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与潜流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09775442
作者:李秉奎
页数:223页

作者简介

婚姻与恋爱,不止是青年男女的私事,家与国的意志常常镶嵌其中。 《狂澜与潜流——中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1966-1976)》不从陈说,力辟蹊径,选取1966~1976年*国青年的性恋与婚姻为研究对象,探察他们的私密生活同政治运动的迎拒向背,试图勾勒“文革之子”这代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历史轨迹。正文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展开:第一,红卫兵运动时期普遍存在“禁欲主义”倾向,为什么运动高潮过后青年中会出现恋爱潮、“拍婆子”与性暴力?第二,政治身份、城乡差距与部分职业的诸多优势,对青年群体的择偶观念与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影响?第三,“文革”中后期高额彩礼的出现及旧式婚俗的“回流”,具有什么样的政治与文化意义?第四,知青的“晚婚”“扎根婚”是否只是对国家号召的简单响应,“回城婚”又体现出什么样的时代特征? 本书吸收海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根据北京、上海、广东、河北等地解密的档案资料撰写而成,对于理解当代*国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艰难转轨或有助益。

书籍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回顾
三分析路径与研究资料
四章节结构
第一章城市青年的欲与爱
一革命与性恋
二红卫兵运动时期青年的性恋观念
三派性武斗中的性暴力
四从“拍婆子”到“恋爱潮”
五小结
第二章城乡青年的择偶观念与行为
一阶级成分、家庭出身与择偶行为
二由农村向城市的婚嫁流向
三职业声望与择偶偏好
四小结
第三章农村青年的彩礼与婚礼
一彩礼:婚姻支付中的财物流动
二婚礼仪式中的“家”“国”象征
三小结
第四章知青的“婚”与“不婚”
一“晚婚”与“不婚”
二“扎根”婚
三遇罗锦离婚案及其引发的讨论
四小结
余论



附录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贯彻婚姻法运动的历史考察
附录二“无选之选”――评《农民的择偶形态:对西北赵村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概要

李秉奎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公共教学部副教授,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系。2007-2009年,工作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3年获得北京大学“黄廷方,信和杰出青年学者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日本法政大学做 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狂澜与潜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说实话,我是因为推荐榜才买的这本书。当然,楼上的意见值得注意。既然推荐榜推荐,而楼上认为是狗屎,其中必有缘故。本来想,关于“文革”的书能出版已属不易,能真正反映那个时代的风貌其实很难。明显,该书的后记应该是全书点题之笔,虽然拉杂,但是却折射出作用的思考。前面四章,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谈,整体还是有说服力的。不过,这本书内容还是有些少,其中还有些错别字没有校出来。
  •     竟有如此尺度的书籍,晓松奇谈也可以批判张学良了,抗战据剧周也开始承认国民党在抗日战场上的正面积极作用,这是我们国家的进步。从那样窒酷的年代到如今,一直在前进。尽管听母亲讲述过那个年代的残忍荒唐,但看到书中所述仍备感震惊久久不能平静。让我们怎舍得用道德标准来评价遇,她的两任丈夫可怜,遇又何尝不可怜,不悲凉。那个年代的人离婚率低也许是因为婚姻本就不是基于爱情,谁会对在种种无奈上建立的婚姻抱有多少期望,再多的艰难和不堪也可以忍受,只要能寻得一丝安宁,只要能给孩子一些自认为珍贵的完整,自己的精神诉求实在算不上什么。想到自己,在这样的一个年代,若不能拥有基于爱情的婚姻,委实辜负了这好时光。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看目录还可以吧 学术合格
  •     一贯的学术气息。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卵用。作者敢于收集和描写还是值得赞赏。但我们需要更多推动时代进步的东西。
  •     感觉能把文献综述写好就够了不起了,还有多少人连文献综述都不知道该咋写,何必过激。
  •     一般般吧,没觉得很出彩
  •     以简单的史料堆砌直接推出一目了然的表层结论,不厌其烦地描述一些人尽皆知的现象,连说理也是草率了事,“拍婆子”一节里居然出现“自甘堕落”这一类的价值歧判,附录里充数的文章,简直就是个读书摘抄。此书好像还是某书单的年度值得关注,苍天有眼,它充其量就是个死贵的文献综述啊。
  •     差,极度差,烂书的标准书籍
  •     这书尺度蛮大的,各种涉及性格文革暴行、荒谬事件
  •     资料倒是很详实,但在取舍和编排上就差了一筹,行文的连贯性与表达的清晰度上又差了一筹,褒贬批评上更差。
  •     一本内容详实的“文献综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