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 : 政治哲学

出版日期:2015-1
ISBN:9787550238952
作者:[美]史蒂芬·B·斯密什(Steven B. Smith)
页数:312页

作者简介

◎名家推荐
耶鲁学生是有福的,有学术大家以如此流畅、易懂的生动语言,道尽两千年来西方哲学中的政治智慧。这个福分今天轮到了中国的读者。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是一部极为难得的政治哲学入门读物。作者兼具教师与学者的卓越品质,循循善诱地引领读者,深入到伟大思想家们的问题与论述的核心地带。他的讲解格外清晰生动,但不失深刻与丰富;他呈现个人的独到见解,却保持着中肯开放的对话气质。毫无疑问,这是政治哲学课程最为理想的读本之一,是深入浅出的典范之作。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一本短小精悍但又博大精深的政治哲学导论,读完此书,你会明白,为什么通过阅读伟大哲人的伟大著作会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政治生活。
——周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编辑推荐
短小精悍,内容丰富 本书重点选取了十位左右的政治哲人及其经典著作进行讲解,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基本上涉及了政治哲学全部重要主题。
落脚现实,生动幽默 作者非常善于以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阐述深奥的政治哲学原理,并且以美国作为民主社会的典型,具体而微地分析了民主政 体的利弊。
◎内容简介
应该由谁进行统治?为什么我应该遵守法律?应该如何控制冲突?公民和政治家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自由与权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每一个人类社会都曾提出过这些问题,它们是所有社会都曾面临的永恒难题。今天,我们仍然对法律、权威、公正和自由这样发问,而在过去的2500年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和托克维尔在自己的著作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这些著作就构成了政治哲学的伟大传统。
在这部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书中,斯密什教授通过细致讲解这门学科的伟大经典,向读者介绍了政治哲学的广阔领域。伟大思想家的经典著作刻画了人类政治生活中的永恒难题,斯密什教授将向我们展示,尽管我们不会通盘接受他们的答案,但他们总是以一种无与伦比的清晰和洞察力提出问题。只有透过昔日最严肃的思想家的视角,我们自己对当下的关切才是可以理解的。

书籍目录


文献说明
第1章 为什么是政治哲学
第2章 安提戈涅与冲突的政治
第3章 苏格拉底与经过省察的生活
第4章 柏拉图论正义与人的善好
第5章 亚里士多德关于政制的政治科学
第6章 圣经中的政治
第7章 马基雅维利与建国的技艺
第8章 霍布斯的新政治科学
第9章 洛克与宪政的技艺
第10章 卢梭论文明及其不满
第11章 托克维尔与民主的困境
第12章 捍卫爱国主义
出版后记

内容概要

史蒂芬•B•斯密什(Steven B. Smith),美国耶鲁大学政治科学阿尔弗雷德•科尔斯(Alfred Cowles)教授及布兰福特学院前院长。他于1981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服务于耶鲁期间,曾任政治科学研究所主任、人文课程大学部主任及犹太研究代理主席。他的研究重点是古今之争、宗教与政治、代议制政府理论等政治哲学史专题。曾出版《斯宾诺沙、自由主义及犹太人身份》(Spinoza, Liberalism, and Jewish Identity,1997)、《斯宾诺沙的生命之书》(Spinoza’s Book of Life,2003)、《阅读列奥‧史特劳斯》(Reading Leo Strauss,2006)及《剑桥列奥•施特劳斯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eo Strauss,2009)等专著。他曾经获得包括爱默生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奖项,2009年荣获莱克斯•希克森(Lex Hixon)社会科学领域杰出教师奖。
贺晴川,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专业硕士。


 耶鲁大学公开课 : 政治哲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条件的成熟,国外优秀大学摄制的公开课视频已在国内流行开来。耶鲁大学是其中的佼佼者,以其课程的丰富多样、教授个人的课堂魅力以及教学内容的前沿权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鉴于在美国内外的优良表现,耶鲁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公开课的讲稿。这些讲稿都经过了教师本人的精心修订,使之更加完整系统,却又不失课堂上深入浅出的风格,因此也赢得了口碑与市场的双赢成绩。本书即为该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斯密什所从属的施特劳斯学派的政治哲学学说,十几年来经过学界与出版界的共同努力,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但是贯串着这一学派学说的由单一作者书写的政治哲学史一直付诸阙如,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填补了这个空白。作者不但将这一派学说的重要基本观点以浅显易懂的行文表达出来,而且善于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例子向读者说明,政治哲学在今天为什么仍然重要,因为我们今天面临的政治生活中的那些问题,是自苏格拉底以降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一直争论的一些问题,虽然他们关注的重点不同,提出和回答问题的方法不同。正是这种独特的理解使作者在序言中强调,他写作的是一本政治哲学导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思想史,也就是说,虽然这本书的编写采取了历时性排列方式,但是每章所处理的核心问题都是共时性地存在于所有的世纪和地域的。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们在今日阅读公元前5世纪雅典、15世纪佛罗伦萨或17世纪英格兰的政治哲人的著作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必要的。这些关于“为什么读古书”和“如何读古书”的教诲,亦是施特劳斯学派的重要贡献,其意义远远超出政治哲学这一具体学科。另外,我们还要回到这本书最初的目的和面向对象上,即它脱胎于一份在美国最高学府里对未来社会精英进行政治教育的讲稿。这一点不仅在各章之中有所体现,更是表现在作者安排“捍卫爱国主义”作为最后一章的主题。在这个被“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流行话语所包围的政治环境中,应该如何谈论“爱国主义”?作者在这一章中让我们看到,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之前的思辨之旅才落在了实处。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重新发现政治生活的精彩和丰富。(注:本文系出版后记。)
  •     对于普通人而言,哲学家的工作,是去探讨一些我们本来已经习以为常的概念与观点。具体到政治哲学,每一个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的思考者,似乎都在构建一个自己的体系,这样的体系通常包含了有关国家、社会、公民、政体的无休止的考察与“再定义”。一切“不言自明”似乎都是可疑的,毕竟社会科学的每一个分支,大概都有着这样的特点,按照本书作者的说法,任何结论“存在于也只存在于‘是’与‘应当’,事实与理想之间的不确定领域”,是无从验明的可能。既然任何考察都得不出确切的答案,那么这样的研究还有怎样的意义呢?这样的“困境”,在“政治哲学”领域似乎体现得格外明显。纵然时至今日,有关政治哲学的名著完全可以满足一名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充实地度过他的一生,但世间的政事也仍旧脱不开纷繁与无常的怪异旋律。这本《耶鲁公开课:政治哲学》,正是耶鲁大学教授斯密什撰写的有关这一令人“绝望”的领域的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讨论。作品以时间为纲,回溯了人类历史上令人激动的有关政治哲学领域的非凡成果与考察。这一领域的大多数问题,似乎大都永远无法取得一劳永逸的解决,但在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两章,斯密什教授也客观地表达了在他看来,这一领域研究的意义所在。很显然,政治哲学的讨论,其初衷是构建某种体系理论,指导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实现更好的实践。这一愿景其实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于是有关这一领域那些孜孜不倦的讨论,事实上标志着哲学家们对改造实际生活的期待。看上去是徒劳的,毕竟像马基雅维利所表述的“武装的先知”,只不过是存在于理论中的意象,先知往往无力,无法使人相信,更无把握让事情按照自己的预设发展。但这种对“最佳政制”的苦苦求索,多少会促进人们理性的认知,带来补偿。而在心智上的动机,用希腊人的表述,则是爱欲(eros)。现代西方知识分子似乎有这样的癖好,即,将一切学术的动机,引向古希腊人的价值体现。或许是对曾发生过的价值崩塌心有余悸,使得来自古希腊的阳光是那样的明媚而安详。斯密什教授将政治哲学的研究动机与“爱欲”相连结,自然会使人们接下来的探讨充满期待——作为一本“讲义”,对于撰写者的要求其实并不是理论层面上的震古烁今,而是让阅读者得到足够的引导,生发出支撑其埋头书海足够久的兴趣——这样目的的达成,需要一点崇高的植入,外加与切身相关的体察,即所谓“共时性”。对于“共时性”的看重是必要且明智的,因为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时态”显得格外重要,而自然科学家们则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无论是在牛顿的时代,还是2015年,苹果从树上落下的原理并没有改变,但苏格拉底的政治,却与当下迥乎不同了。于是我们看到,尽管作品以回溯历史为载体介绍学说,但在每一章,作者其实都不忘穿插进有关这个时代的反思与期待。作品中有关“现代文化”——好莱坞电影、畅销书等等元素的运用,更让作品读来饶有趣味。或许没有学问是应该板起面孔来学的,它们总要指向更好的未来。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们阅读这样一本书,尝试对现在作出观察、解读和改变。作品的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高效率的“观念输出”。仅仅是在探讨古希腊人的公民身份时,作者便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反思;而当作品写到最后,作者更是以“捍卫爱国主义”为题,阐释了这样一门学科,对现实生活真正的意义。这无疑是具有启发性的,无论是从学科本身,还是有关“教育”的目的。唯一的问题是方法,看待世界、过去、他者与你自己。作品对于“政治哲学”的探讨是精炼而具代表性的,因而作品篇幅适中,却“极富营养”。一切的思考与理论,都要以更好的存在为前提。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的思维方式,在有关“政制”的讨论中,最终的指向都应当是让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找到一个合理而舒适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我想,满足人们这样的需求,才是一个“群体”,存在的真正目的。
  •     这本政治哲学所讨论的,从古希腊时代的政治哲学到民族主义时代的政治哲学,将各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派别总结了出来,一共讨论了十一对彼此对立的政治哲学,而作者经由这十一场政治哲学之战,所想要阐述的,就是政治哲学自身的局限性。为什么呢?首先,我们要从形而上学在政治中最基本的两种倾向说起,——理性与信仰。理性者最大的特点通常是自信,相信的是人自身的力量,认为人依靠自身智力是可以认识和改变世界,能够以自己的想法去制订规则,因此他们在实践中也会这么做,进而与传统和权威产生种种冲突。但是风险在于,理性者可能并没有他自己认为的那么理性,也不如自己相信的那么博学,其结果就是盲目的自信带来了混乱的结果,人创的法则在真正不可撼动的自然规律面前败下阵来。而信仰者最大的特点是谦卑,他们相信外在的权威,祖先,神灵,习惯,传统,或者自然法,认为这些便是人世间最高的价值,对这些的忠诚和捍卫就是自己最大的使命——风险在于,信仰者所信的终究无非都是人类创作、经验、意识的总结之物,而且还是古人的经验,而古人的经验在发生新变化的世界中未必能够继续通用下去,于是在变化了的时代当中,守旧的社会将会衰败和灭亡。但是,究竟事实和结果如何,这都是只靠哲学信条无力衡量的。无论是理性之矛,还是信仰之盾,本身都只是概念的武装,而概念武装的有效性,是由它们的操持者自身的状态和处境来决定的,哲学始终试图找出脱离尘世,脱离具体的群体和情景的概念和信条来总结事物,这是一种注定失败的尝试——人是万物的尺度,这话可以说不错——但作为尺度的人,在各个阶层和时代中却是天差地别的,所以最成功的政治哲学也仅仅是特定时代最成功群体的信条而已(没错,因为人类弱小和不稳定的大脑不可能拥有完美的理性,所以我们目前本质上都只是信仰者,尽管其中一些要比另一些明智很多)。无论如何,在这十一个政治哲学的古战场当中,仍有许多武器在今天依然具有威力,所以我们大可以尽情参观游览这些古战场,选几件自己趁手的兵器来用——在古希腊思想中,这是“爱欲”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即使掌握了这些兵器的运用方法,通往胜利的道路,却依然隐藏在未来的迷雾当中。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三星面向耶鲁学生的授课讲义,看了有些水土不服,两遍过后脑中还是没有太多概念,做了一万字的笔记才理顺了脉络。适合对政治哲学真正感兴趣的人读。
  •     神作,可以当作名著导读
  •     还好
  •     是时候读读托克维尔了。
  •     老头的视频教学更精彩
  •     还不错,很清晰,每一章开头提供的书目很好,翻译很好。
  •     遇上了最不敏感的政治和哲学,阅读变得艰难。入门不易。
  •     古典政治学,政治学主流思想古今源流考,好像看懂了,好像啥也没记住!呵呵,但是,至少,我知道了认识了几个主要的政治学思想家
  •     本书主要是从美国的实际出发的,在人物选择之上施派的特征已经很明显。最后几章(托克维尔、爱国主义)关于柔性专制的论述更像是针对美国当前政治环境的一剂抗生素。
  •     解读很到位,梳理很清晰。软皮封面很好。
  •     易懂!值得读第二遍!
  •     值得一看的导论,写完8篇笔记,才发现已经出书了。
  •     哲学不仅仅安于信仰,哲学产生于一种以知识取代意见,以正确原则取代信仰的富有激情的欲望。
  •     哈哈哈哈各种黑超赞
  •     很不错的政治哲学入门书
  •     很好的政治哲学入门书。。
  •     我当时读的时候是高一… 所以能想起来的就是。 “这本书雅俗共赏啦”
  •     非常好的入门书!在我看来,作者是施派,是伯克一样的保守主义者,又是一位洛克主义者,非常对胃口。最后讲爱国主义和政治科学的使命很有说服力,“政治控”被折服了!
  •     一本短小精悍的政治哲学导论,作者以流畅易懂的生动语言,道尽两千年来西方哲学中的政治智慧。
  •     并不能看懂。。
  •     谢谢,科普很不错,如果能注释再多一些就完美了。
  •     ★★★☆
  •     不错的入门书籍
  •     施特勞斯的,太施的。施與史蒂芬,正如施瓦辛格與史泰龍,正如我與另外的施,其中的關係不言而喻。在史看來,政治哲學乃政治科學的根本和基石,政治科學非自然科學式進步,而必須重視歷史理解,即研習公認的政治哲學宗師的作品。我穿過他的研習,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馬基雅維利霍佈斯洛克到盧梭,眾多政治哲人一一羅列等於為我日後讀經典提供了不錯的導讀和前理解。政治哲學總是圍繞政治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諸如最佳政治秩序、誰統治等。就此,我想起多年前一位老師的話政治、政制、政策即個人命運,正如施特勞斯將政治哲學納入公民技藝。政哲的話語是近日常的,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何當今政哲成為一門徹底的顯學。翻譯大可,部分譯名前後不一致。終章我們知道,史是愛美國的,愛耶魯的,就寫法而言這或許是種Birth of the Cool?哈
  •     流畅易懂,入门读物。
  •     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了我对政治哲学真的没啥兴趣
  •     作为政治哲学的入门书相当不错,刚好读的时候,我们正在研读《理想国》,此书中对柏拉图前几章的讲解非常细致。此书作者是经典与注疏系列中的《阅读施特劳斯》的作者,可以想见政治立场。
  •     买了几个月,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由于缺少足够的知识储备,看这类书难免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恩,说得挺有道理的,结论过渡也挺顺畅的,我看不出问题,找不到我不同意或者至少有疑惑的地方。也看过一些解读古典哲学理论的书,个人觉得很多哲学理论是很自我的,自成一体的理论,有些是思想实验,就看能够多大程度上解释现象或者被人接受。大概还是找原始的理论,而非直接看解读更好吧。
  •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     政治哲学导论跟政治哲学史是不一样的。只需提纲挈领讲几个主要人物,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当做名著导读。算是通俗易懂,而且中文翻译的十分流畅。不过没读过原典终究是不行,有些历史也不是很了解。可以带回学校时时翻看一下。哲学真是迷人 #11天读完#
  •     翻译的质量相当高。未读过那些经典,无法判断作者所作的解读,也就姑且听之了。吐槽下,这封面也太丑了。
  •     配合读书会,把政治哲学经典全部过一遍,相当的有价值
  •     通过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思想家思想的介绍贯通了整个政治哲学的发展脉络,是很好的入门读物,另外译文也很流畅。
  •     整堂课听下来其实大概脉络就掌握了,可惜细节记不清。
  •     3.5颗星。什么都不说了默默把托克维尔拿出来开始看。
  •     斯密什老师的讲演录是与政治哲人隔着时空的对话,籍此他在传递着政治文明的薪火。他有着充当美国未来政治精英导师的自觉,当然更有探究整全的自觉,两种自觉互相支撑着。吐槽一句,封面用猩红的血色是暗示这是门研究血气的学问吗?
  •     气势磅礴,热泪盈眶。这么老了还在读哲学导论,说明之前读书白读了。不过这么老还愿意读哲学导论,也算是始终怀有对世界的好奇心吧。
  •     入门,梳理,荐书一流。会重读
  •     非常优秀的讲稿
  •     斷斷續續地終於讀完,是一本讀來時時能夠讓人感動的書。
  •     太多技艺
  •     深入浅出,适合对这个领域有兴趣的入门者。不过对柏拉图、卢梭、托克维尔等人的作品有一个基本了解的人读这本书可能收获更大,否则思维链可能不好形成。
  •     我这一生,最大的追求,便是能拥有一种自然的好奇心,一种对经验的开放态度,一种求知欲。
  •     浅显易懂的读本,光看这个,你心里对柏拉图对洛克的思想体系还是没谱。罢特,读过之后,对公共事件的判断分析能力应该会有所提升,不会再贸然在social network比如微博上当大评论家。无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通俗易懂 值得去看一遍视频 需要从头翻一遍做个笔记
  •     在行政专制的阴影里,公民意识的日趋淡薄,民众政治责任感日益缺失,可能使民主这一最不坏的制度陷入莫名的深渊。观察当下普遍的政治冷漠,斯密什并非杞人之忧。
  •     柏拉图把哲学带回人间,作者把古典哲学带到现代。写到托克维尔戛然制止,不免遗憾,希望还有后续。
  •     非常好的政治哲学导论,很多地方比上学期选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更清楚、详尽。在古今之争的背景下作者会经常在谈论某位思想家的同时插入另一位的看法。作者也会经常讨论这些伟大的书与当下、与美国、与耶鲁的关系。
  •     我一直希望能写出一本给大众读的西方哲学史,但不是像当下流行的那种敷衍了事或是卖弄知识的,这本书的某些部分给我提供了一些启发
  •     值得精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