的教导,还经常提到“十六条”。所谓十六条,是中央颁布的展开“文化革命”的十六条规定,其中有一条叫做“要文斗,不要武斗”,制定出来就是供大家违反之用。在那些争论的人之中,有一个人居于中心地位。但他双唇紧闭,一声不吭,唇边似有血迹。在场的大学生有一半在追问他,要他开口说话,另一半则在维护他,不让他说话。“文化革命”里到处都有两派之争,这是个具体的例子。至于队伍的后半部分,是一帮像我这么大的男孩子,一个个也是双唇紧闭,一声不吭,但唇边没有血迹,阴魂不散地跟在后面。有几个大学生想把他们拦住,但是不成功,你把正面拦住,他们就从侧面绕过去,但保持着一声不吭的态度。这件事相当古怪,因为我们院里的孩子相当的厉害,不但敢吵敢骂,而且动起手来,大学生还未必是个儿,那天真是令人意外的老实。我立刻投身其中,问他们出了什么事,怪的是这些孩子都不理我,继续双唇紧闭,两服发直,显出一种坚忍的态度,继续向前行进——这情形好像他们发了一种集体性的癔症。有关癔症,我们知道,有一种一声不吭,只顾扬尘舞蹈;另一种喋喋不休,就不大扬尘舞蹈。不管哪一种,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在北方插队时,村里有几个妇女有癔症,其中有一位,假如你信她的说法,她其实是个死去多年的狐狸,成天和丈夫(假定此说成立,这位丈夫就是个兽奸犯)吵吵闹闹,以狐狸的名义要求吃肉。但肉割来以后,她要求把肉煮熟,并以大蒜佐餐。很显然,这不合乎狐狸的饮食习惯。所以,实际上是她,而不是它要吃肉。至于“文化革命”,有几分像场集体性的癔症,大家闹的和心里想的也不是一回事。当然,这要把世界阴的一面考虑在内。只考虑阳的一面,结论就只能是:当年大家胡打乱闹,确实是为了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但是我说的那些大学里的男孩子其实没有犯癔症。后来,我揪住了一个和我很熟的孩子,问出了这件事的始末:原来,在大学生宿舍的盥洗室里,有两个学生在洗脸时相遇,为各自不同的观点争辩起来。争着争着,就打了起来。其中一位受了伤,已被送到医院。另一位没受伤,理所当然地成了打人凶手,就是走在队伍前列的那一位。这一大伙人在理论上是前往某个机构(叫做校革委还是筹委会,我已经不记得了)讲理,实际上是在校园里做无目标的布朗运动。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线索:被打伤的学生血肉模糊,有一只耳朵(是左耳还是右耳已经记不得,但我肯定是两者之一)的一部分不见了,在现场也没有找到。根据一种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推理,这块耳朵不会在别的地方,只能在打人的学生嘴里,假如他还没把它吃下去的话;因为此君不但脾气暴躁,急了的时候还会咬人,而且咬了不止一次了。我急于交待这件事的要点,忽略了一些细节,比方说,受伤的学生曾经惨叫了一声,别人就闻声而来,使打人者没有机会把耳朵吐出来藏起来,等等。总之,此君现在只有两个选择,或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耳朵吐出来,证明自己的品行恶劣,或者把它吞下去。我听到这些话,马上就加入了尾随的行列,双唇紧闭,牙关紧咬,并且感觉到自己嘴里仿佛含了一块咸成的东西。现在我必须承认,我没有看到那件事的结局:因为天晚了,回家太晚会有麻烦。但我的确关心着这件事的进展,几乎失眠。这件事的结局是别人告诉我的:最后,那个咬人的学生把耳朵吐了出来,并且被人逮住了。不知你会怎么看,反正当时我觉得如释重负:不管怎么说,人性尚存。同类不会相食,也不会把别人的一部分吞下去。当然,这件事可能会说明一些别的东西:比方说,咬掉的耳朵块太大,咬人的学生嗓子眼太细,但这些可能性我都不愿意考虑。我说到这件事,是想说明我自己曾在沉默中学到了一点东西。你可以说,这些东西还不够,但这些东西是好的,虽然学到它的方式不值得推广。我把一个咬人的大学生称为人性的教师,肯定要把一些人气得发狂。但我有自己的道理:一个脾气暴躁、动辄使用牙齿的人,尚且不肯吞下别人的肉体,这一课看起来更有力量。再说,在“文化革命”的那一阶段里,人也不可能学到更好的东西了。有一段时间常听到年长的人说我们这一代人不好,是“文革”中的红卫兵,品格低劣。考虑到红卫兵也不是孤儿院里的孩子,他们都是学校教育出来的,对于这种低劣品行,学校和家庭教育应该负一定的责任。除此之外,对我们的品行,大家也过虑了。这是因为,世界不光有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后来我们这些人就去插队。在插队时,同学们之间表现得相当友爱,最起码这是可圈可点的。我的亲身经历就可证明:有一次农忙时期我生了重病,闹得实在熬不过去了,当时没人来管我,只有一个同样在生病的同学,半搀半拖,送我涉过了南宛河,到了医院。那条河虽然不深,但当时足有五公里宽,因为它已经泛滥得连岸都找不着了。假如别人生了病,我也会这样送他。因为有这些表现,我以为我们并不坏,不必青春无悔,留在农村不回来;也不必听从某种暗示而集体自杀,给现在的年轻人空出位子来。而我们的人品的一切可取之处,都该感谢沉默的教诲。

图书封面


 沉默的大多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6条)

  •     我最先认识的是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读过她的《同性恋亚文化》和《虐恋亚文化》,做了一期专题还邀请她做了一次在线访谈。后来才看的王小波的书。想看看一个留过洋的,热爱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中国,看待人生。喜欢他灰色幽默的调子,看他批判个现象、事情,既在情在理,又不招人讨厌。能修炼成这样的智慧是很令人钦佩的。
  •     我欣赏王小波,王小波欣赏卡尔维诺,我对卡尔维诺却欣赏不来。这就叫做non-transferability。p.s. 讨厌数学!数学一生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黑
  •     市面上有太多王小波的全集,出版社各异,内容也各异。我真不知道李银河女士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频繁更换出版社?上海三联的这套“王小波全集”有五本,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就是其中之一。我想,应该是涵盖了《我的精神家园》和《思维的乐趣》两书的内容了吧。现在的图书都喜欢叫“珍藏版”,尤其是再版时。一般的珍藏版喜好用精装,这本倒是用了简装。很厚一本,像块砖头,可作凶器用。一直不喜欢藏书票。一来粘在扉页上,陈列时容易被人取下。二来,不明白为什么要收集?不过本书藏书票上的话,倒是有些意思。我能出生,纯属偶然,生在何时何地,也非自身能够左右,故而这个奇妙的新世界,对我来说就是“命运”。9.1.8晚写于甘韦肆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时代烙印那么明显的吐槽放到今天居然还是能找到对应的槽点
  •     文学的美不因时间流逝而失色。
  •     假期第一本书的最后十页上铺翻完超过一个学期苦读陪我从周口店到大武汉看到麻木可能我真的不适合看杂文
  •     厚厚一本,文章很多,质量很好,外面有塑料密封包装,全新书
  •     书的正文还行,但书的扉页和我从图书馆借的比起质量差多了,天壤之别阿而且书的厚度上也有点问题另外书还用塑料膜包着,事先根本无法翻阅,系盗版书的一贯做法希望卓越有人出来说明下
  •     不要让不需要的沉默吞噬你
  •     20年前的现象,现在还在,只是有些忘记了起源。比如人们为什么总是批评电影、大都市为什么不喜欢外地人、人为什么有老习惯不改。在之前我是觉得人就是有时间想批评别人彰显自己、京沪人不喜欢外地人占用空间、他们就是预付,但是是有具体的原因的,并不是什么难懂的,只是说清原尾的人越来越少,直接带着偏见,所谓的三观生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古今的思想变化,也了解了现象、习惯形成的源头。
  •     有点意思
  •     超大超厚一本。。。
  •     满怀期待的等来的居然是有错别字的书,我不知道是否是盗版,,让人生气的是,书的左下角生生的给撕破了很多,很生气,也不想再退啊换的了,生气ing
  •     偶像的书 就是要一读再读哦
  •     在图书馆看过这本书才决定买的,书本就是味道有点重,要离远点看,也好,保护视力,其它我很满意。有塑料包膜。不要再沉默了,大胆说出你的心声!
  •     我看的这个版本内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地方,可能是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有点距离,没太多共鸣。只有最后的写到个人尊严的部分,我才觉得有点意思,不过也就止步于此,因为类似的内容在太多人的书中都看到过。
  •     这个版本很好。.无论是封面设计还是纸质.收录也很全。.就是贵点..王小波的文是时代的缩影.值得人们去发现。去思考。
  •     准确 极趣
  •     很逗
  •     以前图书馆借的
  •     王小波给我了一颗不再沉默的心
  •     思辨的大脑最有魅力
  •     一直想看,心愿了了。
  •     这本书是我的精神家园 好么?
  •     大学期间读过的书
  •     因为某些原因重读了一次。王小波的优点是够诚实、眼界够广;缺点就不太好评价了。
  •     思考现实的能力。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影响和变化多一些不同视角和反思。 小我的个体价值混合起来才有大我。
  •     他都会像讲故事一样去说一些事,有些语句读起来甚至是有些可爱的,正如他本人要做个有趣的人是一致的。偶尔会觉得有句话跟安东尼语气一样,让我觉得欢喜,喜欢的人还是在某些时刻有了共鸣似得。
  •     敢说出真相的作家才是一个好作家
  •     有人要转卖嘛,就是这个版本的,我急需
  •     三星半)看多了王小波的杂文,就会觉得,有点疲劳。太重复。
  •     还没读,但是书看起来很好。
  •     须知参差多态 才是幸福本源
  •     这辈子我干什么的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无所为,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
  •     伴着黑色幽默的说服,他的话讲起来就让你感觉:嘿,还真是那么个理儿。可能这就是个人魅力加文笔逻辑功力吧。
  •     为了收藏才买的,不错
  •     前几篇杂文看得我云山雾罩,简直要放弃了,但是中间的几篇却特别的好看,禁不住让人拍案叫绝。给我的感受就是“这个王小波,净说大实话”
  •     值得收藏,一读再读的好书
  •     这本书最喜欢的莫过于开篇的沉默的大多数和那只特立独行的猪了,他对科学的推崇,对自由文化的追求对得起他精神骑士的称号了,作为从文革中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对于社会的反思和讨论对于今天的社会文化生活依然有很强的启发性。
  •     买了后才发现并没有三部曲有意思,后来在图书馆借的书看的,比这本有意思多了。这本内容也可以,只是趣味性不够高。
  •     贪便宜,在当当买的,13.7,从此喜欢王小波。那是高二了,11年,读完,尽兴。
  •     对于王小波,我只能用惊艳与叹息来形容。惊艳他的文字如此透彻与智慧,叹息可惜人已不在,除了在世的作品再也读不到更多的。
  •     很好的书,可是一直没能静下心来看完他。这书有太多我的回忆了。
  •     印刷和纸张都不错主要是收录的很全 收藏是足够可以的了
  •     高中时期读的一本书,可以说是我的辩证讽刺思维的启蒙,在我多年的女性作家的浸染中,实在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
  •     王小波的思想很前卫,这是我读了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几乎每一篇都带着对文革的深深讽刺,他的很多文章所反映的现象现在依旧存在,让我很是惊叹!有一点要说一下:感觉他对儒家的观点和行为很不赞同,是不是有点片面了呢?只是我自己的想法,以上。
  •     买了很久了,偶尔会翻出来看看。这一版装订的比较复古,好在用纸轻薄,虽然厚厚一本,但是放在包里不会很重呐。
  •     很真诚的文字。有知识分子的骄傲,有知识分子的愤慨——对自己,对社会。 如此犀利地批判,只因骨子里的深爱!
  •     我是第一次看王小波的作品.他的这本杂文集里有好多有趣的描写,有些地方让我乐不可支.
  •     印象最深:洋鬼子与辜鸿铭》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     很喜欢!王小波完全我心中另一半完美再现!思想有趣跳跃,诚实善良,还会说超甜的情话! 这本书整体给我的感觉比他的其他作品稳重了,冷幽默段子隐喻太多地方让我笑出声,也有部分文章让人唏嘘心疼,我能感受到他透过文字的失望也感慨。你是最好的时代,和这样的王小波我怎能不爱。 ❤️
  •     独立思想,自由精神。
  •     喜欢这个出版社 纸张很好 阅读的心情很不错
  •     现在看,很多观点放在现在也是很新潮的,但更深刻的是对社会与人关系的深刻剖析。
  •     20多年了,一点没变
  •     我要嫁给王小波!
  •     真的对他的文无感
  •     实在是妙。
  •     可以开开脑洞,感受下王小波的思维自由与黑色幽默。有些看着就忍不住笑起来
  •     特定时代的产物,王小波这么通透的人,连写杂文也只好遮遮掩掩的说,用寓言代替说理,真的是好辛苦哦。。。可是没法适应也不喜欢这样的说话方式。
  •     很喜欢王小波这种痞的风格,很对味
  •     嬉笑怒骂王小波
  •     文章读起来有些历时感,但有些思想还是很前卫的,我也很认同。
  •     2017第十二本:其实也不知道是第几次读王小波了,每次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洋鬼子与辜鸿铭"一文是印象最深的,论起国民性的悲哀,应该没有一文可与其媲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文也算是重读惊喜,关于勇敢,我所理解的确实过于浅薄。
  •     王小波是个话糙理不糙的十分接地气的作家,文风很白话,但擅于类比和说理,头头是道,没有说教的厌烦感(虽然他欣赏罗素,但罗素说大道理就很烦)。想把王小波的全集都看了,不过这一本内容大多相似,都是在批判某一些社会现象和复古逆行倒施的风潮。希望他的小说能够好点。
  •     总觉得“沉默的大多数”这个词被滥用了
  •     内外深浅如书如人深沉默语。于装帧不二,于书言随己
  •     对我的思想、三观产生重大影响
  •     似懂非懂,以目前阅历恐不能完全理解,我现在还是沉默的大多数,希望下次再翻开这本书时,不再沉默
  •     沉默,沉默,再沉默。
  •     虚无时的一道光亮 这世道总会可以再好一些
  •     其中几篇讲消费社会的,极好。
  •     启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