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传

出版日期:2017-1-1
ISBN:9787308164209
作者:吴晓波
页数:338页

作者简介

腾讯官方唯一授权的权威传记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倾力之作
当市值最高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遇上中国财经界最冷静的一双眼睛
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
内容简介
本书全景式地记录了腾讯崛起的经历,并以互联网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曲折与独特性。
从1998年开始创业到成为世界级互联网巨头,腾讯以即时通信工具起步,逐渐进入社交网络、互动娱乐、网络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在超高速发展的同时亦饱受争议,在“3Q大战”的激烈冲突之后又进一步走向开放……腾讯的发展路径,亦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缩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人在应用性迭代和对本国消费者的行为了解上,找到了自己的办法,并开始领跑全球。
读懂腾讯,读懂中国互联网。

书籍目录

前言 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创业:1998-2004
出击:2005-2009
巨头:2010-2016
马化腾的七种武器
两个互联网世界:美国的,中国的
PART 1 创业:1998-2004
第1章 少年:喜欢天文的Pony站长
看见了哈雷彗星的少年
马化腾和三个中学同学
大学机房里的病毒高手
润迅公司里的“小马”
惠多网里的马站长
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人
“我们一起办一家企业吧”
第2章 开局:并不清晰的出发
创办日:1998年11月11日
不可错过的“互联网世代”
狼狈不堪的岁月
从ICQ到OICQ
OICQ的中国式改造
OICQ发布日:1999年2月10日
第3章 生死:泡沫破灭中的挣扎
“一只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
企鹅的诞生
“你可以不还钱,不过我不要你的股票”
救命的IDG与盈科
从OICQ到QQ
MIH的意外进入
第4章 梦网:意外的拯救者
“影子国王”的梦网计划
梦网拯救中国互联网
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
不成功的收费试验
QQ收费风波:第一次舆论危机
Q币:虚拟货币的诞生
第5章 QQ秀:真实世界的倒影
群聊:“社区”的第一次出现
市场部的“阿凡达计划”
“QQ人”与QQ现实主义
2003年:三个战略级的衍变
进入网游:没有“凯旋”的《凯旋》
QQ.com:“青年的新闻门户”
第6章 上市:夹击中的“成人礼”
为什么选择高盛
纳斯达克还是香港
被光环掩盖了的上市
整顿风暴中的“跛脚企鹅”
对QQ的集体围剿
告别少年期
PART 2 出击:2005-2009
第7章 调整:一站式在线生活
“虚拟电信运营商”的幻灭
被中国移动“驱逐”的日子
在手机上“自立门户”
新战略:“像水和电一样融入生活当中”
第二次组织架构调整
蚂蚁搬家:与淘宝的一场遭遇战
“全民公敌”马化腾
曾李青的离开
第8章 战MSN:荣誉与命运
MSN来了
“收购”张小龙
罗川的三重攻击
重新定义即时通信
MSN做错了什么
2005年:中国人统治中国互联网
第9章 空间:有别于Facebook的社交模式
“一个大号的QQ秀”
黄钻与进阶式会员体系
绿钻:与iTunes不同
美国大学与中国网吧
“他们跟我们争夺每一个网吧”
三战51
马化腾与扎克伯格
开心农场的爆炸性效应
第10章 金矿:“游戏之王”的诞生
偏师借重任宇昕
进击联众:一场事先张扬的比拼
泡泡堂与QQ堂之战
QQ宠物:母爱情结的宣泄
绕开主战场的侧击战略
《穿越火线》与《地下城与勇士》
“恐怖之王”的诞生
第11章 广告:社交平台的逆袭
流量上的胜利
“QQ用户中有多少人买得起Dior?”
MIND:重新定义互联网广告
广点通:“效果广告”的逆袭
PART 3 巨头:2010-2016
第12章 用户:小马哥的产品哲学
“那个只看见鸟的孩子是好学生”
“他就是一个邮件狂人”
瞬间变成“白痴级用户”的速度
马化腾的第一次产品演讲
大数据下的反馈体制
第13章 转折:3Q大战
暴风雨来袭的气息
企鹅帝国的“三宗罪”
舆论突袭:“狗日的”腾讯
宿敌的出现:从制毒者到杀毒者
正面冲突:电脑管家与隐私保护器
舆论攻防:技术的,还是道德的
白热化:扣扣保镖与艰难的决定
刘畅的眼泪与“各退五十步”
尴尬的结局:“赢了官司,输了舆论”
第14章 开放:新的挑战与能力
“打开未来之门”
“马八条”与半年战略转型筹备期
“诊断腾讯”:十场神仙会
开放能力:资本与流量
微博:移动时代的新对手
第15章 微信:移动互联时代的“站台票”
张小龙与雷军赛跑
为什么是张小龙?
朋友圈、公众号与微信红包
微信的“创世纪”
第16章 年轻:手机QQ的自我变革
“并非补充,而可能是颠覆”
“近六成QQ用户是90后”
QQ新打法一:娱乐化社交
QQ新打法二:场景化通信
第17章 互联网+:泛娱乐的环型生态
从《洛克王国》开始
从动漫撕开一个口子
50亿元收购盛大文学
四环合璧,内容生态
第18章 失控:互联网越来越像大自然
“谁将会成为腾讯未来的敌人?”
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
沉静型领导团队
“连接一切”与“互联网+”
腾讯的公益与社会责任
“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
后记

内容概要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频道”、蓝狮子出版创始人,常年从事中国企业史和公司案例研究。著有《大败局》I和II、《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历代经济变革得失》等广具影响力的财经书籍,著作两次入选《亚洲周刊》年度最佳图书。


 腾讯传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献给《腾讯传》,献给卓越的中国互联网人 边江/文 吴晓波:这一代人,一个个像悬崖边的的孩子,在青春的荒原上,他们忽然看见了光。他们猛力奔跑,触足之地,或陷泥泞,或长青草,惊心动魄间,天地舒展成一个以自由命名的花园,大河山川,各自生成,时间是玫瑰,他们是玫瑰上的刺。 ————题记 “在互联网的世界,即将消灭你的那个人从来不会出现在一份既定的名单中。”我从《腾讯传》庞杂精细的数据泥沼中挣脱出来,抬头便有东方破晓的既视感,窗外飘渺的灯群在我模糊的视线里,如突然熄灭的一链烟火,《腾讯传》已在身后安然合上,那些汹涌的波涛却不曾停息,即使每每深夜读书都会无一例外地倦意涌上心头,此刻却也难得的清醒,不停地为这商业帝国的崛起和一代互联网人的卓越领跑而震撼不已。历史的脸色无人知晓,互联网世界的瞬息万变总等不及史官的悉心记录便早早奔涌向前,人们一度怀疑给一个尚在成长和奔跑中的互联网公司写传记对于现世的借鉴意义,正如逆流而上寻找源头对改变河流的走向没有实质帮助一样,事实上,在《腾讯传》迟到了3年姗姗而来的现今,下一个代替微信的交互产品一定就在不远处等待腾讯人的开采雕琢。但正如晓波老师在全书的末尾动情写道的那样:在过去的20年里,互联网如此颠覆性的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也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这个国家,我们受惠于它,自当有记录它的责任。无论这个世界更新迭代成多么遥远的模样,那些卓越的人和伟大的事,那些变革中的玫瑰和玫瑰上的刺,都需要我们用生命来铭记。 那么,就从这个故事的源头说起吧,从30多年前那个爱仰望星空的沉默少年,从激荡在惠多网迸发灵感的年轻创业心,从闪闪跳动的企鹅和站在地平线的孤独身影,从那个日渐丰满的互联网帝国和身后受惠于此的亿级用户的我们,从这个奋斗,山寨,试错,迭代了18年并还在向前迈步的卓绝故事,向着更广袤的天地领跑,蔚然起航吧。 “因为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是的,曾几何时,在新浪微博盛行拉近人与明星关系,王志东笑得合不拢嘴的泛滥时刻,下一秒,微信就以山呼海啸之势席卷了移动端,大战结束,盛世降临。我们对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轮廓勾勒,无一例外都会从它最为大众熟知的产品入手,如淘宝之于阿里,如搜索之于百度。即使是对新生代产品一贯后知后觉的我,也不得不承认,在互联网世界的生活中,腾讯的产品填满了自己生活的每一个渺小缺口。06年,注册QQ号,继而发现交互式聊天的乐趣和虚拟世界的一片蓝海,09年,高中毕业进入大学,人格定制化的QQ空间成为了我文字寄托的虚拟世界,10年,开心农场的余热让我同寝对床的忠实粉丝一天设十几个闹钟偷菜种瓜不亦乐乎,13年,大学毕业进入单位,老总交代的第一件事情是为部门建一个微信群,14年,抢红包的热潮过后,微信钱包里赫然绑上了银行卡,15年,《暗黑者》以超级网剧之名席卷娱乐世界,和网络文学,游戏,赛事直播一起在腾讯的平台上娱乐至死,16年,后知后觉的我在公众号上挥洒文字,外快赚得不亦乐乎。于是,看腾讯走过的起伏曲线,明白一家互联网企业产品迭代的卓绝成长,也可以默默地捋一遍自己的过往时光。 3000多款的腾讯产品在18年的时间里填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其中,QQ让腾讯成为亿级用户的优秀企业,而微信则用它创世纪般的光芒,将腾讯世界的天际线,从优秀引向卓越。一个取自QICQ的可爱企鹅,一个模仿KK的孤影星球,各自量身定做,适时推出,从原始的通信工具到社交平台的平滑升级,击穿传统的通信模式和流量定位,并以革命性的派生模式,改变了中国互联网和媒体产业的既有生态。在通讯行业转折的关键时刻,既有的优势如阳光下的冰块不由自主地消融,每一个竞争者都在焦急地寻找新的战略高地和攻击点,每每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腾讯都做了那个勇敢的砝码,绕开主战场的侧面打击,轻骑兵般的行进超越,对境外产品的合理本土化复制,不断试错迭代派生边缘外围产品和用户导入,QQ秀,QQ游戏,空间,微信公众号,穿越火线,地下城勇士,人格锻造,通讯变革,动漫引进,娱乐迭代,透过这些产品对我们生活的永久性改变,你越来越感到,这是一家改变亿级用户和世界的公司,也越来越成为一家难以被定义的公司。 “在互联网创世纪的星河中,腾讯曾经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一家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产业繁荣的结果,而非原因,成功的企业亦是如此。晓波老师用绵长的文字描绘了腾讯这家互联网巨头的编年传记,详尽成功的记录探索,轻描淡写的失败笔绘,还有淡化处理的山寨搬运,中性评判的3Q大战,宛若时间简史,以超然的姿态看遍腾讯的前世今生。18年,从一个功能尚不健全的惠多网出发连股份都无人问津的小小企业,成长为互联网世界最恐怖的巨鳄,如果说腾讯帮助年轻人在虚拟世界里找到自己身份倒影的话,戏剧性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腾讯自身却像一个巨婴般地孩子,迅速成长,默默迭代,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当下的迷惘,好奇地在问,我是谁?它曾进军BB机通讯试图拯救落后行业的将倾大厦,曾濒临灭绝一度无人问津,曾占有用户冠绝世界却找不到盈利的模式,曾在3Q大战中千夫所指危机四伏,但即便如此,你依然能感受到这家互联网公司在铺展开来的世界面前的所有勇气和幸运,它新生的姿态和从边缘爆发的创新能量,能给一个萌芽野蛮生长的物种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避免在羽翼丰满前被丛林法则过早绞杀,虽然创新是互联网企业安身立命的基础,但在更多的时候,战略转型是激烈竞争的结果,而未必是实现成熟规划的产物。 你能看见每每在腾讯的危难关头,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却只是在这里转了一个弯,然后以更生猛的态势向陌生的方向冲刷过去,为我所用,将一切坚硬击穿的烟消云散。这家公司常常不按常理出牌,视过往的成功与经验为累赘,喜欢在极致的状态下挑战他们的意志力和想象力,带着一丝戏虐的微笑堵住命运的正门,然后却在腋下露出一条缝隙,然后紧紧抓住,阳光洒满。独特细致的产品极简主义,体验至上的用户驱动战略,运转如飞的内部赛马机制,不怕重头的试错迭代策略,多线并进的生态养成模式,严密咬合的资本整合能力,和缄默恪守的专注创业初心,他们扑面而来的新鲜气息,让陈旧的互动模式迭代更新,老迈的国有通信臃肿多余。它宛若正在不断进化的生命体,无法从外部感知它的全貌和过往的历程,却能被它正在发生的进化和不确定的未来机体所裹挟所吸引。它变得越来越令人期待,也越来越难以捉摸。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个曾经的马站长,和他身后日渐丰满的低调领导团队。 “如同苹果过从来只属于乔布斯一样,腾讯从气质和灵魂的意义上,只属于马化腾。”关于这个互联网的帝国的一把手,我们听到过诸多的传闻,他的高大身材英俊相貌,他的深居简出位及偏安,他爱仰望星空观察哈雷彗星,也爱脚踏实地钻研程序研发,他是婚前工作到11点拖垮员工的单身工作狂,也是凌晨2点给员工发修正邮件的婚后细节狂人,他和丁磊,马云一度恩怨流离硝烟四起,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各自绽放互相促进,他在腾讯的18年历程中无数次破坏原有的秩序和道德准则,又无数次致力于秩序和规则的重建,甘做破坏后果的承担者,商业遗产的继承人。这是个善长将自己的好奇心绝对控制的人,而同时,他又能让自己的兴趣在无尽的可能性里得到延展,从这个意义上,他还是若干年前,那个喜欢趴在望远镜前眺望无垠星空,第一个发现哈雷彗星的深圳少年。在腾讯庞杂的运营架构中,这样沉默低调且富有务实精神的领导者并非马化腾一人,还有他身后同样信奉极简务实主义的领导决策层。不同于马云的淘宝帝国以江湖侠义贯彻的沧浪之风,也不同于李彦宏的百度巨头在高新层面塑造的公众英雄,绝大多数的腾讯最高决策层成员们都保持着低调务实的性格,保持了长时间的稳定性,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大胆而勇敢的领导形象完全不符,缺乏戏剧性人格,没有表演的欲望,却能够以坚毅和冷静的风格带领公司走的更远,领导形态上的沉静,与行业扩张上的凶猛,以非常戏剧化的方式同时呈现在这家互联网帝国的决策层身上,能看到一个公司只依靠一个简单的理念,并运用想像力和卓越的能力支配运用这个理念而获得成功,这样的现象真让人欣喜。 “不管已经出现了多少大公司,人类依然处在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时分,微微的晨光还照不亮太远的路。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它的推动下,整个人类社会都变成了一个妙趣无穷的实验室。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是这个伟大实验的设计师和参与者 ,这个实验值得我们屏气凝神,心怀敬畏,全情投入。”崛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历经20年的演进壮大,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它真正成为当代商业文明的基础设施,重构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也让一代顽劣而有梦想的年轻人,成为互联网最早的受益者。 在漫长的中国企业史上,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创业群体们是前所未有的一代,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摆脱了陈旧国企,政府博弈和权贵关系,转而成为天生的全球化一代。腾讯的崛起和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融合,是马化腾,张小龙,陈一丹,张志东们的成功,是马云,丁磊,张朝阳,李彦宏,陈天桥们的成功,也是淘宝,搜狐,网易,盛大,百度们和EBAY,亚马逊,谷歌,雅虎,HOTMAIL们的成功。中美两国的互联网竞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奇特:美国人发明了推动进步的技术,而中国人找到了盈利的方法论;美国人播下互联网科技的种子,而中国人收获他们哲学的灵魂,美国公司开始学习中国公司的某些做法,而中国公司则向更陌生的领域极速狂奔。 从互联网产业诞生的第一天起,中国人在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基本产品模式的发明上就不是美国同行的对手,他们从来都是一群大胆的拿来主义者。然而,在本土化的改造上,他们却进行了无数的应用性创新,这些微小的,细节性的,更为务实的创新让那些外国开发者望尘莫及,难以找到规律。从本质上来说,这些创新属于经验和本能的范畴,更直观的说法,这是实用主义的胜利。 凯文。凯利:”腾讯未来的对手不在你现有的名单里。”小步,迭代,试错,快跑,晓波老师用极简主义的4个词语两两搭配诠释了从腾讯世界里提炼出的互联网企业运营的黄金法则。如同埃及人注重死后的灵柩安详而为逝者大兴土木而对生者置若罔闻一样,以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们,对未来的期待,远远大过对当下的满足。对于马化腾们来说,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复兴,深圳的崛起,或是潮汕族群的商脉,都是包裹在其生命外部的记忆,它们将慢慢渗透进这个人的躯体和灵魂内,最终构成一个独特的命运体,推逼着他们从年轻的惠多网走向世界,找到自己的方法,并最终领跑全球。互联网世界的上半场,依靠人口红利的优势粗放经营,这种模式已然消耗殆尽;互联网世界的下半场,以精耕细作的方式挖掘剩余价值,我想,马化腾和这一代中国互联网人们,已经早早上路,迎接下一个取代微信的创世纪产品了。 从青葱懵懂的学生到中国互联网最有权势的人,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一路跌撞前行,演绎了这段无可复制的精彩人生,领跑了这一次互联网破晓的腾讯和马化腾,下一次,为期不远。
  •     春节前冷清的这个工作日,孑然一人在诺大的办公室读完了《腾讯传》,也顺便测算出自己在基本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多久能完整看完一本高质量的书——300多页5个小时,大约1分钟1页,不漏不略但也几乎没有笔记。吴晓波的笔力毋庸置疑,整本的结构和细节都很棒,但全书像奔流的江河中的一段,虽然时而舒缓时而湍急,但谁都不知道源头也不知道会流向何方。正如前言的标题“谁能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一般,这也许就是腾讯的气质和生存方式,甚至是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商业的气质和生存方式。突然想起《晓松奇谈》的一句片花串一下,历史不是由故事组成的,历史是由事故组成的——牺牲亿万,才有一个活到今天。正如书中所说:在对腾讯进行的长达5年的调研访谈中,我深深感受到,要从这家企业的领导者那里得到一些戏剧性的灵感是非常困难的,在他们的语言世界里,复杂的数据与不断迭代的事实是构筑历史的两种材料,而不是会闪光的格言及文本。与其他的明星互联网企业家不同,偏居深圳的马化腾绝少出现在媒体和公众面前,而他的产品则渗透到亿级用户的日常生活之中。领导形态上的沉静与行业扩张上的凶猛,以非常戏剧化的方式同时呈现在他的身上。所谓的笔记只能以点带面,记下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创业:1998-2004马化腾是潮汕人,从小时候要求买700元的望远镜到花5万元建惠多站点,隐约可以看出一些潮汕人特有的天性,看上去文静柔弱的书生其实有一种敢于舍得并冒险投入的决绝禀赋。马化腾、张志东、陈一丹、许晨晔、曾李青是公司组建时的团队,其中马张曾是铁三角,现在看团队非常完整,无论是从背景经验还是能力配置上来说,这可能也是腾讯一直均衡发展的原因。而且5个人没有一个是在早期就退出的(最先的曾李青是在公司全面转向“在线生活”的生态型公司时急流勇退的),都是在上市以后,这能看出不一般的凝聚力和适合度。OICQ来自于一个“养”的艰难的决定,而且这个“饿死鬼投胎的小精灵”几乎把公司置于死地,后来是IDG、盈科和MIH的先后及时出现才没有发生崩溃。寄生移动梦网是腾讯真正盈利的开始,并且这种盈利模式伴随着整个创业期直到上市以后一段时间还是。QQ秀来自于市场部(M线)的“阿凡达计划”,是M线和R线打破常规的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协同,是早期腾讯最成功的产品,是为腾讯真正带来现金流的产品,同时也是产品经理制确立的标志。刘炽平是腾讯非创始人里最重要的掌舵人,其是帮助腾讯上市的高盛投行经理,提出了收入不宜过度依赖“移动梦网”、估值不妨保守一点、香港而不是纳斯达克上市等平实中肯的意见,后来被拉入核心管理层。出击:2005-2009腾讯做过“虚拟运营商”的梦,但被移动无情“驱逐”,SP业务的消失也让网易重创,TOM完全出局。2007年腾讯才走出这波低谷,圣诞晚会员工上演“地主傻儿子企图强娶喜儿,最后喜儿家里凭借家资殷实、财大气粗,拒掉了这桩不平等婚事”。网易泡泡、移动飞信、微软MSN、51、校内网、开心网、联众、盛大泡泡堂、UC浏览器、4399小游戏平台(书里没提快播这档子事儿),甚至Facebook、苹果iTunes、新浪微博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腾讯的刀下冤魂。巨头:2010-2016从QQ上线的第一天起,马化腾就是那个“只看见了鸟的好学生”。那只鸟,就是用户。马化腾似乎对一般意义上的“战略”或“管理”并不十分上心,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这一观察未必准确,纵观腾讯的成长历史,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家企业的转型及迭代驱动力,并非来自既定的战略,而是产品的持续创新。KK称这种互联网企业的特征为“流变”:网络经济从改变进入流变状态,流变推翻既有事物,为更多创新的诞生提供温床,这种动态或许被看做“复合再生”,它源于混乱的边缘。这种渐进式创新随变而变,永无定法,马化腾解释为“小步快跑,试错迭代”。对腾讯的不满,归结为三宗罪:“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在紧急召开的总裁办公会上,众决策人面前都摆着一封复印件的《“狗日的”腾讯》,在长达一刻钟的时间里,没有人发言。最后,马化腾开口了,他喃喃自语:“他们怎么可以骂人?”3Q大战始于QQ电脑管家用老套路对360产生的生存威胁,周鸿祎求和不成采用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策略。先用舆论造势谴责QQ“窥私行为”,再抛出“扣扣保镖”引发腾讯卸载QQ还是卸载360著名的二选一举动,公关部总经理刘畅在新闻发布会失声痛哭,政府层面介入腾讯虽然赢了官司但输了舆论,周鸿祎获得了空前的商业成功并迅速赴美上市,马化腾咽下苦酒至今后悔没有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狙击360(“如果再咬牙坚持一周,360就彻底出局了。”)。但后来种种变化证明,3Q大战的确是里程碑式的事件,并在一定程度上修缮了马化腾的性格(“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马化腾的第一次产品演讲、马八条、“打开未来之门”的邮件、十场神仙会、灰度法则的七个维度,这条脉络清晰体现出马化腾个人的成长。微信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站台票”,也让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MIG总裁刘成敏主动请辞。微信经历了与雷军米聊赛跑、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红包的巨大成功,让腾讯再造了一个腾讯。“腾讯只做两件事,连接与内容,就这么简单。”最后引用一段书中的论述,来定格喷发的火山: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与改革开放非常类似,是实用主义者的胜利。与他们的美国同行相比,中国人也许没有发明革命性的互联网技术,但是他们在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努力却是卓越的,这也是所谓的美国式优势与中国式优势的生动体现:美国人发明了推动进步的技术,而中国人找到了盈利的方法论。就更广泛的意义而言,中国互联网人对其他领域——制造业、零售服务业、传媒业以及金融业的渗透更加深刻,而这才刚刚开始。
  •     翻开这本书前就担心此书全为歌颂腾讯,听说吴晓波是中国财经界最冷静的一双眼睛,读来非常客观冷静,看不到作者明显的态度,非常大度地交给读者评说。 3Q大战动人心魄,作为亲历者,我还记得当时大战响起时想夺门而出呐喊的激动。我不知为何有这种反应,在桌面上的几个弹窗背后,两家互联网公司手握的筹码是几亿网民,腾讯高呼纵横捭阖时,百度金山卡巴斯基如各霸一方的领主响应,簇拥在腾讯周围高举旗帜。而360站在道德高地,用弱者姿态输了官司却把舆论收入囊中,并借势上市。 中国互联网的圈地运动是血腥的,庞大肥沃的市场外敌环伺,当时业界闻风丧胆的微软大举入侵,所面的对手是腾讯。亚马逊与eBay战败给阿里,Google战败于百度。战火中昂首站到最后的人成为三巨头,老三巨头网易新浪和搜狐退位成为历史。 对于马化腾,这个曾经玩时戏称为“麻花疼”的创业者,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与一般领导人不一样的点。他不善言辞,曾经不爱出席大会,不喜欢接受记者问答,当年与华为的任正非共列入互联网最难采访到的两位CEO。然而这样的领导者,培养起庞大的腾讯集团,指挥着腾讯的军队深入各个领域传来捷报,将腾讯的版图开到天际,让其他中小公司在夹缝中求生,哀声四起。腾讯游戏的热爱者,想必都高喊过腾讯游戏口号“没钱玩你麻痹”,然而谁也不能否认其强大。 这样野蛮的模仿和抄袭,在官司中屹立不倒,韩国公司吃个哑巴亏回去后,再到360反吃一官司,腾讯在法律上横行霸道。是的,就是这么强势。所有人都看不惯,但它就是这样挺立在那里,让你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不得不用他的QQ,用他的微信。 这就是实力,心情好照顾一下各位消费者,心情不好的时候懒得叼你,不想用别用。 长篇记叙下,很多东西倍感亲切。腾讯起步的移动梦网,进一步拓展的QQ空间,QQ秀,游戏行业的试水QQ华夏,还有之后的16885885、钻石会员体系等等,都是在90后的见证下兴起再衰落,或者一直屹立到现在的。我们如挑剔的嫖客(-.-)把游戏玩厌又放弃,再去寻找新欢,然而择来选去都没有离开腾讯这座大院。 随着腾讯的发展,马化腾从职场新人到最有权势的互联网人,他的经历不得不说非常励志。时势造英雄,互联网的潮流造就了大批的亿万富翁,他们在开始时便没带着庞大腐朽的国企一起玩,而是在全新的领域创造和开辟市场。英雄主义光环下,我们也不能忘记腾讯旗下的各将,张小龙团队的微信,仿佛再造一个腾讯,QQ空间也是,二者都并非主力产品,最后挽救和帮助腾讯扶摇直上。企业的管理体系值得学习,事业部门制,使得信息传播快工作高效,庞大企业不束手束脚,内部创新有发展空间,需要归功体制的高效。 波澜壮阔的几十年,各方巨头的版图定下,再也难以撼动。庞大的企业自我迭代,俨然已经成为巨大的生命体。 科技会将人类领向何处?即将袭来的人工智能浪潮,能否助百度一路上青云?互联网企业又能否重新洗牌,期待。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每个公司都跟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从天真烂漫的尝试,到青春无畏的探索,再到成熟稳重的坚定。抓住当下,珍惜用户,学会整合。
  •     读完有一段时间,吴老师笔触很清晰地描绘出腾讯的发家史,大浪淘沙,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腾讯这种大公司也须不断历练和演进。
  •     读的挺有意思的。虽然现在很多人喜欢喷腾讯,但没有腾讯,能有中国互联网的现在吗?
  •     无论如何,creat总是激动人心。
  •     看完好想买腾讯的股票啊,可惜太贵了,完全买不起啊!
  •     一部腾讯的历史,也是互联网历史,看懂中国互联网的生存和融利模式,很喜欢这本书。
  •     腾讯发展史 创新
  •     1、创业真不简单,每天都有新问题,都可能是最后一天;2、企业必须随着利润区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企业设计和盈利模式;3、挑战者必须找到不同于领先者的新竞争方式以取得成功;4、流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5、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6、现在的互联网产品,提供的是一种服务,所以要求设计者和开发者有很强的用户感。
  •     没想到我竟然认识书里这么多人。。从媒体到腾讯的到对手
  •     原先看一位领导读的,所以买来读一读!从大一2006年开始就使用QQ,至今已有11个年头,却不怎么了解其历史。书写的很中肯,不偏不倚、不吹不捧、仅从客观的角度来审视这家企业的发展历史,值得一看!
  •     非常好,值得反复看的书
  •     细节与宏大叙事的结合 就当腾讯面试前的锦鲤了!求过!
  •     难得有晚上读书读到激动的睡不着的~
  •     非常棒,让我对腾讯有了一个很深的印象
  •     读起来还是流畅的 前半部分四星 成为巨头以后就是宣传范儿了 腾讯确实是靠模仿也不能仅靠模仿成功 也确实成为了一个要入侵所有角落的巨头 而事业对员工只是需要 早期靠运营商重视有关系的销售 中期需要资本并购引入高盛出来的精英 移动产品时代张小龙成了最红的明星 手Q负责人黯然离开 不过在母校旁边建起一座39层的大楼才叫致青春啊 八卦:马化腾腰不好
  •     可以当作了解互联网发展史的一条时间轴;内容风格歌功颂德,有失客观
  •     马化腾确实是新一代创业者和企业家中的优秀者,文质彬彬而又及其有野心。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学习模仿并快速超越,将用户体验最优化。残酷的外部竞争,这是生态,激烈的内部竞争,这是生存。与国外的互联公司相比,腾讯和腾讯的领导人也许还是不够开放,在社会价值这块也近些年开始注重的。腾讯的产品融入生活做得非常好,但是腾讯作为企业,高于生活也许更让人期待。
  •     1998到2016,正好是我高中毕业到工作的一段黄金岁月,虽然对这个企业好感度实在不高,但它的产品和我一路相随,吴晓波的出品保证了文字的可读性,还是推荐吧
  •     成也官方,败也官方
  •     可读性很强,记录了腾讯的成长,也记录了我们的青春
  •     创业故事很有意思,后面就有点索然无味了
  •     前半本写的很实在。看完多少还是有些收获。
  •     读这本吴晓波《腾讯传》,读的都是自己亲历的那些时代的过往,十年来,it科技的发展真的仿佛经历了好几个时代,来来去去只关注眼前的成功者,许许多多开拓者都倒下了,只留有回忆。腾讯是个伟大的企业,经历过浪潮更能奋发图强。
  •     成功的路上总是很孤独。
  •     科学家创建的腾讯
  •     有一种回顾自己的互联网史的感受
  •     了解一下,而且也不厚
  •     身为85后读腾讯的历史可能别有一番感情。互联网伴随我们度过青春时期,我们也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更迭和帝国的崛起。从QQ秀盈利模式的开发,到QQ空间的称霸,从3Q大战将舆论风波推至高点,再到微信时代的屠城,历史富有戏剧性,也充满着热血,让人欲罢不能。书的后半部分写的没有前半部分好,比较流水。身为公众,我们要做的就是享受产品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并正确地进行消费,支持那些认真而有诚意的l产品。微信读书就是我现在电子书的不二选择。
  •     《腾讯传》本来就是受邀写出的企业史,吴大神给鹅厂好好的洗了个白白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最后1/4有烂尾迹象,但前面的创业史的部分还挺细腻。里面还是有些干货的(外行看来),最差当个青春回忆录咯。
  •     只是腾讯大事件的梳理,为客户著书立传吧,适合给公司新员工做培训教材。很遗憾全书没有看到作为第三方观察和调研的客观性,如果一个评论员没有任何批评的言论,那么这个评价就值得重新审视。
  •     好看!跟着腾讯产品长大的我真的是有种重温了青春期的感觉。哈哈哈~
  •     企鹅帝国的创业史,小步快跑,试错迭代~以用户为核心出发,值得互联网人拜读
  •     印象里的腾讯似乎不看重他的过去,只是在校招入职培训之后,评了优秀应届生发了本pony签名的腾讯十年,那时候的腾讯口碑很差,我们都说公司最差的是公关部,3Q之后腾讯走向开放,也重视外界评价了
  •     人生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一步一步走下去。但是做出成就也要很多的机遇
  •     从最初的单纯的聊天工具到后来的复刻大师再到后来的连接器,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这只可爱的企鹅曾经饥寒交迫几近死亡,也曾经潜心“山寨”树敌四方,但它现在已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社交帝国。没人它的帝国能延续多久,因为它比我们还了解自己。
  •     读腾讯,也是在读自己身处互联网世界成长的记忆
  •     腾讯的纪传体通史。回看十多年的腾讯史,也正好和自己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时间重合。同时,自己对腾讯的各项产品体验都比较深,书中所说的各种大事基本都亲身参与过。所以看起来代入感比较强。但是作者只画了个框,并没有填满里面的躯干…所以整本书读下来并没有什么感觉。
  •     可读性还行,能让我坚持把写一本书看完。透过文笔似乎看到了马化腾低调内敛务实的工程师性格。一边看这本书,一边回忆自己的青春,我的青春是伴随着腾讯一起成长起来的,QQ聊天泡泡堂QQ秀QQ游戏。印象最深的是亚马逊森林生态组织,多样却又充满创新。那就拭目以待吧。
  •     好像在看自己的青春,和腾讯一直有联系
  •     也许是风口上的猪也会飞,但风过之后还能飞很远的一定有翅膀。
  •     万物皆有裂缝处,那是光射进来的地方。
  •     系统的了解腾讯,深度不够~结合腾讯之道看的,越来越喜欢腾讯帝国,一家不强刷存在感,却让人离不开的公司。
  •     对于不了解早期腾讯人算是一个信息汇总,原来大佬们那么早就开始纠葛
  •     技术出身的书生气让人觉得踏实
  •     我记得里面有句话是,他们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一路跌撞前行,演绎一段无可复制的人生。 他们互联网人的财富都是在阳光下获得,无需参与与政府的博弈,而强横的国资也无从插手。
  •     闲鱼 邮箱
  •     早期的故事引人入胜
  •     好看!不仅是腾讯和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近代史,更是一本80后90后的青春回忆手册!
  •     不错
  •     后半太流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